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

2022-04-13

小编精心整理了《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音乐可以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净化人们的心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在初中阶段,如何加强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既是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就围绕在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1:

观念意识对琵琶演奏的意义

琵琶的魅力在于其复杂的演奏技巧、高难度的艺术表现和动听优美的音色。如何达到演奏的要求需要多年的训练以及训练背后演奏观念的支持,演奏琵琶是不仅仅是一件乐器的表演,更是对音乐美和文化观念的诠释。这种诠释的过程体现在演奏中,音乐的演奏受演奏者观念意识的支配,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是演奏的灵魂,本文通过对于演奏观念意识的分析与说明,阐述演奏观念对于琵琶演奏的重要指导意义。

观念意识是在文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音乐表演的观念意识就是音乐个人理解力、诠释力的综合体现,包括对演奏技巧的全面掌握与音乐语汇的解读能力,是发挥演奏水平、建立演奏风格的重要依托。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音乐学家梅利亚姆在其经代表著作《音乐人类学》中提出了一个经典的三维模式:观念——行为——声音,其中观念决定行为,行为产生声音,声音反映观念。这虽然是宏观的音乐文化概念,但是足以体现出演奏的观念意识对于演奏行为与音乐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其中观念的形成对于音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是音乐行为的主导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观念意识的重要性阐述观念意识对于琵琶演奏的重要意义。

一、演奏训练中观念意识的树立

演奏中的音乐声响,直接反映出演奏者的水平与音乐审美,在演奏的练习中需要树立一系列的观念意识,用观念意识去指导自己的演奏。这是琵琶演奏技法与审美的综合要求,其中包含了声音观念、技巧观念、风格观念等诸多方面,总而言之是演奏状态与演奏心里的直接体现。

首先是声音观念,这是琵琶演奏最为基本的要求。琵琶素以演奏的技巧难度著称,但琵琶演奏的音色追求也十分重要。琵琶和琴、瑟这些乐器在汉字书写上都有双“王”字的部首,而汉字部首“王”常用来表示玉,例如琦、瑾、璋、琳等汉字。乐器名称使用双“王”部首表示该乐器能发出像玉石一样清脆的声音。因此,琵琶的音色训练十分重要,为了让音乐产生平衡的美感,产生圆润的音响效果,明代琴家徐上瀛所著《溪山琴况》中分析了二十四个审美范畴,即所谓“二十四况”,即: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其中对于“和”的解释是:“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日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这既是对演奏的要求、音色的要求,也是对审美的、演奏观念意识的追求。这里的“和”就是音乐观念的体现,让演奏的观念意识与音色追求形成统一,无论是右手的弹跳、轮指、还是左手的推拉吟揉以及双手的配合都是一种平衡的追求,要求声音的协和与统一,把音乐声音的追求提升到主要的高度,达到刘德海先生提出的右手阴阳之美、曲线之美和左手虚实之美三大特色。这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琵琶演奏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有些演奏者在演奏时出现手臂、手腕紧张、僵硬的演奏状态,缺乏协调、平衡的美感追求,触弦发力不正确,产生压线、发力不集中的现象,使得声音死板,噪音大等问题。这除了与演奏者的基本功底有关之外,其中也包涵了演奏者对于平衡观念的缺失,在平时的训练没有放松的意识追求,仅仅去完成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最为基本的松弛、协调的练习。应树立一种音乐美感的观念追求,把最基本、最纯粹的音色放在第一位,做到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一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是技巧观念,当前的一些演奏者只注重琵琶演奏的部分技巧训练(仅仅是力度与速度训练)而忽视了音乐本身最为重要的音色、音质、节奏、气息、协调等要素的训练,片面单一的技术必然引起片面单一的演奏缺陷。演奏若仅仅是速度与力度的表现,而忽视音乐上听觉的美感,使得琵琶的音色优势与音乐的表现力难以发挥出来。这一现象在琵琶的演奏中属于较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整个文化氛围都是极力追求技术上的超越,例如现在的一些歌唱选秀节目,每名选手都在拼命地飙高音、炫技巧,忽视了音乐本身的音色追求。即使成了技术的追求者,却也成了音乐的背离者,技术永远不是艺术的全部,艺术是综合的手段,技术仅仅只是艺术的重要支持。

最后就是演奏风格的平衡,这是演奏者演奏能力与音乐风格驾驭能力的体现。一个合格的专业琵琶演奏家应当具备把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乐曲的能力,以全面的技术培养与音乐能力为最终要求,不能因为自己目前的演奏能力与学院结构限制,对自己的演奏道路进行过早的限定,认为自己只适合演奏某一类型或者某一风格的作品。琵琶是当前民族器乐中最为活跃、最适应当前音乐发展需要的乐器之一,从历史上留下的文曲、武曲、大曲等传统曲目,当代、现代的诸多优秀作品,以及形式多样的演奏形式,为演奏者提供了很好的发挥空间。演奏者要拓宽演奏道路,拓宽音乐风格的掌握,不能因为当前的技术局限而过早的形成单一片面的发展意识,这样势必会阻碍演奏者的音乐表演道路。当前的音乐发展极大繁盛,单一风格、单一技术的表演意识很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树立平衡的表演意识,多涉猎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音乐作品,不断拓展音乐表演道路。

二、文化观念意识

文化是从历史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意识形态,尽管时间的长短并不是评判文化优劣的标准,但是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它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人们长期以来对它的认识与维护。琵琶这件胡乐拥有悠久的历史,由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在隋唐时期达到顶峰,进入中国后逐步演变为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乐器。这一优秀的文化成果积淀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智慧与文化脉络,是应引以为自豪的文化传统。对于历史文化应当采取尊重、认知、传承与发展的态度,这是琵琶演奏者必须遵循的法则。琵琶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乐器而是文化的象征,它和古琴一样历史悠久,虽然它没有古琴那样自成语境的文化传统与琴学理论,但也同样博大精深,有自己的演奏流派。如果说古琴的特征是代表“仕”阶层的高文化象征,那琵琶就是雅俗共赏,适合各个阶层审美标准的大众化乐器,宽广的适用范围使得琵琶的发展具有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深度与广度。对琵琶要从文化上予以尊重与认知,在文化发展的脉络中予以继承与发展,不能把琵琶的文化背景当作包袱而弃之不顾,而对这件乐器进行所谓“大胆”的创新。笔者并不反对对于琵琶无论是演奏技法、演奏形式还是乐器改制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前提是要以这件乐器的真正发展为依托。刘德海先生对于琵琶传统曲目(对于传统乐曲《霸王卸甲》的改编)、演奏技法(增加新的演奏指法)、乐器形制等进行的很多革新,都是以琵琶本身的文化特性为基础的,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反对那些背离琵琶本身属性的所谓实验性尝试,造成的结果往往都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几年的民族乐器发展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民乐乐器演奏中出现大量的西方移植作品,同时伴随着民族音乐在乐器形制改革、表演形式、乐队组合方面的西方化趋势。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民族器乐拥有极好的适应力,但关键在于基于怎么一个标准去考虑这些现象,是拓展民族乐器的发展道路,还是去消除自己的文化属性适应西方化的发展要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以二胡演奏为例,目前二胡的演奏中大量出现提琴化趋势,移植演奏小提琴作品,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将二胡作为小提琴使用,减少弹拨类乐器。这样的趋势将严重阻碍民族音乐发展,使得民族音乐丧失自身的话语权与文化依托,成为西方交响乐队编制的复制品。笔者希望包括琵琶在内的所有民族乐器不能走这样的西方化改造道路,要把民族文化属性放在第一位,一定要确树立自身的文化语境,确定民族音乐未来的方向。

三、演奏心态意识

对于一种专业琵琶演奏者来说,演奏心态尤为重要,为何而演奏,支撑演奏的动力是什么,演奏的追求是什么?这对于演奏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依托。首先,演奏者要树立起一个基本的观念,那就是琵琶演奏是终身追求事业,要求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把琵琶演奏推向一个更高、更好的位置,要热爱琵琶事业,热爱演奏和教学,始终坚持努力开拓。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演奏琵琶没有几十年的功底是难以有所成就的,演奏者要在追求艺术的高峰上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当今社会追求功利的思想盛行,很多演奏者刚刚获得一点成就便以某某大师、某某名家自居,热衷于商业演出。这虽然对琵琶的传播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不应是演奏者的最终目的,而应当成为琵琶事业的传道者和推动者,以琵琶的发展为己任,而不是把琵琶作为自己追逐名利的工具。刘德海先生曾经说过弹琴要有精神追求,最忌讳一夜成名、一曲成名的狭隘意识,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艺术道路,不断总结与发现自身的问题,要有“归零”的意识与勇气,不断地打破自己的演奏局限,突破自我的艺术追求。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对于艺术创造者有着很高的要求,讲求人正、艺正、技高,强调的是人的道德修养与艺术修养的并存共生关系。学艺其实就是对于个人品行的修炼,要把人生的境界与道德追求融入到对艺术的追求中。中国历史上有颜真卿、苏轼、辛弃疾等品行高尚的艺术家,也有蔡京、严嵩那样艺术成就高超却品行低劣的人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看重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艺术家,真善美是艺术的最高追求,同样也是对于人格品行的追求。艺术就是一面镜子,既反映出创作者的技艺,也放映出创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一位琵琶演奏家不一定要成为是圣人、君子,但一定要品行端正、积极向上,这样才有可能为艺术而奉献,为琵琶的发展的奋斗。

结语

琵琶是一件乐器,只有在演奏者手中才能诠释出美丽的声音,而观念意识对于每一名琵琶演奏者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演奏者的观念直接影响着这件乐器的发展与未来。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对更好地继承、发展琵琶这件古老的乐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观念是看不到的意识,但是却深深地埋藏在每个人的行为之中,树立演奏的观念是对演奏最为直观的控制与诠释,是行为的原动力。应通过正确、积极的主观意识,将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维护继承发展下去。

作者:秦瑞莹

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2:

刍议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

摘要:音乐可以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净化人们的心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在初中阶段,如何加强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既是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就围绕在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初中音乐欣赏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领悟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无限的魅力。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生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多样化,对审美的理解也更多元,正处于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初中生们很容易受到社会畸形的影响,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能力。基于此,在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音乐教师必须引起重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音乐“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等作用得到发挥。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

从狭义方面来讲,审美教育指的是通过一些艺术教育措施对人们进行教育,探究自然界物质社会中的美好形态。在对这种艺术形态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道德与智慧,塑造美好心灵。纵观历史长河,审美教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悠久,比如中华民族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其实,不论是“原始社会审美”或是“当代审美”,审美教育始终在伴随着我们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现阶段,审美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其中学校的审美教育占比最大,主要形式为音乐课程、美术课程等方面的美育,在课程学习中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从而帮助学生认知世界,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看待人生,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在初中生音乐欣赏中学生审美能力现状

(一)教师缺乏培养审美理念意识

大部分学生喜爱音乐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喜欢,与音乐的创作背景、作者等毫无关联。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课程种类多,部分课程内容繁琐,需要进行考试。而大部分教师与家长更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反而忽略了音乐课程,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重点课程”上,这就导致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过少,音乐教师讲解课程流于表面,课堂任务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唱歌,未挖掘音乐内涵,那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自然无从谈起。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缺乏培养审美理念意识的不利影响,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掌握审美知识和音乐,也无法产生情感共鸣。

(二)音乐欣赏教育方法过于单一

现阶段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还存在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音乐欣赏教育方式单一,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教师讲解、学生听为主,这主要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但对于如今的音乐欣赏教学已经不再适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的不再是以背诵知识点而取得高分的人才,而是具备个人特点、拥有独特想法与观点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对音乐欣赏进行翻译解读,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学生的兴趣也随之殆尽,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升初中生的审美能力自然无从谈起。

(三)非艺术化教育根深蒂固

目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时仍然采用如数学、语文类学科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化教育方法的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优势,不利于培育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音乐是一门多艺术学科,对于音乐教学活动,需要音乐教师从艺术的角度来诠释,如音乐类型不同,其音乐风格、美感以及主题内容和精神等都各不相同,有着干变万化的艺术感情。若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艺术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理解音乐美感。

三、在初中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一)音乐欣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音乐学科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只有学生真正学会倾听音乐,才能感受到蕴含在音乐旋律中的和谐美、自然美。在具体的欣赏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创设生动音乐情景,让学生主动接触音乐,感受、鉴赏和体验音乐作品中独特的美感,在欣赏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和训练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等要素的能力,深入音乐世界,感受音乐作品,夯实审美能力的基础。

(二)音乐欣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在音乐欣赏中,学生们通过对音乐风格、音乐题材等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学会分析和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逐步形成一定的鉴赏美的能力。可见,通过音乐欣赏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音乐的相关技能、知识,学会如何认识、分析音乐作品,又可以在欣赏中感受音乐作品的风格与内涵,学会准确分辨假恶丑与真善美,最终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理想,学会鉴赏真美。

(三)音乐欣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欣赏音乐的整个过程中,其实就是人们感知、分析、判断、想象等心里要素参与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是如此。音乐作品通过旋律、歌词等,在学生们的脑海中留下鲜明印象,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有效拓展其想象空间,从而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激发自身想象力。除此之外,音乐学科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形成独特的音乐理解和感受,进而激励学生创作歌曲或尝试演奏简单的乐器,从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學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实践

(一)还原情景,引导学生感知作品情境美

其实在许多音乐作品中,都隐藏着丰富多彩的情境,音乐教师不妨采用多种形式来努力还原音乐情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音乐作品中的情景美。具体来说,在音乐欣赏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展示相关音乐作品图片,并播放音乐作品,教师进行适当讲解补充,重视渗透情感教育,扩展学生们的想象,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感受乐器丰富的表现力,感知乐曲的情景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例如:在教授《瑶族舞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瑶族旅游”的情景,通过语言描述、相关视频和图片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瑶族,了解瑶族的服饰、民族特点、民俗风情等,最大限度还原音乐作品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情境美。通过多媒体一边播放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视频,教师一边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展开想象,成功将学生带进歌曲的情境,享受生动形象的情境,从而拉近学生们与音乐作品的距离,零距离感知情境美,实现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二)学科融合,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

在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学科融合,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生的练习,增进学生文化素养,使音乐课堂成为开放的体系,从而拓宽学生们的音乐视野,有效发挥音乐学科的教育功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1.音乐与舞蹈的融合

音乐催生律动与舞蹈,可以说,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音乐与舞蹈能够结合在一起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共同具有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谐感。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将歌与舞相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感受力。

比如,在和学生们学习《踏歌》一曲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声乐水平与舞蹈水平进行分组,这样歌曲的表现形式一下子丰富起来。引导学生们学习踏足、甩袖、倾肩和歪头的舞蹈动作,边欣赏边舞蹈,感受了中国古典歌曲与舞蹈的结合,体会诗、乐、舞相融合的韵律美,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得到美的熏陶。

2.音乐与美术的融合

音乐与美术是美育的两个主要途径,对培养全面的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两者的融合可以创设“画中有声,声中有画”的审美氛围,达到声色俱佳的立体效果,有效培养学生对艺术、自然、生活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例如,在欣赏《中国海》时,音乐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们欣赏“中国画海第一人”李先生的作品《海疆万里图》。这幅描绘我国绵延辽阔的海疆画幅,将我国海疆的春夏秋冬、名胜古迹、四季气候、大海的喜怒容颜等艺术再现出来,为我们呈现出我国海域全景缩影。紧接着播放乐曲《中国海》,在微微起伏的海浪式伴奏下,仿佛置身于海天相连的海边。然后鼓励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描绘大海的景象,感悟歌曲的情感变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注重差异,音乐欣赏曲目要因人而异

音乐鉴赏需要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文化素养,从而对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产生共鸣,在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比如,对苏联歌曲比较熟悉的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而对唐诗比较有研究的学生,就容易理解《关山月》,熟悉我国民间文学的同学,对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更容易接受,他们都可以很轻松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甚至从中探究出许多人生哲理。

对于一般人而言,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就需要加强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样,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差異,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科学的音乐欣赏手段,还需要特别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歌词较为直观,容易理解的歌曲。比如《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每一句都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与依恋,对于这一类作品的欣赏,更容易理解,不需要借助更多资料。而对于一些歌词寓意朦胧,内涵较深的音乐作品,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开展差异性教学,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

(五)拓展鉴赏,增强学生音乐审美体验

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如果音乐教师一味地向学生们传授音乐知识、技能,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教师不妨在课堂中拓展音乐鉴赏内容,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对比、分析不同的音乐作品,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培养审美能力。比如,在对音乐素材进行拓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感悟其中的魅力与韵味;在对音乐旋律进行拓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变化,并进行对比鉴赏,对不同作品的节奏速度、节拍、形式、音色等等有感性的认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显著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

例如:《二泉映月》是一首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的二胡独奏曲,在同学生欣赏这首中国民族器乐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合理地拓展一些作品创设背景,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等内容,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音乐作品的思想和深邃的意境,通过名曲,不断强化学生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拓展学生音乐视野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结束语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的终极结果在于培养儿童唱歌及审美情感,不达到这一目标的音乐教育不是理想的教育。”可见,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实践,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需要教师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领悟与感知音乐,从音乐中得到最大的审美享受,真正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灵芬. 音乐欣赏,叩开学生审美能力之门——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2013.

[2]杨晓黎. 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中构建兴趣型教学模式[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

[3]郭强. 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

作者:陈佐棠

音乐作品分析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3:

分析贺绿汀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及特征

【摘要】我国著名的乐曲家贺绿汀先生,在钢琴音乐作品中以传统西方乐曲创作技巧之上,融入了民间音乐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作曲元素,体现出相应的文化特征。本文分析了贺绿汀钢琴作品复调写作中的民族元素,并总结了贺绿汀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特征,从《牧童短笛》和《摇篮曲》两首钢琴作品中提炼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元素与特征,进而阐述贺绿汀先生对于钢琴乐曲中民族文化的创作方式与表现手法。

【关键词】贺绿汀;钢琴音乐;民族文化

引言

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贺绿汀曾提到过:“伟大的艺术家必然是传统的儿子,同时又是传统的叛徒”。这是对于传统民族音乐的文化阐释,也是对于融合多元化音乐表达形式的比喻。贺绿汀一生中最为代表性的两部钢琴音乐作品《牧童短笛》和《摇篮曲》正是对钢琴演奏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并以民族文化的特征形象流传至今。在中国钢琴音乐起步较晚的情况下,要想在世界钢琴乐坛中突出中华民族音乐的文化特质,就要在继承世界音乐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深度发掘我国民族音乐的文化精髓,并将其融会贯通,形成吸引听众的中华曲风,进而创作出既有自己民族文化气息,又可以作为世界性的钢琴音乐渊源流传。

一、贺绿汀钢琴音乐作品简介

(一)贺绿汀生平

贺绿汀是我国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自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文工团团长,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二)钢琴音乐作品

贺绿汀一生中音乐作品很多,其中极富代表意义的钢琴音乐作品为《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这两首钢琴曲目在1934年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与二等奖。在当时,钢琴进入我国并未形成较高的艺术认识,所有演奏家也以弹奏国外名曲为主。贺绿汀认为中华民族音乐特征完全可以从不同的音乐形式中表现出来,并以极富民族文化气息的《牧童短笛》作为民族文化与西方乐器的融合范例,引导了一个时代的传统音乐发展,并将民族音乐的特质通过钢琴演奏表达出来,为后世钢琴曲目创作以及民族特色的开发融入开创先河。

二、贺绿汀钢琴作品复调写作中的民族元素分析

贺绿汀钢琴作品中融入了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并以淳朴的形式表现在复调写作中,以行云流水的五声化旋律組织复调的民族文化演绎。这种独立于西方音乐文化之外的钢琴音乐作品,在形式上融入了中国式的音乐旋律思维,与西方钢琴曲形成鲜明对比与反差,爆发出民族音乐在语汇结合上的巨大潜力。虽然演奏技法上与欧洲复调技术规格类似,但是在自由对位中显示出了民族文化的感染力。通过你简我繁和你繁我简的声部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曲调处理关联性,突出了中国音乐作品的民族元素。

从《牧童短笛》钢琴曲中也能看到,通过主体二声部复调对比五声化旋律的多元化形态,展现了欢快的民歌风韵。五声性的主旋律搭配并用三四度结合的终止形式,在对偶和重复法句式中形成了两个声部的旋律搭配。这种你简我繁和你繁我简的创作风格与设计原则,促使两个声部之间产生相互补充,并以连绵不断的旋律体现出民族曲风的特有魅力。

贺绿汀的钢琴作品将西欧复调对比技法巧妙利用,与我国民间支声复调的创作理念相结合,从声部跳跃式的跑动节奏,促使下声部再现复调的伴衬功能,融入上声部中的间歇部分,从而在停顿时咬合上声部的结尾音,形成顺势跑动的节奏韵律。这种民族元素的开发与应用,恰似江南丝竹鱼咬尾的表现手法,突出了句式对位中的严谨性,充分摆脱了西方音乐的束缚,将民族风格的逻辑性以主旋律为载体展现的淋漓尽致,浑然天成创造出行云流水般的民族文化元素。

三、贺绿汀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诠释

贺绿汀一生之中对民族文化在钢琴乐曲中的创作,最具备代表性的两部作品为《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这两部作品最大的曲风特点是,中西融合而突出中国风味。以下通过对两部作品的诠释,分析从织体、结构、旋律几个方面的民族文化特征。

(一)牧童短笛

所有熟识民族乐曲音律的人初听《牧童短笛》的音乐作品时,都会感觉似曾相识,主要原因就在于《牧童短笛》的旋律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

《牧童短笛》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两条主旋律相互对比前后呼应,在右手旋律中抒发了浓重的级进手法,为整首乐曲注入明快、淳朴、流畅、自然、细腻的开篇。引人入胜地对大自然的和谐韵律进行了充分表达,描绘出自然宁静的气氛。

进入第二部分后,主旋律形成与第一部分的鲜明比对,从右手音区升高,左右手穿插跳音,完美装饰了民族特色的曲风规律,尤其右手在钢琴旋律中模仿了我国民族乐器竹笛在演奏时的发音技巧,以清脆动听的音符描绘出牧童形象的韵律主体,生动地展现在听众的感知中,进而形成对乐曲的深入理解。

从第三部分起,运用中国民间音乐的表现手法再现第一部分的主旋律内容,并以右手旋律为主导加以修饰。激发出整首钢琴乐曲作品的主题基调,充分体现出中国民间音乐的五生风格特征。从《牧童短笛》的乐曲旋律编排分析,第一段与第三段主要突出自然风光以及牧童悠然自得的恬静心态,从空间对比的维度中可以视为静态之美,第二部分主要突出牧童的形象特征,快乐而明快的活动韵律形成了空间维度的动态表现力。贺绿汀在此钢琴作品中以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主人公牧童的民间艺术特质,并以此为音乐形象特征激发了民族音乐的特色表现力。

从乐曲结构上分析,《牧童短笛》虽然依照传统西方作曲中的三部曲式进行了编写,但是在此基础之上重点突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曲风特色,并在乐曲第一段便使用了中国民间乐曲中经常使用的“句句双”结构。这种韵律重复的表现手法,从乐曲开篇便注入了浓厚的中国风情,并在这样的处理方式上融入多种变化,增强其乐曲的流动性,紧凑的衔接也消除了停滞感,形成前后呼应的民族音乐文化色彩。

(二)摇篮曲

《摇篮曲》与《牧童短笛》的创作方式相同,运用了传统西方钢琴编曲中的三部曲式结构,并在最后乐曲结尾部分加了一个尾声。从钢琴乐曲的音乐织体上分析,《摇篮曲》的最大特征在于融合了西方复调织体,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主调织体进行表达。与《牧童短笛》相比較而言,贺绿汀为第一段和第三段设计了二声部对比式手法。左手对位声部相对于其他乐曲而言非常独立,形成与右手旋律的呼应声部,并在这种水乳交融的表现方式中,突出民族音乐的文化特征意蕴。但在第二段采取了主调织体的表现形式,之后在第三段中又返回复调织体的运用,进而凸显出右手旋律的装饰手法。这样的创作形式体现出贺绿汀对于钢琴技巧的理解,以及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领悟。

与《牧童短笛》截然不同,《摇篮曲》复调织体采取了机动式的呼应对答模仿。从第一段与第三段中采取的主调织体能够发现民族音乐的切入点,而第二部分的中段完全使用复调织体。这样的表达方式唯有完全理解钢琴作曲的西方技巧,并对民族音乐具有深刻理解与感悟,才能行云流水中透露出娴熟的作曲技术。为了突出《摇篮曲》中的民族文化特质,贺绿汀不仅在旋律上创新融入民族音乐表现手法,同时在乐曲结构上大胆创新,甚至为和声设计出不同的表达形式。如《摇篮曲》第一段中,左手伴奏的旋律声部可以分解为三度和旋,并增加了六度音。将原有的“do、mi 、sol、do”分解为“do、mi、sol、la”的和旋音色,大胆融入中华民族文化风气。从纵向和声特征中也能够发现,除去使用西方和声功能之外,并用四度平衡音阶推动乐曲进程,虽然存在与西方传统和声的表现形式,但也非常符合中国听众对于音乐的理解以及听觉习惯。可以明确贺绿汀实质上已经为《摇篮曲》注入了极为鲜明的民族曲风标签,并以西方固有的传统作曲方式,创新开发出对于民族音乐的艺术升华,突出了钢琴乐曲中的民族文化气息。

为了表现《摇篮曲》的民族文化意境,贺绿汀同时采用了多元化的民族音乐表现手法,如强弱对比、节拍对比、音色对比、节奏安排等。在《摇篮曲》的整体旋律中,右手旋律的民族风情主导了优美的旋律进程,突出了乐曲本身的艺术形象,左手伴奏声部则使用了动态节奏的风格,在右手第二声部采取了切分节奏音型的表达形式,并以两种节奏音型的双重动态效果,提升了乐曲的鲜明声部对比,传递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同时刻画了相应的音乐形象。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摇篮曲》的艺术形象升华为中国水墨画般的民族文化意蕴,并在其中融入了加花装饰的节拍速度变化,引导了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强弱对比,进而在旋律与节拍以及乐曲结构中融会贯通,更加流畅地表达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殊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大师贺绿汀一生的钢琴音乐作品可以从最为代表性的《摇篮曲》和《牧童短笛》中深刻领悟。贺绿汀为两首钢琴音乐作品使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但从曲风曲调中融合了传统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而提出了乐曲本身的民族文化特质。这种基于民族音乐的元素运用,加以西方谱曲的模式,为中西合璧的音乐模式开创了具有代表性的创作方式。而从中也能够强化现代音乐在揭示传统民族文化的音律表现力,为我国传统音乐创造激发民族文化特征的创作途径。

参考文献

[1]佟丽.贺绿汀钢琴作品《摇篮曲》曲式结构分析[J].黄河之声,2017(10):59-60.

[2]秦世良.浅析贺绿汀钢琴曲《摇篮曲》与《晚会》的创作技术[J].民族音乐,2015(06):45-46.

[3]徐科锐.为“新音乐”而“音乐”——作为抗战时期的批评家贺绿汀[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52-57.

[4]王颖.最炫“中国风”——对贺绿汀《牧童短笛》之印象[J].音乐时空,2015(20):56.

作者简介:吴志仙(1973—),女,汉族,江苏镇江人,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钢琴教研组副教授,从事音乐教育钢琴方向的研究。

作者:吴志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全漏洞检测计算机软件论文下一篇: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