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和改革同行

2023-05-24

第一篇:以青春之名和改革同行

以青春之名

曾吟“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今朝“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题记 青春是什么?这其中的回答可能会有千万种。最近一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电影,相信让每位观众都被那个“青春不朽”的梦想深深地感动着——向青春致敬! 2012年7月,正值炎热天气,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我怀揣着青春激情与美丽梦想,奔向淮矿蒙西基地。一路颠簸跋涉,下车之后看到的景象让我感到心灵强烈地震撼,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拔地而起”。当时泊江海子矿地面基建工程已经初具雏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两座井塔巍然耸立。它给你的感觉不是城市中高楼大厦的视觉高度,而是在塞外戈壁耸起的希望,凝聚着无尽的梦想和力量。 蒙西基地的建设者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拓荒者。他们在严重缺水、沙尘暴、严寒天气的威胁下,克服种种困难,把青春献给开采能源的壮美事业。一个个不一样的名字常常带给我同样的感动:有的上有八旬的父母却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回家探望;有的远离本土开辟事业,家里的一切无奈全部交给妻子;有的只在孩子出生时回去看一眼便又匆匆回到自己的岗位,默默无闻地坚守着„„有时,我甚至无法想

象,是什么样的一种信念让大家这样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之后有一天,我到基层单位采访,想从那里寻找答案,解开久藏心中的困惑。其中一个跟我年龄相当的同事,二话没说把我领到井口,这时候一群工人刚刚上井,虽然戴了防尘口罩,但还是满脸漆黑,就像一幅未经修饰的油画。如果不走近,是认不出来的。他们咧开嘴巴露出被皮肤衬着的洁白牙齿,嘿嘿一笑,无不透露着完成当班工作安全升井以后的欣喜。把我带去的同事对我说,当工作遇到困难或者觉得自己难以坚持的时候,就会到井口来看一看,看一看矿工兄弟灿烂的笑容,就不觉得有什么难事儿是没办法解决的。因为自己身上也承载着他人的希望,唯有认真工作,让人人都能安全地露出这份笑容,青春也就无怨无悔。

每个人都如同企业里的一个零件,缺一不可,哪怕螺丝钉都会有自己的用处。如果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因为让别人过得踏实而变得更有意义,那么苦也不再是苦。

作为2012年新招聘来矿大学生,我从事的是宣传和播音主持工作,虽然在别人眼中,这个岗位普通而又平凡,但我感到富有意义,因为它传播了正能量。近两年来,我们在广播里开办了《创业者的风采》专题栏目,其中,宣传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先进典型——集团公司模范党员,绞车队党支部副书记、副队长汪顺安,宣传了普通工人的先进典型——淮南市优秀党员、保供队职工金保玉,宣传了年青大学生的

先进典型——保供队班长张爱雄。通过树立和宣传多层面的先进典型,我矿的干部职工都找到了身边的学习榜样,焕发了更强的工作激情。同时,我从中增添了工作动力,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片尾,主人公说,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爱山川,爱河流。我想,爱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也应该是这样。正如伟大的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的《青春》所写: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站在淮南煤矿千亿元规模新型能源企业建设的坐标轴上,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何其的幸运,被骄傲的称为“矿山青年”的我,朝着个人与企业的梦想迈进,脚步总是那么地坚定有力。

我愿以青春之名,用淮南煤矿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实干、进取、奋斗的青春之歌,唱响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泊江海子矿 王丽婷

第二篇:以青春之名 为梦想前行

为梦想前行

——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在北京大学201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词 2009年是各位同学的共同标记,其实也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年份。那一年,你们初入燕园;我也在离开母校19年后,回到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从那时到现在,我们一起走过了四年。我们同在拥挤的食堂里站着吃饭,同在湖光塔影之间散步闲谈,同在热闹的大讲堂看精彩的演出,也同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地“搬砖”。点点滴滴的共同记忆,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同学们,四年时光转瞬而过,你们即将告别自己的本科时代,告别这段难以割舍的青春岁月。前段时间有一部很受欢迎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面有一句独白这样讲,“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在我看来,只要同学们永远怀有梦想,永远坚定追求,永远相信成长,那么无论你们身在何方,青春都不会远去。

同学们,“梦想”是当今中国最富有感染力的一个关键词,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一代又一代北大人永恒的关键词。我在校长任职演说中曾经说过,一个国家要有梦想,一所大学要有梦想,一个人也要有梦想。在今天这个时刻,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老师,我想谈谈自己对于“北大”和“梦想”的理解。

北大是孕育梦想的殿堂。在百年来北京大学培育的数学英才中,有一位毕业生,前段时间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引起了全球学者的关注。这就是为破解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作出里程碑式贡献的张益唐校友。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北大数学系录取的第一批学生,张益唐校友进入了燕园这座孕育梦想的殿堂。在这里,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奠定了对于数论研究的浓厚兴趣。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张益唐校友却经历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困厄与磨难。他将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可比猜想”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方向,为此耗费多年心血,却因为论文成果未能发表而难以就业。他做过临时会计、餐馆帮手和送外卖的服务员,最终在北大校友的帮助下,非常艰难地在一所大学中谋取了一个没有固定编制的助教工作。但是,无论现实境遇如何艰难,张益唐校友从未放弃对学术的挚爱、对梦想的追求。这个梦想,孕育在北大;这份成就,得益于坚持。

北大也是起航梦想的码头。前段时间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上,有一个学生演出组合,叫“鸽子与大橡树”。他们有一首原创歌曲《三角地是片森林》,其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未名湖是我的胸膛,跳着我的心脏,我经过三角地去上课,我经过三角地去食堂,未名湖是个海洋,漂浮着我们的梦想。”的确,三角地和未名湖承载着北大人太多太多的梦想,北大学子从这里扬帆远航,聚似一团火,散若满天星。今天的毕业典礼,我们特意请来了115位30年前毕业的校友,并将50年前毕业于数学系等七个院系的老学长请到主席台就座。他们当年就从这里起航。今天,他们又回到这个起航的码头,一同来分享你们的喜悦,见证你们的成长。

北大还是成就梦想的舞台。在今年的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我们的男篮、女篮都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球队中的许多同学都在今年毕业。过去三年的“全国大学生人物”——“林歌项目”创始人范敬怡、“售票达人”裴济洋、“奥运冠军”雷声,都是今年的毕业生。今天典礼结束后,将有39名本科毕业生奔赴西部和基层,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同学们,大学既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要努力在知识的所有主要领域达至卓越;也是担负社会责任的脊梁,要以开放和包容的精神,为所有敢于做梦的普通人,提供成就梦想的机会。2006年,北大重开“平民学校”,我们的食堂师傅、保安、保洁和楼长等,都有了在北大学习的机会。北大校园里先后有500余名保安员考取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今年,我们又加入了edX项目,将最优秀的课程放在网络上,让全世界有志于学习的人,都能平等而自由地享受北大的学术资源。

同学们,人的梦想各有不同,但绝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颗有梦想的心都值得尊重。一个人人都可以拥有梦想的社会,一个无论你是什么背景都有机会实现梦想的社会,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我希望从北大走出去的学生,能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和包容的精神,成为伟大时代宏伟事业的缔造者和推动者。你们不仅在北大孕育并放飞了梦想,更要传承北大的精神,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要用知识和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也要尽可能帮助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帮助他们实现平凡的梦想。让梦想的力量,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增添更多的正能量!让梦想,照亮中国前进的道路!

希望大家抱定宗旨,坚韧前行。你们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会遇到很多未曾想到的困难,遭遇很多无法预料的羁绊,甚至忍受很多难以忍受的痛苦。我知道在同学们中间流行一个词,叫“搬砖”,大概是因为做实验、做论文时,需要从事大量的、重复的,甚至单调的工作,因此大家自嘲是在“搬砖”。这样说起来,我可能已经搬了半辈子“砖”了。我有段时间要求自己早上7点到办公室,晚上11点离开,甚至有点过分地把自己办公室门牌号也定为“711”。这样看起来很辛苦,但我的内心从无压力,因为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学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事业的成功,须经过长时间的辛苦艰难。只有经过了荆棘的考验,爬过了人生的坡坎,挺过了风雨的砥砺,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希望大家善于务小,敢于务大。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梦想。你们可能梦想着能有一个好offer,能早一点发一篇核心期刊文章,能遇到一个心爱的伴侣,或者能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买上一套房。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人的一生,既要有宏大追求,也要有细微事务,再伟大的人,也要过日子。不扫一屋者,何以扫天下?作为校长,我每天仍然提醒自己想些小事,最好做一两件具体的事,这样的一天我才会感到踏实。我坚信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同时,我们也要牢记生命中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对于天下道义的担当。请大家记住总书记回信中引用的那句欧阳修的名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将志向放得更高一些,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团队、集体乃至国家的梦想;同时,也要将步子迈得更稳一些,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在一点一滴的努力和进步中,日积月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 本文为作者于2013年7月9日在北京大学201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词,有删节)

第三篇:以青春之名践行核心价值观

我们的青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节,她像春天暖阳下破土的小草,又像是盛夏雨后天边的一抹红霞,她是金秋树上的硕果累累,是寒冬冰雪孕育的希望。她激情活力不乏妩媚,她浪漫诗意不乏艰辛,她热情张扬又不乏理性。时光,肆意流淌。青春,唯有在追求中绽放,拼搏中飞扬,在奉献中永恒。

每当我散漫懒惰的时候,我就会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航向,人总该为实现自己的信仰而努力去奋斗,生活中是这样,那么,对待工作呢?我的努力在何处?我的目标又是什么?通过这次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活动,我似乎有了答案,那就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一名优秀的青年民警,应该对社会、对生活、对自己的人生抱有热忱之心,才能拥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做出优秀的业绩。就在这里,在我所从事的这份崇高的职业中,在我所工作的特殊环境里,在我身边一个个年轻鲜活的身影和面孔上,在学习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活动的扑面气息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言传身教中,我们相信我们的全体民警一定可以时刻牢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并将之铭记于心。古语有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我们穿上警服,头顶国徽宣誓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将自己的心放到这份工作中去。在提高业务知识,岗位技能中展作为;在改进工作态度、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及管理上当先锋。

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

作为一名青年民警,我们要学会立足本职岗位,从本职岗位的小事做起,从日常工作的一点一滴做起,让青春旗帜在这里飘扬,让忠诚和奉献在这里兑现;岁月可以改变环境,但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也许时间能冲淡激情,但有一种信念将永远在心中铭刻: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伟大核心价值观!

曹戴雯

第四篇:北大校长王恩哥2013年毕业典礼讲话:以青春之名 为梦想前行

今天,2009级本科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即将迈向人生新的舞台。在这个值得纪念的美好日子,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哺育你们的父母、悉心教导你们的老师,以及关心和支持你们成长的每一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09年是在座各位同学的共同标记,其实这也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年份。那一年,你们初入燕园;我也在离开母校19年后,回到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从那时到现在,我们一起走过了四年。我们同在拥挤的食堂里站着吃饭,同在湖光塔影之间散步闲谈,同在热闹的大讲堂看精彩的演出,也同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地“搬砖”。四年过得真快,我们一起等来了空调,一起实现了“两卡合一”,一起在今年三月欣赏了“天下美景、无出燕园”的未名春雪,也一起在刚刚过去的四月为雅安灾区人民祈福祝愿。点点滴滴的共同记忆,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我用了四年的时间,感受你们青春的活力,关注你们为梦想而奋斗。你们是最可爱的孩子,是年轻人中最优秀的代表!今天,在这个充满记忆和荣誉的殿堂,我提议,让我们高举双手,为四年的青春欢呼,为自己的成长鼓掌!

同学们,四年时光转瞬而过,你们即将告别自己的本科时代,告别这段难以割舍的青春岁月。前段时间有一部很受欢迎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面有一句独白这样讲:“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电影中展示的青春,随着时光的推移,终将无可奈何地逝去。但在我看来,只要同学们永远怀有梦想,永远坚定追求,永远相信成长,那么无论你们身在何方,青春都不会远去。因为青春的力量永远与你们同在,激励着你们为了梦想而执著前行。

同学们,“梦想”是当今中国最富有感染力的一个关键词,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一代又一代北大人永恒的关键词。我在校长任职演说中曾经说过,一个国家要有梦想,一所大学要有梦想,一个人也要有梦想。在今天这个时刻,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老师,我想谈谈自己对于“北大”和“梦想”的理解。

北大是孕育梦想的殿堂。几天前,在学校新闻中心的微博上,我看到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丛京生教授对学生有这样一段寄语:“一个人对短期目标是容易专注

的,但对我们更重要的是专注于长远的目标,甚至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要尽早设立这样的目标,并且在为之上下求索的时间长河里用你的人生阅历去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个目标。”今年是北大数学系成立100周年。在百年来北京大学培育的数学英才中,有一位毕业生,前段时间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引起了全球学者的关注。这就是为破解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作出里程碑式贡献的张益唐校友。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北大数学系录取的第一批学生,张益唐校友进入了燕园这座孕育梦想的殿堂。在这里,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奠定了对于数论研究的浓厚兴趣。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张益唐校友却经历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困厄与磨难。他将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可比猜想”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方向,为此耗费多年心血,却因为论文成果未能发表而难以就业。他做过临时会计、餐馆帮手和送外卖的服务员,最终在北大校友的帮助下,非常艰难地在一所大学中谋取了一个没有固定编制的助教工作。但是,无论现实境遇如何艰难,张益唐校友从未放弃对学术的挚爱、对梦想的追求。这个梦想,孕育在北大;这份成就,得益于坚持。什么是梦想?梦想就是“那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这是最宝贵的力量所在。希望大家永远不要丢弃在北大种下的梦想。有梦想,并坚持,人生就有希望!

北大也是起航梦想的码头。前段时间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上,有一个学生演出组合,叫“鸽子与大橡树”。他们有一首原创歌曲《三角地是片森林》,其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未名湖是我的胸膛,跳着我的心脏,我经过三角地去上课,我经过三角地去食堂,未名湖是个海洋,漂浮着我们的梦想”。的确,三角地和未名湖承载着北大人太多太多的梦想,北大学子从这里扬帆远航,聚似一团火,散若满天星。今天的毕业典礼,我们特意请来了115位30年前毕业的校友,并将50年前毕业于数学系等七个院系的老学长请到主席台就座。他们当年就从这里起航。今天,他们又回到这个起航的码头,一同来分享你们的喜悦,见证你们的成长。他们用自己的奋斗经历,激励着新一代北大人接力前行。这是北大精神的延续,这是梦想力量的传承!各位学长已经用他们的努力为北大赢得了尊敬,相信你们这一代北大人会为母校赢得更多的荣誉!我期盼,有朝一日,所有北大人都能以薪火相传的努力,将我们挚爱的母校建设成为享誉世界的顶尖名校,让我们的师生、校友,我们的同行、朋友,世界各地熟知或不熟知我们的人,一旦听到“北大”两个字时,都能发自内心地肃然起敬。那时,我们再回到这个梦想起航的码头,以这样的圆梦,作为北大人告慰前辈、告慰自己的最大成就。

北大还是成就梦想的舞台。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在北大接受了良好的学术

训练,培养了许多的个人兴趣,参与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甚至开始在国际学术交流和青年人才交锋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在今年的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我们的男篮、女篮都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球队中的许多同学都在今年毕业。过去三年的“全国大学生人物”——“林歌项目”创始人范敬怡、“售票达人”裴济洋、“奥运冠军”雷声,都是今年的毕业生。今天典礼结束后,将有39名本科毕业生奔赴西部和基层,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面对这些成长,我想告诉2009级本科生同学们:祝贺你们!祝贺你们在北大为实现人生梦想迈出的坚实一步!

同学们,大学既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要努力在知识的所有主要领域达至卓越;也是担负社会责任的脊梁,要以开放和包容的精神,为所有敢于做梦的普通人,提供成就梦想的机会。2006年,北大重开“平民学校”,我们的食堂师傅、保安、保洁和楼长等,都有了在北大学习的机会。北大校园里先后有500余名保安员考取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今年,我们又加入了edX项目,将最优秀的课程放在网络上,让全世界有志于学习的人,都能平等而自由地享受北大丰富的学术资源,通过知识传播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受益。

同学们,人的梦想各有不同,但绝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颗有梦想的心都值得尊重。一个人人都可以拥有梦想的社会,一个无论你是什么背景都有机会实现梦想的社会,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我希望从北大走出去的学生,能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和包容的精神,成为伟大时代宏伟事业的缔造者和推动者。你们不仅在北大孕育并放飞了梦想,更要传承北大的精神,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要用知识和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也要尽可能帮助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帮助他们实现平凡的梦想。让梦想的力量,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增添更多的正能量!让梦想,照亮中国前进的道路!

这几天,我反复翻看了物理学院同学们送给我的毕业纪念册。很是感叹,四年的北大学习让你们成熟了;同时我也有点担心,总觉得你们还是孩子。今天在你们毕业之际,作为校长,我还想对同学们再叮嘱几句。

希望大家抱定宗旨,坚韧前行。你们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会遇到很多未曾想到的困难,遭遇很多无法预料的羁绊,甚至忍受很多难以忍受的痛苦。我知道在同学们中间流行一个词,叫“搬砖”,大概是因为做实验、做论文时,需要从事大量的、重复的、甚至单调的工作,因此大家自嘲是在“搬砖”。这样说起来,

我可能已经搬了半辈子“砖”了。我有段时间要求自己早上7点到办公室,晚上11点离开,甚至有点过分地把自己办公室门牌号也定为“711”。这样看起来很辛苦,但我的内心从无压力,因为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学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事业的成功,须经过长时间的辛苦艰难。只有经过了荆棘的考验,爬过了人生的坡坎,挺过了风雨的砥砺,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希望大家善于务小,敢于务大。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梦想。你们可能梦想着能有一个好offer,能早一点发一篇核心期刊文章,能遇到一个心爱的伴侣,或者能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买上一套房。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人的一生,既要有宏大追求,也要有细微事务,再伟大的人,也要过日子。不扫一屋者,何以扫天下?作为校长,我每天仍然提醒自己想些小事,最好做一两件具体的事,这样的一天我才会感到踏实。我坚信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同时,我们也要牢记生命中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对于天下道义的担当。请大家记住总书记回信中引用的那句欧阳修的名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将志向放得更高一些,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团队、集体乃至国家的梦想;同时,也要将步子迈得更稳一些,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在一点一滴的努力和进步中,日积月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学们,北大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会让每一个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过的人为之魂牵梦萦。四年前,你们带着稚嫩的面庞欣喜地走入北大。四年后,你们怀着一丝伤感、一缕平静告别燕园。这里的一湖一塔、一草一木、一书一铺,都是你们致四年青春的不朽回忆。是的,同学们即将离开燕园,但你们从来都不会离开北大,因为她已经融入了你们的血液,成为你们一生的动力和牵挂。我希望,未来的你们能够拍出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一部《致我们永不曾离开的北大》。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和所有的老师、学长、在场的以及场外的父母亲人,共同见证了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成长。从今天开始,从2013年7月9日开始,你们将以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身份,开启人生新的旅程。请同学们记住,母校将永远站在你们身后,犹如父母送别长大的孩子一样,最诚挚地期待着你们,也最无私地支持着你们,盼望你们从此刻出发、从这里出发,成为点亮夜空的群星。从今天起,再当夜幕降临燕园,当我忙完一天的工作走出办公室、实验室时,我或许会抬头遥望天空,在漫天的星辰中寻找你们。我为你们而深深骄傲,母校为你们而深深祝福!

第五篇:以戏剧之名

借助文化力量复兴古老的市街。

小桥、流水、人家;戏剧、佳肴、游客。

――每年的十月,乌镇就这样成为戏剧的狂欢节。

今年,第六届乌镇戏剧节将携33部剧、109场演出再度在十月开启为期10天的戏剧狂欢。以“容”为主题的本届戏剧节,将展示来自五大洲,涉及历史、时间、种族、环境、身份认同、爱情、个体成长、基因繁殖、人工智能等多种主题的戏剧内容,表现形式也将涵盖实验戏剧、浸没空间、多媒体影像、哑剧、舞蹈、音乐等。

从2013年创立以来,乌镇戏剧节已经成长为亚洲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戏剧盛会,在今年的“名团奥德赛”(特邀剧目)单元中,俄罗斯莫斯科艺术、德国塔利亚剧院、日本SCOT剧团、波兰华沙新剧院等都会参加演出。特邀剧目和青年竞演、嘉年华、小镇对话形成了乌镇戏剧节的“四个柱子”,在乌镇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戏剧场域。

话剧导演赖声川说他自己参加欧洲一些戏剧节,发现外国友人已经开始将乌镇戏剧节列为自己想要去的一站。而戏剧节发起人之一黄磊更在今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此描绘乌镇戏剧节――“是乐园、是希望、是光、是理想主义的种子、是个孩子。” 在地表演

实际上,乌镇戏剧节的独特在于物理上整个西栅都是舞台,突破剧院等场所的限制,让戏剧突破边界成为日常,而青年竞演环节为新人新戏提供机会,与特邀剧目一起在内容和人才上形成生生不息的有机生态。

与人们习惯在剧场观看演出不同,戏剧节期间,在走路可到的范围内,有六个大小不一功能不同的室内剧场和一个大型户外剧场,以及许多可供演出之户外广场,形成独特的表演空间。由建筑师姚仁喜先生主持设计的乌镇大剧院已成为乌镇最具特色的文化地标,而由大会主席陈向宏及艺术总监赖声川主持改建的五座古典小剧场,各具特色。对于戏剧爱好者来说,这是一种更为身临其境的体验。

而在古镇嘉年华环节,即在乌镇西栅景区内所有非传统剧场内的公共空间进行的综合性文艺表演。往届乌镇戏剧节古镇嘉年华单元,均由来自五大洲数百组艺术表演团体,乌镇西栅的木屋、石桥、巷陌甚至摇橹船都成为表演的舞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形成了戏剧的表演场。

如果说戏剧本身营造了精神乌托邦,那么在乌镇戏剧节,明星与常人一般在身旁穿梭赶场看戏,更可以一起吃饭喝酒,这样的烟火味更让戏剧“接地气”。乌镇戏剧节期间会开长街宴。长街宴让人们穿梭回古时的江南小镇,那个“百户为坊,万户为市”的时代。“坊”是乌镇的居民区单位,也组成了乌镇人特殊的社会团体。每逢重大喜庆节日,大户人家总在坊间广开宴席,邻里往来,同享喜乐。街坊邻里们沿街摆上桌椅,木桌相连,便形成了活色生香的长街宴,当地人又称“坊宴”。

按照惯例,黄磊、孟京辉为长街宴致辞,开宴后,两人沿长街到每桌与大家一起举杯喝酒。媒体、剧组、嘉宾等一起品尝乌镇特色美食。很多参加戏剧节的人都在感叹:“看完戏喝一点酒,在微醺中走过夜色的桥,心想要是每一天都这样该多好呀。” 文化IP

构建这个梦境的黄磊总喜欢说他把魂留在了乌镇。2002年,为了给生平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似水年华》寻找取景地,黄磊四处看场。机缘巧合之下,乌镇成了拍摄地。黄磊回忆,为了拍到理想画面,剧组在东栅的河上搭起一座廊桥,此举立刻招来了反对,时任乌镇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的陈向宏和他吵得不可开交。谁也没曾想到,不久之后,《似水年华》的?岵ト梦谡蛎?声大噪,而与黄磊不打不相识的陈向宏,自此与他兄弟相称。

此后10年间,黄磊多次到乌镇旅游访友。一次在乌镇看到水剧场后,黄磊突发奇想,“应该在这里演一部话剧,弄一个戏剧训练营,或者再玩大点,搞一个戏剧节!”陈向宏听了也拍板叫好。于是黄磊、孟京辉、赖声川、陈向宏共同发起了这个戏剧乌托邦。

戏剧是小众艺术,如何结合乌镇的文化底蕴构建一个能在特定时间内吸引所有到场人的空间,这是戏剧节主办方一直在探索的。此前的戏剧节上,孟京辉导演的一些尝试在这里和观众进行了“面对面”的碰撞。曾有媒体报道,《樱之园》一票难求,开演前数十名没买到票的观众在外面等候,有人甚至在西栅的青石板路上举着“樱之园”的标志求票。但《赌徒》遭遇了大面积“看不懂”,《李尔王》甚至引发了舆论“崩盘”,各处的海报上被涂鸦了大大的“难看”,主办方不得不在微博上发声调解。

实际上,一些人借着看戏每年在这里相会,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梦想竞演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当一个小镇因为戏剧让时间和空间交汇时,这个地理位置本身也闪闪发光。在对乌镇品牌进行挖掘时,茅盾、木心出生的小镇本身有文化底蕴,而戏剧是文化的高光处。

在乌镇的旅游开发上,除了世人展示乌镇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间作坊以外,还挖掘了民间传统文化,把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节俗、寿俗、礼俗、婚俗、衣俗等和丰富多彩的“蚕文化”推向游客。

重新翻建的乌镇西栅,既保留了水乡的特色,又在曲径通幽处有良好的住宿餐饮等设施,统一着装的服务人员也能提供优质服务。一个小细节是,在时常飘雨的水乡,带着伞出游实在不太方便,在乌镇,只要在会场、剧场等地借用了雨伞,直接在酒店归还就好。出行懒得走,也可以选择在水乡旁绕行的电瓶车……这样的软硬件搭配使得乌镇模式走出了本地,北京的古北水镇便是北方的“复制品”。

乌镇近年来的另一张名片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每年十一月,在高大上的会议中心中白天开完会,晚上在西栅参加饭局,已然是各位互联网大佬们的例行仪式。科技与艺术是人类心灵的双翼,在这个小镇之中,和水一样融合其中,成为特色小镇文化复兴的代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有趣的会意字教学设计下一篇:药品养护出库复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