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态农业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智慧生态农业范文

智慧农业大棚

品名:智慧农业物联网大棚实训系统 型号:EV-SHNP-02

高校物联网实训系统 -智慧农业大棚

农业物联网是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成果之一。它是将先进的传感、通信和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构建智能农业系统,是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物联网智能农业大致分为3个层次,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主要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感知、作物的状态感知和动植物的质量检测等;网络层主要实现感知层所获得信息到应用层的传输;应用层首先通过数据清洗和融合、模式识别等手段形成最终数据,然后提供给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生长监控系统、追溯系统等使用。

智能农业做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各个高校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环境的特殊背景,并不是每一个学校都有合适的场地和产品来完成这方面的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东谷软件公司设计了EV-SHNP-02型智慧农业实训系统来满足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使用要求。 本方案在学校教室内或者户外,建设一套高标准,高技术的智能农业大棚系统,在此智能大棚有限的空间内集中体现了物联网智能农业的3个层次,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系统融合了多种信息技术,拥有很好的演示效果。大棚内装配有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可支持50寸触控一体机或智能手机上的App程序和WEB应用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 东谷软件的智能农业大棚实训系统不仅可以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软件设计》课程的实验平台,还可以用作老师和学生对智能农业进行研究的科研平台。

物联网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具体指的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结合。通过部署在农作物中的的传感器节点,组建感器网络,采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最为密切相关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PH值、光照、风速、风向、CO2等环境参数,并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远程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接收存储数据,结合对应的诊断知识模型对数据解析处理,以达到分布式监测,集中式管理。农业管理员、农业专家通过手机或者手持终端就可以及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农作物的生长病症,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等是农作物种植中至关重要的环境参数,每个条件都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以及品质。传统的人为判断的种植模式存在效率低,无具体量化数值作为依据。因此,在农作物种植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另外还需大量人工和时间来处理,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察觉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由东谷软件公司研发的智慧农业物联网实训系统,在农作物不同的区域内架设各类传感器,主要检测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如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PH值、光照、风速、风向、CO2等多种环境参数。

由农业物联网沙盘构成的智慧农业物联网实训系统为高校物联网专业提供了一套智慧农业物联网实训系统,基于本实训平台,在硬件网络层面展现了物联网的基本组成和系统拓扑,在农业物联网软件层面,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及展现等基本软件开发的核心要素。

该农作物物联网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环境因素进行自动采集和智能化管理农业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形成农作物环境监控物联网,最大限度得营造舒适的农作物生长环境,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量,增加劳动效益。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种植领域的应用,使农作物环境的监控管理不再受到时空局限,智能化的种植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系统特点:

1、标准的物联网体系架构。从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展现,都采用实际的系统模型。非普通的电气联动沙盘可比;

2、所有传感器均为智慧农业现场真实传感器。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土壤PH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及视频摄像机等;

3、提供所有系统代码,及详细设计文档。

通过本智慧农业大棚的建设,老师及学生在对物联网有了基础性认知的同时,可以做进一步的二次开发工作,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传感器及网络,使得课题性的开发工作更有观感效果,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科学性,也是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趋势性展现。

第二篇:发展生态智慧农业大有可为

——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行“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模式”纪实

武汉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提供生态智慧农业生产及运营一体化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一家提供优质无污染的生态农产品的运营公司。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普通百姓安心消费;为发展两型社会建设,让党和政府放心,针对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经营粗放等问题,引导和带领广大农民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在全国创新实施“金禾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将“金禾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模式、推广的成果及取得的效益总结汇报。

一、在全国创新提出并实施“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模式

所谓“金禾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模式是指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生态投入和智慧管控的生产运营方式,它包括上游农产品生态化标准化的生产种植,中游的独立收购、储存和加工,下游的线上和线下的无缝交易的三个独立的运营体系。

2015年 “金禾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乘互联网+的东风破浪出海扬帆启航,首先是从稻米开始的。金禾科技用“互联网+”的思维联合国内优质种业、生物肥业、生物药业、优质米业、等与稻米生态相关各个环节,从种谷、收谷、加工到购米、鉴米、煮米、品米多个维度着力解决生产环节提质增效、优质优价;销售环节安全、营养、口感、实惠、便捷等五大痛点,让生产者没有后顾之忧;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金禾科技先后在湖北京山、应城、潜江、枣阳、仙桃、新州等多地开展订单生态智慧稻米种植面积达3.5万亩,通过收购订单对广大农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托市保护,向他们提供统一的农资配送以及生态农业种植标准和流程,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对农户的生产过程的生态投入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构筑了“金禾生态智慧农业种植圈”,只使用新型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做到生产的农产品同产量低投入、优质无残留。

金禾科技通过建设“中国生态农产品网”,并以该网站为依托,利用高科技实现生态农产品的可追溯,使消费者和监管者都能通过IP和手机随时可以上网查询,从而使金禾生态稻米在全国首创看得见全产业链种植流程的智慧大米;用O2O模式构筑线上线下互动销售链,为消费者提供可体验的快捷购买方式。扫描stncp二维码,进入“中国生态农产品网”:您会惊奇的看到“金禾生态农业种植圈——从插种、施肥、打药、除草、浇水、收割;从收储加工到商超销售;从田间到餐桌„„我们可以共同见证最具爱心和社会责任心;消费者看得见生产过程的金禾圣生态米”的全部信息,从而增强国人对产自中国稻米的信心,提升中国稻米的社会形象。

二、“金禾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推进情况及实测结果

(一)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区域及规模

金禾科技为了在全省大面积推广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模式,2014年在潜江进行了4000亩的运营示范并取得全面成功,2015年公司在武汉新州区及湖北省五个县(市)全面推广实施了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推进情况如下:

※从2014年10月正式启动筹备;

※2015年1月武汉金禾惠农电子商务公司成立;

※2015年3月建设“中国生态农产品网”,2015年9月网站进入调试,十月上市运营。

※2015年4月在湖北省内全面推动推广“金禾生态智慧农业运营”,具体情况如下:

※在武汉东湖北省6个县(市)推广实施了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签约农户大约5000余户,其中: 武汉市新州区推广实施订订单生态水稻种植1500亩。

湖北京山县,推广实施订单生态水稻种植5000亩,;

湖北应城市,推广实施订单生态水稻种植5000亩;

湖北枣阳市,推广实施订单生态水稻种植6000亩;

湖北潜江市,推广实施订单生态水稻种植17000亩; 湖北仙桃市,推广实施订单生态水稻种植1000亩。

2015年8月分别与京山经均米业、应城富水河放心粮油、江江巨金米业、枣阳军盾米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其合作方做好代收代储代加工。

(二)金禾订单生态智慧稻米种植测产情况

各县(市、区)3.5万亩订单生态智慧稻米普遍长势喜人,3000余户农民在整个生产种植过程中无一户出现问题。值丰收开镰收购在即之际,2015年9月8—9日金禾科技组织成立了以东西湖区农业局农技专家为首汇同基地农业技术人员和金禾科技公司技术人员的联合测产专家组,深入到潜江市、应城市、京山县和枣阳市等基地进行了实际收割或理论测产,所到之处平均亩产均达1400斤左右,比同产地使用化学复合肥的产量要高100—200斤,个别地方的农户亩产超过1700斤以上,深受广大农户的追捧。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武汉市电视台、中国农资导报、湖北农业微信公众订阅号、潜江日报、楚天金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稻谷的收购及加工工作正有序进行,十月中旬金禾生态米将在线上和线下同时上市销售,我们将努力做好推广销售的全部工作,让我们试目以待。

三、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我公司在全省多个县市推广的“金禾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实地种植面积达3.5万亩,经东西湖区农业局联合当地农技部门组织专家、金禾科技农化服务技术人员及农户代表进行实地收割和理论测评,平均亩产均达1400斤,个别地方有的超过1600斤,比使用化肥的平均要高出100—200斤,真正走出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的路子,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1、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对于农户节本降耗增产增收成果显著 1.1节本降耗:因实施订单农业在种子、生物农药和金禾大三元复合生物有机肥料的投入上受集中批量采购影响,每亩节省种、肥、药投入70.00元。其中种子20.00元、肥料10.00元、农药40.00元;因使用金禾圣大三元复合生物有机肥增强水稻抗性而减少药物使用,每亩降低药物使用成本30—50元,两项合计每亩降低农民种植成本在100—120元。

1.2提质增效:因实施金禾生态稻米种植稻米的内在品质有了显著的提高,无污染、无农残、无重金属,公司执行的优质优价订单收购政策,农民所交的稻米公司以高于国家指定的牌价每斤0.10元组织收购,仅此1项每亩增加农民收入在140元左右。

1.3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节支:每亩增收节支达240—260元,共计增收节支达840万元,3000多户农民家庭户均增收节支达2400元,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效益。

2、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社会生态效益突出

第一、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可在保障粮食总量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化肥的零增长:使用金禾圣大三元复合生物有机肥(NPK≥30)与45%复合肥相比,用量和产量相同,每亩可节省(纯N+P+K)15公斤,不仅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化肥零增长的目标,而且在保障粮食总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首次实现了化肥的负增长,对于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意义十分重大。

以农用化学复合肥的主导产品45%复合肥为例,节省的(纯N+P+K)15公斤可换算成33.34公斤45%复合肥,3.5万亩耕地按单茬计算,节省化学复合肥1169吨。

第二、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对于保护环境意义重大:每生产1吨化肥要产生5吨二氧化碳,3.5万亩订单生态水稻种植共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45吨。与此还补充了土壤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对活化、保护、改良土壤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每亩水稻种植可产生水稻秸秆500公斤,3.5万亩订单生态水稻种植使50000吨水稻秸秆实现了就地还田,使秸秆资源得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根据含碳量来计算,燃烧一吨秸秆大约可以产生2吨的二氧化碳,秸秆还田共计减少100000吨二氧化碳排放。

总之,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对于二型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保证农产品安全维护百姓身体健康,对于引领和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如何构建“金禾生态农产品销售链”

要想使生态智慧农业种植圈的规模越滚越大,越来越具吸引力、感召力和带动力,就需要拥有无障碍的销售力,从总体而言“金禾生态农产品销售链”的构建在一定的程度上直接影响“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模式的成败,打造畅通无阻的“金禾生态农产品销售链”,就必须注重塑造生态智慧农产品的品牌,公开、公正、透明的让消费者、监管者和服务者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的信息,让老百姓明明白白的消费,购得舒心,用得安心,吃得放心!

1、用诚信爱心和责任树金禾圣生态稻米品牌 第

一、做老百姓吃得起的高品质放心大米

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大米绿色环保健康等安全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金禾生态米为确保质量安全,严格按“金禾生态稻米种植标准”进行标准流程种植,实行单独收购、储存和加工,各环节严格把关,做到质量溯源,金禾独特的“生态智慧农业运营”,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经国家粮油检测中心的权威检验,各项营养指标全部达到并远超国家一级优质稻米标准,全部正向指标高于标准5—8倍,负向指标低于国家标准5—8倍,且无任何农药残留,从而百分百确保稻米的质量安全。

金禾生态米品质优异,成本稍高理应优质优价,但作为中国最负爱心的稻米品牌,为了让中国普通百姓都能吃得起高品质的放心大米,公司实施大幅让利于民的销售政策,全面实施优惠市场定价。 第

二、做消费者看得见种植过程的生态智慧大米

国内大米的生产与销售,普遍存在着生产者与消费者、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状况,消费者一般无法获知生产过程的准确详细信息,对大米内在品质好坏也就无从判断。为了让消费者“购的放心、吃的安心”,项目通过“金禾生态米+互联网”,从播种、施肥、打药、浇水、收割到单独收购、单独储存和单独加工等全程进行数据采集,让米的生产过程通过IP和手机上网进行查询和溯源,确保信息公证、公开和透明,以满足消费者和监管者的信息需求,消除购买时对产品生态环保质量安全顾虑,提升中国农产品的信心指数以及中国农产品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第

三、做中国最有社会责任的好米

从上游种植方面:响应党和政府号召,顺应中国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通过打造“金禾生态智慧农业种植圈”,带领广大的农民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既从根本上解决了种田农民的后顾之忧,增产增收、提质增效;又从根本上较变了农业落后的粗放的生产发展方式,使农业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成为可能。

从社会消费方面:当今毒大米、陈化米、抛光米、掺杂米等各种问题大米陈出不穷,中国人为了吃上一口好的安全健康放心米饭成为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老百姓不知道买什么,吃什么农产品是安全的,,,,,为了让中国百姓能吃上安全放心的稻米,我们通过“金禾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打造金禾圣生态米,尽管金禾生态米品质优异,但作为中国最负责任的稻米品牌,为了让中国普通百姓都能吃得起高品质的放心大米,我们实施大幅让利于民的销售政策。使中国百姓增强对中国农产品的信心!

2、建设线上与线下的金禾圣生态米全网销售渠道 第

一、实现线上无缝销售

以自营的中国生态农产品网为主体、结合京东商城金禾生态智慧稻米专卖、加上央视网商城独特的品牌及商品营销打造全网营销;同时,借助微信营销充分运用互动式、体验式销售而粘住客户。

第二、线下分档分级整合营销

从高端的新世界、群光等高端卖场到家乐福、沃尔玛全国大型连锁商超;从中百仓储、武商量贩、中商平价本土大型连卖场;从中百便民到各个社区卖场,分档次全线进驻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要;从连锁餐饮到大专院校教工、职工食堂; 从企事业单位集团消费到批发市场及优质米源供应。

生态农产品销售链的建设,为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支撑,只有两个车轮的协同运行,生态农业就能持续发展。

五、金禾订单生态智慧农业模式三年运营规划

2015年金禾生态智慧农业模式运营虽然联得了成功,但离党和政府倡导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两型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金禾科技将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在东西湖区农委的领导下,加大在全省各县市的金禾订单生态智慧农业模式的推广力度,力争跨上新的高度完成三年的推广目标,。 其

一、总体目标:

(1)把“金禾圣生态米”打造成中国生态米第一品牌;把金禾惠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在“生态智慧农业”行业的领军企业;2016年启动公司上市工作,2017年下半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2)培养一支具有战斗力运营的队伍;创建一个完善的经营管理运营系统;开创一个全国性可持续运营的渠道;

(3)三年累计完成6.5亿元销售额,实现毛利1.3亿。 其

二、具体目标:

(2)2016年推广金禾生态智慧农业10万亩,加工金禾生态大米3.4万吨,完成销售收入2.45亿元,实现利润1900万元;

(3)2017年推广金禾生态智慧农业20万亩,加工金禾生态大米7万吨,完成销售收入5.04亿,实现利润4000万元;

(4)2018年推广金禾生态智慧农业30万亩,加工金禾生态大米10万吨,完成销售收入7.2亿,实现利润5760万元。

六、金禾订单生态智慧农业运营模式的几点启示

在中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转变农民生产方式,走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新路;要带动和引导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种田农民的后顾之忧。就要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就得以合同的形式对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实施订单收购。就要使农民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降低投入成本,实施优质优价,落实和执行高于国家指导的保护价收购。从这几个方面来讲金禾订单生态智慧农业具有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实施和落实。

1、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生态农业提供了实操性的解决方案

通过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合同,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托市收购,从而构建“生态农业种植圈”锁定分散单个农户严格按照《生态农产品种植标准》和《生态农产品操作规范及流程》要求,带领并引导农民从事生态化、标准化的集约生产。在品种选择上统一使用湖北省农业厅审定的优质种;统一用大品牌的复合生物有机肥替换原有化学复合肥;统一用生物农药替换原有化学农药进行作物病虫防治;在资源环境上统一使用“秸秆腐熟剂”实现作物秸秆的就地还田。

2、为农业的互联网化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互联网+的实施路径

农业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不能为互联网而互联网化,但互联网作为当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全可以为农业的生产运营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农业的互联网化主要可从多个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对每个农户的“生态农业种植”整个生产过程,即从播种—施肥—打药—除草—浇水—收割—储运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可使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部信息,诸如播什么种、施什么肥、打什么药等等都能做到生产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无论是生产者、监管者、还是消费者都能时时查询,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明白消费。 3对创建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农产品品牌价值及形象提升,不仅要有好的理念和好的整合策划推广,还取决于农产品的内在质量(物有所值包含包装、外观品质、口感),这是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首要考虑因素,更重要的是影响农产品品牌及消费者的关键因素在于农产品生产信息的传播沟通,消费者能够通过IP和手机对你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时时查询,得到第一手他想知道的相关信息,他们就会增加对你所生产的农产品信心,从而产生信赖感和忠诚度。

4、对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有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对于多数农产品而言因多方因素影响始终存在着卖难和买难的“两难”现象,农产品的销售也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卖难买难就应从“卖全国买全国”上狠下功夫,在提升品牌的前提下做好线上和线下的无缝链接,实现在线支付交易,线上线下互动式、体验式销售。

2015年9月14日

第三篇: 宁波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任丽娟

张要杰

摘要: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对智慧宁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三年多来,智慧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建设与智慧城市匹配的智慧农业生产运营体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业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 F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宁波已经走在了全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前列,未来前景可观。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智慧农业,对实现宁波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意义重大。

一、宁波发展智慧农业的重大意义

(一)智慧农业是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又是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其智慧农业的发展水平带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其建设成就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质,也是进一步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支点。

(二)智慧农业是构建宁波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

目前宁波市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发展阶段。作为利用现代信息、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传统农业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的智慧农业,不仅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产出,而且可以引致一系列关联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相关的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从而进一步优化提升宁波市的产业结构,打造更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三)智慧农业是推动宁波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速的背景下,智慧农业的提出与广泛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特性,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化。宁波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处于中后期阶段,在智慧农业的发展上抢占制高点,从而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既有可行性,又有必要性。

(四)智慧农业是实现宁波农民长期可持续增收的重要保证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宁波拥有发展智慧农业天然的技术、资本、人才、市场和制度优势。因此,不失时机地发展智慧农业,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最终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保证。

二、宁波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宁波智慧农业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真正的“智慧”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智慧农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从具体的实施情况看,基地建设、项目落实、资金筹集仍然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现象,农业各个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产业融合推进速度较为缓慢,智慧化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在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数字物流配送、网络营销上应用面不广,发展不快。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从中长期角度进行整体谋篇布局的战略性规划。

(二)智慧农业技术尚不够完善

在农业信息采集方面,用于农业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生长监测的传感设备种类不全,功能不完善,精确度和灵敏度不高,体积大小不合适。在农业自动化控制方面,远程调控设备自动化程度还不高。在农业智能化决策支持方面,数字化模型,智能专家系统大都没有建立完整,且缺乏统一的标准,使计算机分析缺乏参照。此外,物联网感知节点上数据高效传输及功耗问题有待攻关。

(三)高成本制约智慧农业发展

发展智慧农业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但是,由于农业物联网相关监控设备和技术研发时间比较长,投入成本较高,短期内难以获得预期经济效益,因此国内设备和技术提供商往往是望而却步。另一方面,进口设备价格比较昂贵,只能适用于一些高价值的农产品使用,对大多数本身价值不高的农产品来说,增加的成本相比之下显得过高。限制了智慧农业的发展。

(四)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目前从物联网示范应用情况看主要是依靠各种渠道的政府资金进行支撑。今后大面积的推广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远程农业专家诊断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得到商用,但在我国商用的案例很少。目前宁波智慧农业多数项目的市场盈利状况并不是很好,市场开发明显不足,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模式借鉴。

(五)存在人才匮乏、部门分割现象 智慧农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但目前宁波市农业管理部门、生产经营主体、农业企业以及大中专院校普遍缺乏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电子信息化复合型的人才。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制订智慧农业战略规划,开展顶层设计 智慧农业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应详细制定智慧农业发展规划,一是宁波市智慧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各县(市、区)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规划;三是各乡镇的智慧农业项目布局规划。确定具体建设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并建立稳定的专项资金筹措及投入机制。

(二)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智慧农业技术创新步伐

在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民间资金投入智慧农业相关技术研发,或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对开展智慧农业技术研发的企业予以支持。可组建专门的技术力量,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团队(小组),开发应用于智慧农业的专项或共性技术。政府应在税费减免、企业注册、风险担保等方面给予研发企业一定的优惠和扶持,并提供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

(三)创新体制机制,为智慧农业发展创造制度环境 在农地的经营规模上,应跳出原有框框,加快推进小规模家庭经营向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法人(自然人)经营转型,推动农地流转,创造智慧农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基础。在农地经营的期限上,也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赋予农业经营者长久的经营权限,不必再汲汲于特定的承包期限,使智慧农业的发展获得永续经营的制度基础。在城镇化策略上,应进一步放开落户限制,加快推进“市民化”进程,为愿意留在农村、经营农业的农民创造更好的经营条件。

(四)建立试点示范,稳步推进智慧农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智慧农业建设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要突出重点,把那些实力较强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作为探索发展智慧农业的主体,试点示范,稳步推进。应结合宁波市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和发展前景,合理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应用示范区。同时积极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在智慧农业物流发展上,应加快拓展和利用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平台和农产品电子物流等渠道,建立宁波市名优农产品销售网上旗舰店及智能化物流配送中心。

(五)构建智慧农业人才储备体系,开展人力资源培训 应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短期内,应以引进人才和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为主,特别是农业专业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中长期,应把培养本土人才作为智慧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操作上,可依托在甬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设置专门学院,坚持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并重的原则。也可采取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出国进修等方式,加快推进相关人才建设与储备。同时,应着力培养培训职业农民,引导大学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投入到智慧农业发展项目中去,改变目前农业发展的老龄化局面。

参考文献:

[1]彭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3)。 [2]周国民:浅议智慧农业[J],农业网络信息,2009(10)。

[3]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甬党〔2010〕14号),2010年11月。

作者简介:任丽娟,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三农问题、贸易

张要杰,宁波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

项目名称:宁波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WT12)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项目

第四篇: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政策层面]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政策方面:

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全国农垦农产品 、 《 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 》等政策,全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的发展。

最新发布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透露,物联 网技术有望在农业部确定的 200 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获得农业部和财政部资金补贴。 并先行先试重点开展 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

据悉, 按照 《规划》 要求, 今后五年, 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将从现在的 20%提高到 35%, 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具体指标包括: 农业生产信息 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 12%;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 20%;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 60%;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 50%等。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财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投

入力度,为赢得“三农”发展黄金期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2012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超过6万亿元(2012年数据为年初预算数,下同)。总量上,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从2144亿元增加到12286.6亿元,翻了两番还要多;速度上,中央财政“三农”投入年均增长21%,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年均增长4.5个百分点;比重上,中央财政“三农”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3.7%提高到19.2%,达到将近五分之一。从千亿到万亿,数量级跨越的背后,是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保障机制的逐步形成完善。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2012年11月1日]

近日,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13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指标69.3亿元,用来提高地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促进预算支出进度。

财政部要求各地切实做好预算编制、指标安排、项目前期准备等相关工作,在确保符合政策和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待2013年预算开始后,即可按程序拨付使用提前下达资金,并按照有关规定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财政部备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实行“中央宏观指导、地方自主选项”的管理模式,将具体项目的立项权、审批权完全赋予地方,由各地因地制宜,自主选择扶持的主导产业和支持的关键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008-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拨付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81亿元,有效促进了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国家拨款5亿发展物联网智慧农业获资助

2012-11-13新疆兴农网

11月8日,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官方消息显示,工信部与财政部在本周公示了总金额约为5亿元的2012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其中,农业在支持范围内。

此次入围的项目包括八项技术研发与五大智能领域共计149项,其中技术研发包括超高频和微波RFID芯片,微型和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低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产品,物联网数据传输中间件,图像视频智能分析和识别,面向行业应用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测评。五大智能领域包括工业、农业、物流、交通、医疗。

今年的专项资金整体配额与去年相同;但不同的是,今年入围的企业数量更多。去年不足110家而今年则上升到了149家,其中不乏像中国电信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僧多粥少的局面进一步加剧。

第五篇:中国古典园林理想景观模式与生态智慧

作为高级文明象征的中国园林,从殷周时期的囿圃开始,历经三千多年漫长历史,探索和创造了蓬莱、昆仑和壶天等仙道景域的幻想模式、风水佳穴模式和须弥山佛国理想模式(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76页)等人类最理想的生活境域。这些理想景观模式,具体为出绕水围、面水背山和闭合式四面围廊的建筑结构等样式,其基本原型是原始人的“满意生态环境”,集中体现了中华先人的生态智慧,是当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范式和精神资源。

一、山绕水围的神仙佛道模式

先民们出于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产生了山岳灵石祟拜与昆仑神话,以为主宰神灵世界的至高无上的上帝和群神,在人间的住所是居于世界之中的昆仑山,昆仑山上具备了理想的仙居环境(《山海经•海内西经》)。神山周围有神水,山上有神树、水井,并有守门神保护。山上有“平圃”、“县圃”、“悬圃”、“疏圃”、“元圃”、“玄圃”等仙境,圃中有池。山水环绕的昆仑山模式,成为中国园林文化中仙境神域景观模式之一。

先民出于灵水祟拜,产生出具有海岸地理型特色的蓬莱神话体系:大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高下周旋三万里,顶平旷可九千里,洪波万丈的黑色圆海成为天然的护山屏障,山上既有可供人类居住的金玉琉璃之宫阙台观,赏玩的苑圃,那里有晶莹的玉石、纯洁的珍禽异兽,又有食之可以令人长生不死之神芝仙草、醴泉和美味的珠树华食。

秦始皇、汉武帝首先运用蓬莱神话系统提供的仙海神山景观所创作的宫苑造型,成为后世帝王创作宫苑池山的一种“秦汉典范”,士大夫们也竞相仿效。

佛教须弥山模式,须弥山即妙高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本义是位于世界中心的金轮之上。后为佛教所用,指帝释天、四大天王等的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顶峰居帝释天,山腰为“四天王天”,居四大天王及眷属。山周围为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之外为咸海,咸海中有四大布洲,洲外又被铁围山团团围住。而九山八海之中心是须弥山。

以上神山和大海结合的景观模式,呈现出水围山绕样式,山上有植物和建筑俱全,是个安全性强、生态环境特别优越的生存空间。

费尔巴哈讲到过“一种精神的水疗法”,认为“水不但是生殖和营养的一种物理手段……而且是心理和视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药品。凉水使视觉清明,一看到明净的水,心里有多么爽快,使精神有多么清新!”(费尔巴哈《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第542—543页)而植物茂密的青山,引来飞禽走兽,带来

鸟语花香。春山淡冶如笑,宜游;夏山青翠欲滴,宜观;秋山明净如妆,宜登;冬出惨淡如睡,宜居,足可“和于明阳,调于四时”(《素问•上古天真论》)。绿色植物具有调节改善小环境的气候、保持水土、滞留、吸附、过滤灰尘以净化空气、杀菌、吸毒吸收噪音等作用,对人类有医疗保健功能。以盛夏植物的降温作用为例,绿化植物庞大的根系象抽水机一样,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通过枝叶蒸腾到空气中去。一般一株中等大小的榆树,一天至少可蒸腾100升水。(冯采芹编《绿化环境效应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9页)如果一株树木每天能蒸腾88加仑(1加仑等于45460升)水,即可产生l亿焦耳的热量消耗,它抵得上五台一般室内空调机每天运转20小时。(同上第172页)又能产生被喻为“空气维生素”或“空气长寿素”的空气离子。

承德山庄是“逢草逢花莫不香”,乾隆在《松鹤清樾诗序》中写到:“进榛子峪,香草遍地,异花缀崖。夹岭虬松苍蔚,鸣鹤飞翔。登蓬瀛,临昆圃,神怡心旷。洵仙人所都不老之庭也,”乾隆诗曰:“寿比青松愿,千龄叶不凋。铜龙鹤发健,喜动四时调。”

二、风水佳穴模式

风水佳穴的意念模式,被西方科学家称为“东方文化生态”。风水说源于中华先民早期对环境的自然反映。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尹弘基教授提出风水起源于中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半窑洞的选址与布局,距今6000多年前陕西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已经是一个典型的风水例证。(丁一等《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第6页)可见,古人环境吉凶意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生态经验积累,中国原始人选择的适合自己居住的满意生态环境,是中国人理想环境的基本原型。《周礼•地官司徒》“以相民宅”的目的是“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NextPage]

中国古代造园讲究风水,又称堪舆,风水术以四灵之地为理想的环境,“四灵”具体化为山(玄武)、河(青龙)、路(白虎)、池(朱雀)等环境要素。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但用的是相对方位,并非东西南北的绝对方位。其堪舆工具“六壬盘”和风水罗盘,是时空合一的相卜占地工具,是将天人合一思想模式化和仪轨化。风水将最吉祥的地点称为穴,穴的四周山环水绕,明堂开朗,水口含合,水道绵延曲折。追求环境的回合封闭和完整均衡、背阴向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爽垲高敞,“具有日照、通风、取水、排水、防涝、交通、灌溉、采薪、阻挡寒流、保持水土、滋润植被、养殖水产、调整小气候,便于进行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等一系列优越性”(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95页)。

这种山环水抱,重峦叠嶂、山青水秀、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的和谐风貌,形成良好的心理空间和景观画面,反映了中华先人的摄生智慧。

今天,中国的风水说被国外生态学研究者充分肯定,被称为“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是“驾驭龙的真正的科学”,誉其为“宇宙生物学思维模式”和“宇宙生态学”。(转引自俞孔坚著《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第96页)

清代乾隆时请法国传教士韩国英协造圆明园,“希望北面有座山可以挡风,夏季招来凉意,有泉脉下注,天际远景有个悦目的收束,一年四季都可以返照第一道和末一道光线”,注重了人和自然的有机联系及交互感应。如乾隆造的“静宜园”,建在北京西郊的香山山坳里,北、西、南三面环山,“即旧行宫之基,葺垣筑室。佛殿琳宫。参差相望,而峰头岭腰,凡可以占山川之秀、供揽结之奇者,为亭、为轩、为庐、为广、为舫室、为蜗寮。自四柱以至数楹,添置若干区”(《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因山势高低层层构筑建筑物,与周围的苍松翠柏、溪流瀑布、峭壁悬崖,相融相和,犹如天造地设一般。避暑山庄也是“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君不见,磬锤峰,独峙山麓立其东;又不见,万壑松,偃盖重林造化同。”(康熙《芝径之堤》)因为“胜景山灵秘,昌时造物始……土木原非亟,山川已献奇。卓立峰名磬,模拖岭号狮。滦河钟坎秀,单泽擅坤夷。……宛似天城设,无烦班匠治。就山为杰阁,引水作神池。”(乾隆《避暑山庄百韵歌》)。

李约瑟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中说:“在甚多方面,风水对中国人民是恩物,如劝种树和竹以作防风物,强调流水靠近屋址之价值都是。”

传统风水说中还体现了保护原生态环境的意识。如风水术有关植树的规定,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两类。在大环境中,风水术认为,草木为龙之皮,来龙是村落住宅、墓地之命脉,伐山木必至伤龙。且树木位于吉方者,伐之则去吉,位于凶方者,动之则招凶,所以严禁伐木。

三、闭合式壶天模式

中国神话中将也称海中三神山为“三壶”:南朝梁萧绮《抬遗记》载:“海上有三山,其形如壶,方丈曰方壶,蓬莱曰蓬壶,瀛洲曰瀛壶。”可见蓬莱仙境也都属于“壶中天地”,道教中的“壶”,不仅盛满仙药,而且还是方外世界的意象。《后汉书》载;“费长房者,汝南人也,为市椽,有老翁卖药悬壶于肆头,及市罢,常跳入壶中,市人莫视。惟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乃出。乃就楼口侯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乃毕,当去。”“壶天”这种仙境

模式,实际上是封闭式的小天地,里面应有尽有,陶渊明的桃花源、“壶园”、“茧园”、“纟见园”、“芥子园”等都是一种闭合式空间的形象体现。大如承德山庄,小如三四百平方米的私家小园,都有高高的围墙四面围合,具有安全姓和私秘性,这是中国宅园式园林的基本特点,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主人在园中,不下厅堂,尽享山林之乐,享受与自然交感的美感。“松栋焕云霞,瑞图丽景;蓬壶开日月,仁境长年。”人在其间,感到无限的惬意和酣足。[NextPage]

西方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甚至说:“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

“恃人力”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自然界已经和正在通过对生态破坏的严厉惩罚和生态科学,又一次向人类理性启示了空前深刻的生存智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赞家乡三句半范文下一篇:浙江省研究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