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发展战略与规划

2023-03-28

第一篇:十二五发展战略与规划

十二五规划与税收发展讲稿

从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与税收发展谈管理学科老师的思维定位

一、“十二五”规划是中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纲领、总目标、总方向

在七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中国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的主题、主线及“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规划》成为中国今后五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总目标、总方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决定性基础。

税收作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必须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紧紧地贴近主题,把握主线,落实好“五个坚持”,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调节经济,参与分配,维护国家”的职能(作用),切实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应有的作用。

二、“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和税收发展的定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点,需要全国各行各业的认真落实。而税收作为调整资源,配置资源,参与分配的重要手段,主要手段,它起着政策向导和利益调整的作用。税制的设置,税收的发展只有靠到”十二五”规划上来,“十二五”规划要求才能在税收发展问题得到贯彻落实。

三、“十二五”期间管理学科培训者的思维定位

缜密的思维,深邃的思想是管理类培训师必备的素养和能力。一个金牌培训师的魅力不仅源自于深厚的专业功底,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来离不开宏观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深邃的思想影响力。毋容置疑,高校的教学积淀,我们拥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走进税务机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我们的知识变现成生产力是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同时,如何提升自己,走进高层,让我们的思想与决策者同步,在我们的课堂展示出一个师者带给学员应有的思想引领同样也是我们必修的一门课程。因此,培训师应该学会并掌握宏观思维,善于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审视行业的发展前景,准确分析,科学定位,做一个合格的思想引领者。

第二篇:护理学院“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巩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果,继续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稳妥地适度发展教育规模;理清学科建设思路,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凝聚师资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打造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学科,提升办学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护理人才支持。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院“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本科教育为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专业规模稳步发展,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实现从教学型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学院的转变;以社会服务为支撑,提升学院的综合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把学院建设成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应用型学院。

(二)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按照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教学、拓宽专业领域、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的理论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将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和社会需求,在原有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适度扩大护理学研究生和成人教育的招生规模,到2015年,由目前的1个专业扩展到2-3个专业,在校生控制在1500人以内,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达到20-30%,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达到1篇;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继续保持达到95%以上,本科生升研率达到10%左右。

2.学科建设

学院将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学院整体工作的指导思想,从学科梯队、科学研究、教学质量、工作条件等诸方面进行建设,推进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统筹兼顾,交叉整合,局部突破,全面发展,并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力争将护理学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3.专业建设

学院现有1个专业——护理学博士、硕士、本科、专科4个层次。“十二五”期间,该专业将在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声誉,以育人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托综合教育资源,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教育模式,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优势。

到2015年之前,力争新开1个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专业本科(助产护理)、2个专业专科(社区护理、口腔护理)和1个专业方向(涉外护理),使新办专业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和评估要求。并按照省级特色专业的标准有重点地加大对1个新开专业的建设,努力形成我院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继续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将在“十二五”期间,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紧跟社会发展需要,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和完善课程结构为主线,以特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形成专业课程特色,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第二,大力构建教学与实践、创作相结合的三个平台。一是以课程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平台,二是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主体的实践训练平台,三是激励学生专业创作与发表的创新平台。实现“第一平台打好基础,第二平台综合提高,第三平台发展个性与提升创新能力”的教学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力争建设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第三,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和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手段上,继续深入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大力开发数字化资源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并力争吸收国外行业内的专家进课堂。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变革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评价体系,推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4、课程建设

在现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力争获2-3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重点是形成“专业化精品课程建设”,并以此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在主干课程中进一步推动双语教学,力争将《基础护理学》建设成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

5.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学院将根据教学规模及发展趋势,确定专业师资数量,不断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采取多样性、多渠道的方式培养符合专业教育要求和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勤于钻研业务、爱岗敬业、精诚团结,教研能力强、教书育人的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争取专任教师达到30人,分别新增正高职称人数3-5人;青年教师中培养博导1名、硕导1-2名;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0%以上,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50%;教师中海外名校博士人数突破1人。力争5年内打造1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培养2名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3—4名专业骨干教师,争取广东省的教学名师1人,力推国家级教学名师,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坚持教师到医院实践的做法。

6.科学研究

“十二五”期间,学院争取获得省部级基金项目3项,科研总经费达到100万元左右;争取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争取省部级教改课

题3-5项,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5项以上,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1项以上。发表论文总数200篇,其中SCI检索收录的影响因子论文2篇以上。学院将鼓励教师编写或参与编写教材,主编出版专著、国家统编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以上。

通过学院创收、争取社会资源积极改善学院科研条件,力争建设1个能满足基本需求的护理科研实验室。

7.社会服务与合作交流

发展成人教育。争取在现有“广东省高等学校自学考试社区护理专业主考单位”的基础上将我院建设成为“广东省社区护理人才培训基地”。

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立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留学生数达到20左右,与美国大峡谷大学、孟菲斯大学进行学生短期互换培养及师资交流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联合的学制培养模式。同时,加大学生到国外就业的比例。

筹资兴办托老机构、护理照顾中心(对于妇女产前、产后、或因患慢性病出于身体康复的需要提供专业护理照顾)、健康会所(保健、康复、推拿保健等),拓宽学院的经济来源,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开辟学生的就业新渠道。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具体措施

(一)主要任务

1.学科、专业建设重点

“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战略重点是:新增省级重点学科1个;新增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个、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数1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数2-3个。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建设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新增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2.师资队伍建设重点

按照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梯队的配备、人员学历层次的提高和职称结构的合理。建成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力争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员达90%以上,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50%;教师中海外名校博士人数突破1人;青年教师队伍中培养博导1名、硕导1-2名、3—4名专业骨干教师,确保学院向教学研究型方向发展。

(二)措施保障

1.规范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是体现一个学院规范化建设的标志,科学高效的管理是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为此,学院将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使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和专家治教理念在学院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实现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队伍专业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效率高效化。加强学院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建立和谐学院,形成一种刚性与柔性协调互补的人性化的管理办法,管与理并举,以管理促发展,实现制度创新。

2.继续推进专业建设工作

坚持 “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声誉,以育人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培养以德为先、崇尚科学、全面发展的人”的治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创新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

构建先进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努力把学院的专业建成特色鲜明、国内有影响的专业。学院将护理学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建设,并依托该专业的辐射作用,全面推进新开专业的建设。

3.加强科研工作,提升学术水平

加强科研梯队建设,以学科研究方向整合科研队伍。鼓励教师参加高级别学术会议,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纵向、横向的科研项目。营造的良好学术氛围,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

5.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启动课程建设与改革工程,全面推行专业课程群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精品教材等建设工作。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研究性教学,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6.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实验实践一体化、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增加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积极推行专业实践和专业创作,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管理模式上,整合现有的实验资源,全面开放实验室,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7.开放办学,扩大交流

学院的发展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还必须依靠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要做到“三个加强联系”:一是加强与专业界、教育界的联系;二是加强与国内、国际学术结构和办学单位的联系;三是加强与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丰富学术资源,扩大

学院在业界的影响;在开放办学、业务培训、横向科研合作诸领域加强合作,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效益,改善福利待遇。

8、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学院发展的精神动力 加强学院党委班子建设。

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领导干部头脑,增强党委班子解决自身问题、推动单位建设的能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学院办公会议事规则,大力推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统揽全局、抓大事、谋发展的能力。推行院务公开,切实保障师生员工对学院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党支部的活力。建设党支部示范点,发挥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定期对学院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做好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典型的发现和培养工作,力争推出1个全校有影响的单位或个人。以党建带团建,认真抓好共青团组织建设。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有关配套文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院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教师中开展“崇教厚德、为人师表”、学生中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深入抓好学院导师制工作的开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制定配套的制度和相应的措施,落实责任制,加强教育,强化监督,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第三篇: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发展规划

“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

发展规划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根据《“十二五”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专项规划》和《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编制《“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发展规划》,阐明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较为系统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特种设备安全发展规律,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制、体制和机制,科技攻关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监察检验机构和队伍的能力素质显著提升,积累了丰富的安全发展经验。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坚持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理念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工作思路,狠抓法规标准、动态监管、安全责任、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科技支撑六个体系建设,严格市场准入,从源头抓质量安全,开展事故多发设备和薄弱环节专项治理,着力强化使用环节安全监察,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大规模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进监察和检验工作机制改革创新,“十一五”期间在注册设备数量增长约72%的情况下,事故死亡人数稳定在每年300人左右,万台在用设备死亡人数从“十五”末期的0.97人下降到“十一五”末期的0.67人,下降31%,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在保安全的同时,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顺利起步,节能监管法规标准初步建立,节能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取得进展,节能工程及试点示范产生明显效益。积极服务装备制造、石化、电力等产业调整振兴,在抗震救灾等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全力保障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不断提升。

(二)“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

“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面临良好机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改造提升制造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这就要求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质检系统把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创造了良好氛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等相关法制、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特种设备事故率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高,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特种设备向大型化、高参数、高风险方向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刚刚起步,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监管基础建设薄弱,监管力量不足与设备数量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监察检验工作定位和安全责任界限不够清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企业诚信和社会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工作体系有待完善,监管方式方法还欠科学。总体上看,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更高要求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在法制、科技、管理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降低风险、保障安全,提高效能、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监管模式,大力推进基于风险的科学监管,完善科学监管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重点防范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提升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与节能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抓质量。质量是基础,严格生产源头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生产企业安全质量责任,提升特种设备质量水平,保障特种设备本质安全。

——保安全。安全是底线,要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依靠科技,加强监管,有效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

——促发展。坚持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保障重点工程和重大活动安全。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有效降低能耗。

——强质检。坚持以战略和系统思维,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六大工作体系建设。继续深化行政许可改革和检验工作改革,大力推进基于风险的科学监管,改革监管体制机制,优化监管工作模式,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和工作有效性。

(三)发展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2015年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特种设备安全水平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显著提升。

主要目标是: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动态监管、安全责任、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和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

——政府统一领导、企业全面负责、部门联合监督、检验技术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科学监管设备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较大以上事故结案率和重点设备监控率、严重隐患治理率达到规范要求。

——万台设备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38人以下。 ——推动高耗能特种设备累计节能7000万吨标准煤。

三、主要任务

(一)围绕安全发展,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针对事故多发易发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管,着力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坚决遏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发展。 继续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安全。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提升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水平。科学实施许可和监督检验制度,提升许可和监督检验工作质量,严格市场准入。加大对生产企业持续保持许可条件、质量保证体系执行情况、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抽查力度,严格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监管,把握好鼓励创新和保证质量安全的关系,强化设计、制造单位保证新技术、新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相关专业领域行业主管部门、权威技术机构、标准化技术组织及专家学者的技术把关作用,改进设计文件鉴定、型式试验、许可鉴定评审工作。规定制造企业在产品资料中明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探索建立设计和制造缺陷召回制度。

着力加强使用环节安全监管。继续坚持全过程安全监管,同时根据事故规律,把监管重点和监管资源大幅度地向使用环节倾斜。探索建立使用企业安全管理者代表制度,规定其任职条件、职责和技术决策、指挥权。推进基于风险的企业分类监管,建立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制度,组织制定使用安全管理标准,推动企业标准化管理达标活动,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和企业诚信体系等有效对接,强化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加强动态监管、现场监察、法制宣传和绩效考核等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行为,不断提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预案及演练等制度,保证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落实到位,对重点设备实施监控,并建立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探索建立合同安全管理制度,支持建立一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为使用单位提供安全咨询管理服务。

加强重点设备领域安全监管。推进基于风险的设备分类监管,把事故易发、多发、频发的设备和社会影响面大、敏感度高的高风险设备作为监管重点,对低风险设备逐步实现企业自主管理。研究应用基于全寿命过程失效模式的设计制造技术和基于风险的检测评价管理技术,提高本质安全性。推动生产、使用、维保单位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施对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故障监测。加大对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电梯维保单位诚信评价体系,防范作业过程伤害事故,推动建立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机制。建立大型游乐设施限定设计使用寿命、定期大修和专业维保制度,监督运营使用单位严格落实日常检查维护责任。鼓励运用条码、电子标签等手段提高对气瓶等移动式特种设备的电子监管水平。完善对压力管道、小型锅炉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监督管理。

(二)促进绿色发展,提升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水平。

紧密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在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同时,全面推进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换热器、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加快提升节能监管能力、健全节能监管工作机制、推进节能技术应用及工程示范,促进节能降耗,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加快提升节能监管能力。健全节能监管的法规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能效测试机构与节能技术研究实验室,建立完善涵盖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节能工程、运营管理和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等领域的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企业主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典型带动的特种设备节能工作格局,全面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和检验检测各环节的节能监管工作。

加快建立健全节能监管工作机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全面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高耗能特种设备能耗监测节能机制。统筹兼顾设备与系统、技术与管理、设计制造与使用节能,组织开展产品能效状况普查,研究制定产品能效指标,逐步开展能效审查、能效测试、能效等级评定和节能技术改造,探索建立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限制和淘汰能效超标的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加强重点高耗能特种设备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定节能目标,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健全节能奖惩制度。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高企业节能降耗的积极性,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单位开展节能设计、节能改造和节能运营管理服务,提高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各环节节能水平。

加快推进节能技术应用及工程示范。建设节能科技平台,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制造单位开展节能技术研究,加快推动节能科技进步,在设计制造、运行管理、测试监测等方面形成一批节能核心技术。推广若干项成本低、易推广、见效快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冶金、电力、石化等典型行业建立若干个锅炉、换热器、电梯节能示范点,总结经验并加强宣传交流,完善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加快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企业广泛参与的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低碳行动,深入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三)服务转型升级,提高特种设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努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水平,加强管理与技术服务,积极促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高新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围绕装备制造、石化、电力等产业调整振兴,依托高效清洁发电、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等领域的重点工程,实施有利于产业振兴的行政许可、检验检测等监管措施。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共性关键重大技术难题,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按照区域和产业特点,建设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管理、技术、信息等全方位服务,促进大型电站锅炉、大型压力容器、大型成套装置等重大装备自主化,提升大型铸锻件、特种原材料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保障大型石化成套装置长周期运行。保障石油、石化、电力、冶金、水利、交通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用特种设备安全,保障项目安全顺利实施。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找准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着力支持高效燃烧、高效换热、高效保温、先进水处理、余热利用等节能技术和高能效锅炉、余热锅炉、高效换热器、变频控制电梯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支持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锅炉、厚壁容器、超大型起重机械、新型式大型游乐设施和大型客运索道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承压设备新材料的应用,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应用,支持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配套特种设备制造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特种设备设计、安装、维保、热处理、理化、无损检测、水处理等专业化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合同能源管理、合同安全管理、安全责任保险等新兴服务业。

促进现代高新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立完备的含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科研开发、法规标准服务的特种设备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服务,做好技术支撑。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特种设备制造业基地。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的现代特种设备产业集群。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配合城镇化建设,做好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根据一些地区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培育一批特种设备公共检测平台。鼓励特种设备制造业向中西部和城镇、农村转移,引导企业开发生产适应农业、农村特点的特种设备产品,做好农民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为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创造条件。认真落实总局与各地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大力推动质量兴省、质量兴市、质量兴企活动,做好援藏援疆工作,促进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特种设备科学监管体系。 树立系统思想,围绕规划重点,全面推进科学监管体系建设,深化行政许可和检验工作改革,不断提升科学监管水平。

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积极推动《特种设备安全法》立法工作进程,进一步优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制,明晰各方责任,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以监察环节为主,兼顾设备特点,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加快制定行政许可、使用监督管理、检验检测机构与人员管理、信息化工作和压力管道安全监察等规章。做好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所需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优化技术规范制定程序,提高技术规范制定质量,加强对技术规范的合法性审查。以规定基本安全要求和提高科学性为原则,加快技术规范的修订和完善,并逐步整合形成综合性技术规范。理顺技术规范与规章、标准的关系,建立相关标准化组织的联动协调机制,推进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与节能标准化,在各设备领域形成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坚持开门立法,逐步开展立法对社会冲击性的预评估和后评估,完善科学决策机制,提高立法质量,规范法规解释工作。

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加强基层安全监察组织网络建设,按照监察层级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监察工作规范体系,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协管员队伍,充分发挥质监稽查队伍的作用。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有序整合或有效利用各地现有的电子监管网络系统,实施全国联网,实现全国监察与检验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努力实现动态监管体系对各个设备、各个环节、各个地区的基本覆盖,做到对特种设备及时登记、及时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基本实现网上办理许可、告知、报检等业务。加强数据信息挖掘利用,为风险监控提供有效信息,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动态监管水平和效能。

构建安全责任体系。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责任划分方法与准则,厘清市场经济环境中各安全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界限和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积极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管理工程师、合同安全管理、责任保险、缺陷设备召回与强制报废等制度创新,加强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责任的机制与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科学分解下达事故控制考核指标,落实县(市、区)、乡(镇)基层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责任。注重安全监察制度、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制度以及与相关行业管理制度的协调衔接,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推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落实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一岗双责”责任。按照有限、有效原则,立足立法与监督,不断推动工作理念转变和职责调整,弥补缺位,纠正越位与错位,突出监管重点。在发挥行业组织监督和自律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执法监督,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追究监管、检验的失职渎职责任。

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应用风险理论,制修订相关规范标准,研究构建针对不同设备、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的分类监管模式并进行试点示范。大力推广基于风险的检验,并建立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的分类体系和排查治理机制。重点围绕系统性、广泛性和重大的事故风险、管理风险和队伍风险,建立风险分析报告制度,及时进行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快速应对和妥善处置。根据行业特点,充分发挥社会应急资源作用,分级建立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体系,逐步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能力,为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撑。依法履行事故调查职责,完善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建立四级质量安全分析报告制度,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全面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综合绩效评价制度和机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评价模型和统计指标,形成固定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报告机制并试点应用,积极争取将重要的统计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开展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的绩效评价工作,探索建立监管资源有效投入与合理配置的模型。探索对企业和一定行政区域、设备领域进行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开展试点并推广应用。

构建科技支撑体系。紧密跟踪国内外前沿科技,畅通科技需求渠道,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着力解决基于风险的事故预防关键技术难题,在检测监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寿命预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测预警、应急救援、节能技术、检测仪器设备研发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从战略高度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以国家级技术机构为龙头,有效整合行业科技资源,建好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完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重点扶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科研试验基地和区域性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能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特检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逐步缩小东、西部检验检测能力差距。

深化许可工作改革。深化受理、审查、批准三分离的许可制度改革,调整许可条件,提高安装、改造、维修、维保单位许可条件,严格市场准入。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转变方式,减少、合并许可项目,缩小许可范围,调整许可分级。进一步下放许可权限,简化和规范许可程序,厘清各方责任,建立对许可机构的监督机制。继续将许可的审查工作逐步交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承担。深入研究鉴定评审工作性质,探索实施将鉴定评审前置的工作模式,规范对鉴定评审机构、考试机构的授权和工作委托,调整对鉴定评审机构和考试机构的监督方式,提高对鉴定评审和考试工作的监管效果。完善证后监管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积极稳妥推进检验工作改革。明确各类检验的性质、定位、责任和实施方式,调整检验范围和项目,强化企业自检责任,完善监督检验。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进程,坚持检验机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研究全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企业和社会检验力量的作用,积极培育委托检验市场,发展和规范专项检测市场,建立政府检验机构与社会检验机构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的新型检验机制。打破地域限制,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促进检验资源有效利用;探索检验检测机构跨地区、跨行业联合重组,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检验检测机构的做优做强和集团化发展,打造“中国特检”品牌。

四、重点工程

围绕规划重点和科学监管体系建设,实施重点工程,带动规划全面落实。

(一)信息化建设工程。

构建标准统

一、数据共享、及时动态、面向公众的全国特种设备“一库三平台”,即全国特种设备基础数据库和安全监察信息平台、检验检测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金质工程”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安全监管、事故管理、检验报告管理、综合统计五大系统的安装与应用,加快制定数据共享与交换和应用接口标准,实施监察、检验信息系统全国联网,实现监察与检验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开发特种设备分类监管信息系统和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的风险监控系统,优化全国动态监管信息化网络。统一技术标准,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移动式特种设备等领域,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维保单位对设备实施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动态监测、诊断和监控,在部分省开展特种设备物联网建设试点和示范。

(二)应急体系建设工程。

加快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应急管理与技术支撑体系和事故调查处理机构建设。制定全国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与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规划,落实机构、编制和经费,完善并有效整合事故数据库、预案库、事故调查专家库和应急救援资源库,添置必备的应急装备,形成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平台和组织严密、协调有效、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特种设备应急管理支持机制。组织特种设备事故分析,应用各类设备事故预防和应急技术,有效预防事故。按照设备特点建设若干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建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单位负责人、作业人员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培训及能力考核制度,提高事故预防和救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完善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急预案,完善各类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指南,指导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演练。推动企业建立重点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系统,提高应急反应与处置能力。

(三)分类监管及示范工程。

根据特种设备的风险程度、安全状况和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诚信程度等因素,推进设备和企业分类监管。研究制定分类监管的基础性标准,在若干个行业领域分别制定基于分类监管的安全管理标准。选择若干典型行业和设备领域,建立若干个分类监管示范点(区),推动企业标准化管理达标活动,建立完善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并力争与行政许可、检验收费、信贷发放、税收优惠、保险费率、工商登记等事项有效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完善基于风险和基于分类监管的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

(四)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以解决特种设备安全评价、检测与监测、应急救援、节能降耗和科学监管的紧迫、关键技术问题为主线,申请立项和组织实施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快速高效先进无损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及标准与设备研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支撑急需技术研究和特种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应用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申请国家公益科研和质检科研项目,建设完善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和科技经费多渠道投入机制,筹措科研经费,每年组织一批实用性较强的科研项目。

(五)技术机构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试验基地和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1至2个国家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试验基地,建设10个左右国家质检中心,引领行业打造“中国特检”品牌。根据地方产业特色和技术优势,规划建设一批特种设备国家质检中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质量安全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和培训考试基地。持续实施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提高特种设备技术机构技术保障能力。

五、保障措施

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创造规划实施有利条件,营造规划实施良好环境,凝聚规划实施整体合力,推动各项任务如期完成,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实现。

(一)加强战略管理和系统工程。

加强中国特色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理论研究,把握安全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特征,找准薄弱环节和战略重点,采取战略性和系统性措施,将安全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持续推进。建立稳定的战略研究队伍和战略制定、实施、评估、修订的动态机制,形成战略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并滚动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规划。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建立充分胜任中长期战略规划任务的人才资源胜任力模型,制定人才建设规划,科学指导人才队伍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种机制地加快人才培养,努力建立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优的安全监察、检验检测、科技攻关、专家咨询、技术服务、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队伍,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特种设备技术专家。分级搭建行业培训教育平台,加快考核大纲、教材、题库和基地建设,创新培训方式,完成对市(地)分管局长和监察、检验人员的轮训,组织开展技术练兵竞赛活动,加速提升队伍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逐步推行检验检测人员执业化改革。发挥基层质监和安监站所的作用,支持和规范协管员队伍建设。落实企业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责任,提高作业人员的能力水平。

(三)加强经费保障能力。

建立安全监察与检验机构的投入模型和标准,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的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在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中加大对基层的投入。研究许可和检验检测收费机制,规范收费行为,完善检验收费收支管理,保证检验收入主要用于检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督促企业建立合理的安全投入机制,加大企业安全投入,保证重大特种设备隐患整改资金落实到位。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的投入。

(四)加强基层能力建设。

按照总局部署开展基层局能力达标活动,加强基层安全监察机构建设,重点解决基层监察机构编制不够、经费不足、装备欠缺和待遇与责任不匹配等突出问题,保持基层人员队伍稳定。采取多种模式和灵活机制,加强各级应急管理与事故调查处理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基层监察、检验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层级管理的工作规范体系,完善基层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

(五)加强文化宣传工作。

落实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要求,加强安全节约文化建设,倡导“本质安全”核心理念,建立“生命至上、节约并重”的价值观,形成特色鲜明的特种设备安全节约文化。鼓励和支持出版发行安全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的“三进”活动。建设特种设备宣传平台,建立宣传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通过举办大型专题活动和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开展法制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发布安全信息,力争使受众达到上亿人次。建设若干个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社会实践基地,提高全社会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意识。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围绕国家外交外贸大局,加强与重要国家、地区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推动标准的国际互认,在气瓶、电梯、起重机械等优势领域努力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提升应对贸易技术壁垒的能力。支持检验机构、行业组织和大型企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特种设备产品和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出口。

(七)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规划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定期总结、评估规划推进实施情况,及时跟踪分析和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第四篇:西安市“十二五”国资国企改革与发展规划

当前,我市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已完成98.3%,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绝大部分长期亏损、停产半停产的劣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以后,国资国企工作的重点已经转到以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为目标,重组整合产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运营效益上来。为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环境友好、绿色增长,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原则,立足区域实情,求真务实,高瞻远瞩,创新发展理念,树立世界眼光,统筹国际国内、市内市外两个大局,加强战略思维,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下功夫培育一批优质大公司大集团,发挥地方国有资本的引导、放大效应,带动和吸引市内外多元经济成分资本的投入,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着力点就是: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国有经济的发展,根据《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省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划。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十一五”成就及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取得新成绩的5年。5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服务全市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一手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一手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

2005年1月西安市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从摸家底、抓基础做起,历经起步和探索、开创和奠基、深化和发展、规划和创新四个阶段,在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资产流动与重组,服务与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西安地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国资监管政策法规制度基本建立。

政策法规工作作为国资监管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能力、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资监管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制定规范性文件52份,积极参与地方法律法规起草;贯彻“十一五”普法安排,聘请国家机关领导、大专

院校专家学者举办多期系统讲座,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履行职责;加快推进企业法制、知识产权和法律宣传等工作。各项工作“立规矩、上轨道”,政策法规工作为规范国资监管提供了规范性制度保障。

(二)、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截止2009年底,全市通过股份制、政策性破产、依法破产、收购兼并、人资分离、资产整合等多种形式完成了265户国企改革改制,共安置职工17.9万人,处置金融债务65.3亿元,全市国企改革面累计达到98.5%,提前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基本完成全市国企改革的工作目标。特别是以唐华集团等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为重点的国企改革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受到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全市国资监管体系建设、监事会试点、经营业绩考核等工作也取得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壮大。2009年底,全市国有资产总额2312.8亿元,达到国资委成立时的4.5倍,年均增长35.03%;所有者权益合计426.9亿元,达到国资委成立时的3.6倍,年均增长29%;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由2005年的95.85%上升到2009年的99.78%;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0.06亿元,年均增长12.98%;实现利润总额17.61亿元,达到国资委成立时的35.6倍,年均增长104.34%。我市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做法先后被《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并多次在全国和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

1、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1)、全市国企改制工作目标全面完成。2005年以来,全市共完成265户国企改制。其中,股份制96户,政策性破产17户,破产关闭54户,兼并收购33户,人资分离32户,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33户。通过改革改制,安置职工17.9万人,处置金融债务65.3亿元。到2009年底,全市国企改革完成面累计已达到98.5%,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一五”国企改革工作目标。

(2)、政策性破产工作圆满完成。政策性破产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08年实施的14个政策性破产项目,其数量相当于国家实施政策性破产10年间我市项目之和的两倍。14个项目17户企业涉及的34个案件,全部在年内实现了破产终结,安置职工7万多人,处置金融债务46亿元。2008年7月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项目下划我市实施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孙清云书记和陈宝根市长任组长的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工作领导小组,并选调10多名局级领导和50多名得力人员驻厂开展工作。市政府领导和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局等部门领导亲自坐阵,现场研究解决问题,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了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工作。其效率之高、难度之大、安置职工人数之多、处理上访问题之妥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典型意义。

(3)、依法破产和人资分离工作成效显著。为探索困难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途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特困企业职工安置暨依法破产”试点,加大对“三无企业”改制的政策扶持力度。全市先后使用2.17亿元财政资金,使54户国有困难企业通过关闭破产完成改制,6300多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特别是2009年我市实施了局级公司西安国际经贸公司的依法破产,化解处置了长期积淀的1.84亿元金融债务。与此同时,我市依托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对西安淀粉厂、高陵氮肥厂等30多户企业实施了“人资分离”,探索出一条先安置职工、再盘活资产和处置债务的改革路径,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4)、培育资本市场和上市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市在推进民生股份、开元股份两个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出让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2006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市精心策划,规范运作,圆满完成了西安旅游、西安饮食、标准股份、天地源股份、交大博通等5户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当年国家股权益由股权分置改革前的18.7亿元提高到30亿元,增幅达60.4%,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随后,我市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监管,积极推进上市公司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稳定增长。我们全力推进陕鼓动力重组上市工作,经过3年多坚持不懈的精心运作,完成了上市前期各项工作,陕鼓动力股票于2010年4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我市还通过将优质资产置入上市公司的办法使经发地产、紫薇地产、曲江文化投资集团等企业实现“借壳上市”。同时,我们积极培育秦华天然气、五环股份、高科建材、自来水等国有优势企业加快重组上市步伐。

(5)、分离企办中小学移交工作全面完成。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国企改革中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的一项工作。2005年以来,我市先后完成了央属企业、铁路系统及省、市属企业办社会职能的移交接收工作,共接收中小学114所、幼儿园8所、医院3家、中等专业学校2所,接收人员1.9万人,为企业实现主辅分离、做精做强主业提供了可靠保障。我市企办中小学移交接收工作受到省上表彰。针对移交工作中存在的人员、资产和费用等问题,我们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组织召开现场会或专题会协调解决问题,使移交接收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对全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了调查摸底,拟定了《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并选择西码电机、泵阀总厂等企业开展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的试点工作。2009年,我们制定了《中央政策性破产企业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意见》,对企业移交工作进行了规范,并按照“成熟一户,移交一户”的原则,完成了3538厂、3507厂、794矿等3户中央政策性破产企业社会职能移交接收工作。

2、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工作。

(1)、积极构筑资本运营平台。我市率先组建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工业国有资本的运营平台。为了加大资产整合和工业再造力度,发挥 “聚集效应”,先后将63户工业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划转到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划入企业总资产90亿元,职工近10万人。5年多来,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经过多方努力,基本完成了划入企业的改制重组,并整合出4000多亩土地。该公司还发挥融资功能,贷款7亿元,取得20亿元授信额度,折扣处置金融不良债务2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理顺西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的营运体制,促使其成为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的资产运营和融资机构。近几年来,城投集团系统先后成功推进了公共交通、天然气、污水处理等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提升了市政公用企业的运营效益和管理水平。2009年,我市整合组建了建工集团和水务集团,还将财政投资的金融类国有资产归并组建了市投资控股集团,这3户企业将成为本行业国有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的有效平台,对我市推动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市政公用行业资产重组取得突破。我市积极稳妥地推进市政公用行业的国企改革,把引进资金同转换经营机制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我市引入深圳、香港等地资本6500万元,组建了西安公交巴士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圆满完成市天然气总公司的资产重组,引进资金7.4亿元。作为西北地区公用行业最大的国企改制项目,市天然气总公司与香港中华煤气合资组建的西安秦华燃气有限公司,运营几年来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07年,我市整合市政一公司、市政二公司并吸纳社会资本,成立了市政建设集团公司,不仅实现了企业机制与体制的创新,而且提升了我市市政施工企业的资质和核心竞争力;2007年,我市在污水处理的“事转企”基础上,整合组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同时,实施了污水处理企业TOT改制,通过招标方式收回资金6.4亿元并引入天津环保股份公司,经营效果良好;2008年,我市以自来水总公司改制为基础,整合城市供水与污水处理企业资产和资源,实施了“西安水业资产重组”并取得实质性进展;2009年,市政设计研究院完成“事转企”之后,积极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将企业改制为职工出资的有限公司,国有资本退出,职工身份转换,迈出了研究院所市场化改革的坚实步伐。

(3)、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工作成效显著。为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我市在2004年将市机电局、化工局、轻工局、建材总公司、纺织总公司、冶金公司等6个工业企业主管部门整合为轻纺建材和机电化工两个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基础上,2009年又将这两个资产管理公司合并为市机电化工(轻纺建 4

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将其管理的集体企业划归市工业联社管理;我市还将唐华宾馆、城墙景区以及“事转企”后的文化艺术团体等国有企业划归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将西安饮食国有股权划归西旅集团持有,将唐城集团、光华酒店、光华宾馆等企业划归西旅集团管理,使西旅集团成为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的西部最大旅游服务企业;将公交总公司、天然气总公司、热力公司等9户企业划入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总公司;将西安现代农业总公司划归经发开区暨经发集团实施管理和运营。这些企业和资产整合举措为在全市范围内整合国有资产和经营项目奠定了基础。

根据市委、市政府“形成大产业,建设大市场”战略要求,我市以优化经济布局结构为主线,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目标,先后组织实施了30多个重大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项目,引进各类投资200多亿元。其中,陕鼓集团2008年分别对西仪集团和西安锅炉总厂进行了重组,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使重组企业生产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实现了扭亏为盈。2009年陕鼓动力重组上海鼓风机有限公司,有力地推动了陕鼓动力上市和陕鼓集团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目标的实现,也开创了我市优势国有企业重组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先河;西化“双三○”搬迁改建暨资产重组项目已完成立项、安评、环评及同战略投资者延长集团签署重组协议等工作的,目前正在按3月份市政府研究决策的方案组织实施,投资55亿元的30万吨聚氯乙烯、30万吨烧碱大型基础化工项目年内将开工建设;投资52亿元的国电集团重组西郊热电公司

三、四期扩建工程项目,在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后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为做精做强标准集团,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先后将西安电梯厂、西安锻压机床厂、中国机床总公司西安公司、西安电器开关厂等4户企业划入标准集团,经过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不仅扭转了这些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而且为优质资产注入标准股份实现再融资创造了条件;中水投集团投入9000万元收购延河厂破产资产,并投入3.3亿元实施技改扩建, 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105%,迈出了将风力发电产品制造引入西安、实现年产值20亿元目标的重要一步;唐华集团及其所属企业在圆满完成政策性破产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谋划纺织产业整合重组及搬迁改造工作,研究确定了《西安三棉公司等五户企业整合改造搬迁总体方案》,西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组建后,将加大搬迁改造整合工作力度,促进传统纺织业的升级换代。近几年来,我市还推进了西京饭店——上海锦江国际酒店、焦化厂——天朗地产集团、建国饭店——北京首旅等重大资产重组项目,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在我市乃至更大层面上进行产业整合及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促进作用。

(三)大胆探索,科学创新,不断提高国资监管工作水平。

1、明晰产权强化监管,国资总量心中有数。

五年来,市国资委先后办理了180多户的土地划转、土地调处工作,完成并批复了工业资产经营公司等260多户企业或破产企业资产处置、变现及国有产权占有、分离、变更、注销的审批工作,完成了市投资公司等68户企业的股权转让、划转的审批工作,完成了42户改制企业资产审计评估及职工安置费用的审核工作,完成了高科地产等14户企业股权质押、贷款担保等事项的审批工作,完成了西粮实业等26户改制、重组审定工作,审定、批准了西安新城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15户企业的成立,审定、划转了3538厂等3户中央下划企业的非经营性资产。

全面完成了全市国有企业非经营资产的调研工作,摸清了非经营资产的总量和分布状况,建立健全非经营性资产档案信息,明确了管理责任,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止2009年底,这次普查共涉及我市34家主管部门228户企业,资产总值13亿元,宗地357处7000多亩土地,房屋2500多栋,10万余住户。 严格落实产权登记制度,使全市国有资产产权集中登记,集中管理,随时掌握了我市国有资产的变动、划转及产权纠纷调处等情况,共办理全市国有企业产权登记834户,国家资本规模达到258亿元,在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方面做到了心中有数。

2、科学考核系统评价确保国有资产高效平稳运行

市国资委始终把业绩考核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重要抓手,在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下,制定出台了《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和《市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为我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考核提供了依据和标准。近年来,我市按照两个《暂行办法》先后在西旅集团等7户企业实行了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试点,试点企业三年利润平均增长了25.83%,较考核前三年平均值提高了7.85个百分点;平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3.04%,较考核前三年平均值提高了1.84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3.93%,较考核前三年平均值提高了1.34个百分点。企业负责人最高薪酬与最低薪酬之比由原来的22倍降至16倍,企业负责人平均薪酬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降至8倍。2006年到2008年,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年均增长14.6%,低于同期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5.8%的增长幅度,也低于利润年均增长25.83%的增长幅度。按照各企业分类指标完成情况,确定考核等级和企业负责人的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并严格跟踪监控,有效地落实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3、积极稳妥地推进外派监事会试点工作。

实施外派监事会制度是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国资监管工作实际,出台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实施意见》,在中国标准集团等3户企业实施派出监事会试点。外派 6

监事会开展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核查涉及的资产总量121亿元、投资子公司(项目)24个,重点抽查投资资金24.97亿元,发现问题资金6.74亿元,查出违规核算资金5.17亿元,揭示投资亏损3934.21万元,调整所有者权益975.65万元,累计查出违纪金额72368.73万元,提出整改建议20余条。《市属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对高科集团等8户企业的内控制度运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同市审计部门共同对2户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年度经济责任审计。

4、增强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为国有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市属国有企业(含集体企业)共计282户,其中:党委125个,党总支138个,党支部1160个,党员60133人。市国资委及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一核心目标,突出国有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全局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突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实践特色,通过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各企业向在岗党员发放学习资料45707本,向流动党员寄发学习资料2629本,自编学习资料3383本;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1514次,撰写心得体会3717篇;各级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645场次,听报告人数32719人;到传统教育基地、城市发展新区、重点建设项目实地考察116批次;确定调研课题873个,党员领导干部参与调研1293人,完成调研报告848篇;在岗党员参学率达到100%,下岗、流动、离退休党员参学率达到99.98%。各企业党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1418次,参加座谈会18909人,发放征求意见表57015份,设置意见箱661个,开通热线电话331部,共征求到各类意见和建议4510条;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党员领导干部(含扩大的中层干部)1281人,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党员(含党员领导干部)27495人;企业干部职工代表、服务对象代表、离退休党员代表7934人参加了分析检查报告满意度测评,平均满意率为95.9%。整改落实阶段,各企业党组织制定整改方案251个,制定整改措施31个,计划整改9969项,已经整改5094项,正在整改2696项,采取措施整改2179项。

市国资委党委和各企业党组织根据企业改革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文化力和竞争力。

5、规范产权交易保证产权安全流转顺畅

市国资委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明晰产权、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使西安市产权交易市场飞速发展。05年至09年,在西安市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并完成的产股权交易项目共计317宗,其中市属211宗,区县83宗,其他23宗。涉及资产总额136.6亿元,交易金额28.89亿元,国有资产进场交易率达100%。股权 7

托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进对金融债权资产的处置,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目前已完成了6户金融债权资产的处置。积极探索黄金交易所、环境交易所交易方式,推进国有涉诉资产的进场交易交易等品种多样化。

(四)、获奖情况

市国资委组建以来,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带领朝气蓬勃的工作集体,有令必行,行必争先,各项工作成绩斐然,五年迈出五大步。2005年至2009年底,获国家、省、市各种奖60余项,其中:获国务院国资委和中纪委监察部颁发的“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先进集体”;获省、市政府颁发的各种奖26项;获市级系统评比各种奖32项。

(五)、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态势良好,成效显著,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十二五”期间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同全面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加强地方国资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相比,同全国其他城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的力度相比,同全市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相比,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工作压力依然很大,有些问题需要引起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并应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一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还不健全,部分职责不到位,事权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比较突出。尽管我市在理顺国资监管体制上做了许多工作,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仍存在着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象,出资人监管制度有的落实不到位,难以全面实现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要求。

二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和企业改制后续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在全市面上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后,市属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实施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的任务依然很重。同时,部分已改制企业积聚的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遗留问题较多,信访稳定工作的压力很大。由于处理信访稳定问题责任主体不清,导致矛盾积累,有时很难化解。

三是国资监管新方法的推行难度很大,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国资委成立以来,根据我市国资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借鉴其他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重大事项报告、外派监事会、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委派财务总监等监管制度和手段,但由于国资监管体制不完善,加之部门利益制约,导致这些监管措施落实难度很大。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股份制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为着眼点,以建设重点项目为载体,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基础领域、优势领域和优质企业集中,以重点项目做强优质企业,以优质企业主导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支撑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整体性原则。从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有经济的整体出发,着眼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立足存量资产的调整,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结合起来;在国有经济必须进入和需要进入的领域,依托新的体制和机制,以更大力度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不必进入和可以退出的领域,坚决地退出来。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坚持主导性原则。坚持出资人主导,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到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好国有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引导作用及其特定功能,通过对在我市经济发展中起主导和引导作用的重要产业的控制和发展,发挥国有资本对竞争性产业中非国有经济力量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以及其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物质环境所产生的带动作用。

三是坚持规模性原则。要努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在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同时,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扶持和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改善对国有经济的管理,提高国有经济对我市经济的引导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坚持流动性原则。要努力促进和加快国有经济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在坚持全市国有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打破条块分割,在更大、更广范围内推进资产重组,特别是要注重加强与中央企业及省内外国有企业的重组和合作,加快国有资产由实物形态向股权形态的转换,促进国有资产存量能够随市场态势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流动和重组。

五是坚持创新性原则。要努力建立促进国有经济调整与发展的新机制。通过新机制的建立,推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着力加强自主创新;通过新机制的建立,使国有资本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或产业中进退有序和顺畅;通过依托新 9

的机制的建立,使对存量国有资产的不断调整和增量国有资产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进入,从一开始就具有自我调整和优化功能。

六是坚持有序性原则。要在调整和发展中,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实现国有资产三级监督管理体系的有序和监管方式的有序,统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有序,国有资本流动交易的有序,国有企业自身调整和发展的有序,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和社会的稳定。

七是坚持分类委托指导规范国资统一监管原则。坚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健全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国资监管体制,完善分类授权委托的国资监管体系,分别确定不同类型企业的战略定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管控模式和考核目标体系。

八是坚持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性原则。维护好企业职工合法权益,让企业职工和社会共享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果。规范企业收入分配,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在发展中解决职工关注的问题,改善民生,为构建和谐西安作出新的贡献。

(三)“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推进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经营性国资基本集中到城市基础设施和关系到国计民生、城市安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先导性产业等支柱性产业或战略产业,为西安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提供重要载体。

——基本完成产业类企业上市或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事业领域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和部分经营性资产剥离实行公司制改造,基本完成非主业资产(含非经营性资产)的调整、整合。

——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支撑和引领西安产业升级发展的企业集团;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打造一支善于创新、勇于开拓、市场化、职业化的企业经营这队伍;建立一套参照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且透明、规范、高效的国资监管制度,逐步形成全面覆盖、权责明确、分类监管、流转顺畅的国资监督、管理和运营体系。

三、目标任务

根据《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推动全市国有资产调整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功能,加大国有资产集聚力度,保持国有资产总量的稳步增长,发挥国有经济的导向和调控作用,提高国有 10

资产营运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西部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

(一)发展目标

总体要求是: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其基本思路是:转型、升级、强城、生态、普惠。

“十二五”期间,在完成市政府指令性经济社会目标的同时,市属监管企业生产总值年增长1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以上;企业员工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以上;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2015年重点项目及其他投资总额达到638.57亿元以上;进一步发挥国有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通过配股、增发新股、分拆上市、招商引资等途径融资超过150亿元以上;各授权企业集团拥有1家以上上市公司或引进增量的合资公司。按照国家和省、市“十二五”节能减排计划规定,万元GDP能耗持续降低,CO2和SO2排放量继续下降;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

(二)布局结构调整目标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一是全市国有资本集中到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在企业内部,将国有资产集中到制造业中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核心、主营业务以及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高附加值经营业务;二是在一般竞争性领域中已改制企业中保留的国有股权全部退出,其中到2015年降到5%以下。

优化国有经济产权结构。一是除承担投融资任务和国有资产营运平台实行国有独资外,其他的企业均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到2015年,市属授权企业所属子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率达到100%。二是企业集团内的资产实行“内部收缩”,剥离与主业无关的辅业,缩短投资管理链条,将集团管理链条控制在三级以内。三是增强国有资本对其他社会资本的控制力,实现更多的支配社会资本。

(三)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一是全面完成国有企业的改革,巩固改革成果。二是做大做强资产营运和投融资平台。整合各资产经营公司资源和调整授权企业集团数量,通过调整,逐步形成10家左右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核心业务突出、财务运营规范、治理结构完善的西安国有资产营运平台和投融资平台。三是推进企业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机制,创新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机制,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四是企业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目标

一是明确和落实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职能和监管范围,并进一步明确国资监管机构党委、纪委的职能和管理权限,实现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的相统一。二是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监管的方法,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对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单位)实行直接监管;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出资参股企业实行股权监管;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单位)的控股、参股企业实行委托监管;对市各区(县)及政府授权国资监管运营公司(机构、单位)国有经营性资产实行指导监管。重点是加强对直接监管企业(单位)的监管,建立健全国资委监管、国有资产营运平台及投融资平台营运、多元化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制。

全面实行委派国有产权代表、监事或财务总监制度,推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和市场选聘职业经理人工作。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评价考核体系、国有资本经营综合统计体系。依托规划管理确定企业经营者的任期目标、依托契约管理明确企业经营者任职期限和经营目标及其薪酬激励、依托预算管理明确企业经营的财务指标和考核经营者任职情况。加强投资规划管理,建立重大决策失误和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企业财务活动的跟踪和分析,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等。

四、主要措施

(一)稳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

1.站在全局高度谋划和实现国有产权流动和资产重组。国有资产结构调整要以体制创新为动力,综合运用行政调节和市场调节手段,打破行业与营运部门的分割状态,构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构架,突出抓好我市高新技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运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国有资产结构调整、产权流动与重组中,要加大国有资产的集聚度,发挥集聚优势,相关国有资产按照行业分类向有关联度的板块企业集中,通过整合资产,增加企业集团资本实力和资本运作空间,使其成为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骨干力量。对于上市公司及投融资板块企业,把相关行业管理的企事业单位或持有的股权实施整合,壮大其实力;对于经营授权集团,要在核实资本金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境内外有实力、有产品、有市场的战略投资者,进入嫁接改造,实现产权多元化;而从相关企业中剥离出的非经营性资产按照行业分类可由相应的企业集团统一进行管理,并解决分散运作营运成本过高的问题,对有成长性前景的非经营性资产进行短期管理或进行加工包装后适时退出,对成长性相对较差的非经营性资产经过整合后实施国有股权的退出。

2.优化国有资产投资结构,重点推进形成国有经济板块。

(1)制造业高端(高新技术企业)板块。以目前的陕鼓集团、标缝集团、 12

西无二电子信息集团、西安纺织控股集团等以产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向为央企、省企配套航空、航天、兵器、输变电、、汽车、矿业、能源、机械制造等行业零部件延伸,鼓励优先发展电子信息及软件、机电一体化及汽车、新材料、高档纺织及服装和生物医药、新能源低碳等产业。按照“精强主业、多元发展、走向国际”的发展思路,通过与国内外大企业合资合作,形成以上市公司—陕鼓动力、标准工业、西安旅游等上市公司为核心,以合资公司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市场优势的科技型企业。

(2)现代服务业高增值板块。以建设“华夏故都,山水之城,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西安”为目标,做强西安旅游服务集团、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等,拓展延伸产业链,培育发展影视、动漫产业;进一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经济形势,充分发挥企业各自优势,加强联合,推出更多的品种和业务,不断增强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依托西安港务区国家保税仓库等优势,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我市成为区域物流中心和全国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枢纽及节点建设中发挥导向作用。依托欧亚经济论坛等具有地理资源区位优势的高标准国际会议中心及配套设施,并通过西安旅游服务集团、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为龙头,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合作对象,嫁接国内外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在确保完成我市重大接待任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曲江文化和“南京金陵”、“上海锦江”式的“西安(曲江)宾馆”。

(3)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板块。以地下轨道交通运输、城市公交经营、城市自来水、天然气等特许经营业务为主,进一步清理对外投资,退出其他特许经营关联度较小的项目,并加快管网建设与运营分离步伐,搞好地下轨道交通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运营与管理,推进城区、本市城际间交通客运运营一体化,不断加强管理,在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4)政府项目投融资板块。以城市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投融资为目标定位,根据我市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做好河道整治、加快沣渭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园区、灞桥工业园区等一批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强新的投融资平台建设,并着力增强投融资项目的自身“造血”功能,解决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沉淀”及负债较高等问题。

要在对充分竞争领域的中小企业实施国有资本退出的同时,推进相关授权集团的整体改制;要集中并整合相关资源,着力做好政府代建项目等建设项目。要在处理好现有资产管理公司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推进资源整合,实施新的发展。

(二)着力构建国有资产调整与发展的实施载体

通过提高增强大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国际化之路。提高关键产业的带动力,着力推进制造业中国有企业的新发展,形成支撑我市未来产业发展,并带动产业链或产业集成的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特别是要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提升我市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提高战略产业的渗透力,将国有企业主营业务发展方向集中到涉及城市经济安全的能源、资源储备以及城市发展的关键战略项目上。提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的自控力,加快企业科技创新,着力发展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能提升技术能级、带动产业升级、培育和壮大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核心主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企业科技创新的载体和平台。着力发展能够支撑企业做大、实力做强、品牌做响,具有发展潜力的核心主业。

充分发挥集团所属上市公司的优势,在产业领域中不断扩张,在资本领域中不断裂变,实现超常规发展。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流动性和国有资本的融资能力,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融资功能,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融资、盘活和变现存量资产。加强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管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抓好上市公司的股权重组,采取股权协议转让、股权划转与资金注入、资产置换等方式,有计划地实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重组,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支持鼓励优势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借壳、买壳等方式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三)、市属部分国有企业“十二五”期间基本目标任务

——西安高科集团。紧紧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和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一伟大历史机遇,立足高新区,服务大西安,以“开放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创新机制体制,优化管理水平,加大资本运作,加快发展步伐,力争到2015年,主营收入达到102亿元,实现利润8.7亿元,安置就业岗位近1万个,将高科集团公司打造成为“房地产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现代制造业为主业,区域服务业为重要支撑,全国知名行业先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西安经发集团。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功能,对13家所属公司、2所学校进行整合,将有效资产并入上市公司,实现集团资产整体上市;2015年资产规模达到90亿元、主营收入40亿元、对计划安排的22个项目及其他投资额90.8亿元,安置就业3000人以上;全面提升投融资、服务、资本运营、管控四大核心能力,打造决策科学化、投资专业化、管理现代化、效益最大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西安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陕鼓集团和标准集团两个核心企业作用,利用好两个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将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发展成为大型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要承担起我市产业发展的引领 14

作用。公司所属陕鼓集团要着重围绕“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对现有业务进行调整,减低第一主业的比重,增加第二主业和第三主业的比重;标准集团整合系统资源,推进战略转型和国际化进程。通过对现有产业和整合的新型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引进战略合作等手段,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多元化发展,着力提升标准集团整体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西无二集团、陕重有限公司、太阳有限公司、海红有限公司、终南洒业等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快速成长和发展。

“十二五”期间,主要产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培育强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水平,不断增强公司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推动公司经济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努力打造年产值过百亿企业1个,年产值过三十亿企业1个,年产值过亿、实现利润过千万元的小巨人企业5至7个;到2015年实现产值160亿元以上,实现利润10亿元以上,对20个技改项目投资45.8亿元以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西安曲江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文化集团下属龙头公司--文化旅游集团来实现文化集团整体做大做强;建立有竞争力的业务赢利模式,同时进入高增长的新兴文化领域;进入资本市场,通过兼并、整合、重组等手段扩大文化集团整体规模实力;借助文化集团控股的陕西文化投资公司的区域发展优势,文化集团借势发展向省内进行快速扩张。

2015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文化企业10强;营业额达到19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19.7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达到119.8亿元以上;安置就业近7000人;12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额达到80亿元以上;管理运营不少于5个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旅游文化景区;拥有不少于30个自主知识产权影视和演艺产品并获得5个以上国内外重大奖项;成为陕西省演艺和影视院线第一品牌并成功在各地市布局;建设具有旅游特征、西部最大规模的影视基地。

——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到2015年前主营收入60亿元、利润总额5亿元、净利润4亿元、投资总额60亿元、净资产45亿元以上。充分依托遗址保护区域的开发改造,积极实施跨区域发展,进行多项目开发,多元化经营,打造以文化城市运营、文化地产开发、文化遗址保护为主线,涉及资本运营、区域开发、地产开发、园林景观、物业管理、文化旅游、管理输出等产业的文化城市运营企业集团。

——西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资产注入、置换、出售、购买、委托经营等方式,科学合理地整合、配置系统内的各种资源和业务,使集团内部的同类资源、同类业务、同质产品得到优化配置,使其各自的主营业务更加专业鲜明。重点做好:完成将西旅集团持有的西安海外97.9%国有股权作价转让给 15

西安旅游股份公司;完成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持有的西旅洽川风景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进行转让;完成土门百货商场和大庆百货商场资产和人员并入西安惠群集团公司,注销大庆、土门商场;完成投资10.46亿元以上的7个重点投资项目;每年研发食品新产品10种以上;重视老字号品牌建设与发展,积极推进“四个一工程”,即编辑“一部老字号系列丛书、一部老字号系列连环画、一部老字号长篇小说、一部老字号电视剧”, 全面塑造老字号企业现代新形象。坚持做好“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和挖掘应用工作,组织策划西安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到2015年,发展为总资产规模50亿元,年经营收入20亿元,利润总额近亿元,拥有较强的国内品牌影响力、具备一定的国际知名度的大型旅游企业。

——西安市物资总公司。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业态,完成玉林汽车自选市场和汽配市场信息中心建设项目,到2015年市场交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完成朱宏物流市场基础设施和经营设施进一步完善工作,2015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00万吨; 投资150万元建设重型工程机械市场,并完善其他配套设施;投资1.2亿元建西安市煤炭储备交易市场,实现储备煤炭40万吨,年销售煤炭160万吨,销售额9.6亿元;投资8000万元建西安市洁净动力配煤配送中心,年产150万吨洁净动力配煤,使我市GDP年单位综合能耗降1%;建中国物流西安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物流公司在西北的中转基地和全国的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投资300万元开发物资回收再生资源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回收利用产业;联合西安理工大学组织实施火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间隙控制系统项目。以“做实基础、做精项目、做强企业”为目标,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西安纺织产业(西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及陕西五环(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依据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陕西省《纺织产业发展纲要》,以西安纺织集团整体搬迁为契机,整合企业优良资产,发展纺织主业,不断扩大和延伸纺织产业链,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终端产品;实施产品升级,加大功能性纺织品、绿色环保生态纺织品研发;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淘汰高耗能、低效率设备,装配水平达到高性能纺织设备配置;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将企业打造成国内一流生产基地。

到2015年淘汰落后纱锭9.8万枚以上,新增纱锭10万枚,形成40万枚高性能纺纱生产能力;淘汰有梭织机1084台、剑杆织机36台,280㎝喷气织机104台,新增喷气织机433台,形成190㎝、230㎝、360㎝不同幅宽系列共1800台高性能喷气织机生产规模;纱产量3.5万吨,布产量19100万米,印染布700万米,企业产品出口合格率达到97.4%,下机一等品率达到91%,入库一等品 16

率达到99.5%,纱一等以上品率达到100%;到2013年,投资17.76亿元完成8项重点投资项目;新产品研发293项以上;安置就业9638人;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年出口创汇8298.3万美元以上;年实现利润3300万元以上;继续做好中日节能减排合作示范项目,实现年节电13.79 万度、节水45万吨,节汽19059吨,折合节标煤1414吨,节约成本1745.24万元;继续调整生产设备配置结构,解决企业纱、布生产不均衡问题;从主要依靠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向依靠创新驱动的竞争优势转变,实现比较优势的延伸;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集中发展纺织主业,并向印染、家纺、服装业延伸;达到总量保持稳定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含量显著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成效。

——西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到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150亿元;利税总额4.5亿元;安置就业5000人;人均营业收入200万元;人均工资10万元;年融资3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IPO上市。使西安建工成为陕西省著名品牌,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品牌。

——西安热电有限公司。加快与国电的重组;4700MW装机容量,争取获得国家能源局项目“路条”和获得核准,适时开工建设;争取装机2800MW的8个热电机组建成投运,西联集中供热4×105MW锅炉全部建成投运;供热能力达3620MW,年发电140亿千瓦时,供热面积5600万平方米;3000MW以上机组占到机组装机100%,关停150MW供热小机组;完成5项重点及其他项目投资总额210亿元;最低发电31.5亿千瓦时、上网售电29亿千瓦时、供热750万吉焦;到2013年,全面实现扭亏增盈,其中:主营收入10.1亿元、利润总额5400万元、净利润5400万元、总资产35亿元、净资产8.7亿元。打造国电西安热电产业集群,培育以热电产业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从建设源头占领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竞争制高点;依托热电主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培育热电产业集群效益增长点。

——西安西化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到2015年,建设投资18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7.7亿元、净利润22.5亿元、利税30亿元;实现烧碱62万吨/年,聚氯乙烯69万吨/年,氯化聚氯乙烯混合料3.6万吨/年,环保水泥150万吨/年;对聚氯乙烯树脂和氯化聚氯乙烯进行深加工,新增0.5万吨/年氯化聚丙烯、2万吨/年氯醋共聚树脂、0.3万吨/年多晶硅、5万吨/年4A沸石、2万吨/年海绵钛等产品;创建国家级的化工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开展聚合工艺技术、氯化工艺技术及化工环保技术的研发。

西化搬迁改建项目必须走资源综合配制、循环经济的道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产品,形成有机链接的产品链,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做强企业为主线, 17

建成技术领先的、经济效益突出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氯碱化工企业。

(四)、创新国资有序流动机制

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企业做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将产权交易市场作为实施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的重要市场平台,推动国资跨集团、跨行业、跨地区和跨所有制流动。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流转的操作规程,统筹国有股权权管理,探索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有效途径,服务于国资国企改革、城市产业转型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五)、以执行《公司法》为重点,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一步明确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按照《公司法》要求,市属国有企业将决策层和经营成分开,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选择部分企业探索试行外部董事长制度,公益性政府投资类企业可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可兼任总经理,监事会由市国资委选派组成,职工监事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选举产生。规范董事会组成结构,除总经理外,经理层原则上不进入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提名、薪酬、审计、决策等专门委员会中外部董事应占多数,主任委员一般由外部董事担任。研究制订外部董事、监事管理办法。成立市管企业董事、监事专业资格认定委员会。建立董事、监事人才库。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所有权、监督权、经营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在明晰产权的同时,引导企业积极推进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三项改革”,增强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建立新型的企业用人用工机制,探索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失业风险保障机制,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逐步形成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型用人机制。

(六)、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经营者职业化进程。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职业经理人遴选、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逐步建立以组织、国资部门为主,其他有关部门参与制订的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准入制度、出资人选聘制度和董事会考核制度。加强职业经理人才市场建设。按照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抓好企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储备与培训,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精神、超前意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和全球化经营战略的职业经理人。规范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十二五”期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公开招聘企业职业经理人活动。

(七)、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与营运体系建设。坚持和改善市、区两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架构,推进区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18

与机构建设,形成全市统

一、分层次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外派财务总监和监事制度,完善财务总监、外派监事的职能,规范对财务总监、外派监事的考核管理,确保监督管理到位。加强国有资产的投资管理,规范各单位的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国有资产投资规划专家委员会,负责对所监管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核评估,审核评估结果由产权代表向企业董事会通报,作为董事会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同时,有选择地对企业部分对外投资项目进行事后评估。指导企业制订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检查监督企业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

探索多样化的股权激励措施。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全面推行兼具长短期激励目标的经营者激励制度。把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结合起来,加大激励的力度和灵活性,使经营者获得的报酬能充分体现其价值和贡献,使之与所有者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年薪制进行长期化设计和改造,针对不同的企业,推行以年薪、基薪、期权、期股、虚拟股份、实股奖励等多种激励形式、不同组合方式的激励形式;以风险收入延期支付并与企业资产紧密挂钩,使经营者的部分收入与企业资产增长同进退,校正可能出现的短期化倾向。

(八)、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以国有资产管理建章立制为重点,形成包括授权经营管理、保值增值考核在内的一系列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制定《西安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以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大产权变动管理、国有资产流失查处的执行力度,切实维护国有权益。

(九)、探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产业化运作

结合事业单位改革,通过界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存量优势,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监管体系;大力开展资产经营,对经营性资产相对集中的行业实行规范的集团化运作,条件成熟的实行授权经营。通过产权转让、重组,激活存量,做大规模,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推进全市文化领域经营性资产的产业化发展以及教育、卫生、体育等行业(领域)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业化运作,逐步提高社会事业资产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加强对不宜推行产业化运作的行政事业性资产推行委托监管。

(十)、抓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强化目标责任和监督检查。完善相关政策、标准。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重点节能工程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加强建筑节能。全面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认真督促监管企业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政策措施。积极 19

实施西安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企业标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交易,加强与市环保局、技术监督局的交流与合作。

(十一)、以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为重点,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构建和谐企业

1、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组织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举措,开展调查研究,把我职工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党组织要参与决策,确保企业决策复核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附和宏观政策导向;要带头组织党员干部并带领职工努力完成企业改革发展计划、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目标;要保证监督,对违反方针政策的行为敢于监督、及时反映,对出现的问题加强教育管理,对违法乱纪问题依法依纪查处。在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继续完善党政领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

2、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中的党建工作。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切实增强凝聚力、渗透力和战斗力。坚持“三同步”原则,即新组建企业同事组建党组织、企业调整改制时同步调整设置党组织及机构、部署经济工作时同步部署党建工作。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按届改选,增强党员的主体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推广先进典型的特设经验,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出尽和谐的作用,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企业党组织要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发现、锻炼和考验干部,选拔使用优秀干部承担改革发展重任。在董事会选聘经理人员时,企业党组织要着重把好标准关和程序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自身利益问题。围绕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按照贯彻“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制定和实施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全面贯彻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规定,防止改革发展中出现腐败现象。

4、加强企业事务公开、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和谐。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企业改制中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应听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推动企业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切实保证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信访稳定工作,注重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

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保持企业大局稳定。

(十二)、加强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组织领导

健全组织领导体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各企业要增强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在市委、是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落实工作责任,形成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合力。企业领导人员要做好职工思想发动和组织宣传工作,引导广大中共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确保本市国资国企改革顺利推进,完成“十二五”制定的各项规划任务。

四、附则

(一)本规划所称国有资产专指企业国有经营性资产,不包括以下国有资产:企业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行政和事业性国有资产(其中含国有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

(二)本规划所称的全市国有资产包括西安市属和区县属国有资产,不包括中央及外省市在西安单位的国有资产,但包括中央及外省市单位控股、参股企业中所含的本市国有资产权益部分。

(三)本规划所称国有企业为境内的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类企业,又可称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参股企业,不包括非经营性国有单位。

(四)本规划所涉及数据是对表述企业规划的摘要,未涉及各区、县、西安城市基础建设投资总公司、水务集团公司等未报规划的企业及其他主管部门管辖的所属企业。

21

第五篇:河北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排放、高倍增、高渗透”的特征,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抓手。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是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10年软件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2.71亿元,同比增长132.64%,比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5倍;软件业务收入124.22亿元,同比增长221.56%;软件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7.92亿元,同比增长247.64%。软件与离岸外包出口初具规模。

软件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到“十一五”末,累计认定软件企业364家,登记软件产品2488个,68家企业获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21家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建设和形成了石家庄、廊坊、秦皇岛等一批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石家庄软件园、廊坊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信息服务核心区(京东信息服务核心区)、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唐山工业软件应用与产业化示范区、保定智能电网产业基地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布局基本形成,产业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其中石家庄软件园被认定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培育和发展了医疗电子、电力电子、安防电子、交通电子、智能仪表、节能环保监测、智能控制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发展迅速,重点骨干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软件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部分技术处于国内或世界领先水平。建立了信息化测评、软件评测、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电子认证等信息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信息传输服务业持续增长。全省电信用户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到2010年底,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5604.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1251.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4353.5万户,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替代性逐步显现;宽带网络用户规模达667万户,手机上网用户总数达到1108.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6.4%;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工作已经完成,初步实现了全省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和业务贯通;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截至2010年底,全省有线电视总户数716万户,已转换完成37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网络信息服务发展步伐加快。到“十一五”末,全省域名总数达到260101个,网站总数达到53005个。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逐步深入,以政府为引导、市场化运营为主体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数字处理、生产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电子政务、行业应用、农村信息服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明显。涌现出“中国钢铁产业网”、“大宗农产品采购网”、“中国搜丝网”等一批品牌网站,推动了我省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宽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和3G业务的不断拓展,基础电信运营商加速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发展,联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移动“惠农100”、电信“商务领航”及多个行业应用平台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多个领域。

(二)面临形势

1、软件服务业核心作用不断增强。以高性能计算、云计算、泛在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概念不断涌现,加速了信息技术与其它领域技术的融合,为软件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空间。网络服务、软件服务成为产业发展新的特征,是信息产业中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发展领域。

2、信息内容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广播电视网业务的相互融合,使信息内容服务成为信息服务业的重要领域。

3、数据外包服务已形成国际趋势。随着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服务、软件外包、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存储与备份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政府机构、大型科研机构及电信、金融、保险、证券等大企业集团对数据服务要求不断提升,数据产业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热点。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将催生出云计算产业、物联网服务业等新兴业态,加快推动新的产业布局,区域间、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特别是京津冀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将呈现错位发展、融合发展的态势。

4、电信运营商加速转型发展。在信息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下,行业间融合成为电信业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势。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传统运营商加快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发展,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技术业务创新、市场监管、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增值电信服务水平将成为衡量电信企业运营质量的重要标准。

5、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国家层面,2011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税、投融资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优惠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首都经济圈和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出了区域协调发展。从省内来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聚集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了环首都新兴产业示范区开发建设的总体构想,产业聚集趋势将逐步显现,为我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存在问题

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我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产业规模较小,聚集度较低,缺乏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带动行业发展的大公司、大集团,产业基地(园区)建设速度和发展水平与京津相比差距较大,承接产业转移和聚集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弱,尚未形成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多数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风险投资和融资担保体系尚不健全,在技术研发、生产、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资金匮乏。三是创新能力弱,转化能力不足,支撑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开发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市场开拓体系不健全,自主创新成果缺乏应用带动,且技术转化率低,人才、创新和产业互动发展的环境尚未形成。四是产业外向型水平低,出口创汇、开展区域和国际间合作、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不足,与山东、辽宁等相邻省份差距较大。五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复合型人才匮乏,人才引进、培养与市场需求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人才供给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端软件人才、国际化软件人才严重短缺,缺乏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机制,人才短缺与人才外流并存。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遵循“科学布局、产业聚集,应用为主、市场驱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加强合作、对接京津”的原则,履行做大做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全面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发挥经济增长的倍增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新兴产业的孵化器作用,实现为新型工业化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服务,努力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打造成为我省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其中信息服务业(含通信业)超过500亿元。软件与离岸服务外包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建设7大产业聚集区,打造2个数据产业名城,培育1-2家产值规模超10亿元、5家超5亿元、10家超亿元的骨干企业,扶持50个品牌特色企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对其它产业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形成以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为基础、信息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产业聚集区建设为核心、京津冀协调互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重点

以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软件服务为重点,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突出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拓展增值业务,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产业。

(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充分发挥我省在行业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领域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瞄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现代物流、远程教育等领域,积极发展行业和多媒体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地理信息与卫星导航等通用软件。做大做强通信电子、医疗电子、节能环保、安防和智能家居电子、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智能仪器仪表设备、卫星导航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企业管理、产品设计、自动控制、集成平台、系统仿真、先进制造等工业应用软件的发展。以信息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为重点,发展面向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网络应用服务、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服务、数据中心与资源外包服务、数据加工与处理服务、软件测试服务、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和审计、软件与信息技术人才培训等,大力扶持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

(二)信息内容服务业

加快信息资源项目建设,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积极培育信息资源市场。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电子商务数据库、行业应用数据库、农村信息资源库、教育信息资源库等一批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资源数据库。做大做强100个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应用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推进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产品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以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为依托,建设和完善公共支撑平台,加快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大力发展集信息集成、数据加工于一体的环京津综合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三)信息传输服务业

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进程,加强3G网络和无线城市建设。面向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双向改造和“三网融合”发展的需求,重点开展电信、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大力发展融合业务。完善农村地区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覆盖和延伸工作,推动农村信息化应用,积极创新农村信息服务。加强公众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大力推进主机托管、数据加工与处理、内容服务、呼叫中心、容灾备份等外包服务。

四、产业聚集区建设

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分工有序、资源共享、协作发展、聚集效应强的产业发展格局。 石家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依托石家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电子政务和信息安全软件、通信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加强与中关村软件园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软件外包业务;大力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器托管和信息系统运维、地理信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外包、呼叫中心为主体的综合信息服务业。依托中国电科石家庄产业基地,加快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推进卫星导航运营中心、测试认证中心、研发中心和卫星导航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射频识别(RFID)、传感网、机对机通信(M2M)、电子产品代码(EPC)等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攻关,强化技术对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在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等方面形成一定产业规模。扶持一批具有先进商业模式的物联网运营和服务企业,聚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技术的关联企业,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和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到“十二五”末,形成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

廊坊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廊坊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以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润泽国际信息港、信和服务外包基地、华为廊坊产业基地(华为技术服务公司)、中太现代服务业基地、燕郊软件园、中科廊坊科技谷为支撑,加强与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高端企业集团的合作,在云计算服务、基础设施服务、数据加工与处理、行业应用软件和平台服务、物联网信息服务、软件与信息外包服务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增强基地服务功能和产业聚集能力,建成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信息服务核心区,打造国内数据产业名城,到“十二五”末,形成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

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依托燕山大学国家科技园、IBM(秦皇岛)物联网技术中心、数据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数据产业研发中心和北戴河硅谷湾,优先发展数据服务业,大力培育数据内容业,鼓励发展数据软硬件研发及制造业,配套发展相关教育培训产业。继续扶持医疗电子、智能控制、安防与楼宇自控、智能家居、企业管理、社会保障等各类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发展;加快推进港口综合管理与服务、远程健康咨询、电梯远程数据管理等信息技术平台和服务外包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建设多个具备数据存储、数据灾备、数据挖掘分析处理和流通服务等功能的数据中心,建成集数据传输与服务、应用软件、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和三维互联网技术于一体的数据产业集群;推进数据产业名城建设,打造中国“数谷”、“数据产业创新示范区”,建成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特色明显、布局合理、关联配套、竞争力强的数据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形成年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

唐山工业软件应用与产业化示范基地:围绕建设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区,以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积极打造和推进唐山工业软件应用与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根据唐山五大主导产业巨大的信息化改造需求,依托陆凯科技、微尔、汇中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行业管理软件、工业控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网络应用软件、数据库管理应用软件等。谋划和实施唐山软件园建设,重点推进IDC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东软集团、神州数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落户园区,打造集产、学、研、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推进“数字家庭”和多业务平台等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到“十二五”末,形成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

保定智能电网产业基地:依托“中国电谷”、保定软件园和华北电力大学,以服务智能电网产业体系为基础,以电力电子软件发展为重点,推动新型储能、智能输变电、节能环保等电力装备和电力传输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智能电网技术发展,推动电力电子软件企业联盟发展和战略重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内重要的嵌入式电力软件产品制造基地。到“十二五”末,形成5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

承德智能化仪器仪表基地:推动智能化仪器仪表产品、软件产品与传统优势产业结合,鼓励企业间开展专业分工协作,提高对接配套和系统集成能力,逐步向成套化、规模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推进。抓住国家大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有利时机,引导智能化仪器仪表企业向物联网应用产品研发、生产、服务方向发展。到“十二五”末,以智能化仪器仪表基地为主要依托的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

涿州新兴智慧产业基地:抓住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机遇,依托北京智力优势,以涿州开发区、京南智慧产业园和松林店园区为载体,形成电子信息、智慧产业、物探数据处理等高科技企业聚集区。建设软件研发、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网络数字终端及无线移动终端、税控设备、IC卡及读写机具产业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强化产业集群效应。搭建物联网、云计算、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级云计算服务中心,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到“十二五”末,形成2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

五、重大工程

(一)京津冀产业对接工程

充分发挥我省环渤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和支撑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主动与京津产业对接,推动我省与京津地区在电子商务、软件和服务外包、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两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围绕“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实现环首都14县(市、区)固定电话无长途,移动电话与北京无漫游,促进与首都的全面对接。加强公众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与管理,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到“十二五”末,形成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软件产业链和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服务外包开拓工程

积极发展以业务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知识流程外包(KPO)、IT基础设施外包、呼叫中心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软件本地化、数据录入、软件服务等软件外包业务;不断开拓软件测试外包、软件开发外包等软件外包业务。鼓励国际知名软件企业与省内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基地,积极承接国际跨国公司与京津等一线城市的国际服务外包战略转移,大力扶持离岸外包。

(三)电信转型促进工程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需求为主导,加快推进基础电信运营商业务转型,构建基于通信网络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网络升级,全面构建面向应用、普遍覆盖、绿色高效的下一代信息网络。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光纤宽带网络,扩大3G网络的深度、广度覆盖,提升IPv4地址资源使用效率。围绕电信业务应用转型,推广和实施电子政务、无线交管、无线城管、无线医疗、价格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行业应用项目。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管理服务、社会事业、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应用。继续加强与国家大型电信运营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以软件研发、生产和信息服务为主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综合信息服务企业。

(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工业软件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医药、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在生产现场管理、先进制造、节能减排、研发设计、过程控制、自动化设备改造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五)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培育工程

大力开拓农村信息服务市场,整合涉农信息网络和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和完善面向“三农”的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持、商务交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信息服务体系,培育和健全全民数字健康服务平台。

(六)物联网产业发展工程

抓住物联网产业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和提升我省现有通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突破传感器、电子标签、配套接口、网络整合集成等物联网核心技术,遴选典型示范工程,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有力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七)研发中心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加强研发中心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借助省内及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端企业集团及相关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资源优势,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石家庄物联网研发中心、航天信息河北物联网应用工程中心、廊坊物联网信息服务技术中心、北京大学工业物联网应用研究中心和秦皇岛数据产业研发中心建设,打造集研发、孵化、培训及交流于一体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创新发展平台。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国家级平台资源,建设河北省软件、集成电路、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主要措施

(一)落实政策,完善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鼓励产业发展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完善服务体系,规范行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各类企业进入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支持企业参与重点领域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发展方向和扶持政策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和创新促进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和应用模式;将本省软件产品与信息服务列入各级政府采购目录。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和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的人文和政策环境。

(二)拓宽渠道,多元投入

统筹使用支持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推进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支持和鼓励多元化资本参与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鼓励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推动投融资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市场的建设,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三)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深刻认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加强部门间协调,建立制度化的跨部门协调会商机制,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力求“十二五”期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打造平台,聚集发展

优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建设有特色的区域产业基地,提升园区的孵化能力和特色服务功能。建设一批基础性、公益性、示范性的孵化中心(基地)和测试认证、共性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公共服务平台,创造良好的产业聚集发展环境;支持企业间通过联合接单、承接重大项目等形式,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产业联盟;发挥骨干企业对产业聚集的带动作用,鼓励大企业设立研发基地,推动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带动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链聚集发展。

(五)吸引人才,强化支撑 进一步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原则,鼓励校、企、产业园区联合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类重点学科和专业,加大对软件与信息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结合重大项目和园区建设做好软件与信息服务人才引进工作,下大力引进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软件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来冀创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施工安全应急预防措施下一篇:司法社工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