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文化产业发展

2022-08-11

第一篇:榆林文化产业发展

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 来源:决策咨询委 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 日期:2009-1-14 16:23: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养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了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促进榆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现就如何发展榆林文化产业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榆林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提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绿色生态名市、特色文化大市的三大战略目标,在依托能源资源,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重视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复了榆林古城步行街和古城墙,维修了凌霄塔,再现了塞上榆林“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风采。新建了世纪广场、凌霄广场和火车站广场,以及全面展示榆林物产、资源、人文、历史的榆林市展览馆。全市各县普遍维修了文化馆、图书馆和影剧院,或者新建文化影视大楼,对境内有名的文物古迹镇北台、红石峡、统万城、白云山、二郎山、李自成行宫、杨家沟革命旧址等进行了有计划的维修,并正在建设榆林市文化艺术中心、新闻中心、科技馆等一批高水平的现代文化设施。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市文艺演出业、电影业、艺术培训业、文化娱乐业、民间艺术业(石雕、剪纸等)、网络文化业、文博旅游业、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书报业、广播电视业等文化产业产值收入4.78亿元,占全市GDP总值的0.7%。可见,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虽然较前有所发展,但还非常薄弱,尚处在起步阶段。

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产业没有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许多领导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没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常摆不上位置。工作考核上,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信访、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党风廉政建设“六顶硬帽子”,文化产业建设实际上成了软任务。工作中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认真研究和作出一些大的策划和举措。

(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宏观调控不力。我市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涉及文化部门、广电部门、旅游部门、工商部门等,统一的文化产业领导与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及制度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有的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现象,宏观调控乏力。有的职能转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市场机制的形成,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目前,我市虽然对“建设特色文化大市”作出了一些好的安排和设想,但还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市“十一五计划”中也没有列出文化产业专条,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领域、重点目标、结构框架不够清晰,以致全市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序、盲目、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文化资源优势、市场产业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四)文化产业政策不够完善,已有政策落实不到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需要法规、政策的有力支持。国务院2005年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下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文化部先后下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等。陕西省也下发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陕西省财政厅、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但我市目前还没有出台任何针对文化产业的专门文件。对现行法规和政策,落实的力度也不够。在调研中,市广电局提出在广告方面没有任何扶持电台、电视台的扶持政策,相反有很多制约性的规定限制发展。广电网络公司提出现在推广的数字电视也缺乏政策支持。

(五)缺乏文化产业人才。由于种种原因,我市的文化人才整体上素质差、水平低。现有文化人才,特别是一些比较出色的文艺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有的甚至流到外地,而使榆林始终未能涌现出文化艺术的领军人物,直接影响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对加快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一个全市上下抓文化的推进机制

榆林文化资源与榆林能源资源共同构成榆林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能源作为有形资源,只会越挖越少,直至枯竭;无形而有神的文化资源,却会越挖越多,永续利用。榆林经济的跨越发展要持续,社会发展要和谐,必须聚合无形文化的隐性力量,以文化软实力支撑经济硬实力。从社会发展的本质上讲,抓文化也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无论从榆林跨越发展,还是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全局看,都不能不抓文化产业建设。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抓文化就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所以建议市上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繁荣文化领导小组,根据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每年定期研究讨论几次文化产业工作;将文化工作纳入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考评系统,落实项目,扛实责任,用抓经济工作的决心和举措抓文化繁荣,从而将文化产业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领导小组下设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由市委宣传部一名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和指导文化、广电、旅游、新闻传媒等各方面的文化产业工作。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依托市直文化产业部门、文艺团体、榆林学院等院校和相关协会尽快组建一个“榆林文化产业研发中心”,为市内各文化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培养、文化品牌设计、决策咨询、项目创意、文化产品推介等服务。同时,要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特色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榆林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推动榆林文化产业上台阶。

(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并推出榆林的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的范畴较大,要重点制定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新闻传媒产业发展规划,并分别确定产业定位、产业布局、产业重点项目,以及实施对策和保障措施等,使榆林文化

产业尽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盘子,成为榆林发展的新亮点。

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要以丰富多彩的陕北民间文化资源为根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着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我们榆林有好些久负盛名的文化品牌,应在发展文化产业中作出规划,使其进一步彰显,走向市场。陕北民歌就是一个著名品牌。陕北民歌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全国各地乃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都有影响。一方面,可组建大型的陕北民歌演唱团,实行名人领办、自愿组合、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将陕北民歌演唱活动推向新的高潮,推向校园、工厂、社区、农村、饭店、广场、庆典等各种场合,推向全国以至国外;另一方面,可将陕北民歌资源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如兰花花、三十里铺、五哥放羊等陕北民歌资源品牌,就可通过规划实施转化为产业品牌。陕北秧歌剧,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品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陕北秧歌剧在革命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年排演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可以形成文化产业。我们榆林还有榆林小曲、陕北道情、陕北二人台等文化品牌,都应规划并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也要立足本土特色,围绕长城、黄河、黄土地做文章。我市境内有800多公里长城,镇北台与嘉峪关、山海关并称为“中国万里长城线上的三大奇观”,嘉峪关、山海关早已成为4A级旅游景区,镇北台也完全可以打造成知名旅游景区。统万城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都城,也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凶奴都城,所以应尽快规划开发。在黄河上应规划实施黄河飘流旅游项目。为充分展示我们榆林的黄土地特色和黄土风情,应规划实施“陕北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

新闻传媒产业规划,也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别制定规划。

(三)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法规政策

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和促进榆林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具体的目标、计划、措施等,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征用等方面出台配套的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要求所有文化产业单位都要确定自己的项目、任务和目标,鼓励民营实体积极参与,可以实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经营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四)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曾指出,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就没出路。所以,我们榆林也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良好平台。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也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向,坚持走改革之路,不断增强活力和实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改革中要注意发现人才,推出人才,把那些突出的人才放在领导岗位或其他有利其发挥的重要位置,并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使发展文化产业真正走上人才推动之路。

(五)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如同搞经济建设一样,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当前,应重点抓好五个项目的实施:一是应确定实施镇北台旅游景区项目。应修复镇北台两侧的1.64公里长城,修复款贡城以及迎宾广场等配套设施,使其与红石峡植物园、古城步行街形成榆林旅游的第一大亮点。二是统万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国家文物局已提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立项申报,如能申遗成功并经过开发,其旅游产业效益将不亚于开发石油、天然气的效益。三是陕北民俗文化村项目。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该项目应定位在佳县白云山附近,使其形成像深圳的“中国民俗村”、西安的“大唐芙蓉园”那样的具有震撼力的旅游品牌。四是黄河飘流项目。按照现代人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特点,飘流距离不宜过长,应以神木县天台山景点为起点,以佳县白云山景点为终点,约需飘流2小时左右,定能吸引大量游客。五是创意文化产业项目。要组织精干力量,以陕西民歌为主,依据榆林的特色文化,推出能够引起轰动的文化艺术产业。

政府应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要列入市场机制,实行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行银行贷款贴息政策;开展无形资产评估质押贷款;还可由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金领办文化产业,或在文化产业入股、参股,真正形成政府组织引导、全社会兴办文化产业的生动局面。

第二篇:榆林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最近,市政协教科委组织有关专家委员组成调研组,在李瑞副主席的带领下,就榆林市文化产业发展课题开展了调查研究与研讨论证,并赴广州、深圳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几年来我市文化建设主要成就

近几年来,随着榆林经济的飞速发展,榆林市文化事业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就。

(一)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近年来,我市文化创作与文化演艺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精品。歌曲《在这片土地上》荣获陕西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吉祥腰鼓》荣获全国群英奖,《三边轶事》、《西口情》两度获得全国青少年舞蹈大赛金奖,《陕北大秧歌》荣获全国民间舞蹈展演活动金奖,市舞协各类作品获省级以上各种奖项300多项。

歌舞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戏剧《嘎达梅林》、《牛二蛋与马寡妇》分别获中国戏剧文学奖,曹禺戏剧奖。市文工团创作的现代戏《无事忙》、《分分离离总关情》获国家级创作奖。

其他诸如小说、散文、诗歌、影视剧等创作也呈雨后春笋态势,佳作不断涌现,极大的推动了我市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市的文化繁荣。

(二)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资源不断得到保护与发展

近些年来,榆林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发掘与保护。手工艺术方面像剪纸、泥塑、根雕、石雕等都得到了不断发展,特别是榆林剪纸、绥德石雕等民间艺术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初步迈出了向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民间说唱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横山说书、清涧道情、伞头秧歌、腰鼓等在丰富民间文化生活方面有较大市场,民歌音乐方面,陕北民歌、信天游、酒曲、唢呐等在节日庆典及日常生活中不断得到发扬广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丰富的人文及宗教遗产带动了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1、人文历史景区如镇北台、红石峡、统万城等,近几年接待游客数量剧增,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2、宗教庙会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地方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如白云山道教文化景区逐步成为西北著名道教文化游览胜地。此外,神木二郎山、镇川黑龙潭等也日益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注入活力。3 、大量古迹的修复保护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榆林古城步行街、古城墙、凌霄塔进行了维护修复,使塞上名城“六楼骑街”风采再现。

4、红色文化资源在宣传中国革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沁园春*雪》诞生地袁家沟,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毛主席东渡黄河景区等都成为榆林文化旅游业的亮丽风景线。

5、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为榆林的文化传承以及促进榆林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目前,我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址15项。丰富厚重的文化遗产使榆林的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四)文化节会在榆林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截止2009年我市共成功举办四届旅游文化节,为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大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如《走向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书画摄影展,陕北民歌军营行等文化活动,促进了榆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3、文化论坛如陕北民歌城市高峰论坛、世界民歌论坛、和谐发展——白云山论道等大型文化节会活动都为宣传榆林、展示榆林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五)“书香榆林”活动促进了榆林公共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开展书香榆林建设活动。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社区、书香新村,在榆林不断涌现;送电影、送书籍、送文艺等文化下乡活动如火如荼。对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丰富市民精神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实施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市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榆林大剧院、新闻大厦等重大建设项目均纳入建设议程。此外,全面修复改造榆林、米脂等七个影剧院、吴堡等六个县级图书馆、绥德等7个文化馆及神木等4县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建设任务,为榆林公共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我市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但文化体制改革起步晚、进展慢,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与我市迅猛发展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文化大市的要求也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化水平较低,比重占经济总量很小

2009年我市文化演出、电影、艺术培训、文化娱乐、民间艺术、网络文化、文博旅游、音像制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产业总产值为4.78亿元,占全市GDP的0.7%,远远低于周边延安、鄂尔多斯等城市的平均水平,产业化程度较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很小,自我发展能力也较弱。

(二)缺乏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及知名品牌的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文化机构621家,数量虽然不少,但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产品很少或没有,规模小、实力弱、组织形式单一,全市没有骨干文化企业可以承担引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任。

全市无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无文化产业园区,没有形成辐射全省乃至影响全国的标志性文化产业基地,因而在文化产业行业形不成拉动效应。

我市知名文化品牌在数量上应当说不少,尤其在民歌方面,如《三十里铺》、《兰花花》、《五哥放羊》、《赶牲灵》、《走西口》等,但没有精心打造形成精品,大多以单一的演唱为其表现形式,对潜在价值挖掘少,内涵延伸少,未形成衍生产品和产业链。此外,如镇北台、统万城这些在全国应属知名度很高的人文遗产,由于宣传包装不到位,产业化运营不足,因而其潜在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形不成核心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滞后

我市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但产业化发展路径不明晰,缺乏长远统一规划和协调机制。近年来表面上各种文化活动、外来演艺演出十分繁盛,但其处于自发和无序发展阶段,缺乏主题或主题散乱,对榆林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不大,总体上还处于迎合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需求盲目释放。

(四)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匮乏

1、榆林高等院校少,文化产业专业研究机构少,文化人才培养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榆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现有的文化艺术人才未能合理利用,基本上各自为阵。尤其是创意设计、动漫、网络等新兴文化产业人才更是十分短缺。

3、事业型、创新型、懂文化、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资源虽丰厚但缺乏将资源转化成效益的人才,这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4、缺乏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激励的规划和机制。

(五)人文旅游内涵浅、效益低

榆 林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基本处于原生状态,内涵浅、效益低。

1、景点零散,内容单一,可游可看项目少,没有进行系统整合。

2、很多景点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但挖掘少、宣传少、展示少。

3、无衍生产品,未形成产业链,文化旅游尚处于观光游的初级阶段。

(六)鼓励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

我市虽然资金雄厚,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处于成长期,风险较高,如果这方面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就会处于观望状态,望洋止步。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处于整改阶段,实力相对较弱,融资能力十分有限,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支持上也心存疑虑,因此,急需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七)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存在误区

1、根据调研座谈,我们感到部分人对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的意义认识不足,在推进体制改革中有一定的畏难抵触情绪。

2、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是纯政府行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的推动、提高和丰富人民生活的作用认识不足。注重文化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或轻视其经济属性。

3、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同起来。最近我市举办的一些文化产业研讨会以及有关文化产业的研讨文章,在对文化产业整体思路上未能跳出文化产业即旅游业的认识误区,未能触及到更深更广的领域。

4、文化体制改革的宣传动员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整改氛围,在文化生活中只有公益事业概念。缺乏文化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形成经济新增长点的认识。

5、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增加文化产业投入等方面,不能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显得重视不够。

三、榆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当前我市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文化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消费快速增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地位。我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加上科技迅猛发展,文化传播渠道不断拓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市应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化认识,把“文化强市”上升到战略高度

榆林区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完全具备建设文化强市的条件和优势。把“文化强市”上升到战略高度,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或文化发展纲要,对榆林的全面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强市将极大提高榆林全市市民的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从而成为促进榆林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文化强市又是调整改变榆林以能源资源发展为主的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文化是清洁能源,文化产业是低耗能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优化榆林经济发展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和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管理体制

1、文化产业涵盖内容广泛,关联性强,市场化程度高,客观上需要一个能够实行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的管理机构。建议成立榆林市文化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由市委或市政府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负责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协调、组织、指导工作。

2、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按照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目标,将其列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把完成目标任务情况作为考核县区及有关部门的重要内容。

(三)以改制为契机,整合资源组建骨干文化企业

借改制之机,将我市转制企业如演艺娱乐、广告印刷、民间艺术、影视传媒、文化经纪等方面的人力资源以及优良资产、高端技术等分别整合成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比如,整合榆林镇北台、红石峡、古城步行街、沙地植物园等旅游文化生态资源,组建榆林市旅游集团公司,整合榆林民间艺术团和榆林市文工团等文艺团体,组建榆林演艺集团公司等等。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持,使资源得到充分发掘利用,培育引领榆林发展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

(四)建立发展文化产业深度合作机制,促进榆林文化产业发展

榆林在高科技方面处于先天不足状态,因此与科技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尽早、尽快联盟,依靠科技创新来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

与国内、省内知名大学及文化专业研究机构、文化传媒公司合作创作展示榆林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每年推出一到两部反映榆林地域文化、榆林历史及榆林风土人情的影视作品。每年制作发行一批陕北民歌手演唱的以陕北民歌为内容的MTV作品。着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用广播剧、电视剧、秧歌剧、电影、舞蹈、动漫等表现形式对历史文化知名品牌《三十里铺》、《赶牲灵》等进行改编,将这些资源产品化、市场化、规模化,逐步达到多样化,改变过去单一表现形式。

与国内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或传媒公司合作或买断一档栏目播出权,创办榆林大舞台。有计划分步骤推出榆林戏剧、剪纸、说书、工艺雕刻、民歌演唱、秧歌、腰鼓等反映榆林黄土文化、体现边塞风情等宣传榆林形象的文化艺术精品。

与高新文化科技企业联姻,依托榆林丰富文化资源素材发展创意、艺术设计、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其向产业化发展。

(五)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扶持和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根据榆林旅游文化资源禀赋特征,要重点打造以边塞文化、陕北黄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精品。

——打造红石峡、镇北台景区。把沙漠生态植物园、镇北台、红石峡融为一体进行规划,打造榆林标志型旅游文化品牌。

延伸恢复镇北台东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明清长城,西与红石峡景区连接,形成大漠景观走廊。

在红石峡或镇北台区域建造反映历代边塞文化的边塞诗词碑林,增加游览文化内涵。

修复镇北台历史上的附属建筑,如款贡城、易马城,充分体现和展示榆塞边关的历史文化,改变镇北台孤立单一形象,增加可游产品和内容。

将镇北台、红石峡之间改造成展示民间工艺、文化艺术品的文化走廊,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包括雕刻、泥塑、剪纸、纪念饰品、榆林小吃、民间艺术演艺等,丰富和创新景区文化旅游。从红石峡到镇北台,游客以步代车,满足吃、行、游、购、娱的需求。

——打造古城一条街,出台优惠政策,恢复茶馆、酒肆、豆腐坊、铁匠铺等体现原生态风貌的产品。 ——打造统万城、杨家城景区。在统万城、杨家城原址附近重建统万城与杨家城,展示匈奴王国的强悍与风采,展示和演绎杨家将满门忠烈、脍炙人口的传奇。

——开发陕北黄土文化资源,建设陕北文化民俗村或陕北黄土风情园。

——打造旅游文化精品,通过文化名人打造演艺精品,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台极具国内外影响力的、反映榆林地方文化特色,具有榆林标志意义的大型文艺实景演出,使其成为面向旅游市场的又一精品,进而促进旅游业发展。这是外地成功发展旅游业对我市很好的启示。

总之,让展示边塞文化与陕北黄土文化,成为榆林旅游的两张靓丽名片。

(六)完善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使用引进的政策机制

推动榆林文化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确立人才优先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完善人才规划、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方面的机制,并尽快出台配套政策,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拓展人才培养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批文学创作、影视剧创作、编导、戏曲创作、动漫制作的领军人物。应建立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和文化旅游学校。

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予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在职称评定、培养使用、奖励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

大力引进大批文化产业方面懂策划、懂管理、懂经营的人才,引进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研发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占据文化科技制高点的人才。

在我市营造一个文化创意人才、文化技能人才、文化营销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研究人才快速聚集的氛围。形成一个孔雀飞榆林的生动局面,营造吸引人才生存、成长、创业的良好环境。

(七)政府主导,推进多元化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市级财政应增加文化产业投资预算,“十二五”期间应至少投入10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振兴发展榆林文化产业,重点在旅游景区、演艺娱乐、文化园区、文化会展、文化传媒等领域增加投入并逐步扩展到其它领域。建议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榆林市民间资本雄厚,尤其是部分能源企业苦于市内没有好的投资项目,资金闲置或流向市外。相反,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我市处于初级阶段,项目众多但投资不足。应大力发展集体、股份制、民营、个体及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市政府可选择两家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对我市现有文化改制企业或市内旅游景点进行注资重组打造。可以考虑将红碱淖等景点交由民营企业投资开发,探索投资收益分配的合理机制,让民间资本优势充分发挥作用。政府应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和服务管理,促其健康发展。这样,既可使资金进行合理流动,也能达到使企业实现产业调整和结构转型,对全面发展我市文化产业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八)充分发挥文化节会的平台作用

我市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旅游文化节,在规模、规格、影响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应当进一步发挥其功能,扩大其影响。

节会期间,应邀请央视等主流媒体参加,同时在中央台、凤凰台制作广告片,强势宣传,形成广泛影响。要把节会办成展示产品、促进文化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会,尤其应把我市的特色文化通过盛会得以充分展示,催生产业化。通过节会把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每年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与推广。

通过文化节和文博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把我市文化旅游节会活动打造成精品,在吸引参会团组、机构,扩大展会面积、参加商数、观众数量方面,进一步有所创新,把文化旅游节办成西北、全国乃至有世界影响的盛会,成为榆林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

(九)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发挥基地的带动效应

设立园区和基地是文化产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和实现集约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

我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首先作好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成立园区建设机构,为文化产业提供研究、生产经营场所,提供办公、通讯、网络等服务设施,降低入园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

把园区建设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提升产业园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达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

第三篇:榆林红枣产业发展前景探析

于海礁

(陕西榆林市果树开发办公室 陕西榆林市 719000)

摘 要:榆林红枣既是历史悠久的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近年来掀起的农业特色产业,长期以来,红枣作为榆林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榆林地区红枣基本概况入手,分析了红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今后榆林红枣的发展前景,以期引起相关红枣发展部门及人员的进一步重视,加快、加大榆林地区的红枣发展事业。

关键词:榆林;红枣产业;发展前景

1、榆林地区红枣产区基本概况

1.1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品种资源。

榆林地区是全国红枣五大产区之一,据资料记载,栽植红枣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栽植面积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俯谷、神木、佳县、绥德、吴堡、清涧6个县的68个乡镇,1852个行政村。由于栽培历史悠久,所以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表现优良制干品种有中阳木枣、方木枣、佳县油枣、清涧滩枣、木枣等;鲜食品种有狗头枣、脆枣、团枣以及近几年引进的赞皇枣、骏枣、梨枣等。

1.2独特的自然条件。

榆林地区能成为全国、全省的红枣主产区,除有栽植习惯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主要原因之一。该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均气温10-11℃,没有高低温灾害。但是6-8月份枣的重要生长期,气温月均22-24℃,这段较高的温度非常有利枣树花芽分化和开花座果,昼夜温差大(12-14℃),这一特点相当有利青果有机营养积累;全年日照2608-2962小时,在全国枣区名列前茅;无霜期为170-182天,能充分满足枣树生长期对积温的要求;年均降雨量472-505mm,降雨主要集中在

7、

8、9月,既能达到枣果生长的需要,又避免了成熟期的裂果和烂果问题。

发展红枣产业符合这一区域生产力水平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这一区域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频繁发生,枣区各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这一地区大量栽植枣树,通过采取配套的治理工程措施,可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林草覆盖率,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枣树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抗瘠薄等特性,在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具有十年九收的奇特效应。

2、榆林红枣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我市枣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品种老化,管理粗放,产量低,产业化程度较低,销售市场滞后、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枣园品种老化、单一,达不到理想的收益我市枣农长期以来重产量轻品质,有什么品种苗栽什么苗,目前主要以油枣、木枣等为主,鲜食枣品种较少,且老枣区的品种退化相当严重。

(2)枣农不掌握科学性管理方法,采用传统粗放管理方法老枣园长期以来粗放管理,只采用不投入成少投入的办法,不能进行合理密植。修剪整形不当,不能按照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不重视花期管理,导致产量低、质量差。

(3)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前、政府、科技服务组织缺乏对市场调研、信息采集,对枣农信息的提供、生产计划制定的指导和生产物资的筹措帮助支持不够;产中,技术指导不到位,不能保证林农与市场对接。

贮存保鲜、深加工、销售不到位。具体表现在市场预测少,信息匮乏,枣产品市场发展缓慢,枣树发展规模、生产、深加工、销售各环节之间联系不紧密,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与现代市场营销矛盾突出。枣果实产后深加工难以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果品市场发展滞后,信息网络不健全,服务设施不配套,流通环境不畅通,政府、中间服务组织对市场开发和引导不力。

3、榆林红枣产业前景规划

三、榆林红枣产业前景规划 3.1引进良种,科学选育优良品种。

实现良种化区域化生产品种引进选择,应以适应当地的制干枣品种为主,如方木枣、狗头枣、赞黄大枣、骏枣、中阳木枣及其优良变异类型等;适当发展鲜食品种和加工蜜枣,如鲜食品种牛奶脆枣、狗头枣等,加工蜜枣扁圆团枣、赞黄大枣、方木枣等。加强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如冬枣、金丝小枣、婆枣和赞皇红枣等。在新品种选育上,要根据该市气候、土壤特点,开发适合不同土壤生长的新品种及不同需求的新品种,如对于贮藏用红枣品种应具有:优质、晚熟、耐贮、抗裂果等特点;对于鲜食用红枣品种应选育出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今后应重点研究不同成熟期鲜食红枣品种合另搭配、设施化错季栽培(提前和延后)、调控果实成熟期和货架期短期保鲜。为了保证红枣苗品种的纯度,苗木生产单位应具有三证(苗木生产许可证、苗木经营证、苗木检疫证),方可生产出售苗木。

3.2配置授粉树。

枣树的优良品种中,大多数品种能够自花授粉,且正常结果,但异花授粉可以显著地提高坐果率,对增加果实产量是相当有益的;也有少量的几个品种因花粉不发育或发育不健全,或者自花不孕等原因,单一栽植授粉不良,必须配置相宜的授粉品种,如赞皇大枣也需配置花粉发育良好的马牙枣、九月青作为授粉品种。因此,在定植建园时最好授粉品种进行混栽,这样便于提高果品产量、质量。

3.3及时有效地做好施肥和追肥工作。

每年坚持早春、秋季深施有机肥,保障枣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肥料。促使枣树生长发育好,提高产量和质量。基肥的种类一般以圈肥、厩肥、绿肥、堆肥、人粪尿等有机肥和草木灰为主,掺入部分氮素和磷素化肥,磷肥应在施肥前先与有机肥混合堆沤,防止被土壤固定,以提高肥效。

3、4科学合理整形修剪枣树。

依据枣树品种特性、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的生产目的确定合理的树形和修剪方法。该市枣树修剪中常用的树形有:主干疏层形、开心形、纺锤形。枣树不同发育阶段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幼树整形修剪首先应当按照品种和生产目的,确定树形。定植当年不定干,只拉枝,翌年确定培养中心领导枝和二次枝,逐步培养结果枝;盛果期枣树的修剪主要是,调整好树冠范围内的枝叶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维持好各类枝的生长势,通过更新结果枝组,使其延长结果寿命。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发展榆林红枣产业前景广阔,建议区、市、县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重视枣产业的发展,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加快基地建设,组建企业集团的思路,制定长远规划,使之成为榆林市致富和增强区域经济优势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任国兰,司胜利,喻璋等〃枣树病虫害防治[M]〃金盾出版社,2002,(6)〃

[2]陈贻金〃中国枣树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 [3]刘廷俊,赵世华〃发挥地方良种优势大力发展红枣产业[J]〃宁夏林业通讯,2003, (4)

第四篇: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2006-09-0

4 来源:榆林市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隆重举行的“煤炭科技万里行——走进榆林”活动,是我市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煤炭工业实施科技兴煤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我代表榆林煤炭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前来榆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榆林煤炭工业的发展情况,分三个层面:资源概况、发展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向各位做一简要介绍。

一、榆林煤炭资源概况

榆林是煤炭资源富集区,是国家规划13个大型煤炭建设基地之一。全市含煤炭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4%,煤炭资源的预测储量为2800亿吨,探明储量为1460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86%,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2%,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按照规划分为神府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和吴た笄?BR>

榆林煤炭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过程中,经历了三次聚煤作用,从而形成了三个不同地质时代的煤系,即石炭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煤田。石炭二叠纪煤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府谷、吴堡一线,探明储量70.49亿吨,可采煤层11层,单层最大厚度15.47米。煤类主要为气煤、肥煤、焦煤。三叠纪煤主要分布在子洲、米脂一线,总储量为0.33亿吨。侏罗纪煤主要分布在榆、神、府、横四县区,含煤面积24561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357.33亿吨,主采煤层5层,煤层单层最大厚度12.5米,每平方公里地下平均储煤1000多万吨。煤类主要为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煤质具特低灰(7-9%)、特低硫(小于0.8%)、特低磷(0.006---0.035%)、中高发热量(6800---8200大卡/千克)的特点,是优质低温干馏、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是理想的环保用煤,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竟争力。

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我市煤炭工业从“七五”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辛努力,煤炭工业的开发与建设已具雏形,已形成1亿吨/年的生产规模。“八五”以来,煤炭工业产值和实现的税利一直占到全市GDP和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市煤炭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了具有转折性、标志性和历史性的五大突破:一是全市煤炭产量突破亿吨大关,2005年煤炭产量达到1.06亿吨,同比增长30%,占全省产量1.55亿吨的68.5 %;二是煤炭工业产值突破百亿,达到115.5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35 %;三是全行业实现税利费突破50亿,达到54.78亿元,纳入财政部分为42.43亿元,占财政总收入62.69 %;四是全市煤炭铁路发运煤炭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达到1102万吨;五是地方国有煤炭运销企业实现税利突破5亿,达到 5.21亿元,同比增长13.5%。

回顾煤炭工业发展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煤矿建设成效显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神府煤田的开发带动下,国家和地方共投入资金近300亿元用于我市煤炭资源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大柳塔、榆家梁、榆树湾等现代化矿井为代表,大中小矿井齐全,国家、地方和个人联合开发的格局。目前,全市境内共有各类生产矿井395处,其中中央企业矿6处、省属企业矿2处、地方煤矿387处。“十五”期间,我们抓住西煤东运、西电东送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高起点、新机制、大规模、现代化”的煤矿建设方针,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了榆树湾、锦界、冯家塔、拧条塔、何家塔、三道沟、南梁、海湾、中能榆阳、杨伙盘等一批现代化矿井。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前期1000万吨,后期4000万吨榆树湾煤矿,年底可建成投产。南梁煤矿和中能煤矿,为地方煤矿的技术改造树立了榜样,成为榆林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璀璨明珠。

(二)煤炭产销趋于合理。我市通过铁路外运经营煤炭始于1982年,当年由2万吨起步,经过20多年努力,出口煤计划增加到120万吨,内销煤计划增加到565万吨。发运线路由过去的在山西庄阴线发运到现在的神朔、包神、西包三条线路发运。发运站点由过去在山西庄阴线借站上煤到现在的在神朔线上的新城川、黄羊城、孤山站;神延线上的凉水井、大保当、牛家梁、鱼河;包神线上的大柳塔石圪台、瓷窑湾等站上煤装车发运。全市经省政府批准的公路煤炭计量站点36处,其中出省、出市地界站点24处,县乡公路12处。截止2005年,全市国有重点煤炭运销企业通过铁路外发运经营煤炭计划量为3145万吨,实际发运煤炭4228.5万吨,实现税利费16.44亿元,出口煤创汇2.67亿美元。

(三)安全状况基本平稳。各级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重视安全程度普遍提高,深化煤矿专项整治,强化监管,加大投入,综合治理,促进全市煤矿安全状况总体稳定。2001年至2005年,全市地方煤矿原煤百万吨死亡率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分别为1.7

2、1.

23、1.

16、0.81和0.90,总体呈下降趋势,未发生5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煤矿安全生产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连续十六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四)结构调整有重大突破。“十五”期间,煤炭工业逐步实现了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的转变,由资源粗放型管理向严格保护型管理的转变。

一是“三个转化”进程稳步推进。2003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三个转化,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与转化并重,把转化放在首位的方针,突出煤炭主业,实施项目带动,推动了一批涉煤转化项目的建设。着力走科技创新、项目带动、转化为主的路子。

二是标准化矿井建设成效明显。从2003年起,我们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累计投资2.04 亿元,建成标准化矿井68处,初步改变了地方煤矿小而散、脏而乱,无序竞争、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局面,促进了资源与生产、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三是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53 亿元,完成3549.67 km2的煤田地质勘探任务,为后续规划发展创造条件。完成了神府、榆神、榆横矿区的总体规划,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评审。积极实施资源整合,关闭516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对45处地方煤矿实施了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对86处乡镇煤矿进行了联并。全市累计投入2亿多元,用于小焦化厂的清理整顿,共关闭兰炭企业49户、焦炉78 台;累计投入1.6亿元,用于煤矿生产、生活区绿化,矿容矿貌得到了改观;共投入1.5亿元资金,对煤矿开采已形成的地表塌陷、水体泄露,植被破坏等进行了补偿和治理;累计矿区植树种草面积4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较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组织专家开展因采煤造成地面沉陷的治理调查研究,制定了榆树湾矿井保水采煤实施方案;规划了六个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中发展,环境集中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新建煤矿实施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三同时”;新建电力项目都采用空冷装置,同步建设了脱硫设施,并完善了节水环保工艺和设备。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榆林是煤炭资源的禀赋条件,特别适合大规模开采和就地转化。我市煤炭企业要实现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有利时机,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按照“三个转化”的方针,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过程中,把发展大型、特大型煤电化、一体化项目作为主攻目标,打破产业界限,以多种形式推进煤电联营、煤焦化联营、煤路运联营,延长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循环经济的格局。

当前,我们要着力处理好以下我市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系和问题。我市煤炭工业尽管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一些自身内部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直制约着我市煤炭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我市地方煤矿技术人员缺乏,科技含量低,从而形成盲目开采,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比如在我市,集矿、路、港、电、航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中央大型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单井单面产量、全员工效等多项指标创世界记录,是世界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与地方煤矿落后的采煤方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们深信通过这次“煤炭科技万里行”活动,为我们榆林煤炭工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榆林煤炭工业发展中,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供各位领导、专家进一步研究。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跨越式发展和适度开采之间的关系。我市地方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拉动的结果,并不完全是行业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是靠煤矿超能力生产;企业效益的增加主要还是依靠产量增加和价格提升。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跨越式发展和适度开采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榆林煤炭”、“平安榆林煤炭”。

二是正确处理开采与塌陷的关系。煤炭开采必然造成地表塌陷,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底,全市因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空区面积达320平方公里,仅神木县采空区面积达99.12平方公里,现已塌陷44平方公里。煤炭开采造成的塌陷,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我们绝不能熟视无睹,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在开采中治理,在治理中开采,力求把塌陷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绝不能再走山西、东北等老工业区的曲折道路。

三是正确处理煤炭开采和水资源保护的关系。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的7.3%。现有的开采方式,已造成了水体泄露,这就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因此,在煤炭资源开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煤炭开采和水资源保护的关系,积极探索保水采煤新技术。

四是采煤方法落后,资源浪费严重。全市现有地方煤矿普遍以炮采为主。高档普采、轻型综采和综采等先进的采煤方法没有得到普遍应用。落后的采煤方法,不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相适应,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必须应用煤矿先进适用技术,改革现有的采煤方法。

五是采空区治理已成为煤矿亟待解决的问题。受采煤方法限制,房柱式硐室开采导致工作面无法实现全负压通风,工作面空顶作业,顶板事故频发。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强,采空区面积范围越来越大。近年来大面积冒顶次数不断发生,已经成为我市煤炭安全生产的心腹之患。

六是煤层自燃发火倾向严重,矿井防治水任务艰巨。我市榆神矿区、神府矿区属侏罗纪煤田,煤类主要为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煤层自燃发火自燃发火指数低,极易自燃。近年来,全市有多处煤矿发生井下煤层自燃,虽然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榆神矿区大部分煤矿采用竖井开拓方式,工作面离涵水层较近,极易发生透水。

七是煤炭产品结构单一,转化率低。我市现有给类煤矿395处,2005年共生产原煤1.06亿吨,原煤生产和输出的比重过大,大量原煤以直销为主。受资金、技术、人才诸多因素限制,全市原煤就地转化1330万吨,转化率仅为12.5%,煤炭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焦化、煤电铝、煤气化、煤液化等优势产业和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洁净煤项目建设和劣质煤、煤矸石、与煤共生伴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等接续产业的培育更是滞后,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煤炭产业经济运行质量水平和综合效益不够理想。

八是煤矿安全欠账多,技术装备落后。受历史条件限制,我市地方煤矿起点低、先天不足,矿井采、掘、机、运、通以及排水、供电系统等普遍缺乏先进技术装备,井下采用非防爆车辆运输,没有实现矿井全程电子监控,整体技术装备落后,安全基础薄弱,矿井防灾抗灾能力较差,影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

同志们,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我国能源政策的调整,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作用、地位在今后会进一步加强,市场需求会进一步推动产量逐年提高。榆林作为全国产煤大市,既要做到产量有序增长,又要避免走过去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以及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装备煤炭企业,逐步提高我市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

这次煤科总院前来我市,秉承“立足煤炭、服务煤炭”的基本宗旨,坚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和优化煤炭产业,不断创新煤炭开采、洗选和安全防范技术、安全保障能力。这对于我市煤炭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次极好的机会,“煤炭科技万里行—走进榆林”,为我们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我们应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重点在资源勘探、采煤方法改革、中小煤矿技术改造、煤矿安全、洁净煤技术利用、产业延伸转化、保水采煤技术、采空区治理、环境保护、煤矿信息化、矿井标准化等领域加强合作交流。请参加会议的代表,要针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寻找与煤炭科研单位对接的切入点,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为榆林煤炭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携手合作,共同奋斗!

衷心祝愿“煤炭科技万里行”活动在榆林这块圣洁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谢谢大家!

榆林市煤炭工业局局长——刘乃儿

第五篇:榆林电力分公司企业文化知识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的主题是 D 。

A.“双优”文化 B.“光明”文化 C.“太阳”文化 D.“光谱”文化 2.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的英文标识是 B 。 A.SEP B.SPG C.STATE GRID D.SHAANXI POWER 3.陕西地电提出的“双优电网”是指 C 。 A.服务最优 电能最优 B.电能至优 服务最优 C.电能最优 服务更优 D.电网最优 服务更优 4.陕西地电的企业使命是 C 。

A.精铸电业 电业为民 B.打造双优电网 普照三秦大地 C.打造双优电网 传输现代文明 D.输优质电能 树行业先锋 5.陕西地电的企业愿景是 D 。

A.打造一流员工队伍 建设最优电网企业 B.打造双优电网 传输现代文明 C.致力于成为受尊敬的现代电网企业 D.致力于成为受尊重的现代化电能服务商 6.陕西地电的企业精神是 C 。

A.严履使命 居危奋进 致力久远 B.自励自信 不断超越 C.自信自强 不断超越 D.凝心聚力 创新超越 7.陕西地电的服务理念是 D 。

A.智创先机 服务致胜 竞合共赢 B.以客户为中心 C.服务是第一产品 D.从客户最满意的地方做起 从客户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8.陕西地电的安全理念是 C 。

A.责任是安全之魂 标准时安全之本 B.责任全员化 组织程序化 操作标准化 C.责任铭记心中 标准贯穿始终 D.我安全 我幸福 9.陕西地电的品牌宣言是 C 。

A.和谐电力 诚信地电 B.服务是第一产品 C.陕西电网 双优电网 D.创一流供电企业

10.陕西地电的《视觉形象识别手册》(VIS)和《企业文化手册》分别发布于 C 年。 A.2008,2009 B.2007,2008 C.2009,2010 D.2009,2009 1

二、填空题

1.“光谱”文化体系中“红色”代表 廉政 理念;“橙色”代表 管理 理念;“黄色”代表 学习 理念;“绿色”代表 安全 理念;“蓝色”代表 市场 理念;“靛色”代表 人才 理念;“紫色”代表 服务 理念。

2.企业文化是企业的 核心 竞争力之一,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文化力 的竞争。

3.陕西地电企业文化布局是要明确陕西地电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手册》中从

文化定向 、 文化定点 、 文化定局 、 文化定格 四个方面做出了回答。

4.陕西地电的企业价值观是 共识、共创、共享 。

5.陕西地电的企业文化来源于 历史传统 ;来源于 未来要求 ;来源于 管理风格 ;来源于 员工特点 ;来源于 外部环境 。

6.陕西地电员工行为规范是针对企业人制定的相关行为准则。公司主要对学习行为、

沟通行为 、 合作行为 、 服务行为 、安全行为、廉政行为等方面做了规范。 7.“电能最优”就是要为社会输送 安全 、 可靠 、 优质 的电能。“服务更优”就是要为客户提供 真诚 、 便捷 、 优质 、 满意 的服务。 8.陕西地电的学习理念是 人人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 。

9.在陕西地电企业文化行为规范体系中,行为纲领是公司系统的 基本法 ,公司提炼出的行为纲领是 合规合礼、效率效益 。

10.陕西地电行为规范体系包括 行为纲领 、 管理行为规范 、 员工行为规范 、

道德礼仪规范 四大部分。

11.陕西地电的企业发展观是 科技引领、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和谐发展 。

12.陕西地电行为规范体系旨在指导规范公司的 管理 行为,员工的 关键 行为、全员的 道德礼仪 行为等等,从而为塑造陕西地电卓越的电力服务品牌提供有力的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13.陕西地电充分认识并感触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 积极作用 ,把企业文化作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 重要战略 之一。

14.陕西地电要充分发挥文化力的作用,将文化服务于 经营 、作用于 管理 、融入到 生产 和 服务 等各项工作中。

15.陕西地电企业文化定向中明确提出:陕西地电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服务于 发展战略 ,

致力于提升发展力;要服务于 公司管理 ,致力于提升管控力;要服务于 中心工作 ,致力于提升执行力;要服务于 员工成长 ,致力于提升创造力;要服务于 团队稳定 ,致力于提升凝聚力。

16.陕西地电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 电能最优,服务更优 、 以市场为中心 、

服务是第一产品 、 两型两化 等先进的思想理念。

17.陕西地电的经营信条是 服务是第一产品,效益是第一目标 。

18.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陕西地电要建成省属国有企业中实力雄厚、资产优良、业绩优秀的 经营型 、 服务型 、 集团化 、 现代化 的大型配电网公司。

19.在管理行为规范中,根据陕西地电的实际情况,结合管理特征,主要对目标计划、科学决策、领导授权、 组织执行 、 监督检查 、 考核评价 、 激励约束 等方面的管理行为进行了规范。

20.陕西地电的市场理念是 智创先机、服务致胜、竞合共赢 。

21.陕西地电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包括 企业使命 、 企业愿景 、 企业价值观 、

企业发展观 、 企业精神 、 经营信条 。

22.陕西地电的管理理念是 始于尊重、精于专业、善于筹划、严于执行 。

23.“光谱”文化体系中,核心价值体系对应用理念体系具有 统领 作用,应用理念体系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 应用 和 具体化 表现。

24.陕西地电的廉政理念是 携两袖清风、带一片光明 。

25.员工道德礼仪是企业形象和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公司对全体员工基本道德、

基本礼仪 、 办公礼仪 、 会议礼仪 、商务礼仪等方面做了做了规范。 26.陕西地电的人才理念是 人人争做人才、人才成就企业 。

三、简答题

1.陕西地电“光谱”文化来源于员工特点。请问陕西地电员工有哪些特点?

答:公司员工醇厚朴实、吃苦耐劳;总量多,人才不足,整体能力素质水平不高,尤其是部分员工,思想比较陈旧,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创新能力、事业激情不够等等。这些特点要求公司的企业文化要强化员工的各种意识、激发员工奋斗激情、提振员工信心、强调学习文化。

2.陕西地电“光谱”文化来源于未来要求。请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集团公司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公司要建成省属国有企业中实力雄厚、资产优良、业绩优秀

的经营型、服务型、集团化、现代化的大型配电网公司;建成在全国配电行业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管理水平居领先地位的知名企业集团;建设智能化电网,培育知识型员工,打造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要求体现到公司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当中,体现到公司的价值观和各种理念当中。

3.集团公司提出的“双优电网”中,服务更优的含义是什么?

答:为客户提供真诚、便捷、优质、满意的服务。输送电能产品的过程也是提供服务的过程,公司把服务作为第一产品,努力提高全员的服务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对服务进行深化、延伸和创新,提升电能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客户和社会的满意,塑造公司优秀的服务品牌。 4.集团公司提出的“双优电网”中,电能最优的含义是什么?

答:为社会输送安全、可靠、优质的电能。公司通过电网的基础建设、智能化改造、技术提升、安全生产运行,电力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调度等大量持续的工作,为广大用电客户和社会输送优质电能,实现电能的最优化,从而塑造优秀的电力品牌。 5.在“光谱”文化中,对员工的仪容仪表是如何要求的?

答:仪容:自然、大方。面容、头发干净整洁,修饰自然得体。男员工不蓄须,不留怪异发型,不佩戴首饰;女员工可淡妆上岗,修饰文雅,不浓妆艳抹,不佩戴过多首饰,不使用过量香水。

仪表:整洁、得体。各岗位按规定统一着装;穿着规范,统一佩戴公司徽章;衣着整洁,配饰得当;重要场合,男士穿西装、衬衣,打领带,女士着西装或套裙。 6.在“光谱”文化中,对员工的交谈礼仪是如何要求的?

答:交谈时,用语文明。语音清晰,语气诚恳,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言简明,不谈与民族习惯有关的敏感话题。

交谈时,要专心致志,面带微笑,不能心不在焉、反应冷漠。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要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

交谈时,要保持适当距离,不可太远,也不可太近。

交谈时,要神态自然、举止大方,不可指手划脚,不做各种不雅的小动作。 7.如何理解“从客户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答:服务没有止境,服务没有盲点。要从细微处入手,从客户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注重服务效果,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营造整洁有序的营业环境和现场服务环境,注重服务细节,及时发现并排除服务盲点。严守服务规程,以

良好的态度、专业的技能、优秀的素养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8.如何理解“责任铭记心中”?

答:电力企业的安全责任维系着电网设备的健康运行,维系着客户的安全可靠用电,维系着员工家庭的圆满幸福,维系着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每一位员工,都要时时牢记肩上担负的责任,时时、处处、事事体现责任感。公司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责任人制度,实现安全工作责任到人、负责到底。

9.在“光谱”文化体系图中,“圆”和“光带”分别代表什么、寓意什么?

答:“圆”代表太阳,太阳是光源,用以寓意陕西地电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发展观、企业精神、经营信条等核心价值体系。

“光带”代表具有七种色彩的太阳光谱,用以寓意陕西地电的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服务理念、市场理念、安全理念、廉政理念等应用理念体系,同时用以寓意公司为客户和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寓意陕西地电的员工具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自信开放、和谐包容的胸怀。

四、论述题

请谈谈你对“光谱”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你对集团公司下一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何建议? 这是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这是一个形神兼备的气场,这是汇集陕西地电企业智慧的菁华--“光谱”文化。文化统一认识坚定思想,文化缔造事业促进发展,尤其是凝聚着千万地电人心智结晶的“光谱”文化,在公司所属单位和各级部门的充分实践下,有力地夯实了公司的安全基业,巩固了公司的电网建设,极大推动了企业文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打造“两型两化”企业、构筑“双优电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公司软实力的最好体现,企业文化重在执行,不仅要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更要深入落实到行动中去。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理念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用理念引领,以管理规范,使企业文化虚实兼备、软硬相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一年级我做的文具下一篇:英美文学有关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