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电子商务论文

2022-05-08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微服务电子商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近3年,微服务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尝试转型微服务架构的企业日益增多,微服务也更多地暴露在国内技术圈的聚光灯下,成为技术社交、媒体和大会演讲的热点。华为公司于2017年5月开源了ServiceComb微服务项目,并于同年11月捐赠给Apache软件基金会。

微服务电子商务论文 篇1: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论的图书馆社交网络微服务研究

〔摘要〕新信息环境下微服务逐渐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新常态,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指导思想对图书馆微服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对社交网络图书馆微服务进行分析,在图书馆服务中应该提供投入与产出的效用最大化,防止图书馆微服务供需错位,应充分利用开放获取、MOOC学习、社群经济等增加图书馆微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图书馆;社交网络;微服务;供给侧改革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1.021

〔Key words〕library;SNS;micro-service;supply-side reform

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交网络对用户的影响越来越深入,QQ空间、微博、微信等不同形态的社交网络次第崛起,成為在互联网应用领域影响最深刻的变革。国内外图书馆针对SNS进行了大量的图书馆微服务实践,国外图书馆积极利用Facebook进行信息发布以及信息交流互动[1],国内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也针对微服务进行了具体的实践与应用,如国家图书馆开设名为网络书香的新浪微博实时发布国图的相关活动信息,清华大学在人人网开设的书友会可以发布图书馆的活动动态与新书通告[2],重庆大学图书馆自主开发了个人书斋系统,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也曾实现了校内图书馆网站与腾讯QQ空间的接口对接,实现了图书馆网站与社交网站的对接,为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社交化提供了便利[3],此外国内外图书馆还通过Twitter、人人网、豆瓣网、微信等实现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社交化并使得图书馆服务朝着微信息泛在化方向发展。可以说图书馆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一直致力于自身价值最大化的探索。但是众多研究表明图书馆所提供的社交网络微服务其用户参与度是很低的,用户浏览量和评论量都非常少,尤其是国内图书馆的公共主页[4-5]。这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微信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图书馆积极将微服务与社交网络服务应用到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变革中,但是并没有产生像其他领域如电子商务、网络传媒等领域的深刻变化。这足以说明社交网络微服务本身虽然已经被大多数图书馆广泛接受,却没有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得到很好的推广。本文利用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充分发挥社交网络汇聚与分享的平台作用,促进图书馆社交网络微服务的创新发展。

1供给侧改革理论

1.1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指出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6]。2016年1月2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1.2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供给侧改革又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在经济领域实现由原来主要依靠刺激拉动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增加总需求从而实现总收入的增加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变为依靠优化供给侧相关要素的供给结构,打破旧的体制机制,加强技术创新来打破供需错配,使市场的供给结构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结构,从而释放经济增长的动力,增强要素活力,实现新的经济增长阶段的经济“新常态”。

1.3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长期以来公共服务主要依靠国家公办机构供给,对民办力量重视不够,公办机构自身在资源配置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7],这就使得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变得迫切而有必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服务中去[8]。这对于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具有指导意义。杨宜勇等认为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应该注重引进社会企业和民办机构增强公共服务领域的活力与竞争力,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对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标准进行改进,最后让公共服务受益者拥有更多的选择[9]。图书馆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指导思想对图书馆社交网络微服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供给侧改革与图书馆微服务的关系

2.1服务是商品的特殊形式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国民总收入就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虽然图书馆服务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没有相对于企业生产中那样严格的成本收益核算,但是图书馆服务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依然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图书馆掌握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如果不能将这些资源很好的利用就成为图书馆事业的“亏损”,用户对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进行“消费”才是图书馆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所在。

2.2图书馆服务是公共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管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是公共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公共服务事业通过图书馆提供精神服务,图书馆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信息化建设和高校学术资源管理与传播中,图书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当前社交网络服务崛起,网红经济兴起,每个用户都是微媒体和自媒体,都是信息产生的源头和扩散和渠道,微生活、微学习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图书馆面向社交网络的微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3智媒时代图书馆的微服务需要供给侧调整

目前国內外图书馆面向社交网络的服务所做的实践大多都是简单的模仿与照搬,大多没有为图书馆增加更多的关注度和吸引更多的用户,使得图书馆微服务大多流于表面形式。将原来在线下进行的阅读推广、咨询服务、馆藏资源查询服务照搬到互联网社交网络上去,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服务环境中形成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微学习方式并没有与图书馆提供的微服务形成一种良性的供需关系。图书馆微服务与用户的微需求存在着一定的供需错位,因此供给侧改革理论对图书馆微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供给侧改革理论对图书馆微服务具有指导作用

供给侧理论所针对的经济问题之一就是供需错位,统计显示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达0.469,远远超出国际警戒线0.4[11]。这使得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量、消费特点、消费内容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上存在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差别。然而长期以来的需求侧刺激政策忽视了对供给侧结构的调整,这就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供需错位现象。图书馆服务也一样,图书馆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多以纸质形式或电子形式整体系统地陈列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或者数据库中,如同一座资源仓库。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的学习方式则是日趋碎片化、灵活化,用户所追求的是灵活性、便捷性与时效性。因此对图书馆微服务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调整才是驱动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必要手段。

3.1合理分配图书馆资金,实现投入资金的效用最大化当前高校图书馆资金投入主要为图书采购电子资源以及数据库的采购,其中电子资源和数据库采购所占经费有逐年上升趋势,图书采购在不断下降[12]。这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微信息时代的到来仅仅是改变采购资源的形式是不足以应对图书馆用户对微信息微学习的需求,无法真正吸引碎片化阅读习惯的用户。图书馆需要实现边际投入的最优化,让产品更个性化,让服务更人性化,实现投入资金的效用最大化,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黏性。

3.2优化图书馆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图书馆员微服务素质创新驱动只能靠人,人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是图书馆创新驱动的不竭动力[13]。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创新驱动的主体,图书馆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图书馆创新驱动的第一要务。 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会因为对朋友圈或专业人士的信赖而更倾向于信赖他们的推荐,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有更高的业务能力,更广泛的社交平台,并且能够更及时地与用户进行互动。图书馆微服务环境下对图书馆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馆内服务,图书馆员需要熟悉多种社交媒体,需要具有更高的检索技巧和对微内容的整合能力。人的创新需要制度的支撑和激励,人才培养模式和激励机制是图书馆供给侧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一环。

3.3注重图书馆微服务的用户需求,防止微服务的供需错位从当前图书馆微服务的形式来看图书馆微服务存在着供需错位现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原来社交网络服务逐渐向着微信息化方向发展,图书馆应该更加支持学术成果甚至图书的开放获取,因为开放获取资源更适合转化为微资源,更适合在微信息环境下的传播与共享。此外,MOOC等形式的网络开放课程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微学习形式,其开放共享、去中心化以及交互性强等特点显然与图书馆微服务有着高度的切合[14]。因此对图书馆微服务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微服务内容使图书馆微服务供需更加切合,避免供需错位。

3.4尝试与民办公共服务机构合作,增强微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在微信息时代,走在微服务前列的是民办机构和社会企业,在社交网络服务的发展变化中各大社交网站通过自身不断创新的服务方式吸引了一大批社交网络用户,庞大的用户群体产生着不断变化的信息数据,社交网站根据这些资源开发出更加便捷的网络微服务方式,这些是图书馆无法相比的。图书馆要善于通过与社交网站合作引进民办服务机构的先进技术,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增强图书馆微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4图书馆微服务供给侧管理的对策建议

4.1科研学术领域提供开放获取微共享

长期以来,各类数据库商垄断了大量的科研数据和学术资源,严重阻碍了学术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共享与评价,在学术交流领域个性化自由化的微服务受到了束缚。随着开放获取运动的开展,开放获取学术资源已经达到了逼近主流化的转折点[15]。一方面,学术资源的开放获取能够节约图书馆采购经费,节约更多资金用于图书馆微服务的其他内容;另一方面,开放获取将促使图书馆放弃原来依靠增加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服务模式,转而依靠提供资源的发现与增值服务以及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16]。开放获取使得图书馆从原来的馆藏服务中解放出来,将资源发现与增值服务实时性个性化地推送给用户,满足用户在学术交流中的微需求。

4.2日常学习中引进MOOC参与微学习

随着MOOC时代的到来,校园学习生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MOOC的开放性、个性化、网络化特性使得学生学习变得更加灵活,社交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使得MOOC短视频更易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降成本补短板是供给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图书馆可以整合MOOC学习资源,联合MOOC网站建立学科导航、版权规范等引进MOOC参与微学习,通过社交平台进行评价与分享,提高MOOC信息的质量和效率。

4.3构建知识社群激发用户关系微互动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社群不再受位置和距离的束缚,传统社群升级为社交网络。用户期望借助成熟的关系链减少知识寻求中的时间成本,提高学习效率,社交网络的融合互通开启了新的社交红利时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自媒体拉动信息资源的传播和扩散,用户通过信任关系互动交流、整理和优化信息。由于选择成本的降低,需求信息主动到达用户的障碍也会大大降低[17]。图书馆构建知识社群有利于提高效率,用户参与有助于创新驱动和服务增值。

4.4创建自媒体营销中心提供可视化场景微服务

图书馆利用移动APP、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等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营销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开发利用各种社交平台之前,图书馆应对用户做充分调研,创建和搭载用户常用的各种应用程序入口,如云相册、云盘入口等等。有经验的图书馆员,也可以利用微群、微信圈等对图书馆服务进行营销。一方面催生用户对图书馆的关注;另一方面提高用户使用频率,如能在服务中搭载图书馆相关的微场景,对用户行为召唤和社交协作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结语

国外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相当普遍,国内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形式也日益多样,但是社交网络作为网络第三空间的概念仍没有得到广泛普及。用户寻找信息以及交流信息本质上是需求侧的要求,只有了解用户需求,从供给侧分析需求产生的根源,从供给驱动、效率提高上努力,消除图书馆旧有的传统桎梏,增加有效供给,挖掘增长潜力,才能审时度势,增加图书馆微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使图书馆在社交网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丁献峰,杨九龙.基于Facebook的国外图书馆创新服务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5):23-27.

[2]姚飞,窦天芳,武丽娜,等.基于社会网络理念打造泛在图书馆服务——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5):68-75.

[3]李文江,陈诗琴.图书馆网站与腾讯社交网络对接设计[J].图书馆论坛,2014,(1):74-79.

[4]黄佩,王翠萍.国内外SNS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3,(11):132-136.

[5]彭亚飞.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交网络应用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7):79-81.

[6]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10/c1117099915.htm.

[7]郁建兴.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历程、社会政策与体制机制[J].学术月刊,2011,(3):5-17.

[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03/c11170276767.htm.

[9]杨宜勇,邢伟.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侧改革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5):70-83.

[10]林丽.微服务——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方向[J].图书馆界,2014,(2):1-3,7.

[11]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2-17.

[12]王晓红.农业高校图书馆不同类型资源资金分配与对策研究——以天津农学院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0):76-78,82.

[13]李佐军.供给侧改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4):121.

[14]王红,颉艳萍.MOOCs浪潮下构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J].现代情报,2014,(10):92-95.

[15]张晓林,李麟,刘细文,等.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逼近“主流化”转折点[J].图书情报工作,2012,(9):42-47.

[16]罗粤民.开放获取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1):34-36,66.

[17]徐志斌.社交紅利[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9):102.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作者:白才进 田加坤

微服务电子商务论文 篇2:

微服务顶级开源项目的创立和成长Apache ServiceComb

近3年,微服务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尝试转型微服务架构的企业日益增多,微服务也更多地暴露在国内技术圈的聚光灯下,成为技术社交、媒体和大会演讲的热点。华为公司于2017年5月开源了ServiceComb微服务项目,并于同年11月捐赠给Apache软件基金会。2018年10月,Apache软件基金会宣布Apache ServiceComb成为Apache顶级项目。

产业发展驱动微服务技术革新

Gartner预测微服务成为主流

2016年开始,微服务成为仅次于物联网和认知计算的第三热门软件架构,在Gartner的Hype Cycle技术成熟度曲线上排名非常靠前,Gartner认为微服务在未来2~5年内成为主流。

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NetFlix、Amazon、Twitter等大家熟知的国际互联网巨头已经在探索微服务,并尝试在项目中予以实践,这些企业的努力为后来微服务理论的确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国内,华为、阿里是较早一批开始接触和探索微服务的企业,并在实践中孵化了优秀的微服务开发框架,帮助用户快速地实现微服务。

互联网爆炸式发展促使微服务诞生

微服务和传统SOA同属于服务化架构体系,服务化架构需要追溯到50年前至今还发挥重要作用的著名康威定律,而后,2000—2007年,电子商务大发展促进了SOA流行,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和普及引发了人们探索新一代服务化架构的热潮,促使了微服务的萌芽,产业发展是驱动技术革新的原动力。

微服务从萌芽伊始,至今已发展8个年头,它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SOA的一种进化,随着众多国内外创新型企业对微服务的持续探索、实践,以及世界级软件架构大师系统化地丰富、阐释概念,理论、实践相结合,共同勾勒出微服务的轮廓。

云计算和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微服务提供成长的土壤

如今,世界已迈进“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等IT助力产业向智能化、万物互联和敏捷创新的数字化转型,各行各业将迎来一波革新潮。云计算成为产业转型的沃土,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85%的企业应用将运行在云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从资源云化向应用云化演进、以应用为中心提供业务能力服务,利用云能力使企业回归聚焦自身业务,节省现金流投入和运维基础设施消耗的时间成本。

在产业发展趋势下,云原生、容器化技术日臻完善,基础设施自动化、持续交付、按需虚拟化、小型自治团队、大型集群系统等实践纷纷流行,为微服务的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微服务在协同云化应用快速创新、按需弹性伸缩、短平快持续交付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微服务成为企业云化、全面解耦的基石。

以产品化的思维做开源项目

ServiceComb应运而生

随着云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IT部门从原来的成本中心转变成生产中心,如何将客户需求和软件价值更快的交付到客户手中,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前是“大鱼吃小鱼”,现在是“快鱼吃慢鱼”。

现代软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娱乐,应用(特别是消费类应用)流量会出现明显的波峰波谷,例如,游戏一般在工作日和白天玩得少,而在休息日和晚上玩得多。还有些无法预期流量的应用,可能大部分时间流量一直稳定,而一个意外事件就会导致流量产生指数级增长,无论是哪一种场景,都要求应用架构能具备更好的弹性能力来保证业务的可用性。

经过这一波互联网技术洗礼之后,行业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很多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都希望通过业务创新获取新的增长点,而业务创新九死一生,从IT部门视角来看,基于团队已有的技能,重用企业已有的技术资产(比如投资了很贵的技术平台软件),这就是节省成本。

从程序员的角度切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都有不同技术栈,例如,开发语言没有绝对的好坏,Java、C++、Python、Golang等都有适合的场景,多数企业的技术决策者会希望能用合适的技术去匹配业务,所以在选择能支撑未来业务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框架和平台产品时,对技术本身开放性的考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从企业用户的视角来看,他们的诉求往往是:高可用性、容錯性、可管理性、可替代性、可测试性、组织扩张、架构弹性等。其实从这些反馈不难看出,业界对微服务的诉求不仅仅是需要某个单点问题或一个工具套件,而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微服务这种新的研发理念来改变整个研发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技术、组织和流程的变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业务视角总结出微服务的价值:更快、更稳、更经济

更快:是指业务上线的速度,使用微服务能把业务上线周期从年降到月、周,甚至是随时上线;

更稳:是指系统可用性,基于微服务构建的系统能把系统SLA从3个9提升到4个9、5个9,甚至永不断服;

更经济:是指业务的资源成本,基于微服务更细粒度的弹性,能实现业务规模扩张与资源支出的最佳平衡。

微服务的本质是化繁为简,分而治之,从而加快企业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微服务会倍受企业青睐,Apache ServiceComb为什么应运而生的原因之一。

ServiceComb瞄准企业微服务化难题

谈到Apache ServiceComb,不得不提其愿景:提供一站式的微服务开源解决方案,致力于帮助企业、用户和开发者将企业应用轻松微服务化上云,实现对微服务应用的高效运维管理。

Apache ServiceComb的愿景,有几个词令人印象深刻,“帮助”“轻松”“高效”,词的背后隐藏了ServiceComb的主要代码捐赠者华为公司背后对微服务历程的探索过程及积累。

华为公司从2012年开始在很多创新项目里应用微服务技术,在2014年随着微服务框架技术愈加成熟,工具愈加完善,各个产品线开始基于微服务框架做云化产品。2016年,华为公司为促进能力共享,将散落在各产品线的微服务相关的工具、平台、框架和团队统一整合成华为公司级华为云平台微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负责微服务平台的交付和技术演进,统一支撑整个华为公司产品微服务化转型。截至当前,华为公司无线、云核心网、消费者云等基于此微服务框架都已完成云化及商用。

2017年,随着华为云成立,华为云将能力在公有云上开放出来,更开源了ServiceComb微服务项目,让业界更多的企业和开发者能更方便的使用微服务技术,少走弯路。

如何基于微服务架构高效开发和上线

传统的单体应用因为是单进程,组件A与组件B的进程内调用只需使用编程语言的语法,一行简单的代码就能搞定,但是在微服务系统里,有在服务发现、服务容错、服务限流、服务降级、分布式事务等诸多复杂的分布式技术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都留给业务开发人员,显然业务开发是快不起来的,这就是微服务化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如何在不可预期的流量下保证业务的高可靠运行

从一个单体应用拆分成多个独立运行的微服务应用,从理论上来说,系统的故障点是增多的,用户请求的每一跳都有可能出错,特别是在资源受限的大规模流量冲击下,这又引入微服务化后的第二个问题。

在复杂的微服务系统中如何实现问题快速定位与恢复

在微服务系统中,特别是在动辄上百个微服务和实例部署的场景下,一个业务请求很可能跨越了多个微服务多个实例多个节点,别说定位问题,就是先搞定问题定界都很难,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自动化的工具或平台来支撑,靠人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传统架构下的遗留系统如何向微服务架构低成本迁移

最后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在传统企业里面,都会有一些遗留的资产或运行中的业务系统,不可能把这些都推倒重来,不仅成本太高,而且业务风险也大。如何将传统架构下的遗留系统低成本的向微服务架构迁移也是微服务解决方案需要系统考虑的。

这些都是过去华为各产品线服务化经验沉淀的精华。Apache ServiceComb开源,一方面将经验共享出来,分享给遇到微服务化难题的企业,促进行业更快向云化转型,一方面也和同样面临数字化云化转型的企业共同探讨和继续创新解决微服务化难题。

开放、创新、标准

Apache ServiceComb从设计上,一直秉持“将简单留给用户、复杂扔给自己”的设计导向,从设计之初就形成了“全面开放,使用标准协议,架构易于拆分和扩展,对开发人员友好,可以与业界其他流行框架互通集成”的共识。

一方面,组织和开发人员的复杂性来源于技能的多样性,大家使用不同的开发语言,同一种开发语言存在多样的开发习惯。ServiceComb通过支持主流的编程风格及优化兼容不同的编程习惯来拥抱90%的开发者,使大多数开发者可以快速工作。通过契约将通信协议剥离,用户也可以通过通信协议拓展机制,自行进行其他通信协议对接,协议的切换和共存不需要修改任何一行代码即可实现。

另一方面,ServiceComb自身可以以轻量级的方式进行运行,也可以和J2EE/Tomcat/Spring等生态无缝链接,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构建自己的微服务系统。

Apache ServiceComb在开源以来也获得了两大开源奖项“2018OSCAR尖峰开源技术创新奖”和“2018COSCL中国优秀开源项目一等奖”。Apache ServiceComb基于面对企业微服务化难题的技术创新在诸多领域获得收效。

开箱即用:集服务注册、发现、通信和微服务治理能力为一体,并默认提供集中化配置,结合脚手架能力,实现微服务治理能力0编码,开发人员简单配置即可使能微服务常见功能。

ServiceComb内置覆盖了微服务下绝大多数场景的流量控制、容错熔断、限流降级、故障注入等治理和管控能力。ServiceComb内置轻量级高性能边缘服务,支持Producer端治理,结合扩展路由能力和动态配置能力能轻松实现灰度发布、A/B测试等关键特性,在业务实测中,在同等资源使用下,吞吐能力是业界常规方案的2.8倍。

第一個实现纯异步内核的微服务框架:实现超低调用时延和高吞吐能力,高性能。

ServiceComb实现纯异步内核、多线程池和隔离舱,同时支持同步和异步模式,并可在微服务、接口和方法三个维度上进行线程配置并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互相隔离。华为消费者云使用ServiceComb实现1500+集群节点规模的微服务以支持4亿手机用户在线,QPS提升2倍+,时延降低45%,从而节省大量硬件资源。

基于契约(Open API)的开发模式

微服务化不是一个单点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技术、组织和流程变革。在团队协作上,让微服务的开发、测试、文档等协作和管控活动标准化和自动化。ServiceComb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基于Swagger实现通信模型与编程模型分离的微服务项目,代码自动生成契约可以实现微服务治理能力与业务代码隔离,以使应用开发人员仅需专注业务逻辑。

某省级财政厅系统一直存在烟囱架构、数据标准不统一、多ISV协同困难的问题,使用ServiceComb完成应用全面微服务化改造,基于契约实现接口标准由财政厅统一管控,ISV只需聚焦微服务交付,降低依赖性,同时基于契约统一业务模型和数据集成标准,系统无缝对接,实现财政数据统一呈现,业务全盘管控。

同时,支持框架式SDK和Service Mesh 0侵入微服务化两种方式,实现两种微服务化方式运维管控统一,降低用户运维管控成本。

分布式事务最终一致性:

ServiceComb提供了分布式事务Saga方案和集中式事务协调器,解决微服务场景下不能依靠单一数据库来实现跨服务事务一致性的难题。用户只需要通过注解方式定义事务的执行方法以及撤销方法,Saga框架会自动保证分布式事务执行的最终一致性。

ServiceComb更是中国微服务行业标准制定的核心框架参考,ServiceComb团队作为核心团队参与了此次业界首个微服务行业标准意见稿的撰写,ServiceComb也在继续参与该标准规范终稿制定,从而进一步深化微服务在行业中的应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Apache ServiceComb的目标不止步于Apache顶级项目,而是实实在在联合业界的力量为解决企业上云的难题贡献力量。

正如华为云PaaS产品部总经理廖振钦在Apache软件基金会的官方通告中说到的:“Apache ServiceComb是华为云微服务引擎CSE的核心。它广泛应用于华为消费云、华为云核、华为EI等众多主要产品,是华为微服务的事实标准。

我们非常高兴看到ServiceComb在Apache孵化器中快速发展,鼓励更多工程师通过成为Apache软件基金会志愿者社区的一员继续接受开源,并为开源做出贡献。”

ServiceComb从来没有冒进地满地迸发子项目,而是在扎实听取用户的声音。ServiceComb是坚持Apache Way的,这就意味着ServiceComb的发展方向是由业界及开源社区共同决定的。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了ServiceComb,并反馈扎实的需求,例如,因为ServiceComb是基于契约的,那么,除了自动生成契约之外,通过契约自动生成代码模板、契约调测、远程契约调试等能力可以形成统一的工具链。通过诸如此类的企业微服务化中的痛点需求,ServiceComb可以不断演进以提供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部分企业CTO也针对下一代前向演进上提出了一些见解,ServiceComb社区也欢迎业界的力量可以一起来解决。随着云计算的发展,2019年各大厂商也开始发布混合云方案,那么对于微服务而言,在混合云领域微服务又会面临如何的困难?可以产出什么解决方案,诸如此类问题,都是ServiceComb将和数字化转型企业一起共同去面对的,ServiceComb不会止步,而是牢记自己的使命,借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对于Apache ServiceComb,只要微服务化云化有难处,ServiceComb就会协同业界力量不断演进发展。

作者:Zen Lin 刘云华 马彬

微服务电子商务论文 篇3: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模式探索

摘要:创业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之一,因此如何将高校图书馆的微服务模式依托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师生读者的需求特点、图书馆创新创业微服务模式策略及微服务发展的相关方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借阅和服务质量,为读者提供便利的创新创业信息资源。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图书馆;微服务

前言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师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创新创业型大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高校图书馆凭借其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学校师生提供相对全面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创建创业型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活动空间,将图书馆的传统优势融入图书馆讲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模式,顺应了高校创业教育理念的趋势。本文重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在融合微服务模式探索上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借鉴和思考。

一、创新创业培养环境下高校师生的需求特点

(一)师生希望利用业余时间实现碎片化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移动设备普及率的提高,高校师生的阅读需求也在发生悄然变化,传统的纸质书籍借阅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学习与科研需求。一方面由于纸质书籍数量有限,藏书全部借出,可能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借到需要的书籍,这无疑会影响师生的科研进度。另一方面,高校师生在进行科研学习时,往往只需要某些书籍中个别章节的内容,为此专门去图书馆借阅纸质书籍,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多,不太值得。此时图书馆微服务的阅读模式的优势便凸现出来:它形式内容更加精炼,能够让师生用较短的时间捕捉到更广博的信息量,这种模式令师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实现高效率阅读。

(二)需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

图书馆依托丰富的资源数据信息,通过微服务模式能够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通过微信推送及网络讲座定期更新、整合创业信息的线上共享资源。图书馆微服务平台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空闲碎片时间进行相关创新创业信息的查阅分析,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效率,使创新创业培养更加便捷。

(三)移动端带来阅读的互动性需求

与社会图书馆比较而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往往有更高更专的科研任务,因此阅读需求大多集中在相关专业书籍文献方面。图书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资源共享平台,一方面可以为师生提供极为便利、及时的阅读资源;另一方面当出现疑问或者建议时亦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迅速进行信息反馈,同时,师生也可以通过移动端平台互相交流,随时分享学习心得,从而增加了图书馆服务的互动性。

二、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微服务模式构建策略

(一)与微信、微博共建图书馆创新创业微服务平台

随着互联网+大环境的推动,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模式成为创新创业工作中重要的构成环节。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模式和理念,而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微服务平台,构建个性化导读和推送服务,增加互动环节。不断探索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在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专业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微服务功能。

当前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高校师生可以通过这些设备方便快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微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微博、QQ或者网站等途径以最快的速度,将最全面最有效的创新创业信息传递给学生。为了让高校学生不断提高创新创业的知识和理念,图书馆应多购置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理论和企业生产流程、成功案例等书籍,并通过微服务平台发布最新购置书籍的信息,方便师生迅速了解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高校图书馆同时也是学生上自习的重要场所,学生习惯在图书馆学习讨论问题,但因为个别馆资源紧张,往往存在自习占座的现象,而通过微服务平台可以建立余座查询系统,学生通过平台就可以提前了解图书馆空座情况,位置一旦被选,则会显示选中。方便学生在线了解图书馆自习座位的数量和位置情况,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便利条件。

(二)构建创业教育的个性化导读、推送服务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创新创业资源为主导的资源服务支持,以微信、微博等微服务为平台,建立符合需求的个性化导读和各种推送服务。例如针对创业类读者,图书馆可以选择质量优秀且借阅量大的一些创业类书籍,将其转成电子图书,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发布,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章节阅读,这样既可以节省奔波于图书馆途中的时间,也解决了纸质书籍借阅紧张的问题。另外,通过微服务平台,可以为学生分门别类地推送信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企业和不同结构等资源信息进行整理,推送有借鉴意义的信息,并发送相关的链接,也可以推送一些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以供参考,鼓励更多的在校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提早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

当前各高校纷纷推出网络平台的阅读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推送创新创业资源信息,适应了当前多元化阅读的方式。高校师生通过图书馆微服务的平台,不仅可以享受便捷的信息资源,还可以体现现代化图书馆的人文服务。

(三)增加互动阅读微服务环节

互动阅读主要指读者之间的互动及读者和图书管理员之间的互动。对于有意向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在线阅读平台了解、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并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心得在线交流,相互切磋,互相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迸发思想交流的火花,给自己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另外,师生也可以通过这个在线平台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推动图书馆微服务水平的不断进步。再者,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微服务平台收集师生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论文,并且进行整理统计,根据师生具体的需求购买新书,使图书馆的馆藏书不断满足师生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要求。图书馆在这个阅读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师生更多需求。

三、高校图书馆共建微信公众平台发展建议

(一)强化高校图书馆共建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力度

随着当今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微服务平台。因此各大高校如果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微服务平台,不仅能确保在时空上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而且高校师生不再因为地理环境和有线网络局限而影响信息的交流,高校師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实现信息交流。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阅读方式越来越碎片化,人们零散的时间增多,如用坐公交坐地铁的时间就可以进行阅读学习,所以各大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加大微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强化公众平台的利用率,使得各大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能够优化到最大,不断推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校园的期刊或者官网加大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力度,还可以在微信平台上组织各大高校进行有关创新创业培养的推广活动,通过活跃微信公众平台,扩大各大高校微服务的用户范围。

(二)深入挖掘高校图书馆共建微服务的互动功能

前面分析了移动端带来的互动需求,在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各大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平台的互动功能,如智能问答型和人工问答型模式。绝大多数的微服务平台已经开启了智能问答的功能,用户可以选取预先设定的指令,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回复信息。目前由于人工问答功能的模式需要投入的技术含量较高,并且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资金,所以人工问答功能的微服务平台设置得相对较少,目前仍然处在探索试验中。我们在深入挖掘探究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平台互动功能时,要多借鉴电子商务在微服务平台上的成功经验,通过应用客服信息来开发接口,建立更加适合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资源服务的体系,保证高校信息的沟通畅通无阻碍,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做好支撑服务。

(三)提升高校图书馆共建微服务平台个性化服务水平

各大高校的师生通过微服务平台可以便捷地获得图书借阅和信息资源的功能,但是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功能不能仅限于此,还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将不同用户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小组,针对不同需求的小组推送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另外,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在确保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构建用户信息需求的数据分析模型,精细划分用户,进行合理分类,及时推送需求的信息,真正实现精细化个性服务。

(四)建立大学生创业信息保障系统,培养创业型人才

目前看来,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和高校图书馆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没有形成互相补充的局面。就业创业指导部门没有利用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中的优势,而高校图书馆自身拥有的强大的信息资源也没有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就业创业指导部门,都各自为战,互不补充。所以在目前信息化的今天,要想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就必须建立学生为主体的,就业指导部门和图书馆相互配合、信息共享的保障体系。具体做法如下:①就业指导部门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筛选和评估图书馆提供的重要信息资源,在高校就业网站上发布真实有效的信息。②在图书馆微服务平台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专栏,与就业指导部门相互配合,在技术上能够与就业指导部门的就业网站相互链接,既可以作为信息资源也可以作为就业指导部门的一个重要部分。③大学就业创业指导部门仍然作为学生主要了解就业形势的主要渠道,在做好咨询服务指导工作的同时,与图书馆合作开展一些关于就业创业的活动和讲座,比如创新创业讲堂、创业技能大赛等。因此,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系统,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素质,也为创业型大学培养创业型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图书馆员能力建设,提升服务于创业型大学的水平

随着当今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不能仅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要依靠拥有专业知识、知识渊博的复合型图书馆人才。高校图书馆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图书馆学、信息学、情报学等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如何从海量的信息里提炼、分析、整理、加工,或者成为某一方面的咨询专业人才,可以深入科研活动中。高校图书馆员的能力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功能拓展的基础,是高校图书馆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的保障,有利于更好地服务高校师生。所以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创业型大学里,要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水平,充分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身素质建设的提高,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就业创业培养的基地,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提高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水平才能较好地缓解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资源和信息中心,可以通过微服务模式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体系不断完善,阅读模式不断优化,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手段越来越便捷。所以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模式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优质平台,仍然需要不断验证和探索,是高校图书馆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张珠江.“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6).

[2]宋鸾姣.高校图书馆在创业教育中的优势和使命[J].甘肃科技,2011,(6).

[3]任俊霞,赵宁,季莹.创新创业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利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6,(8).

[4]黄晓霞.微信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7,(3).

作者:刘静 车颖 何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流行语设计教学论文下一篇:新课标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