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2-04-2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根据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要求,以人为本伦理观、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生态经济伦理观以及和谐伦理观这四条伦理原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态伦理教育研究

摘 要: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初中生物老师应根据生物教材中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伦理素质。

关键词:环境;生态伦理;初中生物;教学

20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环境问题都越来越重视,生态伦理思想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生物老师应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伦理素质。

一、生态伦理素质的基本内涵

生态伦理素质是指人们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素养。目前全球的生态危机日益加重,正逐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只有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生态伦理素养,才能让我国的经济增长由资源型转变为科技进步型,才能有效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目前初中生生态伦理素质的基本状况

根据在学校的调查,初中生的生态伦理知识、环保知识比较欠缺,保护生态的理念和实践能力都较弱。这些和他们自身、家长、

学校和社会宣传有较大的关系。

1.学校教育不足

当前的初中教育,过分关心的是升学率,关注的是基础知识的构建,而基本上没有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尽管有部分章节谈到了环境保护问题,但是很少从人与自然的价值观、消费观、权利观等方面去讨论和引导,未能让学生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同时,生态伦理的教育往往停留在组织一些简单的环保活动上,手段过于单一,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吸引力和趣味性。

2.家长意识不够

家长的生态伦理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的形成。由于部分家长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尤其农村学生的家长很少接受相关知识,导致这些家长很难从正面影响学生的生态伦理观。

3.社会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将促进学生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形成,相反,则会起到阻碍作用。由于社会热点问题太多,信息量太大,媒体在宣传生态伦理观念时引导不够。同时由于生态环保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一些监督措施成为形式主义。公众真正参与意识不强,学生生态伦理观念难以形成。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的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提升他们的生态伦理素质,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整个社会生态伦理素质的提高。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不少章节和内容都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伦理直接或者间接相关。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1.做好典型课程的教学设计

例如:在《生物与环境》一章中,教师应该紧扣环境保护这一核心,采用情境式教学。教师尽可能多地收集图片、影像等相关资料,利用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如,在《生态系统》一章中,可以采用小品的形式,由学生扮演各种生物,演绎生物链、食物网的各种变化。这种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活力,使得学生对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形象,有助于生态学概念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观。

2.结合社会活动,提升生态伦理素质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湿地日、爱鸟周、无烟日、人口日、土地日、减灾日等众多节日,旨在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教师应结合这些节日,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提升生态伦理素质。

如,我们可以结合爱鸟日举办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媒体组织的征文比赛;在讲传染病一节时可以观看有关非典的影视录像,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破坏环境的危害,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督促自己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

3.突出农大优势,开展研究性学习

江西农业大学有众多与生物学相关的专业,如农学、林学、动物学、环境保护等专业。同时大学还有植物园、生态实验园。江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利用相关优势,邀请大学农林学院的专家教授,为学生传授一些最新知识,或者组织优秀学生参与他们的一些研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生态伦理素质。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课程,将对学生今后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生物教师应该坚持对学生灌输生态环保的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只有尊重大自然发展规律,社会才能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提升生态伦理素质。

参考文献:

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作者:袁颉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2:

论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与科学发展观

摘要: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根据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要求,以人为本伦理观、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生态经济伦理观以及和谐伦理观这四条伦理原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天人合一”文化;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伦理内涵体系

传统意义上狭义的“生态”概念,是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而从人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整体关系角度看,广义上的“生态”指的是人、一切生物系统共同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包括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文明”是指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综合进步因素的总和,因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

在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生态社会主义(也称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和深层生态学等。

生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解释和批判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危机,在生态观上对马克思主义起着补充作用。具体来讲,它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出发,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鼓励人对人、国对国、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侵犯和掠夺,从而引发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危机。

“生态危机本质上表征的实际上是人们在生态资源占有、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的矛盾和危机,只有通过合理调整人们在生态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生态危机才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2]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化解危机的唯一出路在于进行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重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列宁后来所指称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才是能够彻底实现“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曾作过解释和总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生态失衡、精神迷失等现代性负面问题来源于现代社会男权主义的过度膨胀和不平等的父权统治逻辑架构。基于对女性和其他受支配的自然环境的关爱与认可,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重视女性精神和女性价值,要求重新建立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平等的新型关系,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深层生态学理论“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生物的绝对平等性,否认人的特殊价值,认为人类只是所有物种中的一种,既不更好也不更坏,众多物种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人类世界与非人类世界没有任何区别和分界线,坚持宇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4]。依据这种观点,西方生态中心主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吹“主客对立”、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试图剥夺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的权利。

由上可知,生态社会主义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当前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要求通过更好更快地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现代经济文明观,它不只是一种经济发展观,也是一种价值伦理观。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内在的伦理涵义。

(一)以人为本伦理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人为本规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人本精神,落到实处就是要求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尊重民智、服务民生、实现人民幸福。

为了解决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西方生态中心主义提出了“主客对立”、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这实在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我们认为,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更加科学的发展来解决。一方面,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因而“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人类积极地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5]。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制天”的思想。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生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天论》)“制天命而用之”的基本意思是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它和《易传》提出的“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基本上是同一意义。“制天说”绝对不是要求人们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而是强调“制天”的前提是“顺天”。这是与西方近代的“征服自然”的思想所根本不同的。

另一方面,发展经济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并非人类发展的目的本身。人类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联合国在1990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明确告诉我们:“在人类发展的视角下,发展被定义为扩展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质量,人所享有的实质的自由和机会,人实际能做些什么和能成为什么;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6]这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以人为本伦理观和民生伦理观作了深刻的注解,强化了以人为本伦理观的现实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易”是自然创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事实。而自然的创化是自然生生之德的实现,是自然的价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和连续性”。这就要求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包括两方面的伦理要求。从纵向看,它遵循“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要考虑下一代以及子孙后代的需要,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的人类代际平等原则[7]。从横向看,它遵循“‘人——自然’共同体的协同进化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伦理关系扩大到自然,赋予自然应有的道德地位”的人与自然平等原则[7]8,实现人、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永续生存、发展和繁衍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财富基础。

(三)生态经济伦理观

怎样追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状态,是我们在高歌猛进的经济活动中被迫进行反思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生态与经济的双重危机背景下,社会精神生态的异化问题尤其突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消除人的现代性精神危机问题。

随着现代性危机尤其是生态危机日益加重,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和生态经济学之间逐步进行着交叉渗透、补充论证和有机融合,具体讲就是发生了“生态伦理学向经济领域延伸的趋势、经济伦理学向环境领域拓展的趋势以及生态经济学向道德领域渗透的趋势”[8]。为“生态经济伦理”概念的形成及其理论研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伦理’主要是指人们在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自觉协调和平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追求的努力中所体现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或者主要是指生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8]7

生态经济伦理观认为,经济发展(经济合理性)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合理性)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统一的,致力于消解生态危机、资源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的精神危机。它主张统筹兼顾生态伦理(即环境伦理)、资源伦理、经济伦理、消费伦理、财富伦理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追求,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最佳的生态效益的统一。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随着人类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服务价值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遵循生态经济伦理规律,能够实现人的发展、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合理、动态、健康、开放的平衡关系。

(四)和谐伦理观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调谐,不仅对于解决当今世界和中国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民由于异化和无限制地膨胀欲望而带来的道德污染、心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天人调谐思想是思辨、实践与审美的高度集成。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向来主张亲近自然,重视自然,人在倘佯山水、寄情自然之际,可以参禅悟道,领会宇宙、社会、人生的奥秘,是人类应该努力争取的未来。

在科学发展观看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涉和谐伦理观的社会范畴,从人——自然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构成和谐的“人——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追求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和谐,实现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生生不息的天地间、万物中,人应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将仁爱之心推广天下,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这就是天人调谐的最高境界。

马克思主义真正把握了“和谐”理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具体、动态、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统一共存即“和而不同”。“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属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

和谐伦理观是对人、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必须遵循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其中,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含了人的精神空间(知情意结构)、人自身与自心、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其目的和归宿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尤其是实现人的内在精神空间的完满、和谐与自由,从而优化人的竞争合作观和成功成才观,进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9]。人是不能脱离生态系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求遵循整体的生态系统思维,呵护共同的绿色家园。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和谐,要求解决诸如自然环境恶化问题、生态气候失衡问题和资源能源安全问题等。

“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未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短视的、狭隘的思维,是一种不可扩展的、片面的、自私的精神品质的反映。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和谐伦理观主张在追求合理高效的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反对不合理的人类欲望膨胀,要求抛弃人类中心主义(利用和征服自然)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忽视人的积极价值)两种极端思维,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破解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的精神异化等难题。

三、生态文明伦理内涵体系的内在关系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要求,以人为本伦理观、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生态经济伦理观以及和谐伦理观这四条伦理原则,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

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中,四条伦理原则的相互关系、所处地位是什么呢?以人为本伦理观居于核心位置,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的,是原则问题和方向问题,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属性。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与和谐伦理观都是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生态经济伦理观是特色,是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的基本途径、根本方法和主要手段。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的本质中。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是促进发展、推动进步的活力,但也会引起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因而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既紧迫又重要。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的人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只有把握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刻变革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17.

[2] 王雨辰.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中国视野[N].光明日报, 2011-01-04(1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97.

[4] 于文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N].光明日报, 2011-01-04(11).

[5]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4):5.

[6] 刘民权,俞建拖.环境与人类发展:一个文献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5.

[7] 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前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8.

[8] 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初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2: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

责任编辑:罗振建

作者:邓明波 徐佩瑛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3: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很有必要。但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在高校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对策

生态伦理意识是促进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很有必要。然而,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特别是生态伦理意识培养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在高校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态伦理教育是指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上,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关心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意识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努力。

(一)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教育学生必须尊重自然。尊重自然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态度。教育学生对自然要怀有敬畏和感恩之心,必须尊重自然的创造和存在,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尊重自然。教育学生必须深刻认识到,人类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盘古开天地开出来的,而是从自然界长期发展而来的。人类生活的所有需求都是从自然中获得的,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如果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就不能生存,就更谈不上发展了。还必须教育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界一切物种都是有生命的,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都是自然界这个大家庭中的一部分。

其次,教育学生懂得人类活动必须遵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人类活动必须遵守自然的客观规律。 必须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一旦违背了自然的客观规律,就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必须教育学生顺应自然,就要学生懂人类的一切必须活动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并通过自然的客观规律来约束人类的行为,从而防止那些因急功近利,向自然界无限索取而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

再次,教育学生必须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指人类与自然相处时,一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人类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可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因此,人类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一定要呵护自然,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给自然一个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空间,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必须教育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类活动必须以自然的客观规律为约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教育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千秋万代永续地发展下去。它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能只顾经济发展而滥用资源,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教育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确保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的可持续利用。没有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对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人们的生存环境。目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主要有水土流失、乱砍乱伐、垃圾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当前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整体环境恶化,而环境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其次,加强对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借鉴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位重要事情,那就是,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摆脱贫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生态伦理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

(三)加强对学生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教育

首先,必须加强生态法律法规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法制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法律,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提高生态伦理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法律知识知之不多,更不用说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

其次,必须加强生态政策教育。顾名思义,生态政策教育就是生态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有关知识,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具体政策,了解什么行為国家政策允许的,什么行为国家政策是不允许的。进一步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二、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养学生生态伦理观念,传授生态伦理知识的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对生态伦理教育的认识不足。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伦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系统的开设生态伦理教育的课程,这就说明一些高校对生态伦理教育的不重视,导致总体目标和规划教育的缺乏,使生态伦理教育基本上处于边缘状态。

2. 学生生态伦理知识缺乏。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现有学生的获取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通过各种媒体获取生态环境知识,电视占54.8%,网络占72.4%,传统纸媒占28.8%,通过讲座、课程和书籍来获取环境知识所占的比例不到35%,有47%的学生不知道“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另外,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参差不齐,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缺乏深刻认识,所以,很难形成自律的校园环境,随意踩踏草坪现象与白色垃圾随处可见,校园内自来水长流,不随手关灯和其他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普遍。

3. 学生生态伦理素养不平衡。生态伦理素养是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生态伦理知识、生态伦理意识和道德行为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的生态伦理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后天养成的。由于生态伦理教育的缺位,缺乏系统性,直接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素养的缺乏。

(二)原因分析

生态伦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当前就业比较困难,学生一般都倾向于学好专业知识,努力考取各种证书,因此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此外,社会与学校不够重视,缺乏宣传,学生更是缺乏生态伦理意识,没有意识到生态素养对自己的职业和生活的影响有多大,所以,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也很难发展。

1. 教学内容落后,课程设置不规范。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更加强调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生态伦理教育处于这样一种被忽视的状况。有些开设和生态伦理教育相关课程的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管理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且缺乏必要的设备和明确的安全保障,在师资条件和教学条件等方面也受到忽视。作为生态伦理教育实践课程被忽视和冷漠,时间的安排、学分设置、主题实践活动和方式,总结和评估结果尚未正式提上日程,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2. 受就业形势影响,大学教育存在功利化倾向。目前,大学生大多数考虑的是自己将来的就业问题,很少考虑环境问题,学校也不太重视生态伦理教育。只有在环境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才开始重视环境教育。此外,由于环境问题的发展是渐进的、隐蔽的、长期积累的特点,其后果是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提高高校就业率,在就业中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直接导致了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缺乏。

3. 教育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力。在当前高校生态伦理教育中,生态伦理教育氛围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缺失,使得生态伦理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加困难。他们希望子女功成名就,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投入更多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少涉及教育人与自然的关系。目前,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还没有从编写教材、教学计划、师资配置等方面形成生态伦理教育体系。没有合适的生态教育教材,很多只是即兴活动,缺乏系统规划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生态伦理方面的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三、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措施

从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来看,生态伦理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紧迫的,必须要对症下药。

1. 建立教育保障机制。生态伦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种保障机制,以确保有效的教育。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伦理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就要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进行规划。教育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相应政策,进行指导和协调。把生态伦理教育列进教学计划,将课堂教学教育、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加强教师职业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生态知识和伦理知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确保生态伦理教育的落地实施。

2. 构建生态伦理教育体系。首先,高校应把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生态伦理教育应渗透于各学科之中。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生态伦理教育的元素在自己学科的存在,并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生态意识。要使他们认识到对自然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将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应以生态环境教育大纲,加强合作,合理分工,重视生态教育和学科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树立生态伦理理念。

3.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生态伦理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树立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创造新风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理性的情感升华,另一方面,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例如,开展生态伦理知识竞赛,宣传世界环境日,开展生态知识讲座,利用校园广播、网络以及新媒体资源,加强生态知识和生态伦理的宣传教育。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户外走访、三下乡、保护母亲河等实践活动,从而增强环境教育的乐趣和实践性。

4.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习惯。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拓展生态道德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良好的生态伦理习惯。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生态伦理知识的自觉性。自我教育是德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确立他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目标。形成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行为,积极学习生态伦理知识,建立生态伦理意识,形成科学的生态伦理观。

其次,生态伦理教育与培养良好的生态习惯相结合。良好生态行为的形成是将生态伦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生态道德品质,并将其应用于实践的结果。生态伦理教育的努力实践,主要通过学生的需要自我教育和自我理解,認真学习研究生态伦理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逐渐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和良好的生态行为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再次,提高生态伦理的自我修养和水平。大学生生态伦理修养的培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剖析和自我完善逐渐形成的过程。大学生生态伦理素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生态约束和控制大学生行为的实践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总之,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习惯和行为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魏彩霞.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2]王玉雪.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3]董晴晴.高校生态伦理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4]张悦.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3.

[5]孙东来.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2009.

*基金项目:1.教育部201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常态下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YJC710044)的成果之一;2.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院长科研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2015-05);3.2017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绿色发展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塑造研究”(项目编号:17C0573)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肖明 肖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数字艺术分析论文下一篇:公益诉讼之诉讼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