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小学教育论文

2022-05-0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高师小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科学而合理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对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首先阐述了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赏”、“学”、“创”、“教”课程模块,以及必修课为主体,选修课为补充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高师小学教育论文 篇1: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构建

摘    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及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实践取向是教师教育的基本方向,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成为衡量师范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教育实践能力包括教育心理实践能力和教育技术实践能力(技能)两大部分。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围绕这两大能力构建由课堂教学实践系统、小学实体实训系统和课外社团活动系统组成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关键词: 教育实践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    培养平台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及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2015年国家废除实行了20余年的教师资格“双轨”制度,即对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实行必然资格,对非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实行限定资格。取而代之的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全面实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取消了师范生的考试豁免权,同时强调对教师专业实践素质和能力的考察,这对师范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如何提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及如何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占有优势成为师范教育亟须解决的课题。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作为高等师范教育的新兴专业,在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构建上本身就比较薄弱,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面对教育大环境的改变,专业的办学所面临的困境尤为突出,但同时蕴含专业发展和革新的新契機。在新形势下,小学教育专业势必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要求,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思考和认识,对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作出必要调整,改革和重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二、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其形成

在学术界,教育实践能力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其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集中在教育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共用和混淆,另一方面集中在教育实践能力的构成上,很多学者对教育实践能力的构成有自己独特的看法[1]。

(一)教育实践能力的涵义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是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了具体实践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更不能发展人的能力。所以,实践能力就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获取途径是经验。所以实践能力是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和体验而形成的以目标为导向的行动能力。它不能简单地用试卷考试的分数衡量,而只能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评价。

综上所述,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是保证教师个体顺利运用已有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教育情境中的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教育实践能力是一个抽象概念,从这个概念我们无法获知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境中需要哪些能力应对实际问题。教师实践能力的构成分析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实践能力指向的是具有目标导向的行动力。但其作为“行”不能脱离“知”。“知”不仅代表知识,而且代表教育的价值观、态度和教育的心理品质等。所以从总体上说,教育实践能力应该包括教育心理实践能力和教育技术实践能力(技能)两大部分。把教育实践能力仅理解为教学技能,就造成了教育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概念混淆。

教育心理实践能力是指教师应具有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优良的教育品质。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普遍具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品质包括综合的专业知识品质、反思性的专业思维品质、研究性的专业学习品质及创新性的教育教学行为品质等。除此以外,应该包括具有能够提升自身教育生命与生活质量的专业自觉,具有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教育心理实践能力无法表现为具体地解决某类问题的技能,它是弥漫和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个人的心理特征,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整个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技术实践能力是在心理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能够在应对教育实践中具体问题的时候选择和应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或策略的能力。教育技术实践能力也不等同于教学实践能力,因为它是指向教育全情境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

(二)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

教师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发展遵循实践的逻辑而非简单的认识的逻辑。根据唐纳德·A·舍恩的理论,教师能够迅速地解决在教育实际情境中遇到的偶发性问题,原因就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有一个丰富的“经验库”。“经验库”里面包含这个教师以前所遇到过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结果等。当教师遇到一个新问题时,他们通常会把新问题与“经验库”中的问题情境进行匹配和比较。如果问题情境相似,教师就会把新问题当做自己熟悉的问题处理,这时候教师就会依据已有经验处理当下问题。而如果“经验库”中没有与当下的问题情境相匹配的经验,或者说过去的经验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教师就会根据当下的问题情境,重新思考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而每一次获得的新经验又会储存到“经验库”中。这样,教师就在不断地“处理问题”和“形成新的经验”的动态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经验库”里装的问题越多,问题类型越丰富,教师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可供选择的对策就越多,也就越有可能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

按照这一理论,提升准教师或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就是要帮助他们建设正确、合理和有效的教育“经验库”。如果“经验库”中所累积的经验不是基于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优良的教育品质,那么教师从“经验库”中选择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可能带来负效的教育结果。也就是说,在这个“经验库”中既体现有教育心理实践能力,更能体现出教育技术的实践能力。

三、危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体现了与教师教育其他专业所不同的专业特点:一是综合性,基础教育改革在小学阶段的要求朝综合化发展。要求教育教学符合儿童活动的未分化的特性,是低幼儿童课程设置的世界趋势。小学教育专业当然应该把握小学教育的综合特性,强调小学专业师范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形成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二是教育性,因为小学生具有较强向师性,所以小学教师的品德、个性和知识水平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小学老师更应做到为人师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行修养尤为重要;三是实践性,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更加频繁和深入,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更应将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然而,在现实中,小学教育专业由于受到传统师范教育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实践从质和量上都不能得到落实和保证,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和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提高;二是重考试轻训练,学生理论学习为了应付僵化的考试,死记硬背,大多形成不能转知成智的惰性知识。由于缺乏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评价机制,因此学生从事教育实践能力训练的动力不足。三是重课堂轻活动,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观念落后。其培训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局限性很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没有很好地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实效不高,专业的培养目标达成度偏低,学生就业无法保证。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逐步成熟的新时期,小学教育专业的办学必须紧扣《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改革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体制,建设真实、可行和有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四、出路——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构建

在新形势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能力实践训练需要以新的实践价值和实践形态适应并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转向,回应教师教育变革的要求,并能够满足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使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实效。鉴于此,我们需要从教师职前培养旧有的“学科理论模式”和“实习见习模式”中跳出来,以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模式”和“行动模式”规范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反省和思考在实践取向理念的关照下,如何提供给师范生更多情境化的教育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形成情境性、综合性的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这对于保证提升准教师的专业水准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是符合实践取向理念的具有弹性和张力的教师教育实践训练的新模式。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就是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机制。就小学教育专业来说,这个机制中需要构建三个系统:一是课堂教学实践系统。二是小学实体实训系统。三是课外社团活动系统。

(一)课堂教学实践系统

传统的师范专业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理论深度不足,实践性却很差。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考试,所学知识往往成为无法应用于实践的惰性知识。建设课堂教学实践系统就是要在课堂中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实现转知成智的课堂功能。构建课堂教学实践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精简课程设置,促进显性课堂教学向隐形课程学习转变。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密集,理论学习的时间过多,学习过分局限于课堂,情境性缺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学生的业余时间较少,限制了学生活动和实践的时间,不利于开展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精简和合并课程就是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在主要的理论课程增加课堂教学学时和次要课程削减课堂教学学时的同时,给学生布置相关书目的阅读任务,把显性课堂教学转变为隐形课程学习,以个性化和实践性的方式作为考核手段,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转知成智的能力。

2.革新授课方式,改革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应该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特点和实践,紧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和教育情境讲授理论知识。在教学情境下的真实学习活动中,把教学内容情境化,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习场,在这个实习场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与进行的实践及今后校外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

同时,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以实践为取向,采取多样的评价手段评价学生的学业发展。期末考试的笔试部分应该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为范例出题,在题目中体现转知成智的特点,提倡知识的应用性。

(二)小学实体实训系统

高师院校都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建有实习实训基地,但这些实习实训基地往往和高师院校联系松散,不能发挥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实训的基本作用。在新形势下,就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来说,重建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关系,优化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训作用是当务之急。

1.规范实习实训基地的制度和功能。

政府应该从制度上规范高师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的职能。就小学教育专业来说,应在合适的区域内,遴选合适的小学作为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基地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双向服务的利益共同体:实习实训基地必须履行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责任和扮演教育科研前沿基地的角色,同时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提供基地理论指导和教师职后教育等相关服务,提升各自区位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

2.双师型导师制度的建立。

从大一开始,为每一位新生配备两位导师:一位来自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教师,一位来自实习实训基地的小学教师。两位导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

3.构建360度立体实习实训制度。

随着国家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未来其资格的考核必然要考虑学生实践学习的分量。传统的实习见习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约束了学生的实践学习。在传统实习制度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从空间和时间上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实习实训制度。第一,增加传统教育实习的课时数。由目前占课时总数的5%-10%提高到15%-20%[2]。第二,大一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见习。大一学生刚接触小学教育专业,对专业的学习和职业的未来充满彷徨和迷茫,利用业余时间跟着小学导师在小学服务,有利于学生及早树立专业理想和职业价值信念。第三,鼓励学生为小学服务,以学生在小学服务的时间作为考试标准的一部分,达不到时数的不予毕业。第四,根据实习实训基地的活动需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为基地组织的活动提供人员帮助。总之,高校可以通过互惠互利的方式和实习基地建立常态化的实习实训制度。第五,建立教育实践能力评估机制。仿效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做法,在大二和大三的四个学期内,依据小学教师的标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分阶段评估。期末学生通过答辩和试讲等方式向自己的两位导师报告自己的达标情况,并呈现实践活动中的多种资料,包括教案、教学活动的照片及批改的小学生作业的复印件等[3]。

(三)课外社团活动系统

除了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两个场域外,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投入到实践学习中的另外一个场域是课外社团活动。课外社团活动是学生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活动系统。引导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与专业的实践学习相结合,是构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重要环节。

1.设计与教育教学实践学习相关的社团类型。

构建课外社团活动系统的先导就是要先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与实践学习高度相关的社团类型。社团类型的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要考虑其与实践学习的相关性。

2.引导骨干学生和学生干部发起并组织社团和社团活动。

利用骨干學生和学生干部的优势展开活动并组建社团,为社团未来常态化的活动奠基。每个社团应配备指导教师,指导社团展开的实践学习活动。

3.学院系部应该全方位支持和配合社团活动的开展。

系部应从人力、物力等各个方面展开对社团活动的支持。肯定社团竞赛类活动的最终结果,并在荣誉上给予认可。

参考文献:

[1]宋楠楠.高师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养成探究[D].西南大学,2010.

[2]陈承声,陈彩燕.“国考制度”下的高师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J].教师教育论坛,2015(3).

[3]刘德华,欧阳荣华.美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课题(SGH140798);咸阳师范学院青蓝人才“资助”(XSYQL20

1502);咸阳师范学院校级资助重点项目(14XSYK033)。

作者:白雅娟

高师小学教育论文 篇2: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体系研究

摘 要:科学而合理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对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首先阐述了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赏”、“学”、“创”、“教”课程模块,以及必修课为主体,选修课为补充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关键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 舞蹈课程 建构原则 内容模块

高师院校重要的职责和功能是为基础教育服务,为中小学培养合格师资。2001年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高等师范教育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舞蹈教学作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鉴于此,本研究将在阐述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建构原则的基础上,充分探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问题,以期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现有舞蹈课程体系的优化提供一些启示。

一、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建构原则

1.契合性原则

契合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需求相契合。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小学教师,其培养的人才必须满足小学教育的现实需求,胜任小学教师的专业角色。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担当人才培养的各类课程,包括舞蹈课程的内容设置必然要与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比如,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儿童的舞蹈学习来看,其舞蹈学习目的不全是为了形体健美,更不是舞蹈表演,而主要是表现儿童天性、激发想象能力、表达生活热情和生命活力,培育审美情趣的一种自然方式,这与成人的专业舞蹈学习的目的截然不同。因此,结合小学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突出小学舞蹈艺术教育的基础性、儿童性和教育性特点,对各部分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淡化舞蹈技术与风格,向着儿童特征上倾斜,以严谨性、基础性和系统性为标准进行内容精选而不强调专业的深度。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自然的学习准备情况,比如身体条件、课程学习基础等为前提,分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科学设置,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不切实际。比如,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舞蹈基础基本为零,舞蹈所必须的身体条件很差,在这种情况下,舞蹈专业的基训课程和各种属舞蹈技能课程,其课程内容与课程要求显然不适用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果生硬地将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课程内容强加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然违背了课程教学要“因材施教”的科学原则。因此,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充分考虑绝大多数学生先天的生理条件,遵循学生舞蹈学习的基本规律,科学地设置舞蹈课程的内容体系。

3.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打破严格的门类、种属之限,将彼此看似孤立、相互隔离的归属不同种属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考虑完整性的同时,又不能忽视了课时量不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内容设置要坚持综合性原则,以同一条课程主旨串联不同的教学内容。要让学生通过舞蹈课程的内容学习掌握技能、学习方法、体验情感、发展人格。

四、逻辑渐进原则

逻辑渐进原则是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顺序要遵循科学的逻辑规律进行合理地设置安排。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在实施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做基础,后续的学习才会具有持续性和能动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舞蹈基础,再进行整体舞蹈的学习和创编,培养学生舞蹈创作的能力。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动课程的建构应该在这一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学期教学内容的渐进性分配与安排,这一过程归结起来就是“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逻辑过程。

二、“赏、学、创、教”的课程模块

1.“赏”——舞蹈欣赏类课程

“赏”是指舞蹈欣赏类课程,是着重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鉴赏能力的课程。通过观摩、讲授、示范等教学手段,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介绍、欣赏、分析不同风格及种类的舞蹈(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的代表作品。使学生掌握舞蹈欣赏的一般常识,了解舞蹈欣赏的一般规律,掌握舞蹈艺术评价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舞蹈作品呈现的优美舞姿、动听的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的主题故事、新异的民族风情,以及极富冲击的舞美灯光实实在在地给欣赏者“美”的刺激和熏陶,激发起学习者的兴趣与热情。

2.“学”——舞蹈技能类课程

“学”指舞蹈技能类课程。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舞蹈技能课程包括目前舞蹈教育普遍实践的训练体系——芭蕾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现代舞基础训练等,虽然这些内容也是舞蹈专业技能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舞蹈技能类课程中其深度、难度、精度和专业性上的要求都与舞蹈专业存在较大的差异。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舞蹈技能类课程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结合学生实际舞蹈基础、接受能力,并考虑舞蹈的儿童性特点,设计编排富有代表性和适用性的、合理的训练组合对学生进行舞蹈基础训练,并将动作节奏感、协调感的培养贯彻基础训练始终。在动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舞姿能力,优化了学生的形体和气质,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和学习舞蹈的兴趣,这一目标定位显然与其他类属舞蹈课程所强调的舞蹈技能的“精”、“专”、“深”、“难”的标准截然不同。

3.“创”——儿童舞蹈创编类课程

“创”指儿童舞蹈创编类课程。儿童舞蹈创编类课程即通过儿童舞蹈不同形式的创编技巧训练,运用不同创编方法与各种技术技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不同儿童舞蹈形式、创编原则和方法,掌握儿童舞蹈创编的一般规律,并能密切联系实际,自选主题进行创编实践。

4.“教”——儿童舞蹈教学方法论课程

“教”指儿童舞蹈教学方法论课程,涉及儿童舞蹈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内容。它既要研究教师如何教、又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并探究儿童舞蹈教学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儿童舞蹈教学论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儿童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儿童舞蹈教学的理论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儿童舞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要求,掌握儿童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逐步成为能够独立从事儿童舞蹈教学工作的合格小学教师。

三、必修课为主体,选修课为补充的课程体系

舞蹈必修课程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赏、学、创、教”的能力。由于目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存在教学内容多但必修课时少的矛盾,导致客观上舞蹈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成和教学效果都很难保证,更别谈满足学生对提高舞蹈表演技能和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及小学舞蹈艺术教育的客观需要。因此,系统开设舞蹈选修课程,对必修课进行必要的延伸、拓宽和补充,满足学生以及基础教育对舞蹈课程的现实需求。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具体内容都涵盖了以上四大模块的内容,只是课程内容的具体编排和设计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有一些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必修课的内容设置遵循综合性的原则。由于必修课的课时少,开设的课程门类有限,因此,在保证课程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四大模块的内容会以一条逻辑主线统领,贯穿融合在有限的一两门具体舞蹈课程当中。比如,可将儿童舞蹈赏析、儿童舞蹈创编、儿童舞蹈教学模式和方法这些都应列入一门舞蹈必修课程,但内容编排不可简单模块化叠加,因为单纯以形体训练,难免感觉枯燥,单纯进行舞蹈欣赏,参与性又不强,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综合考虑,理论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第二,选修课的内容设置遵循兴趣和专业的原则。舞蹈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的课程门类,因此选修课程的设置首先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每门课程涉及一个模块的内容,甚至可以就某个模块的某个重要内容单设一门课程。较之必修课,选修课的专业性更强,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章春和.舞随知行,知乘舞进——师范类舞蹈教育刍议,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4).

[3]李永惠.试点工作背景下高师舞蹈实训课程体系構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

[4]杨琦.从技术素质到艺术表达——试论本科舞蹈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季刊),2011(2).

[5]陈雯.“即兴”——舞者身心一体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4).

[6]赵冰心.功利主义及其超越——试论非职业舞蹈教育的价值取向[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3).

[7]王豁颖.艺术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J].教育研究,2005(8).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

作者:许芸芸

高师小学教育论文 篇3: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朗读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

摘 要: 朗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师基本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教师的语言素养 和教学能力。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朗读能力是由示范朗读能力和指导朗读能力构成的 。发展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改变应试行为,树立正确的 目标教学理念;改革训练方式,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强化教学实践,使理论性 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相辅相成。

关键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朗读能力;培养

文献标志码:A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是教学口语的 重要形式之一。对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朗读既有助于丰富积累语言,规范语言运 用,提高表达能力,又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教学手段,因而,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小学 教师的语言素养和教学能力。原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训 练基本要求(试行稿)》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对师范生的朗读 能力提出了规范化要求:用普通话朗读,做到正确、清楚、流畅,恰当而充分地表达感情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朗读能力与规定目标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据笔者观察,教育实习中很少有实习生能自信地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示范朗读 课文,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听朗读录音;总是一味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怎样 才是“有感情",既不能示范,又不能给予具体指导。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 面。

1目标定位不准确,有明显的应试倾向

对朗读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是当前小学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1994年国家语委 、教委、广电部等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决定》,确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 等级标准和应试对象。师范生是普通话水平的主要测试对象之一,并且必须达到二级以上水 平。这一决定既有力地激发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普通话、训练朗读技能的主动性、积极 性,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学生并未从专业培养目标和未来小学教师必须具 备的素养出发,进行扎实、有针对性的朗读训练,而是以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为依据 ,以通过水平测试为终极目标。因此,学生朗读训练的内容单一,仅局限于普通话测试的规 定篇目,而且往往表现为测试前的突击性训练,缺乏连续性、系统性,有明显的应试倾向。

2朗读能力内涵及要求窄化

尽管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对朗读能力有明确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也提出了“正 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但在评分标准中,对朗读的正确、流畅度都有扣分标 准,而 对是否“富有感情"则不作要求。于是,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在学生甚至一部分口语教师 心目 中,朗读能力的要求被窄化为“正确"、“流利",朗读训练大都是照字出声,有声无情,缺 乏内心感受和体验,表达效果差,与新课程对小学教师的要求相去甚远。

3朗读指导缺乏科学性,实践环节弱化

朗读训练是高师“教师口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普通话正音、 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都有重要作用。通过朗读指导和训练,学生应系统掌握普通话语音理 论知识,学会分析、感受作品,并在充分理解作品内容、结构的基础上,能运用语调、重音 、顿连、节奏等技巧,恰当地表情达意,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但在实际教 学中,教师指导的关注点较多停留在语音面貌、朗读流畅度以及朗读技巧理论知识的讲解上 , 至于如何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朗读感悟和运用朗读技巧恰当地表情达意,往往被摒弃在指导和 评价之外。只关注学习结果,忽视过程的体验;只有机械的模仿、操练,忽视方法的引领。 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加之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单一, 实践性课程明显不足,教育实习时间短,朗读技能培养以“教师口语”课程教学为主,情景 性、实践性不足,导致学生缺乏灵活运用朗读知识和技能进行朗读示范和指导的能力。

由于朗读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要求窄化,实践环节不足,致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朗读 能力薄弱,难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正确认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朗读能力 的构成,优化培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朗读能力的构成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对朗读能力的规范化要求,为高师培养师范生朗读技能指明了方向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要求通 过学校 教育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成为适应小学素质教育需要,可承担包括小学语文在内的多门课 程教学工作的人才。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基本的语文技能。“用普通 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 规格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朗读能力较之其他师范生,内涵更丰富,要求更 高。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成为小学生学习规范、文明、优美语言的典范,还要 具备运用朗读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1示范朗读的能力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优美生动、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促使小学生很快入情入境 ,文章的内容、结构、行文思路乃至遣词造句的精妙,都可以在朗读中自然得以理解。能用 普通话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示范朗读,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示 范朗读必须忠实于原作,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语音,吐字归音清晰,声音响亮,准确规范,连 贯顺当。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能敏锐感知书面语言的含义、情调、韵昧,作者的心情和情 感,有真切的情感体验,还能用充满激情、准确清晰、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有声语言表现这 种含义、情调和感情,能够心随情走,声随情动,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感染。示范朗读必须在 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好作品基调及感情色彩,运用语调、节奏、语气等技巧,准确 地表达真挚自然的感情。

2指导朗读的能力

朗读历来就是学习语言的有效方法,是一项基本的语文技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生应达到的语文学习目标。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还必须具备 扎实系统的普通话语音知识,要了解和掌握普通话声、韵、调体系,普通话语流音变的规律 以及《汉语拼音方案》;了解小学生方言的基本情况,掌握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能有 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方音。尽管对于小学生不必系统地传授朗读技巧的相关知识,但是在进 行具体句子、语段朗读时,通过老师讲解示范,或学生讨论交流,渗透一些朗读表达方法的 指导,是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必须熟练掌握停连 、重音、语气、节奏、语调等朗读技巧,并且能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指 导与评价。

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种技能技巧,朗读能力必须在扎实的朗读知识和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 能逐步形成。因此,要改变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1改变应试行为,树立正确的目标教学理念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是对说汉语方言的人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标准语)所达到的标准 程度的检测和评定"[1]。测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检 测,不是普通 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也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与小学教师职业相对应的朗读能力,不仅要达 到语音标准、清晰、流畅,恰当而充分地表达情感,有效地为教学服务,而且还要适时地对 小学生的朗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因此,与普通话水平测试相比,小学教育专业学 生朗读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师范教育应当从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出发,以未来小学教 师的素质为导向,树立目标教学理念,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契机,及时并有效地把学生学习 普通话的热情转化为坚持不懈的学习毅力,通过系统而完善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扎实的普通 话朗读的相关知识,并在大量的训练和实践中内化知识,形成较强的示范朗读、指导和评价 朗读的能力。

2改革训练方式,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朗读技能的训练不能只局限于“教师口语"课程的课堂教学,训练形式应该多元化,力 求 做到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师指导的集中训练与学生自主的分 散训练相结合。“教师口语"课程应从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明确学生应具备的朗读能 力的内涵与要求,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作正确引导。可以通过教学中的理 论讲授和经典示例,明确训练内容和要求;通过学生练习后教师点评及同学互评,明确练习 方法。朗读内容除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规定的篇目外,还应结合专业特点,选择一些小学语 文教材中的童话、寓言、散文、诗歌进行不同语体的朗读训练。同时应改变各学科自我完善 、各自为政的状态,文学类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法等相关课程,都应关注学生朗读能力的发 展,实现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结构。还可以拓展培养空间,开设朗 读与演讲、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等选修课程,结合朗读相关内容,让学生运用口语课堂上学到 的知识与方法,进一步巩固朗读技能,达到熟练掌握。

朗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训练形式要多样化,训练空间也应开放,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除课外 学生自主分散训练外,还可以利用各类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开展一系列的朗读实践活动 ,如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讲儿童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构建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形成的校 园氛围。还可以与小学结对,拜师学教,观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协助小学教师组织小学 生 课外活动等,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内化理论知识,形成朗读能力。

3强化教学实践,使理论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相辅相成

朗读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技能的形成离不开知识,更离不开反复的实践。技能必 须经过个体反复的练习、实践操作和获得体验之后才能逐步形成。朗读能力 实质上就是通过训练,运用朗读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感知、体悟,逐步达成的。因此 ,要 充分利用教育见习、实习环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帮助理解、消化理论 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检验自己的朗读效果,在观摩、运用、反思中不断提高示范朗读 、指导和评价小学生朗读的能力。为弥补教学实践环节的不足,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观 摩经典课例、经典诗文诵读,利用微格教学,开展微型课教学,并引导学生开展互动交流, 进一步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反复的训练中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照雄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举措——普通话水平测试简论[J]语言文字应用,1994( 4)

[2]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Z]1 992

[3]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稿[Z]1994 

[4]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l994

[5]国家教委师范司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姚 丹〕

作者:罗雅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工企业安全论文下一篇:评估审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