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校园文化论文

2022-04-2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高校网络校园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它们在含义、影响效果及其流传程度上存在着不一致之处,但是它们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这种辨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要对两者进行整合,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高校网络校园文化论文 篇1:

浅谈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冲突与整合

摘要: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网络环境已广泛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在阐释校园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的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冲突并对此提出了整合意见。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校园文化;冲突;整合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的涵义及特点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涵义与特点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依附于高校这个载体,通过高校这一载体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从广义上理解,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从狭义上理解,校园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是指除了教育、教学、管理以外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主要内容是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校风学风建设、文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多元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由于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导致的社会文化多元化,同时由于网络的广泛使用,各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渗人高校,再加上各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志趣追求的差异,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性; 第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高校是一个科学和学术氛围较浓的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本身就极富知识与智慧,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高校的校园文化主体还具有精神境界较高、思想敏锐的特点,因此又使校园文化的构建具有较强思想性;第三,稳定性和可塑性相结合。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必然带有这所学校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积淀。同时,校园文化不仅要受到大学生的思想活跃程度、价值取向和人格的影响,而且还要受高校培养目标和教育职能的支配与教育者对其施加的影响;第四,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校园文化以其特定的创造环境、创造主体、创造途径以及创造成果,形成了区别于社会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独立体系。

(二)校园网络文化的涵义与特点[1]

校园网络文化是指高校校园内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素。物质文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显示出校园网络文化的特殊规律和特征:第一,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互联网将不同社会、不同种族的文化信息“一网打尽”,方便了我们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文明成果,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第二,具有高时效性和资源共享性的特点。校园网络文化的这个特点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各种信息在网上的“应用即时播发”,极为有利地宣传和弘扬了主旋律;实现资源共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宝库,可以使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以最经济合理的投人来建设校园文化,避免重复投资;第三,具有交互性的特点。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网络论坛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在网络条件下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战略任务,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第五,具有平等性。分散式的网络结构,使其没有中心、没有层次、没有上下级关系。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更富有平等性。

二、高校校园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冲突

随着一些青年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以及对网络依赖程度的加深,它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呈逐渐递深的趋势。一些人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和虚拟空间,由于不能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空间的角色转换,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异化现象。他们由于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导致孤独不安、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冷漠离群,更严重的出现较明显的精神病性的症状。这种状况与倡导生动活泼、文明向上、健康的校园文化是相背离的。二者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功能的规范性不一。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是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思想灌输、高雅的审美熏陶和扎实的技能培养; 校园网络是弘扬校园文化的主阵地而网络文化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主要是以一种潜在的、自然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与校园文化相比,规范性较为薄弱;第二,凝聚力的强弱不一。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着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联结着全体成员,其长期形成的传统风气,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而网络文化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未经选择,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积极观点与消极论调、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对假恶丑的妥协混杂其中,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与消极并存;第三,开放程度不同。校园文化具有有限的开放性,能够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而网络文化则是全开放的,容易导致信息洪水泛滥,信息垃圾横生,使学生无所适从,良秀难辨。

三、高校校园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的整合

前面我们论述了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各自的涵义与特点,并谈到了它们之间在几个方面的冲突,但是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在诸多方面存在类似的地方,正是由于它们存在一些共同点,我们不妨从这些共同点入手来对二者进行整合,使它们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一)它们同属于亚文化的范畴并且校园网络文化从属于校园文化[3],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二者的整合提供了前提。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区域中依附于网络而产生一种文化现象,同样属于亚文化的范畴,它与校园文化具有一致性。

(二)在性质、内容及功能上,校园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是一致的,为二者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校园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都包括政治思想、科学技术、文艺体育等内容,都具有“导向”、“发展”、“调适”、“凝聚”、“辐射”等功能;

(三)从发展来看,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不包括“应用网络”方面内容,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所以,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应把校园网络文化纳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四、结束语

总之,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给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校园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如何正确引导、教育青年学生,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整合网络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保持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探寻走出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困境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敬菊华,张 坷.校园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 134-137.

[2] 白丽荣.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3):159-161.

责任编辑:李明

作者:吴新林

高校网络校园文化论文 篇2:

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它们在含义、影响效果及其流传程度上存在着不一致之处,但是它们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这种辨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要对两者进行整合,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关键词:校园网络舆情;校园文化;结合

一、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涵义与特点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含义与特点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种,在本质上具有社会舆情的一般特征,只不过其是借助网络传播。因此,所谓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以高校校园网络为平台,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网民对社会或校园内某一问题所产生和持有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政治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它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性与非理性等特征[1]。并不是所有的校园网络议论都能构成校园网络舆情,参与议论的大学生网民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所引起的反响具有一定的强度才能成为校园网络舆情。一般说来,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分为国内外时政类,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利益相关的诉求类,日常校园学习、生活、休闲、情感类。高校网络舆情的载体主要有各种网络新闻、BBS、博客、电子邮件、QQ群、MSN等。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留言、谣言和网络恶搞。高校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校园舆论,具有导向、凝聚、内化、覆盖渗透、预测预防等功能,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2]。

(二)校园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目前,学界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没有达成明确的共识。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存在着两种比较普遍的观点:一是狭义上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课外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开展各类文学、艺术、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观点;二是广义上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学校的科研设备、教学内容、校容校貌、规章制度、价值观念和精神氛围等。校园文化具有先进性、多元性、超前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具有育人和教化、支持和保证、示范和引导的功能[3]。

二、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通过以上阐述两者的含义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是不同纬度的两个概念,但二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不一致性

1.内容性质不一。校园网络舆情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舆论。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公开表达的意见、态度、要求、情绪,是具有强烈实践意向的表层集合意识,是多数人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它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以一定的主流文化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灌输和高雅的审美熏陶,这种主流文化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集中体现了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

2.影响效果不一。校园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校园舆论,具有很强的盲动性,其内容很多时候是没有经过过滤,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积极观点与消极论调、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对假恶丑的妥协混杂其中。因此,其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与消极并存。校园文化则承载着一所学校的精神,它通过孕育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具有激励、引导、规范和渗透的功能,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精神状态、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人生追求、道德意识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形成过程不一。校园网络舆情具有短时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当某个校园网络舆情形成以后,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消解,而被新的舆情所代替,如此往复循环。校园文化则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而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一些文化逐渐被淘汰抛弃,一些文化经过历史的洗礼而保存下来,最终成为校园文化的精髓。

4.流传程度不一。校园网络舆情具有很强的流传性,其内容不独属于任何一个学校,毫无界限可言,只要学生打开电脑,任何一个学校所引发的网络舆情都有可能迅速波及到其他学校,辐射到各个学校的各个角落。因此我们看到各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很多时候都是大同小异的。校园文化的流传性则是有限的。因为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学校各自的特色,离开了这个氛围,其特色便无从显现,也就无法称之为校园文化。

(二)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统一性

校園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虽然存在着某些不一致之处,但是它们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1.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是相互渗透的

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同属于亚文化的范畴,校园文化日益充实校园网络舆情,逐渐成为校园网络舆情的重要内容,这是各高校正确引导校园网络舆情的趋势所至;同时校园网络舆情是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校园网络舆情通过不同形式、不同侧面展示出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殊体现。

2.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是相互影响的

(1)校园文化弥补校园网络舆情的缺陷。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使得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规范性。这种规范性体现在告知大学生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行为与后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就使大学生的行动有了明确的参照标准,从而规范着大学生的言行举止。校园网络舆情因为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而或多或少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不管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内容都可引发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相比,规范性较为薄弱。在这种传播环境中,校园文化可以很好地规范校园网络舆情,弥补校园网络舆情的缺陷。比如,我们看到很多学校网站的校园论坛里,删帖标准中有很多内容是规范人们尊重他人、不歧视他人、对言论负责、共建和谐校园,体现了“仁”、“和”思想,阐发了校园文化的理念。

(2)校园网络舆情促进或阻碍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网络舆情具有理性和非理性并存的特点,使得其对校园文化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

1)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文化的正面影响。

第一,校园网络舆情深化了校园文化的倡导功能。校园文化在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同时,也是一个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过程。然而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校园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较小,其倡导功能的发挥往往不尽人意。而网络舆情由于具有及时性、共享性、交互性的特点,所以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校园文化的倡导功能,传播先进校园文化。一般说来,积极的校园网络舆情本质上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承载着大学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具有很强的动员、倡导作用,能使大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校园文化,进而促使他们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第二,校园网络舆情扩大了校园文化的媒介功能。通过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学术报告等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给学生搭建起一座联结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最终在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和协调,这是校园文化的媒介功能。校园网络舆情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一方面及时快速地把学生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传向社会,有力地冲击社会传统观念,促进社会文化进行更新变革;另一方面,社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也能迅速传进来,社会文化引发校园文化人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素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逐渐把学生观念中的学校本位转移到社会本位。

第三,校园网络舆情增强了校园文化的互动功能。校园网络舆情给学校提供了与学生零距离对话的平台,也方便了学生与学校的沟通和联系。校园网络论坛具有平等性和匿名性的特点,这使得大学生们十分喜欢通过网络论坛来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意见,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中某些事情的看法。而这些建议意见中不乏真知灼见,有利于学校建设发展,学校也积极从网络论坛中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同学们在主动为学校的建设发展献计时,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也增强了校园文化的互动功能。

2)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一,校园网络舆情易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冲击。虽然校园网络舆情占主导地位的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但也有贩卖西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和一些不成熟的理论。网络的开放性、超国界性使得西方国家可以依靠其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大量对外输出信息,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使得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无处不在,一些反动的、攻击性的言论在校园论坛里也时常出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元的文化,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理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冲击,极易形成错误甚至是反动的认识。

第二,校园网络舆情易导致大学生道德失范。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使得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秩序失去了效力,这就给大学生提供了逾越规范和释放现实生活压力的空间,自我也能获得更多的表达机会。在网络论坛中,由于大学生个体“现实身份”的丧失和“平等身份”的获得,导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现实社会的直接对话,责任之外的其他人很难对不道德的行为采取相应的道德措施,因此,他们可以在网络论坛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同时,由于大学生价值观本就处于不成熟阶段,在这种缺少评价和制约的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表现出与自己性格与现实身份不一致的行为。因此,大学生在网络论坛中的自由超过一定限度时,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从而出现道德失范。

第三,校园网络舆情容易引起学生性格孤僻。舆情表达总是倾注了个人的情感、意志和认识等主观性的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更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个性化,志不同道不合者不相往来。加上人们在网络论坛的交流方式是一种“人—机”交流。如果大学生将大量时间用于“人—机”对话上,传统的可视性和亲切感的“人—人”交往将大大减少,特别是当大学生们在现实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觉得在网络论坛里寻求帮助更容易解决问题。但长此以往,将使得他们容易产生孤独、苦闷、压抑等不良心理状况。

三、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结合

如前所述,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是既辨证又统一的关系,我们不妨从这入手来对二者进行整合,使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关系:

(一)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关系

校园文化作为一个学校与社会交流信息的有力途径,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了解社会的平台。因此,校園文化应当保持开放性,需要一个开放的窗口作为平台,而校园网络舆情正是这么一个开放的窗口。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学校也肩负着科研与教学的任务,这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安静、单纯的人文环境,它要求校园文化必须自觉抵制社会文化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因此,我们在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时,不仅要接纳开放的校园网络舆情的加入,同时也应该注意剔除其中消极的部分。

(二)创新性与继承性的关系

校园作为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策源地,促进创新、倡导创新的校园文化也日益凸现其重要性。校园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新型载体,能够为校园文化及时传播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为校园文化的创新性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新的未必就一定好,新的未必一定有益于校园文化自身发展。事实上,校园文化所包含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淀,都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无论何种性质的创新,校园文化本身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否则,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三)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不论是校园网络舆情还是校园文化,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潮的侵入,引导学生朝着富有生机与活力、文明与健康的方向发展。校园网络舆情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身,具有方便、快捷、辐射性广的特点,为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创造了条件。因此,校园文化工作者要积极利用校园网络舆情的这些优势,不断扩展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永梅,刘秀伦.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引导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1).

[2]廖扬平.网络舆情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

[3]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作者:何家义

高校网络校园文化论文 篇3:

计算机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摘 要: 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高校怎样充分利用网络特点,构筑顺应时代潮流的校园文化,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挑战。本文论述了计算机网络背景下校园文化的特点,分析其所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给出了在此背景下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负面影响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它基于校园,将师生作为主体,将校园精神作为核心。它依托高校这一载体并藉此反映和传播文化现象,属于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自身有着一定的独立性,不过却并非是在封闭环境下形成的相对静止的文化形态,发展受到社会文化推动与影响。当前伴随高校信息化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高校校园中,而在目前看来,计算机网络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新特点

信息化校园的产生,让校园文化有了全新的技术渠道,网络变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极佳平台,网络环境使得校园文化出现了一定的改变。

(一)校园网络文化变为校园文化在的一种新形式

校园网络化的最直观结果,是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产生交集,摩擦出新型校园文化,也就是校园网络文化。它属于校园文化在网络背景下的一种发展。指的是高校校园主体和互联网紧密关联产生的文化形态,有着世界性、开放性、对等性、交互性等特征,它避免了主客观分离,达到了现实和虚拟文化的并行,构筑起新型校园文化社区。

(二)网络背景下校园文化主体参与形式的平等

网络文化主要特点是虚拟交互,在虚拟环境中,网民将扮演一个虚拟的社会角色,交往趋于平面化,是标准的平等交往。学校青年学生受到影响,在价值取向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多元与个人本位化特点,这在校园网络文化中体现的尤为显著。而且,网上参与的虚拟性让在“同学”、“同乡”这些在交往上的“限制”被化解,进而让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平等[1]。

(三)主流文化影响变小、高校校园文化更具社会属性

多元价值的前提是文化交流与比较,借助网络,大学生能够认识诸多文化与价值观点,通过反思和理解,产生自身独有的价值观与文化观。因为大学生愈发依靠网络的点知识并受到教育,所以,价值的多元性发展定会导致社会主流文化对其影响的降低。随着校园信息化的不断进步,社会文化也开始更多的对校园文化产生影响,传统的“校园特色”出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减弱,校园文化开始出现社会属性。

二、计算机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华东理工大学退学和转学的407位学生有近八成是由于沉迷计算机网络导致的。这些冰冷的数据提醒着人们,计算机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是具有负面影响的,而具体来说可分为下列几方面:

(一)主旋律教育控制力逐渐下降

通过互联网连接的方式,网络所引进的丰富的、庞大而且混乱的讯息内容,是以前所有教育过程中都未面临过的现象。学生使用网络能够按照自身爱好来选择、判断并整合信息,进而产生独特的政治思想、价值观[2]。这样一来,固有的主旋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此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控制力和影响力定会遭到削弱。

(二)主流价值观优势位置丧失

自由与开放的特点让互联网变成了高度自由的公共空间。校园不能也不应将网络封闭,所以大学生也就会借助互联网自由的探索虚拟世界。在这个虚幻的空间中,所有信息都处在平等位置,靠着自己的特点以及对信息需求者兴趣的契合来获得广泛传播。网络上存在着各种“正能量”,也同样存在着诸多涉黄、涉黑、扭曲思想等不良信息,这些信息让网络社会价值取向异于现实,更倾向于灰色化。在这样的趋势影响下,大学生显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高校的主流价值观优势位置将逐步丧失。

(三)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淡化

实践表明,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增强成效,起到独有的不可或缺的效用。校园网构筑,让网络变成了高校的一种遍及各处的物质实施,参与了校园工作、学生日常的诸多层面,进而出现了一类特别的校园网络文化情况。网络渗透到大学生的日程中后,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其学习乃至生活的模式。很多学生爱好从多样化校园活动中被吸引、转移向网络空间中。另外校园网络建设时,往往遵循着先硬件后软件的步骤,关注技术支撑与信息服务,而不是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3]。不少高校建设时已发生了教职工工作效率开始下降、学生课业成绩出现滑坡、少数学生具有厌学情绪等严重问题。所以,网络所起到的教育功能非但未能提升,而是在一定意义上减少了校园文化所具备的良好思想政教效果。

(四)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状况空前复杂

互联网是一个讯息的集散地,也同样是讯息的垃圾场,它定会对高校学生的哲学三观、政治趋向、人格、心理、情感、社交等造成颇为复杂的影响。比如网络具有的易逝性特點,可能让大学生对于现实生活发展趋向以及自己的前程命运难以把控,进而出现“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放任态度和价值倾向;网络具有交互隐蔽性的特点,易于致使少数大学生在道德上出现下降,甚至变得没有法律意识[3];网络具有虚拟性,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得到人际交流的良好经验,进而产生了沉迷网络社交,不愿进行现实社交的不正确交往趋向,还可能出现人际交流困难;有些大学生沉湎在网络的虚幻空间中难以自拔,开始孤独、个性过于自我出现网络上瘾等学校不愿见的现象。

三、计算机网络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构筑校园网络文化软环境

校园网络体系可以包含内、外两个层面,校园网、学校部门网络、学生社团与学生个人上网等多个层面,对内指的是校园内网建设,使用在学校管理和服务;对外体系是向着整个社会公开的,面向社会介绍学校发展状况的网页。要采用互相连接,将三层次的网站成一个特殊的校园网络文化结构,特别是要可以将学生在这个网络文化体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完全地呈现出来。

(二)加强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 ,形成创新机制

教育主管单位应当将高校的思想政教网络的工作放在重点位置,从整体筹划、组织带领、经费投资、体系构建、网络监管、专业队伍构筑等层面进行工作,建立起校园网管控机构,配置专门技术工作者,建立高院思想政教的网上平台。在此平台当中,校方也需要尤其注重它应当是校园文化核心层次价值观的真实表现与外部化,也应更多的通过舆论工具构筑其制度面前“人人负责、人人可行、人人是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学生管理人员不但需要具有较多的教育理论储备,也需要认识网络特性,可以能熟练的掌握更多网络使用知识,能较快地找到现实问题,有目的的进行工作。学校可建起网络思想政教工作责任体制,并将其作为领导政绩考评的主要内容之一。比如上海交通大学,他们就构筑了由师生协同加入的网络思想政教的科学体系,将团干部、经验丰富的网站站长、自媒体主持人等在网络中有能力、有经验、有名气的“权威人士”整合起来,从理论研究、网络管理技术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多层面进行研究,并培养出生力军,构成了一个思想政教工作的“专业团队”[4]。

(四)强化网络管控机制

网络具有多元化、开发化等特征,与网上交互的隐蔽性共同导致了网络上垃圾信息众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阻力重重[5]。为了让校园文化空间能被充分的净化,学校可以构筑网络信息管理体制,订立网络行为公约,利用校园网渠道固定的特点监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并建立起高校间的网站黑名单制度,共享反动、色情、不健康内容网站域名名单,拦截学生对于这些网站的访问请求。对于学生中大量出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进而构建起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任长见. 高校文化建设论要[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7):20+44.

[2]滕晓春,郭志宏. 新时期下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8):249-251.

[3]孟丹. 新媒体条件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探析[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99-102.

[4]靳志偉,房亮,侯其锋.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新方式探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5,(06):448.

[5]于滨. 论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 现代教育科学,2016,(01):54-59.

[6]柳红蛟. 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及其优化对策研究[J]. 科技资讯,2017,15(17):230-231.

作者:崔巍 崔聪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论文下一篇:立体主义现代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