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机械化论文

2022-04-27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广东省农业机械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农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农业发展成效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国家政府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给予了极大重视。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是当地主要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在强化农机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1:

中国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摘要:文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1978~2015年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文章以农业机械化使用情况来衡量技术进步,首先,运用Moran’I指数证明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空间相关性,其次,对各变量进行LM检验,从而选择适合研究对象的空间误差模型(SEM);然后,运用豪斯曼检验确定模型使用效果较好的固定效应;最后,用聚类稳健的标准误得到模型估计结果。结果表明:1.农业从业劳动力对机械化的影响不显著,土地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产业结构均显著;2.土地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对农业机械化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为负,并且土地投入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最大,弹性系数为1.065;3.空间自相关系数λ为0.584,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与Moran’I指数一致表明农业机械化存在空间正相关性。

关键词:中国;农业机械化;空间计量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升,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投入农业生产的各要素的产出效率也得到提升。农业机械化对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尤为重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指出,逐步实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6%和63%,基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如何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中国各省份不同的地势地形、资源禀赋等,省域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较大差异,最明显的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因素是耕种土地的破碎程度,特别是山地农业,使用大型机械最为困难。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成为了众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分析农业机械化问题时,由于各省都有不同的发展水平,省域之间各因素相互独立的假设前提不再适用,各省份之前的相邻效应、溢出效应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基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选取全国31各省(市)区1978~2015年的相关数据,使用空间计量的方法,探讨各因素对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影响,揭示影响作用的同时,体现省域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

二、理论基础

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最被人们熟知的就是地势地形、耕地块数以及耕地破碎程度。较多山地地区的可耕种土地较少,甚至被分割成很多块,造成土地破碎化。相比平原地区,这些地方的机械化水平明显要低,推广机械化的路径就只有研发适合山地资源禀赋的小型机械。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非农就业机会增多,农民不愿再从事农业种植,那么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少部分农户拥有的可耕地增多,原来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再适用,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也会增加机械化的使用。对于农户自身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户的生产偏好有所改变,不愿意在农业生产中投入更多的劳动,更愿意由机械来完成,并且机械化投入大大节约了农民的生产成本。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多,家庭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来购买农业机械。农民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粮食产量,而粮食产量的提高,促使农户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购买农业机械。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分布也会影响此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越大,则农业受相关政策的支持越利好,如购买农用机械补贴,粮食补贴等,政府也会通过提升机械化水平,进而提升农业总产值,使国民经济得到更好进展。另外,农业机械化也受科技进步、工业化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基于投入要素和农户的视角,本文从劳动力、土地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产业结构这五个方面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来分析,探索各因素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程度,以及透过省域数据,呈现机械化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对现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做合理分析,为农业技术进步的提升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变量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空间计量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在做经济计量的横截面或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增加空间数据,通常这种空间数据用空间权重矩阵的形式出现。空间权重矩阵可以是横截面单位的位置或距离信息,也可以是经济距离。在经济学中,许多经济数据都与地理位置相关,比如用来描述中国各省的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都与其空间位置有关。空间因素的加入,使空间计量经济学更准确的说明经济区域发展关联程度。

在進行计量时,首先应考察数据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空间可以再多个方向上表现出相关性,表现在数据上是位置相近的区域有相似的变量取值。在度量空间自相关时,本文选取最常用的 “莫兰指数I”(Moran’I)的方法。莫兰指数I的取值一般在-1和1之间,大于0表示正空间自相关,即高值与高值相邻、低值与低值相邻;小于0表示负空间自相关,即高值与低值相邻。

在确定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后,要选择模型形式。一般的空间面板模型表达式为:

其中,y是被解释变量yi,t的一阶滞后,当τ≠0时为动态面板;dXδ表示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d为相应空间权重矩阵D的第i行;γ为时间效应;m表示扰动项空间权重矩阵M的第i行。特殊地,如果τ=ρ=0且δ=0,模型表达形式为y=xβ+ui+γ+ε,ε=λmε+vit,称之为“空间误差模型”(SEM);如果τ=λ=0且δ=0,模型表达形式为yit=ρwy+xβ+u+γ+ε,称之为“空间误差模型”(SLM)。根据Anselin(1988)的观点,空间计量模型主要分为空间滞后模型(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EM),通过将结果进行LM检验而选出最优模型。其次,本文将使用聚类稳健的标准误估计模型的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并运用豪斯曼检验选择使用随机效应还是固定效应。

(二)变量

本文选取1978~2015年全国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为衡量农业机械化程度,选取省域农业机械总动力(mach,万千瓦)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包括投入土地(land,千公顷)、劳动力投入(labor,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income,元)、人均粮食产量(crop,千克)、农业产业结构(struc)。模型中使用的数据均是各变量取对数后的值。

其中土地投入变量用农作物播种面积表示。农业劳动力投入无法直接获得,本文根据乡村从业人员的数量进行了换算。乡村从业人员中包括在种植业、动物饲养、渔业、林业等生产中的劳动者人数,为了得到种植业部门中的劳动力估计,乡村从业人员按农作物产出占农业总产出的价值份额,即按农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份额,进行加权。对于农民纯收入,由于2013~2015数据缺失,本文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代替。对于农业产业结构,本文用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表示,此指标可以衡量各省的农业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

此外,在计算空间权重矩阵时,除了使用基于地理相邻关系的简单权重矩阵(W)外,本文还使用各省在样本期间的平均农业总产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测度省域间经济距离的指标(E),最终的经济空间权重矩阵为W*=W×E,本文使用的是该矩阵进行标准化的矩阵。其中矩阵W中元素都是0,1值,主对角线元素都是0,各省相邻为1,否则为0;矩阵E的主对角线元素都是0,其他的(i,j)元素为Eij=(i≠j), 为省域i在样本期间的平均农业总产值。并且基于地理关系和经济联系程度,把海南省与广东省视为相邻省份。

(三)数据来源

文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部分数据来自各省历年统计年鉴。本文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所使用的软件是Stata,部分数据处理以Matlab作为辅助。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中国省域农业机械化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在进行全国省域农业机械化的空间相关性时,选择使用莫兰指数I。首先运用Stata生成经济空间权重矩阵,计算全国1978~2015年的机械总动力的全局Moran’I值。由Moran’I值结果可知,1978~2015年各年的p值均通过检验水平为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都拒绝“无空间自相关”的原假设,即存在空间自相关。

(二)空间计量模型选择的相关检验

1. LM检验

依据估计结果进行LM(Lagrange multiplier)检验,LM统计量是考察约束条件的拉格朗日乘子是否为零,因为假设约束条件成立,那么这个约束条件应该对估计没有影响,那么拉格朗日乘子应该为0。

模型使用Matlab做LM检验,对空间滞后模型(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EM)做出选择。由结果可知,在进行空间与时间固定效应的LM诊断时,LM-lag和LM-error的LM值分别为5.343、17.1938,p值(0.021、0.000)均通过5%的显著水平。在进行稳健性LM检验时,RLM-lag和RLM-error的LM值分别为1.102、12.953,RLM-error的p值(0.000)通过1%的显著水平,但RLM-lag的p值(0.294)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故而模型选择空间误差模型(SEM)。

2. 豪斯曼检验

先使用聚类稳健的标准误分别估计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SEM),再由豪斯曼检验选择使用随机效应还是固定效应。结果显示,豪斯曼统计量为17.15,p值等于0.0042,在1%检验水平上显著,故而可以拒绝“接受随机效应”的原假设,因此该模型选择固定效应。

3. 模型估计结果

由以上部分检验可知,本次研究最终选取的模型为固定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本文使用的SEM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为:

lnmachit=αi+β1lnlaborit+β2lnlandit+β3lnincomeit+β4lncropit+β5lnstrucit+λWεit+uit(2)

其中i代表省份单位标识,t代表1978~2015年各个年度,uit代表随机扰动项,αi为截距项,β1~β6为系数,λ是空间自相关项系数,ln表示对变量取自然对数,W是空间权重矩阵。固定效应的SEM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的拟合优度是0.903,变量lnlabor未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变量lncrop和变量lnstruc均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变量lnland、lnincome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

劳动力(lnlabor)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弹性为0.253,但是未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农业机械的使用已经不再受劳动力投入的影响;土地投入(lnland)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弹性为1.065,表示土地投入增加1%将带来农业机械总动力1.065%的增加,此变量足以表明土地投入对机械化的影响程度之大,结果凸显了土地的重要性。人均粮食产量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弹性为0.354,农民人均纯收入(lnincome)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弹性为0.324,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纯收入增加,都会带来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加;农业总产值比重(lnstruc)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弹性为-0.327,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各省的经济发展,其他产业的增长高于农业增长,导致即使农业总产值增加,但其所占GDP比重依然变小,但机械总动力依然是增加的。

空间自相关系数λ为0.584,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农业生产投入对机械化的影响确实存在空间相关性。λ度量了邻近省份关于机械化数据的统计误差对该省观测值造成的冲击,原因在于各省在统计机械化总动力时,多用途机器以及各种机器马力的换算不同造成统计误差。另外也度量了其他观测不到的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对机械化產生的正向促进作用。

五、主要结论及启示

文章在对农业机械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首先运用Moran’I指数证明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又对选取的变量进行LM检验、豪斯曼检验确定模型使用固定效应的模型,最后用聚类稳健的标准误得到模型估计结果。实证结果表明:农业从业劳动力对机械化的影响不显著,土地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对农业机械化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有负向影响,并且土地投入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系数最大,空间自相关系数与Moran’I指数一致表明农业机械化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在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方面,不但要考虑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同时还要全面考虑空间相关和空间依赖性。对于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进一步展示我国省域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演化机制及其路径、准确衡量各省份之间的农业机械化的溢出效应等,都是各界学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鸣,宋洪远.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收敛及功能区差异——兼论技术扩散的空间涟漪效应[J].管理世界,2014(07).

[2]胡瑞法,黄季焜.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变化与农业技术发展方向[J].中国农村观察,2001(06).

[3]罗富民.农业分工演进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影响——基于四川南部丘陵山区的空间计量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01).

[4]孙久文,姚鹏.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最新进展[J].经济学家,2014(07).

[5]王珏,宋文飞,韩先锋.中国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1992~2007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0(08).

[6]赵泉午,廖勇海.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物流规模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98~2010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2012(03).

[7]郑旭媛,徐志刚.资源禀赋约束、要素替代与诱致性技术变迁——以中国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为例[J].经济学(季刊),2017(01).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贵州大学2014年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耕地扩权与山地农业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研究”(GDZT201406)项目支持。本文受贵州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基金“贵州农地产权制度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研人文2017038)资助。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熊德斌 贾振杰 王鑫鑫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2:

江门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及改善策略分析

摘 要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农业发展成效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国家政府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给予了极大重视。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是当地主要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在强化农机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通过对广东省江门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及改善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江门市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提升江门市农业机械化实践应用水平。

关键词 农業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改善策略

农业机械化技术是现代农业领域的科学技术支撑。农业机械化的宗旨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经济效益更好地实现。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始终坚持“科技兴农、农机促农”的理念,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使江门地区机械化技术推广从单一技术推广向“大农业”的各个领域拓展,更好地助力江门市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江门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

1.1 江门市农业机械化推广情况

如表1所示,2019年江门地区农业机械化应用覆盖面有了显著提升,目前水稻农业机械化耕种率超过了99%。同时,各区在水稻种植中的机收率也较高,但机播率相对较低,但大部分地区也达到了50%左右。

江门地区在逐步应用机械化技术的同时,还配合开展了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班、现场会,扩大了机械化技术的影响力。当地在推广水稻种植和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还对水稻烘干技术进行了有效推广,农业种植户逐步由“马路晒场”向机械烘干转变。2019年,江门市结合广东省《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引入了水稻机械化直播、无人机撒播和无人机条播等水稻机械化直播机械化技术,并与传统水稻机插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示范,探索和总结适合本地区使用的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技术规程,规范当地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使用,为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水稻机插这一技术瓶颈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此外,江门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还向水稻产业范围以外延伸,当前的农业机械技术已经在农业植保作业、新型水产养殖、果树园林、设施农业等多个农业生产领域开展应用。在农业植保方面,运用机械化作业方式替代了传统人工背负喷雾器作业方式,不仅能够避免作业人员与药剂接触受到影响,同时也能够减少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当前,农用无人机植保技术已成为江门地区植保作业的主要形式。新型节能环保水产养殖机械能够提高江门市水产业的生态、环保、高效和节能水平,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一经推广就受到了养殖户的普遍欢迎[1]。江门市还是茶叶、荔枝、龙眼、木瓜、香蕉等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在果树果园中推广机械化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江门地区还运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来发展设施农业,在大棚蔬菜种植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1.2 农业机械化队伍建设情况

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承担农机安全检查方面工作,经常出现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另外,一部分技术人员思想观念保守,对新时代农业发展认识不足,尤其是在大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大农业”各领域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认识缺乏,并且缺乏必要和充足的学习渠道,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推广队伍的建设。

1.3 农业机械化信息建设情况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的信息化水平较为薄弱,在农村地区开展推广工作时,由于农户普遍较为分散,给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农业生产者获取机械化技术的渠道也较为单一,仅仅依靠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很难满足广大农业生产者的需求[2]。农业信息滞后使得农业种植户在生产中遇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降低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2 江门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改善策略

2.1 打造农业机械化服务引擎

针对江门地区农机化工作发展现状,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应深入分析当前农机推广模式,依托现有技术资源打造农业机械化服务引擎,扶持和发展社会化农机服务组织,加强农机服务组织与高等院校、农业科学研究的合作,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研究创新能力。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还要加强社会化宣传和示范,突出“全程机械化”和“综合农事服务”的服务优势,对广大农业生产者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服务,服务过程要贯穿农业生产始终,从农业机械选择到售后环节都体现农业服务的价值[3]。农业服务引擎中要将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整合在一个服务平台上,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节约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时间和成本。服务引擎模式下可以对零散地块进行统一托管,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运作服务,科学合理地利用农机、农艺、农资等资源,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

2.2 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培训

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1)省级部门应多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不仅包括专业技术培训,还要对人员进行农机推广的专业技能培训。2)多组织学习交流活动,提供工作人员认识“大农业”各领域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的途径,丰富农机推广人员对先进农业机械装备的认识,从而建设一支作风好、技术过硬、专业化的农机推广队伍。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可以与大专院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定期聘请农机专家进行最新的农机知识和技术指导,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行业内技术交流和经验总结,通过与其他地区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进行合作,拓展农机推广人员的视野。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科研项目的支持,使技术论文、技术总结报告能够发挥更大的技术指导价值。

2.3 加强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

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要不断加强农机推广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媒介开展技术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建立农业信息化平台促使农业生产者及时获取农机信息。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为农机推广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可以积极利用微信平台建立专门的农机推广服务公众号,并根据农业生产者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介服务[4]。信息化平台还为技术人员与农业生产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打破了传统沟通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够更加及时地对农业生产者提供农机知识和技术指导。

3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能够显著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生产力,具有较强的社会发展价值。农业机械化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仅降低了农业成本,还有助于提高农业产量,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高赫.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实施策略[J].山西农经,2016(7):46.

[2] 林伟.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及改变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1):62.

[3] 李东旭.基层一线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现状及改善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5,35(15):59,61.

[4] 李玲,卓慈利.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及改变策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3):29-30.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吴文雄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3:

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分析:基于要素禀赋视角

摘要:农业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装备保障。通过利用1996—2016年我国31省面板数据,从农业机械化、耕地资源和农业劳动力等3个方面分析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以寻求我国农业发展共同点和发展运动规律。分析发现,我国农业资源发展存在如下特征:农业机械化数量和机械总动力逐渐增加,机械结构表现出小型机械数量增长停滞,大型机械发展迅猛。耕地质量逐渐恶化。农村劳动力发展方向由“离土不离乡”发展阶段逐渐向“城乡一体化自由发展”阶段转变,农村劳动力结构并未表现出劳动力女性化趋势,但老龄化特征较为明显。这些发展经验为我国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农业资源;要素禀赋;发展历程;农业机械化;耕地资源;农业劳动力

通信作者:陶应虎,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理论与政策。E-mail:tyh505@sina.com。  农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物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本研究主要分析狭义的农业资源禀赋。)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资料来源于《中国农业发展报告》,http://www.wendangku.net)。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断增加,发展农业不仅关乎着千万农民的“钱袋子”,更关乎着农业与农村的“生存法则”,是推动我国质量兴农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应用,我国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仍然存在农业资源分布不平衡、农业资源禀赋稀缺等瓶颈(资料来源于经济日报: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一方面,从农业机械化角度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以及服务效益较差[1]。另一方面,从耕地资源角度来看,耕地数量在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正面临着严峻挑战[2],种植业结构发生转变[3]。此外,从农业劳动力角度来看,我国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现象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农业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而且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格局[4]。与此同时,农业家庭中要素禀赋(劳动力、资本和土地)配置现状发生了转变[5]。上述问题揭示了我国农业要素短缺与供给侧等现实问题。伴随着我国农业粮食产量出现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的局面(资料来源: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30/c70731-27388225.html),我国农业面临着复杂局面,突出了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禀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尽管如此,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最好变革时期(数据来源于土地网,http://www.tuliu.com/tags/1003.html)。当前,农业发展中生物技术、智慧农业、电商农业、农业补贴、休闲农业等农业现代化雏形显现[6],这意味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农业结构性战略调整将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基于农业要素禀赋视角,分析我国农业资源发展历史变化趋势,以期为推动农业区域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1 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经验分析:农业机械化

1.1 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得到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7]。从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得到迅猛发展,这无疑得益于我国针对农业机械发展相关扶持政策以及资本投入力度。1980年以前,我国政府基本上施行了对农业机械的财政拨款和专项贷款扶持政策,同时给予农机价格补贴、减税和平价柴油等政策。其次,得益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对劳动力表现出替代作用,进而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劳动力的外出,又进一步促进了机械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得到迅猛增长,由1978年的1 174.99亿W上涨到2015年的11 172.81亿W,上涨8.51倍(图1)。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16)》,至2016年年末,全国共有拖拉机2 690万台,耕整机513万台,旋耕机825万台,播种机652万台,水稻插秧机68万台,联合收割机4万台,机动脱粒机1 031万台(表1)。改革开放以来可以将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1978—1990年,以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为目标阶段。1983年我国仍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为保证农业机械化能够较快速地进驻农业,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扶持政策,同时在这个时期也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出现了农民自己购买农机的现象,在1983年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已明确指出农民自主购买、经营和使用农业机械化从事生产或运输等行为。并且在这个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总动力从1978年的1 174.99亿W增长到1990年的 2 870.77亿W,增长1 695.78亿W,年均增长率达到34.7%。其中,大型机械总动力从1978年的175.50亿W增长到1990年的 274.55亿W,增长99.047亿W,年均增长率为16.1%。小型机械总动力从1978年的 117.12亿W 增长到1990年的623.14亿W,增长506.018亿W,年均增长率为74.6%。由于当时还是小农集体经济时代,因此小型机械增长速度遠远超过大型机械增长速度。

1991—2003年,农机跨区作业出现阶段。随着劳动力价格上涨,劳动力外出现象较为普遍,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季节性、区域性差异。进而推进农业机械化市场进程,出现全国性的跨地区作业现象。在此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总动力从1991年的 2 938.86亿W 上涨到2003年的6 038.65亿W,上涨105%。其中,小型机械总动力从1991年的652.86亿W上涨到2003年的1 306.02亿W,上涨100%。大型机械总动力从1991年的 268.24亿W 上涨到2003年的322.98亿W,上涨20%。在此阶段依然是小型机械上涨较为迅猛的阶段,这也是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依然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形式所决定。

2004年至今,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阶段。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在此阶段出现了大量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而在此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15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总动力总量依然处于不断上涨趋势,但在2013年小型机械总动力却出现了下降趋势。从数据上来看,农业机械化总动力从2004年的6 402.79亿W上涨到2015年的11 172.81亿W,上涨74%。其中大型机械总动力从2004年的371.31亿W上涨到2015年的1 920.22亿W,上涨414%。小型机械总动力从2004年的1 385.54亿W上涨到2015年的 1 666.85亿W,上涨20%。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在此阶段大型机械得到迅猛发展,这也是由于我国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看出,在2013年我国小型机械总动力已经表现出下降趋势。这也是由于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大型机械提高了农业机械作业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等特点决定的。

分地区来看,我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和大型机械总动力占比发展趋势表现出区域间差异(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总动力的变动趋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省份多为粮食主产区省份,1995—2015年我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化上涨较快的地区为西藏自治区、贵州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分别上涨959%、 579%、 377%、344%、322%。出现这样的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多是粮食主产区,耕地规模较大以及地势较平整,可以较好地实行农业机械化生产和作业。大型机械占比较多的省份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和西藏自治区等,这些地区大型机械总动力所占比例上涨速度也较快。

1.2 农业机械结构发展方向逐渐向大型机械转变

我国农业机械化结构逐渐向农业现代化方向转变的同时,小型机械逐渐向大中型机械迈进(图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结构变动趋势表现出大机械数量和配套农机具数量不断上涨,小型机械数量和配套农机具数量先上涨后下降的趋势。小型机械数量从1978年的1.37亿台上升到2010年的 18.11亿台,上涨1 222%。之后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与2010年相比,2015年下降了1.08亿台。同时小型农机具配套设备同小型机械数量表现出类似情况,同样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大型农机配套设备与农业生产情况表现出同步趋势,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大型农机具数量从1978年至2015年上涨989%。出现这样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农业出现了生产集聚现象,生产集聚有利于农户层面的规模经济,进而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机械化使用,更有利于大型机械及配套设备的使用,造成小型机械及配套设备需求数量逐步减少的现象。

2 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经验分析:耕地资源

2.1 家庭经营耕地面积逐渐上升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产的基本资源和条件,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8]。从全国层面耕地数量来看,從1978年至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出现了跳跃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1996年以前的数据是采用农业普查数据,而1996年以后数据来源于详查数据[9]。而众多学者认为,1996年以前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小[10]。我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 9 567.29万hm2 上升到2012年的1.351 584亿hm2,上涨4%。其中,在2010年上涨到1.352 683亿hm2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图3)。我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16)》显示,2016年全国耕地面积约为1.35亿hm2。

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耕地面积变动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耕地面积从1978年以来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的0.166 67 m2/人上升到2012年的2.346 67 m2/人,上涨14倍左右。其中1985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耕地面积迅速上涨,7年间上涨到2.076 67 m2/人,随后波动趋势为平稳上涨,直到2012年上涨到2.346 67 m2/人。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劳动力外出带来的人均耕地规模上升的现象,乡村劳动力出现了“离土又离乡”的进城热潮[11]。

2.2 耕地质量逐年恶化

从总体看,2016年我国国土资源部评定耕地面积为1.350 72亿hm2,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全国平均耕地等别为中等地级别。我国国土资源部将1~4等列为优等地、5~8等列为高等地、9~12等列为中等地、13~15等列为低等地,分别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2.9%、26.59%、52.72%、17.79%(表3)。耕地质量等别是一种反映耕地生产能力的标准,可见我国耕地总体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1~4等优等地主要位于湖北省、广东省和湖南省。5~8等高等地主要分布于河南省、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广西省、四川省、广东省、湖南省、河北省、浙江省等。9~12等中等地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云南省、辽宁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安徽省、河北省和山东省等。13~15等低等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河北省、陕西省等地区。

3 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经验分析:农业劳动力

3.1 农村劳动力表现出“离土又离乡”和“自由化发展”的总体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不断向收入较高的非农部门转移。中国乡村劳动力转移从改革开放时期至今,1978—2012年34年间乡村非农劳动力数量从2 182.40万人增加到26 825.63万人,增加 1 129%(表4)。乡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从7.12%上升到49.81%,上升42.69%。从改革开放至今,乡村劳动力转移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78—1983年为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体处于开放初期,恢复经济发展阶段。同时农村经济体制正处于改革阶段,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台,是农村土地制度的一项重大转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制度到农村合作化土地改革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农业劳动积极性得到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闲置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粮食生产总量。随着改革开放,城市经济被迫须要改革和发展,国家提出周边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虽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受到户籍制度限制,但非农就业比例依然得到小幅度提高,非农劳动力数量从2 182.4万人上升到3 044.9万人,乡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从7.1%上升到8.8%。

1984—1991年为农村劳动力“离土又离乡”萌芽阶段。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同时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进驻广大城镇地区,城镇吸纳大量乡村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居民进入民工进城大潮。在此阶段,国家允许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不再强制农村劳动力受户籍制度而无法进城务工现象,同时放宽了农村劳动力跨省、跨区流动现象。在这样的政策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得到进一步发展,非农劳动力数量从 4 282.60万人上升到8 906.20万人,上升1.08倍。乡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从11.91%上升到20.67%。但可以发现,从1990年到1991年非农劳动力数量和非农就业比例增长滞缓,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随着1989年的经济增速放缓和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交通运输、劳务纠纷等问题造成的,国家开始逐步对乡村劳动力转移增加管制,进而在1990—1991年出现了非农劳动力数量和非农就业比例增长滞缓的情况。

1992—2000年为农村劳动力“离土又离乡”阶段。在该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出现了流动人口就业证、暂住证等针对乡村劳动力的就业政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目标,扩大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必然带来城镇大量企业、工厂扩大市场规模,进而带来巨大就业空缺,进一步吸纳了大量乡村劳动力。在此阶段非农劳动力数量从9 764.60万人上升到 15 164.64 万人,上升5 400.04万人。乡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从1992年的22.29%上升到2000年的31.62%。

2001—2007年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要时期。该阶段破除二元体制,国家政策进入由限制到主动转变阶段,并意识到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重要性,并且逐步从限制到公平的转移政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得到有序流转,农业劳动力数量有所下降,从2001年的32 451.01万人下降到2007年的28 640.68万人,下降3 810.33万人。非农就业比例持续上升,从2001年的32.71%上升到2007年的44.32%。

2008年至今为自由发展阶段。该阶段政府依然大力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给予任何限制,任其自由流动。同时在该阶段2008年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非农劳动力出现了小幅度回流,非农劳动力就业比例有所下降,从2008年的45.48%上升到2012年的49.81%。随着劳动力的转移,我国乡村劳动力数量持续上升,进而我国劳动力数量和非农劳动力数量均处于上升趋势,因此非农就业比例持续上升。再者,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土地流转市场的推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可以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又由于随着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策的出台,我国劳动力再次出现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趋势,2011年我国非农劳动力出现了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25 549.16万人上升到2012年的26 825.63万人,上升 1 276.47万人,上升了5%。非农就业比例从2010年的47.99%上升到2015年的49.81%。

从各地区乡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来看,乡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较高的省份同样表现出向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和沿海地区发展(表5)。2012年乡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在50%以上的地区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北省和广东省等地区,这些地区具有较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且这些地区劳动力流动性较强。

从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部门转移,从理论上讲,对农业生产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数据中不难发现,201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为27 032.25万人,在数量上没有表现出增长,与1978年的28 455.60万人相比减少 1 423.35万人,而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较快, 是什么影响农业生产?接下来从劳动力结构分析农业劳动力的变动情况,分别从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2个方面进行分析。

3.2 劳动力结构未表现出劳动力女性化,但表现出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

3.2.1 农业劳动力人员性别结构变动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并未表现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趋势(表6)。1978—2012年34年间我国乡村农业女性从业人员女性占比一直保持在45%~47%之间,女性占比处于稳定缓慢增长趋势,且34年增长幅度不到1百分点。根據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16)》显示,2016年年底,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为31 422万人,其中女性为14 927万人,占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数的47.5%。其中,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男性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占比分别为52.4%、52.6%、52.1%、54.3%,女性农业生产经营者人员占比分别为47.6%、47.4%、47.9%、45.7%,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表现出农业劳动力女性占比缓慢上涨的趋势, 但未表现出很强烈的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特征。

3.2.2 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动情况 根据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16)》显示,2016年年底,在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有6 023万人,年龄在36~54岁之间的有 14 848 万人,年龄在55岁及以上的有10 551万人。分地区来看年龄结构可以看出,年龄在35岁及以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西部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21.9%。年龄在36~45岁之间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东北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49.8%。年龄在55岁及以上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东部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37.9%(表7)。国际劳工组织把农业劳动者年龄在45岁以上定义为老年劳动人口,而我国55周岁以上的劳动力人口占到总劳动力的33.6%,表明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较为严重,且东部地区老龄化最为严重,占到全国总老龄劳动力人数的37.9%,其次为中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占比分别为34.4%、32.6%,最低的为西部地区,老年劳动力占比为29.5%。

东部地区分别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等;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等;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等。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基于要素资源视角,探寻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农业生产投入要素资源变动的趋势。利用1995—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逐渐向大型机械转变,同时注重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但耕地质量表现出逐渐恶化趋势。农业乡村劳动力逐渐向非农部分转移,并未表现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趋势,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此外,不同农业生产要素资源,区域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仅如此,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还表现出生产集聚现象[12],农业机械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的雏形,都得益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等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政策。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根据不同区域要素禀赋优势、市场化条件和农业发展政策,科学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业种植结构布局,逐渐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方向,提高农业生产集聚效应;(2)提升地区农业品牌效应,规范化投入要素质量和危害,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塑造地区农业品牌,不断通过农业电商等线上销售、宣传方式提升品牌力度,加强农业品牌影响力。此外,健全农业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大力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和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模式。通过提高职业农民的农业培训,优化不同经营主体多元化服务水平,以确保农业产业兴旺的主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周至勇. 浅谈中国农业现状和发展改革趋势[J]. 农家参谋,2018(20):26.

[2]谢宝华.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探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0):141.

[3]赵丹丹,周 宏. 农户分化背景下种植结构变动研究——来自全国31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证据[J]. 资源科学,2018,40(1):64-73.

[4]檀竹平,洪炜杰,罗必良.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种植结构“趋粮化”[J]. 改革,2019(7):111-118.

[5]Wang X,Yamauchi F,Otsuka K,et al. Wage growth,landholding,and mechanization in Chinese agriculture[M]. Washington:The World Bank,2014.

[6]Yuan Y T,Li Q.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s of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modernization in shanxi province[C]//Proceedings of the 2018 6t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Economics,Social Science,Arts,Sports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Conference,2019.

[7]于 扬,吴鸣然,吴兆丹.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9,35(16):120-124.

[8]韩长赋.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 农村工作通讯,2018(23):8-19.

[9]汪 涌,王 濱,马 仓,等. 基于耕地面积订正的中国复种指数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46-52.

[10]Hasan S,Faggian A,Klaiber H A,et al.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or selection? An analysis of Taiwanese science parks[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18,41(3):335-363.

[11]梁书民. 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及演化的空间分布和原因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2):29-34.

[12]Bruelhart M,Mathys N A . Sectoral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a panel of European regions[J]. 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2008,38(4):348-362.

作者:赵丹丹 万冰彬 陶应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生德育品德测评论文下一篇:寺庙建筑装饰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