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研究论文

2022-04-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11年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四年,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就国内而言,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各地方政府铺摊子、上项目的热情高涨。因此2011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研究论文 篇1: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

摘 要: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代表了一项重大理论时代性的创新,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意义,科学判断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运行新走势,客观、准确地认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特征。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转为中高速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经济运行处于新阶段转换时期,要积极应对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风险与困难,全面深化经济改革,促进高新技术创新发展,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经济新常态的内涵,阐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提出相应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趋势性特征;政策取向

一、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新常态是指由过去的状态向一种新的并且相对稳定的常态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的转变过程,是我国全面深化经济改革、政府主导向现代化经济主导转变、向发达经济体过渡的新常态发展途径。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增长动力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等。我国已经处在新的发展阶段,但需继续努力、勇于突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敢于承担、及时解决,开启我国向经济强国发展的新征程。

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

我国的经济从高速增长模式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城乡经济差距缩小,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上升,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受益,经济发展状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科技创新型转变,为了我国经济顺利向新常态趋势发展,应充分认识、了解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

1.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多年维持了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速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呈现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特征,我国的对外贸易需求呈现常态性萎缩状态,2012年、2013年经济增长率进一步回落到7.7%,2014年GDP同比增长7.4%,增长速度滑落至1990年以来的新低,经济增速呈现放缓态势,经济新常态时期是我国调整增速但不降低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机遇。

2.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规模转换为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规模

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规模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要求,我国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十分注重经济规模、速度,使得我国经济长期处于不协调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为供求数量扩张和市场价格无序竞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为日后的就业压力大、产业结构性矛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经济发展问题埋下了伏笔。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迫在眉睫,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方式更加符合国际市场竞争、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发展。

3.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逐渐转换为中高端水平

粗放式的产业发展结构不利于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多数产业结构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阶段,高新技术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融合力度不足,产业核心竞争力无法达到国际化标准,并且部分产业已经产能过剩、达到饱和程度,传统的产业结构必须从增量扩张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的发展形势优化升级,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小微企业、服务行业等中高端产业结构的发展,使产业结构更为专业化、生产小型化、个性化,打造更多的中国经济效益,提升我国经济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4.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换

过去我国经济过度依赖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对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能源的对外需求逐渐增高,目前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驱动减弱,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瓶颈,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强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不断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

5.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转换为包容共享型

经济福祉转换为包容共享型是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保障基本民生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城乡人民共同致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常态驱动,随着我国经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协调发展方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包容共享经济福祉。

三、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战略转型机遇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情况下调整我国经济的最好时机,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1.财政金融风险

我国目前财政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融资机构、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等领域,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风险传递、交錯的循环系统。我国经济在向新常态转换的过程中,经济增速下行,结构不断调整,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将会逐渐暴露出来,生产制造业企业成本增加、市场需求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房地产行业近几年积累的泡沫也将破灭,地方政府的一些土地财政政策也受到严重影响,财政金融风险的加剧,可能会影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进程。

2.后发优势未能充分释放

我国经济虽然增长动力不足、增速下行,但不同于拉美、东南亚等国家,在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处于较高的态势,对财政金融风险具备一定的控制能力,出口贸易产品丰富,国内市场需求较大。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攻坚阶段后的经济改革难度加大,若想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仍需培育增长新动力,后发优势若不能充分发挥、释放,我国经济有可能进入增长性衰退状态,“增长性衰退”是指经济虽然表面上在不断的增长,容易让人忽视其存在的风险和损失,但是增长速度远未达到潜在增长率水平。

3.宏观经济平衡难度大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动力、结构的转型变化,政府宏观经济运行政策有所变化,经济平衡调控难度加大。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之后,经济增长更多的依赖于消费拉动,加工贸易可转移部分需求增多,物价上涨压力也会随之加大,物价平衡管控具有一定难度;高速增长阶段,农业向工业化转移,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高,但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城乡结构调整使得效应减弱,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劳动报酬占比提高,投资资金减少,不利于平衡收入和GDP增长;房地产行业的经济下行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多,对就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大量的建筑工人面临就业压力,内部岗位调转难度加大,平衡就业和提高生产效率二者之间存在许多矛盾;产业升级后,增加了国际竞争压力,在提高我国人均收入、健全社保体系、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我国生产要素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下降,对于具备先进技术的流水线和生产设备,整体劳动力素质要求有所提高,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难度较大。如果无法合理的加强宏观经济平衡,将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4.维持社会稳定难度加大

我国人口较多,老龄化严重,高等素质人才所占比重较少,我国目前经济、政治、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存在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机关腐败、社会信用缺失、收入差距等问题都会引发社会的动荡,维持社会安逸稳定难度较大。

四、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政策取向

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经济急需转型升级,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今年的目标实现将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最为关键的一年,科学、合理、准确的国家政策取向将决定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状况。

1.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2015年可能是各种财政金融风险集中展现的一年,应防范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明确经济社会风险、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等,不断调整、扶持房地产行业,做好科学预见性工作,增强忧患和风险防范意识。我国民间资本醇厚、高素质人才资源丰富,要通过改革充分发挥民间资源的潜力,打破行政垄断和国有垄断,深化垄断行业和国有部门的经济改革,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程序,为民间资本投资提供更优的政策,加强资金流动,科学、合理的创造空闲资金价值,减少政府自由裁量权,提高资金的透明度和使用规范性,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优惠政策,减少财政金融风险的积累。

2.增长目标向质量型转变

我经济正在向新常态时期迈进,原有的数量扩张型增速方式难以继续运用,经济发展多元化,增长目标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经济运行状况已经出现了比较好的迹象。加快投资、政府审批、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权、垄断行业等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规划并制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提升经济质量转变环境。注重我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发展目标,防范经济增长性衰退现象发生,培育质量型经济增长新常态,充分释放我国经济后发优势。

3.加快对以服务业为重点的国内外开放

我国经济新常态应加快对以服务业为重点的国内外开放,允许外资进入我国进行资本投资活动,大力推进文化、教育、金融、医疗、体育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对民营资本要形成公平的进入、竞争、生产人力资源等条件,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扩大服务业对国内、国外的开放政策,提高政府和企业的服务业务发展水平,完善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执行细则,通过市场竞争和需求导向,制定政府研发资源配置工作,加强基础、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政策之间的相互融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

4.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应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国际经济市场竞争力,培育增長动力。加强改进政府资金对高新技术研发支持的方式和途径,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技术的保护力度,加强国家技术标准制订制度,加快核电、光伏、高铁、造船和等高科技产业的转型发展,严格规范、执行产业扶持政,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产业化发展路线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优化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政策,推动经济平稳增长,制定完整的经济效益性指标,要从就业、收入、企业利润等方面确保经济合理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增强经济发展的健康可持续性;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相关职工的下岗分流和安置问题的处理方案,为因产业结构转型调整而引发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在岗职工的培训体系,增强员工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经验积累,加强社会劳动力的流动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动力,为可持续增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明确政府职责,建立健全的政府干部及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及时修订、完善技术标准和处罚规定,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社会性规制,促进产业升级,切实加大执法力度。

5.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改善民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等基层弱势产业,应加大对“三农”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教育、卫生、环保等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加快推进人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规范、公开、透明收入的分配格局,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逐渐减少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路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治理雾霾污染,加强生态保护及环境污染治理,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企业的社会信用度,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五、总结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经济也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逐步向发达经济体新常态趋势发展,在此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与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充分发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经济主导作用,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我国在国际经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促使我国经济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建国,王红,彭绪庶,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J].经济纵横,2015,(3).

[2]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

[3]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经济新常态[M].北京:新华出版社(第1版),2014.

作者简介:常蔓文(1994.02- ),女,汉族,研究方向:经济学

作者:常蔓文

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研究论文 篇2: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年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四年,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就国内而言,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各地方政府铺摊子、上项目的热情高涨。因此2011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根据2010年宏观经济的历史惯性,结合国际环境和政策取向,对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做出如下判断:第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全年增速不会低于8%;第二,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略微提升,投资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大幅下降,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将上升;第三,CPI走势有望控制在4%,此次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冲击,随着产品供给逐渐充裕以及各种行政性调控手段的到位,物价上涨的压力将逐渐减轻;第四,政策取向的主基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则以数量型工具为主。

经济增长走势分析

对经济增长的分析应在全球背景下展开,并着眼于长期视角。最近,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性课题组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显著下降,并且与全球经济的联系逐渐加强。全球经济波动性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火车头”美国的经济增长趋于稳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以上特征通过对外贸易渠道进行传导。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对外依存度一直呈上升趋势,2006年外贸依存度达到峰值,此后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就三大需求对GDP波动的贡献度而言,出口是贡献度最大的,伴随着进出口波动增长的是制造业的投资增长。1999年之后制造业投资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2004年后制造业比重超过房地产业投资比重。在外需稳定的前提下,进出口的增长效应在制造业投资两期之后显现。

次贷危机和之后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外需疲软,中国政府随后启动了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政策,这是危机后中国经济得以在高位小幅波动的主要原因。从三大需求對GDP的贡献率看,2007年后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形成完全相反的走势,反映了投资对冲净出口下滑产生的经济风险。

总结经济周期波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国内经济波动趋稳是融入全球化的结果,这一特征主要通过外需渠道传导;二是对外贸易的增长伴随着制造业投资的增长,这一阶段中国快速工业化主要受益于全球化的进程;三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采取了积极的扩大投资的内需政策,这是2008年后经济保持小幅波动的主要原因。

最终消费走势

对最终消费的分析,重点在于居民的最终消费,其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长期在75%左右。可以通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相近指标对居民消费进行观察。从绝对额上讲,自1990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在2011年这一趋势还将延续。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的经济一直持续增长,形成了消费持续增长的基础;二是从国民收入的要素法分析,尽管居民收入并不是所有要素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但也一直保持增长势头。2000~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80元增加至17175元,年均增长率为11.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53元增加至5153元,年均增长率为9.6%。尽管许多专家学者表示负利率使得居民存款财富缩水,可能会影响消费,但如果考虑收入流的增长,并不会对最终消费产生较大影响。

从增长率角度看,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大致维持在20%。这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经济周期波动性的研究表明最终消费对GDP波动的贡献率最低;二是消费的收入弹性逐渐降低,从长期趋势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收入增量部分用于消费的增量是降低的;三是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产品从以前“吃穿用”为主向“住行学”过度,这其中“住行学”的产品大都具有投资属性,在统计中并不被计入。综合以上各种因素,预计2011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略有上升。

固定资产投资走势

高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特点,这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有关。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投资的主要驱动力是工业化过程,即制造业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由2001年的14.4%上升至2003年29%的峰值,在产能形成后的一至两年,外贸顺差有显著增长。在此过程中,国内经济环境还伴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以及要素资源的价格扭曲,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强的价格优势,这就形成了经济增长投资和出口依赖症。

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外需疲软,制造业投资增长率大幅下降,以城市化推动的投资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亮点。以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为例,其中1.8万亿元为“铁公基”项目,1万亿元为灾后重建项目,2800亿元为保障性安居工程,这些项目都与城市化相关,占总投资的75%以上。这些投资并不是以财政全额拨款的形式下拨,此后出现了地方政府以投融资平台形式落实这些投资的现象,这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构成潜在风险,此后国务院提出了清理整顿的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伴随着上述政策起落,经历了三个阶段:2008年的小幅上涨阶段;2009年的快速上涨和快速回落阶段;2010年的小幅回落阶段。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长期走势,结合2011年政策的新动向,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还将延续2010年的走势,甚至进一步下滑,其对GDP的贡献率将大幅下降。这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制造业投资可能面临继续下滑。制造业投资与外需紧密相连,目前美欧经济前景依然不明朗,尽管外需存在恢复性增长的诉求,但恢复性增长不致引起国内投资的增长;从供给角度看,低成本无限劳动力供给的状态已经发生改变,这也使得传统制造业投资不具吸引力。二是商品住房投资将进一步下降,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加大投资,但后者不足以抵补前者。综合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两方面的走势预测,估计2011年房地产投资会有较大幅度下滑。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所下滑。其一,4万亿元投资的效应逐渐消退;其二,去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过快,国务院于2010年6月发出清理平台债务的通知,可能形成一些烂尾工程;其三,三个重要事件对去年的投资贡献较大,分别是玉树灾后重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而2011年全国并没有大的会展和体育赛事举行,这也导致投资下滑。

进出口走势

2011年的进出口形势将表现为:进口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出口增长率略低;但由于出口额的基数大于进口额,对外贸易依然保持顺差态势,估计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200亿美元以上。

首先,从对外贸易的历史看,自中国加入WTO后的2001年至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保持在200亿至300亿美元;自2004年开始贸易顺差每年保持700亿美元的增长,进出口增长率稳定在30%左右,形成稳定的增长趋势。此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在2008年下半年才显现,进出口增长率在2009年经历了最低谷,但自2010年初,进出口贸易又恢复到历史增长水平。

其次,受美国以邻为壑的政策影响,人民币升值面临很大压力。然而关于人民币升值及升值预期恶化中国贸易收支的看法,笔者并不赞同。这种理论在现实中能否成立取决于两个条件:其一,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是否完全传递,其二,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否成立,即价格变动是否具有数量效应。就第一点而言,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因沉没成本、市场竞争等,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很难传导;就第二点而言,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价格水平显著低于主要出口国,因此出口的价格弹性并不大,出口和进口的价格弹性并不大于1,从而“反J曲线”在中国并不存在。

综合以上两点,2011年对外贸易还将延续2010年的恢复性增长势头,由于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对外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可能有负转正。

物价走势分析及其治理

2010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呈一路上升趋势,成为宏观调控的焦点。对此,须弄清此轮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还是短期影响,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及能否得到控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实体层面主要表现为贸易盈余的增长,在金融层面表现为储蓄率持续高于投资率。这决定了物价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从CPI走势可以看出,非食品类的CPI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以下走势,而每次CPI的大幅上涨都伴随着食品类CPI的上涨。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的CPI上涨因素是粮食歉收,全国粮食总产量在2000年至2003年一直保持在9000亿斤以上,2003年骤减至8600亿斤;2007年食品类CPI的大幅上涨主要归因于猪肉价格上涨,2006年9月全国范围内爆发蓝耳病疫情,导致猪肉出栏数和猪肉产量大幅下降。此轮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同样是食品类的价格上涨,而食品类价格上涨主要归因于2010年初自然灾害导致的供给冲击。此外,由于资源类产品(如水、电、燃气)的价格上调导致居住类价格小幅上涨,但CPI中居住类权重仅为14%,因此并非CPI上涨的主要推手。

对于此轮价格上涨,许多学者将其归为通货膨胀,进而提出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进行打压的对策。对此笔者认为并不恰当:首先,由于此轮价格上涨是供给冲击造成的,作为总量政策的货币政策可能不仅起不到抑制物价的作用,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产出波动;其次,一种观点认为部分蔬菜价格上涨是过剩资金的恶意炒作造成的,有必要收紧流动性,然而收紧流动性并不能根本上堵住这些微型泡沫的源头,恰恰相反,大部分蔬菜都是易损品,不易储藏,也不会成为长期炒作的对象;最后,部分学者认为物价上涨是输入性通胀的结果,对此应该通过提高利率、人民币升值减轻输入性通胀的风险。然而在过去几年,中国一直是小麦和大米的出口国,而大豆占据中国食品进口的50%以上,因此输入型通胀不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由此看出,货币政策并不是应对物价上涨的主要抓手。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将对物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首先,前五项措施都是应对供给冲击的,可谓切中要害;其次,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影响的主要是低收入人群,因为食品类支出在他们总支出的比重较高,而第六项措施即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主要针对优抚、低保人群;最后,针对游资恶意炒作部分农产品的现象,通知提出了加强价格监管等措施。

在以上政策作用下,物价上涨现象将是短暂的。然而,影响2011年物价上涨负面因素依然存在,甚至要强于2010年。不仅南方遭遇冰冻天气,而且北方持续干旱,这已经影响到冬小麦的播种,而北方16省耕地面积占全国近60%。此外,2010年年末的翘尾因素还将持续。总体而言,2011年CPI走势将呈现先高后低的走势,全年CPI不超过4%。

财政及货币政策分析

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是宏观调控的艺术。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就财政政策而言,积极的政策取向将发挥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的作用。2011年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包括教育投资、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养老保险体系的扩大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应用。以上政策取向与整个经济转型的大背景相契合,起到了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目前,东部地区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进行低附加值工业化的道路已面临瓶颈,而城市化和经济服务化的道路是必然选择。对此,公共领域的投入必不可少,在教育、医疗和养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城市的服务经济也将获得大力发展。对于中西部而言,地区发展差异是最重要的议题,对此中西部应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通过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带动民间资本的进入,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就货币政策而言,稳健是由“积极”转为“稳健”,实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从具体操作工具看,数量工具居于主导地位。价格工具让位的首要原因是外围市场仍然处于低利率环境,提高利率可能引致热钱流入;其次,过去提高利率的着眼点是物价,然而上文的分析表明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冲击,随着冲击逐渐减弱,提高利率的压力逐渐减轻;最后,如果多次提高利率,贷款利率将处于高位,这与后危机时代的增长诉求不相称。总体判断,2011年加息的次数大致在三次左右,此外由于“南冻北旱”的天气可能再次造成供给冲击,因此央行的加息主要集中在上半年。數量工具的着眼点是对冲外汇占款,随着对外贸易的恢复性增长,外汇占款也将进一步增加。数量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的应用居于主导,因为在利率上升期,存款准备金相对于央票是成本较为低廉的工具。此外,货币政策中的信贷政策将发挥结构调整的作用,如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以及房贷的准入政策还将继续执行。

对策建议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为在短期内校正宏观经济走势,使之符合中期的发展规划,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实体领域应消除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

第一,在中央层面应加快资源类产品的价格改革。长期以来,高能耗、低工资、低资金成本是支撑出口加工贸易发展的三大基石,这不仅恶化了贸易条件,也导致了工业结构的低级化,使得我国迟迟不能摆脱经济粗放式增长的模式。对此,必须认识到,经济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须要通过资源价格改革进行倒逼。通过改革的倒逼机制,传统的产业部门将做大做强,淘汰的产业资本将寻找新的方向,而通过人为的控制价格从而抑制矛盾发展可能会错过改革的最佳时机。对于资源价格改革的方式,笔者并不主张通过提价这种简单方法进行,要防止用于补偿环境损失的资金转变为少数部门的福利,建议采取开征资源税的方式。

第二,在地方层面彻底改变以GDP增长为标准的政绩考核模式。首先,由于上述考核方式并未将环境因素作为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在引进项目注重规模、轻视质量的行为模式,加剧了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和低级化特点;其次,这一考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快速上涨,一方面暴利的房地产行业可以为地方的GDP增长快速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土地出让解决税收不足的问题。然而高房价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严重负面影响:其一,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使得产业资本不愿意进入新兴产业,因为相对于高风险高利润的新兴产业,房地产行业则是低风险高利润的;其二,高房价提高了居住成本,影响了高技术人才的聚集,而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因素。

财政领域的改革应围绕实体领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两条主线:一是经济发展由工业化向服务化过渡;二是经济发展由工业化向城市化扩展。上文围绕这两点针对短期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了简要论述,此处重点讨论长期调整的财政收入政策。

围绕第一条主线应做好如下两项工作:第一,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向直接税转型。间接税存在着征收便利的优点,但其计量的基础是工业产品的流转,随着经济转型和经济服务化的推进,税收结构也应做相应调整。第二,积极推进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一方面为保障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继续为第二产业减负;另一方面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通过营业税的取消和消费型增值税的开征解决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税负差距问题。当然,为了保持地方改革的积极性,这部分收入仍然可作为地方收入入库。

围绕第二条主线应做好如下工作:适当增加地方税种并增加共享税的地方分成比例。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税源相对集中稳定、征管相对便利、收入充足、增收潜力较大的税种,大多列为中央税或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留给地方的大多是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和收入不稳定的小税种,使得地方政府很难通过地方税有效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客观上刺激了地方政府各种非税方式——包括土地批租方式筹集预算外资金,以满足财政支出需要。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地方公共产品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为打破当前土地财政的困局,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共享税的地方分成比例,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适当增加地方税税种。当前应加大力度推广房产税,从税收效果上看,房产税能够起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从而优化产业资本结构的作用;从税收的技术角度讲,房产税具有税源集中稳定、增收潜力大的优势,有利于打破当前土地财政的困局。

货币金融领域也要加大改革力度来配合其他领域

货币金融领域的改革重点包括三大方面:

第一,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首先,经济转型和经济服务化必然产生新的战略产业(如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七大新兴战略产业),新的战略产业必然需要金融支持,而实践表明资本市场在支持技术创新方面比銀行更有优势;其次,大力发展公司债市场,降低大企业的融资成本,改变银行主要依靠利差吃饭的局面,增加银行体系竞争力。

第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调控环境。首先,发展短期国债市场,改变货币调控的被动局面,形成基准利率。目前,央票主导的公开市场操作产生了诸多弊端,如以自身负债为基础的调控使货币当局不能保持中立,央票在到期后支付利息实际上形成了长期扩张的态势,导致在应对流动性过剩时调控效果不佳。其次,逐渐取消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付息制度,恢复利率的零底线。最后,彻底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目前存贷款的半管制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间的竞争,也使储户丧失了选择权。在当前银行理财市场逐步发展并形成竞争的环境下,放开存贷款利率市场正逢其时。

第三,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从国内角度讲可以避免汇率不稳定、货币政策受制于人等诸多弊端,从国际角度讲中国在承担相应的大国责任前提下通过人民币国际化获取铸币税收入。在具体的战略途径方面,可以采取贸易结算货币到金融结算货币再到储备货币“三步走”的战略。在第一阶段应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范围并继续推进货币互换,这一战略措施意在支持人民走出国境。在第二阶段应创造人民币回流境内的诸多机制,具体措施方面不仅应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更重要的是完善上述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因为半管制的金融体系在资本可兑换条件下可能产生各种政策套利。在第三阶段应推进国债市场的建设。一个具有深度、广度和高流动性的政府债券市场是一国货币取得储备货币地位的重要条件,储备持有国才有使用该种货币进行投资的安全栖息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作者:蔡真 郭晓琼

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研究论文 篇3:

对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几点思考

摘 要:从大国发展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后应该把扩内需、促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取向。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搞活流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和措施,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各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认真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搞活流通、促进消费的政策。同时,在促进消费方面,今后要强调科学消费、体验消费;城镇居民要处理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搞活流通 扩大消费 建议

一、今后应该把扩内需、促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取向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把扩内需、促消费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提出了搞活流通、促进消费的七大举措。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当中,有3项任务直接关系到扩内需、促消费问题:一是在提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任务时,提到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来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二是明确提出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作为2010年的主要任务;三是在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时,提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又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促进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总的原则是,促进消费的政策必须进一步加强,现行政策大部分要继续执行,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和困难群众的消费支持,并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一些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2009年12月24日,商务部在提出2010年商务工作的十项任务中,将充实完善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政策列为第一大任务。这些政策的出台和任务的提出,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是因为:

第一,符合大国发展的基本经验。从发达大国的基本经验来看,国内市场始终是一国发展经济的根基。

第二,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国土面积大国,还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对外贸易和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今后仍然必须坚持国内市场为主的发展方针。

第三,在国务院提出的搞活流通、促进消费的七大举措的指引下,各级商务部门积极配合,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城乡消费快速增长。城乡流通基础明显改善,在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下乡等政策的推动下,农村消费潜力得到释放。2009年1-11月,农村消费同比增长15.7%,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0.4个百分点。城市消费逐月回升,特别是在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作用下,2009年9月份以来城市消费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刚性消费需求稳步增长。2009年1-11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食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3.7%,服装增长18.4%,日用品增长15.3%,均创年内最快增速。由于如此,在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等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消费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第四,城乡消费空间仍然巨大。在农村,传统产品消费潜力巨大,传统的消费品比如冰箱、空调和电脑等在农村的普及率仍然偏低,目前仅为城镇的27.5%、8.9%和6.9%,消费空间巨大;在城镇,服务消费持续升温,文化、旅游、教育、电讯等服务消费收入同比明显增长。这意味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已由以商品消费为主转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上来了,消费空间同样巨大。

因此,建议今后应该把扩内需、促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取向。

二、对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几点建议

1.各级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任务和国务院确定的搞活流通、促进消费政策。中央确定的任务非常明确,政策也比较全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各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抓紧落实。

2.在扩内需、促消费的过程中,要提倡科学消费,尤其是绿色消费。科学消费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全面、协调发展离不开消费的科学发展和经济各个方面与消费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可持续消费;只有实现社会和个人的科学消费,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消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唱响科学消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从微观消费者来看,科学消费主要表现为:安全消费、健康消费、文化消费以及它们之间的消费协调。安全消费,是科学消费最为基础的要求。安全需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所以人们也非常看重消费安全。科学消费的实现,首先要从安全消费开始。健康消费,是科学消费的基本要求。健康需要随着人类进化,消费主体在对人自身和消费对象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出来的。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永不停顿地认识自己、永不停顿地认识客观消费对象,其基本动力和基本目标就是人的健康。健康消费实现的关键是知识,所以消费是一个学习过程。健康消费是实现科学消费的永恒主题。文化消费,也可以称为精神消费,是实现科学消费的高层次要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们在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后,就会提出社会交往、相互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这些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大多是通过文化消费实现的。

安全消费、健康消费和文化消费之间在发生的时序和结构上也有其内在的规律,现代生活中,三方面的消费越来越有机融合在一起。因此,消费的片面畸形或顾此失彼,会导致消费和整个经济的不协调。科学消费除分别引领各方面消费外,对微观消费的整体协调尤其重要。

从宏观消费看,科学消费主要包括绿色消费、循环消费和公共消费,以及消费总量各方面的平衡和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是针对人类在消费中导致对自身生存环境破坏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是科学消费的重要内涵之一。绿色消费,不仅是指消费者要消费有利于健康的消费品,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消费活动要有利于保护并改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循环消费,是科学消费的重要实现方式。循环消费,就是在消费中倡导消费绿色产品、减轻污染、变废为宝和回收利用。公共消费,是由政府和社会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消费对象的消费方式。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公共物品进入人们的消费。公共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科学消费的重要指标。

3.在促进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的基础上,要发展体验消费。为什么说今天的顾客更需要的是体验呢?这是因为: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要求供给品进行相应的升级。根据体验经济的创始人约瑟夫·派恩和詹穆斯·吉尔默的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时代。在农业经济时代,受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影响,农产品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主要经济提供品;在工业经济时代,工业品是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主要经济提供品;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成了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主要经济提供品;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需求层次的不断上升,商品和服务作为经济提供品已不能再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人们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消费来实现自我,而体验消费就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最好形式,于是体验就成了继服务经济发展之后的主要经济提供品,从而将人类带到了体验经济时代。

第二,新技术的巨大发展,为体验需要的到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新世纪来临之后,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高新技术的巨大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为主体的新技术不断取得巨大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无处不在和无所不能的地步。数字化生存已经不再是预言和梦想,今天任何能用数字转换的东西都可以被数字化。你可以通过任何媒体(文本、声音、图像等)向任何地方任何人(真实的或虚拟的)收发信息;你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制作你想需要的任何东西。而这一切,为人们分享生活中的体验和设计体验的舞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第三,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为体验需要的到来添加了催加剂。竞争历来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竞争层次的不断升级,如何开发客户、保留客户和赢得客户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寻找市场突破口,在提供服务已经不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尤其是免费服务难以满足客户的需要的情况下,“客户体验”便成为了各厂商的共同诉求,并很快从发达国家传入到发展中国家。例如,IBM公司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全盛时期,曾以“IBM就是服务”为口号,大肆挥霍服务。当时,只要购买IBM的硬件产品,IBM就免费提供设备规划、程序设计、设备整合、产品维修等一系列服务,周到得让企业大为吃惊。但是,后来顾客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IBM终于负担不起免费提供服务,而服务最终也成为IBM最有价值的商品。现在IBM全球服务事业部的业务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再也不用借服务来卖硬件产品。现在IBM与许多制造商从服务和顾客体验中的获利,都超过商品。可以预见,市场竞争必将众多的行业带入到体验经济时代。

第四,闲暇时间的增多,为体验需要的到来提供了必要条件。当今世界,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为了抓住机会和赶上潮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珍惜时间。但另一方面,人们的闲暇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表现最明显。据1999年第12期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目前美国人有1/3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有2/3的收入用于休闲娱乐,有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娱乐。2015年左右,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娱乐时代,新技术和其他发展趋势可以让人把生命中一半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休闲娱乐业的产值将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一半的份额。而在休闲娱乐中,体验消费无疑是意义最丰富的一种消遣方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网络娱乐业、旅游业等体验业的快速发展中得到感悟。由此可见,闲暇时间的增多为体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五,自我实现或享受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并且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逐级提高和不断得到满足的。在今天的社会,由于各方面条件的极大改善,这第五层次的需要日益强烈。人们追求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潜能、实现所能实现的一切的需要已不再是空中楼阁,望尘莫及,而是实实在在。这可以从教育、嗜好、运动、度假、美食、博物馆参观等需求旺盛中得到体现。这里,人们所追求的自我实现,追求自由,实际上就是追求一种好的体验。

4.在促进消费的过程中,要号召人们处理好家庭消费与家庭投资的关系。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要求抑制投资、扩大消费,而家庭经济行为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收入转向投资,从而阻碍了消费。特别是住房,由于价格的不断上涨,成为很多人的投资的对象,更多的居民,不得不节衣缩食,靠贷款变为“房奴”,紧缩生活消费。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呈现出的下降态势,不利于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此,必须强调消费始终是家庭的首要经济功能,其它经济行为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消费功能。

5.在扩内需、促消费的过程中,要发挥企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譬如,全国著名的企业海尔,曾在北京等地的一些高档酒吧举行酒文化研讨推广交流会,邀请当地各界名流人士参加,告知消费者怎样才能调制出消费时所需要的葡萄酒,通过引导市场消费,将售后服务变为售前引导,进而将海尔酒柜销往寻常百姓家。海尔酒会演绎了家电消费新动向,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一事例表明,在扩内需、促消费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派恩,詹穆斯·吉尔默.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祝合良.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工业化——大国的经验比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国办发〔2008〕1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2008.12.30

4.文魁.论科学消费[J].新华文摘,2007(4)

(作者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工商系 北京 100035)

(责编:贾伟)

作者:张 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传统文化缺失原因分析论文下一篇: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