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讲述活动幼儿教育论文

2022-04-2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讲述活动幼儿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近年来,家园共育日益成为热门话题。良好的家园共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学质量,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目前,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教育方面的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就要求父母要积极配合幼儿教师,共建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使教育贯穿于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中,强化教育成果,推动幼儿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讲述活动幼儿教育论文 篇1:

浅谈在讲述活动中多样化画面的运用

讲述活动是发展幼儿独白语言的教育方式,对幼儿言语的目的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连贯性,对幼儿的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改革中,幼儿教育工作者根据新的教育观念,重新思考了讲述活动的特点以及活动目标,重点探讨了讲述活动组织的过程,力图使这种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更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外界进入大脑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幼儿通过视觉获得画面的形象,依靠画面的形象开展语言活动,发展听说能力。在讲述活动中,如果是单一的图片讲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幼儿听赏的模仿、记忆和复述;在口语表达中,较注重独白语言,片面强调幼儿语言的完整、连贯,要求幼儿在活动中独立复述,使幼儿几乎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觉得,在讲述活动中应该引入多样化画面。所谓多样化画面是指“画面”包括平面的、立体的和情境的等多种含义。多样化画面讲述活动是指在讲述活动中借助多种画面,促使幼儿观察、理解画面,利用语言表达对画面的真情实感。

一、利用自然景物,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

幼儿对身边的世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和强烈的探究愿望。自然景物中蕴藏着富含教育价值的多样化画面,是讲述活动渗透多领域内容和经验的有效途径。因此,适当地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并用语言来表达与其周围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事物与情境,符合幼儿的身心与年龄特点,幼儿自然乐于讲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运用一下几种方法。

1、自然活动法。

自然活动是指教师要不断为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创造听说的条件,使幼儿在自然的情境下有感而发,激发听说的兴趣。如寻找“生活中的春、夏、秋、冬”活动,以季节变换为主线,在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与周围世界的同时,有目的地使幼儿投入回归自然的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自然渗透法。

自然渗透法是指教师要不断地将自然情景中的教育因素加以优化利用,渗透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自然整合法。

自然整合法是指教师将多种因素整合运用、多方配合,使各种有利因素相互影响、渗透与联系。通过不同环境、多种途径下情境整合,力求使环境因素,教育因素情境化,使幼儿在不经意中有听的兴趣和讲述的愿望。

(1)结合正式与非正式教育活动,将情境加以整合。例如:讲述活动《印画》,我们觉得小动物的脚印这个话题可以引申出很多活动来,抓住了孩子们这个兴趣点,我们组织幼儿进行印画的活动。为幼儿营造宽松、愉快的说话和绘画氛围,在注重面向全体的同时又注意个别差异,给每个孩子展示个性的机会。

(2)结合不可预见的随机活动,将情境加以再现。例如:在讲述活动《捉迷藏》中结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在活动前我们安排了相应的游戏,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讲述活动。通过对大书画面的观察、猜测判断,换位思考及一系列的延伸活动,幼儿扩展了生活经验,发展了讲述能力和思考、判断能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活动目标较好地达成。我们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和利用遮图手段造成的设疑效果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3)结合家园配合,将情境加以延伸。例如:讲述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通过看图讲述,使幼儿明白了爱的真正含义,知道了如何去爱别人,也感受到了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在活动前,我们请父母配合多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性很强,纷纷讲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要如何去爱别人,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的目标。

二、多种媒体介入,发展幼儿的讲述能力。

幼儿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感知,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对抽象的语言概念、道理不感兴趣,不能理解,也记不住,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调节行动,因而更容易受外界条件和兴趣、情绪的支配,目的性缺乏,控制力较差。而多种媒体的介入以其具体直观性、生动形象性和刺激多样性等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儿掌握语言是一个连续发展的、重复质变的过程,离不开广泛的语言刺激,因此,多种媒体介入教学,有利于幼儿在感知理解多样化画面的过程中提高讲述能力。

1、动画介入

动画介入是指教师运用妇幼童趣的、声像结合的动态画面以趣激情、以趣激视、以趣激说,在双向式的交流环境中发展幼儿联想及讲述的兴趣和能力。例如:讲述活动《猫和老鼠》,引导幼儿观看他们感兴趣的VCD碟片,这样图像清晰、画面活动、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角色形象,为孩子创造一个想说、敢说、乐于说的环境。再如:讲述活动《狮子的假发套》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白板课件的使用充分激发了幼儿讲述的欲望,再通过一系列提问开阔了幼儿的讲述。同时,多媒体有快进、倒退、重放、暂停等功能,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幼儿观察及情节需要,在关键时刻暂停画面或反复播放等,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展开联想和想象,并进行相应的讲述。

2、音乐辅助

音乐辅助是指教师运用多种背景音乐点染、烘托活动气氛,提高幼儿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在讲述活动中,可以根据画面内容选用一些性质不同的音乐来烘托角色形象,启发幼儿边欣赏音乐边关注画面,从而把单调、静止的注意形象变成复杂、活动的注意形象。例如:讲述活动《轰隆隆,打雷了》,为引导幼儿大胆讲述雷雨、闪电等的特征,引起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我们运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音乐《下雨歌》导入活动,并让幼儿看图片欣赏音乐《闪电和响雷》,生动直观地再现自然现象。丰富了幼儿的经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画面内容,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运用录音时还可以插录画面中角色的对话,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迁移讲述。例如:在讲述活动《猫和老鼠》中,我们尝试和幼儿一起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引导孩子们自己选择角色进行配音,给与幼儿创编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很好地达成了活动目标。

3、实物操作

实物操作是指在整体教学中,教师操作、摆弄幼儿自制的纸偶和木偶等实物创设生动的情境,从而既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又有助于幼儿通过感知情境积极思维达到讲述活动的目的。例如:讲述活动《高老鼠和矮老鼠》,通过自制教具“高老鼠”和“矮老鼠”的生动形象,变换角度进行了具体的表演,并且让孩子亲自参与活动,感悟高和矮各自的优劣,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话说、想说话、说好话,并能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道理。

在多样化画面讲述活动中,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讲述活动中,促进了幼儿听说能力的整合,最终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而我们在讲述活动中的指导主要在于能否有效、合理地实施多样化画面讲述活动,能否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有效整合的实施。我们教师应该着眼与幼儿的发展,灵活发挥各种手段、方法的作用,扬长避短,相互补充。

作者:周静

幼儿园讲述活动幼儿教育论文 篇2:

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新教育模式的探索

【摘要】近年来,家园共育日益成为热门话题。良好的家园共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学质量,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目前,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教育方面的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就要求父母要积极配合幼儿教师,共建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使教育贯穿于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中,强化教育成果,推动幼儿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共育;教育模式;教学理念

引言:

近年來,有专家和学者提出,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进行教育,家长应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因此“家园共育”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1]。家园共育模式下,家庭和幼儿园要寻求新的教育方式,采用更为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凝聚家庭和幼儿园的力量,共同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使幼儿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塑造好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1家园共育模式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基础教育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家庭作为孩子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推行多元化的家园共育模式,首先,有助于家长清晰幼儿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需求,并结合家庭教育需求和幼儿园教学目标,积极投身于幼儿教育,主动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拉近幼儿园和家长的距离[2]。其次,有利于家长了解自己作为孩子成长阶段的模范表率作用,帮助家长认知家庭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做好家庭教育,以便于家园之间的高效沟通交流,达到“家园互动”“同步教育”的教学目的。最后,可以平衡幼儿园教学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两大主阵地,家庭教育虽是培养幼儿正确三观的起点,但主要是靠家庭环境因素来影响的,偏向于感性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规范化。而幼儿园教育是正规系统、科学的,较严肃,侧重于理性。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优缺点,只有二者密切配合,才能使双方的教育一致、持续、互补。

2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的策略研究

2.1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因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学前教育已成为一项长期的、相对复杂的教育活动。家长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首位老师,就必须重视且做好家庭教育,掌握并灵活运用科学的育儿知识,提升家园共育理念的认知度和领悟水平。一是对于家长而言,要勤于阅览相关书籍、学习相关视频、咨询育儿专家来转变自己的育儿观念;同时,根据当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反思并革新自己的育儿方法,主动探究并推行多元化的家园共育模式[3]。二是于幼儿园来言,可以组织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针对目前家庭教育“重智力发展,轻品德培育”的教育目标,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座谈会,通过互动研讨、观看视频等方式向家长提供育儿辅导,同家长探讨育儿的新理念和新家教方法,以转变并提升家长的育儿观和家教水平;或者探索家长的育儿经验,以家长带动家长,家长影响家长的手段,提升家长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观念,为优化多元化的家园共育模式奠基;又或开设“家长学校移动网络教育平台”,鼓励家长订阅“家长学校移动课堂”,为家长随时随地主动学习搭建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

2.2构建家园沟通机制,提高家园间信任感

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将老师教授的内容不完整地传达给家长,家长很容易对教师的教育工作产生片面认识,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学习到有用的内容,导致家长对教师和幼儿园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家园间的信任感。因此,幼儿园要积极构建家园沟通机制,增进家园间的沟通和信任。例如教师可以每天为幼儿布置一个小任务,引导幼儿回家可以将今日学习的知识讲给家长,使家长对幼儿园的内容也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幼儿的描述写出一段简短的感悟,反馈自己的意见,让孩子第二天将家长的反馈意见带到幼儿园。又如,教师还可以开展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幼儿的学情,如兴趣爱好、饮食习惯、午睡习惯等,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联合家长的力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改掉挑食的习惯,吃完碗中的蔬菜可以获得小星星奖励;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去危险场所玩耍、不触碰电器等。通过开展有效活动,建立家校间的沟通机制,使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感受到幼儿园对孩子的重视,并愿意积极配合幼儿园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

2.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其中

近年来在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的呼声非常高,呼吁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提倡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了吸引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选择在幼儿入园第一天开展“家长第一课”的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家长全面展示幼儿园,如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什么是家园共育?怎样配合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通过直观的方式深化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帮助家长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家长学会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幼儿园还可以开展“家长故事会”活动,选择每个月中班级内获得奖励最多、手工作品最多的孩子,使孩子和家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分享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家长可以从学习习惯、独立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述,可以采取家长讲述、幼儿表演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有效锻炼了幼儿的肢体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发了其他幼儿家长的共鸣,家长间展开讨论,家长间互相探讨育儿经验,互相帮助,学会反思自己,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在快乐、和谐、自由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和成长,而这样的环境需要教师和家长间积极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是新时代下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家园共育方式的推广能使家庭有效参与到教育中,根据幼儿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同时可以促进家庭与幼儿园进行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处理家园在教育方面的隔阂,拉近家园的距离,这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恬君.分析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积极互动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0(21):81+83.

[2]马静.浅谈幼儿教育家园沟通的实施路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22-23.

[3]解祎炜.教学改革视角下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方式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0(11):11.

作者:蓝丽君

幼儿园讲述活动幼儿教育论文 篇3:

从《山猫和田鼠》看大班看图讲述活动组织策略

【摘要】本文以《山猫和田鼠》为例,具体阐述了组织大班看图讲述活动的操作要点,如图片选择要适合大班年龄特点、兼具人文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教学目标要整体性与关键经验并重,教学组织要注重多角度观察、多形式交流、多层面讲述。

【关键词】 大班 看图讲述 图片选择 目标制定 组织策略

看图讲述是在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运用恰当的词句和完整连贯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图意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对于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思维力与想象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与情感等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我们重点对大班看图讲述活动进行了实践研究,积累起了一些经验,现以《山猫和田鼠》为例,具体谈谈大班看图讲述教学组织策略。

一、图片选择----关键词:年龄适宜、人文价值、审美感受

看图讲述主要利用图片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因此图片的选择非常重要。大班看图讲述中的图片应具有下列特征:形象鲜明, 主题突出、布局合理,内容贴近生活等等。《山猫和田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节生动、富有幽默感

《山猫和田鼠》主要讲述处于追赶与被追赶、吃与被吃关系的山猫和田鼠,在追逐中掉进了深洞,在田鼠的建议下山猫打消吃掉田鼠的念头,共谋脱险之策的故事,①作品情节生动、幽默风趣,这类作品是可以被大班幼儿所理解并深受大班幼儿所喜爱。

2.构图新颖、突出审美感受

《山猫和田鼠》采用的是纵长的由垂直方向展开情节的图片设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图中把山猫画成湖蓝色和橘黄色,则使画面的色彩形成调和,不至于产生视觉疲劳;这两种颜色与地洞的黑色形成鲜明的反差,达到了突出形象的效果②。图片中山猫和田鼠表情生动、滑稽,与精彩有趣的故事情节配在一起,给孩子带来别样的幽默感。

3.寓意深刻、富有内涵

《山猫和田鼠》隐含了“给别人一份信任,给自己一份希望”这一价值观,在困境中,即使互为天敌,也要重新考虑彼此的关系③。虽然这样的寓意幼儿当下还不能立刻领会,相信会为幼儿成长埋下一颗种子,日后成为幼儿成长中不可多得的启示。

二、目标设置----关键词:整体发展、关键经验

教学活动目标具有决定教学价值走向和基本内容的重要作用,是决定看图讲述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看图讲述活动目标应该兼顾幼儿整体性发展和语言领域的特殊要求。

1.目标体现整体发展的原则

看图讲述对幼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幼儿观察理解能力,帮助幼儿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述语言经验,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力,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山猫和田鼠》目标有三条:其一,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尝试用较完整、连贯的语句讲述山猫和田鼠之间发生的事情。其二,在细致观察、集体讨论、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相应的词汇和语句描述山猫和田鼠的动态、表情与心理活动,丰富讲述经验。其三,倾听同伴的发言,愿意与同伴分享经验,体验讲述活动的乐趣。这三条目标分别从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的获得、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积极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三方面提出的,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补充,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2.目标注重关键经验的获得

大班是幼儿词汇量、词汇种类迅速增加的时期,这一阶段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明确提高,能较清楚、连贯甚至有表情地描述实物和现象④。本活动目标中包含了作为讲述类的语言活动所获得语言发展的关键经验,即运用恰当的词句和完整连贯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图意,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述语言经验的机会。这些目标的提出是在遵循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三、教学过程---关键词:多角度观察、多样化的设问、多形式交流、多层面讲述

看图讲述活动是启发幼儿在观察、理解图片的基础上,表达图意的一种教学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组织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观察、猜測想象、感受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充分的表达与交流。

1.注重多角度观察,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教师要仔细研究图片,反复研究讲述线索,思考在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中提供的线索,引导讲出简短的有情节的故事。看图讲述中的观察有着一定的规律,即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人物的形象、动作、表情到抽象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观察,这样的观察才不会遗漏。除了按顺序观察以外,可以根据不同图片的内容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

(1)整体观察把握图意

《山猫和田鼠》从绘本中选取了七张图作为观察讲述的内容,前三幅图是本活动的重点部分。活动开始部分,教师将前三幅同时出示,让幼儿整体观察。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今天带来几幅图,说的是山猫和田鼠之间发生的事,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幅图,然后说一说它们之间发生什么事?这样的安排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前三图基本上能呈现故事的大致内容,一次性的呈现、整体的观察能帮助幼儿更快、更好的把握图意,为下面的环节留出更多的观察和讲述的时间。在幼儿大致说出故事内容以后,教师引导幼儿逐一地仔细观察这三幅图片,更充分观察、讲述三幅图的内容。

(2)细致观察理解内涵

细致的观察有助于幼儿完整全面的表达,大班幼儿观察能力

的发展也为要求幼儿观察细微部分提供了可能性。故事中山猫追逐田鼠误入洞后,要吃田鼠的过程是活动的重点,而在田鼠的建议下山猫打消吃掉田鼠的念头,共谋脱险之策这一部分则是活动中的难点。为了帮助幼儿理清重难点,并将重难点讲述清楚则需要引导幼儿细致的观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幼儿观察山猫和田鼠的动态、表情,比如:山猫想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谁来说说山猫样子?这时田鼠是个什么状态?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样的细节观察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图意,理解故事的逻辑,讲述故事情节。

2.设置多样化的提问,引领幼儿感知情节

提问是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师幼互动交流方式。也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學环节。教师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也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在看图讲述的活动教师更多的是通过多样化设问方式帮助幼儿把握图片核心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讲述。在本活动中老师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讲述。比如教师有时针对画面内容提出描述性的问题:“山猫在干什么,谁来说一说山猫的样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洞?”;有时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综合判断而提出判断性的问题:“它们掉到哪里”、“上面这幅是谁想出来的方法?”;有时教师引导幼儿对画面进行分析,提出分析性的问题:“田鼠想出的方法山猫会同意吗?为什么?山猫想出的方法田鼠会同意吗?为什么?”;有时教师引导幼儿对画面内容进行判断分析后提出推想性问题:“田鼠到底说了些什么暂时打消了山猫要吃它的想法”、“它们能出洞吗?猜猜它们是怎么出洞?”等等。多样化的设问方式从多角度提出问题,一方面使幼儿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感知图片内容,另一方面使得整个活动活而不死,避免单一问题的枯燥感。

3.采用多形式的交流,增加幼儿讲述的机会

看图讲述教学一般采用集体授课式,这种方式便于集中指导,有利于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但也存在弊病,由于发言的机会有限,难以让全体幼儿有充分讲述的机会⑤。因此本活动中教师采取了多形式的交流方式,引导幼儿结伴交流、小组交流、与教师提问交流、与重要图幅的交流等等,比如:本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摩前三幅图时,教师采用了集体看图,提问回答的方式,像这样与教师提问交流可以让幼儿了解观察、讲述的重点,学习新的讲述经验;在观察第四幅图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边观察图片边自己讲述,教师倾听幼儿的讲述,与幼儿个别交流,提高幼儿对活动难点的把握;在幼儿完整讲述图片内容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两两讲述,这样幼儿参与的机会多,讲述的顾虑少,容易调动幼儿想说的积极性。采取多形式的交流方法,增加幼儿参与讲述的机会,也避免单一讲述形式引起的单调疲劳。

四、注重多层面的讲述,提高讲述水平

在本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词汇形容、不同的心理描述、不同的语言对话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用词的准确性和的多样性语言讲述。准确的讲述要求幼儿讲述时语言规范,用词适当。比如:教师引导在幼儿细致观察和讲述第一幅图时,提出“第一幅山猫、田鼠都在跑,但山猫、田鼠跑的意义不一样,它们的跑可以用什么字来代替?”孩子们提出:山猫应该用追这个字,而田鼠应该用逃。”再比如,引导幼儿描述洞时教师提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洞?”在观察的基础上,幼儿说出“这是一个又黑又深的洞。”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可以帮助幼儿准确、清晰表达图意。多样性的语言,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教师帮助幼儿分析、领会图片中角色的情绪、情感状态和不同角色、不同情景下可能出现的心理活动⑥。比如:在第一幅图中教师请幼儿说一说田鼠看见山猫在追它后是怎么逃的,孩子们有的说出:拼命地逃、没命地逃、飞一样地逃;在第三幅图中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田鼠被堵在洞里面山猫无路可逃时的心理状态,并要求说出四个字的词,孩子们说出了“胆颤心惊”、“惊恐万分”等等。引导幼儿运用多样性的语言,使得讲述富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情色彩,提高幼儿讲述的水平。

本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讲述每一幅图后都进行了示范小结,这个示范小结有时是教师示范,有时让幼儿示范。教师的示范是高于幼儿水平的示范,可以让幼儿学习模仿;幼儿示范可以增加幼儿练习的机会,使幼儿的讲述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2][3]选自绘本《山猫怎么办》内容简介

[4] 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 语言领域

[5]李培美《发挥看图讲述对幼儿发展幼儿思维的作用》 幼儿教育杂志1999.6

[6]李碧华《大班幼儿看图讲述之我见》 学前教育研究

作者:唐实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全入股法煤矿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