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

2023-04-15

第一篇: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及我国的政策建议

摘要:发展都市农业,不仅要立足于我国现实,从我国以往的做法中吸取经验教训,还要认真总结各国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成功的经验,从中提炼出对我国有用的启示。通过比较分析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各具特色,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地位的法国、荷兰、日本、新加坡四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都市农业;成功经验;借鉴;政策建议

国外都市农业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至今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最早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经过近20年的发展,都市农业现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发展的主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尤以地处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北京、上海、珠海和广州等地发展的最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差异巨大的国家。未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其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都市农业来保障城市居民的食物供应和收入增加,并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场所,使城市居民能重新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1 都市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都市农业”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已出现于日本的有关文献中,其后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国家的学者相继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而迄今为止,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内涵仍无统一界定。如德国的都市农业限制为城市市民的庭院农业;而日本学者则定义为,分布在都市范围内的特殊形态的农业,主要经营鲜、活农产品;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对都市农业的定义是,受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所影响范围内的农业活动。综上,根据我国国情和都市农业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都市农业是城市化地区周边与间隙地带,集高效、产业化、科技、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是城郊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依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都市人民。它充分利用和依托中心城市,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对土地、森林等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摒弃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重点发展高效、集约的商品农业,并致力于延伸产业链,寻求农业产业化架构中

一、

二、三产业融和,目标就是引导和满足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都市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从都市农业的基本内涵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出都市农业的下列基本特征:一是地域条件性,即城市化了的农村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大都市形成一体,它的发展易受都市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发展阶段性,不同的城市化水平和发展阶段,都市农业的主体功

能、产业形态不同,是动态变化的:三是多目标性,受大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理资源条件以及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因地、因时而异。

2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2.1 法国的都市农业

法国巴黎大区是发达国家首都地区中面积和人口都接近北京的地区之一,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但仍有着非常发达的农业。农业面积59万hm2(占49%),林地27.9万hm2(占23%),非农业用地占27%。1995年郊区省的农业总收入55.5亿法郎(100法国法郎约合106元人民币)。从农业的产业结构来看,巴黎大区以种植业为主。在1995年郊区省农牧业的总收入中,种植业收入超过91.5%,畜牧业收入不到8.5%。从种植业的产品结构来看,谷物面积约32.7万hm2。占农地的55%;油菜、甜菜面积都在4万~5万hm2之间,总计占农地的16%;蔬菜、马铃薯面积分别为2600hm2和9300hm2,总计占农地的2%:果园1800hm2和花卉5000hm2,分别占O.1%和不到0.3%。

巴黎大区的农业生产是以私人农场为主。在近7000个农场中,种植大田作物的农场占70%,园艺蔬菜农场占11%,畜禽农场占6%。这个数值反映出巴黎大区农业的明显特点:

(1)农场规模较大,一般都有近几百公顷农田;(2)“菜篮子”产品的农场规模较小,一般为10hm2以下;(3)农业的经济效益较高,1981~1995年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总利润同总收入的比率大致保持在35%以下。巴黎大区农业对城市食品供应的功能并不明显。除农牧业生产外,农业对生态、景观、休闲和教育方面的功能比较显著,即利用农业限制城市进一步扩张;利用农业作为巴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绿色隔离带;利用农业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与居住区分隔开来。营造一种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利用农业作为城市景观,或者种植新鲜的水果、蔬菜、花卉等居民需要的产品,有的作为市民运动休闲的场所,还有的作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

2.2 荷兰的都市农业

荷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千米435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土地十分珍贵、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在20世纪50年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小国到60年代末一跃成为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第三大农业出口国,某些

农产品如蔬菜、花卉、猪肉、马铃薯、鸡蛋等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荷兰农业产值仅占GDP的4%,但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却占全国出口创汇总收入的1/4。都市农业是该国整个农业现代发展龙头。荷兰的农业结构主要是牛奶制品、花卉及蔬菜,花卉、蔬菜及奶制品加工基地都在都市的郊区。由此可见,都市农业在荷兰这个面积不大的国家中起着主导作用。

几点启示:(1)都市农业不仅可以满足本国需要,而且可以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荷兰是一个工业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鹿特丹,发达的工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样小的一个国家,而农业的出口创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其做法是相当成功的。(2)都市农业以“菜篮子”为主体。荷兰发达的花卉、蔬菜、肉牛、奶牛及奶制品生产,基本上保证了都市人民日常的食品需求,国内需求占总产量的1/3,余下的还可以大量出口。(3)实现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是都市农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荷兰本来没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如耕地稀少,要填海造田,从而被迫走上农业工业化、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由于大力发展设施精细农业,荷兰不少农产品单产都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2.3 日本的都市农业

日本的都市农业指包含在都市内的农业及都市近郊的农业。日本也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城市扩张迅猛,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由于土地属于私有制,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将继续耕种的土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了下来。以后人们发现,在城市星星点点的耕地上生产的嫩绿的蔬菜、鲜艳的花卉,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色,增加了观赏的景点,而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有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日本的都市农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其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其特点如下:一是呈点状和片状分布。由于日本人多地少,日本政府为保护耕地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土地税制制度,所以在市区还保留了面积不大(5hm2以下)的点状分布和面积较大(5hm2以上)的片状分布的耕地。二是蔬果生产占主导地位的都市农业生产结构。这是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绿化环境的需要。三是园艺生产设施先进。在财政重点扶持下,园艺设施基本上实现了小型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四是都市观光、休闲、体验农业是都市农业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休闲需要。

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一是各级政府给予保护政策,据1996年日本全国农业委员会都市农业对策协议会的统计,日本全国都、道、府、县和市、村各级制定的振兴都市农业的举措(如低息融资、资助)不下250项;二是模式多样化,有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三是政

府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政府除加强正规学校培养农业劳动者外,对初次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们提供无息贷款、资助学习等相关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

2.4 新加坡的都市农业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经济国家,面积只有556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农产品不能自给,甚至连沙石、水、食品都需要进口,本地只生产少量蔬菜、花卉、鸡蛋、水产品和乳制品等,加上城市化发展后耕地不断减少,因此非常重视都市农业向高科技、高产值发展。

新加坡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有:(1)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园,这是新加坡重点的都市农业模式。新加坡都市农业的发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产值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园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园的基本建设由国家投资,然后通过招标方式租给商人或公司经营,租期为10年。其中有一个用气耕法(即在有空调设施的温室内种植植物,根部暴露在空气中,每隔5分钟喷洒含营养物质和肥料的制成雾水的冷水,不喷农药)种植蔬菜的农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热带国家以气耕法来种植蔬菜、生产富有营养而安全的新鲜蔬菜。蔬菜的生长期由土耕法需要60天缩短到30天,只是此种方式成本较高,当然如果生产高档蔬菜则优于进口;(2)农业生物科技园。占地10公顷,拥有现代化先进设备,进行新农业技术(如动植物基因研究、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开发工作。

3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法国、荷兰、日本、新加坡四国的都市农业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创造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我们在发展都市农业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吸取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此促进我国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

3.1 加强综合研究,因地制宜,制定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都市农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业、旅游、土地、地理、生物工程、规划设计、建筑园林、生态环境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应携手合作,共同研究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施方案。同时,由于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大城市

之间在选择发展都市农业的方式和重点上有所不同。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

3.2 政府应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都市农业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其发展更是需要我国政府的倡导与扶持,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1)政策支持。都市农业作为一种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现象,在政策上必须要与城市协调发展。但事实上目前我国政府只关注都市农业发展的产出效益,却很少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比如在发展都市农业中,必须有一部分土地要转而作为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和体验等功能的基础性资源,但现行制度却限制了这种转移,极大地制约了都市农业向具有高需求弹性的农业休闲、观光和体验等服务性农业方向发展。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快推进各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体制,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2)金融支持。都市农业是一种集中高投入、综合高产出的产业,投资大,周期长,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迫使政府必须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有力的金融支持。一方面要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政府还要积极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对都市农业进行投资,扩大资金的来源。同时,政府也要加快对支农资金管理机制的创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产生良好的效益。

(3)法律支持。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与都市农业发展相联系的法律法规,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为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撑起一顶有力的保护伞。

3.3 都市农业发展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都市农业离不开资源优势,但资源优势不等于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必须同时面向市场,才能转化为竞争优势。要以市场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分析市场,研究市场,满足市场。一是要正确定位市场,坚持生产本地资源优势的特色产品:二是找准目标市场,如为高级宾馆、国际连锁店、大型加工厂提供订单农产品:三是生产提供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服务,广

泛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绿色技术,采用新材料、新科技、新设施,提升档次,扩大展品销路;四是注重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包装、宣传,不断开拓市场。

3.4 都市农业发展应坚持以高科技为支撑

从新加坡来看,其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国家,在国土面积有限、自然资源贫乏的条件下如此成功地发展都市农业,主要优势是依托高科技、高产值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和恶化,更要坚持以高科技来支撑都市农业的发展。当然,以高科技支撑都市农业的发展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推进都市农业生产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的转变。从总体上说,我国都市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当前我们应当下决心淘汰落后的传统技术,引进实用的高新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都市农业向高科技型经济过渡。二是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制定新的人才战略,加快对都市农业生产者知识性、技能性培训的力度。

3.5 根据城市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都市农业模式,实现都市农业的多功能

城市发展水平是决定都市农业发展道路的准绳。它决定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对于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可以发展如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以加强生态功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对于一般地区则需要以生物农业、创汇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为主,提升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而在一些传统的产粮区,则可以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和新物种的应用,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4 结语

综上,法国、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的成功经验给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很多借鉴与启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发展都市农业中就要完全按照他们的成功模式照搬过来。由于各国土壤所孕育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不同,应充分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都市农业发展体系,促进我国都市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篇:郑州: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郑州:

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2002年以来,郑州市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同时,结合省会城市特点,提出了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繁荣经济,优化生态”为目标的都市农业发展方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组织化为手段,以产业化为途径,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了农业由单一结构、功能向多元化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1050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比2002年增加7673元,年均增长13.5%。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不断丰富完善发展思路和措施

郑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探索到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过程。2002年,郑州市制定了《河南省郑州市环城“都市型”现代化农业规划》,首次提出按照圈层布局重点发展绿色蔬菜、花卉苗木、种子种苗、优质水果、环城生态林、绿色奶业、水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8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2004年,结合省委、省政府把郑州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制定了《郑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三个圈层”布局思想以及各个圈层内的产业建设重点。2005年、2007年,先后制订了《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和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突出强化农业生态功能服务城市发展的作用;2010年,又制定了《郑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郑州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郑州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和《郑州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等产业规划,突出强化保障省会城市“菜篮子”供给的要求。这一系列纲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断为郑州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指明发展思路和方向,奠定了加速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基础。

二是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抓好农产品加工物流业

郑州作为全国农业大省河南省的省会,全国陆路、铁路交通和信息枢纽城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郑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突破口,充分利用河南省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由以生产为主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2003年的500万元增加到2012年近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三全、思念为代表的速冻食品加工业,以金苑、正龙为代表的面粉和方便面加工业,以奥星、帅龙为代表的枣制品加工业等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其中:三全、思念等速冻食品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0%以上。2011年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410亿元。同时,旨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农业会展业和信息、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2011年全市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市场交易总额突破了450亿元,郑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和农资集散交易中心。郑州农产品商品期货交易所年交易额达到66.8万亿元,“郑州价格”已成为指导全球粮食交易的价格晴雨表。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新时期农业部门的一项新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责任重大。为保障城乡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郑州市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颁布实施了《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建立了“两级三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先后实施了蔬菜、猪肉、水产品和水果市场准入制度,严把生产、市场准入和市场检验“三关”,实行基地检测通报制、农产品销售摊位公示制、抽检督察制、市场准入制等四项监管制度,有效保障了省会城市居民餐桌安全。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由低质低效向优质高效转变。截止2011年底,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23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654个。2011年在农业部对全国182个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四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郑州市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居全国第一名,水果、水产品合格率位居前列。

四是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近年来,郑州市按照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多功能转变。2007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强力推进城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带三区”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截止2011年底,全市各类观光休闲农业景点和项目已发展到400多个,年接待游客约2000万人次。其中:特色农业节会18个,集生产展示、科普教育、观光休闲、采摘体验、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景点44个,有5家观光休闲农业园被确定为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惠济区被评为国家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县。

五是积极改革创新,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随着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成为新时期农业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2006年以来,郑州市按照国务院和农业部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整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资源,根据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布局,在全市规划建设40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区域中心站的改革思路,基本覆盖全市400多万亩农业生产区域。2009年,确定了在全市建设40个区域中心站的方案,目前已启动了25个区域中心站的建设。市财政对每个区域中心站投资200万元,统一建设标准和仪器装备,同时,对每个区域中心站投资50万元购置气象设备,在每个站内设置气象测报和人工降雨设施,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通过区域中心站建设,搭建农技服务新平台,使技术人员“下得去,有事干”,直接面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促进当地主导产业形成和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上发挥了显著作用。

六是“三化”协调发展,坚持走“两不牺牲”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去年9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市委、市政府颁布实施了《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2011—2020)》,提出了建设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新的城市发展目标对郑州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2012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夯实新型城镇化基础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服务都市区建设为导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郑州都市区“两核六城十组团”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全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实施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136工程”,按照功能集聚、区域推进、块状布局、集群发展的要求,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装备先进、管理经营机制完善、多功能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市建成10个面积3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成30个以上、每个集中连片面积3000亩以上的主导产业集聚区;建成60个以上、每个面积500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园,引领新型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我市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按照《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对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的定位要求,在稳定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业的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观赏苗木花卉、生态景观果园,打造集森林、水系、都市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环城生态走廊,为建设最佳宜居环境城市营造优美田园景观,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联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中原经济区农业科研基地、农业企业总部基地、农产品流通中心、中原城市群农业观光休闲中心,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重心和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篇:现代化农村与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心得体会

通过三天的组织学习,观看其它镇、村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使我有了如下的体会,下面简单的谈谈我这三天的感想:

首先,要想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要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报告学习与理解。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上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早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建全民主集中制等。

其次,在学习了国家政策后,才能更好的服务基层,发展基层。随着向现代化农村的转变,传统农业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所以传统农业要发生变化才能为农村带来更好的收益。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提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工农业和籽种农业是农村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再次,确定了发展方向后,针对上级政策,本区、镇、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发展方向。我认为:

1.建立团结的村级两委班子,赶于大胆的泰索新路子,转变落后的农村观念,积极发展国家扶持的农业,善于要扶持资金,多想事,多做事。

2.在农村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是一件重要的事,要建立完整的公开制度,实现村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提高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水平。随时让村民了解村内的发展状况和财务收支情况。 3.在完善了各种制度后,真对节约资本方面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合作社,采取集体购买,集体销售,这样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收益,打造自己的品牌效益,形成一定的规模化。

最后,新农村、新农业的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素质的核心是教育,全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我们加强和完善了以往的培训方式,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好准备。我们组织妇女学习手工编制技术等针对性强的职业培训。二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尤其是对西瓜、果树种植等实用技术,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技术依托。三是农民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培养。对农民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健康生活意识。

在各方面发展良好的同时,也相应地给村委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要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付出新的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必定要以十足的信心,团结同志,听取领导、长辈的教诲,创新工作,尽职尽责,尽最大努力去服务我村,发展我村。

2008年10月20日

第四篇:天津:因地制宜 创新发展 建设有天津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多年来,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天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

市委、市政府结合天津实际和农业农村特点,把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保障“菜篮子”供给、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民生活的重要举措。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设施化。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水平的突破口,推进农业工厂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区域化布局。2008年至2011年,实施了设施农业建设“4412”工程,在全市农村掀起了一个发展设施农业高潮。4年累计建设种植业设施45万亩,总面积达到60万亩。基本建成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现代畜牧养殖示范园区、55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出现了一批依靠发展设施农业致富的镇村。比如,宁河县小阎村,仅有75户、281人、1450亩耕地,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全部实现设施化生产。201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设施农业建设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有效地保障了市场供应,稳定了物价水平。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驱动力量,加强科技服务,深化交流合作,搭建创新平台,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强化管理和资金扶持力度,2011年市财政投入2928万元,支持实施了210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逐步构建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合作社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完善市农科院创新核心区、试验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三区”建设。启动天津滨海国际花卉、观赏鱼、耐盐碱植物等8个科技园区和十大种业基地建设。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天津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心陆续开工。重视农业引智工作。深化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大、中国海洋大学等“三院两校”和日本等地区的技术合作,农业科技对外合作交流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以来,累计签订合作协议专家326人,引进新品种1138个、新技术195项,并启动院士工作站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从2008年到2011年,4年累计培训农民53.9万人,47.9万人取得各类职业资格和学历证书,31.6万人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010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将农民培训制度化。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化。把加强农业组织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的重要抓手,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上实现新突破,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90%以上。加快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大对专业合作社购买服务设施设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技术培训补贴力度。支持供销社、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经济能人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示范社建设,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414家,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户均获得分配收入1566元。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对符合要求的龙头企业给予贴息扶持,龙头企业达到440家。吸引中粮、雨润、温氏等国内大型龙头企业来我市投资。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集聚功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提高农业品质和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不断强化检测和监管能力。全市目前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40多万亩。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到962个,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总数达到345个。主要采取:强化日常监测。实行监管网格化管理,提高监督抽检频次和覆盖面。针对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畜产品“瘦肉精”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保障机制。全市实行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市与区县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各区县层层签订责任状,将质量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个环节。市和区县监管部门采取制度性监督 3 检测与执法联动,收到良好成效。强化质量控制。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园区内部质量控制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引导优质安全农产品实行质量信息贴标上市、专卖和配送入户。

五是大力推进农业功能化。把拓宽农业功能作为丰富农业内涵的重要渠道。结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把农业与

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结合各区县地理位臵和农业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模式。比如,北部山区建设了山水农家乐,中部地区建设特色农业休闲度假、沿海地区建设渔家乐,环城四区建设了集生产、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

二、我市都市型农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经过不断努力,我市初步形成了以“设施化、科技化、产业化、标准化、功能化”为特点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主要表现:

一是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冬春季蔬菜生产条件。2011年,种植业设施播种面积达到78万亩,总产275万吨,占全市蔬菜产量近50%。在设施农业的带动下,4年间全市农业土地产出率提高了35%,劳动生产率

4 提高了49%,资源利用率提高了54%。农业园区综合效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左右。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62.7万吨,实现“八连增”。畜产品、水产品生产保持稳步增长。菜、肉、蛋、奶、鱼等主要农副产品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

二是科技研发和推广水平明显提高。我市在黄瓜、花椰菜、专用小麦等农作物育种,生猪育种,动物克隆,农产品保鲜等方面取得了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建设市、区县、乡镇推广机构575个,形成农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林业五个专业的三级推广网络,在蔬菜种植、淡水水产品健康养殖、农业抗旱保水技术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技术推广领先成果。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定。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市、区县、基层检测点三个层级的建设模式。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畜牧养殖领域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品行为得到基本遏制。连续多年无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实现农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安全可靠的目标。

四是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种植业农作物优质率达到90%以上,形成优质粮、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种植优势产业带。畜牧业主要形成了以奶牛、生猪、肉鸡为主的5个优势产业区。渔业建成了由养殖园区相连接的海珍品特色品种养殖产业带。“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发展到127个。打造了一批如“沙窝萝卜”、

5 “七里海河蟹”、“出头岭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市龙头企业和初级农产品有全国驰名商标4个、全国名牌3个。同时,观光农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市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7个,中国最有魅力乡休闲村2个。全市旅游特色村达到200个,乡村旅游经营户2230家,直接收入超过5亿元。

三、天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下一步设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农业部的工作部署,认真抓好农业生产工作,在追求发展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实施农业提升工程。以“4412”工程新建的20万亩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和农业示范园区为提升对象,主要提升装备、技术、组织化、产品结构、质量安全、功能化等6个方面。

二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重点抓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急需人才培养等5个专项工作。

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40万亩“放心菜基地”建设,2012年建设10万亩,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我市地产蔬菜的优质化生产和安全准出。加快推行“三品一标”技术规范,实现农 6 产品全程标准化管理,打造天津农产品质量品牌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

四是开展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农业,在税收、信贷、基础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扶持蔬菜标准园创建,优化设施农业区域布局。加强产销衔接,在企业带动销售以及网上销售方面实现新突破。扩大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专销点建设。

五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力争到“十二五”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农户承包土地面积的40%以上。完善金融服务,进一步做好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财政贴息工作。继续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投放。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要求,认真学习兄弟省市经验,抓好都市型农业建设。

第五篇: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中共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员会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政府

(2012年2月日)

呼兰既是传统农业区,又是都市新城区。近年来,在改造农业、建设都市的过程中,我们以都市农业为联接,探索实践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强区与富民良性互动、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环境与发展同步提升,使农业农村在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提升促进作用更加突出。2011年,全区都市农业实现产值6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9%,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1.5万元,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4.5%。

一、坚持一体规划,统筹布局都市农业

呼兰的发展,城市化是历史重任,农业农村是发展难点,而两者之间,都市农业是完美的结合点。基于这一科学判断,新一届区委、区政府作出了新的现实选择,围绕全面城市化目标,确定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主攻方向,并拿出100万元,聘请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对全区都市农业进行系统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结合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

沿松花江旅游产业带、哈肇路都市农业产业带和呼白路现代农业示范带三条产业带,沿江沿河沿产业带又设计了生态田园新城、团山风景区、蒲井有机菜基地、黄土山森林公园等都市农业节点工程27个。这些节点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引领“三带”迅速上规模、出形象,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扩大了群众就业。全区各类都市农业,吸纳就业2.3万人。大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投入9000万元,建设900栋棚室,承包给农民种植果蔬、花卉,亩效益接近传统种植的100倍,有效解决了沈八新村建设中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二是改善了城市面貌。致力于建设生态田园新城,新城区已经全面退出粮食生产和养殖业,依托园艺产业,发展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插花式”、“镶嵌式”城市景观农业,在实现生产创收的同时,美化了城市,促进了新城建设。三是加快了小城镇建设。都市农业节点工程的建设,吸引着人流和物流的集聚。腰堡街道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沿江聚集商户95户,吸纳就业850多人,一个新型城镇正在加速形成。此外,围绕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建设,我们在老城区东部,重新规划了一个新商圈,使老城框架拉大了近一倍。

二、坚持城乡融合,全力开发新型产业

深刻理解都市农业内涵,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人文三个优势,着力发展三个都市农业体系。一是融合供给和需求,发展特色种养体系。利民苗木花卉基地、哈肇路蔬菜基地、沿江沿河水产养殖基地进一步壮大。2011年,全区落实苗木、

花卉、蔬菜、蘑菇、小杂粮等特色种植40万亩,“粮改菜”

4.5万亩,蔬菜面积一年增长28%。投产各类养殖水面3.5万亩,其中特种养殖5500亩,试验网箱养鱼20箱,水产养殖占据八区半壁江山。全区“菜篮子”充盈,及时满足了快速城市化对农业的新要求。二是融合生产和加工,发展绿色食品体系。持续加大生态投入,全区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整体通过了无公害产品产地一体认定,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192个。依托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利民开发区辟建有2平方公里的绿色食品产业园,生产6个系列45个品种的绿色食品。今后5年,我们还计划把产业园做大到10平方公里,打造一个销售收入500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全省重要的绿色食品加工、出口基地。三是融合农业和旅游,发展休闲农业体系。沿文化呼兰河、生态松花江旅游线路,全区发展农家乐项目110多个。腰堡街道坚持农家采摘、渔家餐饮配套发展,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线路已经形成;呼兰河口湿地、黄土山森林公园初步具备接待能力;正在建设的新凯莱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是典型的集生产、示范、观光、体验、休闲一体的多功能都市农业项目。我区的休闲农业,内涵日益拓展,模式不断丰富,正在从零星分布向规模集约转变,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三、坚持多元并举,加速都市农业开发

对都市农业的发展,区财政建立了持续增长机制,在吃饭财政的压力下,2011年安排各类农业补贴、补助2亿多元,极大地调动了各类都市农业主体的积极性。以政策扶持为导

向,全区“三型”都市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一是政府主导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腰堡渔村、黄土山森林公园等都市农业节点工程率先推进。投入1600万元,完成黄土山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开门招商的硬件基础。投入1700万元,在腰堡街道沿松花江集中建设渔村15个,再通过租赁的形式吸引社会组织经营,迅速打开了沿松花江旅游农业开发的突破口。二是城市资本型。在政策的引导下,城市资本和工商资本竞相涌入我区的都市农业开发,主打千亩荷花池的石人镇朗轩园度假村、主营体验采摘的护路度假村,都是城市资金建立的。面对下滑的房地产业,我们积极动员宝宇集团、明达集团、滨兰公司、大江公司等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呼兰的都市农业。双井街道护路村通过建设新农村,引来宝宇集团两次追加投资,投入近1000万元建设护路度假村。今年1月份,在得知哈尔滨滨兰公司准备退出房地产经营后,我们力邀滨兰公司老总到呼兰考察,促成了大房旅游度假村项目,计划投资达2亿元,目前占地已投入300多万元。三是合作经营型。2011年,全区培训合作社带动人120人,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75个,其中多数合作社主业是都市农业。原在北京从事矿业设备贸易的农民董红涛,在双井街道办事处的动员下,返乡牵头创办了绿康蔬菜合作社,建设蔬菜基地3000亩。区农业局又扶持他承包经营双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家餐饮和体验采摘项目,预计今年5月开门迎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下一篇: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