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语文课改偏重形式的误区

2022-10-07

丰富多彩的图片、此起彼伏的背景音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 都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偏重形式就是其中之一。

1 语文课改偏重形式的两种现象

1.1 片面强调教学方法现代化的误区

语文课是一门融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它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情达意, 震撼读者的。语文课文中大多是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 这些文章大多情理交融, 字字珠玑, 极富艺术感染力, 往往百读不厌。但静观当前不少课堂太过喧闹了, 不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滥用多媒体赶时髦, 反而干扰学生静心学习语文。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能学会倾听, 学会思索吗?当视觉疲劳、听觉疲劳、身体疲劳的他们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赶冲时, 他们的语文能力又如何提高?

1.2 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创新的误区

一味对传统教学方法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热衷于翻花样, 搞形式主义。随着新课标的实施, “讨论”、“研究”、“自主”、“合作”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全面的开发。有的教师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一些毫无思考价值的简单题目设计成“小组交流”, 认为只要学生参与“讨论”了问题, 课堂气氛热烈了, 便完成了“互动”教学。看似课堂“热闹非凡”, 学生“兴趣盎然”, 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 是热闹背后缺少探究思考。这种课堂讨论的形式化, 小组合作的浮华, “信天游”式的信马由缰, 是把“为了一切的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理解成和稀泥而没有因材施教。

2 语文课改偏重形式的原因分析

2.1 没有处理好方法和效果的关系

百年来的语文教材基本是文选式的编写模式, 课文是教材的基石, 对文本解读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语文课程基本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对文本的解读是内容, 而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文本则是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 只有全面深入地把握了文本, 才能够选择、设计适当的形式来表现这个内容, 不能本末倒置。新课程改革讲究的是新的教育理念, 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很多人却过分注重形式的东西。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教学手段再新颖, 教学形式再多样, 但如果教学效果是差的, 这样的教学方法又有什么用?

2.2 没有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没有继承的创新是缺乏生命力的。任何革新都是在原有模式基础上的发展与再创造, 并非对现有模式的全盘否定, 语文教学改革也应如此。既应该充分继承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益的经验和可行的方法, 又能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 注入富于时代特征的当代语文教育理念, 而不是把旧有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全盘否定, 应在继承传统中“改”, 惟有如此, “改”才有根基, “改”才有希望, “改”才能取得成效。

3 语文课改走出偏重形式误区的对策思考

3.1 既重视多媒体的运用, 也不能放弃传统阅读方法

多媒体的优势是明显的, 它使语文教学的许多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在现在所谓的读图时代, 将课本上的文字转化为可听可感可视的形象, 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习语文, 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 用不用多媒体几乎成了评价一堂语文课优劣的一条硬指标。但多媒体用得过多、过滥, 同样有反作用, 如声音和图片的展示会弱化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和理解。复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黄荣华直言:一些语文课堂出现“三花”——材料“花哨”, 观点“花哨”, 课件“花哨”。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佳作, 也是影响中国人大半个世纪情感体验的杰出篇章。这篇散文用白描细腻的手法, 让我们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关爱情和儿子对父亲真切的感恩心。我看过有位老师将其父爬月台买桔的艰难片段制作了flash播放, 让学生体会父亲的爱子之情。结果学生看到画面中笨拙的背影都忍俊不禁, 更不要说感动。试想一组动作再现岂能表达在这种母亡失业特殊情况下深沉的爱子之情?我一直记着我中学时老师眯缝着湿润的双眼, 用颤微的声音入神朗读这个片段的情景, 随着老师深沉忧伤的读书声, 一幅艰苦年代的温馨画面永久地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 蹒跚的脚步, 艰难的攀爬, 动情的眼泪。可见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 也并非所有的多媒体运用都是适当的。因材施教, 要因教材的内容, 老师的性格、特长来制定教学方案。学生的想象空间是无垠的, 语言凝练的美岂是一幅多媒体画面能展现的!

3.2 既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改革是必要的, 效果是明显的, 它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 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 课堂气氛活跃了, 学生兴趣浓厚了, 学习效果提高了。但也要注意勿“矫枉过正”、“创新过头”, 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 那么课堂就交给学生, 连必要的讲解都省略了, 片面追求所谓“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如采用启发式——勿满堂问, 问题切忌太多太杂, 学生启而不发;小组讨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有限, 对问题讨论仅在浅层次, 而且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热闹有余, 但效果甚微;评价尊重学生个性——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要适当到位, 不能模棱两可或一味夸奖。学生存在语文能力的个体差异, 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不应盲目地套用“时兴教法”, 而应该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 设计或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 摆脱形式, 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若对课文把握的不到位, 再多彩的形式都无所依附。比如《跨越百年的美丽》, 这篇文章主要是歌颂了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高尚精神, 以及她获得巨大荣誉之后的淡泊名利, 表达出外表的美丽往往只是暂时, 但外表本来就美丽的居里夫人通过对科学孜孜以求的不倦探索, 超越时空, 在人们的心中永远美丽。教师由“美丽”引导到“女性的美丽”, 进而进行了一场热闹的讨论, 最后才粗略地聊了聊课文中“居里夫人的美丽”。这堂课上得欢声笑语, 好不热闹, 但是恰恰是这种表面的热闹掩盖了教师对课文解读的肤浅。光顺着学生的感觉走,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不愿也不能深入钻研文本, 最终失去了一种求实的读书态度。

因此, 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好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度”, 不能一味求新求奇而忽略以文为本, 另外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形式“授受”与“探究”之间的关系, 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仍要作必要的讲解, 要给学生讲深、讲透, 而有些课文学生容易理解, 或学生水平较高的, 则可以多探究一些。总之,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灵活掌握, 随机应变。

摘要:近几年来,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果,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语文课改偏重形式的误区。

关键词:语文课改,偏重形式,误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互联网+”效应下大学生党员法治理念培育途径探析下一篇: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