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是初中教育的关键

2022-09-10

初中阶段的教育是为我国培养大批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的时期, 是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 它直接关系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要办好初中教育, 必须从抓好初一年级教育开始, 因为这一时期是初二阶段强烈分化量积累的最主要阶段, 这主要是由孩子们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也是由于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跳跃性决定的。

1 初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11岁至13岁的孩子是身体生长、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身高、体重突变, 性腺开始发生作用, 大脑机能发展迅速, 接受、理解、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变化和提高。在心理上, 他们对升入初中充满着光荣感和自豪感, 喜欢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 喜欢参加大人的生活和工作, 而不愿人们在把他们当“小孩”看, 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逐渐增强, 对于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 好斗好胜。但思维的片面性, 感情的波动性仍然很大。他们精力充沛, 但又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 对家长和老师仍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这个时期的心理面貌很不稳定, 是心理成熟前最动荡的时期, 是形成正确世界观的最重要的时期, 也是最容易受不良思想、行为影响的时期。而初一学生刚好处在人生历程中这个敏感的年龄段, 是塑造每个人一生的关键时期。

2 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跳跃性

在教学内容上, 学习科目大幅度的增加 (由小学的7门课程增加到初一的11门课程) , 同时, 各学科的内容更广、更深、更趋于专业化, 基本上反映了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的基本规律, 接近各学科的体系, 知识的系统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较小学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管理方法上, 中学老师更强调自己督促自己的学习, 要学生自己去积极的安排、组织、检查自己的学习。而初一阶段正是由小学“紧跟班”的监督“手拉手”的辅导, 到中学的“松手—放手”,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化阶段。学生因学习内容增多, 难度大而负担居然加重, 对于刚升入中学的学生, 如果自制力差, 注意力不集中, 则伴随着毕业与升学压力的解脱, 极易造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甚至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笔者2007年3月曾经对延安地区的12所中学初三毕业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从2000年至2007年对我校连续5届初三毕业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高达82.5%的差生初一时学习成绩已明显下滑, 95%有逃学记录的学生在初一时就有了厌学思想和逃学的念头。

针对初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及中学教学管理的具体特点, 作为最基层的组织者、管理者的班主任, 我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3 抓好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 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它决定着人生过程的价值和生活境界的质量。人正是因为有了理想, 生活才充满激情, 工作、学习才充满热情, 只有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的人才能取得最终成功。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 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 培养优良品德, 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也是我们教育者取得教育成功的基础。因此抓好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初一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积极做好与小学六年级老师的联系沟通工作

初一年级是起始年级, 关于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资料一片空白, 而取得这方面资料最可靠、最便捷的途径是与其小学老师取得联系, 从而可以真实地掌握学生在小学六年级时的思想表现、学习状况、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等, 为我们制定各项班级管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例如在我做初2005级初一班主任时, 我利用本班学生主要来自本校附小之便, 在开学两周内我通过小学六年级老师取得了班上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情况的详细资料, 从而为我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课程的优势, 加强讲述我国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环境污染严重, 多水涝灾害, 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 人口多, 人口增长迅速,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现代基本国情, 以增强孩子的紧迫感, 危机感和使命感。同时又利用节假日带同学们到富县烈士陵园、直罗战役旧址、延安烈士陵园、枣园、杨家岭等地参观, 让孩子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

3.2 抓好青春期教育

据学生生理成熟提前的实际, 及时进行青春期教育, 使生理发展与道德发展同步。对学生间的交往给与及时的指导,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友谊关, 特别教育女同学要自尊、自重、自强、自爱, 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工作和集体活动上, 引导他们树立热爱祖国, 并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危险期”。

4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求学生对知识获得途径将不再在老师的口中, 而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得到;是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共同讨论、分析验证后获得的;明白掌握知识必须通过自己的体验, 必须经过自己对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而获得;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自学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 我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八会”, 以适应中学学科门类增多、内容加宽和加深的实际情况。

(1) 要会听。要求学生在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时, 不能单纯地吸收来自他们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要能针对这些信息在头脑中迅速的进行加工和整理, 做出相应的反应。

(2) 要会想。所谓会想, 就是要知道怎样去想, 切实做到:想能想到点子上、想能想到关键处、想能想出新意来。因为它会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促使学生追求更高的目标, 养成愿想、会想、善想的思维习惯, 来适应自主学习的需要。

(3) 要会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让学生将所思所想能表达出来, 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说, 懂得说的方法, 同时要有说的勇气, 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既不怕说错, 也不怕说不全, 而且能够做到语言清晰, 条理性强。会说是自主学习课堂的重要标志。

(4) 要会看。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学会看书, 二是要学会观察。看书包括课前看 (主要是预习) 和课后看 (主要是复习) 。要能通过预习了解主要学习知识的内容、重点, 以及自己还搞不清楚的问题, 以便能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的去听。要能通过复习, 了解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 好根据还存在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学会观察也就是能通过观察老师的板书, 演示, 自己对学具的操作, 以及其他可供观察的材料, 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比较、判断, 得出相应的结论来。

(5) 要会动手操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很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显而易见, 让学生学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就是满足学生这种精神需要的一种好方法。

(6) 会记。学习知识确实不应死记硬背, 但是绝不能说, 无论什么知识都不需要记忆。从自主学习的需要出发, 一些知识内容 (如常用的概念, 公式, 法则, 规律等) , 如能记忆纯熟, 对于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加快做题的速度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 该记的一定要记, 但是这种记忆应该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7) 会讨论。小组讨论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将会经常出现, 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自主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8) 会归纳。这是概括能力的体现, 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学习概念、法则、计算公式、自然规律等新知识时, 以及在进行预习和复习时经常要用到。能否掌握这些方法, 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 因为它最能体现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列宁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好的开端往往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笔者广泛的调查和多年的工作实践发现, 初一阶段的教育虽不是最容易分化的一年, 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 因为它是初二阶段强烈分化量积累的最主要阶段, 抓好初一阶段教育, 确实是提高初中, 甚至整个中学教育质量的关键。

摘要:本文从“初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跳跃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说明“初一年级是初中教育的关键”的观点。最后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 提出了作为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组织者、管理者的班主任主要应该做好两方面工作, 即“抓好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生理和心理特征,跳跃性,教学管理,理想,能力

参考文献

[1] 雷雳.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 教育部.中学地理课程标准[M].

[3] 左宏胜, 王少涛.试论“初二”现象[J].石油教育, 2004, 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全程护理措施在糖尿病人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下一篇:井下定向钻进技术在防治水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