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2022-04-2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优良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必然要求按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地开展课堂考核。在常见的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中要利用好“威、逼、利、诱”四字法,通过“软”和“硬”两个方面根据学生使用相异的方法对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树立良好教风学风、监控课堂教与学过程、为全面动态检查、适时反馈和改进、培养新时期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1:

构建以教师教学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摘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学管理者应从服务于教师教学发展的角度,构建新型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管理队伍的重建、多维管理制度的构建、教师自我修正的课堂教学监控以及教学评价与教学激励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教师教学发展  课堂教学  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郑建武(1974- ),男,福建莆田人,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交通工程、土木工程教育;赵静(1973- ),女,黑龙江五常人,石家庄铁道大学教务处,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土木工程教育;王克丽(1961-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铁道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河北  石家庄  05004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课题“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YGH2011034)和2014年度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与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课题编号:D2014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校企合作的深层融合即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规划、合作教育、合作培养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将学校学生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有机融合,有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与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必然存在碰撞和交融。因此,职业院校如何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而形成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校园文化,将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比较

(一)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涵

我们一般把企业文化定义为“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一般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全员树立与企业发展相一致的目标,使个人努力奋斗的过程与企业奋斗的目标保持一致,并能够为员工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念和先进的管理机制,从而产生一个鼓励积极创造的工作场景。

企业文化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其主要目的就是以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方式满足企业员工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企业文化的本质而言,就是通过企业制度的衍生,从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措施,促进员工产生某一行为自觉,这一群体的行为自觉便组成了企业文化。

有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大学的风骨,是凝聚教师与学生精气神、展现文明程度的“窗口”。校园文化不仅包括校园建筑、景观园林、绿化美化这些有形的物质内容,更体现在学校的学风、校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这些都是这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文化和精神氛围,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

(二)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管理等各种活动过程中所形成和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仅是一所院校的积淀和底蕴,也是学校的一种象征。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该企业所特有的生产思维、管理理念、销售行为准则等,是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的,在经营的过程当中反映出来的企业意志。因此,从二者发展的层次来看,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代表着自身最为特色、最为核心的部分。

1.共同点。第一,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都是以人为着眼点,校园文化着眼于即将进入企业的未来的员工——学生,企业文化则是着眼于企业员工团队中的个体,都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载体的管理类型、组织方式。第二,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本质上属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可以分为精神方面的文化、物质方面的文化、行为方面的文化和制度方面的文化四个层次,学校精神和企业精神分别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部分。第三,校园文化在职业院校内部有导向、规范、凝集等作用,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也起到这样的作用。

2.差异点。第一,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培养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经营管理文化,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其本质属性就在于能够长久地获得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第二,校园文化提倡的是自由、平等、宽松、个性的学术和文化氛围,企业文化则更加看重竞争、服务及业绩,强调文化的制度属性和纪律属性。第三,校园文化是一种研究性文化,追求的是理性、品位,强调过程,而企业文化是实践性文化,与生产、管理、经营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重结果。第四,校园文化对社会有很强的辐射作用,特别是高校的,企业文化对社会的辐射作用则相对较弱,即使是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其影响也很有限。校园文化的本质实际上是使命文化,内敛而含蓄。企业文化则是责任文化,核心在于竞争、创新和客户导向,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而存在的。

二、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融合的切入点

(一)以吸纳文化的对象为切入点

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都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学生通过实习实践,能够在真实的企业实践环境中不断感悟和体会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潜移默化地把企业对员工的行为要求逐步内化为校园文化自身的内在需求。从微观方面来看,学生在与企业优秀员工的工作和交流当中,一方面学习他们高超的技艺,另一方面学习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既增强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和成才意识,也强化了不怕困难、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品质。从宏观方面看,企业文化也可以加快学生的角色转化,促进其社会心理成熟,从而培养出作为未来职业人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以企业理念内化为校园文化为切入点

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职业院校中去,从而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学生向往能够成为优秀企业的一名员工,这时企业文化无疑就发挥着教育与引导学生、鼓励与鞭策学生的积极作用,在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忠于职守精神的熏陶等方面先是内化到学生个体,最终对于学校良好校园学习风气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

(三)以校园文化具化为企业文化为切入点

在企业管理经营理念的影响下,职业院校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同时,沿着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坚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信念,发扬传统优势,培养双师型人才,开创新的人才模式,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模块教学、专题教学,使学生不再是纸上谈兵的高手、现实操作的低能儿,实现学生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凸显技工培养特点,培养出一批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办学,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保证学生就业出路的畅通。

三、职业院校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途径

(一)搭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交流的平台

1.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实习实训基地是企业最直接接触学生和教师的场所,在双向交往的过程中,双方人员可以完全置身于对方文化氛围之中,被对方的文化所熏陶,从而自然会将好的理念带回。这个平台一方面是师生下企业锻炼和深入了解企业的最佳场所,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理解校园文化精髓的最直接的方式。

2.课堂教学平台。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渗透企业文化、宣讲企业文化的场所,更是企业精英、优秀毕业生讲座的场所,这样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近距离对接。

3.网络平台。企业通过资助贫困生、设立订单班以及举办或参与招聘会等形式,可以借助校园网平台对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人文关怀等进行宣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进而理解企业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经营理念等,为更多职业院校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提供支撑。

4.学生科技研究平台。一般职业院校会在每年组织学生们参加科技文化节,它是学生展示专业技能、文艺才华的一个重要舞台。为了进一步促使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快速地向岗位职业技能转化,最终成为企业所认同满足岗位需要的员工,学校应该在企业技术能手或专家的全程参与下,把展示项目设置、作品评判标准更贴近于企业实际工作。

5.学生活动社团。职业院校学生参加各种社团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因此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地引导社团的规划和建设,为社团活动提供活动所必需的支持。一方面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采用企业化的运营模式来管理整个社团;另一方面社团也可以邀请企业当中具有共同爱好和共同志趣的员工参与进来,举办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学生社团活动。

6.校报与宣传栏平台。企业先进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竞争意识等,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宣传成功的企业家和优秀的毕业生,用成功的榜样感染并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使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置身于企业文化氛围之中。

(二)“移植”优秀企业文化,让企业专业人士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既然高职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可以互联、互融的,那么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就不应该是闭门造车、故步自封,而是应当让更多的企业专业人士参与到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来,为优秀的企业文化进入校园出主意、想办法。

1.企业专业人士设计校园文化景观。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可以将学校景观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与企业的风格结合起来,从而使校园文化景观为教学服务。

2.推广企业文化中的VI视角形象战略。主动邀请企业中的管理精英、营销精英、技术精英等,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历史沿革、服务面向以及职业和行业特点一起设计校徽、校旗、校歌、校标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3.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管委会”。邀请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管委会,不定期地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设计,加强学校的品牌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等,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4.引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企业文化的管理是全方位地锻炼员工,强调员工的心理、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因此不仅是简单强调员工对企业中管理规章制度的服从,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学校应当借鉴企业文化管理的经验,对单纯的“硬管理”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姚海涛.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郑建武 赵静 王克丽

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2:

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中实效性的分析及应用

【摘 要】优良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必然要求按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地开展课堂考核。在常见的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中要利用好“威、逼、利、诱”四字法,通过“软”和“硬”两个方面根据学生使用相异的方法对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树立良好教风学风、监控课堂教与学过程、为全面动态检查、适时反馈和改进、培养新时期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 威逼利诱 实效性

传统观念中,教师和学生更多地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课堂教学管理方法不乏以惩罚、威胁为主。基于主动与被动、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师生双方从心理上到行为上时常表现为明显的冲突。随着时代的转变、新课改的进行、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教师更多的职责是服务学生而不是管理学生。由此,要强调将教学常规管理与动态过程统一,要在强调传统教育精髓时不断适应新时期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现代化的转型,使师生关系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向服务者与被服务者转变,课堂由低效课堂变为高效课堂,必然离不开教学质量管理。要强调以生为本,以情感化人、以环境化人、以素质化人,注重细节和特色文化管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这也离不开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威逼利诱”。

一 当前高校教学的管理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同时,这也引起了社会上和教育界不少人士对教育质量的担心。原因有:教育资源不足、师资配备数量不足、结构失调、水平不高,这在近几年的新办专业中尤为突出;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水平低;教学用房面积不足,大容量超负荷运转,经费增长困难;学生入学起点要求降低,生源质量差别增大;教学过程和办学秩序受到冲击;新的教学及管理方式、方法没有及时确立;在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其教学目标等方面没有及时跟进,执行过程中常常遇到困难;办学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教学管理者订立的相关制度偏重于知识传授,轻视研究创新,管理模式单一等。

针对已出现的问题,物品与资金的短缺可以通过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这是硬性问题;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管理方法的制定则需要通过学习与实践获取,这是软性问题。

就我国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强制古板的教学管理方式逐步被摒弃,科学化、人性化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我国的教学管理方法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教学管理套路,而是应该结合我国自身特色,以我国古老的文明财富为基准,两者相互结合,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符合自身特点以及教改需要的质量管理创新之路。

二 教学管理方法的重要性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高等成人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这两个重要的任务。对象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规格的多样性、内容的适应性和过程的终身性则是成人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成人教育的优势和特点,我们有必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成人教育中的教学管理环节。一般来说,高校成人教育中的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务管理、教材管理、师资管理、考务管理和学籍管理等五大环节。这是一份既要通观全局,又需细致入微的工作。

教学常规管理的内容主要有“教、学、管”三方面的常规,一方面教师要直接对学生施教,学生直接受教,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又通过“管”这一环节对学生的学施加影响。作为“管”,一方面是既管教又管学,另一方面又在教与学两者之间增添了一个新的反馈调节环节和渠道,既能保证教与学的良好实施,又能保证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也就是说好的教学管理方法可促进教与学双方面的发展。

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由于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所以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三 “威、逼、利、诱”可行性分析

本文中的“威、逼、利、诱”则代指教师常用的教学管理方法。

“威”,即通过一定具备相应惩戒后果的方式对课堂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及时提醒并督促改正。如:扣减平时成绩,与班主任、辅导员甚至家长取得联系等,情节严重者可根据《教学管理条例》取消考试资格。

“逼”,即通过应用一定强制性措施使学生掌握课堂内容,进而认真学习。如:设立课堂提问环节,强制要求不自觉的同学坐前排,提高讲课音量,讲课时走下讲台站到学生身边等,既可达到有效互动,也可达到提醒并强制学生听课的目的。

“利”,即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如:在依照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结合同学们的喜好来选择授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学生学习习惯选择授课方式,让同学们真正地了解、掌握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同时通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的有效互动,使其不单单收获课本上的知识,还能在行为处事与思维方式上有所提升,甚至改善师生关系,收获师生友谊。

“诱”,即引导不学习的学生开始主动学习。“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通过结合现代教育观念与心理学知识进行课堂管理,引导学生学习。我们将需要引导的学生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学生为因在不同科目上的表现所受教师重视不同,而对其重视程度较低的科目失去兴趣,以至课堂表现不积极。因此应通过在相应科目课堂上对这类学生进行表扬等方式使其感觉受到重视、得到激励,引导其主动开始学习。第二类学生则因某段时间有家庭问题、感情问题、生活问题等因素的困扰导致其无心学习,这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帮助,从而使其有精力学习,进而开始认真自主地学习。

教学管理中的“威、逼、利、诱”可分为“软”“硬”两方面:“威、逼”为“硬”,通过使用强硬的措施与方法使学生服从管理,虽然可以使学生短时间内服从管理,但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甚至产生师生矛盾,导致之后的教学过程难以顺利开展。“利、诱”为“软”,通过因材施教、与学生交朋友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始学习。虽然师生关系能够得到较大改善,但所需的时间较长,难以解决突发性问题,而且这种方式的前提是教师需要进行角色转换、融入学生,但这种方式也有一定弊端,角色的转变和姿态的放低易使学生在课堂上忘记教师身份从而忽略应有的尊重,破坏了课堂秩序。

较好的教学管理方法应该结合多方面因素,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情况运用适当的方法,而现有的管理方法已不适用于现代化社会。因而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因地制宜的教学管理方法将会带来更好的成效,犹如锁与钥匙的关系,只有根据锁的内部结构打造的钥匙才能打开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因材施教,灵活变通,运用恰当的方式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即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得。

现代化的教学管理不仅要求管理者具有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理念,而且需要这一理念真正实施于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即服务的原则。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懂得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掌握科学管理和科学信息,充分利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努力提高知识水平,改变旧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教学管理信息技术,努力成为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学管理人员,从而达到创新教学管理的目标,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四 结束语

本文对普通高校教学管理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高校扩招对教学管理方面带来的利弊,并通过对教学管理方法重要性的理解,对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威、逼、利、诱”进行分析,发现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不能仅从学生生理的强制上着手,也应进行对学生心理上的帮扶。好的教学管理方法的实行是教学质量的保障,而教学质量的提升又是好的教学管理方法得以推广的前提,两者通过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正如教学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动态过程,教学质量管理要素也不是特定不变的,在教学质量管理逐步趋于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背景下,教学质量管理要素将会有新的构成并被赋予新的内涵,这对教学质量管理的新探讨也将会有新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利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

[2]宫小明.普通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黄国芬.改善高等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探究[J].才智,2012(21)

[4]赵柯、蔡礼渊.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浅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5]朴红云.浅谈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创新[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4)

作者:袁江 段益 念昭君

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3: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摘 要:重教轻学、重记轻做、重管轻导、重考轻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建设中遇到了视野狭窄、主体单一、内容片面、技术落后等障碍。在“基于人”“为了人”的理念下,通过四有工程和八字工程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体系;通过固本工程与连心工程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体系;通过铸魂工程与生态工程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教学诊改

作者简介:陆春庚,男,高级讲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在职业学校广泛推进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因为它瞄准的是教学质量,因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是将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内涵发展的办学追求落到了实处,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可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构建起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建构起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首先要自我诊断出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理论的视阈下,突破现有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困局,积极实施“六大工程”,在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在改进中持续提升。

一、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课堂的教学质量主要表现为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其实也就是对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进行管理。尽管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但实际的课堂掌控者还是教师。将课堂上教师教的行为“管理”在促进学生学上;将学生的学的行为“管理”在学会与乐学上。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职校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是讲得多、管得多,学生仍是记得多、玩得多,课堂教学质量管理的效率低下。

(一)重教轻学

课堂教学中对教关注太多,对学的研究明显不够。评价一节课质量时,教师教得怎样洋洋洒洒;学生学得如何,只言片语。于是,教和学脱节。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低效。尤其在职业学校的课堂中,教师总是以为学生差,能多讲就多讲。教师的“教”一条腿在走路,歪歪扭扭、磕磕碰碰。其实,在课堂中,师生是学习共生体。[1]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导学)和学生的学(探究)融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在对话、互动中,达到“师生协调、教学共振”的理想质态。

(二)重记轻做

职业学校姓“职”,“职”也是一种生活,教育本身也是生活。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内容、方法都要来源于生活。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遗憾的是,目前很多职校生的学习还是“记中学”,看中的多是“是什么”的知识。就算是讨论、尝试、辨析或动手操作,还只是知识的简单复制。学生不是掌握了方法本身,只是记住了方法的结论。[2]一旦情境发生变化,学生还是不能有效应对。正是这种重记轻做的现象,使得学生记住的只是死知识,记忆会大量遗忘,学生身心疲惫,越来越对学习没有兴趣。

(三)重管轻导

由于受机械论范式的影响,职业学校的老师总是把学生当产品,把教室当车间,并且津津乐道,自以为符合职业教育的理念。课堂成了冰冷的加工厂,学生活泼泼的生命被扼杀。于是像机器一样控制课堂,像动物一样训练学生。教师用纪律和惩罚消除课堂上“不和谐”的声音,极力剔除各种“事件”,学生只要听讲、照做就行。[3]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调皮一些,教师更是盯着学生的错误、缺点不放,采用管束、压制、训斥的方法,使课堂“有教书无育人、有知识无生命”。[4]

(四)重考轻评

课堂教学质量如何,需要第三方或自身的考核与评价。大多职业学校还是“一考”了事,简单、便捷。习惯以分数论成败,符合固有的认知习惯。尽管考试是“最不坏”的制度和方式,但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针对性、多样性与开放性。学生的作业、作品、实习实训表现、创业创新大赛、技能训练与比赛等都可以代替“考试”。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单一、片面的理解,只重考试,轻视过程性、综合性的评价,势必会使课堂再次走到“满堂灌”的老路上。课堂上学生只会听、听了记、记了忘、忘了考不出,考不出更对学习没有信心。

二、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困局

全面质量管理从系统和全局出发进行质量管理,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工,以及多种管理方法的融合。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阈下,对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视,可以发现,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没有全方位考虑,视野狭窄;缺少全员性的参与,主体单一;轻视全过程,只重结果性的考试;方法单一,缺少数据的支持与支撑。

(一)视野狭窄:没有跳出课堂

人们习惯就课堂谈课堂,在课堂本身中寻找破局之路。其实,课堂是个微观的生态系统,它的良性、和谐、健康发展,需要学校这个中观的生态系统输入信息和能量。学校的校风、学风、办学理念等精神文化,设备设施、自然景观等物质文化,奖惩规定、教学规范等制度文化无不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而不跳出课堂,重新审视学校的文化建设,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将是个美丽的传说。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是个全局的概念,不是课堂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把课堂放在学校或区域这个大系统里,进一步厘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加以引导,构建一个整体的保证体系。

(二)主体单一:没有全员参与

无论是质量的标准体系、管理体系还是评价体系的建立都不是一个人或部分人的事,需要全体教师的参與并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以往的质量标准是专家或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主要表现为文件的规定,教师只是被动的接受。诊改背景下的质量标准是学校或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定,这样质量的提升就有了方向和基础,有了动力和保证。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也如此。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最有发言权,最知道欠缺什么和需要什么。如果抛开大多数教师,那只能建立起脆弱的保证体系。只要有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将随之崩塌。

(三)内容片面:没有过程考量

从哪些方面入手或完善什么条件才能建立课堂质量保证体系,这需要持续加以深入的思考。现行的做法往往都是制定严格的教学规范、加强考试管理。使广大教师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课堂上拼命讲、拼命练。重考试结果,轻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沦为考试分数的奴隶。保证体系成了扼杀教师创新创造性、扼杀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帮凶。这种体系由于内容单一、相对闭塞,在课堂生态系统中缺乏和其它生态因子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岌岌可危。

(四)技术落后:没有数据分析

建设数据平台、运用数据平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也是大數据时代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5]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需要借助信息平台发布有关数据,为教师发现问题、自我改进提供数字支撑。有数据走遍天下,无数据寸步难行。以前常常是嘴上说说,谁在管理谁是老大,常常自说自话。就算有了数据平台,也是各行其是、互不兼容、上下不通。这种技术下的保证体系缺乏科学性,粗放经营、没有说服力,也没有生命力。

三、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六大工程

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省教育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意见》提出了要在学校自我诊断与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笔者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认为体系的构建要高举“人”的大旗,紧紧围绕并促进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两个生态主体(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基于人”和“为了人”。在“四有工程”和“八字工程”上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体系;在固本工程与连心工程上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体系;在铸魂工程与生态工程上建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价体系。

(一)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

质量是关于人的质量,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的“互主体”,理应“教学相长”“师生共生”。对教师而言,要努力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四有”好教师。对学生来说,要积极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八字真经”新要求。

1.实施“四有工程”,提升教的效果。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1)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四有”工程的实施必不可少。教师素质得不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定难保证。因此,职业学校首先要经常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为教师补钙、壮骨,确保广大教师的先进性与纯洁性。(2)要引导教师积极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行知精神。同时积极关心教师,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让教师有尊严、有职业荣誉感。(3)鼓励教师不断学习进修、反思实践,提升教师的“学养”,用渊博的学识赢得学生、引导学生,并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4)实施爱生工程,让教师学会用学生能接受的一种方式关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保持教书育人的动力。“四有”教师,就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标准目标。“四有”教师就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2.实施“八字工程”,激发学的动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这个要求同样适合职校生。职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也就表现为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提升了道德修养,是否坚持知行合一、明辨是非,是否学会做人做事。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布,改变了人们对质量标准的传统看法。会学、学会、乐学是核心素养的“元素养”,学生一旦缺乏这个素养,其它素养的培养就会遇到阻力。因此,职业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学力”的培养。学生的“学力”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学习方法等。学生“学力”的提升就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二)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要围绕“四有标准”“八字真经”,立足广大教师、全程实施监控。其中,学习共同体建设是核心,全员管理是关键。在提升教师自我改进意识与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

1.实施固本工程,加强团队建设。人是课堂生产力中最积极的、最活跃的因素。质量的提升要依靠人,且质量本身也是指人发展的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需要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同时,教和学和谐统一,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1)加强“精神聚合体”建设。课堂上师生有效对话,有共同的发展愿景,有“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有自由开放的课堂价值、有“因势利导”“顺学而教”的课堂境界。(2)要推进“智慧创生体”建设。课堂上激活师生主体性能量,师生之间的能量流动自然、顺畅。认知冲突加剧、智慧不断涌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无缝链接,高度默契。(3)要开展“民主联合体”建设。课堂制度管理固然重要,但课堂会有新能量、新知识、新意义、新冲突的产生,民主管理更能使教师和知识的权力下放、下移和扩散,使学生成为知识主动建构者。[1]师生乃课堂之本,师生的教学共生体一旦形成,课堂教学质量就得以保证。(4)加快“督导助力体”建设。教师除了自我管理、自我改进外,学校要成立课堂教学督导专家团队,助力教师的反思与改进。

2.实施连心工程,促进全程管理。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唐甄曾说:“心,灵物也,不用则长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要把所有人的“心”连起来,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全程对课堂进行管理。连心工程的实施应做到四点:(1)把课堂上的教师和为课堂服务的教师连起来。课堂不能脱离学校而单独存在,课堂教学也不能只有教材,没有其它的资源等。只有教师之间、课程之间形成合力,才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把课前、课中、课后连起来。强调课前师生的准备、课中师生的互动、课后师生拓展与互评。(3)把教师和学生连起来。教学要用教和学两条腿走路,教要基于学,学要吸收教。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师生心灵的碰撞。(4)把课堂的各个环节连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生活情境的引进、合作探究学习的推进、自主建构的促进、实践反思的跟进,使激学、探学、悟学、用学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共生元”。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课堂教学质量究竟如何,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教学诊断与改进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坚持“内外结合、多元并举、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展示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评价的主要手段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利用生态思维进行整体性的自我评价。

1.实施铸魂工程,立足品质培养。高尔基断言:“不找到灵魂,是不会找到正确的行为的。”职业学校要实施铸魂工程,立足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灵魂的回归。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指的是学生身上固有的美德和力量,主要包括: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结合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职校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感恩、诚实、乐观、自信、团队精神、自知、坚毅、开放、智慧等。在评价体系的建设中,要将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构成评价内容的总体框架。不能就一节课来评价所谓的好坏或有效无效,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评价课堂的应有价值。百年树人,教育是慢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立足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铸魂工程就是要摆脱功利心、树立平常心,教师边教边等,学生边学边评。在自我评价中,不断纠错改进。

2.实施生态工程,进行整体评价。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生命活力的整体,用整体的、发展的眼光审视课堂,这就是生态思维。实施课堂教学质量保证的生态工程,就是指学校、教师、学生或第三方用生态思维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目前,職业学校的课堂多是一个孤立、封闭、机械运转的实体,学生鲜活的生活难以进入课堂。课堂教学评价时习惯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简单的分解或残忍的肢解,课堂教学成为机械的操作。教师和学生都在确定性知识的禁锢下、纪律的压制下,追求步调一致。课堂的评价单一、庸俗和低效。生态工程的实施,拓宽了师生的视野、丰富了师生的性灵。教师和学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评、互评、他评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既评教师,也评学生。叶澜教授曾呼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在评价中要更多关注课堂活力的评价。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师生的互动性、资源的生成性要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

“要识庐山真面目,唯有生在此山中。”只有深入课堂进行实践,适时跳出课堂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行质量保证体系创建的实践,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龙宝新.走向教学共生体的师生关系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7(10):13-18.

[2] 吴刚平.知识分类视野下的记中学、做中学与悟中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3(6):10-17.

[3] 陆春庚.职业学校生态课堂的整体变革[J].职教论坛,2017(18):74-78.

[4] 陈玉华.学生立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出发与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9-22.

[5] 周俊.多维运作全面提升江苏职校教学质量[J].江苏教育,2017(10):16-19.

作者:陆春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言活动课程管理论文下一篇:木偶人物造型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