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化后进生工作

2022-10-13

第一篇:如何转化后进生工作

如何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后进生转化

如何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在笔者开始对这一论题展开讨论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段来自全国少工委的数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多中小学生中,被教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高达5000万人以上。仅这一数字而言就相当于一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虽然我们对这一数字的准确与否无法去核实,但是这一个数字却可清醒地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肩上还担负着转化好后进升这一艰巨而又长远的工作。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首先教师应转变对后进生的不良看法

这取决于每位教师的素养和阅人的正确“态度”问题。笔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每次和同行同事聊及“后进生”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许多教师都习惯于用一种消极的、静止的、单一的眼光去看待“后进生”。在他们看来似乎每一个学生一旦成为了“后进生”就难以改变甚至是无可救药了。笔者认为以这种以点带面的看法是极为不对的。要知道古人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有了缺点或者错误是可以弥补或者改正的,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幼稚的孩童呀!古人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所以笔者认为要真正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们每以为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做到首先要转变对“后进生”的不良看法,树立一些新的观念,比如:

1.对待“后进生”我们要以积极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谈到这里,我在况晨光老师编着的《感悟教育一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谈的就是对“后进生”的一种积极的看法,江苏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先生有这样句话说得好∶“好学生是个宝,差生也是个宝,要把差生看成是一种资源,一种课研题源”。对!我们应该把“后进生”看成是一种资源,一种尚在开发中的资源,这样的资源一旦开发成功,不就是蔡林森校长所说的那个“宝”了吗?他们还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这就告诫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待“后进生”在认识上应由“恨铁不成钢”逐步转变为“惜玉不成器”,要用爱护和帮助替代过去那种批评和歧视,千万记住一定不能够对“后进生”说“你不行”,不能够让他们总是面对失败,要学会欣赏他们,要善于用赏识的目光去面对每一个“后进生”,争取能够让他们从自己的身上找到勇气和信心,这样教师再适当地给予引导和帮助,笔者认为这样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转化效果。

2.对待“后进生”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美国人曾经做了个很有名的研究实验,就是对3000名学生跟踪了50年,每5年回访一次

结果发现在校成绩和他们后来的成材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由此我想到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做教师的要时刻想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样的话说得简直是经典极了。据笔者学习了解“爱迪生、爱因斯坦、林肯、牛顿、巴尔扎克和中国的童弟周”他们曾经都是“后进生”,但是最终他们成为了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在我的记忆中还有一位印象最深刻的科学家,那就是在2002年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小柴昌俊先生曾在大学的多次物理考试中考过“倒数第一”的成绩,而就是这个倒数第一者,偏偏在科学研究中登上了天体物理学的真正第一。这样的人太多,真实举不胜举。这么多的事例无一不在启示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任何一个学生的发展都是难以预料的,“后进生”只是暂时表现为相对较差的学生,千万不能够冷眼扼杀他们幼小的心灵,在平常我们所认为的“后进生”中蕴藏有大量的人才资源。今天的“后进生”也许明天的佼佼者甚至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所以笔者认为对待我们身边的“后进生”,我们必须用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3.对待我们身边的“后进生”,我们不能够用静止单一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们要用“多元”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任何天赋,以至于没有可能在生活中表现自己”。其实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清楚“后进生”并不是什么都差甚至永远都差。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要在和“后进生”的交往中稍微细心一点,就不难发现不同的“后进生”存在有不同的天赋、潜能和强项智慧。比如:我的班级中就有一个学生杨某学习成绩很差,属于班级中的倒数人物,我在辅导他的时候发现这个学生的记性特别好,平时都是不用心贪玩而导致学习成绩差。找到了学生的长处鼓励其发展,就会使学生因为一方面的转变而带动其它方面的进步。

上述说明我们身边的“后进生”都存在有自己不同的发展空间,换句话说,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学生将来的发展空间也是多向的多层次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后进生”的身上发现他们的天赋和才能,不能够用同一标准或者用同一把尺子去培养和衡量本身就存在个性差异的所有学生,也可以说∶“要因材施教或者叫对症下药”吧!其中尤其不能简单地把那些智力水平和分数较低的学生草率地,不负责任地视为“后进生”,让其总扮演失败者的角色,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严重的甚至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做人的尊严。所以笔者认为我们每一个教师,在这一个问题上都必须采用多元标准,多把尺子去认识学生,培养学生和评价学生。只要他们将来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需求都应该把他们看成是好学生。最关键的是要求教师始终在教学中一定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不存在差生,只存在差异,学生的差异是一种特殊的潜质,不是一种差距;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行有差异的教育,争取让他们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上面讲到的其实就是强调,教师一定要对身边的“后进生”有一种积极的正确的态度去看待他们,去关爱他们、去鼓励他们、去支持他们,并且发现和发展他们。

二、研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做到有的放矢

“后进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相对差不是天生的,应该有一定的形成原因。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作了如下方面的研究分析:

1.家庭方面的原因。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很有道理,笔者亦如此认同,因为孩子的更多生活空间是在家庭中,而家庭中的不同生活模式和不同的教育模式甚至是各种差异,就形成了孩子的一定的个性差异了,例如:

①家庭教育方法的错误或者不当。

笔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余,经常开展家访工作,从许多家庭中发现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都存在有错误与不当之处。笔者发现在家庭中父母要么溺爱孩子,让孩子从小就百依百顺的温柔习惯于“朕即真理”;要么就粗暴,让孩子在呵斥中和棍棒中疏远了感情,这样以来无疑就形成懒惰和散漫的个性,这样以来就有可能逐步成为一名“后进生”。

②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行为不端正。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大家都熟悉的道理,但是我们的部分家长却没有用自己健康积极的言行

去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健康积极的良好的影响。反而有这样的一些家长“胸无大志、工作懒散、趣味低级、生活平庸、言语粗俗、沉迷赌博和色情”等一系列不良言行却对孩子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很不好的影响。

③家庭离异。

家庭离异是最常见的一个社会问题,许多家庭的离异最大的受伤害者就是无辜的孩子。我们大家都很明白,一个真诚和睦的家庭,就是孩子生活温馨的港湾,而且从教育的角度去看,和睦的家庭更是他们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良好环境。相反,如果夫妻之间经常吵架打架,就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投下生活的阴影,甚至会扭曲他们的道德是非观。由于父母的离异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使他们的子女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心灵的创伤,感情的失落,畸形的教育,使不少的孩子渐渐的成为了学校中的“后进生”。

2.对于“后进生”的形成,学校也有一定的因素。

这里主要讲的是,我们多数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因为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存在问题,同样也会使学生逐步的跨进了“后进生”的队伍之中。所以教师要如何转变好“后进生”,在分析研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时,不能够不分析学校方面的原因。而学校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学校教师对“后进生”的重视不够甚至歧视“后进生”。关于这一点,着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他编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说到∶“关于教师对后进生的歧视,是他在一次对后进生的问卷调查中得到的惊人发现。相当多的后进生诉说,他们从小学起就成为了孤独的臭小鸭,经常被老师冷落、辱骂、甚至是各种体罚或者变相的体罚”。当然笔者认为这种歧视,不一定是教师的自觉所为,但是后果却是不但使这些学生从小就丧失了自信心更丧失了自尊,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些“后进生”的心中播下了对教师乃至于对教育的敌意。所以我们前面就首先谈到,我们存在有歧视“后进生”心理的教师,必须转变对“后进生”的一切不良的看法。

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失误。形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失误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上采用了“一刀切”。

“因材施教”是古已有之的教学优良传统,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习惯于让所有的学生

“齐步走”,这样一来不断积累的学习成绩差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后进生”。

③“后进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多次尝试着失败。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这句话对于相当多的“后进生”而言,就是“失败是失败之母”了。面对“后进生”的第一次“失败”,教师或者其他教育者(家长)等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心灵抚慰和学习上的关怀和帮助,致使学生沉重的自卑感成为了第二次失败的前奏。如此恶性循环,本来可以学得不错的学生,就成了教师眼中的“瘟猪仔”!

3.除开一切外部因素外,“后进生”个人方面的原因也值得我们去分析和研究。

关于“后进生”个人方面的原因,笔者很赞成着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说。李镇西老师在他的一本书名为《做最好的老师》中说到,“后进生”的形成自然也离不开个人方面的原因,李镇西老师将这方面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街头结交。就是说学生在生活中不正当地交友,因此而染上一些社会恶习,无疑这也是形成“后进生”的一重要原因。

②身体状况。“后进生”的体质较弱或者身体某些方面的疾病,自然也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而沦为“后进生”。

③智力状况。因为学生客观地存在身理,心理和智力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个别学生反应迟钝,接受能力较弱也是他们学习中落后的原因。

笔者在归纳前面内容的同时认为,其实“后进生”的形成,其重要原因还是来自家庭和学校。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我们的教师真正找到每一位“后进生”之所以相对“差”的根本原因后,就完全可以有的放矢地去研究和转化身边的“后进生”了。接下来我们将讨论的是转化“后进生”的一些具体措施,这也是笔者总结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同仁指出。

三、要研究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措施

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教师除了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因为没有找到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措施”这种新的而且是永恒不变的理念外,关键是要能够与时俱进寻找到一套能够有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或措施,才能够达到转变的效果和教师预期的目标。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实践中,笔者认真地研读和学习了着名教育专家况晨光老师编写的一些文献资料,如:《感悟教育》等,并且将一些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理论付诸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其中自然是收获颇多受益非浅啊!

况晨光老师曾经提出了几点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措施,在这里笔者将它整理于后与大家共同研究参考:

1.对待“后进生”千万不能够“冷淡”,要动之以情。

谈到这一点,我不禁就联想到佛教讲“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道教讲“天人合一,万物同体”;儒家讲“忠孝仁爱,温良恭俭”;

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和“博爱”甚至还有今天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无不贯穿着一个“爱”字。而爱学生应该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本能,更是师德的核心,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爱”给需要关心的“后进生”,用“情”去感化他们,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的沟通和对他们真正的转化。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这样写到:“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后进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而言,教育者对待后进生的爱,决不应该是为了某种教育效果而顾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这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

当我们把“后进生”看作朋友的时候,这些顽皮的“后进生”也会不知不觉地把我们视为他们的朋友了。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喜欢和“后进生”一起交流,一起上操甚至一起在草坪上摔跤聊天等,不知不觉在快乐的相处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也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相应的不同程度的进步。用爱心去关心“后进生”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够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2.对待“后进生”要晓之以理。学生由于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个性特长和发展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我们就可以试将身边的“后进生”分为智力上的迟钝型、行动上的对抗型、纪律上的散漫型、学习上的无兴趣型和心理上的消极型等几种类型。既然我们对“后进生”的种类作了划分,我们就应该在对待不同类型的“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上,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比如:在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当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时候,我就及时给予诱导,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当发现他们是学习方法不对的时候,我就帮助他们找到方法错误的地方,同时向他们推荐一些同学的好的学习方法;当他们在学习中思路不对的时候就给予正确的开导;当他们的学习效果不好的时候,就给予鼓励和应有的辅导,正如同况晨光老师所说:“使他们不只是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会学。”我们谈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要使得各种类型的“后进生”在具体的转化过程中,明白情理和道理,从而达到以理服人和以理育人的目的。

3.对待“后进生”要导之以行。

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笔者认为“后进生”有着喜欢听表扬话和表现自己的行为习惯。因此笔者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这一个心理特点,比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特意为“后进生”准备了一些简单易思考的问题,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发言,当他们回答正确的时候,就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了,也会在他能够回答问题的勇气上给予鼓励,绝对拒绝对“后进生”的挖苦和指责出现。总之笔者认为,要善于多从其学习态度变化和点滴进步中去,做到适时,适量和适度的表扬他们。除外我还借助平时作业批阅和期中、期末评语等形式,多给他们一些充满人性化亲情式的激励语言,帮助他们树立更多的学习自信心。

其次,笔者在平时特别注意发现和发挥“后进生”的特长,让“后进生”能够在一些超越别人的领域里取得更多的成功,多给“后进生”创造他们大显身手的表现机会,让他们真正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找回自信,然后再进一步引导他们在学习上也不甘落后。同时要针对“后进生”可塑性强,反复性大的特点,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比如,从时间上说,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如何长进的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等等;从内容上说,可以帮助他们制定一些德育目标、学习目标、文体目标等等,然后再督促他们去实施和完成。当他们接近目标的时候给予鼓励,当他们达到目标或者基本达到目标的时候,要多加表扬。笔者认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记住“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要形成对“后进生”的夸奖氛围和合力,帮助他们从自卑走向自信,再从自信走向自强从而迈向成功。

写到这里笔者认为,我们还有一步更重要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完成好,那就是要对自己在“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中的得失,作好比较详细的总结。这样就可以将一些成功的经验给予推广和学习交流。下面笔者就这一点和大家提出探讨,不对之处请多给予批评指教为谢!

第二篇: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何做好

在全面实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学生作为社会的成员,具有人的共性,但是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生活状况以及教育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差异,甚至很大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从小学的数值运算转化到初中的逻辑运算,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无法适应这种知识的更新,所以很多原来学习不错的学生上初中后也进入了后进生的行列。怎样使后进生振作精神奋发向上,改掉自己的不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呢?

一、关爱后进生

热爱学生,不歧视每一名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去赢得学生的爱和尊重,才能共建师生感情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体现在敬业、奉献、爱生的精神上。教师要以情感为本,把爱心和微笑带入课堂,留给学生,切忌板着面孔上课,要把学生当知心人,做到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耐心细致地做到厚爱学生,尊重其人格,不贬低学生。使后进生在爱中受到情感熏陶,自觉接受教育,主动改正不良习惯。

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与求知欲

伟大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指出“教师应该学会控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为此教师应善于形成学生必要的动机,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差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感,以激发他的学习动机。”自信心是挖掘后进生潜力的基础,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身边本班学生由差变优的典型事例鼓励后进生不畏困难,刻苦学习,教师应尽可能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让后进生多做些基础题,以求他们得到肯定和表扬,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会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增强意志力,克服畏难情绪,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正迁移。

三、尊重、表扬和激励后进生

大多数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弱点是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行为和情绪反复性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表扬,使他们从自己的成功里发现自己,树立信心。切不可讽刺、挖苦甚至粗暴指责。处理问题要抓住时机,不要问题过了很久才处理,否则会使后进生的上进心受挫折。后进生与其他人一样,有自尊心,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允许他们有失误、反复,使之真正享受着被尊重的欣慰,确信自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是“人”,在成功大厦的建设中是“料”。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真、善、美,而且还要发动后进生去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以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后进生扬起前进的风帆。

四、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帮带活动

班主任对在心智、行为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后进生”,应当建立档案卡、家长责任卡,并利用班集体的凝集力,倡导全班同学都来关心“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根据“后进生”的各种症状,把他们分组归类,每一个阶段确定一组重点转化对象,并制定出相应的转化方案,同时从班内挑选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帮扶,由此形成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产生较大的动力,不仅能感染、激励学生,而且还能约束“后进生”,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优良的学习品质,努力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注重双基教学,使后进生的思维迅速简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注重数形结合,利用必要的教具、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图表对数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将双基训练与数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授之以柄的同时,注重解题规律,解题技巧的总结,以及解题策略,解题思维程序的渗透。教会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勤思、多问、善于预习和复习;引导学生学会做单元小结,通过系统整理学过的零乱知识,使之纲目清楚、系统条理、帮助理解,便于记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科学地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科学用脑。

六、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起来转化后进生

学生和家长朝夕相处,学生的品行,成绩的好坏和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同后进生的家长保持联系尤其重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及时把差生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表扬,教育家长改正对后进生的粗暴教育,消除父母与子女的紧张关系。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班会等时间请一些社会上的名人给后进生上一些道德课、法制课、理想教育课等,以便他们能树立信心,改掉坏习惯,发奋学习。

总之,转化后进生要做持久、艰辛的工作,只要每位教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倾注爱心,必定能点亮后进生心中的“绿灯”。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奋勇直前,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第三篇: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转化(范文)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后进生总是少数,但能否转化他们却直接影响到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后进生虽然有缺点,但他们并非不可救药。一般来说,后进生的心理状态是十分矛盾、复杂的。因此,在转化后进生时,必须找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思想上引导,从生活上关心,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只有那样,才能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唤起后进生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激情,点燃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要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掌握心理,有的放矢

教师不要只把精力投放到少数优等学生身上。教师喜欢好学生,讨厌差生的自然感情控制不好,在学生面前流露出来,这是产生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应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尊重他们,关心、理解、宽容他们;对他们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制订可行的目标。后进生对物理没有学习兴趣的原因不外乎就两种:其一,基础太差,学习自觉性差,问题累计越来越多,因而失去了兴趣。比如物理公式定义等,由于本身背记较慢,所以常常落后,终于积少成多,成为了后来学习的障碍,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其二,学习方法欠佳,影响了学习效果,失去了学习信心。经常遇到一些很刻苦的学生,却怎么也学不好,他们自己苦恼却无可奈何,时间一长,他们就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待后进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由易到难的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获得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二、帮助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伟大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指出“教师应该学会控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为此,教师应善于扑捉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应适时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一般来说,后进生往往是“双差生”,思想品德差、学习差。因此在加强对后进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之外,要改变他们学习落后的状态,使他们能听懂课,会做习题,逐步赶上学习好的同学。作为老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注重对后进生的关注,比如在课堂提一些适合后进生的简单问题,让他们主动参与回答,或平时的课堂板演也经常让后进生大显身手等,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勇气。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给更多的后进生机会。在做物理演示实验的时候,可以让后进生积极参与其中,帮自己拿实验器材等,或者让他们帮我调节天平等,哪怕是放个砝码也行。让其真正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物理课堂上设计的许许多多的小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完成一些简单的小实验,他们每节课都会因为小小的参与而喜悦,我相信他们在那一刻起对物理学习是有兴趣有信心的。不怕后进生不愿意参与,只怕老师不给机会;不怕老师给的机会多,只怕老师没创造机会。

三、发挥集体力量

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要注意运用班集体的力量,组织一部分优秀学生帮助后进学生,形成强大的教育优势,使他们慢慢的进步起来。在班上也可以用“兵教兵”的方法,倡导全班同学都来关心“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根据“后进生”的各种症状,把他们分组归类,每一个阶段确定一组重点转化对象,并制定出相应的转化方案,同时从班内挑选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帮扶,由此形成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产生较大的动力,不仅能感染、激励学生,而且还能约束“后进生”.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优良的学习品质,努力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善于抓住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

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时候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此时教育学生最易为学生接受,效果最佳。如学生在新学年开始时或一个新班主任接班时,他们往往都有“告别过去,重整形象”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好好利用开学初期这段时间,多找后进生谈谈心,因势利导做好教育工作。此外,后进生偶尔考一次高分,偶尔做一件好事,此时都是教育后进生的最佳时机。

五、联系家长,共同教育

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家庭是教育的基础,父母是第一位的。要通过家访等方式,沟通与后进生家长的联系,争取和依靠他们配合学校教育,在向家长介绍情况时,应坚持“少告状”的原则,把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告诉家长,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

第四篇: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后进生。转化后进生不但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也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俗话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何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呢?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要讲究耐心和细心。由于后进生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容易被遗忘、被忽视,他们往往自卑感强、自律自控能力较差,排他性和逆反心理较严重,要想使他们在短期内发生较大转变是不大可能的,它必须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只要我们多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尽量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意他们一点点的变化,用爱心、用真情去感化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转化好后进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良医用药:要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也就是要找到“差“的病根。因此,首先要着手于“诊断”,对差生进行全面了解,全面分析,从中找到差生的根源及主要因素,了解差生的性格爱好,主要优缺点及落后的原因,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如何?然后在有的放矢,帮助他改正。如四年级的赵佳伟同学,平时学习懒散,上课经常打瞌睡,早上进教室较迟,学习目的不明确,数学基础很差,作业常不完成,字迹非常潦草,在许多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固执己见。找他谈话,他却闭口无言,经多次观察证实之

后,我不急于批评他、惩处他,而是摸索他的心理特点,发现他具有逆反心理并且胆小。便寻找机会和他心平气和地谈,一次不够,二次,三次„„,我连续找他谈话,帮他认识错误,当他有点滴进步时我就马上在班级里表扬他,肯定他的优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心,逐渐改正缺点和不足。

二、晓之以理,施之以情。

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差生更需要集体的温暖与师生的爱和信任。因此师生关系融洽是转化差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要正确地对待差生,做到“四不”,“三会”。即不歧视,不排斥,不粗暴,不揭旧病。要与优生一视同仁;会批评,会谈心,会表扬。然后晓之以理,施之以情,利用全班同学及家庭巧妙地使之密切与老师们结合,达到交流、融洽感情的目的。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2)让后进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

励。(3)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转化后进生工作最主要的是研究后进生心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感觉后进生中真正智力差的只有个别,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欠缺,行为、学习习惯较差等原因造成的,而导致这些原因的症结所在,往往是因为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总是从自我出发,好表现自己,好支配和指责他人,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2、自卑和忧郁,这些学生在失败后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看看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却一切都不行。于是,引起情绪不稳定或忧郁,有时以伤害他人的言语和破坏性的行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

3、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于是,他们就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久而久之,惰性逐渐抑

制了上进心。

针对以上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我觉得对后进生的转化大概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

1、用赏识催化积极表现。

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引导,它会助长诸如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的滋生。对于后进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他们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加以积极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这样,就可弹拨他们心灵深处的“情弦”,使他们的内心爆发出积极的感情,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如四年级的徛江河同学,他从小倍受父母的腻爱,自理能力很差,别说是班级劳动了,可一次他在校园里他主动拾起一个包装袋,抓住这个契机,我在班级表扬了他,并对同学们说,我们已经长大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凡事依赖与父母,从那以后他在班级值日时非常积极,据说在家里表现也很好,还帮助家人扫地擦桌子等,同学们看到他的表现都纷纷告诉我,我再次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改变,帮助他慢慢找回了自信心。这同时他的一些科目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行为习惯也改正了很多。所以,赏识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适时地表扬,在育人工作中是有独特魅力的,尤其对后进生而言,更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

2、用尊重启发自我认识。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后进生也不例外。对后进生应给予更多

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决不能采取冷漠和歧视的态度,更不能蛮横训斥、惩罚。动辄训人、惩罚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只有当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觉悟,才能从心底里痛改前非、积极向上。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尊重后进生的人格,给他们留面子;另一方面宽容后进生的缺点,给他们留后路。

3、用真诚促进心理认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依据心理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因此,老师要用真诚换得与学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改过自新。

我班的赵安欣同学,刚开学时曾一度与同学关系紧张,言语伤人,甚至动手动脚,而且得理不饶人,得寸进尺。而每次同学指责他的不是,他却总是恶人先告状,专说别人的不是。同样的情形重复了几次,于是,我决定用真诚来接近他、感化他。接下来,我有意识地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问寒问暖。一次,他精神不振地伏在桌上,我走过去询问,得知他肚子疼得厉害,我就提出陪他去看医生,他摇头拒绝了,但我能看到他眼睛里流露出的感激之情。终于,我的真诚感动了他,他变得喜欢与老师接近了,言语、行为变得规范了。从此,一个崭新的他展现在了同学和老师面前。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觉得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造

成的,因此,转变后进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小学生年龄还小,以及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过几天就做不到了。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因此,在教育后进生时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后进学生帮助,而且要给时间,而不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朽木不可雕也”这些说法会打击后进生积极性,刺伤他们的自尊心。

此外,作为老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注重对后进生的关注,比如在课堂提问一些适应于后进生的问题,让他们主动参与回答,从而激起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或平时的课堂板演也经常让后进生也一显身手等。

总之,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对后进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于父母,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第五篇: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个学生管理工作者,经历与感触最多的,也许是与后进生的接触。而如何转化后进生,引导其迷途知返,从差转优,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与难题。

我们所说的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和生理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业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虽然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转化工作,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如果不负责任地将他们推向社会,势必会成为家长的心事,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究竟如何去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家园,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后进生档案

建立后进生的个人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加以详细记录。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如果不全面了解分析后进生学习、生活、家庭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就不能辨证地对待他们,容易产生偏见,无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也就无从下手。 第

二、用爱心及人格魅力去感化教育后进生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他们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这样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产生对立情绪,消极沉闷,甚至远离集体,流浪社会。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仅

1 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还特别要求教师要充满爱心,用人格魅力去教育感化他们,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去对待他们,用真诚的行动去融化他们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第三、创造活动环境,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潜藏的“闪光点”,即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后进生的缺点、错误和劣迹容易显露,看起来似乎“一无是处”。但如果仔细寻找,仍然可以发掘出蕴藏在他们身上的不少闪光点。清朝教育家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发现“火种”,善于将其点燃,适时适度对后进生进行表扬,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话语,一个轻柔的抚摸,都能使他们终生难忘。据专家考证:不经过激励的人,其内在潜力只发挥30%——40%,而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可发挥到80%—90%,这个数据有力地说明激励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教师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后进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后进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长此以往,他们一定会有所改变的。 第

四、教育后进生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后进生一般对学习都不太感兴趣,课余时间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如打游戏机,泡网吧,看武侠小说,忘记自己的作业,甚至逃学等。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一有转变就表扬,

2 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还可以安排一些品学兼优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使他们远离不良因素,在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内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第五、对后进生辅以严格要求

对后进生,一定要奉献爱心。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要开设讲座或开展活动,对后进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不做出格的事情。一旦有了违纪行为绝不能迁就,耐心的思想教育与严肃的纪律处理是不矛盾的,只要工作做得细,常常会得到满意的效果。

第六、对后进生教育要不怕反复,要持之以恒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有思想准备,不怕反复,即使出现反复,也要及时了解其原因,分析他们的变化情况,有的放矢地进一步做细致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关心教育他们,使之尽快迈入优等生的行列。 第

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除学校教育外,学校应争取家长的配合。可组建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自我修养和教育素养。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共同学习,探讨子女的教育问题。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气氛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校外时间家长与子女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因此更了解子女的思想、生活情况,可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学校也要倡导教育的社会性,争取得到社会各部门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把后进生(包括其他学生)

3 在社会上的情况也掌握起来。只有把社会教育与学校、家庭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

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应以了解为基础,以理解信任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为突破口,以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合力为后续动力,来达到后进生的转化。只要我们都来认真研究后进生,关心后进生,尊重后进生,真诚对待后进生,多对他们增加一点感情投资,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多给予他们一点表扬与鼓励,多探讨一下后进生转化的规律和方法,就定能使他们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教版语文单元测试下一篇:让快乐走进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