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2022-09-13

随着以使用机械、农药、化肥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及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兴起, 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变得异常严峻, 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 近年来曾先后多次召开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专项工作会议, 部署和研究解决这一难题。然而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具有影响因素多、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大等特点, 因此短时间难以显现成效, 因此迫切需要加大这一领域的研究。本文在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后, 探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1.1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1.1.1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由于目前我国仍处于依靠农药、化肥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发展阶段, 据统计目前全国农药用量达140万t, 其中杀虫剂占70%, 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 而有机磷农药中高毒品种占70%。化肥的施用量为4700万t, 其中氮肥施用量高达到2400万t左右, 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由于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35%左右, 绝大部分挥发到空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 因而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污染, 进而通过呼吸或食物链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1.1.2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发展迅速, 目前全国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已近4万多家, 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27亿t, COD (化学耗氧量) 产生量6900多万t, 是全国工业和城市COD排放量的4倍多, 已经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然而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还很低, 一些地区养殖规模远远超过环境容量, 且种养分离现象严重, 大量畜禽粪便无法就近还田, 而是直接排到土壤、河道中。由于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因此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土壤、河道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水源的污染危害极大。

1.1.3 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

大量使用农用薄膜已成为一项农业常规技术。我国农膜使用面积已突破亿亩, 年残留量高达45万t。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 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 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和生长发育, 降低了土壤肥力, 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 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会析出铅、锡、酞酸脂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 造成新的土壤环境污染。

1.1.4 秸秆焚烧

在历史上, 我国秸秆多作为替代薪柴使用, 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 煤炭、液化气等开始作为农村燃料代替了秸秆。此外, 以秸秆为原料的小造纸厂全部被取消, 也使大量秸秆成为无用废弃物。我国每年秸秆产生量为7亿t, 其中有约40%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由于这些秸秆未能很好利用, 又无处存放, 压占大量土地, 所以农民只有一烧了之。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秸秆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 而且严重地污染大气环境, 焚烧时所产生的烟尘, 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 还造成了航空、铁路、公路的交通事故。

1.2 农村生活污染

目前,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现在还基本处于“污水靠蒸发, 垃圾靠风刮”的现状。全国约4万个乡镇中绝大多数没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在60多万个行政村中, 绝大部分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据初步调查, 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2.8亿t, 露天堆放量超过30%, 平均处理率为20%左右, 绝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经处理, 不仅成为蚊蝇的孳生地, 也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要的面源污染。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年产生量90多亿t, 平均处理率15%左右, 其他均就近排往农舍附近的沟渠, 因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很大。

1.3 乡镇企业污染

随着城市污染控制力度的加强, 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增加, 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由于进入乡镇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建材等少数产业和土法炼磺、炼焦等落后技术上, 大多数设备相对落后, 产品技术层次不高, 在加上监督管理不力以及企业的环保意识较差等原因, 因而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km2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 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目前, 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 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 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乡镇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占全国“三废”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1%、67%和89%, 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和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2 防治对策

2.1 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还很低,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对环境保护缺乏迫切的要求和污染后果的危机感, 因此人为的、随意性的破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二是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 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三是要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 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2.2 多方筹集资金, 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要解决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就必须落实好资金, 纵观发达国家的经验, 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来解决资金问题。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均按照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 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其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筹集的资金要要优先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按照中心镇、一般乡镇、村庄区域区分, 制定不同标准, 分类组织实施。把农村垃圾处理等纳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由政府投资建设, 采取“村收集、镇 (乡) 中转、市区处置”的运行机制, 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随处乱倒的陋习。二是建设中心镇和重点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防止城镇污水污染。从现有城市水处理厂处理情况看, 城镇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后一般能够满足农灌用水的要求, 既能防止污染水环境, 也能够节约水资源。

2.3 依靠科技力量,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 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 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 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走循环经济之路, 这样既解决面源污染问题, 又带来经济效益, 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 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2.4 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系, 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目前很多地方农村的环境监管工作基本处于真空无人管理的状况, 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 要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 努力形成“层级职责清晰、面上责任落实、运转制度保障、防治公众参与”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各级农村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严格执法, 认真抓好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污染减排, 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限期治理、限产限排直至关闭。严格环境准入, 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防止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 对新、改、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2.5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目前, 我国已有部分地区出台了对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环保实绩考核办法, 建立了环保目标责任制, 将农村环保工作完成的好坏作为地方政府领导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之一, 坚决实施环保目标一票否决制。通过推行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 能够促进各级政府领导层层对本辖区农业环境质量负责, 并通过量化指标考核, 使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化, 并切实得到落实。因此这样将有利于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农村环保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 因而应予以推广。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是农村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乡镇企业的污染,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五项对策, 指在为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 李干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J].理论前沿, 2009 (7) :5~8.

[2] 陈润羊.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初探[J].环境保护, 2008 (11B) :31~33.

[3] 刘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 2008 (10) :32.

[4] 曾鸣, 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90.

[5] 俱国鹏, 房妮.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科技信息, 2008 (26) :15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判定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制约因素下一篇:关于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一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