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独立团读后感

2022-11-28

第一篇:最后的独立团读后感

做个独立的孩子(读后感)

看过《斯巴达勇士》的电影,所以看到这本书很惊讶,培养孩子和一群凶猛强悍的勇士有什么关系,难不成要把孩子一个个培养成骁勇善战的军人?看上几章后就会明白,像我一样,很多人都误解了这本书的含义,做个独立的孩子(读后感)。很多人认为斯巴达人是一群只会打仗打到死的莽夫,而在文化和精神上没有任何建树。但实际情况是,斯巴达能够以武力称霸希腊,与其教育制度有着直接关系,即使在今天,其教育方式也能提供很好的借鉴。亚里士多德就推崇斯巴达把教育作为最大事业的政策。斯巴达人在教育上所花的精力和用心之深为古代各国所罕见,并建立了以培养勇猛善战的军人为目的的教育制度。斯巴达教育方式下的孩子独立、勇敢、强健、吃苦耐劳、智慧——这些恰恰是当前中国很多孩子所不具备的,也是我们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在第一章“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中提到,现在的家长几乎帮孩子包办了所有的事情,导致孩子过多的依赖父母,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和责任感。没错,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的现状。班上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孩子把脚往老师面前一伸,老师,帮我系一下鞋带,我不会;老师,我的书包放不进去了,怎么办?老师,我的扣子解不开了```````一连串的问题需要我去帮助他们解决,有时我很生气,觉得有时候我们就像个保姆,尽管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是大班幼儿,他们独立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就像书中提到的“溺爱是一种伤害”,因为家长的过分呵护,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经收到了“伤害”。

那怎样才能让孩子脱离依赖,独立起来呢?

首先,我在生活自理练习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生活自理能力的练习是最好的锻炼孩子独立意识的方法。即使是在最简单的系鞋带、穿衣服过程中也能体现出孩子是否具有独立意识。例如:鞋带掉了系不上怎么办?是哭丧着脸等老师呢,还是自己主动寻找同伴的帮助?很多时侯我们的家长和教师为了省事和节约时间而把这些“小事”包办了,无形中使孩子失去了最好的锻炼机会,读后感《做个独立的孩子(读后感)》。 以前,我也曾经是看见孩子鞋带掉了,看他系半天也系不上,看得心里着急干脆帮他系了,于是每次都是我们给他系鞋带,成了我们的专利。当我意识到这样做的危害时,我及地改正了教育方法,对于系鞋带的孩子,我就让孩子们互相秀一秀自己的专长,让孩子们互相帮助,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没有人在找我帮助他们系鞋带了。

其次、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

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它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可靠保障,它有助于孩子尽早摆脱成人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个体。

我注意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知识,以便在万一的情况下能独立应变。例如:流鼻血了什么办,走失或突然起火的处理方法,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和详细地址等。在活动中我们曾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模拟自己走失怎么办,我发现孩子们口头上说出的道理并不一定能变成行动。比如孩子们都说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但在表演时有一个孩子就把东西接过来了,急得看表演的孩子直叫“不能要!不能要!”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能使孩子亲身体验该如何冷静面对各种情况,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

再次,教会孩子方法,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班的孩子很爱“告状”,每天不停的听到孩子们拉着长音叫“老师——他碰掉了我的橡皮了”等等,相信每一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状况。小小的一件事情,老师却要停下手上的工作去解决,否则孩子悔更大声跑到你面前不停的说,直到你理他为止。后来我拉着他们坐下,一起讨论,遇到这样的事情要分辨一下是否必要找老师解决?是否可以自己解决?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可以怎样解决。并且告诉他们,当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再请老师帮忙。一段时间下来,他们告状的现象少了不少,而且他们的社交能力也有明显提高。

最后就是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

仅仅在幼儿园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注意取得家长的配合。我们常常看见孩子们的书包都是有爷爷、奶奶在帮他们背,上学背到教室,放学一见孩子就赶紧把书包接过来了。如此被家长呵护长大的幼儿,他的独立性可想而知,应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幼儿自由活动的空间。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会提醒家长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独立地面对困难,不要包办代替,以免形成依赖的心理。针对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我们及时和家长交谈,让家长配合给幼儿多动手的机会。

孩子始终会长大,会脱离老师和父母的庇护走向独立,因此我们要像书中提到的那样,不当孩子的拐杖,要当孩子的向导。华服美食不是爱,包揽代替也不是爱。让我们放开幼儿的手脚,收起庇护幼儿的羽翼,从现在做起,从现在努力,让幼儿在不久的将来都能放飞自己独立而坚强的翅膀。

第二篇:《最后的母爱》读后感

今天,我阅读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最后的母爱》。这个故事令我非常感动,它讲述了一位母亲伟大的故事:有一位身患绝症、年过六旬的老母亲,明知道手术无法使她的生命得到延长,只会让她白白地承受手术给她带来的痛苦,但是她为了给自己的儿女们一个希望,请求医生给她做手术。手术完成后,这个在儿女眼中从不麻烦人的母亲却尽情地麻烦着她的儿女。她这样做是因为她希望等她不在世的时候,儿女们会因为已经尽心尽力了而不会感到太悲伤。读完了这个故事,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或许有时会对一个陌生人的一点关怀而心存感恩,却对母亲的大爱熟视无睹,嫌她唠叨,或因一些小事而对母亲大发雷霆……然而,母亲却永远在一旁默默地支持着我们,耐心的开导和教育我们,给予我们支持与鼓励。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聆听完母亲的唠叨,诚恳地面对母亲严厉的批评,感悟母亲用意……母亲的爱是伟大的,母亲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放弃一切、可以把孩子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甚至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地活着,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故事里,我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

初一:摄氏度4665

第三篇:《最后的演讲》读后感

人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

很遗憾,老师介绍给我们读的这些书的作者除了李开复之外,我在之前真是一个都没听说过。在拿到这本书时,我第一个印象居然是想起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最后一课》。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本书的题目应该

算是最贴合实际的,一个人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还能把自己的人生阅历给总结到一次演讲中,让听过他演讲,看过这本书的人受益,他的生命也就得到了延续。

正如我上本看的李开复写的《世界以你不同》中提到的一样,这本书再一次提到了追随真心(follow your heart),提到了如何去引领你的人生。其实回头去看我们这么多本书,都在告诉我们思考的重要性,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精神层面的重大作用。不过很遗憾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生活在一个唯物主义的国家,这个国家是没有精神层面的信仰的,我们唯一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我也信仰共产主义,我觉得共产主义是一定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实现的,就和盘古开天以及女娲补天一样,是非常伟大的。

在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国家谈论这些实现梦想,追随我心的事情,似乎有些不太现实。兰迪演讲是说他的一生就在追寻他童年的梦想,在实现童年梦想的过程中,人生也在不断得到了完善。我不知道在这个国家里有多少人在少儿时期有着美好的梦想,而在成长过程中被一一扼杀的。我们从小就被洗着脑,政治课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一堂堂政治课都在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是多么先进的一种制度,资本主义是多么的落后,剥削人,吃人不吐骨头。事实上呢?看过《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的可以看到战后的朝鲜和韩国是什么样,现如今的朝鲜和韩国是什么样。哪种制度更加优秀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看看这个国家,少先队歌告诉孩子们,要时刻准备着消灭敌人;口口声声叫喊着要依法治国,却时不时冒出一个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官员;说要反贪腐,却连官员财产,行政费用都不敢公开;说是自由民主开放,却连google都被墙掉。砖墙是挡不住追梦人,但是GFW可以挡住,而且挡的很严实。包子皮真是越来越厚,馅越来越少,还尽是一股子腊肉味。

所以这本书只能看过就算看过了,我只能尽力去帮我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她去有独立思考,了解社会真实一面的权利。能够尽可能的让她去做到能够追随自己的梦想了。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没有梦想了。

第四篇: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刚领完新书回来,闲着没事干,便拿出新语文书翻了起来。

突然,一个特别的题目吸引了我的眼球,那就是《最后的姿势》。

课文的主人公是谭千秋,他是一位恪尽职守,大爱无私的老师。当地震发生时,大部分学生都逃出了教室,但在那短暂的几秒钟内,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同学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这时,探前期欧老师便用他51岁的宝贵生命换来了四位同学的生还。

当我读到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获救的学生和一位老师说的话时,我的心灵被震颤了。我不由自主的对这位普通的老师充满了敬意。我想象中的谭老师是这样的:身着普通的衬衣裤子,戴着一副眼镜,认真的在批改作业。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师,却救了四位同学的宝贵生命。如果我们人人都像谭老师一样,那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他这种恪尽职守,大爱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五篇:最后的学徒读后感

《最后的学徒》之麦凯林复仇

与恶魔打交道可不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可就是有一类人,他们的工作就是如此——他们被称为驱魔人。平日里,他们除妖魔,用他们的力量保护着人们,使得人们能够享受平静的生活,不受恶魔的伤害。

而文中的小主人公——汤姆.华德,一个12岁的小男孩。一天,镇上的驱魔人史布克来到小汤姆的家,说要收小汤姆当他的学徒,史布克以前的徒弟有的要么中途退却,要么就是在半路中夭折,而小汤姆却通过了他的考验留了下来,他是他父亲的第七个儿子,而他父亲也是排行老七。天生是做驱魔人的料。但小汤姆并非生来就能像史布克一样,习惯过着孤独、恐怖的生活,很快他就遇到了麻烦。汤姆受到隔壁邻居小女孩艾丽丝的哄骗,把当地第一恶魔麦凯琳从地牢里放了出来,获得自由的女巫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活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小汤姆最后终于把女巫杀死了。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文中的小汤姆是个十分勇敢的小男孩,他面对着的是全镇最邪恶的女巫,但他却毫不畏惧,在与女巫的一次次交锋时的那种惊险是常人无法感受到的,而他的那种临危不惧的精神更是让我敬佩。他的师傅史布克也是一个很好的师傅,他教导小汤姆成为一个好的驱魔人。虽然他平时话不多,但是他还是很担心小汤姆的安慰的,好几次都救小汤姆于危险之中,值得尊敬。

《最后的学徒》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说,它不同于《哈利.波特》的那种有太多的玄幻,它有的只是对田园故乡的叙述,显得十分轻松,愉快。我很喜欢这本书,还会一直关注它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赞红色娘子军的诗歌下一篇:综合性公园设计规划

热门文章

最后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