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计算机管理论文

2022-04-3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教务计算机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务计算机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当前借助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构建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是高校教务工作迈向信息化、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高校教务计算机管理论文 篇1:

计算机应用与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普及,在进行高校教务管理現代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对计算机的应用,才能够保证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围绕计算机应用于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高校在进行教务管理过程当中计算机的应用,并分析高校计算机应用的现代化发展,最后提出推进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进入了信息科技时代,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当中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高校在教学管理的过程当中,只有顺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网络信息管理,才能够全面提升高校教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进而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增强高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快速稳定发展。

1 高校推进教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只有推进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才能够满足高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水平。另外在进行高校教务管理的过程当中,采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教务管理的准确度,最重要的是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来进行任务的完成以及信息的查询和处理,从而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水平。所以高校推进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是高校求得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2 计算机技术在教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高校在推进教务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必然要采取信息化的技术,才能够全面提升高校教务管理的水平,当下在教务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建立。通过建立教务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学生信息的现代化管理,不仅能够帮助教务部门及时地掌握各种情况,查询学生的各种信息资源,同时也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务管理工作。比如在教务管理过程当中建立计算机辅助管理的系统,学生们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课程安排的查询以及选课等任务。另外也可以进行考试的安排以及教师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借助于计算机建立高校教学管理的辅助系统,不仅能够方便与师生们进行交流,同时也便于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通过将教育工作纳入计算机管理的系统当中。能够提高高校日常办公的水平和效率。另外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充分的应用计算机。当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们都纷纷采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就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典型。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能给学生们全新的体验,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也能够使得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多样,并且具有实践指导作用。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各种计算机技术能够全面提升高校教学的水平,尤其是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教务管理的全面优化和发展。通过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建立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或者是保存,并且能够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帮助学校进行教务管理工作,尤其是通过搭建教务管理平台并且完善教务管理平台的相关系统功能,能够推进教务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3 计算机系统设备维护的现代化

在对计算机系统和设备进行维护的过程当中,应该做到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要对硬盘卡进行保护,学校在进行教务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采用硬盘保护卡,才能够防止硬盘信息的丢失或者是随意删除等问题,另外也可以避免一些非法的操作。通过建立硬盘保护卡,确保教务管理系统的有序性,避免随意的破坏。

第二,要对各类软件进行保护。在为了保证教务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要对软件进行保护,避免软件出现破坏,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应该结合实际的需要,对于存储卡的信息进行保护比如说防删除或者隐藏。同时,也可以采用密码监控的方式对硬盘进行保护,从而确保教务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要对系统进行恢复。由于高校的教务系统都是建立在计算机的基础之上,但是网络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各种安全隐患相对较多,只有保护系统的恢复功能,才能够在系统破坏之后及时地对系统进行重装。

4 推进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有效举措

首先,要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全面综合素质。推进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发展需要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使得高校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因此应该保证教务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业务知识以及管理水平,能够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办法,进行教务管理工作,总之要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业务考核,并且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法,全面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搭建高素质的教务管理团队,更好的推进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方向发展,尤其是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进一步创新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保证教务管理团队具备高素质高效率,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务管理工作。建立关系系统是一个量很大、很烦琐的工作,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作为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摸索,研发出适合自己学校使用的管理系统,为学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条件。

其次,要加强对教务管理软件系统的完善以及更新。为了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现代化水平,需要对各种软硬件系统进行及时的维护以及更新,才能够确保网络信息资源的运用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及时地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提高教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因此必须要提高教务系统的软件及硬件的质量,并且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这就需要高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教务管理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以便推进教务管理工作向现代化方向的发展。只要保证系统的先进性,才能够保证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更加的现代化。

最后,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推进教务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只有借助于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够对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运用,各种教务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过程当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真正地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和共享,全面提升教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及时的为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以及报表。另外,在教务系统的当中应该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识别,然后再经过计算机数据进行处理,保证教务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也能够真正的推进高效的教务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为全面提升计算机教务管理的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5 总结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加强对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在进行教务管理的过程当中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推进管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当下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在了教务管理系统的建立以及教务管理的全面优化两个方面。为了实现对计算机技术的更好应用,需要对计算机系统和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另外为了实现高校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应提供高教育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教务管理的硬件以及软件条件,同时采取科学化的管理办法和举措,才能够真正地使得高校的教务管理向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高校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晶晶.高校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6(48):73-74.

[2] 耿志伟.关于职业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10):102-102.

作者:刘丹

高校教务计算机管理论文 篇2:

高校教务信息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务计算机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当前借助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构建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是高校教务工作迈向信息化、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有效性运行,必须进一步确立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健全各类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

关键词:高校教务信息管理;重要性;问题;对策

所谓教务信息管理,是指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广泛运用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信息社会所有的重要组织和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饰演的一系列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务计算机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教务管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传播和反馈已经成为高校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借助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构建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是高校教务工作迈向信息化、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高校教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各大高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化,专业和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相应伴随而生的各类问题也更加的复杂。这些变化增加了教务管理部门的难度,对当前的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务信息管理为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教务管理提供了信息化平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务管理模式,高效、科学、准确地进行教务管理。具体来看,使用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将会有以下的诸多优点。

(一)数据准确

按照以往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务的具体排课、考试成绩的管理等基本用手工来完成,工作量大、程序繁复,难以避免实际差错的出现,而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对准确度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为了保证教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信息化模式成为有效的手段,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比如,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相关数据均从网上输入,直接存储于数据服务器中,这一过程不再经过他人,可以直接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方便查询

目前学分制是当前高校教务管理的主流,这种制度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凸显了成绩管理和课程开设方面的一些问题。而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方式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平台。比如,采用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模式,可以方便教师、学生、教务管理人员及时查询各类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可以让教师、学生、教务管理人员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及时查询他们所需要的各类教学数据和信息,从而可以高效、及时、方便地进行信息传递,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三)工作高效

利用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教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以往的教务管理工作,如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等都需要手工进行操作,对教务管理人员来说工作繁重,容易出错。使用信息化管理以后,可以将这些工作交由计算机来完成,省时省力,而且准确,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可以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中去。

(四)数据共享

使用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模式,可以方便信息的交换、数据的共享。以往的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部门间的信息传递都需要人工进行,对于一些复杂、棘手的事务有时难以及时高效地进行处理。使用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模式,可以方便教学管理各部门数据共享,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及时性、灵活性、交互性的特点解决很多具体的问题。

二、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随着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有了大幅的提升。然而,在现实的具体工作中,教务信息化管理也暴露出一些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从目前状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

(一)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程度相对欠缺

目前,各大高校基本上都拥有自己开发的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可以方便高校内部的信息查询和资源共享,但就全国来看,尚缺少规范化的教务信息管理方案,各高校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内容和标准均不同,因此造成各大高校之间信息传递的不兼容性。这种现状表明目前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还未达到充分智能化、网络化的程度,不利于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尤其对上级管理单位来说,不利于统计、分析和具体调研工作的开展。

(二)系统的升级性和灵活性较差

目前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大多为一次性开发,一般稍作运行修改后就投入使用,然而在后续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却容易出现问题。比如,由于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和认识不同,容易造成系统的功能和实际的具体应用相脱节,导致后续的教务工作难以高效展开。有的系统在升级之后,由于新修改的功能没有进行全面的测试,很多系统甚至无法稳定地进行使用,从而大大减低了教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便于具体工作的开展。

(三)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具体教务信息管理工作中,有些高校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导致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没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从而影响到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有些教务人员只是把信息管理技术看做是简单的数据录入,工作相对被动,有些教务人员或者完全依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从事教务工作的处理,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产生。

三、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方案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构建科学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借助各种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对教务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运作,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迈向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当前,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有效性运行,必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进一步确立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

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建立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作为高校管理者来说,要进一步确立信息化、数字化的教务信息管理理念,统一规划、全面协调、分类指导。同时,教务信息管理的对象是广大师生,因此,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主动地引导和宣传,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支持和配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推行,进而确保信息系统高效、正常地进行运转。

(二)进一步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体是教务管理人员,因此,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务管理人员系统尤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对教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将信息化的知识和具体操作的方法及时进行教授,以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同时,要增强他们工作的主动性,能将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有效的信息化技术相结合,高效处理繁杂的教务工作,并能够及时反馈和处理教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有利于教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总之,教务管理人员应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努力使教务管理工作更好更快地走向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三)进一步健全各类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保障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顺畅运行,必须完善健全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应经验性的随意为止,否则容易出现问题和偏差,尤其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如不能按照程序操作,不能按照规定操作,就很容易产生数据的偏差和问题,从而导致数据不准确,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同时,教务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规章制度,从而使信息化教务管理各项制度完善充实,便于规范化操作。

(四)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设施建设

随着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运行和推广,尤其是数据信息量的不断增长,原有的硬件设备会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管理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扩展空间,因此,作为管理者来说,应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及时升级、更新落后的硬件设备,不断提高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完善和建立可靠、稳定的教务管理系统。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有效的教务信息系统必然对提升高校的竞争力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五)进一步扩大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

随着高校建设的不断发展,教学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目前来看,弹性学分制的实行使得跨校选课成为可能,学生校级选课的交流日益频繁,这就对不同高校间的教务信息管理资源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使得高校应按照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开展建设,尽量规避不规范系统运行给学校带来的问题和风险,从而尽可能在可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有利于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建设。

综上所述,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高校教务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必须深化教务体制改革,加强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只有统一师生意识,不断完善教务管理系统,规范教务管理系统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教务管理系统的效能,使教学流程管理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朱琼.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2006,(1):7l-74.

[2]沈雪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2):86.

[3]陈金艳.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高校教学管理信忠化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6,(8):7l-73.

[4]代显华,胡屹.高校教务管理信患化的实践与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131—135.

[5]钟庚艾.浅谈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的管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增):145—146.

作者:唐伟芳

高校教务计算机管理论文 篇3:

新时期提升教务管理水平的思考

摘要:本文就当前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内容和特点,针对管理方法缺乏创新的实际情况及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在理念创新、科学管理提高效率等方面展开了思考与研究,提出了发展创新、规范制度、注重精细和强化服务的管理办法,为提升教务管理水平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教务管理;水平提升;创新;规范

一、引言

在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形势下,“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第一体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院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发展也作为教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教务管理质量的提升必然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教务管理的艺术、实效、创新必须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得以实现。遵循教学规律规范管理方法,使教育教学有序地达到既定目标的全过程为教务管理过程。它是高校教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范围全面化、管理对象多样化、管理内容繁琐化的系统工作,是学院教学管理体系的中心。

二、教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水平的提高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务管理的职能也随着发展而延伸,其特点为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事务性强、难有创新。在管理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1.从具体事务来讲,教务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的实施、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检查、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以及成果验收、各种临时性工作等方方面面。现阶段教务管理观念依然处于经验式管理阶段,排课、调课、数据统计、材料汇总、档案归档等常规内容的管理方法多项依然延续经验模式化管理方法,单一守旧、效率偏低、难有创新。因此转变管理观念是教务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

2.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管理重心下移,在扩大学院管理范围的同时,管理工作量增加,事物琐碎,为避免出现教学事故,教学秘书疲于应付各项工作,充当“救火员、传话筒、保管员”,造成部分管理人员对自身重要性认识不足,形成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工作态度。

3.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方向的拓宽、办学规模日趋庞大等实际情况,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秘书身心疲劳,加之教务管理队伍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少有进修机会、晋职艰难、待遇清贫等多方面原因,队伍稳定性差;教学秘书工作绩效难以体现,工作热情不高,没有充裕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在提升管理质量的新形势下,理论知识的缺乏制约管理能力的提高,无法满足当前管理高质、高效的要求。

三、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方法

教务管理的理念创新、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的主要问题,其全面提高必将推动教务管理质量的提升。

1.调整思路,提升管理的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更新才能带来根本的转变。教务管理者需在工作和学习中主动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动态,及时掌握新形势下教务管理的特点,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业务素质,研究探索校院两级管理方法,完善新时期教务管理规章制度。应用现代化设备,提高业务水平与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从而实现由单一服务型到以学习、实践、研究相结合为一体的管理服务型转变。

2.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运用使教务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实现管理创新。创新是进步的阶梯,是发展的动力,教务管理中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追求实效才能事半功倍。教务管理讲求省时高效,它不仅是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管理水平提升的必要条件。管理者的意识创新需思考和理解新时期教育创新的本质,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勇于实践、实现管理工作现代化。

工作实践中运用办公自动化技术是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务管理中大量数据的统计,依靠计算机技术对教务信息分类、存储、分析和整理,其计算精准、快速,提高了准确率。计算机管理学籍信息和成绩录入、课程信息和考务数据,进行各方面评估与教学质量监督,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上办公实现信息传输快捷方便。建立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涵盖学籍、课表编排与选课管理、学生使用教材数据填报、实践教学与设备管理、教室使用、考试安排与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等等。还可建立教学计划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督系统、试题库管理系统等,把数据辅以计算机管理,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质量,使教务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保留价值的数字、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文件是高校教学材料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学活动教育管理的真实记载,建立收集、整理、分类、保管、开发和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还可充分利用二级学院网页宣传教务信息,增添“教学信息”、“教务快讯”等动态板块,快捷传达有关教学的各种信息;根据学院专业特点,研制开发教师教学相关的功能软件,如精品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网上课堂等,实现教务管理创新。

3.规范教务工作流程,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细化教务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教务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也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保障。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首要的是思想上对制度的重视,从而规范教学。因此,制订各项教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流程与管理制度,根据学院特点,完善反馈机制,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这些措施对完善教务管理建设、规范教务管理行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有健全的管理环节,围绕教务管理制定培养方案、编排课表、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教学检查与评估、档案管理等,构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办法。并实施教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如学生选课流程、学籍异动流程、成绩查询流程,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和教学秩序畅通无阻,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办事效率。

4.在事物操作中细化管理、提炼精华、寻找不足、总结经验,把精细化理念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

确立“精细化”理念。精细化管理是现代服务质量精细化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之上的。正如我国精细管理工程师刘先明先生提出的精细化的定义为“五精四细”即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以及细分对象、细化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工作、细化制度的各个环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必须以制度执行为主导。

5.通过高校教学评估促进教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对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学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检促建,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实践教学管理等规范系统科学的制度,使教学每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定期检查,形成顺畅、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确保教务管理呈良性发展态势,这种新型、高效的教务管理运行机制的实施,构建了教务管理创新平台,使教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得到了保障。

四、管理者自身素质与服务意识

教学秘书作为教务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其综合队伍素质、工作能力将直接影响管理水平,教学秘书在教学院长和教务处的双重领导下直接服务于学院师生,建设有丰富管理知识与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学秘书队伍对提升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1.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高校要确定岗前培训制度,有计划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改变长期以来“重教学、轻管理”,对教学秘书“重使用、轻培训”的现状,增强教学秘书队伍稳定性。培训教学秘书掌握高等教育学校教务管理的事物管理办法,了解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内容特点和教学规律,掌握秘书学、管理学、计算机基础以及心理学等知识,以提高协作、统筹、沟通能力;开展教务管理人员到兄弟院校交流研修活动,以适应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培训不仅有利于个人知识的丰富,也有利于发挥个人潜能,以高品质的自身素质做好教务管理工作。

2.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制定适合实际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决策上引入激励机制,对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工作以及发挥的作用充分肯定,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其有热情对教务管理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3.加强教学秘书对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原则,以人为本,在事务性工作中加强沟通艺术的学习,心理素质要求高,因为工作的平淡与琐碎容易遇到挫折和困难、指责和批评,要以积极的心态胜任教学管理工作,为师生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要做到两个转变: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由一般服务到优质服务。内修品德、兼具才能;注意方式方法,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以提高管理水平为前提,创新工作思路,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以适应新形势教育发展对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教务管理是人才培养的保障,只有在不断发展中探索和研究适应当前形势和教务特点的管理方法,以创新管理为理念,运用计算机现代技术手段,走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良性发展的道路,管理模式要创新、管理事务求精细,才能在管理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教务管理水平提升,更好地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林.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成效的提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5)27:9-10.

[2]刘琼,华小梅.探讨当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110-111.

[3]邓盛木,王琳.医学院校二级教务精细化管理若干问题的浅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62-63.

作者:李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教育开放性研究论文下一篇:服务平台信息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