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遗产创新论文

2022-05-06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造型遗产创新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造型艺术遗产对艺术创作的借鉴意义,一方面要从文化上对其竭力保存,另一方面又要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生活相连接,并使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关键词:造型遗产;借鉴;传统;创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了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形成了十分丰厚的造型艺术遗产。

造型遗产创新论文 篇1:

贵州民间防染技艺在家居软装中的创新探究

摘 要:贵州传统民间防染工艺历史悠久、涉及民族众多、利用材料广泛、生产品种丰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其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叙述贵州民间防染工艺类别及特征,贵州民间防染织物在传统与现代的实际应用,并指出贵州民间防染织物在家居软装中的应用前景,继而提出贵州民间防染技艺在家居软装中的需要从图案、技术、材料、造型等方面进行创新及实践。

关键词:贵州民间;防染技艺; 家居软装;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献标識码:A

贵州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18个世居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其拥有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防染技艺如蜡染、枫香染先后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省丹寨县“苗族蜡染技艺”2006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贵州省安顺市的“蜡染技艺”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2011年贵州省黄平县的“黄平蜡染技艺”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2008年,贵州省惠水县、麻江县的“枫香印染技艺”同时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贵州民间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不同地区还存在不同类别的防染技艺,其工艺精湛,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特征,这些传统防染具有的现代时尚的艺术形式以及取材天然、以手传心的工艺特点,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1]目前,在国内已经有学者对贵州民间防染的历史沿革、制作工艺、实用价值以及艺术特征等方面做出了学术成果,而在贵州民间防染工艺如何在现代家居软装中的应用创新却少有学者研究。因此,本文试图从贵州民间防染基本特性、实际应用、应用前景等方面,找出贵州民间防染工艺与现代家居软装修设计之间的契合点,继而进行贵州民间防染技艺创新实践路径的探讨。

一、贵州民间防染技艺及特征

防染技艺是指通过某种手段阻止染料在织物上染色,使织物呈现出新的状态与图案的民间技艺。贵州依托地域优势,拥有丰富的传统民间防染技艺,是中国防染技艺分布最广,保持最原生的地方,根据材料和工艺的不同,主要有蜡染、枫香染、豆浆染、牛油染、扎染[2]。

(一)蜡染

使用蜂蜡与石蜡混合的蜡液作为防染材料进行织物的图案绘制,由于蜡液中的石蜡具有脆性能够使蜡染产生冰纹。其制作工艺一是利用蜡刀蘸上蜡液在织物表面绘制图案;二是将织物下缸浸染;三是将织物在染缸中均匀上色后;四是用沸水煮去织物表面蜡质;五是漂洗晾干最后成蓝底白花的蜡染成品。贵州蜡染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中、黔西、贵阳、六盘水、毕节等地,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革家等是使用蜡染最多的民族,黔东南尤其在丹寨、黄平、榕江、凯里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不同的区域,民族的多元化,形成了不同的形式、不同风格的蜡防染工艺与艺术。造型上,有自然纹和几何形纹。自然纹样主要是动植物形象的缩影,却不拘于原物的造型。其中复合形纹样多为自由灵动的组合,充满奇妙幻化的形态。这类纹饰的构图完整圆满,讲求平衡对称、变化和谐,在纹饰中,蝴蝶纹、鱼鸟纹、马蹄纹、蜈蚣纹、龙纹、漩涡纹、梨花纹、铜鼓纹等[3]。

(二)枫香染

枫香染的制作原理与蜡染大致相同,只是防染材料和画蜡工具有所区别,蜡染利用蜂蜡和石蜡来防止织物某处浸染入色,枫香染则是采用枫香树植物分泌出的脂液加入适量牛油作为防染材料,利用竹签蘸上脂液,在织物表面绘制图案,脂液凝固,投入染缸浸染,均匀染色,捞出用清水煮去脂液,漂洗晾晒,便是蓝底白花的枫香染成品。用文火煎熬后过滤而成的枫香油作为防染材料在织物表面绘制图案,由于枫香脂的黏性大,绘制工具是柔软的毛笔,绘制出的图案线条相对蜡染要柔软一些,线条柔和,过度均匀,染制过后不会在图案上留下裂纹,染出来的图案清晰、精致、漂亮,古朴、雅致,被誉为画布上的青花瓷[4]。贵州南部以及东南部的布依族、苗族、瑶族都有制作枫香染的习惯,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的惠水布依族村寨、麻江县瑶族村寨和从江县苗族村寨。

(三)豆浆染

豆浆染是贵州传统防染工艺之一,其制作工艺与蜡染、枫香染、扎染等大相庭径,需要雕刻镂空花板,制作时将织物放置在镂空花板之下,将黄豆粉、石灰粉、清水调制出的豆浆糊作为防染材料刷入空花处,然后取走镂空花板对织物进行染色,豆浆糊覆盖之处在染色后呈现细腻的白色花纹。豆浆染蓝白更加分明,形成的花纹中没有冰纹和杂色。用豆浆染工艺制作的布料色彩古朴,蓝底白花色调自然和谐,具有朴素的美感,主要有鱼纹、螺蛳纹、蝙蝠纹、蝴蝶纹、尼诺纹、铜鼓纹、石榴花纹、水书纹、几何纹等九种构成形式[5],一般用于被面、床单、背包等生活用品中[6]。在贵州的铜仁、玉屏、天柱、丹寨、三都等地的苗族、侗族、水族都有制作浆染的群众。

(四)牛油染

牛油染是采用牛油类似蜡、树脂的易凝固、不溶于水、遇热融化的特性作为防染材料,制作工艺类似蜡染和枫香染。在贵州制作树脂染的民族地区,通常把牛油与树脂混合在一起使用,但在贵州的平塘县新塘一代的苗族牛油染并不掺杂其他材料。

(五)扎染

扎染是利用针线、绳带、板夹之类的工具,通过缝缀、捆绑、挤压、夹扎等工艺将平整的织物收紧变形后再进行浸染,织物晾干后,拆除缝绑在织物表面的绳线,织物未被绳线缝扎的部分为蓝色而被绳线缝扎的部分仍然为白色,最后呈现白色和染液色彩相互交合的花纹。扎染在贵州不是主流,区域分布不够广泛,使用比较多的地区集中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罗甸地区,如桑琅镇的扎染主要以缝、扎为主,形成细致精巧的白描效果。

二、贵州民间防染技艺品的实际应用

贵州民间防染技艺大多数都是集中应用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主要体现在服饰、居家生活、节庆及礼仪的应用,使用对象及方式呈现丰富多彩的状态。

(一)贵州民间防染的传统应用

贵州民间传统防染是为自身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其产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装、床单、被面、包袱布、包头巾、背包、提包、背带、丧事用的葬单等。民间防染的传统应用主要表现在服饰和其他生活用品上,服饰上除了整体上的应用,局部显现方式较多,如头帕、衣领、衣襟、衣背、衣袖、围腰、百褶裙、绑腿等。如黄平亻革家、梭嘎苗族妇女的传统服饰特征是大面积的运用蜡染;丹寨苗族蜡染多用于妇女盛装的衣肩、衣袖、围腰、背带等服饰品和被面、床单、寿被、小儿包被、门帘等生活用品的装饰;榕江兴华、平水、塔石、计划乡一带的蜡染常用于祭鼓幡、褶裙、头帕、衣裙、胸兜、背带、绑腿上;安顺、平坝以及普定一带的苗族把蜡染装饰在服饰的衣背、袖口、衣襟等部位;贵定、福泉、开阳一带聚居的小花苗女子服饰用色泽艳丽的挑花与蜡染相结合装饰在前襟的两侧和衣袖上。惠水县和麻江县的枫香染也广泛应用于日用床单、被面、帐檐、枕巾、挎包、头帕、背扇等。而且在许多地区,常常将象征幸福美满、多子多福、美好寓意传统图纹的防染织物作为结婚时的嫁妆、礼品,如床单、被套、枕套、枕巾等。

(二)贵州民间防染的现代应用

贵州民间防染技艺在家居软装中的应用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世代沿袭传承下来的传承应用模式,还包括在现代家居软装中的现代应用模式。随着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生活方式要求的提高,防染技艺凭借它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及其原生态的制作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民间防染织物在现代家居软装的运用较多,如窗帘、床品、坐垫、抱枕、桌旗、茶席、杯垫等。目前这类产品市场上已有很多实物,“丹寨宁航蜡染”“贵州黔粹行”以及一些手工印染工作室都有对此类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防染布艺的现代应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共室内环境中,贵州部分旅游地区的酒店也开始使用防染布艺,如位于贵阳市双龙新区的贵阳安纳塔拉度假酒店将蜡染织物用到靠枕、床围、墙布上,凸显了贵州民族特色,弘扬了民间工艺;位于贵州天河潭旅游景区的贵阳五彩黔艺天河驿栈将构图比较抽象、装饰效果较强的贵州榕江蜡染做成了壁挂装饰;位于兴义万峰林的山水间美宿使用豆浆染制作床上用品,清新雅致的散点图案体现了民宿的古朴闲适;位于西江千户苗寨的西江落悠精品民宿使用了防染技艺染制的床围,并且每个房间使用的防染技法、防染图案都不一样,可以说身处民宿就能欣赏到制作精美的蜡染、扎染、枫香染。除了酒店,防染布艺还出现在一些茶室以及中式风格居室中,如位于贵阳观山湖景区的无一茶社使用了蜡染制成的茶席,并配合浸染的幕帘,瞬间提升了整个茶室的文化底蕴;上海“优在集”现代茶文化空间里有一个采用蜡染结合制作的柜子,整个柜门都是蓝底白花的蜡染,清新雅致,古朴中透着时尚。目前防染技艺在家居软装中的应用数不胜数,但要真正融入现代的人的生活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继续研究和创新。

三、防染技艺在家居软装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比较好且尚在使用,并且也开始融入到现代生活的家居软装使用中家居软装设计是室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硬装之后的产生的装饰效果,简单来说,软装就是指室内一切可以移动的装饰元素,包括家具、灯具、布艺织物、花艺绿植、小饰品、装饰画等。防染技艺制作出的织物由于材料纯天然无污染,具有生态环保的作用,非常适用于家居软装的应用,因此贵州民间防染织物在将来家居软装中的应用前景无疑是广阔的。

(一)防染织物在家居软装中的应用实践

软装会让居室变得丰满、舒适、独具个性。贵州民间防染织物经过图案、技术、材料、造型的创新后,将会更好的融入现代家居的设计当中,以下将从家具、布艺、灯具、饰品等方面探讨贵州民间防染织物在家居软装中的应用实践方向。

家具是家居软装中必不可少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软装中承担了实用性与装饰性的重要任务。家具种类包括沙发、床、柜、茶几、桌、椅、凳等,纵观家具的发展史,大多数以硬质材料为主,最早出现软质材料的是沙发,《西京杂记》中描绘的汉代缚有厚层织物的坐具“玉几”,可以看成是中国软包沙发的“祖先”。随着人们对家居舒适度要求的提高,沙发、床、椅、凳都有了软包的设计,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为的布艺家具。布艺家具的特点是触感柔软、观感温馨、色彩选择面广、花纹图案丰富,能够通过织物的语言营造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贵州防染技艺在布艺家具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蜡染、枫香染、豆浆染、扎染都可以运用到沙发、床、椅、凳的软包织物设计当中,蓝白的对比宛如青花瓷,多彩色的融入时尚感更强,具体图案和色彩的选用可根据整体家居风格而定。

家居布艺是家居软装的其中一个门类,主要通过纺织品制成的产品在居室中充当的角色来传达视觉效果和造成心理联想。在软装设计中,家居布艺产品占居室立面面积的25%,占平面面积的33%,在整体软装中的价值占比为30%左右,体量占比为40%左右,效果占比却达到了50%-60%,这一数据表明,家居布艺能够给软装带来低投入高回报的效果。靠枕、桌旗、茶席、床围、床品、帘幕、墙布、地毯等布艺产品都是可以使用贵州民间防染技艺进行设计开发的对象,根据花纹的种类、色彩的分类、防染技法的不同,可开发出多种风格、多种表现层次的家居布艺产品。

灯具是家居软装中的一大门类,主要营造居室的灯光效果和装饰效果,产品种类包括吸顶灯、吊灯、壁灯、台灯、落地灯等。防染灯具的开发较少,所以在家居软装设计中使用也很少,由于灯具不能像布艺产品一样进行清洗,布艺灯具的品种也并不多,在灯具的创新开发中可以通过材料、花纹、构成几个方面的创新进行设计。由于织物的柔软性,需要硬质材料对其进行支撑,可以选择天然材质、金属材质、聚酯材质等与防染织物进行组合,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灯具。

家居饰品在家居软装中起点缀作用,产品种类包括工艺品、花艺、小雕塑、装饰画、挂毯等在居室内起到装饰效果的可移动物品。防染技艺不只是画和染,里面蕴含的民族文化还可以提煉和重构,这些元素不一定通过织物去表现,也可以通过其他材料进行创作,如可以把蜡染、枫香染的图案进行创新,绘制在陶瓷装饰品上,纽约时尚品牌Tory Burch就在其精品店中使用蜡染图案的瓷盘组合出墙面装饰,使中国文化显现无疑;还可以将贵州民间防染中的传统图腾立体化或半立体化,创作出陶瓷玩偶、树脂小雕塑、竹编小图腾等,使每一个创作都蕴含一个民间故事。

(二)防染技艺在家居软装中的应用带来的效益

2017年3月12日国务院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以非遗名录中的传统工艺为首要振兴对象。贵州民间防染技艺是贵州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非遗大省,要在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传统防染技艺发展与创新防染在家居软装中的应用,振兴传统技艺。让传统文化遗产“活”起来,扩宽防染技艺的使用范围,使防染技艺通过人们购买和使用真正复活,也将使防染技艺产业链重新复活。贵州民间防染技艺的产业链包括染材种植、纺纱织布、防染制作、设计创作、加工生产、销售推广。目前,由于民族地区本族人民对防染织物使用量的减少导致染材的种植量也大大减少,所以,产业链的发展存在危机。销售推广在产业链末端,是控制购买者的端口,如同服装一样,需要创造流行才能增加购买率,防染技艺在家居软装中的流行趋势也可以创造出来,这个创造除了广告,其技术核心在防染制作和设计创作上,这两个块分别由匠人和设计师掌握,控制好这两块,对市场的销售推广就能够顺利进行。一旦销售末端活起来,整个产业链就活起来,将会带动产业链中各个产业的兴起,民族贫苦地区的人民可以守住自己的青山绿水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这样一来将会解决民族贫困地区的就业问题,达到“绿色扶贫”“手艺扶贫”,也将起到推动民间传统手工工艺及新型手工产业的复兴和发展的作用。

四、贵州民间防染技艺在家居软装中的创新探究

(一)创新思路

1.深入剖析贵州民间防染的构成元素,创新设计。对贵州民间防染的艺术构成、技术构成、文化构成、色彩构成、图形构成、材料构成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出其蕴含的重要的构成要素,以便使用到家居软装的设计创新中。

2.主张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重在实用。让民间防染技艺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间防染工艺之所以能传承到现在就是因为人们历代的承袭和使用才完整的保护下来。现在工业染的出现使传统的防染技艺濒临消失,只有使用它,才是对它最好的保护和传承。要让消费者使用它,就要深入研究人们的生活需求、情感需求,做“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新。创新过程需要深入研究和开发贵州民间防染在家居软装设计中的创新可能性,使创新结果更加实用、亲民和市场化,不再让大众觉得遥不可及。

3.利用市场化、实用化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新必须结合现代时尚,结合大众所需,使创新设计市场化、实用化,具有实用价值和使用性能,而不是陈列在博物馆内。离生活最近的是家、是居室,室内的环境和物品对人们造成的视觉留存和心理抚慰是非常直接和重要的,以市场化、实用化为基准进行家居软装的创新设计才能打动市场用户群体。

(二)创新实践方向

防染技艺要传承下去,要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起来,创新是一条发展之路。贵州民间防染技艺在家居软装产业中是具有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的,在创新过程中可以从图案、技术、材料、造型四个方面对防染技艺进行创新实践方向,使传统技艺产生出新的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以充满创意和时尚感的状态进入家居软装市场。

1.图案的创新。贵州民间防染艺术有很多丰富的图案资料,如贵州榕江苗族用于“鼓社祭”的蜡染幡旗上以鸟龙纹为主要元素构成的图案;丹寨苗族蜡染被面上由蝶纹、鸟纹、花草组合成的四方连续图案;从江苗族枫香染披被上由蝙蝠纹、回纹、铜鼓纹组合成的图案;六枝苗族蜡染衣袖上由鱼纹、花草纹组合构成的图案;织金苗族背带上由无数鸟头鱼尾组成的阴阳五行图案[6];水族豆浆染特有的鱼纹、水书纹、尼诺纹等。这些丰富的民间图案,是创新创作的根基和源泉,图案创新的原则必须既符合家居软装的审美又蕴含民族防染图案的特征,图案的创新目的是使其适用于现代家居的各种风格,或者说创建新的软装风格。使用中,图案不创新就不能摆脱固有的原始风格,也不具有设计意义,创新必须从原始的图案出发,保留其精髓和神韵,再现传统图案文化的同时,加入现代图案构成及风格特点,使图案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又保留传统图案的精华。图案创新可以将原有传统图案进行重构、嫁接、变异等创新造型手段,可以是纹样的重构、色彩的重构、不同纹样的嫁接、同一图案的变异等;图案的创新还需要根据现代织物的图案表达及构成方式进行思考和创新,如独立构成、二方连续构成、四方连续构成、散点构成等构成形式都是图案创新的构成基本模块。

2.技术的创新。贵州民间防染技艺由于纯手工操作,有不可复制的艺术美,也有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的弊端。已故刺绣大师李娥英曾说过一句话“没有技哪有艺?”意思是先要有技术,然后才有艺术。这说明技术是需要磨练才能产生艺术,这也是传统手工艺的规律[7],因此技术的创新可以带来艺术的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坚守防染技艺,兼顾生态环保理念,发展民间防染技艺。对于贵州民间防染技艺的创新,必须从两方面同时进行创新,一方面是解决批量化生产的创新;另一方面是艺术性更新换代的创新。在贵州的防染技艺中,目前只有豆浆染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其余均停留在缓慢手工的制作状态。关于蜡染的批量化生产,印度在19世纪已开始尝试,19世纪中叶,雕刻有印度传统图案的铜模开始广泛使用,铜模的出现,使印度蜡染的绘制时间大大缩短,染匠只需用铜模蘸取蜡液重复印在织物上,重复规律的蜡染图案很快出现在布面上。贵州的蜡染、枫香染、扎染都应创新开发出能够进行批量化的生产技术和制作方式,这样才能降低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顺应时代发展。防染技艺的技术创新还需要打破常规,在保留和传承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创新,才能将其艺术性进行提升。创新方式可以通过将多种防染工艺进行组合应用,创造出多层次的染色肌理;通过改变防染染色的步骤和程序、产生出新的色彩效果;通过复色、套色等防染染色技术的合成使用,产生丰富的色彩构成形式;通过染色工具的组合使用,产生变化莫测的线条和图形。

3.材料的创新。贵州民间防染技艺所需要的材料相对比较固定,分为染料和面料两大类,染料必须是由植物提取而成,面料必须是由天然纤维织造而成。如此一来,材料创新显然成为一大难点,尽管创新的空间小,但也有方法可寻。染料是控制织物最终染后色彩的重要因素,染料的创新,必然带来色彩的创新,因此探索染料的不同配置方法造就的色彩变化是創新的关键。染料的创新可以通过多种植物染料的混合,熬制出新的间色,还可以使用含有不同金属的媒染剂,让染料变换出新的色彩。面料的上色性、吸水性、表面肌理是影响染后效果的直接因素。面料的创新可以通过面料的织造工艺的创新使织物产生新的肌理效果,还可以将几种天然纤维通过交织、编织、混纺、拼接、变形等面料再造手段创造出新的面料特征,创新过的织物染色后将出现新的色彩层次和状态。

4.造型的創新。造型的创新是指防染织物或其元素在家居产品中所呈现的新的平面的、立体的造型特征,也可以说是家居软装产品的造型创新,倘若产品的造型不具有创新性,那么产品和防染的结合无非感觉像老顾客换了新衣服,新意只能是瞬间。造型创新属于产品外观设计范畴,要遵守产品设计法则,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确定产品的功能后进行创新,使创新产品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其次必须是建立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对传统的造型了解透彻,将精华部分拿出来进行再创作,使产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织物是柔软的,具有可塑性,在设计创新中,防染织物融入到家居软装产品的设计当中,必将展现出各种丰富的造型特征。

五、结语

在传统文化纷纷面临消失的现在,怎样让传统文化以另一种形式“复活”是业界和学界应该思考的问题。贵州民间防染技艺使用到家居软装设计中,正是传统手工艺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复活”。贵州民间防染技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印染工艺,可以与家居软装的形式重新生长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且通过此途径让传统文化遗产“活”起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也能实现民族地区“手工艺扶贫脱贫”。

参考文献:

[1] 金鉴梅.中国传统印染艺术特征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服饰学院,2016:2.

[2] 周晨晨.贵州民间印染工艺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5:1.

[3] 王岩.蜡染工艺的创新设计在现代家纺中的应用[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7:17.

[4] 葛禄雅,覃会优.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枫香染当代价值研究[J].美与时代,2019(2):41.

[5] 刘春雨.贵州三都水族豆浆防染工艺及纹样寓意阐释[J]. 染整技术,2017(5):67.

[6] 杨文斌,杨策.苗族传统蜡染[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72.

[7] 徐艺乙.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J].贵州社会科学,2018(11):82.

[责任编辑:毛家贵]

On the Innovation of Guizhou Folk Anti-dyeing

Technology in Home Soft Decoration

HUANG Zhu lan

(Guiyang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05,China)

Key words: Guizhou; anti-dyeing technology; home soft decor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作者:黄竹兰

造型遗产创新论文 篇2:

造型遗产对绘画创作的借鉴意义

摘要: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造型艺术遗产对艺术创作的借鉴意义,一方面要从文化上对其竭力保存,另一方面又要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生活相连接,并使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造型遗产;借鉴;传统;创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了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形成了十分丰厚的造型艺术遗产。这些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信息,它不仅是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在现代语境下,绘画创作怎样去创新,促使艺术家不断的考问自己;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华民族造型艺术遗产对艺术创作的借鉴意义,在于对艺术遗产的借鉴运用,取舍糅合,使得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特质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一、造型艺术遗产的魅力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新石器时代已具有初步造型能力,对人物、鱼、鸟等外形动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展现了中国造型艺术的黎明。商代殷墟遗址及陕西扶风西周墓葬的发掘中都曾发现壁画残迹,这一时期的绘画形象可从青铜器及玉器上的装饰纹样表现,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帛画可看出造型艺术在当时已达到较高水平,为秦汉时期造型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造型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汉代宫廷官署及政治性建筑物上多有壁画,如西汉麒麟阁,东汉云台画功臣像、鲁灵光殿壁画包括天地神灵历史人物等。汉代墓室壁画及画像石生动地塑造了现实、历史及神话人物形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长期分裂混乱之中,但却是绘画史中的重要阶段。佛教造型艺术勃然兴盛,石窟壁画如新疆克孜尔石窟,吐峪沟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特别是敦煌莫高窟都保存有大量的壁画,展示出高度的艺术造诣。东晋画家顾恺之,他给寺院画壁画:“遂闭户往来月余,画维摩诘一躯,工毕,将就点眸子,乃谓寺僧曰:不三日而观者所施,可得百万钱;乃开户,光彩陆离,施者填咽,俄而果得百万钱。”他所绘壁画多么生动,看的人无不惊叹。隋唐时中国绘画进一步成熟,宫廷衙署及寺观壁画占相当比重,石窟及寺观壁画较南北朝有着更大的发展,其规模之宏伟、技艺之卓绝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如表现西方极乐世界美好图景的《西方净土变相》,其中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展示出佛教绘画适应社会好尚而趋于世俗化的倾向。吴道子的壁画于佛寺壁上画怪石崩滩,达到“若可扪酌”的真实效果,而与李思训之作“皆尽其妙”。张僧繇画延祚寺,张善果画楼霞寺,董伯仁画白雀寺……都在美术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唐代人物画《步辇图》反映政治事件;《西域图》、《职贡图》描绘了功臣勋将;《玄宗试马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皇室贵族;《醉学士图》描绘文人雅士等。萌芽于东晋南北朝的山水画至此时有了明显的进步,富于装饰性的青绿山水在这一时期出现,水墨山水也相继开始。隋代展子虔所画山水具有咫尺千里之妙。五代两宋之后,造型艺术成为中古绘画的鼎盛时期,宋代成为中国历史上宫廷绘画最兴旺的阶段。文人学士把书画视为高雅的精神活动和文化素养,在创作和理论上都开始形成独特体系。社会、宫廷、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绘画创作各具特色而又互相影响,使宋代绘画在内容、形式、技巧诸方面都出现群彩纷呈、多方发展的局面。表现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如《清明上河图》、《货郎图》、《盘车图》、《耕织图》等;借描绘历史传说反映人们对现实生活态度的历史故事画,如《文姬归汉图》、《采薇图》等。五代时期中原的荆浩、关仝,江南的董源、巨然分别以不同的笔墨技巧塑造了不同地区的山水画,对后世山水画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北宋李成的塞林平远,范宽的崇山峻岭和雪景,许道宁的林木野水,郭熙描绘四时朝暮、风雨明晦的细微变化,惠崇、赵令穰的抒情小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墨戏,李唐、马远、夏圭富有诗意的山水反映了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五代时江南徐熙的田园花果和西蜀黄筌的奇花异鸟分别具有野逸和富贵两种不同风格。辽金地区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在北宋文人画传统基础上加以发展,对元代文人画有着直接的影响。黄公望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沈周取于王蒙技法,善于组合稠密高叠的石岩,复合为整一的自然美。明清的绘画通过山水花鸟画艺术以寄情寓性以及对笔墨的状物抒情的追求创造上,如高雅、古拙、稚朴、天真、泼辣等审美情趣的追求。明清画家运用笔墨的方法,包括皴擦点染用笔的快慢、轻重、正锋和侧锋,用墨的浓淡、干湿等,这些技法的传授和影响,促成了许多画派的形成。有唐寅、郑變、潘天寿、石涛、朱耷、八大山人、吴昌硕等至今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所有这一切均构成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遗产的无穷魅力,

二、绘画创作对造型艺术遗产的借鉴

怎样把造型艺术遗产的借鉴上升到当代绘画的创作层面,这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造型艺术遗产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所在。探讨绘画创作的“创新”必然要联系到对传统的“借鉴”。在现实绘画创作中强调借鉴,是因为我们新的创作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是可以在造型艺术遗产找到的。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借鉴是基础,创新是突破。

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象从孕育、形成到物态化。其中生活的审美感受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步,是萌发创作冲动的必要环节;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将生活素材转化为审美意象,并将审美意象凝聚力完整、独特的艺术形象,这是决定艺术创作成败的最关键的阶段;今天,绘画创作一方面浸透于母体文化,另一方面又受到世界多元化的影响,艺术家对绘画创作的理解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利用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质将其作为观念来处理,造型艺术遗产就变成了绘画创作的资源,与造型艺术遗产的对话,是因为造型艺术遗产的内涵联系着艺术家的生存感受,这才是本质的。前人的艺术遗产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艺术家的创作构想和表现力。可见,没有借鉴绘画创作就犹如空中楼阁,没有创新,也谈不上艺术创作了,因为创作本来就包含创新。绘画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在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纳和接受。艺术遗产的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体现。绘画创作具体到借鉴和创新的问题,可以归纳于几个方面:在对造型艺术遗产的创新上,题材的可变性最大,其的空间也是最广阔的;传统造型材料在今天社会科技发展的状况下,有些已经可以被新材料所取代;要将传统的造型艺术遗产技艺进行记载和整理,在此基础上来创造新的技艺;形式和风格,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因为形式和风格是唯一不能变的,是造型艺术遗产的标志和符号,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底线。造型艺术遗产还表现出延续性这一特征。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如同是在滚雪球一样,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继承性的文化,以某种精神、文化为核心,在“滚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添砖加瓦”。最终结果是使传统造型艺术在一条相对固定的道路上稳定发展,并会在外部条件的形式、模式、技术、材料的更新中不断爆发出新的生命。造型艺术遗产还表现为其适应性上;强调精神的传承。要求艺术的内在精神不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不论外在条件有多么大的改变都必须延续下去。所以,中国文化与自然相和谐的特质也使其具备了这种适应性。但是,造型艺术遗产是旧有的生产方式的产物,如年画,是传统的过年标志。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其产生的必然条件,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性质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这一切导致年画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因此不能再以过去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造型艺术遗产,如何把握这个“度”是借鉴的核心。当然,创新就是要对过去的造型艺术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在尚存的创造上开始新的创造,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也表现了人类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而融合也就意味着艺术概念的全面开放。但开放并不意味着与文化的继承积累无关。有一句诗给当代的文化继承以极大的启示:“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新知学包含着旧学才显深邃,“善学者,能于旧学中知新知,新知中见旧学,则深邃,深沉可兼而得之”。可见开放只是艺术的表象,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什么是“里”——内涵。传统文化才是造物的基础,是它的内在动因。中国造型艺术遗产的发生、发展历史表明,它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艺术结晶,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造型艺术遗产既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又体现独特的审美精神和审美价值。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遗产是在民族的土壤里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在世界造型艺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用特殊的材料,出色的技巧和手段,对造型艺术遗产的借鉴把绘画创作推向高潮,逐渐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参考文献:

[1]林茨.中国绘画艺术[M].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2] 蒋勳. 美的沉思[M]. 上海: 文汇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韩鄂生(1964—),男,湖北潜江人,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水彩艺术。

作者:韩鄂生

造型遗产创新论文 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艺术造型保护与发展

摘 要:河南罗山皮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艺术抢救工程的实施,民俗艺术造型的保护与发展就非常重要。对于皮影艺术造型的保护,可以从皮影造型实体的保护和制作工艺的保护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合适的方式收集散落在个人或部门手中的皮影造型资源,利用现代化手段保存皮影艺术造型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保证制作工艺的完整与传承。对于皮影艺术的发展,可以将其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利用新媒体宣传和推广罗山皮影艺术,同时加强罗山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交流。综合以上内容能够更好地保护与发展河南罗山皮影艺术,使其永久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艺术;保护与发展;罗山皮影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表现,依靠与人本身存在,多数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形式,主要依靠身口相传作为文化延续的链接,体现着不同的文化群体独特的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但是在目前现代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这些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的冲击。有专业人士表明,每一秒钟都有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在消亡[1]。因此,如何保证丰富而又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民俗艺术,民俗艺术主要包括民间戏剧、绘画、雕塑雕刻等,其传承主要依靠身口相传,极易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从保护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民俗艺术传承下去。

皮影戏主要使用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不同故事,是傀儡戏的一种,在过去的历史中,皮影文化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表演形式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风貌,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人民生活相融合,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色彩,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民俗艺术[2]。我国皮影戏分为河南、山西、陕西、唐山四大流派,典型的古代中原皮影的皮影戏是河南地区南部和北部的皮影戏,其中河南罗山皮影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然成熟,人物制作色彩明艳,栩栩如生。但是随着新媒体新科技所带来的冲击,河南罗山皮影艺术的发展越发趋于颓势,其表演所需的影偶因材料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严重的腐蚀与褪色情况,表演形式也无法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对于河南罗山皮影艺术造型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在融合现代科技手段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其独特的文化精髓。

一、河南罗山皮影的造型艺术保护

(一)罗山皮影的造型实体的保护

河南罗山皮影的表演形式主要依靠演员操纵三根石竹棍,将影偶的形象映在影幕上,根据不同剧情的发展,表演者通过拿影子的基本功,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动、静等[3],其表演形式(如图1所示)。

皮影艺术表演的精彩程度主要依靠精湛的皮影道具,通过光源的投射,使影偶紧贴于影幕,再加上专业艺人的操作,向观众传达精彩的剧情。罗山皮影造型体现出的主要特征是影偶造型设计上的精湛工艺,每个角色形象都是独立的,不同的服饰图案显示出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以及当时民众喜爱的装饰特点,具有较强的美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被视为现代影像发展的开端[4]。

罗山皮影一般以人物为主,景物和其他道具相对来说比较少,是一种平面造型,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和观念性,渗透着民间艺人内心的真情实感[5]。罗山皮影的造型艺术资源丰富博大,一般的河南罗山皮影戏班都保留有皮影人物戳子300件左右,头茬约为一两千个,小一点戏班拥有影人戳子100多件,头茬约500个左右[6]。根据表演角色的不同,戳子分为袍、衫、褂、铠、衣等多种类型,影人头茬冠戴的分类一般为盔、帽、冠、巾等,各类造型样式完善讲究(如图2所示),但是现存的完整的资源正在逐渐减少。

其材料的来源主要来自罗山本地,由于罗山地区的家庭多以养牛為主,所以多数的皮影道具材料以牛皮为主[7]。影偶的制作以雕画为主,经过手艺人的绘形、雕刻等连缀成形,完成具有特定角色特点的皮影形象的制作。因罗山皮影是豫南皮影的主要代表,属于二水皮影,影人一般高50厘米左右,人物的外轮廓一般以长直线或弧线形式表现,大部分采用正侧面造型,使人物造型丰富、繁丽,表现出人物的人性和面部美。但是因其材料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使用次数的增加,存在褪色和腐蚀的情况。

罗山皮影目前正在面临消亡的原因,一部分是来自传统的罗山皮影艺术后继无人的情况,另一部分是受到皮影道具自身材料的限制,因罗山皮影道具一般为牛皮,随着时间流逝,在使用之后必然会出现磨损和褪色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有不法分子为了商业利益,重金收购流散在民间的皮影艺术相关资源,使得很多具有艺术价值的皮影造型实体消失,给皮影艺术的保存和研究带来极大的破坏[8]。

为了保护现有的皮影造型实体资源,采取恰当的形式,整理分散在外的皮影造型实体资源,包括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或个人受众的皮影资源,通过购买或其他有偿、个人能够接受的手段收集,如拍卖、扫描等[9]。同时,通过研究整理皮影造型资源中领悟罗山皮影造型艺术作品,解读每件造型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充分了解民间工艺所反映的信息和内涵[10]。对于皮影道具磨损或褪色的问题,为了将这些难以延续、濒危的皮影造型保存下来,使用现代录像、摄影等手段保存,将皮影艺术资源保存完整,作为后续研究与传承的依据。

另外,各级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管理措施,通过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和宣传法律知识,禁止任何人藏匿、销毁、私有、倒卖皮影民间艺术品;组织人员收集、整理罗山皮影文献资料,积累更多的皮影文化遗产资料,形成完整的罗山皮影艺术造型文化保护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

(二)罗山皮影的造型制作工艺的保护

罗山皮影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对影人的绘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性极高的创作,从选料、设计图样到镂刻、上色无不显示这一特点。罗山居于南北之间,以牛皮作为皮影的制作资料,其制作过程大体可以分为选皮加工、过稿、镂刻、着色、固色、缀接等六道工序[11](如图3所示)。

罗山皮影的制作工艺技术是无法实现机器化生产的,其制作过程的复杂,使其制作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的失误都极易造成制作皮影道具整体失败。传统的皮影制作工艺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之间的身口传承,在过去保护的过程中,河南省虽然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资金,但是由于文化遗产数目过多,导致分配到罗山皮影的专项资金较少[12]。另外,罗山皮影传承人专心进行皮影制作的传承,丧失主要的生活来源,自己的正常生活需求难以满足,又因罗山皮影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受众不广泛,而皮影道具或手工制作市场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市场的扩大,以上皆是罗山皮影造型制作工艺难以完整保护的原因。

分析以上内容,说明对于罗山皮影的造型雕刻工艺的保护,需要从多角度保证制作工艺的完整和传承。对于罗山皮影制作工艺完整的保存工作,相关各级部门加强皮影艺术的领导,将罗山皮影保护工作加入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议程中,根据地区和遗产级别统一划拨经费,加大保护经费的投入,保障罗山皮影传承人的基本生活,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工作机制;由相应的机构整理罗山皮影制作工艺,保证罗山皮影制作工艺的完整,同时引导民间艺术组织的发展,帮助其建立皮影制作合作社,推进其产业化发展,进一步保证传承人的正常生活,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皮影制作的传承中来。

二、河南罗山皮影的发展

(一)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共同发展

罗山皮影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艺术的一种,其发展情况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刻的意义。在传统的历史发展中其具有内在发展形式,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其内在的发展形式已经不适合应用在新时代背景下[13]。主要体现在传统的罗山皮影艺术在社会上发展需要技术精湛的皮影艺人来推进,但是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愿意学习欣赏皮影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皮影观众在年轻一代几乎断层,这对罗山皮影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保护和罗山皮影艺术是一个严峻的课题,使用现代化技术,通过活态与静态两种方式并行发展罗山皮影艺术。活态发展表示为相关政府结合现代群众需求,花样运用琴、笙、箫等乐器,灵活调整幕布位置,鼓励罗山皮影造型的创作艺人对皮影中的人物角色进行创新,制作一些符合现代社会群众审美的新角色或新形象,使皮影艺术与群众生活更接近,为罗山皮影造型的发展注入活力[14]。静态发展表示为皮影艺术造型的静态保存,整理挖掘罗山皮影艺术剧团与剧本剧目,建立相关资料的系列档案,使得以口身相传的皮影造型相关内容,得以纸质保留,并通过活态发展方式对外展示。

在完成资料挖掘和资料档案建立的基础上,各地区组织出版相应的书籍,选择类似图书馆、博物馆的机构组织妥善保存并合理运用,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15]。支持新媒体宣传非物質文化皮影艺术遗产,鼓励民众保护罗山皮影艺术造型,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异常的良好氛围。想要人民群众自愿的接受和保护罗山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先通过强有力的宣传,使人民群众自然地了解和感受到罗山皮影艺术造型的魅力,才能进一步达到保护和发展的目的。

(二)加强罗山皮影艺术对外交流

河南罗山皮影造型艺术与皮影表演,是一种极具河南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加强罗山皮影艺术文化对外交流,扩大传统皮影艺术对外的影响力,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做好皮影文化艺术良好运行机制为目的,鼓励皮影造型工艺制造者以及能力较强的艺术团体开展对外交流。同时,各地有关部门提供充足的经费来保证这些表演团体顺利走向海内外文化市场。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网络直播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是目前新的重要信息传播平台。利用网络直播的实时、群众多的特点,罗山皮影艺术跟随时代的步伐,吸引更多的群众前来欣赏。将新媒体形式与皮影艺术传承相结合,在更加广泛、透明的方式下扩大传播范围的同时,也方便对皮影有兴趣的爱好者通过观看直播直接在网上学习。在直播中,借助评论、弹幕等多种互动形式,不断改进皮影表演技巧和造型制作工艺,为罗山皮影艺人和观众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种方式比传统的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反馈的各种信息也能够及时被发现。

罗山皮影艺术作为这种非物质文化的物化形式,是一种传承多年的文化形式,拥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从这两种角度出发,深层次研究罗山皮影艺术,使用营销手段,将罗山皮影艺术经营成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品牌产品,将皮影造型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充分发挥,使其作为产业流入市场中,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罗山皮影的发展更长远。打造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罗山皮影存在的文化价值,将罗山皮影造型艺术完全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融合,与此同时,充分保护罗山皮影艺术,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以河南罗山皮影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艺术造型保护与发展,通过建立具有开放性的皮影艺术资源库,将相关资源妥善的保护起来,以便后续合理运用。利用现代新媒体新科技技术,使得传统的皮影艺术造型融合现代的审美意向,并通过新的传播手段,扩大其发展范围。总的来说,罗山皮影艺术造型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创新思考、理性分析、全方位开展工作,希望河南罗山皮影艺术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菊红.罗山皮影艺术在古典茶馆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7,(1):104-105.

[2]  王卫华,孙佳丰.我国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昌黎皮影戏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87-93.

[3]  黄小芳.基于传统皮影特征的个性化皮影人物造型研究[J].装饰,2019,(2):140-141.

[4]  刘海英,刘颁,韩福丽,等.皮影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8,(24):345-351.

[5]  邢莉.民俗学的研究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民族艺术,2017,(2):51-55.

[6]  李荣启.民俗类非遗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百家,2018,(6):211-218+225.

[7]  王玮.论档案建构在华州皮影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J].北京档案,2018,(2):35-36.

[8]  罗兰秋,邬红丽,吴丹.成都大皮影的审美现代性及其开发路径[J].四川戏剧,2017,(11):120-122.

[9]  周飞碟.湘潭纸影的传承与发展[J].美术,2018,(12):138-139.

[10]  林碧炼.陆丰皮影戏声腔传承中的共生与继替[J].音乐研究,2018,(2):110-117.

[11]  吴凤玲.民众生活中的岫岩满族皮影戏及其传承保护[J].民族研究,2018,(5):81-88+128.

[12]  王珺.VR技术在唐山皮影传承与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评《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J].新闻战线,2018,(14):168.

[13]  何昭丽,米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发展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7,(5):149-155.

[14]  谈国新,张立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刍议[J].图书馆,2019,(4):83-88.

[15]  高燕梅,芮政,伊明明.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J].学术探索,2017,(2):85-91.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Folk Art Modeling——Represented by Luoshan Shadow Puppets in Henan Province

YANG Bao-hong

(Zhengzhou electric pow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Zhengzhou 451450)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folk art;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Roshan shadow play

收稿日期:2019-10-08

作者簡介:杨保红(1985-),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从事艺术设计类相关研究。

作者:杨保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家用医疗器械论文下一篇:通信安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