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医学论文

2022-04-1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医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为了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本文提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从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入手,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医学论文 篇1: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学分制下包头医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将生物化学实验课独立授课,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在课堂教学采用案例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试验,开放实验室,结合网络主题探究模式教学和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 案例教学 教学改革

推行实施学分制是近20年来我国高校实施教学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学分制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传统的教学制度相比,学分制下的学习生活更为主动、独立,这样学生就不会因各种各样的要求而陷入被动境地,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学习和兴趣爱好结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包头医学院为国家二类本科院校,自2011级本科学生中全面推行、实施学分制管理。学分制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物化学是医学类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随着高等教育和基础医学的发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正以迅猛的速度向临床医学等其他学科渗透,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作为医学科研的一项基本技术成为广大医生和医学科研人员研究和阐明人类疾病的重要研究工具,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生物化学实验课在国内很多医学高等院校中依然是依附于生物化学理论课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实验课程体系,其课程内容多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简单、实用性不强,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本科生的要求。2012年,在我校的学分制教学改革中,本科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课已经从理论课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有独立授课内容和学分考察的课程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编写与之相适应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双语教程》。我们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不断地改革和探索,在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采用实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案例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结合教学主题,提出案例中各种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师生讨论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按照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目的选择适合的案例,提出的生物化学实验,以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案例多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科新进展,并尽量涉及医学其他学科的复杂背景,或者是一些与生活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并使学生领会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融合性。

例如,电泳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常见的实验项目,运用案例分析就十分必要。血红蛋白研究是我校的特色研究项目,肝、肾、血液疾病、肿瘤等都可以引起血红蛋白电泳结果的变化。让学生了解临床上可以根据电泳图谱的变化,协助一些疾病的诊断。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正常,说明什么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2 适当采取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对于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效果显著[2]。这种模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理论讲解+动手实验”所带来的枯燥感,从一开始就把学生放在主动位置,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小组内和小组间的讨论也促使学生打开思路、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探讨问题。

教师提前将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围绕问题查阅参考书、文献资料,认真做好读书报告,学习小组进行问题的讨论,教师点拨式或精讲内容结合实验设计的教学方式,最后由教师针对学生自学和提出的实验问题进行总结。

3 增加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以前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目的过于单一、教学方式高度“程式化”。学生对做实验兴趣不高,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只按实验指导按部就班操作,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已不能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所以我们新编的教材增加了部分灵活性的创新性实验,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创新性实验在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优越性。

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事先给定实验的目的,由学生根据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施。学生通过动手设计实验,能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一步培养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精神。一方面提高了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思路引导,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

综合性实验教学是一种师生间的互动教学,是一种启发引导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进行方案设计,将最好的方法提选出来,进行综合性实验,并独立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和思考能力,又可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因此,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4 将Web quest模式 (网络主题探究模式)引入到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

充分发挥网络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通过案例导入将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并进行分组讨论和书写查询报告,最后由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打破了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网络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3]。此外,将设计性实验通过Web Quest引入实验课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自行设计一些小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而且解决了由于实验课课时少、班级多、实验室面积和设施有限而限制了设计性实验开出的难题。

5 尝试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即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实验小组,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法、配制试剂,在实验室开放时间里完成实验。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通过查阅文献等手段对实验原理、方法等有更深的理解。教师则可以依据实验的方案、技术路线、实验成本、数据分析等方面对各小组的实验给出评价。利用实验室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及仪器设备,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6 运用Powerpoint、flash 等手段,制作一个生物化学实验的多媒体课件

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将仪器的构造及使用、实验操作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国内、外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网络资源,如生物资源网、生物谷、科学网、生物通、生物实验网等,使实验教学不再受时空限制,这样既增加了生物化学实验课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培养学生拓展知识、自我学习、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4]。

7 结语

总之,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要反映现代科技水平,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引进新方法、新技术,这就要求实验教学工作不断改革、探索和创新,还要求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并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这门课程的改革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并总结经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文杰,韩丽红,吴刚.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70.

[2] 杨志文,金连弘,李光,等.论PBL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27-28.

[3] 苏燕,李晓晶,席海燕,等.课堂讲授与网络主题探究模式相结合运用于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4):106-107.

[4] 韩丽红,杨文杰,杨静,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773-774.

作者:韩丽红 杨文杰 吴刚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医学论文 篇2: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为了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本文提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从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入手,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验证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形成独立操作能力,为实际应用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取代的。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满足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需要,笔者根据历年担任实验课教师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改革。

一 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促进实验教学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所以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生物化学实验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实验室面积将大幅度增加,仪器设备进一步完善,更能满足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从体制上提高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的地位,重视师资的培养,完善实验室人员配置,稳定实验技术人员,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实验教学队伍,为实验室的开放、学生自主实验创造了条件。

二 加强学生综合研究素质培养,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执教老师进行示范操作,学生按照所列步骤完成实验,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研室研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将生物化学实验的开展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并拟定一个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

我们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设立多项综合性实验项目,如开设的“过氧化物酶提取、分离、纯化以及鉴定”,将原有的几个实验,通过整合并增加一些新内容,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实验内容。该内容包括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纯化、蛋白质含量测定、酶活力测定,要求学生计算酶的比活率,掌握同工酶电泳的内容。本实验内容难度中等,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查阅资料、细化实验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加大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使用与科研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实验来替代验证性实验,从总体上提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

在实施设计性实验时,提前一个月向学生布置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并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实施前一周由教研室教师集体审阅学生的实验方案,检查其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实验从头到尾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独立完成,从溶液的配制到具体的各项操作,教师在旁指导协助,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所涉及的理论、操作方法和学生在实验当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通过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三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要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对生物化学实验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各占50%。平时实验成绩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内容综合评定给出。实验考试成绩包括实验笔试成绩和综合性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两部分。笔试考查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等,占实验考试成绩的30%;综合性实验操作考试考查学生独立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能力,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方案,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完毕后当堂写出实验报告。老师根据实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仪器和试剂的选择是否正确,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是否成功,实验报告是否完整并真实地反映实验情况,实验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评定并给出成绩,该成绩占实验考试成绩的70%。此考核方式能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实验的情况,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加大生物化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和投入,改善实验条件,重视实验教学,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内容,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既抓好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又充分利用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吴慧平.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8)

[2]张丽霞、于文革、曲丽娜等.生物化学实验考核体系改革初探[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

〔责任编辑:王以富〕

作者:刘美玲 黄春霞 汤婷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医学论文 篇3: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应注重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内容。以优化提升实验室仪器存量为主导,以构建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特色为突破口,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根本,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实验教学方法。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生物化学;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知识的迅速普及,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从以物质代谢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转移到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基因信息传递及实验技能,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为适应现代人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实验教学改革的环境为学生拓展实践技能、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平台。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的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1]。为了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教研室自2004年起逐步实施实验教学改革,建立综合分析、研究论证、科技创新实验室及研究室,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各学科的强强联合,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进行相关探索。

一、以优化提升实验室仪器存量为主导

将本教研室所有仪器设备统一规划管理使用,使其发挥最佳的使用空间。在20世纪80年代,仪器使用率在4次×3学时×12组×15周/年,现在的仪器使用率为46次×3学时×80组×17周/年。及时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使之能跟上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如吸量管已逐步用加样器代替,使加样量更准确,实验时间缩短,实验数据更准确。及时更新淘汰落后的仪器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水平。实验常用仪器每2人一组,自行保管,损坏按比例赔偿。每次实验完毕,实验教师按仪器清单逐组验收检查,确保无损失。自20世纪80年代实验室实施赔偿制度以来,仪器损坏率大大下降,保障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为学校节约了实验教学经费。此经验曾经被中国教育报报道。

二、以构建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特色为突破口

以生物化学及生物学特色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亮点。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把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常用的应用技术,如离心机、比色分析、层析、光谱、电泳、PCR等仪器设备的使用录制成光盘,在多媒体教学中播放。另外,质粒DNA的提取与电泳检测、DNA片断的回收、纯化和检测、DNA double helix概念,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等可通过动画、图像、声音等形象化的表现形式,较细腻清晰地分解表达知识的层次,使知识通俗易懂,活跃教学气氛,降低学习的难度,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课外主动学习[2]。依据实验的要求由实验教学的教师逐一讲解使用,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所需仪器名称、功能、使用注意事项等,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操作技能。

三、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根本,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为目的

实验教学改革应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创建开放性实验项目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3]。以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为原则。教研室实验教学改革主要面向实验教学及对本学科有兴趣的学生,是以教学大纲为基准,以学生为主、教师启发引导为辅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宽松学习环境,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自身智慧和特长。针对不同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指导教师的科研特长,设计了不同模式的开放性实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期望与需求。

增开综合设计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就是将多个相关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系列连续性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它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束缚,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系统地掌握知识,综合应用知识,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传统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往往仅限制在某个章节的一个知识点,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是联系不上所学的知识点。因此,实施综合设计性实验已成为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改革之势。综合性实验中的实验方案一般涉及多个知识点,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它在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4]。具体方法是:(1)自配试剂及质量评价。如双缩脲试剂、碱性铜试剂、奈氏试剂、磷钼酸试剂等的自行配制,使其了解配制过程及注意事项;(2)总蛋白(TP)测定与线性范围;(3)白蛋白(Alb)测定与重复试验;(4)葡萄糖

(Glu)测定与干扰试验;(5)尿酸(Ua)测定与回收试验;(6)实验方法学比较。如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依据不同的实验方法及优缺点,选择a:凯氏定氮法,b:双缩脲法(Biuret法),c:紫外吸收法,d: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e: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F:SDS(SDS-PAGE电泳法),共6种实验方法进行选择比较应用。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实验教师配好试剂,学生进行加样、显色、计算数据的教学模式。

(一)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

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加大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提高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用实际应用较多、与科研密切相关的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来替代一些重复性、验证性实验,是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更新与进展,以适应科研、工作实际的需要[5]。通过实验内容的改革,实施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综合设计性实验,从总体上提升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为其以后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不断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探索新的实验教学途径,更新观念,用新思维、新观点、新方式改革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医学人才。设计性、开放性、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对传统实验内容进行再认识,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进而整合优化,顺应了医学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必由之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

(二)注重研究性实验

医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对一些常见病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如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电泳图谱用于诊断冠心病、转氨酶用于肝病诊断、淀粉酶用于胰腺炎诊断、血清尿素氮含量对肾衰竭的诊断等。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临床实践结合,产生医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许多领域,例如:研究生理功能失调与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物化学,以酶的活性、激素的作用与代谢途径为中心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药理学,与器官移植和疫苗研制有关的免疫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6]。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学生通过研究性实验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改良教学仪器和制作教学软件(课件),写出切合实际的研究论证报告,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学风建设,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技能的活动。

(三)科技创新性实验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学生通过暑、寒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技能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等活动,确定研究方向,根据竞赛内容自行选题、准备试剂、实验规程、实验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等实验活动。科技竞赛为学有余力和对科技创新竞赛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是科技创新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实验教学改革推进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建设,加快实验教学服务体系的完善,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最有力的支持,培养学生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素质,使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最佳平台。实验实践技能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不但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高小宁,黄丽丽.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J].

高教论坛,2012,(1).

[2]张波,贯会明.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中的作

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9).

[3]张娟.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

与技术,2009,(8).

[4]李振键,金军,邓慧云,等.实验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

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

[5]陈步云,李红,李爱群,等.构建实验教学大平台,培养具

有创新意识的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6]李桂芝,赵玉双,王伟.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

力[J].计算机管理,2010,(4).

作者:刘长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英语专业西方文化论文下一篇:视频监控系统交通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