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分析

2023-05-18

第一篇: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分析

幼儿舞蹈教育

(

【内容摘要】

幼儿舞蹈是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感的歌舞。通过幼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幼儿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进行舞蹈教育,重点培养幼儿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审美意识,避免走入幼儿舞蹈教育误区。舞蹈教师要从理论上理解幼儿舞蹈教学对幼儿的作用和如何进行幼儿舞蹈教学,再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搞好幼儿舞蹈教育,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舞蹈、感受舞蹈和热爱舞蹈。

【关键词】

幼儿舞蹈

教学误区

审美意识

舞蹈作用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法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舞蹈作为教育内容和手法,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姿态,增强动作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情感、增加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什么是幼儿舞蹈?幼儿舞蹈就是以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幼儿歌舞主要是,提供幼儿自娱和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易于幼儿接受的艺术形式。

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这门艺术将被更多的人,认识、接受、认可、喜爱。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幼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节目。在我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时发现,幼儿在初学舞蹈时,只是一味的模仿动作,几周的训练后幼儿就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们舞蹈教师就要从多方面启发幼儿、开导幼儿。从幼儿第一天进入舞蹈教室时,就要让幼儿知道这不仅仅是排练厅,更是舞蹈的宫殿,要使幼儿在形体上有自我审美能力。

幼儿舞蹈教学是单独的一个科目,是幼儿感兴趣易于接受的美育形式,它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部分。喜欢舞蹈是幼儿纯真的共性。作为舞蹈老师,是儿童美的教育启蒙者,是孩子幼小心灵,播下舞蹈种子的园丁。为了提高舞蹈教学水平,把幼儿舞蹈开展起来,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第一,选好教材。教材内容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幼儿舞蹈时可以先将舞蹈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舞蹈的内容,并可以让幼儿扮演故事里的角色。例如小班的《摘苹果》,先编成故事讲解,再让幼儿扮演农田里摘苹果的小朋友,让幼儿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样幼儿在跳舞时就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的苹果丰收了。

第二,准确示范动作。舞蹈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来表现思想感情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生动形象的去启发幼儿。首先示范动作要准确,节奏明显,要有充沛的感情。如:舞蹈《小花猫》,老师在示范的时候就要想象自己就是儿童,用夸大的动作示范,要让幼儿感觉到舞蹈表现的就是一只可爱的猫在跳舞,那么才会在幼儿的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才会更投入的去表演。

第三,正确分解动作。由于幼儿舞蹈的种类非常丰富多彩,动作多样化,所以在教幼儿新舞蹈时,一定要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要领。不能只图快而一下子教很多,在教幼儿新舞蹈时,先把动作分解教给幼儿,等幼儿把分解动作做到位的时候就可以把分解动作连起来做,这样可以防止幼儿动作形成毛病。

第四,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教授新舞蹈要进行若干个步骤才能完成。我的排练是这样训练的:

首先,进行节奏训练。对于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节奏感很差 ,所以在节奏训练中,要求他们能在一个音乐节奏中随着旋律的变化而变化,然后进行基本训练。幼儿控制的能力较差,在动作的收和起上总会摆胯。在练习时要求儿童起的准,收的稳来进行控制训练。但一定要有计划的进行训练,尤其是小班,得从上肢有节奏的动作开始训练,再练习脚的动作,最后再把手和脚的动作配合起来做。

最后进行感情训练。感情是舞蹈的灵魂,幼儿往往只注意舞蹈的步伐和动作而忽略了感情的抒发。我认为感情是通过眼睛来表达的。所以在训练中我用维吾尔音乐做眼睛训练,启发幼儿内在的情感,让幼儿的眼睛随着老师所指的方向移动,能在空间利用假设目标而移动。舞蹈教师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教育性。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舞蹈示范、舞蹈欣赏、边歌边舞、音乐反映、模仿与想象、组合与成品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幼儿全身的多种器官,在提高兴趣、注意力的同时,更强调了大脑高度的集中区支配身体,以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而一系列优美的动作,丰富的队形变化等也促进了幼儿记忆力的提高。幼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心灵。我们要仔细的洞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朴质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素材。之有这样,创作出的幼儿舞蹈才会被幼儿喜欢和接受,幼儿舞蹈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

近几年来,我国在幼儿教育领域进行改革,促成幼儿舞蹈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幼儿园教育中的舞蹈、音乐、美术等教育日益完善;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渐渐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出现了形式多样化的幼儿艺术教育形式。如各种不同类型的幼儿舞蹈班、美术班、书法班、乐器班等等。这些以幼儿某种艺术活动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形式无疑为我国幼儿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开辟了更广的领域,同时也培养幼儿才能。但是,艺术教育是特殊性的教育,这些特殊性表现在:艺术教育在进行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应该注重孩子的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求新求异性和创造性培养。现实中我国幼儿教育不乏存在不按幼儿生长发育规律教学,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现象。比如:教育者忽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只注意幼儿艺术教育的普遍性目的,而不注意艺术教育所负担的特殊任务:有些家长虽然重视幼儿艺术培养,为了孩子创造条件,但只注意幼儿某种艺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对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举一个我身边的列子,在我身边一些私办舞蹈班中,教育者让3--4岁的孩子上把压腿、下大腰、跳顶碗舞河拉丁舞等等,在孩子不了解一个民族舞蹈动律的基础上强制性的让孩子接受,导致孩子惧怕上舞蹈课。从这些现象看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只顾同行竞争,强制性培养小舞蹈家,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性、判断性、主体性、求新求异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误区。

我国的幼儿舞蹈家教育中,我们过于偏重于舞蹈艺术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输是最大误区,它导致老师看不清幼儿在进行舞蹈活动中创造性潜力。我们总是刻意追求一个舞段,一个动作的标准,单纯的重视表现技能和艺术活动的结果。在活动中老师只注意到应锻炼幼儿什么技能,没意识到要发展幼儿什么能力,形成什么态度,获得什么情感。结果幼儿不主动配合老师,让老师也感到舞蹈课程难带,导致在幼儿园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质要有唱歌及跳舞就行了,儿童的舞蹈品质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音乐舞蹈教育在《中澳幼儿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时间中长期以来重视音乐、舞蹈基本功技能训练,忽视对艺术感受力、表现力的培养。例如:舞蹈教育中,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片面强调技能训练,而不去调动幼儿的情感生活积累,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愉悦地体验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走入机械学习的死胡同,与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背道而驰了。所以,教师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的学习走出这些误区:

1、更新教育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创造性为基础的幼儿艺术教育思想占了上风。在美国,阿恩海姆把格式塔心理学带进幼儿艺术教育,他指出:“艺术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利手段,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域里的创造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对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正是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中薄弱的环节。我们应该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创造性对幼儿的重要性,然后才能找准幼儿艺术教育的方向。体现我国幼儿艺术教育指导思想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就是以个很好的方向。它对幼儿园音乐、舞蹈教育的阐述:“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2、改善社会环境

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需要教育部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克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日渐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以盈利为目的,不同类型的舞蹈班,美术班等。这些办学者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只有一个劲地加强技能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小天才”的目的。本学者没有把舞蹈作为文化而传播,只当做盈利工具,这就无法达到美育的功能;而家长们只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学习舞蹈的目的只是当舞蹈家而不是当做是一种爱好、特长,这就无形中给孩子了压力;作为舞蹈教师,要给孩子轻松愉悦的环境来学习舞蹈,按照孩子年龄段进行舞蹈教学,只有才能让幼儿认识舞蹈、感受舞蹈、热爱舞蹈。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应把适合孩子身心发展问题看做是自己的责任,时时处处从孩子的需要出发,真正地以孩子为中心,建立以社会为基础的道德准则,让大家都来关注幼儿教育,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作为一民幼教工作者,不只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内容,而且要把内容落到实处,充分运用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师应该有时刻关注最新教育理念的意识,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以便把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理解幼儿教育的本意:“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能力的水平,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以大胆、自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并从中体验到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美育功能。”幼教管理者应该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教育实践,接受多方面评价,及时对自己的教育观念以及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通过不断的展示---评价---反思得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点,学会提问,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评价等新的工作方式,从而改变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习惯,形成善于理解,善于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教学方法的教研气氛范围。另外,教师应该有角色转变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孩子,形成“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格局,使幼儿真正地成为活动的主人。

4、提倡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走出幼儿艺术教育误区的一种重要途径。一个充满信任、相互协调的家园关系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沟通与交流,运用各种方法让家长了解有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此外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供机会让家长参与教学工作。作为幼儿家长,应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搞好每次参与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应该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在遇到感到迷惑的问题时应该积极地向有关的专业教师咨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家长能建立一种稳定的联系,协调的关系,是幼儿艺术教育资源出误区的重要保证。在幼儿教育里,教师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使幼儿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的进行训练和舞蹈。将幼儿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党法。那么什么使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综合,是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就是要培养幼儿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舞蹈美的能力,并在舞蹈美的陶冶中练就一双审视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眼睛。审美意识的形成是集中各种文化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教育)于一身的结果。但是如果将审美意识的培养笼统的推给其他各门课“一手抓”,则难免会导致混乱的局面。作为幼儿园美育课程之一的舞蹈教学就应该首当其冲,责无旁贷的肩负起培养幼儿教育审美意识的职责,并将这项内容作为检验舞蹈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在舞蹈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审美意识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一、创立良好的幼儿教学环境,引导幼儿步入舞蹈艺术殿堂。

幼儿舞蹈教学环境是指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所必须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我们可以两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创造一个充满文明、健康而美好的物质环境。这是一种有形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舞蹈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舞蹈教室的建立和其教学设备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空气、温度、光线、生硬、颜色等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舞蹈教室应具备空气流畅,光线适度,温度适宜等条件。舞蹈室应铺设适中的木质地面或地毯以及适宜幼儿进行舞蹈基本训练高度适中的把干和墙镜,配备电化教学设备,如大屏幕、电视机或大屏幕投影仪,录像机,VCD机等音响系统。在舞蹈室内装饰色彩艳丽,童趣盎然的绘画和窗帘等等。这样可以加强幼儿对舞蹈艺术美的直观感受,在美的环境中愉悦的学习。第二,创设一个充满爱心,相处融洽的人际社会环境,这是一种无形的环境,需要老师与幼儿共同创造关系,让幼儿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舞蹈,才能表现出舞蹈这门情感艺术,才能体现出舞蹈美。如果老师的态度生硬冷漠,就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反映迟钝、根本无法体会舞蹈艺术美感,最终导致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用诚挚的心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建立彼此亲切、和谐而良好的感情。在课上要耐心讲授,训练用心辅导,用爱心与孩子沟通,才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参与舞蹈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二、运用灵巧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幼儿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

为了在舞蹈教学中对幼儿实施审美意识的培养,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幼儿在审美活动中如何产生美感的最基本的客观的现实。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电教,在教蒙古动作“软手”时,我们可以图文并茂的用摄影展示草原飞燕、牧马的景色,蒙古人特有的民族服饰和歌舞场面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概况,给幼儿直观的认识,并将教师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情感深深地倾注于舞蹈美的示范表演和讲演中,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是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一定能够把握住蒙古族舞蹈的美神特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三、丰富幼儿教学内容,培养幼儿在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在舞蹈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自身形体美的基本形态,确立舞蹈艺术审美意识,而且应充分发挥舞蹈美的功能,通过学习不同题材舞蹈如:社会题材、生活题材、劳动题材等等来树立孩子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教师只要留心去挖掘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美的题材,牢牢把握童趣这一幼儿舞蹈审美特征,就一定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幼儿舞蹈作品,以充实课堂教学,活跃孩子们节日舞台,为他们编织美好生活、美的理想、为他们撑起一片美的天空、孩子们将在舞蹈美的陶冶中树立对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作为幼儿舞蹈教育者,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训练,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了解幼儿舞蹈教育的目的性,只要才能进一步加强舞蹈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通过以上对幼儿舞蹈概念、教学、误区和审美意识培养的概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幼儿舞蹈教育的作用:

一、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机能。

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组织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学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新城代谢,是他们的机体不断的生长发育,同时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二、幼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格。

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 ,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运动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有人形成开朗、活泼、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和基本品德的重要工具。

三、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舞蹈的题材、主题、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幼儿通过对舞蹈的观摩、学习、排练和表演活动,既能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又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创造力。经过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再创造表演,这就是幼儿学习舞蹈过程中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开放式”教学能够为幼儿插上快乐的翅膀。 在舞蹈教学中,“开放式”教学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如:对小班的孩子说话时要身体前倾,位置低,语言要情切,柔和的目光要直视孩子,近距离接触孩子,语言注意要缓慢、清晰,要让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对年龄大的孩子,可以用充满活力、姿势多变的体态面对孩子,用幽默和鼓励性的目光直视孩子,用速度、力度变化丰富且强调语意和感情的语言对孩子说话,那么就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孩子理解和接受。幼儿在尊重、平等的氛围中较长时间的习练,而且非常愿意于他人分享、交流经验,在音乐伴奏下自由愉快的创编、表演舞蹈,并从中体会到快乐。

总之,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与精神基础,同时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活动又为幼儿身心全面发育成长提供了生动广泛的舞台。作为一个幼儿舞蹈教师就该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根据舞蹈艺术的一般规律和幼儿舞蹈教育的特殊规律,充分运用“开放式”这一教学手段,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开展活动,让孩子们自由的像小鸟一样张开快乐的翅膀,在美妙的舞蹈世界中尽情的旋转、飞翔。

参考书籍:

1、《幼儿园教育纲要》

2、《舞蹈艺术概论》

3、《浅谈幼儿教学》

4、《浅谈幼儿舞蹈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

第二篇:幼儿园舞蹈教育

《幼儿园舞蹈教育》作业答案

一、 名词解释题

1. 2. 表演舞:幼儿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舞蹈作品的内容或某种情绪的表演。 半自动律动:在成人的诱导帮助下,让婴儿在音乐伴奏或伴唱下,随着成人做各种动作。 3. 示范法 就是教师先把舞蹈教材作准确、生动、想象并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根据教材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完整的示范或部分难点动作的示范。 4. 模仿动作是指幼儿在表现特定事物的外在形态和运动状况时所用的身体动作,如鸟飞、鱼游、刮风、下雨,花开、树长等。 5. 练习法:就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做练习,教师要提出明确、恰当的要求,采用全班练、分组练、个别练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并加以指导。 6. 7. 被动律动:成人握着婴儿的手或脚按音乐节奏做动作。

舞蹈——是经过艺术提炼,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的身体动态;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综合了音乐、诗歌、戏剧、绘画、杂技等艺术门类而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它是经过艺术提炼,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的身体动态。 8. 游戏法——就是用游戏的口吻和形式进行舞蹈教学。在年龄幼小的班级用得最多,他可增强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9. 民间舞——是指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比如:藏族民间舞蹈、蒙族民间舞蹈、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新疆舞)傣族民间舞蹈,这都是我们常常能听见和看见的舞蹈形式。

10. 个别教学法——就是教师对能力强、基础好或能力弱、基础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教练,因材施教

11. 情节舞——一般是指叙事性的舞蹈题裁。包括小型的有人物,有矛盾,有事件的舞蹈和舞剧,情节舞蹈是通过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具体矛盾冲突,构成完整的故事内容,以塑造舞蹈形象和表现舞蹈主题。

12. 律动——两个字是希腊语Ryhmos变化发展而来的。英语称Rhythmic是节奏的意思。从字意上讲,律动可以解释为有音乐节奏的身体动作。在幼儿园里又称为听音乐动作,就是幼儿听了音乐,敏感的领会音乐节奏、内容,直觉的产生一种与音乐内容相适应的感情,这种感情自然而又节奏的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表达

13. 教育舞蹈——学校、幼儿园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所开设的舞蹈课程。 14. 优化教学: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目标明确的有科学依据的最适合该具体条件的教学安排。

15. 启发法——就是教师在幼儿听了音乐以后,诱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性,让他们用动作来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舞蹈表象力。

16. 韵律是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辨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规律。 17. 分解、组合法——就是把舞蹈动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动作,现进行分解,然后组合起来。例如,教动作先教手上肢动作在教脚下动作脚,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等等。

18. 观察、模仿法——就是舞蹈中有些难于分解、组合的动作,如跑跳步、跑马步等,让幼儿观察、模仿。即由教师或动作准确的幼儿做示范,大家跟着边看边做动作。

19. 剧场舞蹈(又称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和少数业余舞蹈者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分析、集中、概括,进行艺术创造,主题思想鲜明,艺术形式完整,具有典型艺术形象,在舞台或特定的场地上表演给广大群众欣赏的舞蹈作品。 20. 讲解、提示、口令法——就是用语言来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掌握和表达舞蹈的内容、感情和动作。这是舞蹈教学的辅助方法。这种方法不能用得太多。而且,使用时语言要简明、形象、具体。总之,要少讲、多看、多练。 21. 组舞——是舞蹈表演的又一种形式。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一般是指若干舞蹈组合(包括舞蹈的动作,技巧或一小段舞蹈情趣表演)组成的组舞。 22. 歌表演——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姿态、表情,表达歌词的内容和音乐形象,边唱边表演。

23. 音乐游戏——在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按音乐的内容、性质、节奏、乐曲的结构等进行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和动作要求。

二、填空题 1. 动作思维 2. 各系统 3. 认知能力 4. 教育因素 5. 物质基础 6. 社会环境 7. 直接生活圈环境 8. 依附 9. 反作用性质 10. 自发 11. 模仿 12. 儿童特点 13. 历史继承性 14. 评价方案准备 15. 撰写评价报告 16. 达尔克罗斯 17. 大肌肉 18. 半自动律动 19. 模仿动作 20. 结构简单 21. 表情 22. 个别教学法 23. 教练舞蹈 24. 节日活动 25. 10 、教学过程 26. 儿童情趣 27. 思维形象具体 28. 个别辅导 29. 音色的明暗 30. 从易到难

31. 选题材、选歌词、选音乐、选动作 32. 选择题材、构思情节、制定形式、选择或创作歌曲

编写动作、节奏的安排、 33. 律动、歌表演

表演舞

34. 律动记录法

集体舞记录法

表演舞记录法 35. 简明、形象、直观性强

不断反复 36. 位置

幼儿

37. 整体教法

分段教法

38. 幼儿园音乐教育

体、智、德、美 39. 粗浅知识和技能

40. 主题、内容、情节、角色、场记 41. 小歌舞、歌舞剧、童话剧 42. 波浪式 43. 孕末期 44. 神经系统 45. 大脑 46. 幼儿前期 47. 抽象思维 48. 头尾发展规律 49. 10~18 50. 胚胎性教育 51. 传授生产技能 52. 崇拜万物 53. 原始社会 54. 动作 55. 社会 56. 阶级意识 57. 中国 58. 北京舞蹈学院 59. 社会发展 60. 生产力的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音乐对舞蹈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 2)、帮助组织舞蹈动作

3)、在舞蹈和舞剧中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 2、幼儿园舞蹈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1)、通过舞蹈训练,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2)、通过舞蹈教学,开发孩子们的智力。

3)、舞蹈艺术的特有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4)、舞蹈艺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3、舞蹈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并简要说明。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动作姿态就是指动作的空间值,即动作的方向、角度、位置等。动作节奏就是指动作的时间值,即动作的长短、幅度大小、速度快慢、力度强弱等。动作表情就是指动作的情境、内涵、心境的展示,即舞蹈是内心体验情感激动的外在自然流露与表现。 4、简述幼儿舞蹈的特点。

1)、幼儿舞蹈的直观性 2)、幼儿舞蹈的模仿性, 3)、幼儿舞蹈的童趣性 4)、幼儿舞蹈的童幻性

5、幼儿舞蹈内容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题材内容新颖生动 2)、语汇简单形象 3)、舞蹈内容的欢快性 4)、节奏鲜明、活泼、欢快 5)、歌、舞、话的有机统一

6、幼儿舞蹈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重视培养幼儿的舞蹈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兴趣

3)、形象化的教学 4)、基本动作的训练 5)、个别教育和辅导

7舞蹈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 舞蹈教育的历史继承性;

第二, 舞蹈教育常常不直接反映经济与政治;

第三,舞蹈教育虽然一般的把它划分在社会科学之内,突出了它的意识形态性质,但是舞蹈艺术人才的训练,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自然科学的性质。) 8舞蹈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分别是指什么?

(1)舞蹈学生身体的发展,指的是各器官、个系统的发育、四肢的比例、胖瘦、高矮和体质能力的增长;

(2)舞蹈学生心理的发展,指的是认识能力的发展,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思想、意志、情感、性格和品德方面的培养。

9、选编幼儿舞蹈教材的原则 (1)教材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2)教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3)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性。 (4)主义教材的民族特点和地方性。 (5)教材要形象化、具体化。 (6)教材要由科学性和系统性。

10、小班幼儿舞蹈教育的具体要求? (1)培养幼儿跳舞和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2)能按音乐的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模仿动作,如:打鼓,吹喇叭,开火车等。

基本动作,如:拍手,点头,碎步,蹦跳步等。

(3)学会

三、四个歌表演,四至六个音乐游戏,能自由的、愉快的表演。

11、 中班幼儿舞蹈教育的具体要求?

(1)按音乐的变化和节拍整齐的开始和结束动作。

模仿动作,根据幼儿的生活选择一些容易模仿的形象动作,如:蝴蝶飞,摘果子等。

基本动作,如:手腕转动,踏点步,垫步等。

(2)在音乐的伴奏下变换队形,学会三至五个舞蹈,

四、五个音乐游戏,并且能按音乐有表情的动作。

12、教动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教动作前要将幼儿排成合适的队形。

(2)幼儿的模仿经常先有动作,后有思维,所以学习舞蹈动作,主要看教师示范和模仿教师的动作,在和教师一起练习的过程中掌握复杂的舞蹈动作。 (3)教幼儿练习动作时,开始的速度要慢一些。

(4)教动作时,教师还要多用鼓励的方法启发幼儿动脑筋,启发幼儿表达出歌舞的感情,不必过多的要求幼儿动作的规范化。

13、让幼儿创编舞蹈时,教师要给他们创造一些条件是什么? (1)、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动脑筋想动作、想情节

(2)、对幼儿的提问要启发式,涉及的面要广,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意见

(3)、教师要鼓励幼儿动脑筋,并给成功者(想出来的动作必须和音乐节奏、音乐形象相吻合)一定的奖励,增强他们的兴趣。例如用微笑、点头、称赞等。 14、幼儿集体舞的形式有哪些?

(1)不受队形限制,集体做同一动作的舞蹈。

(2)邀请舞:坐或站成半月形、单行圆圈,由一个幼儿站在中间为邀请者,邀请在队形上的幼儿跳舞,跳到最后邀请者和被邀请者位置对调;或邀请者和被邀请者一起再去邀请其他幼儿;或被邀请者在邀请者背后用手搭肩或不搭肩接成龙,直到请完为止。(后面解释可删减)

(3)轮舞:开始大家一起跳,跳到最后错过一个位置轮换一个舞伴。轮舞有单行圆圈轮舞、双行圆圈轮舞和三行圆圈轮舞。

(4)分散不成队形,找到舞伴就跳,跳完再去找。

(5)边条边变换队形,例如有一个大圆圈变换成若干小圆圈,再由小圆圈跳回大圆圈

(6)游戏形式,边跳边游戏

15、幼儿园舞蹈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二)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16、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是通过意识教育的活动内容来实现的。这些内容有相对区分为“舞蹈欣赏”和“舞蹈表现”两个方面 。

(1)舞蹈欣赏内容不受幼儿的动作技能所限,可以开阔幼儿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兴趣,为舞蹈的表现创造内在的功力。

(2)舞蹈表现的内容可以使幼儿在主动参加的过程中整理生活印象,感受各种舞蹈表现手法的传情作用,获得舞蹈表现得经验,从而促进舞蹈欣赏和舞蹈表现力的能力。

17、大班幼儿舞蹈教育的具体要求?

(1)在音乐伴奏下,按音乐节奏协调的做动作。

模仿动作,模仿幼儿熟悉的成人劳动动作,如:采茶,扑蝶,挤奶,骑马等。

基本动作,如:跑跳步,进退步,交替步等。

(2)在音乐伴奏下,学会变换几种队形(圆圈变大或缩小,横纵排列)。

(3)血火六至八个舞蹈,三只四个音乐游戏,能根据歌曲或器乐曲的内容和风格,整齐而有表情的跳简单的舞蹈。并且能按音乐游戏的要求,在伴奏下创造性的表演出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特点。

18、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的两类组织形式?

(1)、有计划、有目的,教师起主导作用组织舞蹈活动形式。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地点等的确定与实施。为培养幼儿舞蹈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初步教会幼儿舞蹈学习的方法。

(2)幼儿自己发起、参与、组织的舞蹈形式。这种活动形式,为幼儿舞蹈个性的表现与发展,情感自由抒发,动作想象表现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场地。教师应充分提供场地、环境、时间,充分与幼儿合作,不要干扰和限制幼儿健康良好的自发舞蹈活动。

19、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树立教育目标为中心的教学观点,开展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丰富多彩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

(2)充分重视舞蹈情趣的培养,发挥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综合教育作用。 (3)为全体幼儿提供和创设舞蹈实践的机会。特别是舞蹈欣赏活动或更多的让幼儿自由参与或自发的舞蹈活动。使他们在舞蹈的情感体验与动的感受中真正体验到舞蹈活动的快乐。

(4)不断探索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规律,逐步解决好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普及与提高、教材与教法、教研与科研、情趣、技能、等许多实际问题。使幼儿园舞蹈教育向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 (5)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 改革的需要,成为一名时代合格的幼儿教师。如:全面的艺术修养,教育能力,敬业精神等 20、合格的幼儿舞蹈编导的要求?

(1)要做到了解幼儿,了解幼儿就是了解幼儿生理、心里的特点及幼儿实际动作发展和接受水平。

(2)作为一名幼儿舞蹈的创编者就需要练好两个基本功。一是不断学习、丰富、提高自身舞蹈的知识与技能和加强广泛艺术修养的基本功。二是以幼儿舞蹈教育工作为荣,学好深入幼儿生活的基本功。

(3)我们还应了解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几个问题: ①幼儿舞蹈的创编目的应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 ②幼儿舞蹈创编的一般规律 ③幼儿舞蹈创编中的选材、立意 ④幼儿舞蹈动作设计

21、简述舞蹈艺术的特点。

1)、舞蹈艺术的直觉性 2)、舞蹈艺术的动作性 3)、舞蹈艺术的抒情性 4)、舞蹈艺术的节奏性 5)、舞蹈艺术的造型性 6)、舞蹈艺术的综合性

22、音乐和舞蹈为什么能够结合?

首先,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是节奏,这是它们结合的自然基础。 其次,舞蹈与音乐的共同点是抒情性。

再次,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这样它们才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论述舞蹈教学效果记录的内容及其意义。

效果检查是每课上完以后,教师应作效果记录,检查本课的教学效果,分析教学成绩和缺点,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教学质量。效果记录应包括下面内容: (1)教学纲要的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原因 (2)教学方法的成功或失败,并找出原因

(3)幼儿的表现,如表现一般或特别好或特别差的典型事件,今后应作的个别动作。 (4)教学中的体会和收获 (5)今后工作的建议,设想及其他

2、选编幼儿舞蹈教育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很好的完成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任务。幼儿园的舞蹈,是教会幼儿粗浅的知识技能,所以要求不能太高。还要选择幼儿有兴趣的和节奏感强的教材。因为有了兴趣,他们的学习就积极主动,情绪就愉快,在活动中就更有想象力和创造性。舞蹈是根据音乐节奏进行的活动,他是发展幼儿节奏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培养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幼儿节奏感主要指幼儿对音乐中周期性出现的节拍上的强弱变化、各个音的长短以及乐句的节奏,能有敏锐的感觉和反应。幼儿有良好的节奏感,不仅能更好的感受音乐,提高对音乐舞蹈的兴趣爱好,而且还有利于更快的学会舞蹈动作;以及在有节奏的活动中获得较大的快乐。因此选编舞蹈教材要考虑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选编幼儿舞蹈教材还要考虑到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也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乐感,和发挥他的创造性。此外,要考虑到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

3、自娱性舞蹈包括哪些类型?

(1)律动 从字意上讲,律动可解释为有韵律节奏的身体动作。在幼儿圆里又称为听音乐做动作。就是幼儿听了音乐敏感地领会音乐节奏,内容,直觉的产生一种与音乐节奏内容相适应的感情,这种感情自然而有节奏的通过身体动作与姿态表达出来。这种由音乐节奏激发感情,同时又把感情变为节奏动作的表现,就是“律动”。幼儿律动是以训练培养幼儿节奏感,按照一定的节奏规律进行的舞蹈小组合练习。

(2)集体舞 幼儿集体舞是一种比较容易接受和普及的舞蹈形式,让幼儿集体参与,并以自娱为主要目的。集体舞一般应当在短小歌曲或音乐恩德伴奏下进行,使幼儿在规定的位置,队形上,做简单统一,互相配合或自由即兴的舞蹈动作,共同体验某种情绪,互相交流情谊或学习基本舞步和动作。幼儿集体舞是可以在一定的队形上反复进行的舞蹈。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动作统一,轻松愉快,活泼健康,运动量适当;能加强幼儿的集体观念,增进幼儿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3)歌表演 歌表演是幼儿最常见的舞蹈。它是以唱,念为主,动作为辅的一种载歌载舞的幼儿舞蹈形式。在童谣,歌曲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姿态,表情,表达歌词的内容和音乐形象,边唱边念边表演,动作一般随歌曲或童谣始终。主要目的是训练培养幼儿动作与音乐表演的和谐一致,同时,也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节奏感,提高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为学习舞蹈打下基础。

(4)即兴舞 即兴舞是让幼儿个性自由,想象力自由,舞蹈语汇自由发挥的舞蹈。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自编自演即兴表演,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之所以即兴舞蹈在幼儿舞蹈中占的比重较大,因为通过即兴舞蹈的训练可以培养幼儿增强自信,学会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舞蹈抒发自己的情感。 (5)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按音乐的内容,性质,节奏,乐曲的结构等进行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和动作要求;这些动作常常是律动;歌表演或舞蹈。它采用游戏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发展他们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演能力。

4、结合实际论述舞蹈教学在培养幼儿智力方面的作用。 (1)培养幼儿奋发向上的心理素质。

舞蹈课的训练是很艰苦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刚开始练功时,因为苦、因为累、因为疼而掉泪。很 多孩子刚参加训练时,一到下叉、下腰就打怵,有的不愿意做,有的则不用心做。我就选出动作做得较好的孩子来作示范,让大家用掌声鼓励她。这一举动激发了每 个孩子的好胜心,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大家都非常卖力地练。舞 蹈训练,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舞蹈队的每堂课,都时刻贯穿着竞赛意识和挑战的风气,不允许消极懒惰和漫不经心,需要每个孩子的 刻苦努力和持之以恒。通过训练,孩子们忍受着苦,忍受着痛,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从小就树立了知难而 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当辛勤劳动获得荣誉的时候,孩子们笑得是那样甜、那样开心,又加强了孩子们的集体主义意识。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优美动人的幼儿舞蹈能调动孩子们的无意注意,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从而发展了他们的有意注意,通过高度的指向和集中去感受舞蹈的内在情感、韵律、节奏。在他们的脑海中记忆着舞蹈动作的变化、舞蹈情感的变化,使之融入自身的舞蹈表演当中。而当他们立于舞台上,迎着强而刺眼的舞台灯 光,面对台下众多企盼的目光时,没有良好的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怎么能有台下热烈的掌声和成功的鲜花呢?由此可见,经常参加舞蹈训练演出的幼儿在接受新 事物、反映新事物时的综合能力,远远高于同年龄智商水平相当的幼儿。

(3)培养幼儿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

幼儿有着奇特、美丽而又丰富的想象力,多变的情绪,甚至我们常人乍看起来不太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 育方法——赏识教育,充分调动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正因为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才会对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 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5、简述幼儿集体舞创编的基本要求。

(1)确定内容与形式,形式根据内容来决定。如反应团结友爱的舞蹈一般采用圆圈编舞的形式。

(2)选择乐曲。乐曲要选短小精悍,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等个要求民族化、群众化的儿童歌曲和乐曲,节奏要鲜明,但不宜过于急促,定调不能太高,歌词应是适合幼儿唱的。

(3)确定动作。根据内容、歌曲或乐曲的节奏来确定集体舞的动作,动作要简单易学,生动活泼,蓬勃向上,要有乐观主义精神和时代感。动作的运动量不宜过大,要能够连续跳,动作的衔接和左右脚的调换要自然。

(4)队形变换,一般采用在圆圈中变化,也可采用其他形式,但变化不宜过多。 (5)整个舞蹈中要有动静交替。有起伏,有高潮,不要平铺直叙。

6、结合实际论述表演舞的记录方法。

(一)内容简介:用简练生动的文字,把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主要情节介绍清楚。

(二)人数和舞蹈美术:记录多少人参加,有那些角色。舞蹈美术包括服装、道具、布景、灯光等,它在舞蹈中为人物的活动提供典型环境,显示时代特征,烘托舞台气氛,使舞蹈更好的揭示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

(三)音乐的记录法:同前面的记录法

(四)基本动作:主要是记录舞蹈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动作,和一些较难做的动作的跳法。其他动作放在场记部分。这样可使“场记”部分简单明了,同样也便于排练。写“基本动作”是按舞蹈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逐一用详细的文字说明其跳法。先写动作的名称(或动作

一、动作二······),再写节拍、人体各部位动作和方向等。有些难说明的动作,可以用动作图来说明,动作图必须画的准确,要与文字说明相吻合。不能讲左脚却画右脚。动作图上最好画一条地平线,这样,便于看清是站还是离地跳起。有时为了要说明动作过程,就需要在途中用“实线”“虚线”“箭头”来表示。速记动作图时,可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示。有些动作,脚的动作相同,手臂动作不同,不必列为“基本动作”来记。有些舞蹈动作要用道具,记录动作时,道具的动作亦要写清楚。

(五)“场记”通过队形变换(舞台调度)、动作说明及必要的动作图,把一个舞蹈的情节、动作、造型、队形与地位的变化、表演要求等分段记录下来,比较完整地反映其表演过程,也就是把舞蹈跳法做综合性说明。在“基本动作”部分说明过的动作,在场记中只要写出某小节音乐,有谁朝哪个方向,走到什么位置,做几遍XXX动作就可以了。

7、结合实际论述幼儿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

(1)启发法 就是教师在幼儿听了音乐之后,诱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性让他们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能力。

(2)示范法 就是教师先把舞蹈教材作准确、生动、想象并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根据教材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完整的示范或部分难点动作的示范。在示范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示范的重点。

(3)练习法 就是让幼儿自己做动作。练习时,教师要提出明确、恰当的要求,采用全班练、分组练、个别练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并加以指导。

(4)分解、组合法 就是把舞蹈动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动作,先进行分解,然后再组合起来。例如,教动作先脚后手,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等等。

(5)观察、模仿法 就是舞蹈中有些难于分解、组合的动作,如跑跳步、跑马步等,让幼儿观察、模仿。即由教师或动作准确的幼儿做示范,大家跟着边看边做动作。这种方法在排练完整的舞蹈时,或较简单的歌表演时常常使用。

(6)游戏法 就是用游戏的口吻和形式进行舞蹈教学。在年龄幼小的班级用得最多,他可增强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7)讲解、提示、口令法 就是用语言来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掌握和表达舞蹈的内容、感情和动作。这是舞蹈教学的辅助方法。这种方法不能用得太多。而且,使用时语言要简明、形象、具体。总之,要少讲、多看、多练。

(8)个别教学法 就是教师对能力强、基础好或能力弱、基础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教练,因材施教。

8、试述幼儿舞蹈创编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1)需要熟悉和研究幼儿的心理特征 (2)需要广博知识和舞蹈专业修养 (3)需要丰富的生活知识和舞蹈素材 (4)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5)需要提高音乐修养和鉴赏能力

五、实际运用题

参考答案:本题为灵活运用题,没有特定的标准答案,只要符合教案格式要求语言通顺,逻辑结构合理,即可。

第三篇:舞蹈与素质教育分析论文

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一、舞蹈与幼儿道德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

舞蹈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幼儿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孩子们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如幼儿舞蹈《让座》,表现了小姐姐在公共汽车上让座的故事,舞蹈中有让座、搀扶等细致的情节表演,在排练过程中要求幼儿不是简单的模仿动作,而是通过幼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发自内心地将具体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它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幼儿在学习表演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懂得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这些平时需要无数遍的说教才能使其明白的道理。再如根据歌曲改编的舞蹈《国旗国旗我爱你》,歌曲曲调节自然流畅,歌词朗朗上口,再编配上幼儿感兴趣的舞蹈动作,使爱国主义这抽象、深刻的教育内容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在幼儿边唱边跳的真切表演过程中完成了,此外通过舞蹈还能培养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劳动习惯,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尊敬师长的礼貌习惯及具备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等等。

二、舞蹈与幼儿创造力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创造力,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舞蹈在这方面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舞蹈这门综合艺术它集音乐感受、身体动作、节奏变化、感情表达于一身,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训练,已经掌握一些舞蹈语汇并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这时运用即兴舞蹈这种形式来激发幼儿创造力,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我曾上过的一课《小树叶找妈妈》,音乐具体形象,有风声、雨声、沙沙声,上课时给幼儿一个简单的提示,先请他们欣赏音乐,然后讲述出自己所感受的情景,这时幼儿情绪激动,讨论热烈并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接着我提出让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和找妈妈的情景表演,经过几次练习后,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有的随风飘舞,有的随雨水的流淌缓慢移动,有的二个、三个或聚在一起原地旋转,还有的时聚时散自由舞动,像一幅画一样将“秋天的落叶”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创造性思维是脑活动的结果,因此创造力的开展与智力的开展是相辅相成的,在舞蹈过程中,人会尽力使身体动作协调,从而使大脑不断地调整,所以舞蹈能促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以极大的开发。

三、舞蹈与幼儿爱心教育

孩子们的心灵纯净如水,孩子的生活无忧无虑,这是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的最佳时期,将爱心教育融入舞蹈的形式,让孩子通过舞蹈真实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再让孩子通过舞蹈来表现无限美好的生活,从而激发幼儿爱亲人、爱大家、爱社会、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如舞蹈《泥娃娃》,描述了一个没有爸爸,没有妈妈,也没有家的泥娃娃,谁来关心、谁来爱护它呢?通过这个舞蹈使幼儿体会到自己有爸爸、妈妈,有家,有人关心,有人爱,生活得多么幸福,而泥娃娃是多么可怜,从而激发孩子的同情心,自发地表现出关心、爱护的情感,在表演中可以看到孩子爱的情感的自然流露,类似的舞蹈还有很多,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幼儿明白自己得到了许多人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爱护,自己也可以去关心、爱护大家,在得到的同时学会如何去回报,献出自己的爱心。

四、舞蹈与幼儿美育

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美好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吸引力的,爱美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幼儿也不例外,舞蹈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形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身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幼儿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同时得到训练,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诸如手臂波浪、脚尖步等动作,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使他们对肌体的运用从本能的无意识状态过渡到具有舞蹈功能的有意识状态,通过各种舞蹈的姿态的训练使幼儿四肢动作协调,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优雅的体态和较好的外形气质是舞蹈对幼儿产生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美育功能。另外舞蹈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勇敢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使幼儿变得活泼、开朗、自信。

此外,幼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了解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使其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开阔了眼界。由于舞蹈是人体动作艺术,幼儿舞蹈的过程也是一个全身运动的过程,跳跃、呼吸的运用对幼儿的心肺功能是一个良好的锻炼,四肢的协调一致及身体各关节部位的活动是简单的体能训练,优美动听的音乐使幼儿的舞蹈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使其心理上完全放松,无拘无束,没有压力,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我国培养新一代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全面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从幼儿经常接触和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围绕素质教育的目的选择相应的舞蹈内容,使舞蹈教学发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

第四篇:浅谈幼儿舞蹈启蒙教学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也是舞蹈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幼儿舞蹈的启蒙教育是基础性的前期教育,因而,启蒙引导的程度如何,将影响艺术幼苗的茁壮成长和幼儿舞蹈事业未来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幼儿舞蹈的启蒙教育十分重要。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的成败。那么,应如何做好幼儿舞蹈的启蒙教学呢?就此,结合幼儿舞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和见解。

一、注意培养幼儿爱美爱舞之心

法国的心里学家瓦龙把3岁到6负的幼儿时期统称为“主观或个性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已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喜欢看到原来一无所有的地方突然出现某种东西,喜欢以强烈的色彩和瞬间显现的状物来刺激自己的感官,更喜欢摹仿自己在某时某地所看到的景物。他们心灵纯美,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动,兴趣广泛。但是,也单纯、也幼稚、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男孩和女孩在感知力、辨别力、摹仿力、创造力和肌肉伸缩力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同。并且,即使是同样性别的孩子,由于个性差异,亦会出现不同的外部形象与性格特征。

因此,幼儿舞蹈启蒙教学,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幼儿的这些心理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在幼儿的舞蹈活动中,要通过幼儿喜爱的自然美,如:初升的太阳,夜晚的星月,河里的小鱼小虾,大海的浪花风帆,蓝天的飞鸽等,开启幼儿的美感,并通过舞蹈活动培养幼儿的舞蹈欣赏力,使幼儿了解舞蹈之美,从而引发幼儿的爱舞之心,对舞蹈产生兴趣。

二、注重培养幼儿的学舞兴趣

幼儿,思维活跃,求知欲高,可塑性强,但恒心不足,因此,在幼儿舞蹈启蒙教学中,要扬法度知欲高、可塑性强之长,避恒心不足之短。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配以心理疏导,培养幼儿浓厚兴趣。

(一)首先要让幼儿喜欢你——舞蹈老师

要想让幼儿喜欢上老师,老师必须要爱幼儿,要有一颗童心,善于倾听幼儿的心声,和他们交朋友,用孩子般纯净而富有情趣的语言和形体动作,唤起他们的兴奋感,把他们吸引到奇妙的舞蹈世界里来。

(二)其次,要用童趣激活舞蹈

3至6岁的幼儿,活泼好动,容易见异思迁,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要把握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自然形象,激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如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看谁学得象”的舞蹈活动,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幼儿们开动脑筋,并用形体动作回答:风儿吹来的时候,柳枝

第 1 页 共 4 页 是怎样飘动的?花草是怎样摇摆的?河面是怎样泛波的?风筝是怎样飞舞的?幼儿个个争先表演作答。我不断抓住机会,在他们动作的基础上再夸张变形为舞蹈组合动作,再让他们摹仿,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童趣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舞蹈,并立刻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又如,教舞段《小牧民》、《挤奶舞》时,我先搜集适合幼儿特点的民族音乐,按训练课程剪辑成带,先放音乐,再用讲故事的形式,讲棕蒙族小朋友骑马在草原上飞奔以及帮助大人给奶牛挤奶的情景,再放音乐,在轻快活泼而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的乐曲中,让孩子们近要求做好准备姿式,依顺序练习。在教《新疆舞》时,我先讲关于新疆的故事,和新疆人能歌善舞、跳舞时会“动脖儿”等特点,激活幼儿的好奇心,他们便很快了解并喜爱上这些异族风格的舞蹈。在《春天》的舞蹈活动中,我选择了和春天有关的富有动态、情景性较强的音乐,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想象:春天的早晨,太阳刚刚升来,河岸柳丝轻拂,河面碧波荡漾,树丛鸟儿鸣唱,地上小草发芽,枝头桃李芬芳,小朋友们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等情景,我则在一边不断地做着示范动作,幼儿们紧紧盯着我的一举一动,几乎还没分解,便跟着跑起舞来。这样,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摹仿、掌握、熟练等动作记忆的全过程。

(三)要用舞趣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舞蹈是一项极富表现力的造型艺术,没有表现力的舞蹈,则不是舞蹈。3至6岁的幼儿,有着潜在荣誉感和表现欲。因而,通过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力,是舞蹈启蒙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这一环节的训练。如在舞蹈活动时,我设计了“大雁飞”的游戏,让所有的幼儿排成蛇阵,然后根据自身的条件,分开双腿作“横一字”的游戏,双手展开做大雁飞翔的动作。逐个向前伏下,然后依次起身。接着,我又提示孩子们进入下一个游戏:“小兔子找耳朵”。这个动作实际上是趴在地上,双手前撑,胸腰后弯,双腿曲勾、脚尖靠前的腰部动作,要求脚尖碰到头的人才算找到了“耳朵”。我走到每个孩子面前问:“小兔子耳朵在哪里”?让他们的逐一回答,他们都会迅速地做好动作,并回答:“小兔的耳朵在这里!”有些幼儿软度和开度都不太好,急得直冒汗,我便及时鼓励,让他们回家练习。于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回家在床上让家长帮着练习,几周下来,他们的软度、开度都有了令人惊喜的提高。通过这些训练,幼儿们对舞蹈的兴趣日益浓厚,表现欲日益强烈,舞蹈的表现力不断提高。

(四)要把表现欲转换成责任感

当幼儿对舞蹈产生了兴趣,有了很强的表现欲时,要引导他们从感性基础上升到理性认识,把表现欲转换为责任感。让他们懂得:要跳好舞,就必须练好基

第 1 页 共 4 页 本功;要有吃苦精神,想象解放军叔叔那样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坚强。同时,在选择教材上,要以新鲜、童趣而富有表现力的动作排列组合与舞段,克服单

一、枯燥的训练方法,避免相同、相近、相似的排列组合,要促使孩子对舞蹈求知求难,为进入下阶段的“自觉吃苦”训练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注重开展科学的舞蹈训练

幼儿的舞蹈启蒙教学既是教学实践的问题,同时又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学科的研究课题,所以,诸如在教学的方法上,要根据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运用适合于他们的教材,更好把握好尺度,进行科学的训练,防止用对成人训练的“老一套”去要求孩子,以至造成幼儿过重的心理负担和肌肉骨骼的畸形发展。

(一)先练后讲——“渗透式”

先练后讲,先学后导,在尝试中学,这是以“渗透式”为主要特征的学试教学法。以往的教学是“先讲后学”,“先讲后练”的“填鸭式”、“满堂灌”,这种教学方法我试过效果不好。首先幼儿根本不会有耐心听你讲动作,即使你讲得口干舌燥,带着他们数拍子,分解动作,他们仍是“一头雾水”搞不清,反倒把原来的灵气给“解”没了。我根据幼儿多动好学、摹仿力强的特点,采用“跟我一起跳”的方法:在音乐中做动作,孩子们边看边学跟着跳,等兴致高了动作也有模有样了,再回头来一边讲,分解动作,一边纠正。这样不仅学习动作速度快,而且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提高整体的动作水平。

(二)多动少讲——“打哑语”

3至6岁的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有限(20分钟)。一个高度兴奋的孩子发出的尖叫声会感染和引发几十个孩子的“共鸣”,分贝之高,震耳欲聋,难以遏止。若采用“高压政策”在孩子兴奋的“制高点”上与其对峙,非常被动,只能使他们更加亢奋,给自己难堪。降低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我试着“以无声制有声”。于是,我设计了一组课堂常用语手式,如:“集合·整体”:左手举拳,双手平拉;“准备·开始”:右手心压左手背,双手外翻手心朝上分开等等。试用后,我感到哑语手势指挥比当堂呵斥、粗劣压制的办法好,孩子们适应之后,受益无穷。它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嗓音负担,而且使孩子的注意力易于集中。

必须强调的是:教师在用“哑语”时,尤其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要脸含微笑,要用眼睛与孩子交流。要和蔼、自信、大度,再配上果断、干练、洒脱的手势,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切忌烦燥、厌倦、无精打采和惊慌失措。要让孩子打心眼儿里喜欢你、亲近你、崇拜你,才能当好老师,教好他们的舞蹈课。

从某种意义上看,舞蹈启蒙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孩子们的兴趣程度,而他们的兴趣高低,于是衡量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因此,有趣的教学方法加有趣的教学

第 1 页 共 4 页 内容加有趣的学习风格三者在舞蹈启蒙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创造节目,不是达标考级、比赛获奖,而是培育新苗,创造美好的心灵。幼儿健康成长乃是我们真正的成功、最好的作品!这便是我们开展幼儿舞蹈启蒙教学的根本所在。同时,也只有以这样的指导思想去进行幼儿的舞蹈启蒙教学,舞蹈才不再是令初学幼儿们生畏怯步,而成为他们向往、迷恋的、温馨可爱、五彩缤纷的芳草地。只要我们以真诚的微笑和翩翩的舞姿去引导幼儿,一定能把幼儿们引入舞蹈的百花园。

第 1 页 共 4 页

第五篇:试析幼儿舞蹈与幼儿素质教育(一)

试析幼儿舞蹈与幼儿素质教育(一)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智力发展生理素质创造力道德培养审美修养集体观念爱心教育幼儿美育

论文摘要:幼儿舞蹈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是单设的科目,而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中的一个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具有推动幼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它既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舞蹈是各类艺术中历史最久远的门类之一,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增强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时期的教育可谓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舞蹈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及技能的提高和发展,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是单设的科目,而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中的一个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具有推动幼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它既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一、舞蹈与幼儿生理素质

舞蹈训练跟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发育。如:舞蹈素质训练中的压腿、踢腿以及肩、胸、腰、髋上的各种手段练习及对孩子韧带、肌肉的延展训练等等都跟体育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舞蹈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要靠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动作,来表现各种美。动作的协调性训练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长期训练有效提高孩子的耐力和灵活性,有助于儿童形体的健美,培养内在气质、美化身段,提高人对自己欣赏和自信心。从而使儿童的身体塑造的更挺拔,肢体更灵活,身体各部位更加协调。

二、舞蹈与幼儿智力发展

舞蹈课的训练是很艰苦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刚开始练功时,因为苦、因为累、因为疼而掉泪。要引导他们向周围的哥哥姐姐学习,讲述舞蹈家的生平和体育健将的感人事迹,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吃苦是为了什么。还告诉他们”苦尽甘来”的道理,只要努力拼搏,汗水、泪水都不会自流,总有一天会换来鲜花和掌声的。很多孩子刚参加训练时,一到下叉、下腰就打怵,有的不愿意做,有的则不用心做。可以选出动作做得较好的孩子来作示范,让大家用掌声鼓励她。这一举动激发了每个孩子的好胜心,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舞蹈队的每堂课,都时刻贯穿着竞赛意识和挑战的风气,不允许消极懒惰和漫不经心,需要每个孩子的刻苦努力和持之以恒。通过训练,孩子们忍受着苦,忍受着痛,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从小就树立了知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当辛勤劳动获得荣誉的时候,孩子们笑得是那样甜、那样开心,又加强了孩子们的集体主义意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工作自查表下一篇:幼儿教师中班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