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2022-09-13

气管切开术是ICU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 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作为有创人工气道, 控制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由于危重患者自理能力差, 抵抗力低, 气管套管保留时间长, 肺部感染成了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的难度[1,2], 本文分析了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36例行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ICU患者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总结细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 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 预防并控制ICU内肺部感染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共36例, 男31例, 女5例,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17岁, 从转入ICU到行气管切开平均 (8±3) d, 32例为昏迷患者, 4例为清醒患者, 24例进行机械通气。

1.2 诊断标准

起病于术后24h后;临床有发热, 咳嗽或 (和) 肺部啰音, 叩诊浊音等症状、体征, 胸片示肺部浸润性阴影;至少有以下表现之一:咯脓痰, 气管吸出物、支气管刷检标本或培养检出病原菌, 有诊断意义的血清抗体阳性, 或有肺炎的病理学组织学依据。痰液培养由于受口咽部多种菌的污染, 结果仅有参考意义。

1.3 痰液的采集

36例气管切开患者先按常规吸痰法吸出较浅部位的痰液, 再用无菌痰液收集器从气管套管中插入较深部位, 吸取痰液后立即送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3]。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特点, 见表1

2.2 治疗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的治疗包括对原发病的治疗和经验性应用抗生素, 再根据痰液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性抗生素, 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全组患者治愈12例, 显效18例, 有效5例, 死亡1例。

3 讨论

ICU内肺部感染是指进入ICU72h后发生的院内感染。它发生于有基础疾病者, 多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受损, 多为机会性致病菌引起, 多数耐药。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 肺部感染占15%, 仅次于泌尿系感染居第2位, 但病死率却高达25%~50%居首位[3]。ICU病人因基础病更为严重。使宿主防御功能严重受损, 多个易感者集中相对窄小的空间内, 发生感染的机会比其它病房增加2~10倍而且耐药菌的耐药程度更加严重。因此,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要求护士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本组病例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减少了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使患者恢复顺利[4]。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人工气道管理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有针对性地对气道的温、湿化, 清除气道分泌物, 加强气道、气囊的管理, 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及误吸, 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改进, 可有效降低ICU患者的肺部感染, 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存率, 降低患者痛苦, 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脑外科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 预防并控制ICU内肺部感染的发生。方法 观察我院脑外科36例行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ICU患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总结细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 并分析原因。结果 导致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为基础疾病免疫力差,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咽部定植细菌下移, 生理屏障作用和无菌操作不严格等。结论 有针对性地对气道的温、湿化, 清除气道分泌物, 加强气道、气囊的管理, 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及误吸, 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改进, 可有效降低ICU患者的肺部感染。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感染

参考文献

[1] 王萍.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6) :556~558.

[2] 刘领君.亲情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0 (34) :54~68.

[3] 潘美飞.长期留置气管套管患者的护理体会[J].广西医学, 2007, 29 (9) :1472.

[4] 林御贞.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6) :88.

[5] 周胜招, 邓明珠.浅谈手术室护士在围手术期的亲情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7, 7 (2) :14~25.

[6] 李晓敏.2种湿化方法在人工气道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7) :8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留守农村中学生德育教育下一篇:浅谈职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