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实践论文

2022-11-18

1 加强观察、实验的方法教育,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 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 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所以, 对于教材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 教师都要认真做给学生看, 有条件的还要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 做到师生互动,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并且在实验中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细致观察法、顺序观察法、重点观察法、比较观察法等, 还要教给学生物理实验的构思方法:如测平均速度、测物质的密度、测电阻、电功率等是以物理公式为原理进行实验的;研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 由于相关因素较多, 总是先固定其中一个或几个量, 再研究另一个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这些方法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做滚摆实验时, 我首先提醒学生重点观察滚摆的高度变化和滚摆的速度变化。高度变化容易观察到, 而速度的变化就不容易观察到了, 为此我在滚摆的边缘贴上一小条红纸, 让学生观察红纸的运动情况, 结果实验效果很好。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滚摆上升时, 动能减小, 势能增加, 动能转化为势能;下降时, 势能减小, 动能增加, 势能转化为动能。通过实验, 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 化深奥为简单, 让学生觉得物理有趣, 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2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真正推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一是指导学生看图,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所表示的物理现象是什么, 还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二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文字内容, 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或演示实验;由实例或实验分析、归纳出重要的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应用与举例。所以在阅读教材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生活中的实例, 仔细观察演示实验, 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对课文中的定义、定律部分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反复推敲, 切忌走马观花。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指导学生阅读这段文字时我特别强调注意其中“或”字的意义, 为什么不用“和”字?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各抒已见。最后, 归纳出这段话有两层意思: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原来是运动的物体, 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通过这样的阅读和学习, 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 对后面的惯性概念也能融汇贯通, 同时, 也教给了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3 优化复习方法, 培养学生系统地分析和归纳能力, 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初中物理概念、公式较多, 知识点分布较广。而初中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还比较欠缺, 学习起来觉得比较零乱。所以在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中, 我总是先搭好一个知识结构的框架, 让学生按照这个框架自己进行复习。如学完“欧姆定律”后, 我把前几章的电学内容一并归纳如下 (见图1) 。

由图1可见, 这个知识框架结构层次分明, 包罗了各个知识点。学生在复习中能比较全面了解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 记忆上可收到“一网打尽”之功效。这样既能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4 精选精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在于理解, 能力在于训练。有些学生觉得上课听懂了, 公式也背得滚瓜烂熟, 可一遇到略有变形的题目, 知识的迁移就发生困难。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所以, 在教学中, 我不仅用范例性的例题让学生模仿, 还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书面练习或口头练习, 并及时把出现的错误随堂改正。在复习阶段, 还要精选一些典型的题目。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 训练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 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 初中学生往往把物理公式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看作纯数学关系, 由密度公式有的学生往往误认为ρ与m成正比, 与v成反比。对这一类问题可让学生通过适当的练习, 举一反三, 让他们了解物理和数学的区别与联系,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练习, 使他们深入地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而不是死记硬背, 乱套公式。

5 成立科技活动小组, 开展科技活动, 使学生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成立兴趣小组, 如电器维修小组、社会活动小组、小实验小制作研究小组等。让他们学习电器维修知识, 收集科技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知识等等, 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得到发挥, 创造性思维得到提高, 增强了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自觉性, 从而促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

当然,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法指导,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师生互动, 实现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 使学生真正实现主体参与、主动发展?我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观察、实验的方法教育,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优化复习方法, 培养学生系统地分析和归纳能力。精选精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成立科技活动小组, 使学生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不仅“学会”, 而且“会学”、“乐学”;师生互动;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EVA的企业价值管理优化策略下一篇:现代摄影艺术美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