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反思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鸦片战争反思范文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反思一: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因时间有限,出现以下不足的地方:给学生探讨的时间不够充分,没能较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不够关注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做到对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激励的反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要朝这些方面改进:

1、教学设计中应该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在教学设计中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设计中应有助于突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反思二: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我星期一在朝阳一中上了《鸦片战争》一课后,感受颇多,下面简单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鸦片战争》一课涉及的时间跨度大,内容含量多,知识信息量大,因此,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地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教学效果还好。

在开篇环节,首先进行单元导读,然后(屏幕展示)引导学生看美丽的罂粟花图片(创设问题情景):"罂粟花是美丽的,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身上开始的",由此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极大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转了入正题。

在讲授新课环节,对教材原有的三目进行了重新整合,分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二个部分,层层深入,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更加连贯、更加简洁易懂。在这二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兼顾到了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问题探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提供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模式,梳理两次战争的线索,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问题:"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结合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层层剖析,深入浅出,更好地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及其影响,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历史场景"虎门销烟"、观看视频"鸦片输入的影响"、"火烧圆明园"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本课结尾部分,以反思小结: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通过小结,将本课知识进一步升华,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但纵观这节课,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些地方存在不足。比如:由于时间关系,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缺少进一步展开分析;也有一些观点(如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时间,"落后就要挨打"等观点)有待商榷。所设计了一系列探究问题让学生讨论,问题有点多,使一些题目没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真正展开,无法深入提升。

反思三: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首先考虑的是让学生明白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在学生讨论后>总结:因为这场战争是由鸦片问题引起的,所以叫鸦片战争。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鸦片会引起战争?继而引出中英贸易中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于是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主张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受到中国的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样由鸦片到鸦片战争再到英国为什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学习起来效果较好。

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不难发现,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是孤立的,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有其共性。因此在教授这两课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则能使学生对两起历史事件、现象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以及识辨大是大非的能力。这也是根据学生怎样学来设计自己怎样教的重要原则。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看其本质,也就是认清侵略者的本质和狡诈手段,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而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这是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两次鸦片战争还给我们共同的教训和启示:锁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百年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史。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当今世界,列强林立,以强凌弱,以富欺穷的霸权主义行径并未改变,亡我之心没变,要维护中华民族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必须振兴中华,坚持改革开放,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现状。

反思四: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又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八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一研读"新课标",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教材内容渗透了历史比较方法、心态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等。

1.历史比较法。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19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

2.心态史学方法。林则徐痛陈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采取了严厉有效的禁烟措施,将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林则徐的壮举并非当时外国人想象的想发大财。虎门销毁的举措令许多外国人都对林则徐心悦诚服,赞叹不已。知道这段历史,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3.计量史学方法。《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将描述对象的历史过程抽象为数字关系,设计成数理模型,直观、形象地说明鸦片

第二篇:鸦片战争教学反思(大全)

篇一: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

严重危害;2.林则徐为维护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

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卑劣、肮脏和

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 学习林则徐忧国忧民、严厉禁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爱戴的情感。

通过对清政腐败无能,外强中干而不堪一击的了解,一方面,对封建没落贵

族的懦弱无能而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从耻辱中感悟国力衰微、落后遭劫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 通过阅读爱国将士关天培英勇抵抗侵略、以身殉国的事迹,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

三、教学思路

(一)教材重点、难点的处理

1.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这一重点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大板块、六个问题。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①英国与中国贸易的出超地位,使其从事毒品鸦片贸易;②走私鸦片让英国牟取了暴利,给中国带来灾难;③林则徐严厉禁烟,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二是中英《南京条约》:①英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战败;②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③第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2.难点突破。

本课的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先

理解一个“沦”字,其次,分别解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半殖

民地”是形式上独立,实质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商贸等都受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奴役,仔细观察五处通商口岸和香港岛的地理位置,不难发现,这是英国掠夺中国原料和倾销工业品的据点和通道。清政府军事上处于劣势,几乎失去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权。“半封建”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随炮火接踵而至,并占有一定成分,但清政府(中国)仍保留封建剥削制度,维护其腐朽统治。关于这一内容,依据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结合史实,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归纳: 提醒学生注意,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有一个渐进过程,中英《南京条约》仅仅是开始,教材叙述这一内容时,“逐步”一词要特别注意。以后的学习中,会进一步了解到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程度的进程:开始──加深──完全沦陷。

(二)教学方法 1.学生分小组研读“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并归纳成几个方面,

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查阅“鸦片战争形势图”,进一步训练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技能。

2.分组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通过历史

事实让学生获得只有国力强盛,才不致于受欺凌的认识。

3.分小组讨论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学会运用历史材料说明问题,

形成知识迁移能力。

(三)教学资源 1.“课标”内容标准。

2.教材及《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

3.教学挂图和《中国国耻大事记》中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

4.教师提供与“鸦片战争”历史相关的资料。

(四)板书(略)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资料展示):走私船“快蟹”图片,提问:这艘船英国用来干什么?英国为什么要这么做?由此引出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形势,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导入新课。

(板 书)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

(设计意图)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没有详尽的介绍,留给学生一定的疑问和不解,为了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通过投影展示资料,创设情境,烘托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 问)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鸦片战争的中英双方的概况如何?

(板书)英国入超

(提问)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人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向中国走私鸦片。

(资料展示)教材中“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陈澧《炮子谣》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使学生能够对鸦片的走私及危害有个直观的感受,得出鸦片走私“为害甚巨”伤及清王朝的根本之结论。

(小组活动)巧填数字游戏:阅读教材,将下列选项:

①虎门销烟;

②倾销鸦片,烟毒肆虐;

③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④“驰禁论”与“严禁论”。

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顺序,细心组织整个过程。

(设计意图)用有效地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将原本枯燥的历史通过游戏的形式,经过推理、分析、判断,最后得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是打开中国市场。

(提 问)在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过程中,中国有位著名的人物,领导了一件功载史册的事,他是谁?领导了什么事?我们怎样评价他?

(板书)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资料展示)出示林则徐图片,让学生看书后共同完成其简单的个人档案,突出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作用及禁烟运动的简单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展示,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培养学习的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提 问)在禁烟运动中,作为中国人,你最感到扬眉吐气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虎门销烟在当时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提 问)英国对于虎门销烟这个正义之举,采取了什么举措?

(学生回 答)发动侵略战争。

(提问)有人说,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也许不会爆发;如果林则徐不被革职,中国或许会取胜这场战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设计意图)“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将它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混淆,通过影像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板 书)

三、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

(资料展示)《鸦片战争示意图》、有条件可以放映鸦片战争的电影片段

(设计意图)教材并未详细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既节省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亦可培养学生阅读历史示意图的能力。

(教师总结)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板 书)《南京条约》

(资料展示)《南京条约》签订时图片

(提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条约?

(设计意图)学生从图片中寻找所需信息,得出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结论,从而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提问)为什么这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学生回答)《南京条约》的内容“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协定关税”

(教师分析)确实是这样,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条款。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关于香港问题,我们应清楚,它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岛是《南京条约》割出去的。九龙半岛是在《北京条约》割出去的。新界是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借的,租期99年,一直到1997年我国政府才把这三个部分连同附近的岛屿全收了回来。

(提问)该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中国主权遭到破坏,经济到掠夺。

(提问)这些条款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

(设计意图)让学生比较各条款对中国的危害,深层次思考挖掘历史信息,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得出“协定关税”危害最大的结论。

(教师补充总结)《南京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贸易主权、司法权等遭到破坏,对中国是一次大规模的经济掠夺,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强国通过通商口岸向中国大规模地倾销廉价工业品和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尤其是“协定关税”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提问)鸦片战争使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回答)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引导)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本上最后一句话: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指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也不是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列强控制和压迫。是丧失了部分的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它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即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我们再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就会明白:《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总结)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我们就这样走进了屈辱的近代。中国这个古老而又伟大的的民族将会何去何从?!

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我们追求怎样的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有效的教促进有效的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回顾自己的历史教学,特别在新课程改革之初,只见“学生在活动,不见学生有体验,只见学生在合作,不见学生有收获,只见学生在热闹,不见学生在思考“的现象出现的更多,在听评课时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更突出。讲课老师在津津有味的讲课,学生却在那里自己干自己的,老师问一问,学生齐答,表面上热热闹闹,小组讨论,实际上什么也没学到;另外历史教学者没有将教学立足于现实,对学生萌发的不良价值取向,没有给予及时的矫正。这些问题怎样解决,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鸦片战争》一课教学( 本节课我觉得我的设计有好的地方,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我结合《鸦片战争》一课,我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亲身体验。

通过教学三维目标的交融,实现情感教育探究体验贯穿始终。三维目标常常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实现来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感受探究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节课的疑难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有效、适度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让历史课生动活泼、精彩、贴近生活,让死的历史变活的,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重现。如 通过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学生体验林则徐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高风亮节。 让学生体验林则徐虚怀若谷,善于学习,吸纳新知的开阔胸襟。林则徐不愧为近代中国第一放眼看世界的人。

二、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入手,探索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民主化课堂教学”之路,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

本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转变成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两种转变需要“量”的积累过程。在七年级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探索“民主化课堂教学”之路。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指导学生获取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了解鸦片走私到禁烟活动直到《南京条约》签订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安排以下两个大的教学活动。

2.学生在探究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时,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那个年代,该怎么办?”“假如我是一位法官,我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罪犯?”这两个问题。其目的,一方面强调学生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然后知识迁移,作出决策。整个活动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力争为富有生机和实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

三、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为目的,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篇二:《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宣汉县圣灯中学 符美珍 以往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总是按照课文的编排顺序,从鸦片战争的原因讲起。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农村初中的孩子信息闭塞,他们对于鸦片的毒害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无法体会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的重大意义,更不能体会出林则徐的爱国情怀。 这堂课我改变了策略,在课前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资料、请教父母的方式去了解什么是鸦片,并做好记录。新课时,我首先请学生汇报了预习情况,什么是鸦片?鸦片有什么危害?然后讲鸦片战争的原因。我发现通过增加这一环节后,不但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同时能使他们轻松体会到鸦片战争对于国民的危害,英政府为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悍然发动鸦片战争,以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既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重要性,也适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为学习本册屈辱史的部分开了好头,带着这份爱国热情,不愁学生不爱学习历史了。

由此我想到了,今后的教学不一定非要按照课文编排的结构一成不变的进行。在备课的时候要多考虑学情,多花点功夫备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找准适合学生学习的突破口,教师才能轻松自如的把握住课堂教学。同时学史使人明爱国这一学习目的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应该能迁移至其他相关课文的学习。 篇三:《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的教学反思

作者:张书亮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又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八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一 研读“新课标”,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教材内容渗透了历史比较方法、心态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等。

1.历史比较法。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19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

2.心态史学方法。林则徐痛陈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采取了严厉有效的禁烟措施,将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林则徐的壮举并非当时外国人想象的想发大财。虎门销毁的举措令许多外国人都对林则徐心悦诚服,赞叹不已。知道这段历史,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3.计量史学方法。《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将描述对象的历史过程抽象为数字关系,设计成数理模型,直观、形象地说明鸦片输入的激增情况,从而让学生对英国“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穷”这一历史教训有一个深刻、明晰的认识。 4.口述史学方法。《炮子谣》说明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验证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史实。

二 从关注学生智能出发,拓展农村中学有限的课程资源,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

本课为八年级教材的第一课,也是本学期历史教学的第一堂课,教学设计中,尽可能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改善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利用学生的智能的多元化特点创造多元的通道来改善学科教学。《鸦片战争》一课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发学生的智能。

言语智能。通过“自由阅读卡”,让学生表述从罂粟到毒品的过程,通过《炮子谣》的朗读,加深理解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空间智能。通过阅读地图册,了解英国的三次进军路线,强化空间意识。 数理逻辑智能。了解鸦片输入数量增加的具体数目,银贵钱贱的掠夺账,逐步形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自我认知智能。林则徐领导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胜利,其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令人敬佩。了解这些史实,自觉形成对中华民族精神──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认同感,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其他诸如动觉智能、交流智能等在本课的师生活动中也得到了体验。

三 、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入手,探索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民主化课堂教学”之路,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

本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转变成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两种转变需要“量”的积累过程。在七年级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探索“民主化课堂教学”之路。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指导学生获取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了解鸦片走私到禁烟活动直到《南京条约》签订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安排以下两个大的教学活动。

2.学生在探究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时,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那个年代,该怎么办?”“假如我是一位法官,我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罪犯?”这两个问题。其目的,一方面强调学生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然后知识迁移,作出决策。整个活动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力争为富有生机和实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

四 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为目的,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知道了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后,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贩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归纳总结:鸦片是当时的麻醉毒品,危害了多少中国人的健康,而今天的“白粉”也是罂粟果经化学加工制成的毒品,人一旦吸食,就很难戒除,其毒性比鸦片更大。为了吸毒,倾家荡产者有之,杀人抢劫者有之,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为了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为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我们应理直气壮地拥护政府的禁毒举措,对贩毒、吸毒者绳之以法。

这样设计,让学生懂得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懂得历史知识是每个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营养。

篇四:对鸦片战争的反思

对鸦片战争的反思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战争起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鸦片战争在我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过这个战争是否存在避免的可能,或者是如若统治者英明神武、敢于以平等的心态接受新事物,我国又是否会失败?

鸦片战争在英国科教书上被称为“九票之战”,何也?原因便是当年英国议会只以九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对华战争的决议。由此可见,这场战争的发起是大多数英国当权者所不愿看到的。

英国之所以发动这场战争,在我个人看来,一不是为了割地,二不是为了赔款,战争的初衷只是想借此打开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而战争的结果与条约的签订则是后话。

19世纪中叶的英国已经是基本完成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强国,并正往殖民主义过渡,其在全球的殖民地数量以及工业生产力已经相当惊人。而当时的大清国则是将闭关锁国奉为国策,推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但其经济总量仍然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人口数量占世界二分之一,实力也不容小觑。因此,这场战争其实是两个体质的较量,也是近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碰撞。

回过去来想,倘若当权者有邓小平爷爷的思想境界、充分了解对外开放的重要性,那么完全可以在战争前主动提出五口通商、互设使馆,引进外国先进工业与文明。而英国方面自然也不会把虎门硝烟被毁的鸦片作为侵华借口,他们自然也知晓贩毒至他国本就是卑鄙行径,更甚者可能配合清政府对其国非法商人进行处界。

倘若清朝政府能够在贸易上做到互通有无,英国就不会以每年大量白银出超中国而头痛不已,其也全然没必要以武力侵略中国破坏其欧洲文明者的形象。

在我看来最好的结局应该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摒弃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惯性思维、热爱近代科学文明,将英国先进的工业农业及军事引入中国社会,依照中国人民的智慧,照样画葫芦并在其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工业化的中国。即便封建君主体质不变,依靠中国的地大物博人多力量大,完全可以与英国平起平坐,共同成为全球霸主。

只可惜清政府的愚昧无知,认为只有儒家仁义礼智信才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放弃了与近代文明提前接轨的机会。

因此,综上所述,中国鸦片战争失败不在于封建制度,而在于封建制度塔尖的统治者的愚昧无知。如果统治者有俄皇彼得、日皇明治一般的开阔思维即使封建大清,亦可完胜资本主义之大不列颠。 篇五: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反思一: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因时间有限,出现以下不足的地方:给学生探讨的时间不够充分,没能较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不够关注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做到对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激励的反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要朝这些方面改进:

1、教学设计中应该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在教学设计中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设计中应有助于突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反思二: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我星期一在朝阳一中上了《鸦片战争》一课后,感受颇多,下面简单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鸦片战争》一课涉及的时间跨度大,内容含量多,知识信息量大,因此,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地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教学效果还好。

在开篇环节,首先进行单元导读,然后(屏幕展示)引导学生看美丽的罂粟花图片(创设问题情景):罂粟花是美丽的,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身上开始的,由此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极大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转了入

正题。

在本课结尾部分,以反思小结: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通过小结,将本课知识进一步升华,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但纵观这节课,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些地方存在不足。比如:由于时间关系,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缺少进一步展开分析;也有一些观点(如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时间,落后就要挨打等观点)有待商榷。所设计了一系列探究问题让学生讨论,问题有点多,使一些题目没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真正展开,无法深入提升。

反思三: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首先考虑的是让学生明白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在学生讨论后>总结:因为这场战争是由鸦片问题引起的,所以叫鸦片战争。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鸦片会引起战争?继而引出中英贸易中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于是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主张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受到中国的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样由鸦片到鸦片战争再到英国为什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学习起来效果较好。 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不难发现,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是孤立的,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有其共性。因此在教授这两课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则能使学生对两起历史事件、现象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以及识辨大是大非的能力。这也是根据学生怎样学来设计自己怎样教的重要原则。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看其本质,也就是认清侵略者的本质和狡诈手段,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而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这是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两次鸦片战争还给我们共同的教训和启示:锁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百年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史。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当今世界,列强林立,以强凌弱,以富欺穷的霸权主义行径并未改变,亡我之心没变,要维护中华民族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必须振兴中华,坚持改革开放,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现状。

反思四: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又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八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一研读新课标,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教材内容渗透了历史比较方法、心态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等。

1.历史比较法。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19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

2.心态史学方法。林则徐痛陈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采取了严厉有效的禁烟措施,将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林则徐的壮举并非当时外国人想象的想发大财。虎门销毁的举措令许多外国人都对林则徐心悦诚服,赞叹不已。知道这段历史,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3.计量史学方法。

第三篇:《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的烽烟》是第八单元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第一框的内容。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南京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交汇点。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道路的开始,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结合上课的感受以及听课后的想法,我就谈谈自己反思的结果以及改进教学的几点想法。

1.本课教学设计采用板块式设计模式,知鸦片之危害→探鸦片战争之缘由→述鸦片战争之经过→析南京条约之影响→明强国之道路,环节紧凑,扣准战争主题,尊重历史事件内在知识逻辑。课堂的结构框架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板块设计显得略多,一般设计3-4个环节比较好。也有听课教师反映环节的字体不够突出,需要改进。

2.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备课的时候我把本课的学习重点定为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内容。学习难点定为《南京条约》的危害及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但是在实际上课的时候明显探鸦片战争之缘由、述鸦片战争之经过占用过多的时间,导致后面重难点的环节时间很赶,可以说课堂的时间运用不是很合理。

3.在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性质的时候,我选择利用书本p88的资料中的两个观点“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向中国开战,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有些人英国人认为,这场战争主要是为了让英国在中国更多港口和城市进行贸易活动,所以一直称其为‘通商战争’。”但是课后我认为有两个不足:(1)虽然设置了这一环节,但是由于鸦片战争性质的分析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花费时间过长,因此可以将这个环节放到分析鸦片战争影响的时候,这样一来,学生有更多发挥的空间。(2)在分析鸦片战争性质的时候,模凌两可,模糊不清。其实就是要学生摆正立场,站在中国的角度: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动机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是以掠夺为目的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所以叫它鸦片战争。而站在英国的角度:鸦片战争是在中国虎门销烟打击了他们的利益情况下发动的,这场战争对他们来说保护了贸易,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所以对他们来说是通商战争。

4.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还欠精练,有些语言还是过于啰嗦,有时还会重复问题,高效的课堂一定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方面我要努力改正。比如可以增强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教师的教学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教学的时候,将教学的语言变得更有问题性,设计环节的时候,过渡语要自然;

问题的设置要精炼、有针对性,直击要点;

追问环节的问题设置更应该环环相扣。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把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想到,才能临危不惧。另外,历史课堂一定要讲究语言的趣味性。宋朝的朱熹应用程颐的话说:“教人未见易趣,必不乐学。”想要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收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妙语连珠、趣味横生。例如:可以配以动作讲一些历史小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冗杂的文言文等等。

5.本堂课对于史料的应用较少,本来考虑在讲解虎门销烟的时候用视频,可是由于视频的像素不好,就没有用,后来想想在这个环节的时候可能利用视频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此外在分析图表的时候,缺少一定方法的指导。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的,离开了事了,历史知识就成立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合理地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同时通过本次的青年比武活动,与同学科的同事进行同课异构,让我看到了我和她们存在的差距,明白了自身的不足。因此,我要继续加油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摒弃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第四篇: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中华书局版初二教材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它上承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下接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的加深乃至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过程。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其二,太平军痛击洋枪队;其三,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本课需要让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通过对列强侵华罪行的揭露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想象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分析认识到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另外,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我认为,上好这节课,必须补充一些资料充实课文内容,让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清楚楚;课堂教学中,应体现新课程所倡导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应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同时,应特别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此,我对这一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巧设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使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问学生都看到了什么?(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接着,我继续问:“他们为什么要放火烧毁圆明园?”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呢?这样,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对学习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补充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安插了“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断,同时插入了大量图片和地图。通过这样,创设了历史情景,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列强的侵华罪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譬如:看“火烧圆明园”的片断时,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激奋,不由自主地说侵略者太贪婪、太无耻,清政府太腐败、太无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在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一目,我结合了“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表”和“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讲述。这样,学生对俄国侵占我国领土的时间、面积和地理位置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学生从中也得出了俄国侵占我国领土的两个特点:趁火打劫和步步蚕食。

我觉得,这一节课有如下一些成功之处:

1、本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学生基本掌握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经过并了解到为什么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另外,学生了解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罪行,使学生了解到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的罪恶,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树立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2、课件的准备比较细致全面。首先,我觉得这一节课的课件条理性比较好,前后衔接比较清晰,基本上把本课的脉络: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列强侵华罪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理清。另外,我还设计了学生抢答的内容,并在课件中安插了大量的图片,这有助于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列强的侵华罪行,达到了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的教学。 可是,课后我觉得有一种不尽兴的感觉。原因是我感觉课堂上,没能充分地把学生调动起来,问题在哪里呢?经指导老师的指点和我课后的分析,我找出问题主要在于我在分析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主次问题上和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上存在不足的地方。

首先,在分析教材上。我们常说要吃教材,并且要吃透教材。在这方面我有两点做得不足。

第一、在对新教材的认识上。初二历史是新课标实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在新教材中,有很多课时是旧教材的三个甚至四个课时合一。分析新教材的课文内容时,我很容易就把旧教材的观念带进了教学设计中。所以把握主次是受到了影响。在教材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讲述得比较简单,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经过比较简略。如果我把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讲述精炼一点,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师生间的互动上,那么学生会更充分的发动起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在发掘教材内容上,我做得不足。其实,教材中隐藏有很多很有价值的内容,发掘出来,将有利于我们的教学。譬如说:“火烧圆明园”的片断和课文小字部分都提到了法国大作家雨果的一段话。如果我把这段话提炼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连法国人自己都谴责英法联军的罪行,那么学生一定会对英法联军侵华的暴行有更深刻地认识。

课后的反思,是为了以后不断的提高。在这里我想借用何琼老师给我的两个提示作为结尾。“对中学生而言,教材中的文字表述是每个学生都看得懂的,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要把哪些学生自己在教材文字中所看不到的本质性的问题发掘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会佩服老师喜欢老师,只有佩服喜欢老师,才能喜欢的上历史课。”另外,“多媒体手段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我们只要发挥它的长处,让它为教学服务,但不要让自己被机器牵制”。这两点,正是我这一节课值得反思的地方。

第五篇:甲午战争及其反思

课题:甲午战争及其反思

1894年和今年一样,都是甲午年,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因此被称为甲午战争,日本称其为日清战争。如今,两个甲子都过去了,历史进入了21世纪,中日两国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虽然两国的经济文化交往非常密切,但政治外交关系一直波澜起伏。在亚太局势风云变换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对中日两国的交战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中汲取教训,鉴往知今,总结失败原因,这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今天,让我们重温甲午之战,了解那一场战争是如何爆发的?中国为什么会落得惨败的结局?今天的中国人应该从这场战争中得到哪些启示?

战争是两国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两国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较量。“天朝上国”被“岛夷”所败,应非偶然。那么,1894年以前中日两国社会历史是怎样的局面呢?

甲午之战的背景

一、中日两国不同的强国之路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是被外国列强用武力打开了国门,落后挨打的遭遇让两国的有识之士都意识到必须图强自新。

日本从1868年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这是一场近代化政治改革,通过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在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鼓吹脱亚入欧并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日本自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迅速西化,教育文化和政治制度也走向近代化。

中国的统治者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归结于洋人的船坚炮利,于是,兴起于19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先靠引进西方技术创办官办的军事工业以求自强,在经费材料等遭遇困境时又以求富为目的允许民间资本经营近代工业和运输业,这些近代化创举在当时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朝廷虽然有了强大的军舰,却没有能够拥有抵御外敌的强大海防,军队的战斗力依然不堪一击。腐败的朝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反而自大而狂妄。

其实,早在中日甲午战争开战前,国际上就已经有了一番关于胜负的争论,著名的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预言,中日之战,日本必胜,中国必败。很多人不信,俾斯麦说,这些年日本和中国都派了不少使团来德国。日本的使团一来就奔我们的政治、制度、治国的理念和思想,回去就改造他们的国家。中国的使团来了就是买东西,了解哪里造了新的火炮?哪里有了新的军舰?性能如何?价格怎样?他们以为把这些东西买回去了,中国就强大了。他们不知道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会有这些东西。可见中国的现代化仅浮于表面,实质依然腐朽落后。

二、日本政府的“大陆政策”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作为一个资源有限的岛国,以3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当时只有三千多万的人口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此时,一个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开始逐渐被日本统治者所认可,并定为国策。“大陆政策”分为六步:

1、吞并台湾,

2、吞并朝鲜,

3、吞并满蒙,

4、吞并中国,

5、称霸亚洲,

6、称霸世界。野心之大令人惊讶。从大陆政策的步骤可以看到,日本早已把中国当成他崛起道路上的敌人,最终要以消灭中国为目的完成称霸野心。日本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中国为敌对目标扩军备战

为了给海军增添军舰“吉野号”,(实际上吉野号是中国在英国定制的巨轮,因耗费巨大被清政府放弃)明治天皇决定节省皇室开支,日食一餐,日本内阁在此压力下也加大了军费开支,致使日本在短短几年,海军军舰就从无到有从弱变强。而中国,1888年北洋水师建成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但之后却一直因为经费紧张而未添一炮一船。海军军费去哪里了呢?大家去北京,都要逛颐和园,这个园子就是那个时期为慈禧太后修建的,据说前前后后花了一千万两白银。

2、 不断制造争端挑衅中国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之后与清政府签订退兵条约,由于清政府的步步退让,藩属国琉球最终被日本设为冲绳县;日本还企图在1882年朝鲜的“壬午兵变”和1884年的“甲申政变”中插手和侵略朝鲜,虽被清政府遏制了,但却使得日本达到了向朝鲜派兵的目的,为后来的甲午战争埋下了祸根。

3、 详备的谍报为战争做准备

战前,日本军部就派出大批特务间谍以经商为掩护从事各种间谍活动,搜集情报涉及范围不仅包括军事政治,更是经济文化地理交通无所不包。

一个虎视眈眈的敌国外患在身旁,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呢? 其实,长期以来,清政府眼中的外患只有西方列强,对身旁这个东洋小国的崛起尚未放在眼中。日本的数次挑衅虽然也引起了清政府的警惕,但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的北洋水师即已建成,完全足以控制局面。当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时,日本政界欣喜若狂,认为战争时机已经到来,并迅速进入战争状态,而清政府不仅没有防备,反而因为慈禧的六十大寿而上下忙碌。

三、东学党起义使中日两国在争夺朝鲜的控制权上矛盾激化

1894年1月至3月,东学党领袖率农民军接连爆发起义,朝鲜国王李熙恐慌,急忙向清政府告急,作为宗主国,清政府派聂士成和叶志超出兵朝鲜帮助平叛。清军到达朝鲜,很快就平息了起义。但日方得知中国出兵朝鲜的消息后,立即向朝鲜派兵,并蓄意制造事端,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本军队突袭汉城王宫,挟持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解散朝鲜亲华政府,扶植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摄政,并成立以金弘集为实际首脑的亲日傀儡政府。

甲午之战的经过

一、丰岛海战

控制了朝鲜政府后,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北洋水师的战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至此日本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历经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及威海卫战役,直到次年4月的马关议和,战争才宣告结束。

二、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1894年7月25日----1894年9月17日) 由于朝鲜政府已被日本控制,叶志超、聂士成等部驻牙山的清军被迫撤到平壤,与马玉昆等先期部队汇合。平壤之战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五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平壤城的地势也非常险要,易守难攻。可惜清军并未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由于其主帅叶志超指挥失误和临阵脱逃,导致清军失败,以至于影响了整个战局。战斗中,清军不乏英勇奋战的将领,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登玄武门指挥,激战中,中炮牺牲,其部下三位营官也先后阵亡。平壤之战以清军大败告终。从1894年9月15日以后6天中,清军狂奔五百里,一路逃至鸭绿江边。日军一路追击,遂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这是甲午战争中继丰岛海战后第二次海战,也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9月15日上午,北洋水师护送4000余名入朝援军到朝鲜。返航后在大东沟遭遇日军阻截,战斗由此爆发。日本海军投入战斗军舰有12艘,包括其全都精华,几乎可以说是倾巢出动。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远东战区所罕见。

战争中,北洋舰队重创日本“松岛”、“吉野”、比叡、赤城、西京丸号5舰,但北洋舰队损失也“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此役北洋水师虽损失较大,但并未完全战败。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日本遂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三、 辽东战役(1894年9月17日——11月22日)

这一阶段的战役主要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鸭绿江江防只守了不到三天即告失败,日军随后又在花园口登陆,占领金州,并轻松夺得大连湾,随后进攻旅顺。在旅顺的守将先后溃逃,只用一天,号称“东亚第一要塞”的旅顺就陷于日军手中。日军攻陷旅顺后,即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4天之内连续屠杀中国居民,死难者高达2万余人,一城只存活36人。

四、 威海卫之战(1895年1月20日-3月17日)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其时,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将指挥的日本第二军共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驻守南帮炮台的清军仅六营三千人虽经奋力抵抗,最后仍被歼灭。2月3日,威海陆地悉数被日本占据,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11日,丁汝昌在洋员和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昞等主降将领的胁迫下,拒降自杀。1895年3月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五、马关和谈及《马关条约》(1895.3.20-4.17)

和谈双方主要代表:李鸿章 伊藤博文。双方的和谈开始于1895年3月20日,日方狮子大开口,提出了确认朝鲜独立;中国向日本赔偿军费三亿两;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等等苛刻要求,几经谈判之后,于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在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不仅国内震动,列强也纷纷坐不住了,日本的野心让德俄法三国感到巨大威胁,在他们的外交压力和武力胁迫下,日本同意归还辽东半岛,但中国必须交付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马关条约的签定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一方面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使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深渊,另一方面使得中国社会开始酝酿一场巨大的变革。

中国在甲午战争之前,还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的皇家园林,万园之园圆明园被毁,战火烧到了京师近郊,却并不像此次战败后朝野震动,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都有切肤之痛,当时还引发在京举人的“公车上书”。

甲午战败为什么震恸国人?一在惊讶:老大帝国败于岛夷,老师败给了学生;二在不解:抵御侵略者的正义之师,竟然在家门口败得落花流水;三在不信:我们的铁甲战舰曾雄霸亚洲,我们的将士英勇不屈浴血奋战,怎么会败?我也曾去过威海的刘公岛,参观过甲午战争博物馆,致远舰的威武至今让我难忘。我还曾拜访过丁汝昌的纪念馆,无论是丁汝昌还是在黄海战役英勇献身的邓世昌,都堪称作战勇猛的民族英雄。“致远”舰在船身几乎全部着火的情况下,在舰长邓世昌带领下冲向日舰“吉野”号预备同归于尽,却被敌舰击中,引起大爆炸后沉没,邓世昌及全舰将士壮烈殉国。我们为什么会战败?

甲午之战的反思

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都影响深远。对于日本来说,没有甲午战争,就没有十年以后的日俄战争;没有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这两次战争中获得巨额的战争横财,日本就不至于在日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走上军国主义不归路。对于中国来说,甲午战败,使得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因而才有了百日维新与清末新政,以及后来的辛亥革命。没有甲午战败,中国整个二十世纪历史都将是另外一种面貌。

甲午战败之后,清廷诿罪于李鸿章,谓其应负全责,李鸿章则间接诿过于朝廷,谓用于战备的军费不足。参战的将领则互相推诿,或指责其它军舰避战遁逃,或批评上峰指挥失当。这些总结,都是将战败归罪为当事的个人或少数人因素。

其后的维新运动,其实也是中国社会对甲午战败的反思。这次惨败无疑使所有中国人难以释怀,同样被西方列强用炮舰敲开国门,同样在屈辱条约下向西方学习,同样的努力、同样的时间段,为何结果会如此不同呢?

一、甲午中国战败的原因

1、日本通过社会变革完成了国家转型

中国学习西方只学到皮毛未学到精髓,或者说不愿学精髓,而日本通过学习西方,对整个社会进行了全方位变革,经过三十年发展,到甲午战前,两国国情对比发生了巨大扭转:一个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老大封建帝国,一个是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近代化工业国,所以,在甲午战争的时候,其实是一个近代化的日本在打一个中世纪的中国。日本是举全国之力,希望通过一战而实现日本在亚洲的崛起,故而从皇室至平民上下一心,甚至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而此时中国社会民族意识尚未觉醒,民众只知朝廷而不知国家,朝廷对海防建设的重要性又完全无意识,不仅没有备战扩军,反而挪用军费扩建宫廷。

北洋水师建立之初,舰队在火力和整体吨位上远超当时的日本海军,北洋水师曾由丁汝昌带领分别于188

6、1891年两次访日,日方朝野上下无不被中方镇远号和定远号巨舰的吨位之大、铁甲之厚、炮火之猛所震慑。为迅速赶上中国扩充海军,天皇甚至从后宫经费中拨款给海军,而清廷则十年不添一舰一炮。虽然大清海军训练程度未见得低,但军械日渐落后,锅炉破损,舰炮使用穿甲弹,射速慢,威力不足。而日本海军训练有素,装备了大批的新式战舰,使用大口径火炮,并装备了速射炮,开发出了新型的炮弹,在总体吨位上也超过了北洋海军,在海战上有了极大的优势。

所以甲午之败,中国败在制度,没有先进的制度维持国家的运转,再先进的机器也会生锈啊!在当时,维新派们认识最清楚。梁启超所作《变法通议》,呼吁兴教育、伸民权;严复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等一组文章,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谭嗣同作《仁学》,指出专制制度是中国败弱之根源。

2、清廷误判大局,未能居安思危,战备疏漏

清朝政府在战前,对日本的军事装备、侵略野心了解不够,掉以轻心,甚至毫无根据地狂妄自大,蔑视日本。而日本在维新之初即以“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为立国目标,从一开始就把中国当成“第一假想敌国”,这种外向型、进攻型的安全战略不仅决定了甲午战争的结局,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日两国的近代国运。日本在海外屡屡制造事端,从琉球到台湾,从朝鲜到甲午战争,无一不来自这一思路。明治政府的安全战略来自于它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他们认为“今日乃豺狼世界,完全不能以道理、信义交往”;“兵力不整之时,万国公法决不可信„„既不可恃,亦不足守。”19世纪的国际社会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清廷并未清醒认识大局,对虎视眈眈的邻居放松了应有的警惕性,完全没有做战争的准备。

3、既不知彼也不知己,无从制定制胜的战略战术

长期以来,在中日实力对比中,都是中强日弱,要发动战争,日本政府还是心存疑惑信心不足,1893年,他们派出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亲自到中国实地考察,直接感受和了解清政府的意图和实力。他在天津停留一月,参观了天津机器局,访问了武备学堂,不仅了解到清政府并无对日作战的全面准备而且对清军战斗力和中国地形风俗人情均作了考察,增强了发动战争的信心。

战争中,日本间谍更是混入清政府的电报局军械所等要害部门,一些重要电文和密码都被窃取,清军在海战中数次被偷袭正是由于情报的泄露。反观中国这边,对日本军事状况几乎一无所知,特别是那些逼迫李鸿章开战的帝党清流们,更以为清军打败日本这个“蕞尔小邦”简直易如反掌。事实究竟如何呢?当时的清廷,号称有百万大军,但扣掉60万完全不中用的八旗、绿营,其他湘淮勇营加上部分由绿营改编而来的练军,可用兵力不过40万人,其中李鸿章掌握的淮军精锐只有5万人。与日本25万的可用兵力相比,清军并不占优势,更何况日军战斗力远在后者之上。有这样的军队和如此的统帅,中国焉有不败之理?

二、甲午战争留下的启示

1、面对国际变局要有变革的意识和决心

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后,日本人发现了东西方之间的差别,即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差别,所以日本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脱亚入欧”。而清廷却始终固步自封,洋务运动搞了三十年,也只是官办的近代工业,既无活力也无创新。没有下定决心进行体制的革新,就无法融入国际社会,也就无法实现国家的近代化和真正的富强。甲午战争后,国人才真正觉醒了,有了民族意识,变法图强迅速成为社会热词,国家的强大第一次与民众有了密切联系,中国社会也真正开始了一次转型。

甲午战争给当下中国最重要的启示可能是,中国要走向真正强大,得有一个强大的体制才行。体制的强大意味着国家和人民是一体的,国家把人民当作国民,人民也会对国家效忠。如果中国真正想要强大,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国民对这个体制有高度认同,让人民发自内心地相信我们这个国家是伟大的。近代中国几次重大的进步,都是在战败之后到来的,未来的中国不应该走这条路——不要等待被战争打败之后再来改革。

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甲午战争败在了清廷的妄自尊大和战备疏漏上,其根源在于未能居安思危。清廷陶醉于北洋舰队的强大力量,却对日新月异的国际局势闭目塞听,以至于放松了对日本扩张式崛起的警惕性。在今天的国际舞台上,虽然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已被正义和公理所取代,但仍然要时刻警惕军国主义的抬头,用强大的国防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3、国家和民族的崛起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甲午之战后,日本走上军国主义不归路,五十年里占台湾夺朝鲜,入侵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最后在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战败投降,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实例告诉我们,用战争手段掠夺他国发展自己的扩张式崛起道路是行不通的。在21世纪,和平与发展才是世界的主旋律,中国的崛起必将选择和平的道路。

甲午战争过去120年了,我们要反思,要调整自己,特别是不能去宣扬仇恨。在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我们和日本打了1:1的平局。千万不要再发生战争了。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国今天和未来一定要走和平发展道路,而煽动民粹主义的情绪,只能误入歧途,中日之间,不能再互相仇视了,未来,中日一定要走友好的道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运输公司部门范文下一篇:玉树地震精神范文

热门文章

鸦片战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