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者的分类

2022-10-15

第一篇:奢侈品消费者的分类

奢侈品消费对我国的影响

奢侈品消费对我国的影响 奢侈品对我国经济方面的影响 奢侈品对我国法律方面的影响

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高档消费的行为,奢侈品这个词本身并无贬义。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大市场之一,2010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了107亿美元的奢侈品,占当年全球消费品市场的四分之一。侈品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 “奢侈品”主要包括高档服装、珠宝首饰、豪华游艇、私人飞机等。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为止中国人境外消费奢侈品已经是全球第一。中国人强劲的消费能力使众多国际奢侈品牌对中国市场信心倍增,纷纷加快开辟新店,拓展二三线城市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奢侈品在中国的起源

中国最初对奢侈品的认识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明朝,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和庞迪我来到北京,将两座自鸣钟作为礼物献给了皇帝,中国对奢侈品的情缘就此展开。到清朝时期,因为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启蒙,成立了清宫造办处。主要是为清朝王室制作各类奢侈用品。上个世纪中期,中国的高端消费市场发展遭遇停滞,但是改革开放后,西方高级腕表、皮具、珠宝如潮涌进入中国,曾经一度中国顾客对舶来的奢侈品盲目崇拜,几乎来者不拒,被很多西方品牌轻视为只认品牌、很好应对的有钱人。卡地亚根据中国顾客的艺术需求和审美情趣推出了极具中国元素的系列珠宝,品牌迅速赢得了中国民众的热爱;之后中国富豪为迎合中国市场的需求,推出龙表、龙包、龙首饰等。

关税

商务部有关司局草拟的“关于奢侈品进口关税调整议案”,就将涉及的奢侈品种类瞄准化妆品、珠宝、服装、包、高档手表等进口商品,但当时由于涉及商品种类过多,牵涉部门太广,所以该议案一直在各部委之间辗转,调整的品类和幅度也因此迟迟没有最终定论。而经过一年多的协调后,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进口税调整并不会采取“一步到位”,将关税降低为零,而是把基本降低幅度定在2%~15%左右,首先破冰的商品品种将是关税较高的化妆品、高档烟酒等品种。 奢侈品关税降价之争2011年6月15日商务部发布消息称,中国中高档商品的进口关税将进一步降低,这是大势所趋,各个部门对此有共识。由此引发奢侈品关税将下调的解读。此后有报道称财政部官员“没听说过要降低中高档商品的进口关税”。6月24日,商务部官方网站随后刊载文章,援引专家的观点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应调降商品进口环节税。6月30日,财政部官方网站也刊载文章,称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不但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现状

1.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

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温饱,对于奢侈品的需求非常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从1991年至今,国内奢侈品牌逐渐登陆中国,并在国内市场设立销售点,奢侈品的消费概念在中国大陆蔓延开来。近10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迅速增长,由于中国市场大、人口多、需求多,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奢侈品的主要消费国。虽然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刚刚起步,却以成倍的增长速度跃居世界第二奢侈品消费国。

2.中国消费者不断提高对奢侈品品牌的认知度

国际奢侈品牌瞄准了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消费力,在欧美市场不景气和人口低增长的情况下,加大了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世界奢侈品通过展会、精品店、发布会等途径大力宣传,尤其在中国的发达城市,奢侈品消费成了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重要方面,并自觉的关注奢侈品,使奢侈品品牌的认知度不断提高。

3.奢侈品消费人群年轻化、贵族化。

奢侈品对消费人群有较高要求,购买者必须具有生活必需之外的财产,奢侈品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受起的,它所面对的消费阶层主要是中产阶级。最先购买奢侈品的是企业家、明星或官员,也有一些炫富心理或攀比心理较强的普通人。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奢侈品当成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和高品质生活追求。在奢侈品消费群体中,高收入高学历的年轻人群所占比重最大。

二、中国奢侈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1.消费心态不成熟

一些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是虚荣心在作祟。尤其是年轻人群,消费水平没有达到购买奢侈品的标准,但奢侈品的高调奢华使许多消费心态不成熟的人群跟风耍酷,妄图以消费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满足虚荣心。另一种是具备奢侈品消费条件,但不按生活实际需求选择商品,由炫富心理造成的购物欲导致大量奢侈品闲置,资金外流。 2.奢侈品消费以产品为主

奢侈品消费者大多比较盲目,具有追求最新、最流行产品的特点,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不断追求时髦,把奢侈品消费仅仅停留在产品消费上,没有真正了解奢侈品消费的本质――贵族生活姿态。在西方,奢侈品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于体验式消费,如奢华浪漫的旅行经历、高附加值的奢华服务等,不仅仅是购买产品来体现富有,而是全方位的贵族生活方式。

3.对奢侈品的消费不断升级

我国大部分奢侈品消费者都是购买国际大品牌的服装、包、手表、化妆品等,受国外消费理念影响,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方向和领域也在不断变化,有少数奢侈品消费者已经从中小产品消费转向资产消费,比如豪车、豪宅、游艇婚礼、私人飞机等。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的富裕程度已经逐年递增。

三、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理性思考

1.奢侈品消费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们选择的道路就是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这一路线来看,奢侈品消费人群代表了先富人群,先富人群的奢侈品消费能力越高,越容易引领社会阶层消费潮流,引领时尚,使后富的人群有更大的生活品味诱惑,也率先选择了未来的生活方式。尽管这部分人数量很少,但也能拉动经济的增长。

2.奢侈品消费对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奢侈品消费目前不适合还在经济起步阶段的中国。在我们的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奢侈品消费会扭曲人们的消费观,助长攀比消费行为和炫富风气。奢侈品消费易造成资金外流。中国的奢侈品主要都是进口商品,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容易被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套取中国钱款。奢侈品消费会引来社会底层人民的敌视,激发社会不平等问题的矛盾和冲突。

3.奢侈品消费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

由于奢侈品的生产成本较高,主要依赖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奢侈行为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隐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大规模的奢侈品消费必须遏制。通过加大税收、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品味、健康宣传引导消费等抑制奢侈品消费膨胀,比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追求勤俭低调、朴素自然。

第二篇: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行为的调查

在现实社会消费中,奢侈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尽管有各种社会与经济因素在影响奢侈消费,但是当代大学生追崇奢侈消费的行为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然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奢侈品的消费到底在他们心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在此,就围绕着奢侈品消费的主题,给广商大一,大二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

据点差问卷中显示的数据,我们有了以下几点突出的发现。

第一,无论男女都存在有奢侈品的消费,只是男同学注重于高端的电子商品和体育用品上的消费,而女同学注重于包包,服饰,鞋和化妆品的消费。

第二,奢侈品的消费大都出现在家庭收入在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对奢侈品的要求不仅是在数量上的,奢侈品的质量大学生们也很注重,有时甚至会为了购买奢侈品而透支消费。

第三,大学生的奢侈品的购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攀比,想着别的同学有的我也要有,炫耀和展现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并且最突出的是女同学都买奢侈品的目的是自我体现,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

大学生追求名牌,爱好攀比,进行奢侈品的消费,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逐渐呈现多样化,大学生为了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知节制的去购买高档的名牌商品,并且大学生必然会被新鲜独特的事物所吸引,而风格突出、极具特色恰恰是奢侈品本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正好满足了大学生的虚荣心和求异心理;另一方面,社会上奢侈风气的风靡深深影响了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学生之

间相互口传和电视等传媒的鼓吹,更加深化大学生对奢侈品的渴望。然而并不是说追求奢侈品就是不健康的,奢侈品是高度城市化的产物,小地方的学生要融入大都市,观察品质生活,追击时尚很自然。这可以提高个人的品味和对事物美的欣赏,在大学生对奢侈品的要求可以看得出来。在追求奢侈品中,大学生们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带来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但必须知道的一点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奢侈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随波逐流,形成相对健康的消费观。 总的来说,要大学生正确对待奢侈品的消费行为,必须要各方的力量配合:

大学生要树立健康的消费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正确看待奢侈品的消费行为,对自己的消费做出详细的记录,约束不理性的的消费行为。

学校应该要加强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教育,整理不和谐校园风气,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增强学生理性的消费观念,抵制不合理消费。 社会奢侈消费风气也应该大力整顿,努力改善社会不良风气。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奢侈消费行为更多地具有时代赋予的色彩,但是,这样的消费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方向性的错误,必须找出其中的原由并进行科学的引导才是当务之急。

石文雅11251218123

第三篇:奢侈品在中国真实的消费情况你了解多少?

上世纪90年代,模仿着香港半岛酒店的格局,北京王府井的王府半岛酒店将地下

1、2层改建成精品廊。

1992年,LV进驻精品廊,意味着一个开端。此后多年,尽管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进入中国,但大多数专卖店依然聚集在豪华酒店的大堂里,针对的也主要是外国人。

2000年前后,奢侈品牌将目标转向中国大众人群。

不乏这般景象:月薪不过三四千元的白领,吃咸菜、泡面,省下几个月薪水换来一个LV包,再背着包去挤地铁、公交。

新闻则说,由于中国买家越来越多,法国奢侈品商店不得不限制人流量,并改变多年惯例,周末继续开门营业。

满城尽是LV

2004年,在法国学习奢侈品管理的欧阳坤回到中国。“那时的富人,还觉得奢侈品就等于浪费。也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现任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的欧阳坤说,当时,市场上还是假货横行,“满城尽是LV”。

著名品牌设计公司捷登设计总监Raymon曾说过:高昂的关税导致中国市场上的奢侈品比国外贵,在巴黎的LV门店里,商品价格会比北京门店低40%,比香港门店低30%,离境时还可以享受12%的消费退税。但现实却出乎欧阳坤意料,价格劣势根本不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障碍,“谁都没想到,中国二三线市场居然爆发得如此激烈。”

2009年,奢侈品品牌在世界各地均受重创,欧洲的奢侈品销售分别下跌了4%,美国的下跌了20%,欧洲下跌了15%到20%。唯独中国的销售上升了20%。

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

截至2011年12月底,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全球居首。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说,在2012年,元旦、春节、情人节带动的持续消费高峰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将达146亿美元以上。

法国里昂证券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达到近1700亿欧元,全世界44%的奢侈品将卖给中国人。

2010年,LV在中国的28个城市拥有35家门店,销售额已占到全球销售额的近四成,而传统奢侈品消费市场欧洲和美国,所占份额分别是19%和23%。

截至2011年6月底,PRADA在中国的销售额为2.23亿欧元,同比增长了38%。PRADA首席执行官CarloMazzi还表示,未来两到三年,PRADA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的年销售量将增长3倍以上。

单以国内数据评价中国市场对奢侈品牌的贡献,并不全面。因为欧洲和美国的奢侈品销售额,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支撑着的。

在韩国的免税商店里,消费额占比最高的游客已经由日本人变成了中国人。在海外媒体的报道中,由于中国人喜欢卡地亚,于是卡地亚在韩国免税店的销售额排名迅速从原来的第十上升为第一。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主管经济、财政、商务的官员GianfrancaD’Ignazio在世界奢侈品协会的一次报告发布会上说,意大利生产的奢侈品,60%卖给了中国人。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显示,2010年,亚洲人在欧洲市场购买了690亿美元的奢侈品,其中,中国人累计消费了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

争夺二三线城市

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大幅扩张已成大势。

“七成以上的奢侈品牌在今后一年里,会把原来在日本的开店计划转移到中国。”欧阳坤说。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品牌COACH计划未来几年中,每年在中国新开30家左右的门店,新店将主要开设在

二、三线城市。目前,COACH在中国的店铺总数有60多家。PRADA则计划未来两年内,将专卖店数量从目前的15家增加到45家。2009年,BURBERRY在中国内地拥有50家专卖店,但该品牌的计划是短期内将专卖店数量增加到100家。

“这些品牌主要的扩张方向就是二三线城市。”欧阳坤说,现在,宁波、杭州这些二线城市,拥有的奢侈品牌数量,早已和上海、北京不相上下。

从商业角度看,奢侈品在二三线城市的拓展,明智且成功。

在《2010-201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城市调查报告》中,中国奢侈品消费能力前三分别是杭州、温州和青岛。

麦肯锡的调查显示,2015年,75%的富人将生活在二三线城市及一些非沿海城市,其消费能力几乎等同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同等收入的消费者。高盛则预测,中国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人会从4000万增至1.6亿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2010年,GUCCI在温州开了专卖店,不到半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在郑州的专卖店,开业前3天,每天销售额都过百万元。LV在成都的旗舰店,试营业一天半,销售额500万元,其成都直销店的年销售额9亿元,但LV全球

2 最赚钱的专卖店却是在温州;杭州大厦一楼,六七成的奢侈品专卖店,都是全国单店销售冠军,一个月销售额三五千万元都很正常。”美国杰傲商业咨询公司CEO赵彦兵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赵彦兵在国外奢侈品行业工作多年,2008年成立现在的公司,专门在国内为二三线地产商和奢侈品牌牵线搭桥。

快速度和差服务

2008年前后,奢侈品牌不惜重金大规模收回国内代理权。

在这波代理权收回潮中,最令人瞩目的事件包括:2007年,阿玛尼在中国成立独资公司,并宣布开设直营店;2008年1月,万宝龙收回上海国瑞信钟表有限公司的代理权;5月,COACH宣布收购香港俊思代理的中国香港、澳门以及内地的COACH零售业务;这一年,登喜路也逐步收回温州、宁波、杭州地区的代理权。

2010年7月,BURBERRY以7000万英镑收购其特许经营伙伴KwokHangHoldings(国行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内地的Burberry特许经营店。

“当时,奢侈品牌的普遍说法是,专注于逐利的代理商无法在品牌培养、形象维护等方面与品牌达成一致。言下之意,就是代理商只专注于短期利益,而无法帮助品牌成长。”赵彦兵说,但在收回代理权之后,奢侈品牌在品牌形象、服务上也没什么变化,“唯一的变化,是奢侈品牌开店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以奢侈品“代购”为业的吴筱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奢侈品牌在中国的服务质量只能用“差”来形容。

“在欧洲,人们对奢侈品的理解是:值得维修的产品。专卖店工作人员对来维修产品的顾客也格外热情,因为这些人都是品牌的忠实顾客。”吴筱葭在欧洲已9年,也去奢侈品专卖店修过太阳镜、钢笔、皮包等多件奢侈品。

“不需要发票,随到随修,效率非常高,一般不会收费,即便是大修大补,维修费也低得让你不好意思。”莫筱葭在回到中国后,享受到的却是“路边摊”的待遇。

“在法国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却需要你等上1个多小时,然后对方才告诉你,还需要再等两个月,昂贵的维修费用,就更不用提了。”

“再过几年,海外代购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就是因为在国外买的东西,国内的专卖店根本就不给你修。”吴筱葭说道。

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这说明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的忠诚度很弱。欧阳坤说,这虽然也是奢侈品新兴市场普遍的问题,但就中国而言,奢侈品牌本身没有细心经营客户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服务没做好,奢侈品牌的品牌形象也没维护好。

除了服务档次与价格不在同一档次,备受指责却并无改进之外,奢侈品牌还不断爆出更多的负面新闻。

2011年10月,GUCCI在深圳的旗舰店就被爆出虐工丑闻。在GUCCI专卖店离职员工公开发表的《集体辞职的古驰员工致最高管理层的一封公开信》中,这些员工举出多条实例指责GUCCI无视员工“正常的生理需求”。

这个被称作奢侈品“血汗工厂”的事件,结局只是古驰中国总部公关部发布了一份声明,称GUCCI“不允许也不会容忍投诉中所陈述的不当行为。古驰已经对相关投诉做过详尽的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撤换有关的管理人员及店铺主管、建立和公司高层直接而保密的对话渠道等。”

至于调查结果如何,是否会对员工进行赔偿,GUCCI都没有提及。

最后一次圈钱

高昂的价格配上不上档次的服务,再加上大规模的开店计划,让业内对奢侈品牌向二三线城市的挺进有了别样的解读。

在赵彦兵看来,奢侈品牌收回代理权,再大规模进入二三线城市,其实是奢侈品牌沉沦前的最后一次圈钱运动。

大多数情况下,奢侈品牌开店,非但不要承担巨额成本压力,反而从一开始就能赚一笔。

奢侈品牌开专卖店,最大的成本就是租金和铺货。目前,上海恒隆广场一楼的租金大约是每天每平方米10美元,二三线很多城市的租金不到其1/5,而营业额却能达到上海专卖店的2/3。上海富客斯集团CEO陆强说,此外,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对奢侈品牌的追捧,以及他们相互间的竞争,也给奢侈品牌提供了大量的好机会。

在浙江一家购物中心担任招商部门副总的卢春华对此深有感触。

“房地产开发在向二三线城市挺进,在奢侈品牌招商时的坏习惯也照搬到了全国各地。”卢春华说,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奢侈品牌进驻一向被认为是让商业地产增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楼有多少奢侈品牌专卖店,直接影响到整个物业的租金水平。”卢春华说,但奢侈品牌只有那么多,所以在上海,开发商为争夺品牌,还必须“倒贴”。

一般情况下,开发商要以每平方米2万元的标准补贴奢侈品牌的装修费,如果品牌在中国采用代理制,开发商还要额外支付给代理商200万到300万元的代理费,有的品牌开设专卖店时的第一批备货,还要开发商买断。

“奢侈品牌开店,不但不需要成本,而且还大有赚头。”卢春华说,由于一线城市商业地产招商竞争激烈,“后来连品牌的广告费、活动费,也要开发商分担。”

在北京、上海,开发商可以堤内损失堤外补,“引进奢侈品牌虽然赔钱,但可以拉高其他楼层的租金。”

在二三线城市,实现这样的平衡却比较难。“很多商业物业里,一楼满满当当,金碧辉煌,二楼、三楼却空空荡荡,或者一楼是国际一线品牌,二楼就变成了不知名品牌。”卢春华说,虽然对奢侈品牌圈钱和苛刻的指责一直存在,但这种模式却已然在全国愈演愈烈。

向二三线城市的扩张,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也加速了奢侈品牌在中国“平民化”的过程。

“未来一到三年,奢侈品牌流失最高端客户,转而把二三线城市作为市场重点,以维持销售业绩的做法,将成为常态。”欧阳坤说,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如果奢侈品牌无法将新增消费转变为忠诚客户,那这样的发展可能很快就会走到尽头。

欧阳坤说,“LV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门店,每年销售额都会下滑5%到10%左右。虽然他们也很着急高端消费者流失,但这个趋势不易逆转。”(作者单位:捷登设计)

第四篇:奢侈品消费

奢侈消费在中国 与西方奢侈品消费的区别

西方人消费名牌的年纪偏大,身份偏高,种类偏多,东方人则年龄偏小,身份偏低,种类偏少。

中国的名牌店在豪华建筑物内建店中店的形式,一道道森严的围墙使得这些精品店因重重设防更显尊贵,似乎不这样不足以表明名牌的地位。西方的奢侈品消费则不像国内这般正襟危坐,就像国外的高级社区和大学都没有围墙一样。

深谙名牌之道的人超越了以物论物的阶段,会透过名牌看名人与名牌的关系,看经济背景人性善恶,看生活方式的不同表现,认同名牌所蕴藉的文化内涵。

在国外,人们的实战经验较国内远为多。即便是位于贫民区的百货公司,也有专门的柜台出售各种各样的饰品。在国内,生活方式相对粗糙,好容易出现了“小资”一族,还被人们揶揄批判着。 世界奢侈品在上海 NO.1 I.T店 奢华指数:★★★★★

来自香港的I.T是一家云集世界一线品牌的名牌店铺,位于上海新天地南里,三层楼的深灰色玻璃外墙尊贵典雅。

I.T吸引了无数上海媒体和国外媒体的关注,但低调的作风让它很少接受采访。

I.T经营的品类非常专一,只包括时装和配件两种,一层全部是各大品牌的当季新款时装有我们熟悉的ANNA、SUICD、GUCCI、CHANEL、PRADA等等,也有国内比较陌生、但在欧洲鼎鼎大名的SONIARYKIEL、CHOLE、Blumarine、Missoni、DrieVan Norten等等。这里的品牌陈列非常简单,同一个品牌的时装全部放在一起(鞋子等配件则在楼上统一展示),旁边有吊牌标明是哪个品牌。

I.T的营业时间上还可以看出它的奢华属性,上午11时到晚11时。 NO.2 恒隆广场 奢华指数:★★★★★

恒隆是浦西第一高楼、它不仅仅成为国际顶尖品牌在上海的汇聚地,更主要的是,更青睐具备个性化的商品,在恒隆购物不仅仅是有钱、有身份的象征,而且是有文化有品位的象征,恒隆正在成为上海真正高级时尚的控制中心。

在外面看,LV、Cartier、HERMES、CD的巨型广告牌,丝毫不输国际城市水准。

恒隆从B1到5层都是商场,法国Cartier、德国Escada/意大利Agnona、英国Dunhil、 美国BCBG、西班牙Loewe、DIOR、LANCEL、BOSS/ TODS„„诸多国际著名品牌都可 以在这儿看到。一层,这里完全是顶级名牌,往楼上走,品牌的价位要稍低一些,但更注重个性化的定位,使得许多藏龙卧虎的牌子都潜在此地。 恒隆还是沪上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 商务写字楼,office里的金领白领们就是支持楼下生意的重要人群。 NO.3 美美百货 奢华指数:★★★★★

上海滩多年的昂贵商场曾经开上海奢华消费之先河,刚开张时,被老百姓称为贵族商店。美美地处淮海中路和常熟路路口,以女装见长,聚集了大约30多家国际品牌。好玩的是它坐落在街角一栋普通的住宅楼下,和市井生活为邻,装饰着白领的衣橱,也挑动着他们的欲望。除了GUCCI、PRADA这样比较时髦的牌子,一般的世界名牌在美美的货品都比较保守,服装看上去有些老气,对于潮流人士来说,可穿性不强,倒是很适合40岁往上的人士的口味。 NO.4 连卡佛 奢华指数:★★★★

坐落在淮海中路大上海时代广场之中的连卡佛是很多时尚中人最喜欢的宝地之一。这个占据了时代广场二层和三层的店中店是著名的时尚百货公司,在香港不乏它的踪迹,但目前在内地只有这一家。连卡佛不仅云集了很多一线品牌,而且最可爱的是,里面有专门的售卖鞋子和包包等配件的区域,想想看,当几十个品牌的漂亮鞋子乖乖地聚在一起,难道不足以晃花女人的眼? NO.5 锦江迪生 奢华指数:★★★★

锦江迪生在淮海路的北边,长乐路和茂名路的交叉处,南面是上海有名的新老锦江饭店,四层的砖红色建筑是典型的欧式风格。它的设计正适合欧美服装专卖店的准则,闹中取静,尊贵典雅。里面有4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和美美百货相反,锦江迪生的侧重点是男装,其中西武百货是上海唯一的一家 。旁边就是有名的小店聚集地长乐路和茂名路,但锦江迪生依然保持着11点钟才开门的传统。 NO.6 中信泰富 奢华指数:★★★★

紧邻着恒隆的中信泰富虽然也拥有一众国际品牌,但显得没有多少自己的特色,尽管 也有Cartier这样的奢华品牌在一层坐镇。但和恒隆不同的是,中信泰富楼上的奢华品牌比较少,倒是有很多比较大众 的品牌。和恒隆相同的是,中信泰富楼上也是高档的写字楼,内地人、香港人、外国人,共同形成了上海顶级消费区。 NO.7 国金中心 奢华指数:★★★★★

上海国金中心商场由新鸿基地产开发,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国际金融区,并成为浦东这个繁盛的商业地域一个世界级地标。

目前商场首层已汇聚了25家世界级品牌旗舰店,包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儿(Chanel)、爱马仕(Hermes)、古驰(Gucci)、普拉达(Prada)、卡地亚(Cartier)、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萨尔瓦多、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蒂凡尼(Tiffany) 、登喜路(Dunhill) 、博柏利(Burberry)及多喜佳伴纳(Dolce & Gabbana)等。

近年来,奢侈品逐渐流行开来,成为白领小资们追逐的对象,这不仅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还与现代人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质有关。或许有人并不赞同购买奢侈品,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其实,奢侈品大多与个人的喜好、品 ...

近年来,奢侈品逐渐流行开来,成为白领小资们追逐的对象,这不仅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还与现代人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质有关。或许有人并不赞同购买奢侈品,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其实,奢侈品大多与个人的喜好、品味和生活质量有关,与价格的关系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试想,穿着喜欢品牌的衣服走在街上是一种快乐的心情,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对自己有益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在,国内的奢侈品行业还远不及国外发达,尽管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能力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人富起来了,中国的高消费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下一个增长点,西方媒体甚至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将代替美国纽约成为国际时尚中心。美国一直走在时尚的前沿,至于以后北京是否会替代纽约的位置还未可治,但是纽约是现在的时尚中心这一点不可否认。

那么,如何能买到称心如意又价格实惠的奢侈品呢?代购无疑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比起托朋友碍于情面,私人代购不安全的考虑,专业的代购网站将成为小资们的最好选择。有人说,海南岛已经实行离岛免税的优惠政策了,那不是合算多了?我们来看奢品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shepinhuichina 的王小姐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离岛免税固然是个很好的选择,但这只对去海南岛游玩又喜欢购物的小资们来说的,考虑机票、限购数额(5000元以上)、限值限品种、限地点、运费等因素,不仅花费的不是小数目,而且无端增添了很多麻烦,还不能尽情随意选购。而代购网站则把这些问题全避免了。以奢品汇为例,无运费的困扰,直接将货物送到您的家门口;无限购金额和数量,而且支持货到付款,只要您喜欢就可以随心购买;无奔波劳累的辛苦,只要关注微信公众平台,选择您喜欢的商品就可以,方便、快捷;无品种限制,网站上品种繁多、种类丰富,只有您想不到的没有您买不到的。另外,与国际大品牌合作的好口碑,专业团队的贴心服务,自动、专业、无人工干预的购物流程,最重要是还免税,所有这些都让您无任何后顾之忧。

第五篇:奢侈品消费调查

中国人对购物,尤其是购置奢侈品的狂热,绝不是这个春节才开始“井喷”的现象。“2010年6月至今,欧洲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的65%属于中国人。”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欧阳坤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几年内就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该协会的最新调查还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的年轻25岁。

消费心理是关键

世界奢侈品协会对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约10000元的消费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的年龄在25到28岁之间。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年轻化的速度更令人惊讶:在2007至2010年间,中国奢侈品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由35岁下降到目前的25岁。

“在未来3到5年内,25岁到30岁的消费者将成为我国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欧阳坤说,中国奢侈品消费主要以服饰、香水、手表、皮具等小件个人用品为主,欧美消费者则主要以买豪华地产、汽车、贵重珠宝等顶级奢侈品为主。

在欧阳坤看来,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富二代”之间的攀比,他们首先通过奢侈品进行自我身份攀比,进而攀比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在欧美,父母给孩子买奢侈性消费品的很少。而中国的第一代富豪则不同,他们希望孩子能享受这些。”欧阳坤说,“中国人是否购买奢侈品并非取决于他们的收入和年龄,而是消费心理。”

在奢侈品购买大军中,还有大量年轻的“追逐者”。他们用于购置奢侈品的消费比例,往往占个人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高校教师王丽(化名)就有两只LV的包。第一只是托出国的朋友购买的棋盘格花纹的基本款,4000多元。一天她拎着这包坐地铁,听见两个姑娘议论,“买LV还坐地铁,肯定是假货”。次日,她就去当地最贵的商场,花5500元买了一只款式完全相同的LV包,只有花纹不同。“这只是老花的,是LV的经典图案!”王丽这样强调。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2010中国奢侈行为心理趋向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国青年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品牌文化不重要,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它是奢侈品就行,最大的卖点就是“必须是圈子里公认的奢侈品”。

调查还显示,中国二线城市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不断增加,其2010年的人均消费支出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同等收入水平人群。

在这样热烈的购买氛围中,中国几乎成了“奢侈品业的天堂”:去年,几乎所有在中国落地的奢侈品牌都获得了两位数增长;中国市场占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份额已达15%;中国成为保时捷(Porsche)全球第二大市场,一年售出14785辆汽车;路易威登仍是中国消费者最想拥有的奢侈品牌„„

此外,奢侈品在中国还“踮着脚尖走路”,节省其他成本。据介绍,有些奢侈品牌在中国投入的广告费非常少,但很多杂志为了抬高身价,显示其“高端性”,免费为奢侈品打广告。一些商场则推出免租、送装修等政策鼓励奢侈品牌落户。

三个动因:送礼驱动、身份地位的彰显、自我奖励及对品牌的认同是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三个动因。商务送礼这一动因背后,部分官员群体被认为是奢侈品的实际消费人群之一。

根据此前纪检人员的披露,为了给“不太方便”在奢侈品店自由购物的官员提供方便,以奢侈品送礼行贿的手法也在创新。奢侈品店的一个潜规则是,商人在店里开一个私人账户,这个账户代码在同品牌所有门店通用,如有“关系官员”购物,只要说出代码,就可将账单记在商人名下。

济南奢侈品销售地点主要是在恒隆、贵和、银座商城,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箱包、手表、化妆品、饰品和服饰。其次是极少数的专卖店。寺库有专业的鉴定中心,保真,而且在价格上这也是明显的优势。

网站竞争对手众多,鱼龙混杂,相比其它网站寺库有稳定充足的货源,坚持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口碑是立足的根本。

根据个人分析,由于济南是山东政治中心,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山东省的各政府机关部门是最大的潜在客户。应该围绕他们有一套私密性强的营销方案。济南有意向可能合作的行业:金融投资担保、加工贸易、地产开发和建筑商、高端家居大型机械销售。购买的主要用途:个人收藏、交往馈赠、营销公关。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传统的店面销售,寺库跟他们的优势就是正品保真物美价廉,拥有自主的专业的鉴定机构,可供收藏爱好者的寄卖,充分运用这些优势,采取合作会展以及会员制的方式拓展业务。

2012.2.2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产企业劳动合同书下一篇:社保转移接续联系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