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地质灾害论文

2022-04-25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灾减灾地质灾害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章在分析了泉州市地质灾害概况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泉州市近五年来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存在主要问题的调查研究,结合泉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的特点和防治现状,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与建议。

防灾减灾地质灾害论文 篇1:

地震多发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

【摘  要】地震对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研究表明,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各类基础设施的破坏、地震次生灾害以及震時和震后的社会管理薄弱等方面。本文主要就地震多发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震多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

前言

我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境内地震具有频次高、灾害重、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急剧增多,频发的地震灾害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极大的威胁。

1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相关概念

所谓防震减灾水平,主要指的是一个城市具备的抵抗地震的总体水平。结合地震灾害对于一个城市所造成的破坏以及损失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城市对于地震的抵抗度。(1)在一次地震事件中的伤亡人员总数。(2)地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3)地震之后恢复社会正常运作所必需的时间。地震为一类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其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但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较小,因此不可为了过度追求高防震减灾水平,而不顾及经济投入,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平衡。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即便一个城市拥有了足够强大的防震减灾壁垒,也无法保证地震后无人员伤亡、不存在任何经济损失以及灾后不需要任何恢复时间。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概念主要指的是以上三个要素能够控制在既定范围之内,该程度就是社会可接受水平。所以说,一个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大小,主要是相对于社会可接受水平而言,且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也是相对于该城市可能会遭遇的地震强烈度而言的。

2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防震指标具体内容全面围绕以上三个评价准则,提出影响大中型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经济、社会工程和非工程的具体化内容。上述内容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素:震后应急与恢复能力、非工程减灾能力、城市社会经济抵抗地震能力、城市工程抗震水平、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地震危险性评价水平。同时可以利用一些通俗易懂、可以测量的指标来替代上述因素以及子因素,制定指标体系的详细化内容。在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制定过程中,可以利用分层次探析法完成该项工作。有学者提出了3个评价标准和6大系统权数,并利用与之相应的方法全面确定了6大系统权数各个分项的内容。权数情况结合地震灾害实例以及经验,可以制定出各个指标评价的标准,形成整个城市防震减灾水平具体指标和相关内容。

3在进行地震活跃层的研究和地震的评判工作

3.1对于活跃地质层的探测和对于灾害程度的评估

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说明,有些地区处在地震断裂带上,会有可能随时伴随着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这就要求在断层上的城市建设质量要达到另一层面的水平。同时,在科学化的层面来说,相关人员要实现精准探测,对断裂层高的领域要进行实时探测,对地震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危险性进行评判,从而做出一定的对应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对本地区灾害的提前预警,并做好备案措施,以及修建灾害预防和疏散建筑,以达到如果发生灾害后能将可能性降到最少。

3.3对于活跃地质层的探测和对于灾害程度评估的注意层面

各类地质灾害评估所成立的地质灾害评估小组都是由政府成立的,所花费的费用也都是由国家拨款,这就要要求对于评估小组的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要完善对于灾害预防和评估的小组的制度上的建立和监管层面上制度制定。以确保工作做得有效和对人民有意义。还有另一个层面就是对于灾害的评估要尽量做到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对于灾害评估出来的数据要有科学依据和准确性,不能在人们中间制造恐慌和随意散播有关地震灾害发生的谣言,以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4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

4.1牢固树立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理念

要坚持战略思维,将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全面推进。要坚持底线思维,针对有些地方小震致灾、中震大灾、大震巨灾的实际情况,主动排查、主动防范、有效应对,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灾害风险。要坚持创新思维,推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科技创新、体制创新。要坚持辩证思维,既要清醒认识地震活动的瞬时性、毁灭性,也要充分认识有效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可行性、实效性。要坚持法治思维,建立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建立政府的监管体系,实现专业主导、行业分治,政府社会个人风险共担。要坚持全球视野,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我国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水平。

4.2不断完善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机制

坚持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防震减灾能力的体制机制问题,营造良好的防震减灾新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风险分析机制,建立涵盖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防震减灾社会科学领域的灾害风险分析系统论方法。要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在大应急体制下,及时修订防震减灾规划及应急预案,加强城乡地震灾害管理和地震巨灾保险,建立涵盖中央与地方、平时与战时、官方与民间、内部与涉外的协同管理机制。

4.3切实提高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能力

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实施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要提升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加快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要不断提升陆海一体化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地震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稳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各项工作。

结束语

地震对于我们而言是一次灭顶之灾,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弱小从这一刻显现无疑,但是,要协同前进,积极地研发新型材料以减少最大程度的伤害。与此同时,要吸取教训,多植树造林,减少对于地表和地层的破坏,保持一个较为稳固的底地层。

参考文献:

[1]周强,闵全环,熊拥军,等.江西典型村镇既有房屋抗震性能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8,27(1):96-105.

[2]罗开海,保海娥,左琼.我国建筑抗震设防水准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展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38(4):43-49.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作者:鞠文博

防灾减灾地质灾害论文 篇2:

泉州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现状与对策研究

文章在分析了泉州市地质灾害概况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泉州市近五年来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存在主要问题的调查研究,结合泉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的特点和防治现状,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与建议。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由于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部边缘地带,境内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具有发育地质灾害的自然地理条件。近年来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国土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大规模的工程建设、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形势不容乐观。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扎实推进,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这对防范各种地质灾害和减少灾害损失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通过对泉州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地质灾害防治特点进行对策研究,可为今后进一步提升泉州市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参考。

1泉州市地质灾害概况

泉州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即洛江、南安的西北部和安溪、永春、德化等区域,其他县(市、区)也有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集中在房前屋后高陡边坡、低洼地带、山边、河边、沟口、低等级公路两侧等区域,防治形势比较严峻。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泉州市共有地质灾害点1726处,高陡边坡点7818处,共计1.58万户7.92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威胁。全市地质灾害隐患主要以房前屋后高陡边坡为主,约占总数的83.7%,崩塌、滑坡次之,约占总数的14.8%,还有少量的泥石流、地面塌陷和不稳定斜坡。2013年至2017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78起,其中滑坡55起、崩塌20起、泥石流2起、地面塌陷1起,共造成10死5伤,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2泉州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现状

2.1完成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泉州市于2015年完成以县为单位的全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0000)工作,并通过年度经常性的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工作,以及对新出现的灾情险情开展应急调查,摸清了直接威胁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灾类型、规模和分布,实现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和更新泉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适时调整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同时,依托福建省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地质灾害相关数据、信息的数字化管理、资源共享和实时更新,大大提高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效率和相关决策的科学性。

2.2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和预案体系

泉州市目前已建立市、县两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报系统,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较为精细地细化到乡(镇)一级。通过总结分析往年工作经验,2015年泉州市国土和气象部门制订了《泉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发布标准(试行)》,综合实时雨量和预测雨量等气象情况,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警水平,为地方政府转移群众、应急准备等工作提供参考。市、县两级政府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各乡镇的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等预案体系不断健全,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趋于常规化、经常化,地质灾害防灾水平和应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3实施地质灾害居民搬迁和工程治理

泉州市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财政投入,以资金补助、减免相关款项等方式逐步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居民搬迁安置工程。据统计,2012年至2016年,全市共搬迁安置了413处地质灾害点的830户3640名居民,累计投入资金1.37亿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682万元,新建住宅面积11.29万平方米。同时,泉州市在市、县财政投入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补助,开展重大地质灾害点的工程治理。2012年至2016年,全市共实施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10个,共获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2240万元。

3泉州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存在问题

3.1地质灾害防救联合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目前,在泉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国土、住建、交通、水利、气象、民政等防灾管理部门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个别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缺乏统一协调和防灾合力,气象水文信息和防灾减灾信息等方面的共享机制尚未形成,防灾减灾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应急救灾方面的工作衔接不够紧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工作机制和联合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3.2地質灾害防治专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由于泉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受人员、设备、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县、乡两级政府均有地灾防治工作人员,但人员数量与所辖范围内的地灾点数量不相匹配,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具备地灾防治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更是欠缺。部分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培训和指导,监测工作不够规范,影响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地灾防治资金投入不足且结构不合理

泉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点多面广,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山区地带,政府财力有限,一些县(市、区)是在遇到险情或灾情时才由政府临时调拨资金。许多重大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勘察、监测、治理、搬迁等工作经费捉襟见肘,项目无法及时开展。“重救灾,轻预防”的资金结构也不尽合理,救灾资金投入较多,预防资金投入有限,无法应对全市严峻的地灾防治形势。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特别是治理项目资金,很大部分靠上级补助,补助范围常常无法满足防治需要。

4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与建议

4.1整合防灾减灾资源,健全防灾减灾预警体系

要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水平,必须加强政府各有关部门间的协作和联动,充分利用已有防灾减灾资源,实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防灾效益。泉州市目前已建成的“泉州市晋江洪水预警报系统”,其雨量监测站已达80多处,加上气象、水文等部门已有的雨情、水情等监测站点,雨量监测站已覆盖全市范围,可迅速、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雨、洪时空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通过全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也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群测群防的监测网络节点,只要整合这些防灾减灾资源,基本可形成具有泉州市地方特色的地质灾害的预警体系。

4.2依托专业技术队伍,提高防灾减灾科技水平

针对目前地质灾害防治人员不足、专业不强的局面,可以通过调动从事地灾防治的专业单位、企业力量,由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明晰责任和义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督,专业队伍负责具体实施并对成果负责,参与到全市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搬迁治理方案制定等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针对当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手段不多、能力不足的问题,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投入,建立互联互通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可利用云平台、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分级分类监测,逐步实现群专结合、专业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局面。

4.3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地质灾害防灾意识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地质灾害减灾非工程措施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任务。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重点应放在山区乡镇、农村和中小学,重点针对基层乡镇干部、村干部和群测群防人员。要长期与集中宣传相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自救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经常组织各级政府有关行政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轮训,使他们基本掌握防灾减灾工作方面的有关要求和规范,增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动性和科学性。

4.4推进地灾防治社会化,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

防灾减灾是一项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减灾社会化,是现代灾害科学的重要观点。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筹集,应该在“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下,通过拓宽防治资金投入渠道,采取政府出资和社会、企业、个人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投资方式。通过增加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大力开展地质灾害搬迁治理工程,加大对搬迁户、治理项目以及简易降险的扶持力度。地質灾害防治还可适时引入灾害保险机制,通过实施范围广泛的灾害保险,帮助受灾单位和家庭恢复生产、生活,达到对当事人减轻经济损失和稳定社会的目的。

泉州市作为福建省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地区之一,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针对泉州市地质灾害特点和防灾减灾现状,今后泉州市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要着重通过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统筹管理能力,增加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提高防灾减灾技术力量和科技水平,尽快形成科学完善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化和社会化,从而提高泉州市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连锦华

防灾减灾地质灾害论文 篇3:

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思考

摘 要:近年来全球地震、海啸等重大灾难频发,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系统的规划建设日益受到重视。防灾减灾交通生命线系统是城市防灾减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在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及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梳理和解读,分析了既有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规划实践,对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提出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应尽快开展防灾减灾规划技术体系研究;尽快启动各类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开展全市及各区(县)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尽快完善现行规划编制体系;尽快出台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办法、技术指南或导则。

关键词:北京;交通;防灾;减灾;规划

Key words: Beijing, transport ; disaster prevention ; disaster reduction ; planning

1 前言

随着近年来全球地震、海啸等重大灾难的频繁发生,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与此同时,防灾减灾交通生命线系统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得到广泛认同。除了地震、洪水等区域性的重大灾害或灾难外,近年来发生在城市范围的因降雪、降雨引发的城市交通系统大规模长时间的瘫痪事件或交通设施损毁事件日益增多。笔者认为,这类事件也不容忽视,因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所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重大,可以说已经属于交通灾害的范畴。如北京市2001年12月7日的中雪导致的地面交通大面积瘫痪事件(图1);2004年7月10日的中雨导致的京城多处交通瘫痪事件(图2)。

从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来看,上述两起典型的交通系统大规模长时间的瘫痪事件,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给市民及城市相关部门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其中,2001年12月7日的中雪使整个城区的大街小巷成了阡佰相连的停车场;乘车出行者在路上耗费的时间比平时增加了5到10倍;由于道路拥堵,弃车步行,于深夜甚至凌晨才回到家的风雪夜归人不计其数。2004年7月10日的中雨使城区41处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21个路段严重拥堵,至少8处立交桥行车瘫痪,交通严重受阻;二环及三环路几乎全线瘫痪;很多底盘较低的车辆陷入水中不能自拔;一些立交桥下面的积水甚至没过了公交车的车顶;路边熄火的小客车随处可见;很多行人在很深的积水中艰难前行;受暴雨影响,43处交通信号灯出现故障;多处地面在暴雨过后出现塌陷,骑车及步行的市民陆续有人掉到坑里;此外,暴雨还导致地铁1号线万寿路站无法正常运营达20分钟。

如果说,上述事件仍未能够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的话,那么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的特大暴雨事件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一场暴雨的袭击,造成了特大自然灾害,给整个城市带来了重大的人员、财产和经济损失。暴雨导致北京道路交通系统遭受重创,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中断37处,道路塌陷110处;高速公路护坡水毁255处,县级以上公路阻断47条,路基损毁29.2万立方米,路面损毁47.7万平米,桥涵损毁159座,公路塌方1601处;乡村公路损毁更为惨重,其中道路中断159条,路基损毁23.4万立方米,路面损毁337.4万平米,桥涵损毁112座,挡墙损毁218处(16.8万立方米),公路塌方394处(18.1万立方米)。本次事件反映出部分山区公路系统规划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如部分山区乡镇和村庄进出道路单一,道路受阻或被毁后没有替代进出道路;部分山区道路局部为开山路段,或经过易塌方地段,强降雨时易引发山体坍塌、滑溜、滑坡等地质灾害,极易造成道路中断受阻,等等。该事件同时也反映出亟待规划建设完善的山区紧急疏散救灾通道系统、疏散救灾通道监测和管理系统等需求(图3、图4)。

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以及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一次又一次给北京敲响警钟,各级部门和各类专业都开始关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和相关研究工作。然而,我国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面的基础理论相对薄弱,实践经验匮乏。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方面更是如此,当前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很多,真正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化的理论体系尚需要一定时间。灾不等人,城市防灾减灾必须从规划做起,而交通系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生命线系统,尽快编制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迫在眉睫。

近几年来,北京在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虽然尚未编制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但已经在各区(县)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中纳入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内容。从各区规划成果看,不同的编制单位、同一编制单位的不同团队,对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解是不同的,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成果等也存在很大差异。不仅如此,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查和审批这类规划时也没有依据可循,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增加。显然,这些非常不利于北京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以及全市整体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在上述背景下,笔者认为,北京有必要从规划层面,对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及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从而有效促进北京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工作。

本文以下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及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系统回顾、梳理和解读,其目的一方面是理清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从无到有再到被关注和重视的工作脉络,另一方面是分析既有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为基础,结合笔者有关规划实践工作遇到的问题、体会和思考,对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借此促进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和相关研究工作。

2 近年来北京城市规划及相关研究工作

2000年以来,北京先后完成了《北京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全市11个新城的新城规划、全市各区县综合交通规划修编等规划编制工作,以及《北京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研究》等研究工作。

2.1 2003版《北京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在2003年编制完成的《北京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并没有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方面的内容,甚至没有应急交通方面的内容。

2.2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规划内容之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以下简称“2004版北京总规”)中,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为独立一章,内容涵盖防洪、地震、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多个灾种(但不含交通灾害)。交通方面的全部内容如下:

建立和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立体交通网络和紧急疏散交通网络,确保救灾道路畅通。

生命线系统综合减灾: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交通、水、电、气、热、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控系统,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政府管理。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设施和应急体系建设,增强城市承灾能力。

应急交通:提高交通设施自身的抗灾能力和可靠性;建立应急交通组织机制,制定应急状态下的交通组织方案,整体提高北京城市交通系统的应急能力。充分考虑特殊交通运输的需要,完善交通体系,保障城市交通系统运行可靠性和效率。

可以看出,2004版北京总规并未将城市生命线系统之一的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纳入,与交通相关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应急交通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要求,尚未提及紧急交通疏散救援通道和避难通道系统等防灾减灾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求。

2.3 各新城规划

2005年编制完成并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复的各新城规划,是2004版北京总规的下位规划,同时也是各新城的总体规划。在规划中,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也是独立一章,并对2004版北京总规中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一般细分为地震、洪水、气象等多个灾种分别进行规划。尽管如此,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仍未被纳入其中。只有个别新城在抗震规划中对连接避难场所的道路提出应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建设。

从规划实践来看,2004版北京总规和各新城规划中有关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内容的缺失,造成了规划部门在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控规等下位规划时,难以体现和落实交通系统防灾减灾方面的规划要求(因为没有上位规划需要落实,也没有法规要求这些规划应包含交通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

2.4 《北京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研究》

《北京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研究》是北京开展的首个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研究,2011年完成。研究重点有三方面:强化城市承灾能力的规划对策;灾害预报台网的规划保障措施;应急救灾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该研究在规划理念、原则、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遗憾的是2011年编制完成后至今,北京市并没有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防灾减灾方面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该研究的着眼点主要是宏观、战略性的规划探讨,尚不能真正直接指导总规、控规、专项规划等各类各层次规划中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

2.5 各区县综合交通规划

2012年,北京全市11个区(县)均完成了综合交通规划修编工作。与上一版综合交通规划不同的是,各区(县)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均将交通防灾减灾规划纳入其中。

总体来看,各区(县)在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5.1 规划内容和深度不一

综合交通规划阶段,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深度并没有一套明确的标准。此外,因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及深度与上位规划的内容、对下位规划的要求、其他防灾减灾设施的规划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而各区(县)的这些因素又各不相同,由此造成各区(县)综合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和深度存在差异。

2.5.2 规划思路和方法各异

各区(县)在规划思路和方法上存在差异,由此造成规划成果类型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例如,许多区(县)没有区分灾种进行交通防灾减灾规划,仅有门头沟区针对地震和采空区进行了防灾减灾通道规划。

2.5.3 防灾减灾通道分类和确定方法不一

各区(县)对防灾通道的分类、分级和含义是不同的(如:丰台2级,门头沟4级,密云、通州、大兴3级,平谷1级,东城2级,房山3级)。此外,防灾减灾通道的确定方法也不够科学。例如,并非所有的高等级道路均是疏散救援通道。又如,仅依据避难场所、医院来规划防灾救灾通道不够科学。

2.5.4 规划编制缺乏全局观念

各区(县)各做各的,没有从全市角度统筹考虑。因通道分类及标准不同,各区(县)防灾通道无法在全市范围整合形成“一张图”。硬性拼合后,进一步暴露出防灾通道凌乱、不成系统,无法形成全市范围的防灾通道系统。

3 对北京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

从上述可以看出:

3.1 北京市对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

从2003年编制全市综合交通规划到2012年各区(县)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交通防灾减灾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被关注和重视的历程。虽然这些工作还存在各种不足,但足见北京市政府及规划部门对交通系统防灾减灾工作的日益重视。

3.2 北京市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不健全

北京市现行的规划编制体系中,交通方面的专项规划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含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城市停车系统规划、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规划、公路网系统规划、公路主枢纽规划、机场系统规划、铁路系统规划等十余项专项规划,但却没有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由此造成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在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中的位置、定位、地位、编制主体、编制时机等均不明确。

3.3 北京市现行防灾减灾规划技术体系不成熟

虽然北京近年来陆续开展了一些防灾减灾方面的规划和研究工作,但整体来看,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技术体系尚不成熟,还没有一套科学、实用、公认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标准,亟待探索。

3.4 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技术规范、导则、指南缺失

目前,北京市尚没有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设计方面的地方性规范、指南或导则。现行的国家层面的相关规范主要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等。其中,《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从交通设施的抗震设防标准和要求、道路桥梁构筑物的抗震结构工程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尚没有从综合防灾减灾的角度,对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标准、防灾救灾通道系统的规划方法和技术要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和深度等进行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及《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对道路选线、城市主要出入口道路数量、地震设防城市的城市道路规划要求等进行了规定,但同样没有对防灾救灾通道系统的规划方法、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规定。对于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求,规范中虽然有所提及,但尚不够全面和细致,对于防灾减灾通道系统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意义非常有限。这些使得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缺乏依据,规划审批同样没有标准可依。

3.5 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是贯彻和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重要举措,必要而迫切

随着近年来各种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工作。2011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完成。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 〔2011〕55号)》,指出本规划的实施由国家减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工作。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围绕本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本部门规划为支撑,与本规划有机衔接。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民政部、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要求组织推动规划重大项目建设。该规划同时指出,要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提高城乡建(构)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灾害防御性能;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将防灾减灾与区域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城乡建筑和公共设施的设防标准,加强城乡交通、通信、广播电视、电力、供气、供排水管网、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城市、城市群、人口密集区、经济集中区和经济发展带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新模式。

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北京作为首都和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城市,确保城市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贯彻和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北京需要尽快编制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而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作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重中之重,其编制意义、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

4 对城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几点建议

基于前述分析,为促进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工作,从规划层面加强城市承灾能力,促进交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尽快开展防灾减灾规划技术体系研究

如前所述,现行的国家级规范和标准、北京市地方规范和标准中,几乎都没有明确提出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和深度,也没有防灾通道的分类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这使得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缺乏依据,规划审批同样没有标准可依。

基于上述,建议尽快开展两项工作。其一,尽快开展针对各层次交通规划(总规、控规、专项规划等)中的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深度、思路、方法的研究,为各层次交通规划中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其二,尽快开展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技术标准研究。包括防灾减灾通道的类型、划分标准、技术要求(等级、红线、管控要求等)。

4.2 尽快启动各类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需要以一系列相关规划为前提、基础、依据。包括防洪规划、避难场所规划、消防专项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气象灾害防灾规划、紧急指挥中心规划、医疗救护中心规划、物资储备库及防灾据点规划,等等。这些规划对防灾分区、防灾据点、临时性及永久性避难场所、医疗救护中心、消防站、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等防灾救灾设施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紧急联动等做出规划安排。而这些设施是确定交通系统防灾减灾各类通道(应急疏散救援主通道、备用通道,应急避难主通道、备用通道,应急救灾联络通道等)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些设施的规划布局和规模也需要各类交通防灾减灾通道的支撑。

目前,北京市尚未开展上述各类专项规划,这给控规中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内容的确定,以及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编制带来困难。因此,建议尽快开展上述各类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以确定全市防灾分区、防灾据点、临时性及永久性避难场所、医疗救护中心、消防站、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等防灾救灾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建设要求,以及危险化学企业、油气走廊等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设施空间布局及规划建设要求等,为后续开展全市和各区(县)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

4.3 尽快开展全市及各区(县)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

目前,北京市尚未开展全市范围及各区(县)范围的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虽然各区(县)在编制综合交通规划时将交通防灾减灾规划纳入编制内容,但并未达到专项规划的深度。

因此,建议北京市尽快开展全市及各区(县)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

4.4 尽快完善现行规划编制体系

建议将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纳入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中。明确其在现行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地位、作用,以及所处的位置、横向及纵向的层级划分。

建议在城市总规、控规、修规、综合交通规划中均纳入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同时建议将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并纳入总规中共同审批,要独立成章并明确强制性内容。

关于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建议在控规中对地块开口、建筑红线退让、相关避难场所及防灾减灾通道布局等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在修规中重点对应急通道的规划建设标准和要求、应急交通组织策略和疏散救援路线规划等内容进行研究;对于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市域、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等),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应重点体现在区域交通系统防灾减灾总体策略及整体格局、区域联防联控等内容方面。

4.5 尽快出台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办法、技术指南或导则

应尽快研究制定总规、控规、专项规划、片区规划、单体设施规划等不同层面的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办法,并在编制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规划编制技术指南或导则,服务于北京的各类、各层次规划中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

5 结语

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涉及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规划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最前端环节,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国内尚没有一个城市编制了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很多城市还没有意识到编制这类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首都,北京的城市防灾级别和要求最高,编制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最强。笔者认为,在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审批及实施管理等方面,北京应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本文针对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的讨论,主要目的是发现和梳理问题、总结经验、明确后续的工作方向、目标和任务。希望这些能够对北京以及国内其他城市的防灾减灾规划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对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何芩,张帆,魏保义,盖春英,等.7.21暴雨带来的城市防灾减灾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12,(5).

[2]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Z].2005.

[3]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研究[Z].2011.

[4]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各区(县)综合交通规划修编成果[Z].2011.

[5]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综合交通规划整合[Z].2013.

责任编辑:于向凤

作者:盖春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银行业改革增值税论文下一篇:历史知识体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