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2022-04-19

小编精心整理了《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发展智慧旅游正逢其时,大有潜力。充分捕捉机遇,清晰思路,谋划策略,应该成为哈尔滨当下的选择。为此应制定包括集成发展策略、全产业链策略、多渠道融资策略、人本化策略和均衡发展的系列策略。

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篇1:

谈电子商务在我国旅游业中的应用

摘 要:旅游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的旅游业取得了极大地发展,虽然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但是发展相当迅速,而且覆盖面比较广。而电子商务的出现,无疑再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强有力的动力,截止2018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就达到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但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在旅游业应用的时间有限,我国旅游业基础较为薄弱,过程当中凸显出很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旅游电子商务产业的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在旅游业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结合国内外比较成功的案例,囊括笔者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对从事旅游行业的同仁涉足电子商务领域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子商务;旅游业;旅游电子商务

一、旅游电子商务概述

1.定义:旅游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利用电脑及其他移动通讯工具,在电子商务架构下,实现旅游资源的强力整合,扩大旅游相关信息的传播面积和速度,实现旅游业相关产品在平台上进行销售,为旅游者与旅游从业者之间建立一个信息对等,能够实现自由交流平台的一种网络化旅游业运营模式。

2.特性:(1)聚合性。电子商务应用于旅游业,带给旅游者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我们可以在各个网站获取到关于某个景点的相关信息,包括景点介绍、票务信息以及游客反馈,这就是聚合性带来的好处,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对旅游地有充分的了解,以便于我们对自己的行程做出合理的规划,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还能更加经济实惠,旅游体验感也更好。(2)有形性。从前我们旅游出门前,对目的地的印象总是来自于他人抽象的描述,电子商务介入以后,旅游开始变得有血有肉起来,不管是目的地还是旅游产品我们都可以有一个直观的体验,以利于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3)服务性。旅游业的实质是服务业,也就脱离不了服务性,有了电子商务平台,旅游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游客的意见和需求,从而实现“精准制导”,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流连忘返。(4)便捷性。电子商务给旅游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源的整合,整合的背后是利于旅游企业和游客的有效沟通,电子商务平台让旅游产品触手可及,旅游者能够很方便地掌握目的地的所有信息。(5)优惠性。实际由于旅游目的地的空间性和时间性,票价是随时公开透明且波动的,在电子商务进入旅游业之前,消息的到来往往比较滞后,现在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在家比较旅游相关产品的优劣,得以选出最优策略。(6)个性化。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传统的跟团游越来越不受大众欢迎,反而个性化的定制出游十分受宠,有相关业者就预计国内定制游能够达到1000亿的体量,定制游群体在不断壮大,相关旅游企业也在不断发力,推出各种出游方案,其中的“一家一团游”尤其受欢迎,相信未来定制的个性化出游将会越来越普及。

3.市场效用:(1)开拓新的网络流通渠道。传统的售票点销售模式已然过时,电子商务带来的改变是革命性的,旅游相关产品我们不仅可以在景点买到,还可以在电脑上、手机等其他移动通讯工具上实现,而且产品更加具象,我们能够很方便的浏览和购买。(2)创造全新的产品销售渠道。现在旅游产品的销售是多渠道的,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上有景区网站、周边商品网站、周边酒店等娱乐服务提供网站、票务分销网站以及综合型服务类旅游网站。(3)降低旅游企业的成本。从前的旅游产品销售需要经过层层分包,旅游者经济负担大,旅游企业其实运营成本也相当高,有了电子商务平台作为“桥梁”,打破了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的隔阂,实现“B-C”模式运营,大大降低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成本。(4)扩大了行业规模与范围。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多元化已经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经之路,它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订购景区门票和查看游览线路了,逐渐很多旅游网站开始走类似于“一站式”服务的路线。例如景点门票、景区住宿、特色服务、周边商品购买,甚至是周边娱乐场所和美食餐厅预订等等,这也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定制和完善的配套服务方能实现客似云来。

4.交易形式:B-B模式、B-C模式、C-B模式、B-E模式。

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企业不重视电子商务。虽然说很多旅游企业迫于形势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并没有对电子商务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是对景点和路线的基础性描述,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不敢再继续投入了,害怕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因为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需要大量且持续的软硬件投入,除此之外人才的引进也是必要的,这也是很多旅游企业在成本和收益取舍之间犹豫不定的原因。

2.旅游网站资源相对匮乏。旅游电子商务的核心就是整合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行业资源,联合其他产业进行推广,那就是失败的。具体表现在很多网站上的功能设计粗糙,内容更新不及时,社区功能也成了摆设。

3.旅游企业人才储备不足。俗话说“专业人做专业的事”,你不能期望一个搞技术的一线工人去搞企业管理,而旅游电子商务需要的是既懂電子商务又熟悉旅游业特点的复合型人才,他必须有过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又有较高的网络技术,同时还具备旅游和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

4.网络支付安全问题频发。很多人都不在网站上购买旅游产品,其实是源于对网络安全的担心,特别是病毒入侵和电脑黑客的存在,导致客户资料丢失、资金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网络支付仍然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5.企业信用维护还有待加强。某些旅游企业肆意挥霍自己的企业信用,黑导游、宰客等现象诸见报端,某些宣传团队在进行旅游产品推广的时候,夸大自己的产品甚至以次充好,这本质上是在消费企业自身仅存的信用,可以预见它们未来的路会越来越难走。

三、成功案例

1.Expedia公司。Expedia是全球知名的旅游网站,它的业务量超过了全球在线旅游市场的三分之一。公司服务包括景点票务、交通工具预约、全球超过3000个地点的酒店预约和在线比价功能,各个旅游产品及服务的详细资料都可以实现在线浏览。旅游者只要输入价位、大小和范围等搜索条件,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够得到即时的报价以便于旅游者自由选择。截至2007年,Expedia已经在中国收购了包括酷讯网、艺龙旅行网、到到网、酷讯网和易信达等旅游相关网站,而且该公司还发布了中文网站,开通了800电话预定服务,投资范围涵盖了旅游服务、客票销售、用户评论、搜索引擎、商务旅行等旅游相关的领域,并进行了充分的渗透融合。除此之外,Expedia和莫泰168连锁酒店集团在建立深度合作之后,紧接着又与锦江之星和格林豪泰两家经济连锁酒店集团达成了全球合作协议,在酒店预订领域再下一城。

2.携程网。携程网是中国著名的提供在线旅行的服务类网站,它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有效整合了电子商务与传统旅行业,携程网会员超过了4000万,并向会员提供包括票务预定、酒店预约、交通工具预约、商旅规划以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截止目前,携程网拥有包括国内外酒店约5000余家,可供携程会员提前预订,这也是中国领先的酒店服务预订中心之一。除此之外,携程旅行网还有目前中国较为领先的机票预订平台,目前已经覆盖国内外所有航线,并且还在世界上40余個大中城市提供的免费快递服务。除此之外,携程旅行网还向会员们提供近千条旅游线路,包括国内外绝大多数景点。携程旅行网在自己网站上提供丰富的旅游信息之外,还特别委托中间机构出版了包括《携程走中国》、《携程自由行》等书刊和杂志。

四、对策

1.旅游业者要重视电子商务。旅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切忌“虎头蛇尾”,更不能固步自封,不搞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不但要建好网站,还利用好这个资源,既要宣传公司,还要切实地把它当做提供旅游服务和维系客户关系的工具来做。

2.大型旅游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开展旅游电子商务离不开数据库的建设,特别是大型乃至全国性的旅游资源数据库,这需要企业背靠政府进行紧密的合作,完成对全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统计,对以后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作用巨大。

3.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个性化服务。“定制游”已经成为未来旅行的必然趋势,旅游企业在这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定制游的前提是要搞好数据库建设,同时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搜集,从而实现个性化服务。

4.加强社区建设,维护企业信用。有的旅游网站社区功能已经成为了摆设,有人留言也没有回答,即使有回应也是模棱两可,没有时效性。旅游企业应当重视社区功能,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交流,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千万不能虚假宣传或者夸大宣传,否则会适得其反,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有客户投诉公之于众,企业形象就大打折扣。

5.加强银企合作,突破安全难题。安全问题一直困扰开展电子商务企业的难题,一旦防火墙被突破,客户隐私和公司资源就会流失,既损失了经济利益,又丧失了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因此,在支付安全上,旅游企业要密切保持和银行业的联系,及时更新防火墙和加密技术,防患于未然。

6.加大人才引进投入,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在哪个行业都是发展的基础,只有把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所以旅游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既熟悉旅游业还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人才的储备,实行老带新、传帮带,避免出现人才断层。

五、“定制化+一条龙服务”模式

1.现在个性化的定制化出游方案越来越受到推崇,相反其他出游方式包括跟团游的比例和人数大幅度减少,游客对外出旅游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企业的要求是尽快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整合行业资源,包括线路、景点信息等等,并储备相关人才,保持与客户的有效沟通,精准搜集客户需求,做到“一客一团”。

2.现在的旅游服务不再仅仅是售票和导游的功能了,还应该包括旅游服务、客票销售、通信技术用户评论、垂直搜索、商务旅行、酒店预约、交通工具预约等功能,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要维系好与旅游过程当中所有环节的服务提供者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应该提供旅游资讯服务,并及时地予以更新,以便旅游者合理安排自己的行程。

六、结束语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多元化已经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经之路,它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订购景区门票和查看游览线路了,逐渐很多旅游网站开始走类似于“一站式”服务的路线。例如景点门票、景区住宿、特色服务、周边商品购买,甚至是周边娱乐场所和美食餐厅预订等等。“定制游”也已经成为未来旅行的必然趋势,旅游企业在这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定制游的前提是要搞好数据库建设,同时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搜集,从而实现个性化服务。这也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定制化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方能实现客似云来。

参考文献:

[1]肖建成,余蓉.旅游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前景[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

[2]王慧.网络时代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策罗实证分析-以携程旅行网为例[J].价格月刊,2014.6.

[3]苏贵影,王庆国.山西旅游电子商务竞争力提升研究[J].经济问题,2014.5.

[4]王钟庄.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价格月刊,2013.2.

[5]王庆生,张亚洲.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研究新进展述评[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4.7.

作者简介:熊文浩,男,四川遂宁人,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税正芬,女,四川成都人,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教师

作者:熊文浩 税正芬

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篇2:

关于哈尔滨发展智慧旅游的策略思考

摘 要:发展智慧旅游正逢其时,大有潜力。充分捕捉机遇,清晰思路,谋划策略,应该成为哈尔滨当下的选择。为此应制定包括集成发展策略、全产业链策略、多渠道融资策略、人本化策略和均衡发展的系列策略。

关键词:哈尔滨;智慧旅游;策略

智慧旅游就是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处理挖掘等技术应用于游客公共信息服务、旅游行业管理、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动旅游资源与信息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开发,并服务于游客、市民、旅游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面向未来的新型旅游业态。智慧旅游是旅游业现代化转向的导航器,是通往可持续增长道路的领路者,是旅游领域内的一次关于科学技术、产业经济和管理制度的“革命”,可见其价值非常重大。

一、智慧旅游开发面临的机遇分析

1.大数据时代正在兴起

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可佩带”计算设备的出现,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根据IDC监测,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总共拥有35ZB的数据量,相较于2010年,数据量将增长近30倍。全球大数据市场2015年将达到170亿美元规模,市场发展前景巨大。大数据时代已经不是预言,而是人类正在走进的现实。

2.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支撑已经具备条件

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作为智慧旅游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其设备等硬件设施,还是其技术等软件功能均已经具备条件,保障了智慧旅游的建设。

3.移动终端发展迅猛,居民对移动终端的保有量也加速增长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为智慧旅游提供了强劲的硬件支撑。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对移动终端的拥有量也迅猛增长,2012年智能手机和平板保有量为3.6亿部,2013年为5.8亿部,截至2014年5月为6.8亿,以每年60%~8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倒逼政府和企业提高城市和旅游服务智慧化程度,也刺激智能移动终端蓬勃发展。

4.政策环境日益优化,为智慧旅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首先提到了优先主题设计智慧旅游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其中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这表明旅游信息服务政策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旅游局制定了“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宣传主题,将围绕该主题加快推动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服务。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和景区门票预订系统。2014年又被称为是智慧旅游重点发展的元年。

二、哈尔滨智慧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1.哈尔滨市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2013年哈尔滨市被列为全国首批20个“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之一。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哈尔滨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应用体系的建设,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融合,将城市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2月,哈尔滨市成立智慧城市科学研究院,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保障,智慧城市的打造为智慧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实施“云涌规划”,打造“中国云谷”

哈尔滨市制定了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云涌规划”)。其指导思想是将云计算作为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要突破口,以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园区支撑为主要推进手段,以哈南工业新城和科技创新城为主要载体,加快实施“云涌规划”,打造“中国云谷”,建设江南、江北两个基地,促进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云计算产业快速集聚,努力把哈尔滨建设成为国家级重要云计算产业基地之一。

3.科技实力较强,人才优势明显

哈尔滨市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有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哈工大在海量数据存储与索引、分布式计算、数据挖掘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9所是全国唯一的电子传感器研究所,有280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还有哈工大、哈工程工等高等院校49所,在校生约48万人,每年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达到2万人以上。

三、哈尔滨发展智慧旅游的策略

智慧旅游建设要坚持“政府、智慧旅游的经营者、智慧旅游服务提供者”三方主体协同运作共同营造智慧旅游健康生态环境。政府作为智慧旅游的牵头组织者,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实现集成服务系统,构建以产业链发展为核心的智慧旅游体系;多渠道破解资金瓶颈,为发展提供保障。

1.实施集成发展策略

要抓紧对哈尔滨智慧旅游发展规划进行审定,以期以规划统筹智慧旅游的发展。政府在发展“智慧旅游”之前,要在国家政策层面给出的大的框架指导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制定一个定制的、个性化的地方智慧旅游发展路线图。现阶段政府在管理和协调整合资源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旅游企业和服务厂商的作用不可或缺,要让旅游企业成为信息化的主导力量,让智慧旅游服务厂商成为智慧旅游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而构建三足鼎立的集成服务格局。为此,政府要在如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企业做好引导服务。吸引国内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团购服务平台和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来哈发展,带动哈尔滨旅游资源和涉旅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二是引导更多智慧旅游服务厂商投入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比如云服务厂商、软硬件信息化企业、运营商。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把门户网站、传媒企业等传统行业引入到智慧旅游建设。

2.构建全产业链策略

智慧旅游不仅拥有产业融合、产业对接、产业跨越的功能,而且成熟的“智慧旅游”体系最终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中,不仅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传统旅游产业的这些环节,还包括新型的智慧旅游规划、设计公司,智慧旅游软件及硬件服务提供者、运营商,用于旅游方面物联网的传感器设备和技术的服务商,包括酒店智能门禁系统、景区容量感应系统、手机加载RFID芯片等技术服务企业,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和云计算应用服务提供者,旅游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者,景区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商,下一代通信网络服务商,高性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的提供商,GPS导航技术、大数据服务提供者,虚拟技术提供商等等。从而以智慧旅游产业链的完善推动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拉动哈尔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哈尔滨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发展。

3.推行多渠道融资策略

对于大量资金的筹措,可以拓展思路,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地协力解决。一是经济效益小,但社会价值较大,并能给本地旅游带来较大增长的项目,可以考虑由政府独自投资。二是对于经济效益与投资基本持平的项目,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三是对于经济效益大于投资成本的智慧旅游项目,可以完全由企业来投资完成;四是相关服务企业可尝试先为景区进行智慧旅游建设,景区再分期付款;而且企业可以尝试在为景区免费提供的导览、导游等智慧旅游系统中插入广告之类的信息,以此来实现盈利,双方互惠互利。

4.实现人本化策略

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的,以感知互动等高效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注重游客的需求,注重游客的体验”是“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也是“智慧旅游”最终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智慧旅游”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其实践的切入点和核心价值都是“游客互动体验”。也就是说,要站在游客的需求角度来提供服务,为游客提供更细致、贴心的服务,让游客的游览过程更加便捷,提升游客的游览品质,提高旅游者游前、游中、游后的整体满意度,使旅游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5.实行均衡发展策略

首先,处理好“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的关系

智慧城市为智慧旅游发展提供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条件,而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的一个核心内容和重要分支,智慧旅游的建设会成为智慧城市的形象展示和载体支撑,二者的发展相互借力,相得益彰。为此地方政府要协调和利用好二者关系,一方面,要发挥引导、协调、对接作用,使两者之间能尽可能地实现各种要素共享,另一方面,借助旅游本身固有的“文化传播”特质和“智慧旅游”信息化传播的高效率来做好“智慧城市”的宣传和营销。

其次,处理好借鉴外部力量和发展本地企业关系

在智慧旅游规划中,要注重地方产业链的培育,借发展“智慧旅游”之机,寻求地方经济的整体崛起。为此,地方政府在组织智慧旅游建设时,既要考虑国内一流的智慧旅游服务商,也要考虑本地旅游信息化厂商的培育,通过智慧旅游建设来带动本地信息化企业的发展,并借助本地化服务来实现智慧旅游的持续运营。

再次,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性化服务的关系

在发展和建设“智慧旅游”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参与智慧旅游建设更多的是打着“智慧旅游”的旗号,去做一些迎合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发和销售的商业经营。因此“旅游智慧化”很容易就演变成“旅游设备化”或者“旅游机械化”,陷入智慧旅游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误区。而事实上,智慧旅游发展的终极目的是通过高科技技术设备的支持和新技术的应用来达到更好地满足旅游者感知体验的需求,因此同样需要关注旅游者的感受和体验,为旅游者提供便捷、细微、个性化的情感服务。智慧景区,应是人本关怀、技术支撑和精细服务的协同。用科技的手段研究人,用科技的手段适应人,用科技的手段服务人,创造尖端科技与深厚感情相结合的科技化人文景区。紧密结合智慧手段,创造全程式、跟随式、互动式、即时式、挖掘式、私密式的旅游服务体系,以无限的智慧提供无限的服务。

作者:王晶

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篇3: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分析

摘  要:旅游产业链的健全和全域旅游的推进使得旅游成为一种行业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旅游竞争力不再通过单个指标衡量,旅游供应链的完善成为提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国内旅游产业链的研究成果,利用可视化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学者和机构对旅游供应链的研究联系较为分散,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旅游供应链管理、旅游相关要素、智慧旅游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倾向于新时代下旅游供应链的优化、重构等方面。

 关键词:旅游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核心企业;知识图谱

 

Key words: tourism supply chain; service supply chain; core enterprise; knowledge graph

0  引  言

旅游業是一种包含“食住行游购娱”要素的综合性产业,近年来由于其对国民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产业多要素参与的特点要求多产业的整合和协调,旅游供应链的探索和实践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深层次的旅游需求,研究旅游供应链是必然趋势。

 旅游供应链的研究始于国外,国内对旅游供应链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晚期,并从2002年开始出现较多研究成果。截至2020年11月,以“旅游供应链”或“旅游物流”为主题在知网中检索,共得到关于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的文献585篇。同时学者对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的梳理大多是文献综述的形式,可视化程度较低,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尝试分析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的热点和新兴问题,希望能为旅游供应链的建设提供参考,更好地带动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1.1  研究方法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使了研究文献的大量积累,研究主题也呈现了一定分布特征,质性的文献综述能梳理出国内旅游供应链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框架[1],但是无法对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因此本研究选择Citespace软件进行相关文献知识图谱的绘制。Citespace作为可视化分析软件的一种,在科学知识图谱领域占据代表性地位,在文献聚类分析方面的价值尤为凸显[2]。通过知网检索发现,近五年来,学者将Citespace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研究成果的可视化分析,相关文献在2019年呈现井喷式增长。Citespace在数据分析方面极具科学性,同时易于操作,但必须注意的是,分析过程中参数指标的设置视研究对象而定,客观规范的结果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实现。

1.2  数据获取

鉴于研究对象是国内旅游供应链,本研究以主题为“旅游供应链”或“旅游物流”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检索时间不作限制,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得到667篇文献,为了确保检索结果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在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后,保留了585篇文献(2002~2020年)。

2  数据可视化结果

2.1  发文量概况

 国内旅游供应链的研究文献出现于2002年,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受到了学者们持续的关注,2002~2010年间的发文量连年上升,并在2014年达到最高峰,发文量为98篇。2014年之后发文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是每年都不低于30篇。

2.2  学者和研究机构分析

 如图1所示,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的学者发文较多的是桂林理工大学的秦立公、南开大学的徐虹、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白海霞和晋荣、福建农林大学的朱艳萍和林炜铃、浙江工商大学的郑四渭,其中以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是秦立公,共计12篇。研究国内旅游供应链的学者多达数百位,但是学者之间合作研究的联系较弱,从图谱中可以看出,只有秦立公和徐虹两位学者与其他学者之间存在较多连线,合作关系较强。关于研究机构的合作图谱,如图2,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桂林理工大学(17篇),其次是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开大学、燕山大学。研究机构分布在各个地区,说明旅游供应链的研究受到了全国范围的关注,但是各机构之间连线较少且相当分散,关于旅游供应链的研究国内机构尚未形成合作网络,零星的机构合作仍然局限于同一省市。

2.3  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585篇文献在Citespace中的分析结果(见图3),通过关键词共现图的节点大小可以看出,2002~2020年间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的主题集中在“旅游供应链、供应链、旅游物流”方面。为了更准确全面地突出研究热点,本研究给出了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见表1),根据Citespace中关于中心度的解释,中心度超过0.1视作研究热点。除了关键词共现图中的三大节点,还有“旅行社、旅游业、旅游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四个热点。值得关注的是,图谱中出现了三组特别的热点词——“物流和旅游物流”、“供应链和旅游供应链”、“旅游供应链和旅游服务供应链”,由此可见,旅游供应链是从供应链扩展而来,旅游服务供应链是旅游供应链构建的环节之一。

2.3.1  旅游供应链的内涵研究

最初,杨亮分析了旅游业产业与服务的特征,立足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指出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对提升旅游业收益的可能性,再用旅游产品面对的实际问题说明供应链应用对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科学性[3]。但是他并没有对旅游供应链作出概念性解释,国内关于旅游供应链的概念第一次被论述是在2004年,李宏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研究中引用并支持了国外学者对旅游供应链的定义[4]。在旅游供应链构成方面,最初李万立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共识,并绘制出旅游供应链的构成网络图[5]。后来在电商的发展和网络支付的大众化的催化下,旅游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其构成迎来了颠覆性的变革[6]。

2.3.2  旅游供应链的模式演进研究

对于旅游业来说,供应链是来自其他行业的新概念,如何利用供应链思想协调旅游业发展是关键问题。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这使得我国旅游业形成了以旅行社为主导的传统供应链模式。但是路科在其研究中立足旅游产业新趋势,指出旅行社主导的供应链模式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并构建了以景区为核心的新模式[7]。市场的变化性要求旅游供应链不能一成不变,学者又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供应链进行了优化研究,如顾客角度[8]、企业角度[9]。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旅游发展的产业环境,使旅游供应链进入新一轮重构和优化,潘文军基于新的市场环境构建了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10],王桂花等重构的智慧旅游供应链[11],同时旅游供应链的优化又转移到地区协同[12]、全域旅游[13]和价格策略[14]视角,我国旅游供应链的模式优化研究一直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创新和深入。

2.4  主题路径图分析

Citeapace将关键词和时间段合并进行分析,形成了主题路径图,又称关键词图谱(见图4),图谱显示了我国旅游供应链研究2002~2020年间关键词走向。这18年间,围绕旅游供应链不断有新的主题涌现,呈现出单一要素构建和总体要素管理交叉出现的趋势,单一要素从“旅行社—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演变,总体要素呈“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优化—供应链协调”趋势,在互联网广泛影响旅游业之后,旅游供应链的研究产生了很多新热点,如“智慧旅游、电子商务、信息共享”,近年来,我国旅游供应链的研究主题趋向“绩效评价、价值共创、模式创新、公平偏好”。

2.5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显示某一关键词在某一时段大量出现的指标,图5所示是2002~2020年国内旅游供应链排名前10的关键词突现词,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2010年之前出现的关键词,关键词都较为宏观,“旅行社”和“核心企业”是最关键的要素,突现时间长(分别是6年和3年)且强度高(分别是8.5135和3.1983)。2010年之后出现的关键词,旅游产业被细化关注,2016年“智慧旅游”突现,2017年“乡村旅游”突现,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成为热点,“Stackelberg博弈”这一关键词得到突现,学者尝试通过博弈模型寻找推动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模式。

3  结  论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撑,同时也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因此旅游供应链建设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Citespace梳理了2002~2020年间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总体上看,2002~2020年的总发文量逐年上升,年度发文量在2014年达到顶峰,这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拓宽了旅游供应链构建的维度,提升了旅游供应链重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发文作者和机构方面看,学者合作关联和地区合作关联偏弱且分散,且国内优秀科研机构对此关注较少。第二,从关键词分析结果看,国内供应链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旅游业、旅行社、旅游服务供应链、智慧旅游和乡村旅游方面;从关键词时区图谱看,未来的主题趋向在旅游市场新环境下旅游供应链的价值创造、公平偏好和绩效评价研究。最后,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注定使国内旅游供应链构建和优化的脚步不会停滞,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深入运用将会为国内旅游供应链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协调高效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宋露露,袁国宏. 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综述[J]. 商业经济研究,2015(6):121-123.

[2] 賈维辰,李文光,余明媚. 中文期刊知识图谱研究范式的优化[J]. 中国远程教育,2020(11):1-10,76.

[3] 李宏.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57-63.

[4] 杨亮. 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旅游业供应链[J]. 山东经济,2004(2):71-73.

[5] 李万立,李平,贾跃千. 旅游供应链“委托—代理”关系及风险规避研究[J]. 旅游科学,2005(4):22-27.

[6] 刘军林. 旅游供应链重构与响应时效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7(22):179-181.

[7] 路科. 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初探[J]. 旅游学刊,2006(3):30-33.

[8] 郑四渭. 旅游服务供应链优化及模型构建研究——基于顾客价值创新的视角[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84-90.

[9] 彭凤,朱晓栋. 旅游供应链服务质量决策最优化研究[J]. 物流技术,2014,33(3):261-263.

[10] 潘文军. 基于新市场环境影响的我国旅游供应链重构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0):89-96.

[11] 王桂花,王东霞,高文华. 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及智慧旅游供应链重构[J]. 商业经济研究,2019(2):168-170.

[12] 杨德进,徐虹.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景区供应链合作共赢模式研究[J]. 河北学刊,2017,37(3):145-150.

[13] 廖维俊,何有世. 基于全域视角的智慧旅游服务供应链协同发展机制探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7(25):72-80.

[14] 林强,陈林,甯清万,等. 不同主导力量下考虑公平偏好的旅游供应链定价策略[J]. 工业工程,2020,23(1):87-95.

收稿日期:2020-12-01

作者简介:朱德玉(1999-),女,安徽六安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邮轮旅游;孙瑞红(1980-),女,山西闻喜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邮轮经济、可持续旅游;叶欣梁(1979-),男,浙江镇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副总经理,研究方向:邮轮经济、旅游风险。

作者:朱德玉 孙瑞红 叶欣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融控股公司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行业协会竞争行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