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德育教育论文

2022-0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德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中学生的德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数学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完成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巩固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同时将德育内容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促进中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初中数学德育教育论文 篇1:

初中数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析

【摘要】奥地利著名教育家布贝尔说:“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于帮助塑造人的品格。”规范基本道德行为、进行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即为德育教育的内涵。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思想政治即为德育教育课,因此,在其他学科的教师几乎没有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相应的学科教学中。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接下来,将以初中数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下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初中数学德育教育渗透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教育;措施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要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德育教育措施,将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两者的融合,寻找两者的结合点进行只是渗透,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有效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健全自身的人格,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一、初中数学德育教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师角度分析

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首位,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展开。这种教学观念违背了德育教育的原则,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减少教学的功利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目的,深入挖掘初中数学中与德育教育相关联的知识。

(二)从学生角度分析

学生自身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有的学生认为德育教育即为思想品德课中所讲述的知识,这种狭隘的理解对于德育教育的渗透存在一定的阻碍。而有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学生将目光集中在语数英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二、初中数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究

(一)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德育素材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与德育教育有关的知识,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将其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点的同时,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与此为契机,向学生深入介绍更为全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述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背后的故事:笛卡尔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突然,他看见屋顶角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儿,蜘蛛又顺着丝爬上去,在上边左右拉丝。在蜘蛛的启示下,笛卡尔创建了直角坐标系。由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不断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发。

(二)教师以身作则

甘地夫人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以自身的行为正面地引导学生。初中生自身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但判断能力并不完善,他们的学习来源多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观察中,并据此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的行为对他们会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正确规范的行为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在黑板上作图时,要使用作图工具对学生进行规范的演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对自身行为的规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能够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除了向学生传递学习行为的规范性,教师要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积极引导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将“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开展德育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独立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我,不论所表达的想法是否正确,只要勇于表达,教师就能够据此判断学生的思想是否存在偏差,并给予正面的引导。

例如,在学生独立自主研究某一数学问题时,由于其自身的思维方法不够多样,知识储备不够完善,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轻易选择放弃探究。教师在这时要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纠正学生思考方向和思维方式,向学生进行知识补充。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告诉学生坚持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它,而不是选择逃避困难,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明确德育教育对于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即使转变错误的教学观念,树立“立德树人”的正确教育理念。在进行措施探究之前,从自身、学生等多角度寻找当下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在实际教学时,要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以身作则,树立积极正面的教师形象;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将两者进行融合,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最終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甘群英. 探析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 魅力中国,2019(40):50.

[2] 赵海涛.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中德育建设策略分析[J]. 文渊(中学版),2021(3):702.

作者:林淑娟

初中数学德育教育论文 篇2:

浅析初中数学德育教育中的立德树人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中学生的德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数学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完成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巩固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同时将德育内容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促进中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前言: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也需要老师有效引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立德树人,使德育及时渗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魅力,知道为什么学数学,数学知识又能够有哪些用途,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积极的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初中数学虽然是培养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在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巧妙的隐含于数学知识中,需要老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渗透和培养。以七年级学习“用图表统计数据”这课为例,老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中国近年来绿化面积的增长数据,使学生将数据转化为图表的过程中对中国现阶段针对植树造林工程获得的成效进行深入了解,使学生树立起热爱自然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在生活中积极的用行动来支持植树造林工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又比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课时,老师将平面直角坐标系抽象为班级,将学生比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为学生渗透集体观念,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使班级中的一份子,只有大家都融入集体活动中才能形成班级,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二、充分结合数学文化,培育学生爱国精神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爱国教育素材,将其与数学文化相结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数学历史,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我国的发展里历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数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逻辑学科,数学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上无数数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数学史具有强大的文化价值,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数学史,使学生在数学家的事迹中受到思想和心灵的熏陶,激发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在数学家为了科学探究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高尚品质和探究精神的影响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素养。

以“勾股定理”这课为例,老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借助数学史料来为学生实施德育,为学生讲述中国数学家针对勾股定理在数学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老师通过勾股定理在我国又被称为商高定理的史料讲起,公元1000多年前,商高就已经发现了勾股定理,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并在《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和证明,而三国时代的《蒋祖明算经》中针对勾股定理给出了详细的注释,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明,因此在我国勾股定理又被称之为“商高定理”。

三、以数学计算为依托,渗透诚实守信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为树立人本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将课堂交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式单一,填鸭式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不符合社会教育发展需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渗透“立德树人”的话,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教案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学习,在教学中达到潜移默化渗入“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正确的“立德树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诚实守信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养成诚实做人的良好品质,健全学生人格。在简单的数学计算题中,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做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做一名诚实的好核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数学的特占是科学性 严谋革性逻辑性。这就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认真对待,不可马虎。在数学计算中锻炼出一个好的计算习惯。比如,在训练学生计算能力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第—步是什么,先计算哪一部分,再进行哪一部分的计算,告诉学生步骤程序和简便技巧方法。教师需要督促和教授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认真计算好每一步,在一个计算完整后,需要返问验证同才计算是否正确无误,如果有错误需要及时改正,自己寻找问题所在。养成严谨的计算态度,从初中培养学生寻找问题,独立判断和思考的态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融合德育教育,符合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观,能够有效完成育人的要求。同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策略,突出初中生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及发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在初中数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兴趣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德育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努力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合作互助的精神等,让他们的道德综合素质获得有效发展,实现德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王素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J].吉林教育,2020(10):26-27.

[2]杨春霞.立德树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32.

作者:梁本祥

初中数学德育教育论文 篇3:

初中数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析

[摘  要]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想,提高思维品质,培养诚实、正直、刚毅、爱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高尚的品质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后升华的产物,它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文章从数学史料、艺术、知识和应用几方面阐述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

不少人认为数学是一门单调、抽象、严格的学科. 其实,数学学习还有更重要的德育教育作用. 所谓的德育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心理、思想和道德等多方面进行一定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成为品格高尚的人. 新课标强调:要将学生培养成爱国、团结、民主、法治的有文化、有道德、有规则的新公民. 这充分体现了德育教育在基础学科教育中的地位,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向的人生观与世界观[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 ”鉴于此,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德育教育成了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探究的问题.

■ 数学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毋庸置疑,爱国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学学科教育经历了“学科为本—知识为本—过程为本—核心素养为本”的过程,可见培养怎样的人,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细细研读教材,会发现教材中有很多数学史料,这些史料中出现了许多数学家,他们为中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利用这些史料素材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史料中产生爱国主义情怀.

例1  在“关于圆周率”的阅读素材中渗透爱国思想

魏晋时期的刘徽以及南北朝的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面花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最终取得非凡的成就,为我国的数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徽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断地钻研数学,提出割圆术,割圆术这一伟大的发现,让中国数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不斷研究,直到得出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3.1416). 而法国的数学家韦达在1200年后才找到类似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南北朝的祖冲之又在刘徽计算的基础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他的π值比荷兰的安托尼兹早了1000多年. 刘徽的著作《九章算术注》是世界瑰宝,其中第十卷《海岛算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测量高与距离的数学作品,有人称它为三角法的起源,让中国的测量术早了欧洲1400年左右.

刘徽的执着与刻苦转变了传统的数学理念,让中国数学在世界上占领先机,而刘徽也成了数学界实至名归的泰斗. 他的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丰硕的数学成果,令炎黄子孙感到无比自豪. 刘徽和祖冲之的史实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伟大的民族自豪感.

■ 数学艺术,渗透集体意识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 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于社会中的,只有将个体放置到集体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班级等集体中,成员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数学学科并非是枯燥无味的,它包含对称、和谐、统一秩序等很多美的元素■[2]. 教师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的特征,享受团队合作的乐趣,从而产生团结的意识.

例2  在“圆”的教学中渗透集体意识

圆是大众最喜欢的图案之一. 设计师们常喜欢用中国古典元素中最美的平面图形“圆”,来设计各种具有美好寓意的艺术品,代表着生活圆圆满满. 圆的美不仅体现在完全轴对称与中心对称,还在于它透露着一种团结的精神,因为圆是将数不尽的零散的点对称、有序、和谐而又统一地排列而成,这就像一个团结的班集体,每个学生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与作用,但又遵循着学校与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教师也可根据圆的属性启发学生:班级就是一个完整的圆,你们每个同学都是圆边上不重合的点,这么多点正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圆. 少任何一点都无法形成完整的圆. 因此,你们每个同学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我们班集体荣誉需要靠的是每个同学的努力,只要一个同学不遵守纪律,就会离开圆的边,游离在外,导致孤独寂寞,而圆也不成圆了,集体荣誉便会受损.

教师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学生与集体荣誉挂钩,让学生在圆的知识学习中体会团结的力量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从而逐渐产生集体荣誉感.

■ 数学知识,渗透人生观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将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纳入各个学科,数学教师不仅要考虑怎样传授知识,还要考虑如何在有限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渗透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人生观. 数学学科是一门实用的基础学科,富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许多富含哲理的常识. 教师需要做个有心人,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挖掘合适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正向的人生观教育.

例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渗透人生观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将几何对象的“点”与代数对象的“数”通过坐标对应起来,由横坐标和纵坐标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它是定点位置的工具. 教师可根据这个特征,做如下设计:咱们班有48名学生,从前往后数一共有6桌学生,从左往右数一共有8列,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对应的座位号,现在老师喊到你的名字,你就报出自己的座位号;或者老师喊出座位号,你就举手示意. 对于这个教学情境的设置,学生个个都兴趣盎然. 此时,教师根据两个坐标决定一点的规律,引申出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班级、学校、社会中的一分子,就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由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决定你在坐标系中的定位. 你想在坐标系中处在什么位置,就需要后天多少的努力,特别是在初中这个人生的快速发展期与转折点,我们只有端正学习态度,确定正向的人生观,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理想中的那个坐标点.

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人生观的树立,显得流畅而又自然,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很容易就接收了德育教育的渗透,从而生成正向的人生观,并为此而努力.?摇

■ 数学应用,渗透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数学教育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发展与进步,这种发展与进步不仅体现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利用数学应用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使用能力[3]■. 教师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用科学的方法全面开展德育渗透工作,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例4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渗透德育的实效性

本节内容的引言提到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大禹为了测量治水过程中的地势,巧妙地利用了直角三角形边和角的关系来解决治水工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个方法比西方国家的“三角术”早了整整两千多年.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人民领先的技术与智慧,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应用的真正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应用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根据这个引言,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具有实用性的作业:如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测量角的仪器,利用自制的仪器来测量国旗旗杆的高度或学校教学楼的高度等;也可建议学生利用节假日到附近的建筑工地或工厂等地方参观,从工人的操作中发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金融、生产、市场竞争等各个层面了解数学应用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逐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生活能力.

德育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任务,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各个环节和各种方法,耳濡目染、点滴渗透,做到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黄秋芳. 浅谈德育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J].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10).

[2]王桂兵. 如何把德育有效贯穿在数学课堂中[J].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7(7).

[3]李玉芬,李世超,张鑫. 数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J]. 吉林教育,2011(16).

作者:廖学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税务行政执法保护论文下一篇:税务行政复议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