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论文

2022-05-0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中生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高中生心理健康情况和其学习成绩存在密切关系。若高中生具有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所以,加强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应及时解决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促使高中生在学习时保持积极心态,让高中生维持乐观心态面对高强度学习内容,从而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

高中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1:

探究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策略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任务加上青春期的迷茫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的心理压力无法有效排解,则会逐渐形成心理问题,不利于其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问题,并阐述其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总结出几条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  青春期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近年来,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差异较大,其主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考的压力以及身心的变化,使得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如厌学、抑郁、人际交往障碍或焦虑等,这不仅会影响高中生的学习,还会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应重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与策略,以提高心理课堂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多被纳入德育教育的范畴,使得其教学变得简单化,不仅无法完整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使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心理指导。即使有部分高中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多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师对此课程并不重视,多出现该课程被其他课程占用的情况;同时,高中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很低,如课堂上出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睡觉或逃课等现象。学校、教师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不重视,导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多为理论讲解,且内容空洞而陈旧,使得课堂枯燥、乏味;同时,有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师主要由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兼任,而兼任教师对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并无深入了解,在课堂中只能按照教材进行理论宣教,无法结合实例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导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虽然有部分学校已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去咨询的学生人数少,主要是由于单一的教育形式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深,让学生产生“没必要”的想法。

3.师资队伍较弱

对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学校不愿花费资金邀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让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兼任教师的教学工作重心多在主任学科上,完成主任学科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无法进一步深入研究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也只能做理论宣讲,难以应对真实的心理问题案例。这样的师资队伍,会严重影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与思想尚未成熟,同时心理也较为敏感,多因为日常的一些小事而出现心理问题,如某次考试不理想、教师的批评等。针对此类心理问题,处理不当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在高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构建一座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学生,从而及时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减少心理问题产生的恶劣影响;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能丰富高中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说出心中所想,使教师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心理疏导,有效解决学生心理上、思想上的问题。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德育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拥有健康心理以及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学生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教师与学生都应给予高度重视。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设立心理咨询室,提高心理教育重视程度

心理咨询室是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是学生寻求心理帮助的主要平台。因此,学校需为高中生设立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室,以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后,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教师、学生均能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开展。第一,学校宣传栏。学校可让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健康教师不定期更新宣传栏标语,如“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做快乐健康的人”,等等。第二,黑板报。举行班级间黑板报比赛,主题为“心理健康”,通过班级自由发挥,最后评出三个“优秀黑板报班级”。第三,会议形式,如班会、家长会等。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可结合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准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积极前往心理咨询室咨询。此外,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需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展,不能出现其他课程占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象,以确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正常开展,使高中生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能拥有一个释放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丰富教育内容,开展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

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低,使得该课的教学形式多为单一化理论宣讲,导致学生学不到有用的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对该课程产生厌烦等心理。因此,针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以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吸烟的危害”,高中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加上无知或好奇,极易沾染上吸烟的恶习。针对这一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开展辩论赛,教师故意设置有明显对错的辩题,男生为一组,主张吸烟有益;女生为一组,主张吸烟有害。教师引导学生赛前进行预习、收集资料等,随后开展辩论赛。由于吸烟有害健康是公认的,男生组在收集吸烟有益的资料和辩论时会明显感到吃力,甚至在辩论时直接表达这场辩论是不公平的。这时,教师则可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如通过多媒体显示“禁止吸烟”的标志,使学生了解烟中含有尼古丁、烟焦油与一氧化碳等有害化学物质。此外,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禁止吸烟的公益广告,使学生明白吸烟不仅有害自身的健康,在公共场合吸烟还会影响他人的健康。再如,高中时期的学生容易出现早恋等问题,教师可将该问题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结合,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异性交往应把握好“度”,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这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实例,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習兴趣,有利于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心理教师专业素质

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师起到主导作用,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使学生能获得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压力较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能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能通过专业的心理知识来为学生进行疏导,相比于兼任教师,更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学校应加大投资力度,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来开展教学活动,使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更为科学化、专业化,从而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在教学中、咨询中均能获得专业的心理指导。在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学习方面,学校应定期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等机会,主要培训心理健康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疏导学生的方法等,使教师能及时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并学习、掌握最新的心理健康知识,以进一步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专业素养,才能有效利用专业的心理知识帮助高中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而言之,针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师都应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与策略,以帮助高中生解决自负、自卑、叛逆或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并在疏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邓昕,白莉莉. 对新时期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 高考(综合版),2015(10).

[2]林兴安. 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7(2).

[3]师保国,杨佳慧,李俊. 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5).

责任编辑:陆晨阳

作者:李文向

高中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2: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策略

【摘要】高中生心理健康情况和其学习成绩存在密切关系。若高中生具有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所以,加强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应及时解决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促使高中生在学习时保持积极心态,让高中生维持乐观心态面对高强度学习内容,从而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鉴于此,本文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策略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意识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会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和教师应该科学地看待学生的问题,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疏导,不断地学习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1、对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方式之一,高中生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有利于保证高中生心理健康,增强高中生心理素质,有助于促進社会健康发展。

2、对学校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学校管理及发展方面分析,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比如,一些高中生遇到问题易于激动,如果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高中生可能不会正确调节情绪,难以控制心情。因此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保证学校学习氛围和谐,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3、对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中生心理素质和其健康成长存在密切关系,若高中生心理素质较差,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可能难以承受学习压力,不利于高中生健康发展。高中生阅历相对较浅,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面对学习压力、人际交往问题的时候多不知所措,容易走入死角,或是引发焦虑、抑郁问题等,不利于心理健康。所以,为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应重视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改变,协助高中生正确面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高中生提供心理疏通,促进高中生保持乐观心理状态,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高中生更加开朗,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策略

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高中生多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可能会干扰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因此,高中教师需要在思想上充分重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改善高中教师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重视度,需增强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及学习,促使高中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高中教师正确认识到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而为高中生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充分保证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例如,为高中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可采取多媒体PPT教学方式、网络视频教学方式等,使高中教师掌握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最新心理健康教育技术等,增强高中教师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2、精准定位教学方向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实效,精准定位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高中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使职校高中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提高控制自己、接受挫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健全职校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学生健康的社会性格和完善的个人心理品质;对个别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职业技校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引导,使学生尽早消除心理疾病,并调节好自身,从而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而根据教育部所颁布的有关文件精神指示,职业学校心理德育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职业学校心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职校学生,促进职校生的心理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减少和避免各种不良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3、建立信息交流通道

目前的高中学生心理教育信息交流仍处在起步阶段,但从前文顺德区的有关材料中表明,即使是在教师强市、资本雄厚的顺德区高中,也并没有在实际层面上贯彻落实心理教学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都对互联网的威力有了比较深切的感受,为了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讯,加强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功能,通过促进不同职业技术学校间的信息互动,并制作了关于职高学校心理教育问题的网上黄页,同时也把成功的心理教学经验通过互联网迅速传递开来,进而帮助更多心理存在问题的高中学生,最终必将有助于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4、创设良好心理环境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的高中班主任应该为其班级创设和谐、民主、健康的心理氛围,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一方面要让教室充满欢声笑语,通过悬挂名人字画以及励志名句启迪学生的心灵;另外一方面自身要有健康的心理以及良好的品格立德树人,树立为人师表的正确形象。在工作中热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针对一些曾经犯过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予关心和爱护,同时还应该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三、结语

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久、繁杂的工程,加强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发展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准确定位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寻求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将心理教育与知识教育进行相融合,积极地解决高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类矛盾问题,推动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立春.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8):2-3,6.

[2] 赵沁兰. 关于对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J]. 神州,2020(2):92,94.

作者:李芳

高中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3: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

摘   要 通过二年多的准实验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相应的成果: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则学业成绩也越好;高考成绩与学生智力测试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特性;实验班高考成绩高于控制班。教学主张“每堂都是心育课”告诉人们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心理教师的职责,而且是所有教师的职责。建议通过各种培训加强有关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教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

关键词 高中生   心理健康  学业成绩  准实验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心育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书”是为了更好地“育人”,所以我提出的教学主张是“每堂都是心育课”。它告诉人们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心理教师的职责,而且是所有教师的职责。我们团队调查的结论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则学业成绩也越好[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其学业水平,取得“双赢”效果。为此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

一、研究设计

采用准实验设计。准实验是指未随机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控制,无法完全控制误差来源的实验。采用较普遍的典型形式:非随机分配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3]。2017至2018学年,建瓯一中高二有18个班,3个中澳班,其中1个中澳文科班,2个中澳理科班,选取第17班中澳理科班为实验班,第16班中澳理科班为控制班。实验时间从2017年3月到2019年9月。操纵自变量,自变量为: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控制无关变量,实验班与控制班师资、生源水平相当,观测因变量: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变化,学生学业成绩是否变化。中澳第17班未分文理科前(高一下期)进行智力测验(SMT)。高二第一次月考成绩作为前测成绩,同时建档。高考成绩,作为后测成绩。

二、研究进度

课题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二年多时间分以下几个研究步骤。

第一步:2017年3~8月。确定实验样本校:建瓯一中(独立高中),在自愿基础上,选择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验研究采用准实验。

第二步:2017年9~10月。确定实验班,课题组核心成员任教学科为实验学科。2017年10月28日课题开题。对实验班教师进行培训。要求实验班老师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学习教育部《心育纲要》,依据“纲要”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找出教材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显性的主要内容。第二,学习课题负责人曾建兴著《每堂都是心育课——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16年8月),实验教师每人一本,实验老师通过培训和学习,掌握“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框架(学科教学渗透心育的涵义、特点、目标、任务、原则、方法、课堂管理、保障、途径)。第三,學习正能量心理学。传授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建立课题微信群。

第三步:2017年10月~2018年6月。全面启动上期课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和个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重点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根据“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结果对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第四步:2018年7~11月。撰写课题中期报告,迎接中期检查评估。

第五步:2018年11月~2019年6月。2018年11月16日中期检查,针对中期检查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全面启动下期课题实验研究。根据需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个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重点开展“高考‘心’动力”或“考前心理辅导”,如在“课题微信群”发《我的高考我作主》,高考成绩作为后测成绩。

第六步:2019年7~8月。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迎接课题专家组实地结题验收,7月24日下午在建瓯一中会议室召开结题会。

第七步:2019年9月开始成果推广。

三、研究结论

1.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则学业成绩也越好

选择有效测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由华东师大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等主修,有较好的信效度。全量表由A.学习焦虑、B.对人焦虑C.孤独倾向、D.自责倾向、E.过敏倾向、F.身体症状、G.恐怖倾向、H.冲动倾向,8个内容量表(分量表)构成。

全年段选取5、7、17、18四个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全量表未发现高焦虑者,分量表“A、B、C、D、E、F、G、H”均有异常学生。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则学业成绩也越好。

前测成绩文科第18班平均分752.69分高于5班平均分641.43分,MHT标准分文科第18班15.313分低于5个班21.064分;前测成绩理科第17班平均分714.87分高于7个班平均分600.08分,MHT标准分理科第17班10.471分低于平均分19.041分。说明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则学业成绩也越好。

2.高考成绩与学生智力测试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特性

在智力测验方面,我们选用北京师大张厚粲等主修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简称“SPM”,进行团体测验。该测验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结果解释直观简单,共有60道题,每题1分,共60分。对高一第17班进行智力测验,全班51人、有50人参加测验,优秀29人,优秀占测试者的58%,良好15人,占测试者的30%,中等6人,占测试者的12%。高二分文理科班,到文科第18班有7人。

通过对理科17班43位学生进行SPM智力水平测试,项目研究了学生高考成绩表现与其智力水平的相关性。图1是不同智力测试得分对应的同学群体高考成绩总分平均分随智力测试得分的变化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高考总分跟测试得分之间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图2展示了不同智力测试等级学生的高考各科目以及总分的得分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出,智力测试等级越高的学生其高考成绩越好。表1是不同智力测试得分学生的各科成绩平均分以及总分与其智力得分的相关性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高考总分、理科综合得分以及数学得分均与智力测试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做对59道题以上的14位学生全部高考上一本线,其中理科12位,文科2位。

表2显示:高考总分与智力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71,理科综合与智力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75[4]。

3.实验班高考成绩高于控制班

实验班第17班语文、数学、理综、总分的发展水平均高于控制班第16班,详见表2、图3。

从表2中可以看出,控制班第16班前测成绩总分平均分(包括语、数、英、理综)为491.84分,略高于第17班491.64分;后测成绩高考总分平均分第17班为560.21分,高于第16班557.89分。进一步从图3中可以看出,第17班语文、数学、理综、总分的发展水平均高于第16班,同时控制班第16班语文、理综以及高考总分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倒退[5]。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如下:2017到2019年间实验班学生成绩发展水平要好于控制班。最后进一步统计可以发现,该校2019年高考总分前10名,第17班第1、2、4、5、10名,占5人,第16班有3、7、8名3人,第17班优秀率高于第16班。

四、分析和讨论

1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高考成绩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则学业成绩也越好”与我们研究团队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得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得分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分数越低,即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则学业成绩也越好,结论是一致的。实验班“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未发现严重心理异常学生,分量表均有异常学生。分量表均有异常学生如何有效进行心理辅导需进一步研究。

2.实验班高考成绩高于控制班

实验班第17班高考成绩高于控制班第16班,归因:语文、数学教师是课题组核心成员,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渗透心育,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心育。自变量: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因变量:提高高中生学业成绩,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实验班第17班语文、数学发展水平均高于控制班第16班,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相关。准实验设计达到预期效果。

3.高考成绩与学生智力测试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特性

高考成绩与学生智力测试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特性,在遵循保密性原则的前提下,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样本数据偏差主要體现在智力测试得分为57分以及58分的同学,他们的考试发挥偏差很大,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些学生值得关注,如何让他们“学会学习”值得研究。

五、建议

通过各种培训加强有关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教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可在德育主任、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教务(教研)主任等培训中开设《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研讨课,让教师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善于运用心育机智的策略,提高教师教学渗透心育能力。

根据各学科特点,深入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心育的课题研究。积极、主动落实《心育纲要》指出的“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育”成为常态课。

高中学校按千分之一配备心理专业学历本科以上的专职教师。

高中生要进行抗挫能力教育,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更应加强抗挫能力教育,因为高中阶段成绩优秀者,容易引起家长、学校领导、教师的关注,多方面进行心理辅导,高考取得好成绩。重点大学是成绩优秀者“聚集地”,高中成绩优秀者,到重点大学成为一般者大有人在,到重点大学不一定是学校重点关注的对象,只有加强大学生抗挫能力教育,提高其抗挫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业、与人相处等,大学毕业后更好地工作、生活,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叶一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教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 曾建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4).

[3] 杨小微.小学教育科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宋岭梅,孙振声.教育统计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4.

[5] 陈静逊.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作者:曾建兴(1962-),男,福建建瓯人,福建省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正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作者:曾建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科学化教学论文下一篇:小学生品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