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一人教版数学教学论文

2022-04-15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我国初一人教版数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

我国初一人教版数学教学论文 篇1:

关于新课标下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教学研究

【摘 要】新课标下新的初中数学教材虽然已经投入了使用,很多方面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肯定,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解决。

【关键词】新课标 人教版 初中数学教材 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许多相关的措施都开始执行,例如很多地方开始使用新的课标,而对应的新教材也投入了使用。近些年来,新课标下的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也陆续代替了旧的教材投入到教学当中。与传统的教材相比,这套新的教材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情况进行调研,从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角度来对新教材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解,通过调查发现,新的教材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材编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使用新课标下的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教学时发现,与旧版相比,新版教材的部分内容编排得并不是很合理,具体有以下表现。

1.整式的加减乘除安排不合理,应该在七年级上安排

以目前的安排方式,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进行计算并最终获得结果,但是学生并不会化简。在教材的习题练习中可以看到这一点,学生在求解课后习题的时候,由于没有掌握相关的化简知识,在求解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其他的一些地方,内容的安排与教学进度相违背。例如,人教版的教材在九年级才会安排圆心角的概念,但是,在八年级的课本里却出现了圆心角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就难以理解,给教学带来了困难,这充分说明了编排得不合理。

2.选学和必学的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新课标下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安排成了选学,这部分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的话,对高中函数的学习势必会造成影响;在八年级的教材中,十字相乘法也被安排成了选学,同样,这部分内容学生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到了高中,在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也会出现障碍,不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3.在负整数指数幂的教学安排上,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本来应该安排在八年级来上,如果安排比较靠后的话,就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 例如,在物理的学习中,八年级已经出现了负指数的形式,如果数学中没有学的话,学生在上物理课的时候就难以理解,还得让物理老师来为学生讲解负指数的相关知识。

4.过早地使用计算器

新课标下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初一就要求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这样不利于学生口算和笔算能力的发展。学生过多地依赖计算器,脱离了计算器之后计算能力很弱,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还会让学生形成依赖意识,不利于独立学习习惯的养成。

5.例题与习题不匹配

对于新课标下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上,很多学生和教师都反应例题偏简单,而且例题中包含的解题技巧也不多,学生通过例题受到的启发有限,通过学习例题来解习题,还是存在很多困难。其次,在习题的安排上,很多内容重复,表面上看习题的样式很多,但是其实质都是固定解题方法的考查,学生通过练习习题获得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限,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也与教学的目标相差较大。

二、人教版新教材实施中的困难分析

与旧的教材相比,教师在使用新课标下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教学也会面临很多问题。

1.教师的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在对基层教学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基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高的积极性,而且学校没有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导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够积极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安于现状。在使用了新教材的情况下,有些教师仍然按照旧教材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授课,这就导致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较为吃力。有的教师也没有过多的进修机会,知识和教学技能都停留在固定的水平,无法满足时代的新需求,这就不利于新教材作用的发挥。

2.新教材推广受到考试评价的制约

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还是围绕分数这个指挥棒而转。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学校家长还都没有真正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一切以分数为重。一个教师,只要他的班级分数高,这个老师就是好老师。如此一来,为了中考取得好成绩,一些数学教师还是会依照经验将新课标的新要求与传统教学模式合并灌输给学生,本来已经删减的定理、公式又重新回到课堂上;本来已经删减的难题技巧也重新回到课堂上,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极其不利于人教版数学新教材的实施,达不到新课改的目的。

3.许多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够浓厚,学习的主动性差

数学本来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课程,即使人教版新教材进行了编制创新,但依旧不够。人教版新教材注意对数学知识进行形象化、问题化、生动化、生活化处理,但是,绝大多数内容依然是抽象的数学概念,枯燥无味;加上大量雷同化的习题,数学课难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计算、推理、证明让学生不胜其烦。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应用人教版新教材实际教学中,发现这套教材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实施这本教材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教材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正视所要面对的困难,努力去解决,就会带来教学新气象。

【参考文献】

[1]李保军,叶雪梅. 高中数学教材数学史内容及其分布研究——以人教A版和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例[J]. 课程教学研究,2014(03):75-80.

[2]巩子坤,何声清,王瑜,徐慧中,陶志志. 中德两国小学数学教材难度比较研究——以德国Das Zahlenbuch教材和我国人教版数学教材为例[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11):49-56,48.

[3]李孝诚,綦春霞,史晓锋.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网络研修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3(03):56-61,67.

[4]李金强. 新课标下对数学开放性试题的研究——使用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一点体会[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2):53.

作者:罗振华

我国初一人教版数学教学论文 篇2:

中日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来,日本借鉴吸收东西方的先进改革经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在数学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达到了世界前列水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所以对中日两国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新数运动是以结构化和集合、映射为基础的,因此此次运动为函数的教学奠定了方法.就现今来说,函数是衔接中学和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支柱,因此本文将对中日两国在《一次函数》的内容上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从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具体内容、例习题、数学活动四个方面入手.2 整体结构比较

日本东京书籍株式会社出版的教材《新数学2》第三章的教学内容标题和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的教学内容标题均为《一次函数》,具有可比性,故本文选取《一次函数》内容进行比较.

为了说明中日两国教材在《一次函数》内容上的差异性,先从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进行比较,得到表1和图1.

分析表6数据并结合“数学活动”的具体内容比较,可以得出,(1)两国教材均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别举例说明:人教版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通过使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函数的性质,并作为将来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日本教材中的“数学之窗”,通过让学生做一根杆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探究能力;人教版教材中的“课题学习”,通过选择最佳方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日本教材中的“生活数学”,通过调查东北山行新干线的速度解决实际问题.(2)日本教材十分看重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例如:日本教材在得出“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之后,利用“做做看”让学生通过图象感受倾斜与切片的大小对图象位置的影响.

6 结论

通过对中日两种教材《一次函数》内容从整体结构、知识点、例习题、数学活动四个方面的比较,得到以下四方面的结论.6.1 整体结构方面

从两国教材编写体系上看,两国基本相同,且均运用了旁白、图表等手段,帮助学生思考问题.而从前后章的比较上看,两国的差异较大,人教版的本章内容与前后章内容并没有联系,而日本教材的本章内容与前章有较大的联系.6.2 具体内容方面

从两国教材的具体编排内容上看,人教版教材将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均归结到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中,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学习一次函数,而日本教材并没有将这三者作为整体出现在教材中,而是将函数、正比例函数归结到《数学1》的《比例和反比例》中,所以日本教材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介绍一次函数.

从知识点上看,日本教材的知识点内容要比人教版教材丰富,且日本教材中存在利用关联性问题连接的知识点,而人教版教材中则没有出现,提出的问题相对独立.6.3 例习题方面

从例习题的数量上看,人教版教材的数量较多,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从认知水平上看,人教版教材的例题重视学生各类水平的发展,日本教材的例题看重学生对概念的识记、方法的操作和理解;日本教材中存在一题多解的例题,且在习题的设置上更为人性化,而人教版的例题解法相对单一,但在习题的分层上更具有代表性.6.4 教材的“数学活动”方面

日本教材中存在团队形式的“数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人教版教材中的“数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相比较而言,日本教材的“数学活动”更具有开放性.

参考文献

[1]高文君,鲍建生.中美教材习题的数学认知水平——以二次函数及函数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57-60.

[2]刘曌,杨光伟.新课程理念下中日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数学活动”的比较研究——以我国人教版与日本东京版初一数学教材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2013(10):25-29.

作者:叶立军 陈亚楠

我国初一人教版数学教学论文 篇3:

浙教版和东京版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各国、各套教材的设计思想和编排格式多并不相同,而是各具特色,分析这些国外教材,借鉴有益经验,对我国数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借鉴价值[1].

东京书籍株式会社出版的教材在东京以及其他地区被广泛采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本研究选取东京书籍株式会社2012年出版发行的《新数学2》(以下简称东京版)与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浙教版)作为比较对象.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是特殊三角形,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同时具有一般三角形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这些特性在几何证明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也是研究其他三角形和多边形的基础[3].《新数学2》第5章第1节为“三角形”,与之相应,我国浙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二章为“特殊三角形”,这两部分内容相近,存在一定可比性.

2 编排顺序比较

首先,为了说明两种教材在此部分内容上的差异,我们将两部分内容纵向展开,对章节内容进行对比,整理得出表1.

由表1和分析教材可知,两版教材的上行单元均学习了全等等知识,与本单元联系密切.东京版教材的下行单元是概率,浙教版教材的下行单元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与本单元均无显著联系.两版教材此部分内容学习的整体顺序相同,都是先学习等腰三角形,其间穿插等边三角形的学习,再学习直角三角形.但东京版教材“三角形”整块内容相比浙教版教材进度快,浙教版教材是学习过图形的轴对称后才进入等腰三角形的讨论.

3 知识内容比较

3.1 知识点差异比较

东京版教材“三角形”包含11个知识点,浙教版教材“特殊三角形”包含24个知识点,两版教材公共知识点8个,东京版教材独有3个,浙教版教材独有16个(见表2).对于“特殊三角形”独有的知识点,“图形的轴对称及其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分别在《新数学1》的第5章“平面图形”和《新数学3》的第6章“勾股定理”中有涉及.东京版教材虽未直接介绍“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但介绍了“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线段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则在东京版系列初中教材中未有提及.东京版教材独有的知识点“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1点”不包含在浙教版系列初中数学教材中.

3.2 知识目标水平比较

我国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4].教材一般涉及“运用”水平的知识点较少,笔者将掌握与运用合并为一个水平.在确定两国教材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深度时,我们将每个知识点的目标水平由低到高分为3个水平:了解、理解、掌握与运用,并规定水平权重分别为1,2,3.再利用下面的公式分别计算出两国教材“三角形”“特殊三角形”的深度.

S=3i=1nidin(3i=1ni=n;i=1,2,3)

其中,di(i=1,2,3)依次表示了解、理解、掌握与运用三个目标水平(依水平权重分别取1、2、3),ni表示目标水平为di的知识点的个数,其总和等于该部分内容所包含的的知识点总数n.从而得出这部分内容的教材深度,结果如表3所示[5].

表3的统计表明,“特殊三角形”所含知识点数量更多,两版教材在特殊三角形这部分内容上要求最多的知识目标水平都为“掌握与运用”.虽然“三角形”与“特殊三角形”三个知识目标水平的整体分布有所差异,但“三角形”与“特殊三角形”知识深度的加权平均分别为2.09和2.08,即两版教材这部分内容的深度接近.

3.3 知识呈现方式比较

笔者选取特殊三角形部分重点内容之一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为分析对象,整理两版教材此部分内容的学习流程如下.分析表四与教材可知,东京版教材较为注重知识的即学即练,及时巩固所学.浙教版教材基本是在学习节中的所有知识点之后,进入节末的课内练习和作业题A、B组.另一方面,东京版教材中,例题设置较少,其中设置了较多问题,这些问题穿插于知识引入,知识证明,知识运用的整个流程中,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浙教版教材中问题设置较少,且问题较多集中知识引入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浙教版教材较为注重知识的获得,但对学生主体性与思维发展的重视还需进一步贯彻于教材中,如何在知识量与思维空间之间取得平衡,还需思考.

4 结论与启示

4.1 两种教材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东京版教材更注重教材的直观性

两个版本教材特殊三角形这部分内容的整体学习顺序一致,条理清晰.两版教材均为彩色,浙教版教材以冷色调为主,东京版则以暖色调为主,且在一些栏目边上设置了简单可爱的卡通图像,给读者以更加亲切之感.另外,东京版教材会在几何图形中用不同颜色和样式的记号标记相等的边或角,更为直观清晰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4.2 浙教版教材可适当设置更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学习应当在确保一定内容的学习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地思考空间,这亦是数学生生不息之魅力所在.东京版教材在教材中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避免学生仅仅被动接受数学知识.浙教版教材可于整个学习环节中适当添加问题,将思考贯穿于整个学习进程,而非仅着眼于知识引入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发展.

4.3 浙教版教材中数学活动的安排应更为丰富、具体,使其形成体系

日本新数学学习指导要领特别强调要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东京版教材体现了这一理念,如“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一章伊始的剪纸活动,轻松有趣地引入本章内容.还有在一些章节的末尾和卷末设置的以“数学探究”、“生活与数学”、“数学史”、“数学游戏”为主题的丰富的课题学习.这些课题学习具体,可操作,兼顾趣味性和丰富性.浙教版教材亦有做出这方面的努力,设置了“设计题”、“探究活动”等栏目,但总体而言,丰富性和趣味性有待提高,且较为松散.应重视数学活动在教材中的地位,使数学活动形成体系真正融入教材,在教学中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钱佳佳,邵光华.美国CME几何教材的特色分析与启示[J].中国数学教育,2012(6):39-43.

[2] 刘曌,杨光伟.新课程理念下中日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数学活动”的比较研究--以我国人教版与日本东京版初一数学教材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2013(10):25-29.

[3] 朱先东.特殊三角形[J].数学教学通讯,2002(8):87-9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李淑文,史宁中.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1):82-85.

作者:叶立军 陈思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应用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筹资决策中税收策划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