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素描教学论文

2022-05-02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美术教师素描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中小学美育对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中小学美育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地区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处于薄弱状况。2009年下半年,笔者参与了农村教育的调研工作,对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对其中突出问题进行了思考。

美术教师素描教学论文 篇1:

美术素描教学的思考

摘 要:目前,许多美术教师素描教学有显着的缺点和不足,很难胜任美术素描教学需要。主要是在素描训练形式单一,千人一面。素描训练方法死板,训练题材面过于狭窄、守旧等。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美术教师有意识地以高校美术专业为出发点,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此外,缺乏美术教学规律、素描教学和培养目标和训练目标层次的认识和理解,缺乏学习和研究造成严重的差距。这应该引起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面对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美术素描教学形式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革。美术素描教学,应着力进行素描的多样性和典型训练,素描技巧的训练手段应该灵活多样,提高创意和表现力。

关键词:美术 素描教学 训练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而不是培养画家和美术专家。应基于美术素描教学这个基本点,紧紧围绕教学的培养目标。这需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遵循美术教育教学规律,认真研究,深入了解和理解教材的指导思想,灵活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1 精心研究教材,大胆改进教法和学法,努力拓宽素描的训练形式

努力拓宽素描的训练形式,应适当扩大多技能训练,既要进行调子素描及结构素描训练,同时,也要进行基本的实用装饰构成素描和素描创意设计训练。调子素描主要是侧重于光影规律,结构素描主要侧重于物象内在的结构和组合关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自由探索,大胆地运用素描手法,采用突出部分、转变视角等手段,处理自然影像。如果按照传统的素描教法,单纯训练学生的单色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草图两种形式的的训练,是难以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激情和理性,让学生找出不足,采用多样形式,做出更大胆的突破。

装饰构成素描不同于前两个形式的素描,装饰构成素描是将自然对象作为参考,通过堆叠、渐变、梯度、分割等手法,以适应平面构成、启动、分割技术的表达。或大胆而夸张的主要特点,或者像抽象的转换,或将立体转化为平面的三维转换,更主观的审美理想,大量的装饰成分的形式渗透在新的素描构图中。这种素描的形式不仅是美术表现的一般规律和规则的基本训练,也有利于素描课与工世课的平稳过渡。有利于学生与自然对象主观审美意象的形成,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主观的审美形象,直接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素质。

设计素描是一种合理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理解的客观物象,描绘物态结构规律的形式的物理状态结构的内在联系。这种素描形式包括素描意识的形状,但也反映了工业设计的认识,将构成作为实用美术专业层次人才的基础课程,可以显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衔接的重要性,从表面上的个人风格和专业发展提供实践的基础。将装饰构成素描进入实用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内容体系十分是必要的。

扩大素描的训练形式,但仅限于数量,需要仔细研究教材,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以结构素描为主线作为主要手段表达。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避免重复,节省时间,以便使学生打下一个科学,合理,牢固的素描基础。

2 素描训练题材要该多样化,注重训练的灵活性

应该改变传统素描训练中几件老静物一画到底的做法,让学生接触多种物质,如,人物、动物、山水、电器、家具、日常用品、机械零件、服装和帽。不同的主题,还要注意他们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实际绘画中较强的适应能力。

让学生掌握各种性能的方法和技术,尽可能的使用排线涂色调法,铅笔擦法,手指画的方法,也可以使用阴影法,仅色层诱导法,黑白灰块色块法,色线的方法和合成方法,也可以是一个主题一图多画,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观点进行各种练习,以扩大领域,以丰富学生的表现。它也应该复制的方式。还可借鉴速写,特写,设计,借鉴民间美术表现手法,帮助、引导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本素描绘画基础。

素描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个性的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奠定了学生的心理基础。引导学生改变的正常的逻辑思维,以改变正常比例、视点的变化点等,并引导学生进行素描创作,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摆脱传统陈旧思维,体验到新的世界,发现组织和创建一个新的形象。

总之,素描教学应注重精心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和理解教材的指导思想,灵活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大胆改进教法和学法,努力拓宽素描的训练形式;素描训练题材要该多样化,注重训练的灵活性。必须注意知识之间的知识和技能的灵活性,科学性,系统性,还要注意拓宽学生知识面,指导学生接触美术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美学、视觉心理学等。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提高学生创意和表现力,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素描绘画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金田.对素描基础教学的思考[J].美术大观,2009(8).

[2] 万金声.素描基础教学商榷[J].美苑,1980(1).

[3] 舒传熹.基础教学的任务[J].新美术,1980(1).

[4] 娄溥义.素描基础教学与绘画风格[J].新美术,1980(1).

[5] 孙文超.素描教学札记—— 兼论契斯恰柯夫体系[J].美苑,1981(1).

[6] 赵慧娟.关于素描基础教学的浅见[J].内蒙古教育,2010(18).

[7] 范梦.素描基础与版画创作的教学[J].美术,1989(8).

[8] 叶村.对中学段素描基础教学的思考[J].美术,1989(8).

[9] 彭晓弟.谈素描教学[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2).

[10] 王胜利.素描教学研讨会纪要[J].西北美术,1995(2).

[11] 江河.关于素描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 谈基础训练中新的素描形式:装饰构成素描[J].中国美术教育,1995(1).

作者:张爱辉

美术教师素描教学论文 篇2:

关于加强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的思考与建议

中小学美育对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中小学美育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地区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处于薄弱状况。2009年下半年,笔者参与了农村教育的调研工作,对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对其中突出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短板”问题十分突出

农村地区初中美术教师队伍是农村教师队伍的短板之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队伍不整”

调研表明,农村地区初中美术教师数量不足。以调查县为例,该县12个乡镇的12所初级中学只有专任教师10人,分布在其中的6所学校中。美术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1%左右,低于体育、音乐教师3.7%和2.7%的比例。被调查学校班级数量与美术教师数量的比例为19:1,显示出农村地区初中美术教师仍然十分缺乏,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初中美术教师队伍依然是“兼职教师”为主,教师美术素养“良莠不齐”。教美术的教师大多不是美术专业出身,基本是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兼任,调查学校100%都存在“兼职”美术教师现象。兼职教师大多没有系统学习过素描、色彩、艺术创作、美术技法等美术专业知识。不仅如此,近70%的“兼职”美术教师在接受调查时坦言,现代教育技术、综合科学知识等也都有欠缺,现有美术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很难满足美术课教学的要求。另外,初中美术教师队伍“老少分明”“男多女少”。在现有的专任美术教师队伍中,50岁以上的5人,占50%,30岁以下4人,占40%,30岁以上、50岁以下美术教师只有1人,占10%,美术教师队伍有明显的断层现象。而且,男性美术教师(含兼职美术教师)占78%,占据绝大多数,女性美术教师明显偏少。

2.“军心不稳”

受近年来高中教育规模扩张的影响,中小学美术教师“层层拔高使用”的现象十分突出。农村小学、初中教师中的美术骨干力量被严重削弱。被调查的12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都出现了美术教师的拔高现象。其中,5个乡镇的5名美术骨干教师被高中、职中“择优选拔”调走。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地区农民子弟大量涌入城镇就读,造成了城镇教师急剧缺乏,许多县市每年还通过调考的方式将一些优秀农村教师调入城区学校,近三年中被选拔调走的农村美术教师,占到了现有美术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一左右。另外,还有美术教师“孔雀东南飞”,“不辞而别”。三年中,12个乡镇有4名美术教师选择辞职。调查表明,近70%的现有专任教师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不满意或十分不满意,68%的教师对自己的工资待遇不满意或十分不满意,原因主要为音美学科不是考试学科,在课时补贴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补贴往往仅为考试学科的50%~60%);课外辅导、美术宣传、校园活动多为无报酬劳动或补贴极少。近半数以上的教师“十分想到城市学校工作”。中学教师平均任课6~12节不等(在未开足课时的情况下)。音美教师面临授课年级多、学生多,操作困难的实际情况。此外,音美教师还要负责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的组织、辅导等繁杂工作。美术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大,责任大,待遇得不到保障,教师队伍军心不稳,队伍提升受到了很大影响。

3.教师资源浪费严重

调查发现,一方面,农村初中受过专业训练的美术教师并不多,教师数量不足;另一方面,美术专业毕业生中相当多的人完全脱离了美术教学工作,改行做其他工作。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美术属于小学科,非考试学科,教师工作与他人没有可比性,直接影响其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选择离开美术教学,而改教其他学科,甚至甘心去做一些辅助性工作。

二、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1.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对农村教育改革意义重大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把普及和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作为重点”。然而,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师队伍薄弱直接引发美术课“质量不高”“形同虚设”等问题。至2010年,“农村学校开课率达到100%,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达到80%”的目标并没有落到实处,“大幅度地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初中美术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教师队伍不整则是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指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切实把艺术教育摆在学校教育应有的位置上。特别提出要采取激励措施,加强农村地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须把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升到不仅关系到艺术教育的质量,也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开展,关系到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的重大问题,予以重视。

2.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与其他学段、学科相比具有较大的特殊性

实事求是地讲,无论从农村初中的现实状况,还是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乃至于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要求,农村地区初中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其他学段、学科相比都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初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初中教育在客观上仍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且在效益和成果的评价机制中升学率仍处主导地位,在办学方向上重视升学,在培养目标上重视智育,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应考学科,美术学科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此同时,农村初中美术课也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境地。农村学校还没有确定的美术教学的评价标准和依据,美术课被普遍看做可有可无的“陪衬”,距离《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教材”目标还相差甚远,信息化资源缺乏与美术课堂的有效融合,这些都构成了农村初中美术课堂的特殊之处。这些特殊性必然影响甚至造成了农村地区美术教师建设的特殊性。一方面,美术教育的特质要求美术教师“应该既是教育家,还要成为艺术家”,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本身就“高人一筹”。另一方面,农村初中在依赖“兼职教师打天下”的背景下,所谓的“美术教师”队伍中包含了各种专业的教学人员,但他们大都不把自己当做美术教师看待,而仅是应付课时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初中很少有真正的美术教师。而相当数量的美术师范类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也使得农村美术教育后继无人,形成了恶性循环。美术教师队伍建设遂成为既特殊又困难的工作。

三、创新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对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政策倾斜

实施政策倾斜,就要求各级特别是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充分落实上级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尽早、尽快地把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需要解决的工作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列入政策制定的议程;同时要及时终止对美术教育、美术教师带有歧视色彩的“过时的”政策,着手制定和完善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教师积极性和整体素质的地方教师优惠政策体系。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借助职能部门专门予以落实。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美术教师的整体水平,从而保证“义务教育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1]

2.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吸引美术专业师范生到农村任教

建议国家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有针对性地增加美术教师的培养数量。同时,各地要积极跟进,实施各地方的“特岗计划”。建议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代偿学费、免费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选拔更多的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到农村任教,补充初中美术教师队伍。

3.创新农村美术教师培训机制,提升农村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建议建立“各级教研机构统筹,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专业资源”的农村地区美术教师培训体系。借助地方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优势,解决长期来美术教师缺乏专业培训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实施初中美术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立足长远,选派更多的初中美术教师到高校进修学习,逐步形成美术教师骨干队伍,并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各地教研部门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开放型教师培训网络,形成网上培训机制。建议以市县或乡镇为基础单位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形式,举办美术学科教师的专项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创造条件,多形式、多渠道地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师学科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创新农村初中美术教师管理机制,强化美术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美术教师的鼓励政策,在工资待遇、教学评定中充分考虑美术学科在农村地区的特殊性,进一步完善核定有利于美术教师队伍稳定的编制标准;实施学区内美术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尝试优秀教师巡回授课制度;形成制度化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乡的中小学教师在评定高级职务时,原则上要有一年在农村或者是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总而言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采取各种举措,创新农村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初中美术师资队伍是农村初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75.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庞各庄初中)

(责任编辑:王永红)

作者:阴士刚

美术教师素描教学论文 篇3:

论新课改背景下高校师范类美术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实施建议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师的角色进行了转变,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首先美术教师应明确艺术教育的目的。柏拉图曾说:“艺术应为教育的艺术”。培养一名艺术教师,他应该首先是一名教师,再是艺术教师,最后才是音乐或美术教师。这样的教师只有加强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奠定宽厚的人文素养基础,注重教师专业成长与基础教育紧密结合,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改 艺术教育 美术教师 人文素养 课程设置

艺术与人类文明是一对双生姊妹。人类文明包含了艺术,艺术记载和表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艺术教育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作为艺术教育中的基础美术教育,其涉及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涉及中国美术文化的发展。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教育宗旨的21世纪,高校师范类美术专业学生素质培养尤为重要。

一、美术新课程改革概述

在新一轮基础课改实施之际,基础美术教育改革也全面推开,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于2001年7月正式颁发,至今已经过了实验阶段,2003年—2007年教育部对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先后三次修订。美术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对美术课程“人文性”的理解与认识。美术课改在内容上,特别是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中,除了必修的“美术鉴赏”课程之外,又增加了学生选修模块,包含了绘画与雕塑、设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以及现代媒体艺术等五个内容系列,共九个模块。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美术教师能够专业技能全面,又兼具一技之长,更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美术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思路里明确了课程性质,指出美术课程是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又决定了课程的特点:人文性、基础性、大众性、终身性。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当代美术教师作为知识传承的媒介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学生的心灵,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二、目前高师院校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师资来源主要是由全国各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和输送。在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除了部分院校在本科大学二年级或者三年级会进行选修专业外,三年制专科的专业课程基本上不细分美术专业,专业课程设置大都是偏重于素描色彩的临摹写生和工艺设计方面的内容,所以整体的师范生在绘画及设计工艺方面所学知识基本能满足基础美术教育的需要。但是,在普修课程中,中国书法和国画的课时只占据了极少部分,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连毛笔的握笔姿势都没掌握好。同时,学校方面又较少开设人文素质提高课程和作品欣赏课程,即使是专业必修的《中外美术史》课程,在很多高师院校中也停留在总共学时72~108之间。这在大学四年的学时量中少之太少。这种不够重视人文教育的课程构建和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势必导致高师美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较差,审美能力欠缺的后果。同时,大多数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偏向于专业院校的课程和教学,学生重技轻文,很多学生的职业定位不准,造成部分学生毕业后只想当画师、画家,只会画画,不想当教师,不愿讲课,表述能力欠缺,甚至不了解艺术鉴赏和美育在培养现代人才过程中的意义,部分学生在思想修养方面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高师美术毕业生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要求相脱离,甚至相悖。在基础教育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高师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现状已不利于培养中学美术师资必备的素质和能力,而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目标却是培养中学美术教师,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而不是培养艺术家。

三、提高美术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师角色进行了转变,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首先美术教师应明确艺术教育的目的。柏拉图曾说道:“艺术应为教育的艺术”。培养一名艺术教师,他应该首先是一名教师,再是艺术教师,最后才是音乐或美术教师。因此教师只有要加强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奠定宽厚的人文素养基础,注重教师专业成长与基础教育理念紧密结合,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新世纪里 ,艺术教育在当代中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被体现出来。艺术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完整教育观的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能力的激发,都有着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1]因此,承担艺术课程的教师自身的素养直接影响着艺术教育的成败。笔者曾有过在中学从教十余年的经历,承担过初中和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亲历了课程改革之初到实验探索的过程,也参加过众多的课程培训,在难能可贵的基础美术教学经历中,深切地体会到做好一名合格而优秀的美术教师必须要付出的努力。记得美术课标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这样呼吁:中国美术教育其唯一的出路,那就是:把美术课上成文化课。这里的文化不仅仅是情感,而是整个的人类的文化与艺术文化,应该将所有的美术技能传递教学课程,用文化的学习方式来教学,而不是用现在的第一步这样画,第二步这样……培养“会听音乐的耳朵,能够欣赏形式美感的眼睛”,这也是每个普通人审美素养的本质力量。当我们通过赏析中国优秀的书画艺术,去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佛理道义,感受艺术家托物寄情的时候,当我们通过西方近现代艺术家抽象的笔触体会现代工业社会人们的压力、世界的纷争战斗和西方哲学思潮的时候,人们才会真正理解一幅艺术品背后的人文价值,才能理解艺术与人的共生关系。不管是美术欣赏与艺术创作,艺术教育都不应该等同于技术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用艺术的思维认识世界和在广泛的文化中认识美术。这一切的引导者和执行者就是艺术教师。美术教育工作者,是高师院校培养和输送的人才,而人才素养的高低关乎中国未来艺术教育的优劣,同时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提高艺术教育的价值,引导教师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精神的提升和整体素质提高的体现。[2]因此,对高校师范类美术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放在所有培养之首,更需要得到高师院校更多的重视。

四、如何提高美术专业师范生整体素质

(一)授课理念及课程设置的改进

1.转变教学模式与方法。目前国内大多数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在课程的设置及教师专业教学方式上都较倾向于专业院校授课及课程设置方式,注重造型基础的训练,忽略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新课改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创造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高师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目前正缺乏这种教育,普遍带有一些“画匠作坊”式的色彩,重视临摹写生,所授技法大多是对实物的再现性摹写,基础训练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产生分裂,学生专业课上只是一味地摹、写眼前的对象,难以涉及创造性思维,学生创作出来的只是物化世界的再现,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美术教师在将来的教学中同样面临教学创造力的缺乏。 因此在课程上可以在每学年中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一定的创作课,课时量不需要过多,要少而精,结合作品赏析进行想象力、创造力的训练。

2.加强人文性学科课程设置量。人文性学科及中国传统书画的课时量普及不够,这是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中外美术史》的课时量是远远不足以对中外美术史进行深层解读的,更谈不上对优秀美术作品的逐一鉴赏和剖析。同时,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方面, 除了专业选修国画方向的学生外,大多数师范生的中国画和书法基础都较弱。而中国书画艺术与中国悠久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息息相关,是中国传统人文情怀最直观的表达。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工具对中小学生而言,便于准备和携带,也容易使学生很快产生学习兴趣,但高师院校在一、二年级的普修专业里中国书法和国画的普修课时量是极其少的。处于现实社会的需要,工艺设计的课程设置都普遍高于中国书画课时,致使目前师范生很多都偏向于油画及设计方面的专业学习,忽略了对美术史及中国书画的学习。要全面提高美术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师范生对祖国文化艺术的了解与热爱,调动学生后续自学的积极性,必须重视中国美术内容的教学比重,建议在学生进校一至二年级间普及并要求为必修。这也吻合新课改修订中提出的增加中国美术内容的指导思想。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建议书法必修课程的课时应在原有大多数院校设置的36节课时基础上增加至72至108节,尽量保证在一学年中至少每周持续2节课时量,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板书训练。虽然当代中小学校教学中已大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作为教师基本功的粉笔字是不可忽视的。现在很多年轻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当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时,文字书写歪歪扭扭,不规范,甚至不如小学生。这样的板书实在令人汗颜。通过对书法课时总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书法基础。中国画的课程必修课时量也有必要进行调整和增加,让学生普遍能掌握中国画工具性能,基本了解不同中国画类别的基本技能画法和特点,对中国传统书画历史和鉴赏有较好的理解,让培养出来的美术师范生在将来的教师岗位上能基本胜任基础国画的教学工作。事实证明,在目前中小学教师专业需求中,国画方向的师范生往往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特别是在新的高中教学模块形式下,这种状况尤为突出。以2009年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09届毕业生为例,国画方向的18名学生在大学毕业后,除了个别学生继续考研和被高校聘用外,其余学生在联系工作时大都被沿海中小学校优先录用。目前这种状况仍在持续,也体现了目前基础美术教育对中国美术内容的逐渐重视。

3.理论联系实际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教师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技能培训为将来教学实践作铺垫的。因此,在大学学习期间,应加强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并尽可能多地提供教育实习机会,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学习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美术教学法》。大多数高师院校对这一门课程的开设课时并不多,一般集中在毕业前一个学期开设,课时平均为36~54左右,授课教师中很大一部分也从来没有过在基础中小学任教的经历,也没有教师愿意教授这一门被专业教师认为枯燥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对该门课程都不够重视。从教学技能上来讲,教案的设计与书写、教态、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思路与方法、评课、试讲、课后反思等等教学常规实践工作是需要师范生利用充分时间来实践的。所以在授课环节,建议我们承担此门课程的教师不要只拿教材照本宣科,通篇理论,而是要给学生多练习,多试讲,多观摩优质课,并保持和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必要沟通和交流,定期参加中小学美术教研工作会,及时了解课改精神和教学理念,避免课程内容与实际美术教学产生脱节。

在实习模式及效果探讨方面,理论只有依托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目前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实习时间比以前较为延长,基本能保证一个学期的时间。根据目前国家的教育实习方案,实习也分为了几种类型:集中顶岗、分散实习、集中实习、校内实习等方式,各种方式达到的教育实习效果是有一定差异的。例如集中定岗可以锻炼学生实际教学工作能力,包括与学生、家长及其他教师的沟通,比较全面地了解现有基础美术教学中的内容,了解学校各种活动的进行流程和教学常规,但不足的是,作为顶岗教师,可能面临实习学校没有专业的、有经验的美术教师进行实习辅导,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艺术教师的师资水平较弱,很多美术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兼职上课。所以,实习模式是否能让师范美术生在实习中真正得到锻炼和成长,还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考核和带教方式来验证。无论学生最后采用何种实习模式,其所在的高师院校相关部门都必须随时进行实习追踪,避免学生出现消极、懈怠的情绪,并及时调派有经验的教师定期进行实地看望和指导。

(二)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举行各类学生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与策划,一方面锻炼学生组织能力,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素养。比如举办美术史知识竞赛、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基本功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等。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集体主义精神。只有综合素养高,拥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才能成长为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可以传递给学生同样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合格的美术教师。

总之,在任何一种文明中,艺术与“教育”一词的含义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使人充实和完美,作为艺术教师的主要培养地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高素质美术教师的培养重任。这需要高师院校的美术教育重新审视当前的培养模式,逐渐改变课程单一重复、缺乏时代创新,过于重视技能而忽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现状。教学中应注重人文思想渗透,增加学生感兴趣又能增强人文素养的课程,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不断提高高校美术教师自身素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变高校教师教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努力提高美术师范生的综合素养,让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切实为培养复合现代教育下的美术教师而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1.

[3] 杨再伟.论贵州高师美教专业专科课程设置改革[J].艺术教育, 2006,(5).

[4] 饶金萍.论高师院校学生素质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1999,(11).

[5] 王英奎.艺术课程标准教师解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腾守尧.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李亦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职人文地理教学论文下一篇:医疗保险制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