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重点总结

2022-07-12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重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国际贸易重点总结

国际贸易重点总结

{一}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也称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外贸依存度:表示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净出口/国民生产总额)

必须是因为买卖而输出与输入的商品,属进出口之列

净出口 :出口量>进口量 。净进口:进口量>出口量

出口部门: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进口竞争部门: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国际贸易值:是用货币(如美元)表示的一定时期(一年)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一国的对外贸易值:出口值+进口值

国际贸易量是由于统计上的需要,剔除了价格波动(价格指数)的影响所计算出的一个数值。 贸易差额: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出超。贸易逆差:进口值大于出口值,入超。

总贸易体制是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我国采用总贸易体制。(凡是进入该国境界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该国境界的商品都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总贸易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主要反映一国在过继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

专门贸易体制是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关境与国境:关境是一个国家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当今世界关境与国境不一致是普遍现象。a关境等于国境(绝大多数情况);b 关境小于国境(经济特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c关境大于国境(关税同盟,经济区域一体化)

二者的区别:总贸易体制反映了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专门贸易体制反映了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

货物贸易是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又常常被称作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出售或购买服务的交易

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将货物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消费国直接进口生产国的货物时两国之间发生的贸易,即由进出口两国直接完成的贸易。

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卖买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

转口贸易:从商品生产国进口商品,但不是为了本国生产或销售,而是再向第三方出口。 过境贸易: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或为了节省运费和时间,从商品生产国购货之后,需要通过第三国境界才能进入本国,对于第三国来说是过境贸易。

自由结汇贸易:以货币作为清偿手段,是目前最普通的贸易方式

易货贸易:以货物作为清偿工具。进行易货贸易多是由于双方的货币不能自由兑换,且缺乏外汇储备。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地位。它用各国的出口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示一国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

{二}国际分工:是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决定因素)、自然条件、政治文化条件(制约)、性质受国际生产关系制约

静态利益 假设:在封闭条件下;两国间发生贸易关系。总结:①只要A、B两国的两种商品的

交换比例(相对价格)不同,两国就可以通过贸易获利。(一个国家以内的不同地区之间也

适用)②在可贸易的情况下,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介于它们在A、B两国内的交换比例

之间。贸易利益的源泉:贸易利益主要来源于生产(国际分工);贸易利益的获得必须以国

际贸易为条件。

动态利益①开展国际贸易,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②利于开拓

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③开展国际贸易,激发企业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④开展国际贸

易,能加速资金积累⑤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⑥对一国政治、文化、社会进步产生积

极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1、决定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国际价值由国际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

2、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获利。国别价值又称国民价值,国际价值的对称。

一国范围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在表现形式上,是以该国货币表现的。国际价值

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性一般社会劳动的凝结。

比较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

1、比较成本论(举例)

2、贸易互利性原理“两优择其重,

两劣取其轻”。

3、科学性①一个国家不论处于什么发展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

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的国家,也能在劣势中找到相对的优势。②比较成本原理

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变化。劳动生产率落后国家的生产者不仅

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反而可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③开展国际贸易的交换价格是在一

定区间内。互利和等价交换是不同的概念。

4、局限性①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②把多变的经

济情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状态,忽略动态分析③忽视了生产关系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瑞典 赫克歇尔和俄林)

1、基本内容①假设:各国劳动生产率相同②产

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a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b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③逻

辑思路:商品价格差异←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各国的生产

要素禀赋比率不同。

2、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假

设条件下,自由贸易。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

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根据“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如

果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裕的要素

价格上涨,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下降。这样的过程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

的国际均等化。

4、科学性:a俄林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理论

上有所创新;b将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c生产要素禀赋论仍属比较成本范畴。

5、局限性:a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b该理论没考虑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c没考虑

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角度)(美国哈佛雷蒙德·费农)第一阶段:创新国企业发明并制造

出新产品,对某新产品出口垄断时期;第二阶段:其他发达国家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时期;

第三阶段:创新国以外的国家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参加与创新国的出口竞争;第四阶段:

在创新国开始进口竞争时期。

产业内贸易理论(20世纪60年代 )

1、产业间贸易: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

产的产品。产业内贸易: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2、理论解释:A偏好

相似理论(瑞典林德)①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

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它的国内需求。②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即

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

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B市场结构论:用市场机构中的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

产品差异等理论来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内部规模经济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必要基础:规

模经济促进各国在各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

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

3、从供需方面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从供给方面,垄断

竞争条件下,造成同类产品的差异化;从需求方面,消费偏好多样性,各国的消费需求形式

常常有部分互相重叠。

4、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

差别,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消费层次结构

公司内贸易理论

1、公司内贸易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者子公司之间的国际

贸易。

2、理论解释⑴内部化理论:为了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交易成本过高的劣势,跨国

公司实行市场的内部化。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能获得的利益:①内部化能够获得协调业

务活动的利益;②内部市场能够从公司的总体利益出发,通过差别化定价的策略充分掌握市

场力量;③内部化通过长期的或永久性的内部供需安排可以避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④内

部化将买卖双方所有权合二为一,可以消除知识产权在市场转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⑤公司

内部贸易的定价方式可以产生很大利益。⑵垂直一体化理论:指两个相邻的生产阶段被置于

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之下。垂直一体化后,生产阶段的外部市场交换关系即转换为内部市场

供求关系。 相邻的生产阶段常处于不同的国家,这种垂直一体化便导致公司内中间产品的

国际贸易。⑶公司内贸易格局:水平型,垂直型,水平与垂直交叉型。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美国哈佛迈克尔·波特)

1、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产业和企业持续地以

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的能力。

2、四个基本

因素:①要素条件:自然资源(基本因素)、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推进因素)②相关产业

和支撑产业 ③需求因素 ④公司战略、结构与竞争;两个辅助因素:一国面临的机遇,政府

所起的作用。

3、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区别:从静态的比较优势到以

竞争、创新为基础的动态竞争优势,是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理论的突破。联系:①比较

优势与竞争优势往往同时作用于一国产业的发展;②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可互相转换;③两

者都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

{四}世界市场价格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也就是某种商

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价格。

2、世界市场价格的变动及影响因素:①国际价

值是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②货币价值是影响世界价格的基本因素;③世界市场供求关

系;④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与垄断[竞售(卖主)P ↓;竞购(买主)P↑;买主与卖主间竞争:

卖方市场P↑;买方市场P ↓]

3、一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条件:统一的市场上,完全竞

争的条件下。

4、世界市场价格的多元化:㈠ ⑴调拨价格(转移价格):跨国公司内部母公

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交易所采用的价格。调拨价格排除了市场机制,排除了市

场上供求关系的作用。特征:①与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偏离性;②价格实现与资源配置的二重

性;③广泛长远的战略目标。⑵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利用垄断地位规定的高于或低于正常价

格的一种市场价格。有两种:垄断高价,垄断低价。垄断组织操纵世界市场价格的主要手段:

组织卡特尔,价格领导制。㈡ 国家垄断价格或管理价格:⑴国家对商品市场价格的干预(单

方面:农产品)方式:①通过收购或对农场主贷款来支持价格;②限制产量;③按保证价格

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的大小,给予补贴;④管理进出口;⑤国家经营收购业务和进出口贸

易 ⑵双边的:政府间贸易协定 ⑶国际性:国际商品协定(缓冲库存;出口限额;多边长期

合同)。㈢ 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国际间在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独立

经营的买者和卖者间进行交易的价格。

{五}贸易条件是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两种

表示法:用物物交换表示,用价格表示)

贸易条件指数种类及其意义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 T=(Px

/Pm)×100;Px代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代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T﹥100表示贸易条

件改善,T﹤100表示贸易条件恶化。商品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单位商品的贸易利益变动;商

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并不意味着一国贸易利益减少。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1)单项要素

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

数的乘积。S=(Px/Pm)×Zx;Zx代表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2) 双项要

素贸易条件指数 D=(Px/Pm)(Zx/Zm)×100;Zm代表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

3、收入

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它表示一国出口支付进

口的能力。I=(Px/Pm)×Qx;Qx代表出口量指数。

贫困化增长(印度 巴格瓦蒂)含义:当—个国家(通常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出口产品(通常是

初级产品)的供应量急剧增加时,它的国际市场价格趋于下跌,甚至跌到使这个国家受到损

害的地步。

关税政策:征收进口关税对贸易小国和贸易大国的影响不同:

1、贸易小国征收进口关税

不会对该国的贸易条件造成影响,关税全部由进口国消费者负担

2、贸易大国征收进口关税

大国进口量的调整就会影响到世界市场价格,大国进口↑,将引起世界市场价格上涨,进口 ↓,

将引起世界价格价格下降。大国征收关税会对该国的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若该国出口价格不

变,那么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关税效应由进口国消费者和出口国的生产商共同负担,

大国向出口国转嫁了部分关税效应。

{六}对外贸易政策的两种基本形式:自由贸易政策(实质是“不干预政策”);保护贸易政

策(实质是“奖出限入”)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德国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法国近代工业

也有长足发展,德国还是一个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的农业国。)1 李斯特对自由贸易

的批判与自己的理论观点:(1)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它完

全忽视了国家的存在,不考虑如何满足国家利益,而以所谓增进全人类利益为出发点;(2)

流行学派只考虑交换价值,而没有考虑国家的精神和政治利益,眼前和长远利益以及国家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出发点。(3)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狭隘的本位

主义和个人主义,完全抹煞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4)保护贸易政策只是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2 经济增长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农工

业时期:工业尚处于建立和发展时期,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农工商业时期。3 李斯特关于

贸易保护的政策主张(1)保护对象的选择:主要是国内的工业。对不同的工业部门采取不同

程度的保护措施:奢侈消费品(低关税)、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工业品部门(实行关税

保护)、机器/工业原料的进口(免税或极低关税)、国内幼稚的但有发展希望的工业(较

高关税)(2)保护关税的运用:一国的保护税率应有两个转折点,由低到高然后又由高到

低。4 对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评价(1)积极作用: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生产力,实

行经济自卫(2)当代发展中国家若实行贸易保护只能采取适度保护:保护的范围要适度、

保护的水平要适度、保护的期限要适度。

{七}关税是—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关境的物品所征收的一种税。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

行政管理机构,它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的重要工具。

关税的目的 (1)增加财政收入;(2)保护本国生产

关税的种类 :1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正常

关税。(最惠国税和普通税)【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贸易协定的

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普通税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订这种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

的商品。】最惠国税率比普通税率低,二者税率差幅往往很大。2出口税 :是出口国的海关

在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品征收的—种关税。3过境税: 又称通过税。它是一国对

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二战后,大多数国家都不征过境税,仅仅在外国商品

通过时征收少量的准许税、印花费、签证费和统计费等。4进口附加税对进口商品征收正常

关税外,再加征的额外关税,就叫进口附加税。征收进口附加税是限制商品进口的一种临时

措施。主要目的是:应付国际收支逆差,维持进出口平衡,防止外国商品的低价倾销,对某

个国家实行歧视或报复等。【反补贴税 :又称抵消税。它是对于直接或间接接受任何津贴

或补贴的外国商品在进口时所征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反倾销税:是对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商

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产品和国内市场。】5差

价税 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当某种本国生产的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时,

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照国内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就叫差

价税。由于差价税随着国内外价格差额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它是一种滑动关税,能较好地起

到限制进口的作用。6特惠关税是指某一国家或者一经济集团对某些国家的所有进口商品或

一部分商品在关税方面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这种关税优惠待遇有互惠的,

也有非互惠的。7普遍优惠制(GSP)简称普惠制,它是发达工业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

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的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优惠制度。原则:普遍

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

征收关税的依据和方法(税则):1依据(1)海关税则及其商品分类: 海关税则是一国对进

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商品的系统分类 (2)海关税则的种类:单式税则(单

栏税则),复式税则(多栏税则)【欧盟实施五栏税则:特惠税率、协定国税率、普惠制税

率、最惠国税率、普通税率;中国实施四栏税则:特惠税率、协定国税率、最惠国税率、普

通税率】2征收方法: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

关税的经济效应:1对贸易小国:消费效应(征收关税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对消费者造成

直接伤害)、生产效应(对与进口商品相竞争的国内生产者来说,可从保护关税中获得利益)、

贸易效应(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导致进口减少,从而使经营进口商品的公司和

个人损失了部分市场,减少了收入)、财政收入效应(只要关税不提高到禁止关税的水平,

它会给进口国带来财政收入,这项收入等于每单位课税额乘以征税的进口商品的数量)、收

入再分配效应(关税会造成收入从国内消费者向国内生产者的再分配)。2对贸易大国:大国

征收关税虽然也有上述小国的种种关税的经济效应,但由于大国影响世界价格,因此从局部

均衡分析所得的征收关税的代价和利益对比的净效果,不同于小国的情况。 贸易大国征收

关税, 该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 。若该国出口价格不变,那么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大国征收关税对该国净福利的影响:比较关税的保护成本与贸易条件改善获得的利益。

非关税壁垒措施:㈠ 进口配额制:1 ①绝对配额(全球配额、国别配额、进口商配额):

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

进口;②关税配额: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关税配

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关税或附

加税。2 配额与关税的比较:①关税只是改变市场机制的作用,而配额则完全替代了市场

机制;②进口关税的贸易效应是不确定的,从而对生产者提供的保护是不确定的,而进口配

额是由政府确定的;③进口关税在发挥保护作用时,不能完全隔绝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④

管理方法的差异。 ㈡ “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

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

额即禁止出口。 ㈢ 直接生产补贴:是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工业化进程,对国内某些过去必须依赖进口的产品的生产部门即进口竞争部门给以补贴,使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能以与同

类进口产品的相同价格在国内市场销售,以达到排挤(或减少)此类进口产品的目的。 ㈣ 汇

率政策 1 汇价高估(本国货币对外升值):降低了进口产品的价格,其经济效应类似于对

进口产品提供了相当的补贴,起到鼓励进口的作用。2 汇价低估(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提

高了进口产品的价格,其经济效应类似于对进口产品征收了相应的关税,起着限制进口的作

用。3 均衡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 ㈤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指进

口国通过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对进口商品建立各种严格、繁杂、苛刻而且多变的技术标

准、技术法规和认证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实施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

标准,从而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入,保护国内市

场的目的。 类别: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主要措施:(1)严格苛刻的技术

法规和技术标准(2)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3)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4)绿色壁垒[绿色

标准、 绿色环境标志、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内在化要求(加工和生产方法内在化、

环境成本内在化)]㈥ 其他几种主要非关税措施: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出口的国

家垄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各种国内税、最低限价、有秩序的销售安排、进口押金制

度。

出口鼓励的政策措施:㈠ 出口补贴是政府对该国的出口厂商或潜在的出口厂商所给予的直

接或间接资助,旨在降低本国厂商的出口成本,鼓励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被指责为“不公

平竞争”。主要方式:直接的现金补贴、对出厂商提供财政优惠等、出口优惠金融制度(出

口信贷:卖方信贷、买方信贷) ㈡ 商品倾销 1 定义(两种情况)(1)出口国以低于其

国内市场的价格向外销售商品(2)出口国以低于其生产成本的价格向外销售商品。2 种类:

持续性倾销、掠夺性倾销、零星的倾销。 ㈢ 外汇倾销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来扩大出口,

限制进口。㈣ 经济特区 是—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关境以外所划出的一定的特殊经济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和措施。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综合

性经济特区、保税区、边境区。

{八}WTO的主要协议: 部门协议(实体协议):有关货物贸易协议、有关服务贸易协议、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程序协议: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争端解决机制WTO的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 (1)WTO中的最惠

国待遇原则是多边、无条件的,它要求一个缔约国给予另一个缔约国的贸易优惠和特权,必

须自动地、无条件地给予所有其他缔约国(无论对货物、服务、知识产权都适用。最惠国待

遇原则不对来自不同国家的产品实行歧视待遇。)【最惠国待遇的例外:边境贸易的例外、

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例外、普遍优惠制的例外、国际条约已有规定的例外。】(2)国

民待遇原则指在贸易方面成员之间相互保证对方的公民、企业、船舶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

公民、企业、船舶同样的待遇。(国民待遇原则不对外国产品和本国产品实行歧视待遇。)

【有关国民待遇的例外:一般例外、安全例外】2.关税保护原则(1)包括两层含义:一是

以关税作为各缔约国唯 一的保护手段。另一层含义是各缔约国应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通

过关税减让谈判,逐步降低关税水平,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开展。关税水平只能降,不能升。

(2)关税减让原则存在的例外:a有关成员方在某些条件下,可借助“保障条款”,不遵守此原

则 。b发展中国家由于其自身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差距,可在关税减让方面享受非对等的

优惠待遇,如GSP。3.取消数量限制原则:数量限制通过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数量来保护本

国市场,从而妨碍了竞争。与关税保护原则相违背,应取消。4.透明度原则 :指各成员方政

府应迅速公布其与商品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有关的法律、规章,以便其他成员方和贸易商

能够熟悉。这些法规在公布前不能实施。5.公平贸易原则:反倾销、反补贴和减少其他非关

税壁垒,以保证公平贸易 。6.互惠原则:双方在贸易特权或贸易利益方面的相互或相应让

与、贸易减让的结果要使双方增加的进出口量大致相等。 7.贸易争端的磋商调解原则:为维

护各成员方正当权利,协调其贸易关系,解决贸易争端。通过争端的解决恢复各方权利和义

务的平衡8.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优惠的原则 :基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实力的巨大

差距。9.区域性贸易安排原则:二战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程度加深,国

际贸易领域出现了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向,各集团内部纷纷采取减少或废除关税和非关税壁

垒的区域性贸易安排。10.合理保障原则:国际收支保障条款、幼稚工业保障条款

第二篇:国际经济学重点总结

◆国际收支平衡:

全面理解国际收支的内涵

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及基本编写原则

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组成内容

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基本含义、判断、原因及调节

◆汇率和外汇市场:

理解汇率的含义及标价方式

全面理解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掌握外汇资产收益的决定因素(公式)

掌握外汇市场均衡的利率平价条件(公式)

掌握利率和预期对当前汇率的影响(结合图形掌握)

◆货币、利率与汇率:

理解个人货币需求、货币总需求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掌握短期货币供给对一国汇率的影响机制(含图形)

掌握长期货币供给对一国汇率的影响机制(含图形)

了解汇率超调的基本内涵

◆长期价格水平和汇率:

全面掌握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含一价定律)

掌握建立在购买力平价上的长期汇率决定模型(含费雪效应) 了解购买力平价出现的问题

掌握超越购买力平价的长期汇率一般模型(含实际汇率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决定长期名义汇率的影响因素)

了解国际利差的决定和实际利率平价条件

◆产出与短期汇率:

掌握短期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DD曲线的内涵及移动因素)

掌握短期资产市场均衡的条件(AA曲线的内涵及移动因素)

掌握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均衡决定

掌握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暂时变动和永久性变动与经济均衡的关系 理解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项目的关系(XX曲线)

◆汇率制度的选择:

理解汇率制度的基本内涵

掌握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含义

理解现行汇率制度的不同类型

理解各国选择不同汇率制度安排的影响因素

◆国际货币体系:

了解不同阶段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历程

掌握国际金本位制的作用机制、对一国内外均衡实现的影响

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政策选择及崩溃

了解各国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制向更灵活汇率制的变化趋势

◆最优货币区实践及理论:

全面了解欧洲单一货币的演化历程(建立、执行和未来发展) 掌握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核心内容

第三篇:国际投资学 期末重点总结

投资:经济主体为获得经济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资源用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 国际投资:是国际货币资本及国际产业资本跨过流动的一种形式,是将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

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区别: 1.国际投资目的的多样性

2.国际投资领域的市场分割及不完全竞争性 3.国际投资中货币单位及货币制度的差异性 4.投资环境的国际差异性 直接投资:

指投资者到国外直接开办工矿企业或经营其他企业,即将其资本直接投放到生产经营中的经济活动。 间接投资:

指国际证券投资以及以提供国际中长期信贷、经济开发援助等形式进行的资本外投活动,间接投资可分为股权类证券投资和债券类投资。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

1“有效控制”方面的区别:直接投资需要有直接控制权,各个国家对有效控制权定义不太相同,国际惯例超过企业10%股权的外资即被认为是国际直接投资。

2持久利益的特点:直接投资一般指投资者在其他国家直接开办企业或者通过兼并、收购掌握控股权,从而获得长期利益。间接投资不能够获得持久利益。

3投资的具体表现: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或转移,更多的是无形资产的输出,国际间接投资是国际货币资本的流动或转移,过程比较简单。

国际资本:国际投资资金的本源形式是国际资本。国际资本有三种形态:国际商品资本、国际货币资本、国际生产资本。

国际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并长期发展下去。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优势分为:知识资产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垄断优势论解释了知识密集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和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投资”现象。 国际生产折中论:主要回答了企业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的方式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会有所不同。这一理论抽象出三个最基本的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因素: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内部化优势。

所有权优势: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的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

内部化优势:指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

区位优势:东道国能为外国厂商在本国投资设厂提供的有利条件,这些有利条件是东道国特有的,对所有的跨国企业一视同仁。

比较优势论:特点:

1.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 2.中小企业投资于制造业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

3.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是指营运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融通活动,其职能是促进资金在全球的流通,满足各国资金需求者对长期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全球化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投资基金市场。

国际股票市场:是以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为基础,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将他们互联,形成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共享、互通交易的全球化股票交易网络。

国际股票:是指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过程,不是只发生在一国内,通常是跨国进行的,即股票的发行者和交易者、发行地和交易地、发行币种和发行者所属本币等有至少一种和其他的不属于同一国度内。 国际股票的种类:

1.在外国发行的直接以当地货币为面值并在当地上市交易的股票

2.以外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却在国内上市流通的,以供境内外投资者以外币交易买卖的股票 3.存托凭证: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 4.欧洲股票:是指在股票面值货币所在国以外的国家发行上市交易的股票 国际股票的市场

国际股票的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是指进行证券募集以筹集资金的市场。无形市场。 国际股票的交易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将股票在股票交易所登记注册,并有权在交易所挂牌买卖,是买卖、转让已发行股票的市场。可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场内市场:是指各国的股票交易所。

场外市场:包括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是场内市场的有效补充,无形市场。

1.柜台交易:非挂牌交易。是指证券公司、经济公司、经纪人、投资者等直接在交易柜台上进行面对面的交易,其中不涉及交易所,买卖股票的种类、数量、价格等等均由交易双方协商决定。

2.第三市场:是指已获得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资格的股票,由非交易所会员的证券商进行场外交易。场内市场向场外的一种特殊延伸。

3.第四市场:是指交易双方不通过证券商而直接进行股票交易。场内市场向场外的另一种特殊延伸。 国际股票市场的功能:

1.筹集资金:是国际股票市场的首要功能。

2.转换经营机构:对于发展中的新兴国家,可以帮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一级市场筹资、二级市场股票的流动来实现此功能。

4.分散风险:给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了投融资渠道的同时,也提供了分散风险的途径。

国际债券:借款人为筹措和融通资金,在外国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国投资者为发行对象,并以外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国际债券的特征:

1.发行者和投资者属于不同的国家 2.期限结构的多样性 3.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4.风险多样化 5.融资目的多样性 国际债券的种类: 1.外国债券:是指借款人在本国以外的某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债券市场发行的,以发行地的货币为债券面值的债券,它的发行必须事先得到发行地所在国的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并接受改过相关证券法律法规的管辖。

2.欧洲债券:是指借款人在本国以外的某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外国债券市场发行的,但债券并不以发行地货币为面值,而以发行地之外的其他货币为面值的债券。特征:欧洲债券的发行人、发行地以及面值货币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属于境外市场,不受任何国家的监管,也没有任何国家的法律的约束。 欧洲债券市场的好处:

1.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没有官方机构的监督,债券发行较为自由灵活 2.发行时间、条件、地点可以根据发行者的需要决定

3.发行欧洲债券筹集的资金数额大、期限长,方便筹资者筹集大额资金 4.通常由几家大的跨国银团、包销团负责,发行面广,费用低 5.利息收入通常免交所得税

6.不记名,并可以保存在国外,投资者资料保密 7.安全性较高,信誉高。

国际债券市场:是指由国际债券的发行者和投资者所形成的金融市场。 债券市场的功能:

1.融资功能。使资金从资金剩余者流向资金需求者,为资金不足者筹集资金。

2.资金流动导向的功能。效益好的企业发行的债券因为信用等级高、偿还能力强、风险小,通常受投资者欢迎,反之,效益差的风险高,不受欢迎。

3.防范金融风险。一个较为完备的债券市场可以有效地降低一国金融系统的风险。

离岸资本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境外金融市场)采取与国内金融市场隔离的形态,使得非居民在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方面不受所在国税收、外汇管制及有关金融法规的影响,是可以进行自由金融交易的市场。 离岸资本市场类型: 1.内外混合型(先有市场后有政府,中国香港、伦敦)

2.内外分离型(先有政府后有市场,纽约、新加坡、东京)3避税型(巴哈马、开曼、巴拿马) 离岸资本市场优点:

1.有利于规避资本管制。资金转移不受任何限制,对于实行资本管制的国家的企业具有很大吸引力。

2.有利于融资公司规避贸易壁垒,尤其是关税限制。如果企业拥有海外离岸公司,向离岸公司出口产品,再由离岸公司出口到发到国家,就有可能规避关税壁垒和出口配额限制。

3.有利于企业保持商业秘密。宽松的法律环境和对公司业务的保密,使离岸公司自身安全得到保障,极大减少各种风险。

4.有利于避税且可以避免双重征税。

5.有利于公司注册。注册便利,维持成本低,离岸公司注册程序非常简单,可由专业注册代理机构完成。 6.有利于公司经营管理。离岸公司无需每年召开股东大会及董事会,自由度大。 国际信贷

信贷:是货币持有者将约定数额的资金按约定的利率暂时借出,借款者在约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条件还本付息的信用活动。

国际信贷的类型:(按来源和性质分)

1政府贷款:一国政府利用财政资金以优惠的方式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贷款,一般具有援助性。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指从事国际金融业务的机构向借款过提供的贷款。

3国际银行贷款:是一国借款人向国际资金市场的外国贷款银行介入的贷款资金,包括短期商业银行贷款。银团贷款和项目贷款等。

政府贷款:是由一国政府向另一国提供财政资金的优惠性有偿借款。

政府贷款的性质:政府贷款是属于经济援助类型的贷款,利率低,期限长,条件较优惠。 政府贷款的作用:对租金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发展中国家通过合理利用发达国家的贷款,开发本国资源,发展生产,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并提高出口能力。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提供政府贷款,开展经济合作,对促进各自民族经济独立稳定世界经济也有重要意义。 政府贷款的特点:

1.一般是以两国外交关系良好、有合作诚意为前提,为一定的政治外交关系服务。 2.必须经过各自国家会议批准并履行法定程序。

3.发达国家发放援助性贷款必须规定一些附加条件以便得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4.数量要收到贷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及国际收支状况的限制,金额一般不大。 5.属于中、长期贷款,期限一般为10-30年,宽限期较长,利率为1%-3%的低息或无息。

世界银行:即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他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组成世界银行集团。主要是对成员国的战后复兴和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发提供较长期的资金。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投入资金、机器设备、工业产权等有形或无形资产,并在另一国设立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国际直接投资特点: 1.投资周期长、风险性大

2.可以带动技术出口和管理经验的国际传播

3.对于投资接受国,直接投资形式便于管理和控制,可以逐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1.从投资者是否投资创办新企业的角度,可分为创办新企业和控制外国企业股权两种形式。

2.从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是否一致看,可分为三种类型:横向型国际直接投资、纵向型国际直接投资和混合型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股权参与方式: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 非股权参与:是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投资者并不持有在东道国的企业的股份,而只是通过与东道国的企业建立某些业务关系来取得某种程度的实际控股权,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非股权参与的主要形式:国际工程承包、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国际加工装配贸易、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技术援助或技术咨询协议、销售协议、特许营销等。

项目评估:就是在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中,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对拟投资建设项目的计划、设计、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投资项目未来发展的前景。 基本原则:

1.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 2.综合评价、比较择优的原则 3.项目之间的可比性原则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5.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6.微观效益分析与宏观效益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评估的主要内容: 1.投资必要性的评估 2.建设条件评估 3.技术评估

4.项目经济数据的评估 5.投资项目财务评价 6.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7.不确定性分析 8.总体评估

项目管理: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为实现其投资目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投资项目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投资项目的预定目标。

项目管理的内容:

1、投资项目决策阶段的管理

2、投资项目实施阶段管理

3、后评价阶段管理

跨国公司:指大型企业或集团,依赖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使之成为其子公司,并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的国际型企业。 跨国公司的特点:

1.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化。是跨国公司经营方式最基本的特征。

2.实行全球性战略。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战略目标在于使整个公司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和长远的利益。因此在制定经营决策时,不是孤立地考虑某一子公司所在国的市场、资源等情况和某一子公司的局部得失,而是从多国或者全球角度考虑整个公司的发展。

3.公司内部一体化原则,要求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即以母公司为中心,把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统一为一个整体,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战略的关键。

4.利用先进技术保持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若要保持优势,或从一种优势转向另一种优势,必须在研究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5.综合性多种经营发展。综合性多种经营是指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甚至经营彼此毫不相干的行业,根据生产、销售过程内在的需要,将有关联的生产联系起来进而向其他行业渗透,形成生产多种产品的综合体系。跨国公司通过多种经营发展,将全球战略目标、产品多样化战略和技术转让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

1.公司增长战略。分为三种类型:①密集型增长战略:当公司的生产和销售尚有发展潜力时,采取积极措施,开辟新领域,增加新品种,使企业经营多样化,从而全面扩大生产和销售。 ②一体化增长战略:公司在产供销三方面实现一体化,扩大生产销售的产品链,有三种具体形式:1)向前一体化战略2)向后一体化战略3)水平一体化战略③多样化增长战略 2.进入新市场战略 3.市场选择战略 4.产品战略 5.所有权战略 6.技术转让战略

7.转移定价战略:是跨国公司独有的一种经营策略,特点是随意性和机密性 国际股票市场

在美国,全国性的股票市场主要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全美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等。 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宏观经济走向和相关政策是影响股票价值的重要因素。经济周期、国家的财政、金融环境和国际收支状况等都会对股票的投资价值产生影响。

2.政治因素:泛指会对股票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政治活动、政府的法令、政府措施等,例如国家领导人更迭、国际**、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较为重要的国家政权转移、战事、劳资纠纷或罢工风潮等。

3公司自身因素:是决定股价的最基本因素,而这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业绩、资信水平以及连带而来的股息红利派发状况、发展前景、股票预期收益水平等。

4.行业因素:相关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行业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以及上市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等都会影响相关股票的价格。

5.市场因素:投资者的动向、大户的意向和操纵、公司间的合作和相互持股、投机者的套利行为等,均可能对股价形成较大影响。

6.心理因素: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对股票走势的心理预期会对股票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市场中的散户投资者往往有从众心理,对股市也会产生助涨助跌的作用。

主要股价指数: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标准普尔股票价格指数、纽约股票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纳斯达克股票价格指数、《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日经股票价格指数、香港恒生股票价格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系列、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指数。

存托凭证:又称存股凭证、预托凭证、存券收据等,是某国企业在外国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时,为了避免发行股票所在国证券管理机构的管制,而把股票寄存在发行股票所在国的某保管银行手中,然后由保管银行通知外国的存托银行以发行人的股票作抵押,在外国发行代表该股份的一种有价证券。

欧洲股权:是指在面值货币所属国以外的国家或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并流通的股票。

跨国并购: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收购另一国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股份或资产,从而对后者的经营管理拥有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权。 兼并与收购的区别:

1.兼并是兼并企业获得被兼并企业的全部业务和资产,并承担全部债务和责任,被兼并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已不复存在;而收购企业则是通过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票达到控股,对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债务不附带连带责任,只以控股出资的股金为限承担风险,被收购企业的经济实体依然存在。

2.兼并是以现金购买、债务转移为主要交易条件的;而收购则是以所占有企业股份份额达到控股为依据,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的产权占有的。

3.兼并范围较广,任何企业都可以自愿进入兼并交易市场;而收购一般只发生在股票市场中,被收购企业的目标一般是上市公司。

4.兼并发生后,其资产一般需要重新组合、调整;而收购则是以股票市场为中介的,收购后,企业变化形式比较平和。

外国债券:是指某一国的发行人(包括政府、企业、银行等法人)在另一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标明面值的债券。

欧洲债券:是指国外借款人在欧洲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不是以发行所在国货币,而是以另一种货币计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

国际债券的评级:所谓债券评级是指测定发行人履行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可靠性,其目的在于把测定债券还本付息的清偿力可靠程度公诸于投资者。目前国际公认的资信评定机构主要有: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标准普尔公司,丹佛-费尔普斯公司,菲奇投资公司和麦库尼公司。

货币互换:是指以一种货币标价的债务或资产与以另一种货币标价的债务或资产进行交换。 利率互换:是指固定利率债务或资产与浮动利率或资产的交换(或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的交换)

货币互换的类型:

1、长期远期合同:实质上是易物交易,一家公司或机构寻找可以与它安排在将来某个时候交换两种货币的合同的一方,交易是以今天双方同意的价格进行的。

2、直接货币互换:是以现行货币汇率交换两种货币,并带有协议,在将来某个规定日期以同样的汇率反换回货币

3、背对背贷款和平行贷款。背对背贷款是不同国家中两个公司间的贷款,每个公司都以本币向对方发放贷款。平行贷款包括不同国家中的两个公司,每个公司都在对方国家有子公司,每个公司都向对方公司的子公司发放贷款。

4、债券支付的互换:即每个公司(或另一方)以适用货币发行固定利率债券,然后这两个公司互换债券发行的金额,并承担另一方支付利息和本金的义务。184页

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

投资基金的分类:1.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2.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3.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及其他4.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5.成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

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的区别:

1、发行的主体不同,体现的权力关系不同

2、运行机制不同。委托管理人运营。

3、风险程度不同

4、收益情况不同:基金股票不确定,债券确定

5、投资回收方式不同

6、存续的时间不同。机制特点(作用):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196页

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只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它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产品。 对冲基金的种类:

1.根据不同的投资风格和方式分类:宏观基金、全球基金、买空基金、卖空基金、市场中性基金、行业对冲基金、重组驱动基金、基金中基金。

2.根据交易手段分类:主要可分为低风险对冲基金、高风险对冲基金和疯狂对冲基金。

宏观基金:这类对冲基金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利用股票、货币和利率等投资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易。 对冲基金的基本特征:1.投资活动的复杂性2.投资效应的高杠杆性3.投资方式的私募性4.操作的隐蔽性和灵活性 国际投资的主要风险

通常将国际投资风险分为两大类:国家风险、商业风险。

国家风险:指国际经济往来活动中,与参与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风险,以及由于政治因素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主权风险和政治风险。

主权风险:是指国家经济往来活动中与参与国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特殊风险。

政治风险:可细分为四个方面:国有化风险、东道国政策与法律所产生的风险、转移风险、战争风险。

商业风险:是指由于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策略、经营决策等变化导致投资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一般包括:自然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经营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意外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的突变等引起的投资者经济损失的变化。 利率风险: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投资的资产价值发生变化。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由于市场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给企业可能带来损失的风险。一般包括:价格风险、产品风险。 国际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指通过各种技术、经济手段将风险减小、分散和转移。风险管理是识别和评估风险的最终目的。 国际投资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

1.风险回避:指实现预料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的程度,判断导致其实现的条件和因素,在国际投资活动中尽可能地避免它或改变投资的流向。

2.风险抑制: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及经济损失的程度。

3.风险自留:指对一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采取现实的态度,在不影响国际投资者根本或大局利益的前提下承担下来。 4.风险集合:指在大量同类风险发生的环境下,投资者联合行动以分散风险损失,从而降低防范风险发生的成本。 5.风险转移:指风险承担者通过若干技术和经济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 投资者的风险自我管理措施: 1.建立风险自我管理体系 2.投资与经营政策调整 3.撤退战略

金融衍生工具:亦称“金融衍生产品”。其词义源于“衍生”一义,是指其价值取决于其所依附的资产的价值高低,被依附的资产称为原生性资产。 根据交易形式分类:

1.远期合约:是指由交易双方自行协议在某一特定日,买方(卖方)可以特定价格买进(卖出)某资产的契约。 2.期货合约:是由契约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约定在未来特定时点以约定价格来买卖特定金融工具的契约。

3.期权:是一种“选择的权利”,即合约买方付出期权费后,可以在特定时期内向合约卖方,依合约规定的执行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物的权利。

4.互换:是两个及以上的当事人按共同商定的条件,在约定时间内,交换一系列款项支付的金融交易。互换主要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

根据原生性资产分类:一般可分为四类:即股票(股指)、利率、汇率和商品。 国际投资争议的种类:

1.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间的争议: 1)因东道国的行政行为引起的争议 2)因东道国政府立法行为引起的争议 3)因特许协议引起的争议 4)因特殊原因引起的争议

2.外国投资企业与东道国国内其他企业间的争议:

此类争议是企业间的争议,适用于东道国国内法律,一般较易解决。 3.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者间的争议:

主要体现在合资或合作企业中双方的利益分配与权力之争,应依投资契约解决。 国际争议的政治解决:

1.谈判或磋商:当争议双方的立场相差不大时,为了共同的利益,及时解决问题,抓住投资机会,争议双方比较倾向于采用谈判或磋商解决问题。不拘泥于形式和程序,能快速解决分歧。

2.斡旋和调停:若争议双方的意见分歧较大,通过谈判或磋商难以达成协议,可通过第三方进行斡旋和调停。调停人的建议和解决方法是非正式的。斡旋和调停都只有劝告的性质,对当事人没有约束力。

3.调解:调解解决国际投资争议是指以争议性质设立常设或临时委员会,以公平原则审查争议问题,并做出可能为相关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法,或向各方提供解决争议的支持。在进行详细审查后,调解人或调解委员会向争议各方提出其认为合理的解决条件、办法以及其认为接受条件的最后期限。

4.外交保护:是指本国公民在外国遭受损害,依东道国法律得不到解决时,本国可通过外交手段寻求解决。一旦行使了外交保护,投资者与东道国的问题升级为国与国间的争议问题。行使外交保护需满足“国籍持续原则”和“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国际争议的仲裁解决:

1.仲裁解决投资争议的法律依据与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非国内法的适用不具有可行性。 2.ICSID仲裁

国际争议的司法救济途径: 1.东道国法院诉讼 2.外国法院诉讼 3.国际法院诉讼 国际投资环境:一项投资的预期收益会受到许多外部条件与因素的影响,我们把这些因素的总和称为投资环境或投资气候、商业环境。它受到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自然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决定。 分类:自然因素、人为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 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指自然或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与投资有关的自然、人口及地理等条件,它由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与人口等子因素组成。特点:1)不可控制性 2)相对稳定性 3)行业差异性 2.经济环境因素:经济环境是指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国民收入水平、年增长率等)、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影响进一步投资的各种基础设施状况等。该因素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一般包括:1)一般经济状况2)基础设施 3)经济政策

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与政府的作用与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对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从政治制度、政局稳定性及政策连续性、政府的行政效率与廉洁程度、政府及公众对外资的态度、东道国对外政治关系这几个方面来考察。

4.法律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起着调整投资关系、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和安全、调节投资行为的作用。它在国际投资环境的分析中是不可或缺的。

5.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是企业跨国经营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消费习惯、工作态度、价值观念等因素的综合。 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 1.冷热比较分析法 2.等级尺度法

3.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 4.投资障碍分析法 5.抽样评估法

6.投资环境动态分析法(道氏评估法)

第四篇:国际贸易实务重点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交换,包括服务、技术等特殊商品的交换 国际贸易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多、风险大的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是国际性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内容:四个方面1)国际贸易法律规范(2)国际贸易条件(3)国际贸易程序(4)国际贸易方式

国际货物买卖的特点 :1. 国际贸易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比较广泛2. 国际贸易中政府有更多的管理措施。3. 国际贸易风险大4. 国际贸易的业务操作上较复杂

从事国际贸易需具备的条件:

1、要有全球眼光和迅速准确的信息

2、雄厚的资金和良好信誉

3、完备的贸易组织结构

4、要具备一系列专门知识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

1、出口贸易前的准备

2、出口贸易磋商和出口合同订立

3、出口合同的履行:(1)准备货物,落实L/C(2)商品检验,申报出口(3)安排运输,办理保险(4)申报通关,装运货物(5)缮制单据,收取货款

出口贸易前的准备:(1)开展国际市场调研(2)制定出口贸易计划

贸易磋商的一般程序是:询盘、发盘、还盘、接受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

1、进口贸易前的准备

2、进口贸易磋商和进口合同的订立

3、进口合同的履行(FOB术语、L/C支付方式):(1)申报进口(2)开立L/C,修改L/C(3)托运,投保(4)审单,付款(5)提货,报关(6)商品检验

进口贸易前的准备:(1)国际市场调研(2)制定进口贸易计划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效力部分。即合同的开头与结尾部分

2、权利与义务部分

3、索赔与争议解决部分

合同的合法性。对于一个合法的合同,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公共政策;②违禁品问题;③敌对国贸易问题;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的法律:

1、国内法

2、国际贸易惯例(ITC)

贸易术语的作用 :1明确责任,规范、简化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2影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性质3具有法律作用

2000通则与2010通则的不同:1.13种术语改为11种;2.买卖双方义务作了更明确的描述;(第一项与第十项安全相关的信息单据)3. 2010通则取销了“船舷”的界定;4.考虑到了string sales,将卖方的交付义务细分为设法获取已装船货物和将货物装船;5.术语的内外贸适用的兼容性;

贸易术语贸易惯例的局限性 :1仅限于对货物买卖合同,且是有形的货物 2只涉及交货、交单,但不涉及货物和所有权其他产权3不涉及违约及其后果

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1 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对当事人不具有强制性或法律约束力2惯例的采纳与适用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础3惯例对国际贸易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FOB:装运港船上交货(--装运港),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装上船时,卖方即完成交货。该术语适用于海运或者内河运输,是指卖方将货物放置于指定装运港由买方指定的船舶上,或购买已如此交付的货物即为交货,当货物放置于该船舶上时,货物灭失或损毁的风险即转移,而买方自该点起负担一切费用。FOB贸易术语不适合在装上船之前转移风险的情形,比如在集装箱堆场交付,在该情形下,应该采用货交承运人的贸易术语 ,

采用FOB术语 需注意以下几点:1 风险划分界限的变更

2、船货衔接

第五篇:国际贸易考试重点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凡是进行跨越国界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换,就可视为从事国际市场营销。由此可见,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是国际市场营销的先导。产业革命使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资料的生产变得异常容易,社会只需要很少的人、用很少的时间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然而国内市场已经消化不了这么多的产品,此时自由贸易主义兴起,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刺激企业不断开拓国外市场,向国外销售产品。因此,国内市场向境外延伸。困际市场营销活动最初只是企业偶然的对外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致力于恢复经济,国际市场需求很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兴办跨国公司,制定大盘国际市场营销战略,走国际化路线。跨国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一般实行全球战略,将其全球范困的经昔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目标是追求拱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考虑局部利益的得失。它与国际贸易的业务经营相结合,关系十分紧密。

作为国际商品的交换,当代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都受世界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从国际市场营销实施与国际贸易相合来看,当代世界贸易的重大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市场营销。企业从事国际市场营销不仅需要国际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而且需要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措施和贸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理论中,国与国分工的世界市场理论、贸易国家区域理论、比较成本论、生产要素察赋论、人力资本论、技术差距论和偏好相似论等理论都从不同层次阐明国际商品交换产生的原因和贸易的格局,并对企业国际市场营销工作有直接和间接的指导意义。例如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中的产品周期论,便是在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对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和阻碍作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企业要根据世界贸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因为国际贸易形式是世界经济,特别是世界商品市场的现状和趋势的总框架。掌握着总框架就能为企业进一步对国际市场营销环境调研打下基础,有利于国际市场营销决策的制定。

(2)国际市场营销是国际贸易的冤要组尉鬃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数量猛增,而且规模巨大、实力雄厚、分布极广,成为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经营实休。跨国公司的母公司除了在生产基地国组织生产销督与出口外,还统筹协调各子公司的生产和其在东道国的销售与出口。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出口,都分别是各该生产基地国和东道国出口贸易的一部分,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公司在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销售是属于子公司的市场营销,对于毋公司来说,则是属于国际市场营销的范畴。跨国公司在国际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促进了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影响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即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上升,初级产品所占比皿下降。由于跨国公司设立的海外子公司大部分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战略势必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家科研奖励办法下一篇:国际纳税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