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新经济冲击思考论文

2022-04-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民营企业新经济冲击思考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是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大事。而当前大学生的“慢就业族”现象以及“史上最多毕业生”遇上“史上最难防疫”的现状给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实现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双提升成了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应该重点思考的命题。随着新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性日渐增强,对我国的就业市场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民营企业新经济冲击思考论文 篇1:

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思考

摘 要:民营企业是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其保证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和完整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为了使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党建工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从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出发,探讨了加强党建工作的诸多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民营企业;党建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民强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调整,如何把握好企业的发展方向、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发展导向的引领者,对于帮助民营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树立企业员工正确的政治信念,提高民营企业凝聚力,改善企业内部氛围,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坚定党的经济路线,面对市场的变化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时刻保持顽强的企业生命力。本文将从民营企业党建共组的重要性分析出发,阐述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加强党建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

民营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较快,在短短的20几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活跃了我国的市场。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反映出了民营企业面对经济风险抵抗力较差的特点,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民营企业面临着减产、停业甚至破产的风险。我国党和政府一向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并在民营企业发展的艰难阶段进行注资和扶持,成为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堅实后盾。党在艰难阶段发挥出的先锋带头作用,成为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力量,因此加强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对于团结企业内部力量,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党建工作也是形成民营企业的核心力量的基础。因此,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建工作的支撑。

(二)党巩固领导地位的需要

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主体的重要补充,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民营企业的自主性,其发展理念和企业组织构成与公有制经济主体的企业并不相同,缺乏来着党建部门和政府规划部门的正确引导。在面对新时期竞争加剧和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情况时,容易使得企业发展走偏、走向畸形。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重要组成,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是稳固民营企业内部政治导向和发展方向的必要工作,也是确立我党对非公有制主体经济领导地位的必要手段。因此,加强民营企业中党建工作的力度,既是确保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维维系党对民营企业领导性的有效方法。

(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我国目前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阶段,经济建设是我国开展各项工作规划的重点。为此,需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民营企业来自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作为补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体现,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能大幅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因此,加强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对民营企业进行正确引导,对于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科学开展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一)恰当定位民营企业党组织职责

民营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同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开展其各项经营工作的,因此,民营企业的决策与这个目标息息相关。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首先要明确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定位,即辅佐的地位。在民营企业的各项决策中,党组织作为辅助和引导的角色,确保民营主体的自主性,不能越俎代庖,在企业的经营环节指手画脚;对于民营企业的合理经营决策,党组织的工作是认同及完善;对于不成熟的决策,则要以适当的方式依据科学原理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避免用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模式,避免以执政党的姿态对企业领导层进行胁迫,应该依托于工会组织,通过企业员工自主解决问题。

(二) 合理安排党务人员

民营企业的党务工作者应该由上级党组织择优派遣,这类人员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熟练的专业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指导党员职工提升政治素养,塑造党性;而且可以培训党员职工的业务能力,提升其生产技能;还有利于精简民企党组织规模,减少派驻成本。对于进驻民营企业的党务人员,只负责开展党务工作,不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不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因此其工资应由政府负责发放。

(三)建立民营企业党组织定期交流制度

一方面,应加强各民企党组织间的良性互动,定期交流基层党建经验;另一方面,还应建立民营企业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的定期汇报机制,以供上级党组织及时了解基层党建情况,加以研究,积累党建经验。此外,民营企业党组织还应与当地政府进行有效沟通,帮助政府第一时间获悉民营企业基本情况,以便相关部门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

三、 总结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其发展的健康情况直接影响这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完整性。通过坚强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民营企业经营决策的方向正确性,有效地避免市场经济竞争中的经济陷阱和盲目的逐利经营,是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风斌. 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思考[J]. 理论探索, 2007, (01):67-69.

[2] 吴婷.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32):7-8.

[3] 魏利霞.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03):35-36.

作者:张进全

民营企业新经济冲击思考论文 篇2:

新经济浪潮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摘 要: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是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大事。而当前大学生的“慢就业族”现象以及“史上最多毕业生”遇上“史上最难防疫”的现状给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实现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双提升成了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应该重点思考的命题。随着新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性日渐增强,对我国的就业市场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例如新型就业的增长、社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改变以及就业市场里得用人单位本身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因此,面对新形势,高校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顶层设计,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就业择业观,以及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就业能力。

关键词:新经济;高校;就业指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托底民生,就要抓就业“牛鼻子”。2020年5月22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就业”共39次。这个高频词出现的背后,是宏观政策层面就业优先底线思维的逐步凸显。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不仅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标志,更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目前,中国高校的毕业生基数较为庞大。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34万,较上年增长了12万。而2020年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了874万,较上年增长了40万人。毕业生不仅面临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还存在着就业质量不理想等结构性矛盾。

1.1 “慢就业族”现象

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季时对就业态度消极,对自己择业方向迷茫。有的毕业生盲目跟随其余同学考研考公,却并没有在前期做充分的准备;有的毕业生对找工作持逃避心理,不积极投递简历和参加招聘会。以上种种行为导致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甚至对催生“慢就业族”产生了一定影响。“慢就业族”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就业也不升学,而是通过如支教、备战考公等方式逃避立即就业。原因包括避免毕业高峰期的竞争,或部分毕业生不愿在企业就职,一定要考公务员等体制内工作,或对自己未来规划比较迷茫等。诚然,部分慢就业族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规划,待业期间只是为了沉淀自己,积蓄力量。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调查显示,也有相当部分人认为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同时,该调查73.9%的受访者建议大学生应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规划,33.4%的受访者希望相关部门针对不同情况的“慢就业”开展就业指导。

1.2 “史上最多毕业生”遇上“史上最难防疫”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2020年留学回国的毕业生人数也在每年上升的趋势中到达了约60万人,今年的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现阶段又恰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被称为“史上最多毕业生”遇上“史上最难防疫”。短期内疫情已经对经济发展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为负的6.8%,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出现了相应的“减少”。2月10日,智联招聘和BOSS直聘在2月份都分别发布了关于招聘数据的调查报告。智联招聘的报告显示,2月3日-10日,企业招聘职位数同比下降71.66%。BOSS直聘的报告同样显示,1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新增人才需求降低了61%,千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同比降低34.4%,其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冲击明显更大。

在招聘岗位数量下滑的同时,国内高校毕业生与留学回国毕业生都面临着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且这种情况可能将要持续一段时间。面对复杂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势必要做出相应调整。

因此,为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双提升,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不局限或不只是重视就业招聘会等粗放式指导,而是应该更加顺应当今社会形势,以及当前“00后”这批21世纪出生的高校毕业生的心理行为特点,转变为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着力于提升职业技能,以及关注社会需求的精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2 新经济浪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新经济”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1992年12月30日的《商业周刊》,是形容美国20世纪90年代那段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在高增长同时保持低失业与低通胀的“超常”狀态。通常,新经济的狭义定义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在我国,新经济主要是指,由知识占主导地位,并且创新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智慧经济形态,包括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慧经济等。

目前,新经济占GDP的比重在逐年提升,已超过30%,在第三产业中更是占到了50%以上。在此次疫情期间,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对抗疫以及促进复工复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新经济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性已成为共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影响因素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新型就业的增长。新型就业包含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新的就业工种;另一种是新型就业模式。从新就业工种的统计数据看,2007年至2016年这十年间,新就业年均增长7.2%。2016年,新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达到10.1%。随着数字经济等新经济的诞生,如外卖小哥、母婴博主、网络主播、电竞选手等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且常见的新型职业。现在还有旅游体验师、外卖运营规划师、线上餐厅装修师等还没有走进大众视野的新工种。从新型就业模式来看,新经济浪潮催生了自由就业和复合就业等新形式。自由就业主要指自由人和企业的工作关系是合作协议而非雇佣合同,例如通过平台实现的兼职、外包、非正式就业等。代表职业形式有滴滴司机、电商店主、网络主播等。而以“斜杠青年”为代表的复合就业形式,也正在改变许多就业者的工作状态。随着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除主业外的空余时间从事另一份工作,例如知识分享、剪辑视频、微商卖货等。还有一部分自由就业者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也可以身兼数职,完成职业身份的复合化。未来二十年,预估50%以上的劳动力将打破八小时工作制的工作时长,并且不再只承担固定单一的职业角色。

二是社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新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许多新型职业。但同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将加速某些职业退出历史舞台的速度。工业数字化和自动化催生了无人工厂,云仓库等,使企业对工人的需求量减少。客服、收银等技术含量较低且重复性较高的工作,也已经在逐渐被AI取代。而银行柜员、律师助理、司机、新闻编辑等职业的工作也被预测将在未来由人工智能完成。与此同时,以新的科学技术为发展核心的新经济,是知识信息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经济。高端人才和知识的作用在其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不同于传统经济对廉价劳动力以及人口红利的依赖,高素质的人和科学技术红利将对新经济的发展更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是用人单位出现了新的特点。首先是跨界融合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加。由于新经济的产业大多为产业数字化或者数字产业化的模式,即产业和“互联网+”的结合。或是其余新科技成果和新兴技术等创造新的产业、升级现有产业。各产业间的边界已经变得模糊,其发展已经呈现出交叉、渗透的特点。因此跨界融合是新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之一,也因此催生了许多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其次是创业型、中小型企业数量增多。随着人和知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以及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中国家对初创企业还有小微企业的大力扶持,各种小型甚至个体的企业在新经济里占据了不少的比重。但是同时,由于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以及市场竞争的残酷,就业市场的企业更迭速度也非常快。

因此,面对新经济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要注重适应新的企业需求以及及时调整好就业期望和择业观。

3 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

3.1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顶层设计

“慢就业族”现象折射出当代部分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顶层设计亟待加强。目前,尽管相当部分高校已对低年级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但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重心依然围绕着应届毕业生,对其余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整体的管理和规划。从而导致部分高校并没有针对大学不同年级特点,而去完善本校四年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此外,随着新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影响力的提升,当前劳动力市场面临着雇佣方对人力资本需求的改变、新型职业和就业模式的出现以及一部分工种的消失和没落等变化。但由于当前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根据就业市场的形势进行及时和适当的调整,导致他们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时效性和有效性。

因此,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在结合自身办学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地整体地推陈出新地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也就是把着重在为毕业生提供岗位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指导学生如何在广大的、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抓住机会的“授之以渔”。

例如,在學生低年级时,必须要引导他们正确地、精确地认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在较早时期能确认自身就业需求的学生,才能在接下来的时间着重提升相关能力,并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只有在大学期间合理评估个人能力与就业需求的平衡关系的学生,才能做到在求职期间不迷茫、不随波逐流、不眼高手低,从而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

并且,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和专业导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程等相结合,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高校在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时就应制定与专业、国内国外形势等应用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计划。尤其是针对本专业在新经济发展浪潮下萌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劳动力市场现状,并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3.2 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就业择业观

首先,大学生须转变就业可以一劳永逸的看法,保持终生学习的状态。根据本文已论证观点,新经济改变了当前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一些传统的、重复性较高的、技术性较低的工种已逐渐被机器或者人工智能所取代,而高端人才则依然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与此同时,由于数字经济、知识经济等新经济的发展,“直播带货”“付费知识”等新型职业不仅催生了许多身兼数职的“斜杠青年”,甚至打造了不少名利双收的“网红”。这种平台就业的模式,让互联网时代的从业人员劳动供给趋于自由化,收入水平取决于自身的工作能力。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当引导大学生摒弃“铁饭碗”的陈旧观念,以及对于劳务派遣、外包等非正式工作协议的抵制思想。而是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去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形势,保证自己的成长速度跟得上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而不是幻想自己进入一家满意的单位就可以“安枕无忧”。

其次,大学生要认识到在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服务业中就业是一种常态。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主要需求方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民营企业创造了数量巨大的就业新增岗位;二是服务业的就业需求在持续地增长;三是中小微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大力推动了制造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导致第二产业可以提供的工作岗位将出现减少的趋势,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要。与此同时,在新经济浪潮的席卷下,大量的新型职业出现,且有工作内容服务化、服务行业就业缺口大的趋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占比分别为4.4% 、38.9%与56.5%。并且,国家也在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吸纳劳动力,改善民生。因此,高校毕业生应当转变对从事“服务业”就低人一等的偏见,认识到第三产业可观数量的岗位将是未来就业市场的主力军。此外,毕业生也应当摒弃对国营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的“过度”迷恋,认识到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才是吸纳广大就业的主体。因此,高校毕业生须理性评估自己的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目标,树立只要自身实力过硬,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的正确就业观。

最后,大学生要提高主动开拓工作岗位的意识,加强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就业。在新经济背景下,资本要素对于创业的重要性降低,而知识和人才成了更重要的要素。知识和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赋予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也让创业的门槛大大降低。因此,大学生创业在近年来成了一种新的就业方向,也为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并且,目前国家对于应届毕业生甚至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极大。2010 年5月教育部就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国家从税收、贷款、减免费用、政府补贴、创业指导以及落户支持等各方面大力扶持。因此,自主创业不再只是家庭条件优越同学的专属选择,而即将成为大学生毕业时一个可望也可及的发展方向。高校在做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自主创业的认可度和兴趣点,引导他们树立更为主动出击和自力更生的就业观念。

3.3 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培养

在正确就业择业观的基础上,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要加强对学生全方位就业能力的提升。以适应新经济背景下,技术和行业更新迭代的速度,以及企业对高端人才的追捧和需求。因此,高校应当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着重培养至少以下三方面的能力,以达到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一是学习能力。本文已论证,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就业市场的变化,例如知识和技术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还有收入水平取决于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跨界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高校毕业生若是想求职顺利,且有长期良好的职业发展,必须具备持续且开放的学习能力,而不能守着学校的知识固步自封。高校要引导学生,首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其次,要不断关注最新的资讯和信息;最后,要主动学习其他专业和行业的知识以及技能,才能成为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跨界融合型人才。

二是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是新经济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就业地位与条件也在不断提升、改善。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观念,鼓励他们对自己专业领域和人类社会进行开放性的思考,也要关注出现的新技术和新领域对我们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其中有没有可完善之处。其次,也要具备可以支持创新创业的必备技能。要保证在校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只有具备实现新想法新点子的能力,才能把天马行空的创意落到实处。

三是实践能力。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在求职期间会出现眼高手低或者是频繁跳槽的现象,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大学期间经历过真正的职场生活。不仅导致大学生求职者理论与实践以及理想与现实的脱节,还会存在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不满意,而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但是,目前大学开展的就业实践课程不仅时长不够,还存在只重专业相关实践,而轻职场综合素质提升,以及不够深入社会的问题。事实上,不少应届毕业生对面试技巧、职场礼仪、PPT演讲能力、办公软件应用等实用技能较为缺乏。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应该不仅关注学生所学专业的实践,还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多开展真正深入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实践课程。并且,高校须重视每年对用人單位的跟踪调查访问,才能掌握单位对用人的要求和趋势,以达到及时更新调整就业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出综合素质优秀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明.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19,(10):6772.

[2]杨帆.高校开展精准化就业工作的思路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6):189190.

[3]黄浪.新常态下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与方法探究[J].农家参谋,2019,(06):208.

[4]舒红兵.新经济定义、逻辑及政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9,(03):9096.

[5]杨秀丽.新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9,(01):4148.

[6]曹东.新时代、新经济、新人才、新就业——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就业,2018,(06):69.

[7]李强.论新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9):194195.

[8]毕监武.我国新经济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S1):4547.

作者:刘洋

民营企业新经济冲击思考论文 篇3:

经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探析

摘 要:伴随着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社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有企业的发展也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正处于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时期,同时,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型企业。我国的国有企业也要不断加快改革步伐,加强自身的改革创新,促进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国有企业所处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探析了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狀以及改革,以期能够促进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形势;国有企业;改革

1 我国的新经济形势发展情况

1.1 加快构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由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社会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在这种矛盾之下,必须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以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的竞争不断加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出口产业明显受到阻碍,我国经济引进活动诸如海外贸易、技术引进等活动受到的阻力明显加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中心转移到我国的国内市场上来,加快构建新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促进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逐步完善,新的发展格局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与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外部风险,促进我国经济逐步稳定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实力显著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实力得以保证国内大循环的基本条件。我国GDP在2019年约14万亿美元,是世界经济的第二大体系,约占据全球经济总量的16%,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展现出强有力的后劲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基本物资供应充足,粮食产量逐年提升,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国民的基本需求。除此之外,我国制造业体系规模庞大且结构完整,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工业门类种类最多,具有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为我国加快提高供给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快构建一个全新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有机整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加快利用国内大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促进企业现代化建设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促进国内经济畅通循环,增强产业竞争的优势,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1.2 新发展格局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国民经济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加快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生态环境改善以及经济平稳有效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朝着高速、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新发展格局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信息化建设、提供高质量产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促进数字化经济建设具有关键作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云计算的设立,为我国国有企业向着高新技术转型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将高新技术运用到传统的产业生产过程之中,有利于提高生产体系的智能化水平,扩大国有企业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范围,加快国有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2 国有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情况

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

2.1 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现状压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压力逐步增强。首先,近年来我国宏观环境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GDP增长率在2019年持续下跌,全年增长率创历史新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受到较大的影响,经济形势较为严峻,财政缺口进一步扩大。其次,我国对资源的约束力度进一步增强。为了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化大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节能减排力度逐步增大,再加之土地等要素成本价格上涨,环境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日益突出,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逐年递减,出生人口数量也持续下降,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力人口要素将会大幅度减少。资源约束不断增强将会加剧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促进我国产业态势的加快转变。

2.2 国有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环境整体处于运行放缓的大环境下,在此情况之下,国有企业可以加快以较低的成本促进并购,加快发展,促进国有企业不断深挖自身的潜力,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效益,提升企业本身的管理。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促使我国大数据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我国数字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智慧中国、区块链建设、5G通信等产业加速发展,为我国防控疫情、加强与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流合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保障,这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各项挑战。

一是市场与资源约束将加强。在今后一段时期市场及资源对企业发展约束将进一步增强,容易使得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环节两极化严重,发展能力较强的企业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利润,而发展能力较弱的企业则面临一定的生存危机,甚至不加快转型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对某些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如果支撑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则很可能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困难,严重的话会导致财政困难,出现经济恶性循环。

二是国有企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压力较大。在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逐步增加,农民工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的大型支柱企业,在稳定就业、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民营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不断减少,但是国有企业却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投入,面临较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打压。虽然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美贸易协定也已经签订,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对我国经济的崛起持打压态度,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面临严峻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的打压会对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大量高新技术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一旦出现贸易摩擦,就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极大的营销,对我国产业链的生态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3 国有企业改革的五个方面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就在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市场活力进一步提高,加快促进国有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和新的发展格局中保持优势,为我国经济高质量飞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3.1 紧紧围绕“一以贯之”的两个方面,加快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主要体现在将公司治理和党组织相结合,将党组织领导贯穿在国有企业的各个方面之中。目前已有接近96%的央企公司制改革已经完成,各个分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明确,建立一系列符合公司发展需求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加快完善制衡的公司治理体系。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要坚持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工作和国有企业治理工作有效结合,推动国有企业治理和党的领导相融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步伐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领导为中心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治理,自觉维护党的权威性和领导性,使得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能够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以充分展现。

3.2 加快做好“三引”工作,推动混合所有制深化改革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坚持做好引资、引智和引制“三引”工作的有效结合,逐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发挥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充分发挥股东的优势,听取股东的建议,引进高新技术专业人才,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可以取长补短,整合不同企业的优势,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针对不同领域的重点项目放宽参与限制和范围,对混合所有制分层分类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双向混合,积极运用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发动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式,积极引进高投资高战略的社会投资者,给予其参与国有企业战略制定的权利,充分发挥关键作用,以混合所有制促进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进程,积极重构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实际状况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和监管方式,更好的保护国有出资人的相关合理合法的利益。

3.3 强化激励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机制

在新的经济形态下,国有企业要加快深化改革,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完善市场招聘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对国有企业的经理层实施契约化管理机制,采取各类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人才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采取短中长期三种不同的激励政策,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对各个不同要素的激励政策要各有侧重,实施分类分层精准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和经营管理机制,为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奠定坚实的基础。

3.4 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全球布局对标一流世界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要加快完善自身的頂层设计,找缺陷补不足,为将国有企业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而不断努力,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加强核心科技能力建设和关键技术,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成果利益分配机制,引进专业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研发团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参与全球产业规范和相关制度的制定工作之中,充分发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高资源的配置能力,促进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向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实现高质量飞速发展。

4 结语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开启现代化建设的全新一年,我国国有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将开启“十四五”,踏上新征程。我国要不断推动国有企业的深入改革发展,促进国有企业向着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迈进,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大显新作为,为我国全面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绛.当前经济形势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J].国资报告,2020,(03):4-5.

[2]周春燕.经济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建议浅谈[J].全国流通经济,2021,(06):44-46.

[3]董鸿翔.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创新发展分析[J].中国商论,2020,(11):108-109.

[4]毛文波.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19):104.

作者:苟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青少年教师权威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