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022-09-13

我国是农业大国, 是世界上肥料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化肥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 全国各地因化肥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坑农害农事件层出不穷, 教训深刻, 我们只有加强对化肥质量的监督和检测, 提高化肥质量, 引导农民科学施肥, 才能保证农业的有效增产, 保证经济的不断发展。

1 化肥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 监管部门对化肥质量加大了监督抽查, 使化肥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也促进了化肥产业的发展, 但是通过近几年对化肥产品的检测, 发现化肥质量仍存在不少问题。

1.1 实际产品与执行的标准不符

化肥生产企业对产品执行的标准不清楚, 盲目照搬。某地质检所在省级化肥质量监督抽查中, 产品名称为“智能高氮肥”的化肥, 执行的标准是GB535-1995《硫酸铵》, 要求总氮≥20.5%, 按照GB535《硫酸铵》中的直接蒸馏滴定法检测总氮为12.1%, 判定该产品总氮含量和产品名称标识不合格, 承检单位把不合格报告发到生产企业确认结果时, 企业不认可该检测结果, 要求复检, 经过与企业沟通, 了解到该产品添加了尿素, 不是纯硫酸铵, GB535《硫酸铵》不适用于该产品, 企业说他们一直是按照《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检测》消化蒸馏后滴定法检测的, 结果是合格的, 要求复检也按照此法, 经过按照《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检测》消化蒸馏后滴定法复检, 总氮为21.7%, 总氮含量合个。建议企业制度企业标准《智能高氮肥》, , 总氮检测方法执行GB/T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检测》。

1.2 总氮检测结果偏低

在检测复混肥料时, 我们曾多次遇到总氮检测平行结果差, 检测结果偏低的问题。依据GB/T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检测》, 根据氮存在的不同形态, 总氮的检测有6种不同的检测步骤, 6.2.2条、6.2.5条、6.2.6条均是含硝酸态氮试样的前处理步骤, 客户送检时, 产品标识只标示含硝酸态氮, 并不标示硝态氮与那种形态氮共存, 形态不同, 消化方法不同, 有的用铬粉法, 有的用定氮合金法, 有的要用铬粉还原再酸消化法, 还要考虑还原剂用量与试样量是否匹配, 如果试样溶液中硝态氮含量过大, 超过了还原剂的还原能力, 导致硝态氮只部分被还原, 未被还原的硝态氮在硫酸消化过程中损失, 检测结果会偏低。如果采用加大铬粉用量, 会导致消化结块暴沸, 并且铬是重金属, 在土壤中不能分解, 它的累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了保证硝态氮还原完全, 应采取减少称量的方式进行检测。例如:有个复混肥料, 含硝态氮, 要求总氮≥25%, 用铬粉法检测, 总氮为17.4%, 用定氮合金法检测, 总氮为26.1%, 检测结果截然不同。

1.3 产品包装标识与实际产品不符

我们曾经遇到一个黑粒白粒混合的掺混肥料, 其包装标识为N-P-K:20-10-15, 总养分≥45%, 有机质≥45%, 执行的是企业标准。 (数据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实际产品总养分为26.6%, 有机质为16.2%, 实际产品是黑粒和白粒混合在一起, 而包装标识标示的是企业标准中黑粒和白粒的含量, 农民购买化肥往往只注重总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很少仔细看执行标准。如果按企业标准判定, 该产品是符合标准要求的, 显然这是不正确的, 我们应该按产品包装明示要求判定, 判断该产品不符合产品包装标识要求。

1.4 企业标准成为劣质化肥的掩护伞

某钾肥厂的硅钙镁钾肥销售到山东烟台, 当地工商部门进行化肥质量抽查, 销售商没有提供企业标准, 检测机构采用复混肥料中氧化钾检测方法检测, 氧化钾含量为3.6%, 企业标准要求氧化钾≥8%, 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生产企业不认可该结果, 要求复检按照该企业标准中用硝酸-高氯酸消化方法检测, 氧化钾检测结果为8.7%, 山东检测部门只好判定氧化钾含量符合企业标准。其实, 该企业标准中的方法检测的是枸溶性钾, 枸溶性钾不容易被植物吸收, 枸溶性钾大多存在钾矿粉中, 有不少企业用钾矿粉冒充钾肥, 获取利益, 欺骗用户。

1.5 化肥检测方法标准有待改进

某企业生产的土壤调理剂 (硅钙镁钾肥) 执行企业标准, 其中氧化硅 (以二氧化硅计) 检测方法—氟硅酸钾容量法, 实际上是采用HG2557-1994《钙镁磷肥》中4.5条, NY/T797-2004《硅肥》中有效硅的检测引用HG2557-1994《钙镁磷肥》中4.5条, 但按照标准条文中的方法滴定, 加混合指示剂后,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不能呈稳定的蓝紫色, 因为出现蓝紫色又很快变回黄色, 导致滴定终点很难掌握。我们与其他检测机构联系, 同样是滴定终点很难掌握。因企业标准中只有容量法而没有重量法, 重量法是仲裁法, 而重量法用的铂金坩埚价格比较昂贵, 不好保管, 企业大多用容量法, 我们只能与企业沟通, 采用NY/T797-2004《硅肥》中可溶性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检测, 建议企业将企业标准修订为重量法。

2 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化肥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对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不了解, 生搬硬套国家标准, 对执行标准认识上有误区, 认为产品执行国家标准质量就好, 牌子就亮。

2.2 化肥生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故意把氮、磷、钾、有机质、中微量元素相加, 冒充总养分, 误导农民购买。

2.3 化肥生产企业没有从原料进厂、配方、生产、检验、出厂等一系列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3 提高化肥质量的建议

化肥质量关系到农业发展的水平, 为了避免不合格化肥在市场流通, 损害农民利益, 提出以下措施:

3.1 利用每年的“3.15”和“质量月活动”, 加大对生产企业的宣传教育, 对生产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使他们熟悉生产工艺, 了解生产配方, 规范化肥包装标识, 做到从原料进厂、生产过程到成品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确保生产优质化肥。

3.2 与电视台合办“化肥质量报告”, 使农民很直观的了解市售化肥质量状况, 对农民进行“农家大讲堂”培训, 给农民讲解化肥的基础知识, 提高农民对化肥的识别能力, 对农民送检化肥采取减半收费, 减少农民的维权成本, 鼓励购买优质化肥, 做到对劣质化肥的真正抵制。

3.3 加强对化肥质量的监督抽查, 对监督抽查结果进行公告, 对不合格的企业进行跟踪抽查, 选择正确的检验方法, 保证不丢弃有效成分, 提高检验准确度, 正确使用判断标准, 使广大农民放心购买。

4 结语

我们要不断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化肥企业规范生产水平, 规范化肥包装标识, 选择正确的检验方法, 正确使用判断标准, 检测不限于各养分是否符合标准, 还要完善化肥标准对作物生长有害成分的限定, 减少环境污染, 改善土壤质量, 维护农民利益。

摘要:在化肥检测的实际工作中, 生产厂家或销售方往往不能提供出配料表的信息, 肥料组分不详细, 这就给我们实际的检测工作带来困难。通过对化肥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分析, 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旨在对化肥检测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化肥检测,标准,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 GB18382-2001《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2] HG2557-1994《钙镁磷肥》.

[3] NY/T797-2004《硅肥》.

[4] GB535-1995《硫酸铵》.

[5] GB/T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检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试论学校音乐教育教研管理工作的建设现状及对策下一篇:柑橘黄龙病的识别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