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教学的德育教育论文

2022-04-21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实施有效教学的德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课堂教学实施资源整合的确为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而巨大的窗户。本文研究初中英语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课堂应用的策略。关键词:初中英语课程资源整合必要性课堂应用策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课堂教学实施资源整合的确为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而巨大的窗户。

实施有效教学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1:

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积极地创新教学的方法,从而实现高效教学,提升教学与德育效果。下面,本文对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

关键词: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提问;自主探索

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但是,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的进步,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

一、善于创设合理的情景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时,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且合理的情景,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创设情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情景创设要有针对性。情景的创设必须要为教学目标而服务,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主要目的。第二,情景创设要有启发性。创设情景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以便于探究。创设情景切勿直白,应该把预设和生成紧密结合。第三,情景创设要有创造性。情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具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段,它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因此,需要所有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不断地加工提炼。第四,情景创设要具有思想性。有思想性的情景是道德与法治课育人的需要,课堂上创设的情景要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第五,情景创设要具有冲击力。视觉上可动静结合,方式上要多种多样,尽量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二、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提问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清楚地看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一个状态。

例如,在《善用法律》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唤起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能够用既有的法律条文维护自己的权益,惩罚那些侵害自己利益的人,面对不公,不能保持沉默,而要用于抗争。笔者首先出示了一个现实案例——小兰终于在网上刷新出自己的高考录取情况——她复读了一年,还是没有被心仪的大学录取。这是因为她的同窗好友小柯偷偷改掉了她填的志愿!通过这组材料可以提出几个问题,问题一:小柯偷改朋友的志愿书,算不算犯法?问题二:小柯的行为触犯了什么法律?通过上述两个问题,学生可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记忆,还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初中生本身是具备一定自学能力的,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要利用并锻炼初中生的自学能力,让道德与法治课的授课更加高效。道德与法治课与其他的初中课程是有所不同的,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因此教师要让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勇于探索,然后将道德与法治课上学习到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连接,在生活中进行实践,这样才是学以致用。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也是会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学习以及理解更加深入,从而更好地应对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学习。比如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有关于诚信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初中生自行总结一些生活中自己经历的,或者是听说的有关诚信方面的案例,地产商不顾信誉坑害消费者金钱等案例,这样可以让初中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哪些行为是与诚信违背的,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需要践踏实地,将诚信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

四、安排必要的课堂活动

20世纪初期,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德育的观点。他说,教育必须通过生活实践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采取适当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平时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活动类型有以下几种。

第一,学生互助合作模式。也称“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进行的学习。第二,角色扮演模式。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体验和观察,扮演剧情角色,在此过程中理解知识、培养情感、提高能力。第三,创设情景引发思考的活动模式。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电影、音乐、课件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直观经验,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第四,社会实践模式。通过让学会亲自實践,以此来感知课本知识。

五、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们的良好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能使其产生愉快的体验,并能激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初中学生处在人生学习的叛逆时期,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但又往往动荡不安,难于定性。科学的激励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强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出色地完成既定目标。为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要赏识学生的点滴成功。这样,既尊重了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又合理地评价了学生,既减轻了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又激励了优等生更好地前进,最终形成和巩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作为学生道德观和法治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要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真正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彬.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5):61.

[2]周瑞斌.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中),15(08):163.

作者:谭哲

实施有效教学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2:

浅议初中英语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课堂应用策略

摘 要: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课堂教学实施资源整合的确为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而巨大的窗户。本文研究初中英语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课堂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程资源 整合必要性 课堂应用策略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课堂教学实施资源整合的确为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而巨大的窗户。英语课程资源整合,即依据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优化和整合不同的课程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融入教学中。

一、初中英语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1.增强课程资源的有序性、整体性和关联性。

通过整合可以通过对水平参差不齐、分散无序的课程资源进行分类、加工、整合,以提高课程资源的有序化程度,减少课程资源的杂乱无序,而经过整合后的课程资源覆盖面广泛,能够促进各种课程资源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保持课程资源体系的有序性、整体性和关联性①,发挥课程资源的整体功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服务。

2.实现最大限度的网络资源共享,提供教学服务基础和平台。

网络环境下课程资源共享是减小课程资源成本和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也是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学校间、老师间还存在大量对同一工作的重复劳动,因此积极整合现有的优秀课程资源,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科学创造整合更好的资源上,充分整合各种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才能构筑教学服务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准确、有效的课程信息。

3.学习者与教学者真正体会教和学的乐趣。

一切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作为人的发展,而非仅仅围绕完成学科知识的传递任务而存在。教学资源的整合可以进一步丰富学习者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学习者一旦拥有对部分教学活动的主动权,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只有当教学过程是由教学者与学习者共同构建时,学习者与教学者才会真正体会到教和学的乐趣。

二、教师初中英语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应用策略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本”理念,即尊重学生的心理逻辑,要求既定的课程资源必须在课堂教学的真实进行中现实地成为一种高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的课程资源,这不仅使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整合课程资源成为必要,还决定了教师有效促进初中英语课程资源整合的重要课堂应用策略。

1.重视学习者英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整合。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言检测的重要衡量尺度,所以英语课程整合离不开学生这四大技能的整合,即通过整合,全面加强学生各项能力的训练,重视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重视对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通常,这四种能力并一定总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所以需要进行适当整合,如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每天安排一个学生进行afreetalk,讲述自己的见闻趣事,这需要学生事先查阅资料,进行写作,再通过演练,呈现给大家;而其他听学生则参与听讲、讨论、提问、反思,以小组讨论或者两人讨论形式达到英语口语练习目的。

2.重视教师和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是教师思维的创造性。每个课堂都是独特的,课程资源的要素多种多样,而其整合的方式、时间、程度、着眼点都会影响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对其自身知识经验的建构,而每个情境都是独特的。从这个角度说,教师每一次的整合都是一种创造,而且这种整合在学生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更具有创新价值,使得学生思维发散,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这个师生共同创设的知识的天空中。

此外,新课程标准主张打破传统“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并发展自己的个性倡导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建議在日常教学中多开展小组合作,以达到更好的自主探究效果。

3.重视课堂教学的形式——趣味性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

课程资源的整合所带来的不仅是课程资源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带来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变以往的呆板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为更灵活、更开放的教学形式。教师创造性地变大纲规定教学内容为学生所熟悉的或更易于接受的生动的知识经验,从而使学生在开阔、趣味的课堂氛围下习得对自己的实际成长有巨大意义的知识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课程资源整合的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缺一不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以学生的自身体验为契机构建开放、民主的新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绝对民主、公平。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互动空间,每个思维各异的学生在其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和,这时他们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如9A Unit 3 Teenagers,在开始教这一单元前可以布置学生先思考自己目前在青少年时期存在的困惑、遭遇的烦恼及思考对应的解决方式,然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询问他人的烦恼,并建议学生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整个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青少年面对的各类困惑及各类解惑方法,并请学生用英文表达发言,小组讨论互助解疑,从而不仅训练听说读写技能,而且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结语

课程整合是围绕课程目标“培养完整的人”进行的,新课程提出的培养人的目标为培养完整的身体、完整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因此,新课程整合要求英语教学不局限于知识传授,还要注意德育教育,注意完善人格。我们期待通过合理的课程资源整合,通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激励指导的和谐互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注释:

①房定坚,陈振华.试论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2.

参考文献:

[1]张雪芳.基于课程资源整合的探究式教学初探.教学论坛,2005.11.

[2]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学科教育,2002.2.

[3]杨丽娟,陈锋.整合课程资源的课堂探究式教学.生物学教学,2003,VOL28(7).

[4]吴爱庆.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运用与思考[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8(4).

[5]陈海燕.利用资源促进英语教学[J].中学生之友·高中·下旬刊,2011(10).

[6]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J].浙江教学研究,2000(2).

作者:朱开芳

实施有效教学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3: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时,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生活,給学生多一些创造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体现正能量,彰显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提高其美术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观念;教学策略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141

一、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发展机会

在现代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指导着教学行为,影响着教育方向和教学成果。就初中美术教学而言,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真研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自我发展的机会,让学生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人,让美术课堂教学鲜活起来。

(一)多给学生一些提升学习兴趣的机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课程的教学都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没有兴趣将事倍功半,有了兴趣将事半功倍。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出发,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美、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接受美术教育、进行美术交流;教师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自然景物、博物馆、公园等作为美术教学的场地,实现开放性与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给学生一些欣赏、感悟、评述的机会

美术展览、网络大赛、精美书籍等资源都可以作为素材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美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和不同的艺术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三)多给学生一些探究技能创新的机会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才能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坚持“生本思想”,精讲多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美术的意义,去观察美术的现象,去体会创造的价值,去探究美术的哲理,去感受美术的魅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

(四)多给学生一些升华精神人格的机会

美术教学,不光要传授美术知识,培养审美能力,还要通过美术教学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就是要立德树人。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每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渗透德育教育,初中美术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结合美术教学的自身特点,培养学生分辨美与丑的能力和健康的人格,让学生热爱生活,心里充满阳光,具有博爱的胸怀和担当的意识,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公民。

二、评价标准与实施方法要实在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一学科都不能忽视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课堂高效与否、如何改进教学策略等的重要手段。在开展教学评价时,要体现出教学评价的过程性、诊断性、多元性与互动性的特点,强化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还有坚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让评价成为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常规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美术作业提出修改意见,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并把评价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完善课堂程序,重视美术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美术作业的评价是形式多样的,可以是教师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自我评价,通常情况下这几种评价是相互结合进行的。评语可以是等级,也可以是符号,还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评语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不能对学生的美术评价成绩公开排名,也不能作为学生全班排名的依据。评语要给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和存在的不足。

(二)凸显整体综合,强化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要体现全面性,不能只评价美术作业,还要围绕《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展开评价,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评价可以针对个人进行,也可以针对小组进行,还可以针对全班的教学活动进行;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可以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评价,也可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总结性评价。总之,教学评价要形式多样,适时开展。

(三)适时互动交流,实现课堂内外评价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组织以评价为目的的专题活动,通过实地书法、绘画、工艺设计或者网络展览等多种形式的展览活动,连接课堂内外的评价与互动。评价手段不拘一格,采取多种形式,网上网下、当面背后、口头书面等,以促进初中美术教学的升华,完善学习的评价体系。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发展与创造的平台,及时用鼓励性的评价指引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此才能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培养出身心健康、具有审美能力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巩平.美术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惠传太.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论:美术分册[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王建立(1977.5— ),男,回族,甘肃陇西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

作者:王建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思想品德教学中诚信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学物理教学开放性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