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英语学习帮扶机制的构建研究——以沈北地区为例

2022-09-12

一、研究背景

由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 我市沈北地区涌来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根据郑刚 (2009) 的《农民中学进城务工子女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可知:2011年以来, 进城务工人员超过八万人, 且大约六成的务工人员会携带其子女进城。民工潮的冲击, 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问题尤为突出。

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学习隐患在所有学科中, 尤为英语学科最为担忧。进城务工子女由于他们本身英语基础差, 父母的文化水平落后, 自己学习习惯与学习氛围较差, 导致了他们的英语学习不理想。

二、国内现状

国内对此社会问题的研究深入度较长。早在二十一世纪初,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记载:其非上海市户籍的借读生就以达到学生总数的19.3%, 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的比例越来越大, 这一情况在农村地区越来越严重。

自城市化进程加速以来, 我国各地对进程务工人员的一系列情况和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的调查, 包括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习惯, 学习动机, 学习基础, 家庭的环境及学习的内容, 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做过调查。调查发现, 大多数务工子女的心理较为自卑, 自信心不足。其次, 他们得到的关爱较少, 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家庭作业方面, 作业的书写不认真也不能及时完成, 学习质量不高;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活跃程度不太高;并且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流动性打, 居住点经常变动, 造成孩子频繁转学, 使其学习环境较不稳定。

国内各地一些学者及学校对此研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 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问卷调查形式:如《农民工随迁子女英语学习情况》 (2013) , 《农村中小学外来子女英语学习习惯调查》 (2012) , 《进城务工子女英语学习习惯策略研究》 (2010) 。

第二种社会现状分析:《英语社会化的近代思考》 (2012) , 《社会化条件下的英语教学》 (2010) , 《各个地区对比社会进程和英语发展关系的思考》 (2010) 。

第三种对特殊地区英语学习和社会发展的研究:《统筹城乡条件下的英语发展研究》 (2012) , 《外语教育政策的城乡条件研究》 (2014) , 《少数民族地区的务工子女英语学习情况》 (2013) 。

第四种以实践方式研究分析:《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良好习惯培养的校本实验研究》 (2015) , 《进城务工子女英语学习实践活动》 (2010) 。

第五种对进城务工子女下定义, 并以此定义进行修正研究:《进城务工子女良好习惯培养的校本实验研究》 (2015) , 《社会进程的加速化对他们有何影响—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习生活状态》 (2014) ,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英语学习的研究, 国内的切入度较深, 可以给后辈留下较为丰富的资源环境。

三、该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1、对于此类问题的现状

随着义务教务法的推广,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比例越来越重。我们此科研项目花费接近半年的时间对沈北地区几所小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约为学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比重不容小觑, 而我们更为关心的是这些特殊群体在校的学习质量, 尤以外来语——英语学习质量为主。

根据我们对学校部分随迁子女的调查问卷显示, 其学生有43%的比重表示对英语学科并不感性趣, 有31%比重的学生表示自己跟不上学校老师讲课的内容;20%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于英语学习略有压力但是总体可以保证英语学习的质量;另外6%的学生表示英语是自己的强项无须惦记。从学生自身对于英语学习的渴望度可以看出来, 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对英语不感性趣, 另外一半学生则对于英语学习感到吃力。

另外, 我们从老师的采访得知, 大多数的随迁子女学生不会在英语课堂上主动发言, 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对于自己的发言极度不自信, 会拖沓很久才能回答出来问题;在课下活动中, 他们与班级同学也很少来往。老师也曾私下找过几位同学了解, 这几位同学都对于自己英语发音问题, 英语学习方法的问题感到摸不清门路。

2、对于该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同学未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 此外对于英语学习的方法也很迷茫。这个结果很符合我们的猜测,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学科, 学习它确实需要一种技巧。另外, 随迁子女原本之前接触的英语学习条件有限, 再加上随父母来到城市学校, 城市学校的上课节奏较快导致他们跟不上, 就越发变得对自己不够自信。课后练习中, 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 也帮不上什么忙;他们又因为转校的原因和老师同学的关系较为疏离, 这种种因素表明了他们学习英语很困难, 就逐渐导致了一些学生讨厌英语的情绪。

四、对于该现状的对策

小组工作的社会工作方法:

我们在得出结果后, 在学校教师的帮助下, 对随迁子女学生开展了四次小组工作。

首先, 我们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将学生分为两类:对英语无兴趣的学生和学习英语较为困难的学生。我们也将科研小组分为两部分, 一号小组和二号小组, 每个小组对学生的着重点不同:一号小组主要负责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的学生;二号小组负责部分没有英语学习方法的学生。

通过四次小组工作的成果我们能看出, 虽然随迁子女的英语基础很薄弱, 但是在进行一定的培养和整合后, 还是可以看到很大的进步。随迁子女的老师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帮助这些特殊群体突破学习中的“瓶颈期”, 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另外, 建议老师组织学习互帮小组, 让英语较好的学生带一带这些学生, 并不定期的进行英语比赛, 抓住大家的好胜心,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五、总结

进行了如此之长的调研活动后, 我们发现其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问题大多是因为其成长环境所致, 只要我们给予合理的, 有针对的指导和帮助, 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相应的, 这个社会问题的尖锐性也会慢慢变钝。关键是要看我们针对这些特殊群体该如何引导, 如何帮助。

并且, 其他的学生们对进城务工子女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小组共也表明, 同学互相帮助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所以总的来说, 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质量问题不单单存在于他们自身, 还有一些客观的但是起很大作用的在于学校周围的环境。

摘要: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相关问题一直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同时其随迁子女的学习质量也一直是我们同为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以沈阳市某地区农民工子女的学习英语能力的调查和对于其问题的扶持机制。笔者着重于对于对农民随迁子女的英语学习的帮扶机制, 结合了社会工作的方法整合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英语学习,社会工作方法,沈北地区

参考文献

[1] 林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英语学习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4月.

[2] 任海涛.《进城务工子女英语学习状况调查和分析-以石家庄第八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晚报2012 07期.

[3] 肖英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英语学习调查与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7月.

[4] 郑刚.《农村中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调查》[M]上海教育科研2009 01期.

[5] 沈珺.《关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和谐发展与实践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3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重组业务涉税分析下一篇:林业日常管理工作与林木养护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