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1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中国为多山的国家,山地城镇化乃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文章分析了山地城镇化的困境和矛盾,并以云南省城镇上山政策为例,探讨城镇上山的意义和反思,最后提出城镇上山的途径。关键词:山地城镇化城镇上山云南山地是相对于平地的一种地形起伏崎岖的地貌类型以及地理区域。

第一篇: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

聚焦城镇化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

岁末年初,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改革之音逐渐高亢。“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十八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并进行了重点部署。这向国内外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撬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快速推进阶段。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9亿,比10年前增加了约1.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聚集,带来了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据测算,城市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2002~2011年,我国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万多亿元上升到15.9万亿元,增长了近3倍,这与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不无关系。城镇人口的持续增加,不仅释放了巨大的消费需求,也拉动了投资。城镇规模的扩大,将直接拉动固定资本投资。有数据显示,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自2002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00万,这将带动新增投资超过10万亿元。由此引发的投资增长不仅可以缓解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也为新进入的城镇人口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才会稳定下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表示,在未来10年至20年的时间内,我国城镇化进程依然将保持快速发展,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这个过程将释放出大量的消费需求,它与投资需求结构升级相结合,将实现我国经济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情。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球1/5人口的生活品质,是中国执政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然而,新型城镇化并非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就蓝图,我们无法回避的是,过去数十年间中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出现的诸多问题:城市急速扩张、农民被迫上楼、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应该对忽视进城农民权益、制造“城市边缘人”的做法说不,让农业转移人口顺利转化为市民;应该维护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让土地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财富成为进城农民生存发展的长久支撑;应该大力拓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让新老城镇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农民市民化:变“边缘人”为“主体人”

不少人认为城镇化对农民来说就是一种身份的转化,事实上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面对的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如何拆除各类政策“屏障”,使其享受到住房、医疗、社保、教育等方面的市民化待遇。

尊重和保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权

未来城镇化道路怎么走?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的回答开宗明义:“中国下一步的城镇化绝对不能走以前城镇化的老路,要解决农民进城问题,就要从‘物的城镇化’转移到‘人的城镇化’,而‘物的城镇化’一定要服务于‘人的城镇化’。”

山西省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谭克俭认为,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农民,应该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谭克俭说:“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口层次跨度较大,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道路并不适合中国,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要鼓励多样性的城镇化形态成为发展的主流。”

“实现城镇化的核心因素是人,这要求尽快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补齐‘人的城镇化’水平低、质量差的短板。”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说。

在以城镇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该移居城镇还是守望田园?一位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专家表示:“地方政府应当尊重、保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既不能限制,也不能强迫。”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出现农民“被上楼”现象:人上楼了,但鸡鸭羊却不能上楼,农民没钱交卫生费、物业费,有的宁愿睡在羊厩里也不愿住在楼房里。

“要防止城镇化快而不优,避免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提醒,近年来有些地方片面理解城镇化,采取行政手段迫使农民“上楼”,征用农地。这种大干快上的做法,缺乏冷静思考、科学抉择和合理规划,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新型城镇化应该以人为本。修鞋的、卖菜的和房地产老板都应该在城市里得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道兴说。

拆除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屏障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阻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障碍,然而,仅仅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谭克俭认为,目前亟须进行的是全方位的政策调整,包括城市公共管理政策、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等。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表示:“让农民变市民,就要让进城务工的农民享受到同市民一样的待遇,让他们在城市里有房住、有活干、有学上,生病了有医保、失业了有社保,这样才会安居乐业。”

据了解,当前我国有不少地方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无论是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还是在公民权利方面都存在严重缺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士曾多次表示,如果以农民工实际享受的待遇衡量,目前纳入统计的城镇居民中,至少有1/4的人口没能充分享受市民待遇。除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以外,还有住房、医疗、社保等问题让农民工无法在城市扎根。如何能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有专家建议,破除政策障碍,首先要建立以居住地为基本单元的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将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其次,推进免费居住证制度,办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在子女就学、各种公共服务上与当地人口享受同等待遇;第三,要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有序落户。

从美国城镇化的进程看,许多城市和小城镇原先都是围绕企业发展起来的。例如西雅图市的林顿镇,因为波音公司而出名;硅谷的高科技企业云集,成为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小城镇群带。尽管各国城市的规模大小不一,历史文化和市容市貌各不相同,但不同城市的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比如纽约是美国的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和出版中心;西雅图是微软总部所在地,电子信息产业非常发达;迈阿密是美国南部著名的旅游城市和退休老人理想的休养地。巴西的圣保罗是南美洲最大的工业和商业城市,而伊瓜苏市则以旅游业闻名。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以美国旧金山附近的小城镇帕洛阿尔托为例,该镇是一个只有5万多人的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依托毗邻斯坦福大学的优势,发展包括电子、软件和生物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小城镇之一。可以这么说,离开了产业的支撑,小城镇将失去发展的根基。

城市治理需要法制化和透明化

城市治理的法制化和透明化即“依法治市”。从目前的实践看,通常要求城市政府本身是一个法人,每个城市管理部门在建立前先立法,充分体现管理机构的法律权威性,以法律形式规定执行机构的权限等。按照联合国人居规划署的研究,城市政府管理的透明化意味着信息的共享和以开放的方式采取行动,是建立良好的城市治理结构的核心,有助于减少城市贫困,提高市民的参与度,是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过去多年里,由于缺乏一个较为透明的城市治理结构,导致了城市各阶层之间的隔离、较低的城市财政收入、城市的财政支出不能有效惠及贫困人口等城镇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提高城市治理的透明度。

此外,对于大城市以及大都市区的治理,在西方国家出现了建立大都市联合管理机构的现象,形成地方城市政府自治与大都市联合政府的双重机构,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方式是成立大都市区政府,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曾盛极一时。最典型的例子是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和双城大都市区议会。华盛顿大都市区包括哥伦比亚特区及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的15个市县,于1957年成立了统一正规的组织——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现已成为包括18个成员政府、120名雇员、年预算1000万美元的正式组织。双城大都市区(位于明尼苏达州东部圣保罗和明尼阿波利斯两城市及其附近连绵成片的城镇密集区)总共有372个独立的地方政府单元,包括7个县、138个市、50个镇、149个学区、6个都市组织、22个特别法院,为了解决因机构复杂多样而导致的区域矛盾,于1967年成立了双城大都市区议会。议会共有17个成员,由州长按照城市规模提名任命。还有一种方式是以横向合作为基础,组建松散型城市政府联合组织,例如大都市区地方政府协会,最为典型的就是1961年成立的旧金山湾区地方政府协会,在其全盛时期,有8个县、82个城市作为其资格成员。这些联合机构的职能一般都是协调区际利益冲突和提高资源共享程度,优点是能够充分考虑到都市区的各种功能联系,使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更加高效合理,促进都市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

国外城镇化遭遇瓶颈的警示

20世纪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巨大财富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规模空前的灾难和创伤。不同城镇化模式的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惨痛教训,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社会环境、人群互动关系(社会不公问题突出)三个方面。这里主要从城镇化先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概括。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除了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大量集中所必然带来的局部社会问题被放大的因素,如环境污染、瘟疫流行、种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激化等外,主要在于忽视了城市发展政策的重要性。当今许多国家城市发展中的几乎所有问题,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能源、城市交通等,都和当时城市发展政策的失误有着直接关系。

自然资源与环境代价惨重。最突出的例子就是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的米糠油事件、美国的多诺拉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

社会环境危机重重。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时期,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大量增加、城镇化速度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匹配,以及城市规划的滞后等原因,一些城市陆续出现了“城市病”,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交通堵塞、住房短缺、失业、贫困、犯罪、财政拮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恶化,整个社会环境危机重重,包括引发房地产泡沫危机。

人群互动关系问题丛生。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过大、贫民窟问题突出,引发城市危机和社会骚乱。以城市贫困为例。2003年,联合国人居规划署发布了以全球贫民窟的挑战为主题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全球贫民窟居民人数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增长到了9.23亿,增长幅度为36%(也就是说,目前全球约有1/6的人口居住在贫民窟里);如果贫民窟居民人数继续以同样速度增长,到了2030年将达到20亿。此外,有5400万人居住在发达国家城市类似贫民窟的环境里。

过度郊区化增加投资负担,破坏生态平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美国过度郊区化同样引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郊区化虽然降低了人口密度,缩小了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的差距,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镇化步伐,但过度郊区化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样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农田流失速度从平均每年110万英亩增加到310万英亩,十多年间增长了近两倍。过低的人口密度也增加了公共交通、教育、文化、警力等社会服务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开支,许多州政府因此出现财政赤字。过度郊区化也造成汽车废气污染从城市蔓延到郊区,加重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伴随着过度郊区化,城市中心的衰落、大城市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从而引发逆城镇化现象。

过度追求城镇化,忽视农村发展。巴西是过度城镇化的典型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城市的扩张而忽略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土地问题严重制约了巴西工业化的纵深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给巴西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均衡性。由于巴西土地高度集中的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使农村大量人口缺少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用地,贫困人口大量增加,导致社会购买力低下,土地占有不均导致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大量贫困人口涌入大城市,造成过度城镇化、甚至城市衰败化。土地集中加上很多小农户经常负债和破产,使农民失去土地和生活来源,在当地又找不到工作和生活出路,他们成群结队奔向城市,使巴西的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启示

结合各国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必须从国情出发,积极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发展极”和等级次序相对合理的大中小城市序列,带动城乡协调发展。适当选择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空间布局和发展道路,着力实施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这是培育和发挥区域增长极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提早开展城市规划,加强对城市的改造与管理。目前,低碳、生态、绿色等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语境。低碳、生态、宜居,成为21世纪的理想城市的目标,基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和确保生活质量。要吸取英、美等国家的教训,在城市定位、公共设施建设、公共卫生、人居环境等方面提早规划。

城乡统筹发展将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动力。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民工问题,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巴西的经验教训提醒我们,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与农村的土地制度关系很大。保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使农民在城市站稳脚跟之前,在城乡之间能够“双向”流动,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让农民既进得了城,又回得了乡,就不会既失业又失地,变成没有回旋余地的社会问题。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特·恩道曾论述:“城镇化极有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未来会怎样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究竟城市能否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

作者:本刊编辑部

第二篇:山地城镇化建设探讨

摘 要:中国为多山的国家,山地城镇化乃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文章分析了山地城镇化的困境和矛盾,并以云南省城镇上山政策为例,探讨城镇上山的意义和反思,最后提出城镇上山的途径。

关键词:山地城镇化 城镇上山 云南

山地是相对于平地的一种地形起伏崎岖的地貌类型以及地理区域。中国乃山地大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0%,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5%,山地城镇数量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同时,山地地区肩负生态安全屏障、经济增益、战略资源贮备、国防安保等重大责任。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城镇建设对土地需求不断增加,山地城镇化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由于山地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空间等限制,山地城镇化进程缓慢。

2山地城镇建设的特殊性

2.1 山地城镇的概念

山地城镇的意涵包括两点:1.城市修建在坡度大于50度以上的起伏不平的坡地上而区别于平地城市。2.城市虽然修建在平坦的用地上,但由于其周围复杂的地形和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的布局结构、发展方向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山地城镇不同于平原城镇,首先起伏的自然地形不利于城镇化建设,建设用地受限,地质灾害频发。其次,山地城镇化建设需要更加严格精准的工程技术。

2.2 山地城镇化困境

2.2.1山地区域发展差距大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西部山地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相应提速,但其城镇化水平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

2.2.2基础设施落后

西部大开发以来,山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提升,公路、铁路交通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山高、谷深、坡陡等地形限制,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通常为平原地区的二至三倍,且时常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维护成本较高。加之山地地区经济水平不发达,其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仍然落后。

2.2.3.城镇化要素单一

山地地区由于区位和地形的限制,城镇化水平低,产业匮乏,多以附加值低的第一产业为主。而产业是城镇化的核心要素,产业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同时,城镇化发展也为产业发展聚集要素。山地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现况无疑限制了城镇化的发展。

3云南省城镇上山的政策的分析

3.1政策背景

云南省总面积中,山地占94%,平地仅占6%,可利用平地资源匮乏。云南山多平地少的基本地理特征,决定了保护耕地与满足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并会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提速,占用更多利于建设的平地,而这矛盾加剧。因此优质的平地耕地亟待保护。若不改变传统建设中的粗放用地方式,平地中的耕地可能被建设用地占尽。此外,云南山地城镇的城镇化建设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整体城镇体系尚未成熟,各个城镇成散点布局,缺乏体系性,辐射能力、对外交流能力较弱。

2. 自然资源、城市土地、城市道路、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建设等缺乏整体规划及细致考虑,山地城镇化建设呈基本呈现无序发展的状态。

3. 城镇经济类型单一,多数城镇不能根据自身情况,明确支柱产业与市场定位。城镇发展简单化、粗放化,布局发展不合理。

4. 由于行政区划及地形复杂的缘故,城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服务设施统筹难度较大,城镇与村落间难以实现连片集中并形成聚集效应。

2011年,云南政府提出了“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地方政府主导的云南特色城镇化——“城镇上山”拉开了序幕。

3.2政策意义

“城镇上山”即建设山地城镇,成为快速城镇化和平地耕地保护两个目标间的一条较为可行的发展路线。立足于保护平地耕地的实际,在土地供需矛盾前,试图兼顾保护环境与城镇发展。不可置否的是,云南“城镇上山”有其正面意涵,缓解了云南快速城市化所导致的耕地被占用的问题,城市化从坡地、山地中获得充足发展空间。但还应注重旧城改造以及城市废弃用地等的整治和再利用,以保护平地区域耕地,确保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

3.2.1城镇产业结构将会发生改变

城镇上山,为贫困山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一方面,道路、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进山,缓解了这些方面的匮乏;另一方面,城镇建设相配套的工业、服务业等产业进山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

山地城镇配套产业与平地城镇配套产业间会有较大不同,大型的市政服务产业和工业产业在短期内是无法积聚在山地城镇,这部分功能就需要依靠周边村镇的相应产业进行功能性弥补。同时,山地城镇建设又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发展产业,加强优势发展产业利于区别于传统城镇功能,与平地城镇形成发展差异。

3.2.2城乡二元结构关系弱化

平地城镇建设条件较佳,周边乡村基本都是处于辅助和服务地位,产业及经济发展模式上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山地城镇的建设条件特殊,由于建设用地不足,而形成城镇功能外移的现象。城镇内部由于地形限制或供给匮乏也会存在一定的与农村产业相近的新城镇产业。在此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城镇,城乡二元结构将会弱化,是一种新型的城乡发展关系,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3.3政策反思

山地生态相对脆弱,还承载着特殊的生态服务功能。在城镇上山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生态保护与城镇发展间的矛盾。

3.3.1重视人居安全

山地地质复杂、生态脆弱,城镇化过程中伴随着剧烈的人类活动,使得山地灾害频发。山地灾害已成为我国除偶发特大地震外的第一大自然灾害。城镇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影響,山地城镇建设消耗土地,造成山地动植物生存空间被挤压;基础设施建设干扰地质和景观;城市日常运转产生的垃圾也会对环境造成冲击。因此,应高度重视人居安全问题,避免因破坏生态而招致的山地债还影响人居安全。

3.3.2应对“城镇上山”的异化

目前,城镇上山“保护坝区耕地,上山寻求发展空间”为初衷的地方政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过多山地资源被膨胀的城市快速蚕食;城镇上山、工业园区上山缺乏科学长远规划,存在保耕地弃林地的现象;地方政府借“工业上山”,不顾实际土地需要,大肆建设工业园区,变相“圈地”、“囤地”;部分项目建设大挖大填,破坏原始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影响生态环境以及水土保持;城镇上山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用地指标缺口较大;地方城镇上山规划随意性大,对生态保护和安全重视不足,导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及人身财产安全。这些问题伴随城镇上山而生,亟待政策细化以及补救措施以避免乱象丛生。

3.2.3城镇化本质是人的流动,而非造城运动

造城运动一般是基于规划有序布局,而人的流动则复杂的多,异地城镇化便是本地人流向异地集中流动的结果。通过政策吸力将资本引向高地,人流聚集,盲目进行造城运动是一个需要避免的误区。避免山地用地政策演变成另一场资源掠夺战。

4云南城镇上山的要求

4.1 遵循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山地乃我国的江河源头区、生态安全屏障要地,且地质环境复杂。城镇化的过程中,人类活动极其活跃,若不科学充分地认识到山地空间的特殊性,不准确把握到客观发展条件的限制,不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必将导致盲目山地城镇化、发展低水平化和发展粗放化;更有甚者,沦陷入不断拆建的恶性循环中。城镇化乃市场化的结果。城镇化率的提高来自于城乡社会、经济、市场、产业和文化的发展结果。政府不应盲目圈地迁人、按图造城。避免依靠行政手段撤乡建镇、扩大城镇规划区等方式来增加城镇人口所造成的虚假城镇化。

4.2 规划先行

规划缺失与低水平的规划是导致当前部分地区山地无序城镇化及城镇无特色化的主要原因。山地城镇的建设不仅要与山地的自然条件环境相适应,还要依照高水平规划推进城镇化建设。此外,云南省少数民族比例较高,山地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城镇发展需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尊重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明确山地城镇建设的性质、规模、等级,确定山地城镇化定位以及在全国或区域城镇化中的角色和作用,按照整体协调、城乡结合、可持续与区域统筹、保护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原则下科学布局规划建设。

4.3 有限资源下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水、能源等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山地地区由于地形、生态等原因,存在大量

禁止或限制开发的地区,导致山地地区人均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因此,山地城镇化必须经济、合理地利用山地土地资源,特别是山地城镇的布局、空间结构、功能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匮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完善城镇功能,增强综合承载率。建设集约、绿色、低碳、宜居的现代化山地城镇。

5.结语

山地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略有特殊。区域差异大,不均衡性突出的症结导致山地城镇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更需科学有序的推进,政策引导、政策反思、因地制宜来促进山地城镇化的健康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光宇.山地城市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黄光宇.山地城市主义[J].重庆建筑,2005(1):2-12.

[3] 邓伟,方一平,唐伟.我国山区城镇化的战略影响及其发展导向[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1):66-73.

[4]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赵万民.我国西南山地城市规划适应性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考[J].南方建筑.2008:34-37.

[6] 邓伟,唐伟.再论我国山区的城镇化建设[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43.

[7] 山地城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72-76.

[8] 郑继承,段钢.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探讨-以云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3(7):25-30.

[9] 陈根鹏,朱庆华.云南省城镇上山可行性分析[J]. 陕西林业科技.2013(1):88-91.

[10]明庆忠,王嘉学,张文翔.山地整理与城镇上山的地理学解读-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师范大报,2012(7):48-53.

[11]郭凯峰,杨渝,吴先勇,胡海鹏.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支撑路径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3(1):51-56.

[12]王冬.云南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发展模式探析[J].新建筑,2000(5):4-6.

[13]鐘顺昌,简光华.提高云南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对策建议[J].小城镇建设,2012(12):56-72.

作者:杨启 孙本川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强调内在质量全面提升的城镇化,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深刻转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必须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制度保障、产业支撑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仔细的厘清,才能走出一条科学健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核心问题;产城融合

1引言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是整个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引擎。

自从十八大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来,关于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探讨不断见诸媒体,形成了不小的波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如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提高城市的产业支撑等,这些核心问题的厘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中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要让少年、中青年和老年等各类人群都能在城镇中找到生存空间。

传统的城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以物为本”,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至于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在“人造城镇”这一发展理念下,传统城镇化道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发展数量而轻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难以为继。

当前,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强征,房屋强拆,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性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思维上,以投资来拉动地方GDP的增长。其结果就是以就业、收入、福利为内容的民生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过度建设只是重走过去的老路,是违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的。

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牢牢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一真正内涵,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这里面有两层寓意,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是城镇的一切应当以人为核心,要牢固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使城镇具有人情味,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牢固树立人本思想,把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着力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良好的民生服务,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发展成果,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实现社会安定和民众幸福。

3新型城镇化的保障—体制机制改革

3.1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52.6%,而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35.3%。这说明2.6亿农民工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差异大,户籍改革应充分考虑我国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差距性,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是要分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首先,要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推开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在中小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固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且享受城镇户口的所有待遇,这包括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等。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考虑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其落户政策,合理控制规模。

其次,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破除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逐步剥离粘附在城镇户口的各种福利和保障,最终实现二者完全脱离。户籍制度改革是要让目前已经处在城里的2.6亿农民工以及未来还将陆续进城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这些公共服务将包括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3.2土地制度改革

农民要进城变成市民,自然离不开土地问题,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土地的节约利用。因为城镇化,城市建设用地要增加,但我国耕地要控制,所以一定要把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让土地节约利用。加大城镇内部闲置、废弃土地的再开发利用,通过复垦整理增加耕地,以高密度、集约化的用地模式,提高土地承载力,建设集约型城镇。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允许农民的宅基地及房产流转,允许农民集體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改革征地制度,让农民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小农民的城镇化成本。

土地制度的改革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作为关键要素,能否通过市场实现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成功与否。只有从根源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减少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才能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城镇化而非“人口”城镇化等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角,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因此相应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应围绕这一群体进行全面调整,而这种调整要进行复杂的制度设计。

4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人口聚集的前提,选择未来型持续成长产业,是新型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一种广泛认可的模式。

农民变身市民后,唯有乐业,才能安居。城镇化须有产业支撑,不能人为造城,防止城镇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政府要创造条件,去推动产业发展,人口积聚,推动二者良性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推进产城融合。

首先,要做好科学的产业规划。每个城市特点不同,应根据城市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来发展产业,不要过分依赖房地产,不要千城一面,盲目模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主要应当有市场规律来决定,政府应该提高产业规划水平。推进产城融合需要对区域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其中涉及到产业项目、生活设施、交通配套等各个方面。这种规划本身应该是多层次、综合性的,要满足综合需求。

其次,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而生产要素如何向城镇聚集是一个难题。资金、技术、人才、资本都在向高端城市聚集,要想推进城镇的建设,生产要素的聚集相当重要。可以通过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推动生产要素的聚集。产业园区模式应该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支撑方向。产业园区的城镇化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综合配套,结合现代服务产业,特别是消费服务产业的人本关联性,从而实现产业与城镇配套的双重效应。

新型城鎮化应以市场来做导向,以政府来做规划主导,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同步进行,引领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确保当地农民和城市分散到这的市民,确保他们的幸福指数达到市民的水平。

5结论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立足国情,汲取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产城融合,促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载体作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J].求是,2012,(04).

[2]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05).

[3]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0,(04).

[4]仇保兴.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贾强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力资本论文范文下一篇:家庭教育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