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风建设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风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阶段,研究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使命,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文化环境,要把工业文化融人校园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满足不同群体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建立育人新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风建设论文 篇1:

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新路径

[摘 要]平安社区是平安中国构建的重要基础,社区教育则是促进社区平安、凝聚改革共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作为这项工程核心载体的社区教育课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依然存在着理念不成熟、理论基础薄弱、多元主体参与动力不足、社区教育共同体联动机制不畅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走向社区,加强社区教育课程理论研究;培育服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自觉意识;参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联动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服务 社区教育课程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明确规定: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则进一步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强化服务社区导向,为社区提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程”,“各类职业院校要发挥社区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的作用……到2015年,所有职业院校都要开设10门以上社区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再次强调要求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拓展和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这对“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院校而言,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并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广大高职院校已经或将成为社区教育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概述

(一)社区教育课程的基本内涵

所谓社区教育课程是指反映终身教育理念,在特定社区范围,为了满足社区全体成员自主学习的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以及促进社区居民之间交流互动而开展的显性和隐性教育、活动及其进程的总和。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内涵来看,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主体绝不仅仅是社区教育组织本身的事情。社区教育课程作为一项政府部门指导和推动的系统工程,其建设主体应该包括政府、高职院校以及参与服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非政府组织、企业、社会团体、社区教育志愿者等。社区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社会化活动,其课程开发以“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为原则,贯彻终身教育理念,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学习需求。

(二)社区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1.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与丰富性。社区教育课程的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涵盖了从中共党员到非党员、从青少年到退休老人、从机关事业单位和职场白领到自由职业者和下岗待业失业人员、从外来务工人员到城市社区常住居民。以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教育课程,在实践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课程超市”,课程的内容涉及休闲养生、医疗保健、传统工艺、就业职业技能和创业教育、普法教育、物业管理、家庭教育、党建课程等方面,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和丰富性。

2.社区教育课程的载体与授课方式的多样性。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既有广播、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传统的媒介载体,也有网络视频、网络课件、微信公众号、慕课等大数据数字化媒介载体。社区教育课程授课方式多种多样,有讲授式、谈论式、研究式、体验式,也有社区文化课堂交流活动、“i-实验”等体验实践方式。

3.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社区教育课程植根于社区,以学习课程为媒介,重在激发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旨在促进社区居民交流,提高社区认同度,因而社区教育课程的评价更注重学员在课程实施中体验、学习方式以及成就感、认同感等过程性评价。

4.不同层次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满意度差异明显。根据《方兴未艾的全民终身学习:2014年社区教育满意调查报告》调查结果,目前,参与社区教育的各类人群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满意度也最高,分别为20%、81%;其次是农村户籍居民,分别为9%、79%[1]。调查结果也显示,学历越高的人群对社区教育的满意度也越高,而学历越低的人群满意度也越低,即研究生以上为74.5%、本科大专为73.5%、高中及中专为73%、初中及以下为72.5% [2]。调查结果还显示,收入不同人群对社区教育满意度也不同:每年收入3万至5万元的群体满意度最高,其次为每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群体,而每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群体,对社区教育的满意度最低[3]。

(三)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

社区教育课程是实现社区教育目标的核心载体,是建立现代社区教育体系的中心环节,在平安社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已彰显出独特的价值。

1.推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聚同化异,凝聚价值共识,促进平安社区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新市民”人口、流动人口激增,需要通过社区教育来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使他们走出“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的困境,融洽社区邻里关系,在城市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重建他们的“心灵家园”,夯实平安城市之根基。诚如1995年第七届国际社区教育大会通过并发布的《社区教育宣言》中所言:“一个强大的社区是医治各种社会疾病的基础。”[4]

2.推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有助于活化社会网络,提高社区管理和治理效能,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唤醒社区居民主体意识的事业,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学习活动,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居民自治水平。

二、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一)国内外社区教育课程实践概况

现代社区教育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类型,而后在主要欧美发达国家得到普及,在拉美国家、东南亚等地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作为美国社区教育办学主体的社区学院,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社区服务的教育机构,因而不但获得了美国中央联邦和地方州等各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美国社区学院兼具普通国民教育、大学转学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补偿教育等五大职能[5],同时也特别重视教育和社群的关系,十分注重对社区的服务。日本也是较早实施社区教育的国家之一,“学社融合”是日本社区教育的重要特点。日本高校普遍设有专门研究社区教育理论的机构,也设置了社区教育专业,培养专门的社区教育人才。总之,在当今世界,社区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传播现代文明的重要渠道,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我国的社区教育发展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缘起于青少年校外教育。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社区教育课程建设高度重视,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提出,“建立社区和职业教育联动机制,鼓励高职院校探索社区化办学模式,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需求”。2014年国务院及教育部等部委分别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其中都有不少内容涉及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规定。福建省、湖南省、上海市、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以及太原市、宁波市等省市也十分重视社区教育,陆续颁布了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三十多年来,我国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仅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各类人员参与社区教育等各类学习活动达上亿人次”[6],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表现在:

1.社区教育在组织与管理上确立了政府领导地位,高职院校开始了社区服务教育建设的探索。2000年,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社区教育被正式纳入教育行政管理范畴。广州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些高职院校把教育课程拓展到了社区,来到了社区居民身边,开始了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的探索。

2.建立了一批国家社区示范区和试验区。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部先后召开了3次全国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分期、分批确立了180个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示范区和500多个省级试验区、示范区。城乡社区教育也蓬勃发展。例如,温州市目前有社区教育机构559个,其中省级及以上社区教育试验区、示范区13个,“十三五”期间拟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学校20所,市级50所。

3.建设了一大批社区教育课程。30多年来,社区教育在公民素养、人文艺术、科学技术、体育保健、生活休闲、职业技能等领域建设了一大批课程。有课题组对北京市东城区十个社区教育中心于2006年至2008年开设课程的情况做了初步统计,在“时政、法规、艺术、文化、外语、电脑健康、科普、技能、其他”十个课程类别中,仅三年共开设课程数量达586门[7]。

4.社区教育社会认同度高。目前,社区教育获得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据调查结果显示[8],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同或非常认同“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近八成的受访学习者有兴趣参加社区组织的学习活动;七成以上的受访者对参与过的社区学习活动表示满意。同时,社区教育工作者对“社区教育在构建社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事社区教育工作能够实现我的自身价值”以及“我所在单位的同事们工作积极性总体很高”的认同度也很高,分值均在82分以上(满意度为百分制,越接近100分表明满意度越高)。

(二)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基础薄弱。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历史较短,许多城市的社区教育课程尽管数量急剧增加,但是“粗放式”发展态势明显。目前,社区教育课程教育对象的异质性非常大,课程内容极其广泛,但尚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而高职院校等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主体因起步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仍处于实验摸索时期,其理论基础是薄弱的、碎片化的。

2.多元主体参与动力不足。构建学习型城市的关键在于把社区建设变成“大课堂”,让每个社区居民都能生活在学习之中。但按照“经济人”理论假设:高职院校等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参与者都是“经济人”,而“经济人”都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都会自发去追求自身最大化的利益,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很难使高职院校等社区教育主体无偿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我们课题组对浙江省温州市、宁波市、丽水市等市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等社区教育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兴趣不浓,动力明显不足,个别院校甚至缺位。

3.社区教育共同体联动机制不畅。目前,社区教育多数属于非政府行为,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与社区之间目前基本处于“平行线”的状态,它们之间没有太多的交集,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闲置率较高。社区教育各共同体之间相互沟通与合作的问题上也存在一些思想观念和机制体制壁垒,高职院校等社区多元教育主体与社区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畅通的联动机制,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优势没能得到有效整合,社区教育共同体尚未形成。

(三)社区教育课程发展新趋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推进,我国城市结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了诸多变化,大部分单位的功能迅速外移,城市职工也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这要求社区功能不断完善,以满足“社区人”各种需要,增强“社区人”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呼唤着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的相互整合与共享,这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社区教育,尤其社区居民对高职院校新服务充满着期待,更希望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关系从隔离走向融合,构建高职院校与社区之间新的关系,并使之成为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出生规模下降和本科院校超计划招生导致高职院校萎缩”[9],高职院校教学对象将从目前主要面向适龄人口转向终身教育所有学习者的现实,顺应传统的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过渡的需求,主动面向适龄青年、面向在职培训、面向终身学习者。高职院校在新的形势下应打破学校封闭的藩篱,主动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拓展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空间,为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我们课题组对浙江省温州、宁波、丽水等市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高职院校在服务社区就业和创业教育等课程领域也有着很高的期望。

三、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新路径

(一)加强服务社区教育课程理论研究

在有效推进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各要素中,理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0]。社区教育课程脱胎于整个课程“家庭”,既有传统课程的“基因”,又有在新环境中产生的“突变”,因而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也必须“变”。高职院校在加强社区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时,有必要将国内外成人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等课程中的科学理念和实践经验融入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之中,满足社区教育课程理论建设之需,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能力。

(二)增强服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自觉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正规学历教育课程的研发,对服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趋于冷淡,不少高职院校仍固守自己传统的“领地”,以致于社会对高职院校认同度不高。据《中国青年报》2013年民调结果显示,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排首位的是“社会认同不高”(59.3%)[11]。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时代需求正促使高职院校改变自己对服务社区教育建设的观念,不断开拓高职院校在服务社区教育中的新功能,以满足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等发展需要。这是高职院校努力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高职院校应树立“植根社区、服务社区”的自觉意识,提高高职教育在服务社区的贡献率。从教育服务的视域来看,高职院校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加强社区教育需求调研,提供适合市民需求的课程和内容,努力提高社区教育课程的适切度,解决社区建设“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技能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帮助社区做好就业工作,促使社区居民在职业活动中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实则是关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拓展筹资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也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认同度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14年高职院校提供科研和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为26亿元,校均21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5%,其中近60所院校技术服务性收入超过1000万元;全年为社会提供的技术培训超过2000万元[12]。

(三)参与社区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MOOC等网络课程越来越为城市社区居民所选用。有调查结果显示,有63.5%的人对“利用社区学习网站学习”持满意态度,满意度得分74.99分,无论是人数还是得分,说明人们对社区数字化学习还有很高的期待[13]。一方面,政府应搭建高职院校参与服务社区教育的平台;另一方面,社区辖域内的高职院校应发挥拥有专家学者的优势,建设涵盖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等领域的较多成熟的课程,通过适当有偿或共享模式参与社区网络等共享课程体系建设。例如高职院校、社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区教育机构可以采用联合开发共享模式,即社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采购竞标,社区教育机构设定课程标准,高职院校结合社区不同层次居民学习需求进行课程研发,通过移动终端社区教育课程学习在线平台,以适度有偿服务方式向社区居民开放,培育社区居民的学习主体意识,满足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之需,促进平安社区建设。

(四)构建学校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联动机制

政府需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高职院校主动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长效“联动机制”。实践证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理想研发团队是高职院校、社区教育管理者、志愿者和社区学习者四方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联合体。尽管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制度规范中有不少涉及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课程的规定,但这些制度规定多为鼓励和倡导性的。需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整合社会力量、实行购买服务”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构建激励高职院校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教育的长效机制,这也是社区居民的期待。调查结果显示,有65.8%的受访学习者认为“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收费合理”,有51.84%受访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认同“社区教育活动收取一定费用不会影响百姓的参与率”[14]。

李克强总理指出:“教师是国家大厦的‘基石’,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力量。”目前,社区教育教师队伍明显不足,难以满足社区不同层次课程教育的需要。例如,2014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被评为全国第五批社区教育实验区,该社区居民总数达129.33万人,年受社区教育培训总数678983人次,但专任教师总共才有13人,其中属于中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只有1人[15]。而高职院校作为各类专门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要树立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在场”精神;另一方面,要加强职称评聘制度等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师服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绩效认定机制,对于那些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教师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核算一定的绩效,才能激励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实现社区内师资的优化组合,进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适应社区教育需要、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夯实社区教育大厦的基础。

综上,社区教育课程是平安社区基础性工程建设的核心载体,需要培育高职院校等社区多元教育主体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优化、拓展和创新服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新举措是社区教育的深切期盼,也是高职教育努力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2][8][13][14]张少刚.方兴未艾的全民终身学习:2014年社区教育满意调查报告[R].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35,38;39,40;4,5,29;51;51.

[3][6]数据来源:http://www.moe.edu.cn/jyb_xwfb/s271/201510/t20151013_212827.html.

[4]朱涛.社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J].五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2):72.

[5]郝美英,桂雪梅.国外社区教育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99-100.

[7]张燕农等.东城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调查报告[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21-23.

[9][1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8,50.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11]赵锋,邹忠.学习工作视角下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119.

[15]数据来源: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公布2014年社区教育统计情况的公告,2014年社区教育工作情况调查统计表[Z].

(责任编辑:赵淑梅)

作者:艾兵有 王细娇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风建设论文 篇2:

论高职文化建设的使命

摘 要: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阶段,研究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使命,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文化环境,要把工业文化融人校园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满足不同群体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建立育人新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

关键词:新形势;文化建设使命;文化素质教育;高职人才培养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编号:WJ125ZD015;主持人:撒承贤)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淑珍(1962-),女,辽宁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作为社会文化组织,大学应当有文化自觉。科学文化是代表着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从根本上取决于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人才的培养。特有的文化是学校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系列中的职业教育,它的责任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这是高职院校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

一、高职院校育人的文化环境

(一)文化的内涵

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指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1]。

任何生活形态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统一体。其中,经济是基础,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这三方面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推动人类生活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层面

高职文化建设包括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是高等教育文化,其次是工业文化,第三是企业文化,第四是校园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亚文化。是指各类组织成员未来实现自己在其领域创造出来的活动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物质和精神成果中体现的文化形态。在内部结构特征上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和方式文化、精神文化。要在“职业性”上下工夫,使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校园文化职业性,融合为高职院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三)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文化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理论、奋斗目标、精神支撑、道德准则四个方面。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战略规划的理论之魂;偏离这个理论之魂,思想文化就会出现混乱,决策布局就会迷失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引领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之魂;丢掉这个旗帜之魂,就无法想象为什么仅仅经过60多年的奋斗,中国就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一跃而成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团结奋进之魂。没有这个团结奋进之魂,中国就不可能彻底扭转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热爱祖国、民族和睦、精神振奋、锐意创新的生动局面。“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国民道德规范之魂。没有这个道德规范之魂,人们的思想、情操、品格、言行就会失去修养方向和心理约束,社会就会丧失是非、真假、对错、美丑、荣辱的鉴别标准,文学艺术作品就不能引领社会积极、健康、向上。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在师生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国防教育,坚定师生员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在校内形成上下一心的凝聚力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要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中化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使命

(一)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就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就是要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2]。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一些青少年会上网打游戏,却写不好中国文字和汉语作文。他们运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差,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不感兴趣。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他们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以至出现精神空虚、道德缺失、信仰危机。所以,必须加强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教育,培育他们的爱国意识,充分重视青少年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学习。通过学校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熏陶、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使广大青少年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让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在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内在地提升他们做中国人的荣耀感。形成认同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

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高校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

(二)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系列中的职业教育,它的责任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马克思主义认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我们应明确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从根本上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

高职院校必须明确不同群体对文化教育的需求。高职学生从国家层面上应具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素质;较深厚的人文素质。从社会层面上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再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从个人层面上应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健康体魄,不畏艰险的身体素质;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心里素质。

(三)高职院校文化是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文化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和旗帜,反映一个大学的特质,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孕育良好风气的深厚土壤。先进的文化可以教化、培育和提高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文化是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高职院校精神风貌的显著特征,是高职院校核心发展力的内在根基。对于地方高职院校而言,必须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建校的新理念,打造校园文化的品牌和特色。

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点和发展趋向。学校的文化品牌主要体现为:特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良好的就业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增强文化自觉,就是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体属性出发,积极主动反思高职院校的文化现状与发展困境,注重从高职教育类型属性与高职教育现实矛盾中去思索、定位高职教育文化,不断培育和丰富具有高职院校个性和特色的文化。

在文化建设层面,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育人、抓质量、抓特色的理念。既要重视培育建设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文化,又要重视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文化,还要重视建设与行业、职业及岗位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要着力培育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确立高职院校人为之奋斗的追求目标,努力满足师生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引领高职院校人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学院发展的伟大实践;要坚持“学校融入区域发展,教师融入学校发展、专业融入产业发展、学生融入专业发展”的发展价值取向;要转变“重硬实力、轻软实力”的办学思想,加强高职院校历史文化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开发。经营好、发展好文化资本这一个特殊无形资产,让每一个高职院校人都能享受到自己的文化成果,使高职院校校园真正成为提高师生素质、陶冶师生性情、净化师生心灵的精神家园。

三、高职院校的育人新体系

(一)以现代人视角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在以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以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阶段,文化赋予教育的功能更为强大,它体现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体现在为学生个人发展服务的能力两个方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社会性。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大学生在学习和成才的过程中就是要培养其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胡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2010年3月召开的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要求,要把工业文化融人校园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和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整合多种文化,进而倡导、发展具有开放性、社会性特质的校园主流文化。

(二)要遵循文化生成发展的规律

教育的目的是树人。职业素养教育好比是树的根茎,职业技能好比是树干,而树能否长成参天大树,是否会枝繁叶茂,则取决于根系的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职教育文化建构是一个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要遵循文化生成发展的规律。高职院校的文化设计与建构,要贯彻工学结合理念,体现工学结合特色,要秉承职业作为文化之根而结出文化的职业之果的精神,要坚持素质与技能并重的理念。工学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素质与技能并重—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文化素质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即为“职业素养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二者是统一的整体。职业素养教育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水平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

(三)建立文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已形成较为全面、有效的体系。相比之下,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却很欠缺,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十一五”期间实践证明,职业技能提供了学生进入行业的机会,而职业素质提供了学生在企业发展自我、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机会。对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素养的培养甚至比专业技能更为重要,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就业率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决定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是职业素养的高低。“知书达礼”是社会对具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的总称。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一线人才,学生素质结构应包括具有综合文化的共性素质和体现职业性、岗位性的专业素质两个方面。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相处是对所有教育层次的大学生的素质要求。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是 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后所打造的专业方面的基本素养,它是高职学生的立身之本,是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直接素养。也就是说,学生能否就业取决于所学专业和掌握专业技能的程度,在岗位上能否可持续发展则取决于综合素质。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当职业发生改变时,学生依然具备这些素质,不会因职业岗位的改变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去胜任新的工作岗位。那么,这所学校就会发展,就会成为具有特色的名校。

鲁昕副部长在谈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专业建设应实现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探索一条凸显文化育人功能的地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应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文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以浓厚职业氛围为载体构建物质文化,以培育职业精神为核心构建精神文化,以恪守职业规范为目标构建制度文化,以强化职业素能为主线构建教学文化,以丰富职业活动为抓手构建行为文化,从而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一种强调实践先于文化理论的开拓,必须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全细节中、全方位的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培养全体师生的职业素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一个不懈努力、深化实践、创新创造的过程。我们要自觉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学校建设和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2]陈占安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夏焕堂

作者:杨淑珍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风建设论文 篇3:

高职院校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研究综述

摘要:当前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研究多着眼于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探讨,而关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发展的研究对于推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系统探讨目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现状,并为探索社团活动推进高职院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职能的途径提出思路。

关键词: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与创新

中圖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学生和教师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其中,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最为活跃的群体。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离不开学生充满活力的创造,学生们通过参与各种学校组织和自我组织的活动,丰富着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在众多的学生活动和校园组织中,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按照自我的兴趣聚集在一起,共同发展兴趣爱好的地方,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完善的有力平台。探讨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发挥,社团活动是一个值得研究者们深入分析的切入点。因此,本文将对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社团活动的开展两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探讨,并为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发挥提供理论上的引导和支撑。

一、核心概念

(一)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如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般意义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主要包含四个部分:一是物质文化,即校园文化的物化形态,主要包括校园内外显的各种建筑物、雕塑牌匾等硬件设施。二是精神文化,指全体教职员工、学生普遍认同,并乐于接受的学校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考风等。三是制度文化,指学校建立、师生共同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规定,以及通过制度的及时、有效贯彻与执行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人文性与亲和力的文化氛围,主要包括校纪校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四是行为文化,是在教育系统中长期形成的,能够通过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文化活动而展示出来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物质文化是外显文化要素的集成和表象;精神文化是无形的内在力量集聚,可以产生巨大的牵引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运行的科学机制;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价值追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和学生活动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形态[1]。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是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体,这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需包含着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这两方面的特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高等教育属性和职业属性,可具体地做如下分析: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具有其作为高等教育的属性,即高职院校文化的属性也首先是大学文化,它必须要遵循大学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植根于大学文化而长久积淀,在传承、借鉴、延续中方能逐步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自有文化,而不是在大学文化之外另起炉灶。这种吸收和内化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办学治校理念、师资队伍建设上,渗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反映在制度建设体系上,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唯有如此,高职教育才能在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体系,增加自身文化的厚度和高度。离开了高等教育的根本,高职教育就会退回为中职教育,或是高等教育的简单的翻版,抑或是个拼盘。

其次,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有赖于经济社会发展中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学校与企业在文化上的感染与融通。作为理论上的高端,高职院校的文化必然也理应代表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从这个角度讲,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能将大学文化简单地进行“拷贝”,要在传承高等教育文化的同时,吸收和借鉴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兼高等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为一体,融合校企文化而发展形成高职教育文化。没有高等教育文化的基础,高职教育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行业、企业的文化背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就会失去创新力和生命力,丢掉任何一方,高职院校都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此外,教育即育人,高职院校文化还需发挥其育人属性。作为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本质属性同样是育人,只是它所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大学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理论与知识,更要有相关职业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岗位技术和能力。高职院校的育人,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高校与企业文化,把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人的共有价值观与企业在发展中积淀形成的独特价值观融为一体,形成高职院校的自有文化。通过教师的文化自觉,教育引导学生在掌握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岗位技能和本领的同时,还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里的文化既有理论的,也有实践的;既有社会普适的,也有行业(企业)独有的;既有社会人应有的,也有企业工作者应具备的,而这时的高职教育也就形成了自有的文化体系。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着手,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形成催人奋进、学以致用的学校精神和科学、民主、实用的价值理念,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使学校文化形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动手能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促进高职院校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

2.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高等教育的责任,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也同样肩负着这一历史使命。囿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文化积淀较为薄弱,内涵也不够深刻,尚未形成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应的文化体系。要履行文化使命,高职院校当务之急是解决好自身的文化建设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便需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探索途径和方法。“文化创新”是指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文化因子,被引入原有的文化系统并取得效益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文化创新就本质而言,是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文化互动,是对高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机制乃至办学成效的文化学诠释和反思。它立足于大学文化的现在而指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将来,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生态。一般情况下,文化创新的前提是文化积淀,尤其在我国,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态历史较短,许多文化因子还处于形成的阶段,谈文化创新似乎为时尚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由于这种新的高等教育形态的存在,同一时间甚至较为超前地思考它的文化创新,或许更具有文化研究的价值和实践探索的意义。

3.社团活动。高职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了满足课余学习、生活、心理、文化、社会需要而自发筹备,并经学校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具有一定目标和活动规范的学生业余团体组织。学生社团活动是应高职教育教学和在校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是高职大学生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一种有效形式。学生社团是学校文化的活动载体,学校文化的运作必须通过载体实现。高职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行为文化中最活跃、最富激情与个性特色的部分。没有学生社团活动,高职校园文化将失去个性;缺少学生社团活动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完整的校园文化。正是因为有了学生的社团活动,才使得高职校园充满朝气和活力,形成一道道流动的风景。

但由于高职教育的历史不长、特色不明显,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大多模仿其他普通高校或是对一些研究型大学学生社团的简单“克隆”,其目标不明确,社团活动的目的较模糊,社团发展方向缺少定位。由此形成了很不相称的两极:一方面,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普遍高涨;另一方面,高职社团活动本身滑向冷落,发展举步维艰。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校园文化内涵与建设方面: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以培养职业化、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校园文化必须首先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奉行高职特色的精神要义[3][4]。多位学者[3][4][5]指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着特性缺失、制度文化缺失、文化创新缺失和对企业文化引入的缺失的问题。高职院校校园的建设应该将自身的职业性与大学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挖掘高职校园文化的职业性,发展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使校园文化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價值。进而,学者们提出了构建职业特征高职院校文化的途径,具体如通过校企文化交融、制度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创新意识的培养来实现[3];挖掘和传承院校历史传统,突出办学理念,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学院精神;优化校园环境文化,浓厚人才培养氛围;融入区域文化和工业文化,彰显职业教育文化特色;提高教师人文教育能力,增强教师人文自觉等[6]。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创新。在明确了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和作用之后,学者们纷纷讨论高职院校文化的创新途径。高校校园文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化创新:创新校园环境文化、创新校园德育文化、创新校园学术文化、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和加速校园网络文化建设[7]。学者们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案例研究,提出从理念创新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探讨高职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高职院校要从高等教育的层类视角来定位高职视阈下的大学精神,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以及技术文化的特征出发析取融合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文化要素形成有高职特色的大学文化,从理念识别、制度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传播识别等五个方面构建完备的高职文化识别体系,站在品牌战略的新高度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8]。

2.高职学生社团活动管理。学生社团活动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为多数学者所肯定[9],学生社团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容,推动了学校优良学风的建设,促进了学校功能的有效实现,实现了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但学生社团在发展中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社团没有健全的制度体系;部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缺少经常性;部分社团开展活动缺乏持续性;学生参加社团的盲目性较大;部分社团活动缺乏学术性和科研性;注重社团发展的多元化,忽视社团活动的特色;注重社团的规模和种类,忽视社团格局的合理分布;注重社团的校内活动,忽视社团的校外实践等等。学者们针对社团活动管理的现在问题,提出了若干解决措施:(1)发挥学校的领导作用。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社团的申报和审批、组织管理、开展活动、创办刊物、经费管理及评估考核等作具体的规定,将社团活动纳入规范的操作体系;另一方面,学校有关部门要注意把社团的规范管理和尊重社团的自主性有机结合,遵循严格管理与放手搞活相结合的原则,既不能把社团管得太死,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更多地采取鼓励、引导、激励等方式,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组织,促使社团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活动层次,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2)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除了教学和科研外,教师还需以其渊博的知识,指导和启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3)发挥学生会共青团的组织协调作用。高等学校学生会、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社团建设方面发挥着协调作用。一方面,做好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另一方面,及时对学生社团组织提出调整意见。(4)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自愿参加为主的原则,根据兴趣和专业学习需要做出选择,合理安排社团活动的时间。

3.学生社团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大学生社团活动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其功能定位,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供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法则;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社会服务意识[10]。学者们进而提出了以大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健全社团规范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社团发展道路,发挥社团承载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部分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等相关概念内涵的分析及国内外有关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活动的研究回顾,笔者认为,研究社团活动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职能的推进作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理论价值: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研究社团活动对高职院校园文化的作用途径,将从理论方面对高校社团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引,丰富高校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之关系的理论。应用价值:一方面,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职能,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理应在这一职能的发挥中承担主要角色。社团又是高校文化的载体,学校需要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传承和创新校园优秀文化。另一方面,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除课堂学习之外,在校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学生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在校生活,不断地认识自己,完善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空间。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研究高校社团活动采取何种措施推动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宗云.社团活动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82-84.

[2]刘艳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薛铭.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缺失谈校园文化构建[J].成人教育,2012,(2):34-35.

[4]胡象斌,石芬芳.大学精神视阈下的高职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4):73-76.

[5]刘清香.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77-81.

[6]骆文炎,何瑶伟,冯旭芳.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6):81-82.

[7]饶艳萍,张扬.高校校园文化创新途径的思考[J].湘潮,2008,(4):65-66.

[8]胡类明,石芬芳.对高职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_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建设为例[J].职教论坛,2010,(15):4-8.

[9]施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0,(8):102-103.

[10]李宗云.社团活动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82-84.

作者简介:王银爱(1987-),女,福建晋江人,硕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助教,教学秘书,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旅游文化研究。

作者:王银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管理论文下一篇:初中数学师生互动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