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新标准视域下的科学教学实践策略

2022-12-25

小学科学倡导探究式教学,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做好跨学科关联, 用活课程资源, 探索主题情景综合评价。为贯彻新《课标》精神, 指导科学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笔者梳理并形成了小学科学课程新标准视域下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教学目标:聚焦科学素养, 厘清目标层级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1]。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社会责任等核心要素组成。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科学素养组成要素的阶段要求,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要聚焦要素, 厘清层级、定位目标, 具化显性目标、积累隐性目标, 各要素平衡推动, 以期达到新《课标》提出的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 厘清目标层级, 定位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 教育目标的层级关系是:国家教育方针——国家育人目标——课程目标——年段 (单元) 目标——教学目标。对小学科学教师而言, 要理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发展核心素养——科学素养——单元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特定教学单元中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制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 教学目标和内容共同制约实施策略的选择。科学教师应整体把握课程标准及教材设计思路, 了解课程标准及教材在科学素养培养上的纵横向脉络, 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关联, 知道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段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同时, 教师要在诊断学情的基础上, 研究教学内容, 妥善处理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与时空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正确定位每节课的主要目标, 预设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课堂评价, 并通过一节课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二) 具化显性目标, 积淀隐性目标

三维目标中, 有些目标是随时可观测的, 属于显性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时, 显性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测, 尽量使用行为主体和容易观察到的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达成程度来表述。有些目标需要长期积累方能形成, 属于隐性目标。在教学进程中, 教师要随时观测学生的学习状况, 即时调整教学方案, 使教学达到预设的效果。

(三) 聚焦科学素养, 平衡组成要素

小学科学教师应将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最高准则。科学素养是总目标, 是整体, 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分目标及要素组成的。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教师既要关注科学知识, 也要关注科学素养的其他要素, 做好分项目标的统整与平衡。只有通过长期的、连贯进阶的学习与躬行实践, 才能实现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教学是教师引导和学生学习的双向互动过程。科学素养是小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实践, 在实践中感悟、想象、转化, 再通过实证、推理、建模等思维训练, 逐渐积淀形成的。

(一)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新《课标》强调:科学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习惯, 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只有教师真心认同, 才能改变教学过程中“师道尊严”的现场, 才能改变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才能让课堂生动、灵动、互动, 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促进者, 结构性材料的提供者。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动参与者。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他人无法替代。

(二) 基于学情, 分步推进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在学习科学探究, 学习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 不是所有学生都能一学就会的。教师要为学生的活动留有充足、必要的时间, 有针对性开展必要的指导。匆匆而过, 急于求成的教学活动无益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变告诉为启发, 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长此以往, 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由独立学习走向合作学习, 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最终成为一名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主动学习者。

三、教学方式:以探究学习为主, 多种方式相结合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手脑并用, 做中学, 学中思, 是小学科学课与其它课的重要区别之一。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模型制作、种植与饲养、科学实验、科学幻想等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

(一) 探究教学, 思维为重

探究教学是教师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 在教师的指导下, 组建学习小组, 学生通过自主研究、独立发现问题, 通过观察、调查、实验, 搜集和处理信息, 通过表达与交流, 培养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情感态度的一种教学方法。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包括提出问题, 猜想结果, 制定计划, 观察、实验、制作, 搜集证据, 进行解释, 表达与交流等。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多个科学思维方法。在由全班学生或小组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中, 学生之间思维碰撞、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充分练习, 探究教学背后的科学思维方式就能逐渐形成。

(二) 学习方法, 多样结合

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科学素养包括多个维度, 不同的素养要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加以培养。探究式学习不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方式。科学教师应尽可能掌握多种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 要多采用能激发学生兴趣, 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以及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戏剧表演、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考察、科学辩论会等都是学习科学课的有效方式。

四、教学内容:开展主题实践学习, 突显学科关联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教学内容与小学其他学科关系密切。综合性和关联性的内容能够整合科学教育的多个目标, 使学生的学习情境更贴近于真实的生活, 对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建立与事物的联系, 学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教学要基于教材, 纵向拓展, 横向跨界, 实施重组, 开展跨学科主题实践学习, 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 学科关联, 横向跨界

翻开小学生的课本, 语文里介绍植物、动物、地球环境的内容不在少数;数学课通过温度计认识正负数, 涉及植物、动物的应用性题目随处可见。综合实践、品德与生活, 学习内容与小学科学密切相联。因此, 科学学科可以为其他学科做贡献, 其他学科也可以为科学学科做贡献。

语文学科联动科学。如:写黄豆种子的发芽观察日记, 写阅读科普书籍的读后感, 按科学探究的线索重组科学家传记中的信息, 撰写科学小论文, 编写与表演科普剧等。

科学学科联动数学。如:小学科学新《课标》附录例2——《水沸腾现象的观察》一课, 可以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 做出折线统计图, 建立水加温过程的温度变化模型及沸腾概念。

科学学科联动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学科研究的许多课题可以成为综合实践“小课题”的学习内容。对这些课题的研究可因其情境的真实性和时间的机动性使学生获益。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因科学与社会问题的交织而相得益彰, 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议题容易实现两个学科的互动与整合。

(二) 主题实践, 纵向整合

新《课标》增设了的技术与工程内容。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 即STEM课程, 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 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教师指导小学生开展的小发明、小论文实践活动, 机器人创新大赛, 创客工作室, 目的地想象 (DI) 大赛等可以归入技术与工程模块。技术与工程内容, 促使小学科学课程向应用领域迈进了一大步。

科学教师在现行科学教材的解构与重组中, 要以课程目标为导向, 将不同年段的相关内容以主题实践的形式有机地纵向整合, 形成一个个新的教学单元, 使学生在主题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 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做好虚实结合, 博采众家所长

教室、实验室、教学仪器, 校园、家园、公园、田野, 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现代信息技术是科学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要整合资源, 发挥各自优势, 为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一) 设计课程, 用活资源

科学探究需要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能像科学家一样展开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一方面, 教师亲临现场, 体察资源的独特价值, 结合课程内容, 巧妙设计学习方案, 让资源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发挥最大效用;另一方面, 基于社区的场馆资源, 基地资源, 自然景点, 仪器设备, 开发科学学科的项目课程。实施项目课程, 除教师亲自带领之外, 也可让家长利用闲暇时间, 带着孩子, 带上师生共同设计的任务清单, 到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自然景点, 去观察、实验、记录、体验、发现。真实的情境、真实的问题, 真实的学习, 可以提升小学生应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巧用技术, 各取所长

面对浩瀚的宇宙, 幽深的海洋, 深邃的地心, 微小的细菌……这些小学生喜欢但又说不明白的概念, 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正好可以成为师生理解概念的有力助手。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可以创设虚拟的问题情境、开展虚拟的科学探究、为获取研究数据、分享研究成果提供服务, 还能将抽象概念具象化, 知识学习无边界化, 激发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教师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益的同时, 要重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对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影响。不能用鼠标替代一切活动。真实情境下, 通过“动手做”获取的直接经验对小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六、教学评价:创设真实情景, 关注综合应用

评价是诊断, 也是反馈[2]。教学评价, 包括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学生学业质量[2]。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开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在教学结果和学生学业质量等终结性评价中, 教师要创设情景, 开展真实运用的评价, 通过纸笔测试、作品制作、科学实践来解决小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 源于生活, 关注能力

科学课的学习, 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学习情境, 通过科学实践, 建立科学概念。同样, 科学课的评价也应源于学生真实生活, 一是基于情境, 提出真实问题, 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 评价学生在问题假设、方案设计、证据获取、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考察学生“会学习”的水平。二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考察学生“会应用”的能力。

(二) 真实情景, 综合运用

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更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整合知识, 减少碎片的能力, 弥补单一知识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的短板。技术与工程内容的学习, 小学生的发明作品, 创意机器人的不断面世, 为小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思路。为测试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需要创设情境, 学生再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呈现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及创造性解决的过程。创设真实情境,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实行定性描述与定量等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是小学科学评价的创新举措。

摘要:基于小学“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小学科学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性质, 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要全面关注课程目标,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倡导探究式教学, 做好跨学科关联, 用活课程资源, 探索主题情景综合评价, 促进学生各美其美、全人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教学,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EB/OL].[2017-02-06].

[2] 郭小娜.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课程能力发展行动策略.今日教育, 2017 (0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临汾市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下一篇: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