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分析论文

2022-05-08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积极心理学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这对于学生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课堂不仅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的社会支持体系。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更有利于中学生积极人格素质的形成,相关教师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积极心理学分析论文 篇1: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积极心理学分析

【摘 要】德育工作是将文化内化的一个重要的工作,而学生时代是学习知识文化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应当将德育工作渗透在方方面面。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曼开创的,其主要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们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并做出解读。积极心理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可以激发学生各方面存在的潜在积极力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应当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积极心理学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做好德育教育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应当思考如何突破德育教育的瓶颈,切实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这是当前班主任应当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德育教育为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打开了初中德育教育的新局面。本文就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积极心理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教师应当做好榜样,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班主任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些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只要求学生如何做,而忽视了自身,给学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这也是很多班主任每天尽心尽力做德育教育,而结果却不如人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教育分为有声教育和无声教育,有声教育就是教师每天站在讲台上对学生们讲解知识,授道解惑。而所谓的无声教育就是通过教师自身的行动,来为学生做榜样,在要求学生做好事情,做好德育工作之外,自己应当在德育方面有所适当的表现。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更容易跟着你做,而不是听着你说。”

言传身教对于班主任实施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积极心理学表明,在改变别人之前,应当先让自己改变,启示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之前先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将有声教育和无声教育结合起来。例如,班主任在教育班级学生爱护班级卫生时,自己应当先做到讲卫生,不乱丢垃圾,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甚至可以让班级同学监督自己,看是否能够做到。这样,班级学生看到班主任的所作所为就会跟着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随手乱扔垃圾了。身体力行,利用积极心理学效应让自己成为班级学生的榜样,德育工作就会更好开展,效果就会更好。

二、平等对待学生,发扬优点

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而失去公平对待学生的原则。德育教育也正是督促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查漏补缺,同时也发扬自己优点,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启示人们:在發现自身的优势之后,不断的发掘、发展自己的优势比改正自己的缺陷更加容易接近成功。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缺点,更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并且将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强化优势,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班级里经常会存在很多偏科的孩子,甚至有些学生偏科现象十分严重。此时,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某一科成绩不好而放弃学生,相反,班主任应该鼓励她们在充分认识到自己优势的前提下积极的将落下的一科补上。偏科的学生一般都会在弱势科目上感到自卑,作为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应当让偏科学生树立信心。例如,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性格内向,不愿意问问题而导致数学成绩不好,但是美术很好。因此,班主任让她担任文艺委员,这增加她和学生交流的机会,久而久之,该学生问问题的次数明显增多,一个学期下来,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采用赏识教育,多肯定学生的进步

积极心理学家表示:“赞美和信任都具有一种神奇的正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确实,当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人的信任和赞美之后,就感觉得到了支持,从而在内心潜意识中增强自我价值,变成一个自信、自尊的人。在这种潜意识下,人往往会变得更加努力,以免对方失望,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因此,鼓励对于学生十分必要的,积极心理在德育教育中一个重要体现便是在此,且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赏识教育的积极意义。对于班主任来说,也应当尝试这种教育方式,多肯定学生的方方面面。

例如,面对班级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作为班主任也应该多鼓励他们,人各有志,不能强迫学生因为学习而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班主任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味批评,就会让他们有反抗心理,再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就会很吃力,效果当然也不会理想。班主任不防多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学生在受到鼓励之后就会表现出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也会慢慢配合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十分有利。

本文主要就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融入积极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教学研究也表明,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运用积极心理学会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德育工作的质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在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中,应当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习积极心理,将其与德育工作更好的结合,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珺.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成才之路,2016(21).

[2]伍秀清.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7).

作者:刘平

积极心理学分析论文 篇2:

基于积极心理学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途径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这对于学生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课堂不仅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的社会支持体系。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更有利于中学生积极人格素质的形成,相关教师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关键词:心理学;健康;教育;途径

在物质水平不断被提升的背景下,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把目光放在学生健康的教育上,但是受各因素的影响,在对学生心理教育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心理教育效果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影响。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往往把目光集中在对学生的心理缺陷以及弱点上,也就是说,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能够被提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足,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够收到应有的效果,从而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

2.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不足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主要功能是消除心理障碍,中间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推进的过程中要注重积极教育的体现,而不是在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后再对其进行解决。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注重发挥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个体咨询和其他辅助教育方法,教师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局限于预防危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够呈现为主动状态,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雖然中国的高中已经认识到教育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但他们并不关注现实。大多数学校在课程中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绩也不会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是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成长潜力和主动性,使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所感受。

二、积极心理学的要点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时间是在20世纪末,最先兴起的国家是美国,发起人是著名的心理学家Seligman M。他在研究的过程中,把美德和良性作为研究对象,倡导在生活和学习工作中要注重积极态度的体现,此外其还对许多其他的心理现象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素质以及积极力量都是可以被激发的,积极心理学将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采取负面心理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为:预防心理行为问题以及治疗心理行为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在自己和环境中实现最佳的心理功能,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个性或个性更完美。在采取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其目标与个人目标、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等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质,并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问题。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决策系统。该系统既有自我潜在的内部冲突,也有自我提升能力的潜力。

三、优化教育内容和措施

我国教育部已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描述,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心理知识的普及以及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意识。此外,对学生教授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心理健康的主要知识,则侧重于学习、人际交往、教育以及生活和社会方面的常识。

积极心理学侧重于如何让学生学习和生活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要让学生对幸福感进行主观体验,通过幸福感的创造,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学生积极乐观人格的培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理论给人们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精神健康不仅是疾病的不存在,也是个体的最佳适应和全面发展,注意内在潜力和平民性。心理健康评估的进行能够对人体的本质特征进行更多的反映,这也从侧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了凸显。积极心理学认为,具备健康心理的学生要具有以下的特征:具有积极的人格特质、自信心,能够保持适度的个性张扬,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积极的情绪体验,愉快开朗的、积极的情绪,如乐观、满意等;对自己有积极的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目标及其优点和缺点的积极评价。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心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个体性格的不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

编辑 谢尾合

作者:张晓霞

积极心理学分析论文 篇3:

基于NoteExpress文献计量分析法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现状的分析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3787

摘  要:当下,积极心理学依然是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该文从中国知网、万方两个数据库遴选了2003—2020年期间刊载在核心期刊的文献490篇,通过使用NoteExpress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文章发表年代、关键词、来源刊、作者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归纳、整理,对积极心理学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和特点进行了阐述,目的是为了解国内积极心理学研究现状,期望能对积极心理学后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积極心理学   研究现状   NoteExpress   计量分析法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Based on NoteExpress Bibliometric Analysis

GE Weili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1168 China)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促进人、集体和组织繁荣发展的条件和过程。当下心理研究的主流是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溯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特曼关于“婚姻幸福”的研究,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了对于“幸福”的研究。至20世纪中叶,伴随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热潮,心理学家逐渐关注、重视对人类积极心理活动的研究,探讨包括幸福感、乐观主义等方面的主题,但因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科学严谨性不足,研究热度逐渐冷却,但风靡一时的人本主义却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1998年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挖掘人类潜在积极的力量,主要研究积极情绪、性格优势、有意义的关系,从此积极心理学成为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新的研究思潮。该研究思潮于21世纪初传递至中国,在中国迅速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至今已有近20年的研究历程。积极心理学使人们能够用全新的方式看待问题,激发个体积极面对挑战的能力,培养人的软实力、能动性和抗压能力,使其成为乐观的公民,以尊重、负责和充满创造性的方式参与社会。该文从中国知网、万方两个数据库遴选了2003—2020年期间刊载在核心期刊的文献490篇,通过使用NoteExpress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文章发表年代、关键词、来源刊、作者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归纳、整理,对积极心理学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和特点进行了阐述,期望能对积极心理学后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数据搜集及整理

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进行全网检索,检索数据库=总库,检索条件为: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发表时间=不限,文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检索时间为2021年7月。在NoteExpress建立数据库,导入数据并删除查重部分文献,最终获得490篇文献作为该文分析研究的基础。

2  数据分析方法

该文研究数据基于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查的核心期刊载录相关文献的题录信息。因此,该数据分析主要针对题录部分显示的外部特征,即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分布、来源期刊、关键词分布等。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对积极心理学相关论文进行分析。文献计量法是运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描述、评价和预测科技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而推断科学技术现状与研究发展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数据分析工具主要包括NoteExpress的数据分析工具和Excel的统计与制表功能。

3  数据分析结果

3.1 文献发表年代的趋势分布

论文发文量在年度分布上的变化,可以直观体现出某领域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热度。将490篇有效发文按照发表时间进行归类统计,得到图1数据。

从图1分析看出,2003—2020年期间,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发表呈正态分布,其中2011—2016这6年期间研究最为繁盛,年平均核心发文量超过40篇,2017—2020年度呈回落趋势。

3.2 文献作者计量分析

使用NoteExpress数据及分词管理器对积极心理学相关文献的发文作者进行统计,490篇文献共计800名作者参与,其中发文频次超过3篇的25人,单个作者发文量最大的为9篇。具体内容见表1。

3.3 来源刊及其分布情况

对490篇期刊论文进行来源分析。使用NoteExpress的数据及分词管理器对“来源”进行统计,共有来源刊178种。根据载文量分类,来源期刊种数见表2。

同时,根据载文量,再次罗列出载文量前20名的期刊,具体情况见表3。

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相关文献发表较为集中,大多为教育研究类以及心理学相关刊物,排名前20的期刊载文量近50%(232/490),其中《教育与职业》一刊为最,发文量达到38篇。

3.4 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对研究内容的精炼,是文献题录的关键内容。关键词在某一学科领域出现的频次量,意味着该学科对某研究领域的关注度及相关度,高频关键词用于确定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1]。通过NoteExpress数据及分词管理中关键词的分析,共计得到912个关键词,选取频次≥5的关键词,排序结果见表4。

根据表4中高频关键词总体上反映了近20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如“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积极情绪”等内容的关注。同时,利用NoteExpress中的数据统计功能,绘制关键词词频云图,具体见图2。除去“积极心理学”这一关键词,在词频云图中,字体大小与词频频次高度正相关。

4  总结与讨论

4.1 积极心理学应用广泛

目前,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方向。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涉及多个领域,比如大、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2];医疗卫生以及病患治疗康复领域[3];行业、企业管理领域;特殊人群如贫困生领域等,且研究结果多为正向效应,如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可以使学生增强个体应对困境的能力;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医学领域,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发现能起到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升患者免疫力、有效促进术后康复等效果[4];积极心理学应用于管理领域,发现能够有效促进个体从业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抗压力及幸福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5]。综上认为,积极心理学具有高度的研究价值,有助于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提升人的幸福感并激发人的潜力。

4.2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员集中大多在高校

根据对800名文献作者的调研,大多数为高校科研教师和学者。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专家中,4篇以上核心期刊发文的学者共计10人,研究方向均为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除葛鲁嘉之外其余学者在该研究领域的发文时间均在2018年之前,甚至更早。从文献计量分析中可知,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目前更多侧重实验实证方向以及实践运用方面的探讨。

4.3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来源刊

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从2000年被塞利格曼等人在《积极心理学杂志》正式提出后,在全世界引起的巨大的反响,并且自2009年开始隔一年举办一次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目前已经召开了6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人类未来的理想以及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在积极心理学产生20余年的历程中,很多的期刊、论文、专辑,以及各类研究机构、专门课程、研究项目都投入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发展推进和实验实践中,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理念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开来。在中国国内,目前关注并积极推动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期刊包括《教育与职业》《中国成人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教育评论》《心理科学进展》《教育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等178种核心期刊,其余刊载的省级期刊更是数目繁多。

4.4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一是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深入。在该理论引入中国后,不少专家学者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中的光管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乐”以及“中国梦”等德育价值因子进行联系研究,寻找文化基因中的共性。

二是运用实证法、实验法等科学方法将积极心理学在管理、企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实践运用效果进行论证。

三是积极心理学相关理念的实践应用研究。目前,该理论被实践应用到教育、管理、临床、咨询以及灾后心理治疗等各个领域中。國内以清华大学为首开发培训课程,开设了积极心理指导师的培训。同时,在大学、中学、小学试点开设了“幸福课”等实验教育互动课程,发展积极教育,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幸福感[6]。

参考文献

[1] 黄春晓.基于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的学术论文写作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450(24):37-39,42.

[2] 刘惠娟,黄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1,985(9):99-103.

[3] 刘倩,邱昌翠,费燕,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住院期感恩体验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8):31-33,64.

[4] 郭华,徐艳贺,陈建设,等.幸福PERMA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伤残接受程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6):899-903.

[5] 黎黎,彭丽丽,汪丰,等.积极心理干预对90后护士心理弹性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1,36(14):82-85.

[6] 唐红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小学校德育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9,778(21):41-43.

作者:葛伟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校生职业素养论文下一篇:保险业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