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评课稿范文

2022-06-24

第一篇:生命生命评课稿范文

《生命生命》评课稿

让语文课堂绽放生命之花

--《生命生命》评课稿

娄星区小语工作室核心团队成员 聂元庆

微笑着面对生命,你会发现生命中多了一丝别样的色彩;微笑着走进课堂,你会发现课堂中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第一次认真听程老师的课是在去年青华杯,有幸和我班孩子一起与程老师来了亲密接触。今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她的认真与精心,再次领略了她与孩子的默契和风采。接下来就《生命 生命》这堂课,谈谈我的感受与体会。

程老师的课,如同一缕清风,在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感悟的同时,能够紧密联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了扎实有效地听说读写训练。纵观整个课堂,我觉得有以下闪光点:

1、通过丰富的情感渲染来调控课堂教学。程老师对情感地把握十分到位,充分调动学生释放感情。例如在对文本的朗读中,巧妙地设计了几个朗读训练点,师生分别读、学生对比读等充满个性化的朗读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走进了文本,达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教师声情并茂地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使课堂中的读书声各具特色,以读促思,思中感悟,让学生在读中亲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研主题的落实与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细读体会来凸显教研主题,同时,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的环节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的口语训练;在渗透情感教育的环节中安排的说话练习,都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小练笔的安排,更是让学生将内心的感受倾注于笔端,在落实情感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写"的能力。这些设计,让我们感受到了课堂中浓厚的语文味儿。

3、教学方法运用恰当,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方式,恰当进行学法的指导。例如,课文中呈现的三个事例,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习"飞蛾求生"这一事例,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学法的指导和归纳,在学生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学习方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方法去自学剩下的两个事例。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新课标》指出,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我相信,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一定能够在课外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当然,如果老师能更好地引导孩子通过认知文本来思考生命这个主题,我想,这篇语言朴素,但意蕴深刻且显得有些厚重的生命话题会更能引领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

2016.3.

31对"生命"课堂的思考

娄星区小语工作室核心团队成员 杨城花

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场"遇见春天遇见你"的美丽约会,演绎在石井中心小学这个小巧精致又充满生机的舞台。原生态的语文课,诚恳贴切的点评,再加上一语惊醒梦中人似的总结,让这次咱们娄星区小语人的约会充满了遇见般的惊喜。

语文课堂是自己灵魂能够有所寄托的栖息地,是自己的生命能够在其中像真理般自我实现的场所,所以,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是激情挥洒后的畅快淋漓,是与之共舞后的不露痕迹。程老师与肖老师应该是享受其中的,课堂上时而声情并茂的朗读,时而静悄悄的圈画书写,用语文教语文,不失情趣,言意兼得。两个学段不同、体裁不同,没有刻意却如此巧合的探讨关于生命意义的课堂,有着许多类似相通之处:关注文本体裁,指向语言表达,尊重独特感受,传授阅读方法……在"拨开云雾见月明"寻求语文本真的今天,阅读课堂教学要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拿捏得恰到好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佩服之余,对《生命生命》这一课的教学,我也有了一点小小的思考。

在这堂课上,程老师在品读词句体会感情这一重点环节中下了功夫,用的是抓关键词、标点符号的方法。初读感知抓住了词,再来领悟句子,看似这种阅读方法切入角度很独特,事实上效果我认为却不够明显。假如老师能用提问的方式:"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从哪儿看出它的顽强?""为什么会这样?"在这一个个问题的推动下,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这些关键词自然地蹦出来,再加上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会更有水到渠成之妙。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与方向,接下来结构类似的两个事例自然也迎刃而解了。其次,学生对文章主旨的领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但如果老师首先缺乏对文本的深入钻研,缺少了深度的思考,那学生的感悟会更加浅显。飞蛾挣扎不仅体现了生命的顽强,还隐含了脆弱,当原本脆弱的生命还这般"极力鼓动双翅",是不是更加感叹飞蛾的"顽强"!瓜苗可以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生长,不仅仅有着"不屈",还有着生命的未知与偶然!心跳的沉稳有规律,那是独属于自己的,当它停止了,一切的虚无将是苍白的,无意义的,生与死的强烈对比才能突显出生命的可贵!当由老师带领孩子们由浅入深一步步地拨开生命特有的迷雾,孩子们将会受到怎样的震撼啊!杏林子只活了有限的63年,而她创作的40多部文学著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奥运会上健儿们十年磨一剑,只为台上那一刹那的精彩;一株花儿尽管只有7天的花期,但它仍然要恣意地绽放;穿越古今中外,如此多的伟人贤士,他们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他们流传至今的精神却是无限的,那么我们怎样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这无限的价值呢?当有了这一块块的垫脚石,孩子们的回答也许就不会像"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好好读书"这么空洞无力了。他们也会对课题"生命生命"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再有,课堂的练写一定是贴合文本主题、语言特色或结构特点来设计的,如果老师在细读文本设计练写时能将视角着眼于全文,注意到本文结构及语言表达的特点,让孩子们能模仿作者的写法,将生活中自己观察到的体现生命顽强的事例写成一段加入到文章中,会不会一举两得,既能进一步感受到作者表达的魅力,又能感受到生命的千姿百态呢?

课堂,首先必须是"思"的,从认真地聆听开始,进到对文本结构以及行文风格的一种整体洞察,并在此过程中,就文本的思想见解、表达技巧等,带领孩子一起与作者开展反复的对话。"思"的结果,就是一个个冷静与理性的,拥有独立精神的人,从课堂上站立起来。思想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小燕主任的"教学前三个思考"敲醒了我们,需要我们时时拷问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条充满挑战的小语道路上,我们且行且思考!

附: 《 生命 生命》教学详案 程铁环

一。激情导入

(幻灯片第1张,配乐)有这样一位女作家,在她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身体百分之八十以上关节坏死,只能在轮椅上保持着这样的姿势,一坐就是整整五十年,她就是轮椅上的女作家——杏林子。

看,这就是她那双被病痛折磨得已经变形的手。然而正是用这双手她创作了文学著作四十多部,成为台湾杰出的女作家。今天我们学习的《生命生命》就是其中之一。

在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幻灯片第2张)是呀,生命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跟随杏林子,走进19课,去感受生命的真谛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我已布置了预习。现在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谁来读一读。谁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关于生命的哪些事例?(生概述)

你说得很清楚,要是能抓住关键词,用更简洁的语言概述就更好了。谁来试试看。

(飞蛾挣扎求生 瓜苗顽强生长 心跳沉稳规律)

2.不错,你的概括能力很强,作者通过三个精巧的事例向我们传递了她对生命的感悟,这节课我们来细细品读。

三。细读课文,朗读渐进

1.(幻灯片第3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段,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试着抓住这些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和标点符号来读一读,说一说。

2.读着读着,有一个词在你的眼中是那样显眼,你就重读。我们自己来读读看

3.谁来读读你划的句子。(生读句子)(幻灯片第4张)

4.你抓住了哪个词?为什么?(能把"跃动"改成"跳动"吗?为什么?)

5.你观察得真仔细,通过标点符号来感悟句子,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你来读读看?

6.同样一句话,重读词语不同,就会读出不同的理解。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段话。(幻灯片第4张)

7.是呀,要赢得生命,飞蛾得竭尽全力,可结束这生命,只需杏林子的手指稍一用力,可就在这天差地别的力量面前,飞蛾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可是我们知道吗?飞蛾的生命力有多久吗?平均九天。只有九天,为了这九天,它却在手中挣扎了一分钟、两分钟……这个小小的飞蛾为什么要如此挣扎?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你会在心里说些什么来鼓舞自己呢?

(生交流)

8.是呀,生命再难再短,也要好好活,这是发自心底的力量。为了这九天的生命,飞蛾极力鼓动双翅,如果你是杏林子,看到这只飞蛾,你又会怎么想呢?

(生交流)

9.对于生命的渴望,飞蛾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让我们带着敬意,带着震惊,齐读这段话。(幻灯片第4张)

四。小组合作,学以致用

1.飞蛾的求生欲望,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那么砖缝中的香瓜子和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震撼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抓重点词语和标点符号来感悟句子的方法,阅读第3段或第4段,读一读,说一说,派小组代表来交流(幻灯片第5张)

2.小组交流(幻灯片第6张)

3.是呀,尽管瓜苗的生命只有仅仅几天,然而为了这短暂的生命,瓜苗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读(幻灯片第6张)

是呀,这是怎样一株顽强生长的瓜苗啊,它的生命力是如此的强大,再读(幻灯片第6张)

4.当杏林子静听自己的心跳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谁来把划出来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5.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好好使用 白白糟蹋)

6.谁来说说什么是好好使用,什么是白白糟蹋。带上你的理解读一读。

7.这一声声沉稳而又有规律的心跳,对于每时每刻都在病痛折磨中的杏林子来说,它的意义是那样的重大,再读(幻灯片第7张)

五。抓住主旨,情感升华

1.因为生命只属于自己,所以要对自己负责。杏林子在文中这样说过,她也做到了。看,即使她的一生都被病痛肆虐着,然而在她的脸上我们看到的却是那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那笑容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乐观积极的她凭着惊人的毅力写下了文学著作四十多部,成为了台湾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幻灯片第8张)

2.同学们,读书时,把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文本联系起来,我们的理解才会更透彻,正是因为杏林子如此珍爱自己的生命,我们才更真切地听到了杏林子心底那坚定有力的声音,读(幻灯片第9张)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样做才是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生谈感受,是呀,好好读书就是热爱自己的生命)

六。拓展延伸,追问生活

1.读着读着,文本变成了诗歌,齐读这首小诗。它是杏林子对生命是什么的回答。同学们,让我们听听大自然的回答。生命是什么?生命是竹笋破土而出的坚韧;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花儿尽情绽放它最美的姿态;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条丑陋的毛毛虫蜕变成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林间鸟儿清脆的叫声。(幻灯片第10张,配乐)

2.小练笔: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呢?请展开你们的想象力,把五彩的生活放进来,一起将这首原创诗歌《生命生命》完成吧。

(幻灯片第11张) 生命 生命

我常常想,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飞蛾永不放弃的求生欲望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瓜苗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的顽强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声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奋发向上

结束语:同学们,虽然你们的年龄很小,但你们对生命的感悟却是如此的深刻,一次又一次给老师带来了惊喜与感动,谢谢你们!

第二篇:《热爱生命》 评课稿

张里中学

卢中强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聆听了

九、2班张锐老师的《热爱生命》这堂课后,使我受益匪浅。下面简单说说我听完这节课后的几点感受:

1、导课自然大方,张老师利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1

19、120等号码引入主题。

2、合理的设计中体现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运作效果良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老师是通过认真的钻研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抓住了关键。

3、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围绕: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以初读感知—问题探究—品味延伸的程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引导学生在面对自己的困难、困惑的时候应怎么办?教育学生要敢于面对困难,勇于面对失败。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4、课堂气氛和谐,符合本文的学习环境。在整节课中,张老师的表情自然,为教学活动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

5、师生沟通自然、亲切。我们说“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思想的融合、智慧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汇。张老师不论是提问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是很自然地和学生沟通、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自己。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达到很好的教学助长的效果。

6、朗读教学突出,朗读指导恰如其分。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是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读。”我觉得张老师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特别是在品味文中这些令人感动的细节的时候,通过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品读,这对学生理解本文的思想情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说张老师教得自然,学生学得也自然,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新教师学习。

7、体验拓展恰当。

总之,无论在从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还是学生学习的效果来说,这节课都不失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但是也许是因为学生有的紧张,所以课堂讨论不够热烈。还有一点就是课件显得有的单调。但这些并不影响整堂课的效果。

以上是本人对本课的一点粗陋见解,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肯请多多包涵。谢谢!

第三篇:19.生命生命评课

星期二第二节课,四(3)班的罗秀卿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十分精彩的阅读课《生命 生命》。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昂,令我心生佩服之情,尤其是这三个“亮点”值得我学习。

一、李老师的语言极富感染力。

这节课中,李老师深情的过渡语让学生入情入境,有导向的提示语让学生学习明确,鼓励性的赞语让学生充满了自信„„总之罗老师的语言如一只无形的手在牵引着学生,让学生沉醉其中。一节课下来,几乎感觉不到李老师讲过一句“费”话。我想这与罗老师的自身素养和她对教材的深究是分不开的。直到现在我的脑海中还盘旋着那个画面:罗老师说:“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伸出右手,捉住一只飞蛾,用力一点,再用力一点,你感觉到什么?”全班六十个学生静悄悄的,完全沉醉在老师描述的场景里,用心感受着,于是有同学说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在动,有同学说感受到飞蛾在挣扎,有同学说飞蛾强烈的求生欲令他感动„„学生的感悟如此深刻,罗老师的语言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呀。

二、注重学生的感悟,扎实教学。

在课中,罗老师让学生默读

二、

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令人震撼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令人震撼。给了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后,再集体交流。在交流中,罗老师让学生反复品读重点句子,紧扣句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内涵。如在交流“墙角的砖缝中„„小瓜苗”一句时,老师引导学生:“你从砖缝一词中看出了什么?”学生交流后,老师又问:“你觉得这句中哪个词用的最好?”学生纷纷说“冒”用的好,老师随及说:“冒能不能换成生或长呢?为什么?” 交流后老师说:“请读出这份顽强!”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处,学生通过交流品读,既感受到作者形象的描写,又感悟到作者理性的思考,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又如课结束时,老师说:“如果现在请你给课题加上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号?为什么?”学生的发言意味深长,精彩极了,既反映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认识,也表现了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三、整合资料,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提升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 。

在交流第四小节中的句子时,罗老师让学生说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行为是糟蹋生命?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学生情绪高涨,纷纷述说当前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如整天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经不起挫折而选择自杀的懦夫、、、、、、、从而让学生明白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在学习三个事例后,老师简介了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事迹,并让学生结合杏林子的经历说说什么是有限的,什么是无限的,再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张海迪、刘伟等一个个自强不息的故事从学生的口中讲出,令我都十分动容,也让学生真正懂得了生命的价值。

第四篇:生命生命评课报告

《生命生命》观课报告

《生命生命》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含义非常深刻, 短小精悍,从飞蛾求生、瓜苗破土、静听心跳三件小事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在这次远程研修活动中,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这一视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的这节课重点突出,方法得当,学生学习的效果较好,精彩。在上课过程中,老师紧紧抓住了“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对生命有自主地、个性的感悟”这几个学习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揣摩作者寓意。从这节课中我学到了不少教学经验,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新课开始,学习第一个事例时,教师让学生找出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批注,学习这种阅读方法,再通过找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挣扎、极力、鼓动、跃动” 等词语和三个“!”,一遍遍转换角色的朗读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体会飞蛾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第二个事例,让学生运用学习第一个事例的阅读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再在班级里交流,抓住“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等词语,体会瓜苗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又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升华朗读课题中,切身体会到“生命”这一沉重话题的意义。

其次,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用心品读重点句段,借助重点词句讲述文章主要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比如,老师抛出“飞蛾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香瓜子又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从对杏林子的介绍中让学生体会到杏林子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这个问题入手,让孩子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目的明确,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后,老师让学生写出想对作者说的话,学在思考后,阐释了颇有见解的生命乐章。学生既受到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教育,也到了认识生命、歌颂生命的知识和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很好的渗透了习作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确了写作文要做到:用词准确、 语句规范、内容具体感人。课堂真正实现了带着孩子在课文中从容的穿梭。

课堂上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肯定,会很好地调控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建议老师课堂上的评价形式再丰富些。

这节课,无论是老师的语言,还是她的教学方法都令人佩服,让我受益匪浅。

第五篇:评课:构建生命的课堂

依托文本,构建生命课堂

——评刘爱灵老师执教《天鹅的故事》

各位专家,各位同行:

与大家一样,静静享受着刘老师的生命课堂。刘老师对文本的生命解读、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睿智灵动的课堂反馈,让我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收获了生命的感悟。尤其老师能够很好的发现文本秘妙,巧妙依托文本,构建直抵学生心灵的生命课堂,让我感受颇深。今天我谨以《依托文本,构建生命课堂》为切入点谈谈我粗浅的见解。(出示课件封面,但封面文字要临时打上去)

一、 抓住“天鹅破冰”,挖掘文本的秘妙。

实践证明,最初阅读时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某种感觉,往往是文本中极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秘妙所在,对此,语文教师必须高度敏感、紧抓不放。

《天鹅的故事》一文,从真实的阅读经验看, “天鹅破冰”(第

五、六自然段)显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将文本内容、文本意图、情感倾向等都拧到一处。在教学中,初读课文之后,刘老师非常睿智地抓住这一秘妙质疑:斯杰潘老人是一个非常喜欢打猎的人,可他为什么没有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的离开了湖岸?从而披文入情,带领孩子直奔重点段“天鹅破冰”(第五自然段),引导孩子深入文本世界去感悟、品味和探究,感受 “情”,领悟 “理”。我想,这不仅是创新,更是智慧的抉择。

二、还原文字密码,构建生命的课堂。

左拉说:“对于读书而言,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文本以其自身语言跃动着的人。”所以,阅读教学应该是文字密码的还原与激活,它让文本醒来,让冰冷的文字化为鲜活的故事、风景和情感。如何使一个个文字符号幻化成充满生命的精灵,课堂上刘老师匠心独具。

1、读中还原密码,感悟生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本,永远是我们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手段。课堂中,刘老师注重对学生的朗读,从开始的自由读让学生对文本获得鸟瞰式的全景把握,随后默读、体验读、感情朗读,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以读激情的效果。尤其在对文本充分理解后将破冰段落变成诗行,引导孩子深情诵读;在结尾处“读劳动号子”,提示学生“读出

1

节奏、读出力量”,在这样的书声朗朗中,学生的情感一次次掀起波澜,文字的生命在读中还原,学生对老天鹅的敬佩和对生命的感悟尽在其中。

2、说中激活密码,体味生命。在品悟内涵的教学环节中,刘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激活文字密码,倾听并寻找文字中跃动的生命。如,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练说:经过一次又一次地重重扑打,你仿佛看到老天鹅什么样了?孩子不仅在情境中发展语言,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这样的体验与创造中地填补了文本的“空白点”;再如,在充分感受了天鹅破冰的惊心动魄与壮美后,提问:看到这一场面,你会想到那些成语或名言?看起来是一个小小的步骤,但却巧妙地凭借文本,引导孩子和文本展开对话,既建构了文本的意义,又建构了自我世界。王尚文教授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刘老师的这堂课中的处理无疑是做了最好的诠释和示范。

3、情感共振水到渠成。依托着最核心的文本价值,通过多形式的读与有效的说,我们看到课堂上教师、学生、文本三情共振,情满课堂。课堂变成了生命体验与文本对话,语文教学直抵学生心灵,成文心灵的语文,生命的语文。

三、丰盈文字密码,丰满生命课堂。(视课堂调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在本堂课教学中,老师不仅关注全体,关爱生命,构建了平等和谐的课堂,更重要的是还关注了课堂生成,开放的纳入生成资源,丰盈文字密码,丰满生命课堂。

(列举课堂上很好地把握并利用课堂生成的实例)

在这样的课堂机智中,我们看到孩子的生命活力在生成中涌动,课堂也因此生出更多的精彩

四、遗憾的艺术,寻找文本背后的其他秘妙。

当然,教学从来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因此是不断超越的艺术。细细思考《天鹅的故事》的教学,我们还会想到一些其他的文本密码: 例如,从“单元教材”看,本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团结”这一专题展开的,描写的是关于动物的生命意识带给人类的震颤,表现手法上突出了场面描写。刘老师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并未涉及这一问题,只是赏画面、品词语、析句子,在写法这一文本密码的把握上是否可以稍稍加强?另外,关于读书,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有时候成 2

也“读”,败也“读”,老师广泛运用的齐读是否会干扰孩子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有的放声读是哦福挤占了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斜体仅为预设,还要看课堂情况临时确定)

以上粗陋见解,如有不当,请诸位批评指正。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二小 王树贵

2011年5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三毛如果有来生范文下一篇:抒发思念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