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深化学校内涵发展

2022-09-11

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 一方面是硬件设施以及一些显性的指标, 另一方面更具吸引力和长久生命力的是学校的内涵建设。“管理”是用今天的变化来取得明天的成功;“内涵”是源于内部力量推动的软实力。因此, 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深化学校内涵发展, 将决定着每一所学校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办学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一、优化管理, 构建学校内涵发展的管理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教育管理学观点认为, 办学目标, 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 管理方式, 教师队伍和一定的教育资源等是学校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要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使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管理就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遵循素质教育思想和人的成长发展规律, 优化管理基本要素的组合, 构建科学的学校内涵发展的管理体系。

1、优化办学目标, 构建目标体系。办学目标明确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在优化学校办学目标中, 要着眼未来, 做到整体目标定位准, 整体目标定位实, 整体目标定位高, 形成体系, 体现一种递进态势和内涵发展。目标体系中, 从纵向看, 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从横向上可分为主目标和分目标。在办学目标的确定中, 要注意突出四化一特;即学校管理的规范化, 设备设施的现代化, 校园环境的园林化, 办学质量的优质化和办学有特色。为培养既适应终身学习, 又适应未来发展, 既有综合素质基础, 又有个性特长的时代新人高度, 明确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 整体构建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体系。

2、优化办学思想, 构建导向机制。办学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就一所学校而言, 有什么样的办学思想, 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遵循内涵发展的要求, 各校必须坚持“以科研为先导, 以创新为核心, 以质量为根本”使学生学有特长, 学校办学有特色为办学指导思想。

3、优化学校管理, 构建保证机制。一是在学校内部管理组织方面, 要根据科学规划的原理, 建立高效的决策、实施和执行的“三层次”管理机制;二是在教学管理组织方面, 实行“校级、年级、班组”的三级管理的教研组与年级组的“双轨并存”的机制;三是在人事和分配制度方面, 认真扎实地实施“两制”, 即全员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四是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责任制, 教职工工作业绩考评制和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制度;五是在管理方式上, 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和评价管理。

4、优化教学结构, 构建操作机制。一是根据学科特点, 学科素质教育目标, 学科素质教育遵循的原则, 学科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素质教育主渠道——学科教学的研究;二是优化课程设置, 开展缩短课时, 增设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 开展本校课程的研究, 做到优化学科课程, 加强活动课程, 开发潜在课程。

二、以人为本, 造就学校内涵发展的教师队伍

(一) 强校必须“强师”, 落实造就办法

造就一支“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战略思想的根本保证, 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中之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前提, 要通过“树牌子、给位子、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等方法, 造就具有高尚专业精神和优良职业形象的师资队伍。

(二) 强校必须“培师”, 落实培训措施

坚持以校内培训为主, 校内与校外培训结合, 抓好骨干, 带动全体, 形成梯队, 分层推进。建立和完善培训机制, 制定一套注重师德表现、教育观念、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知识水平、教研教改、执行教学常规、个性品质、教育教学效果为内容的刚性目标管理办法, 坚持优劳优酬、优质高酬的竞争激励机制, 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确保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着力建立一支“德教双馨”的教师队伍。

(三) 强校必须“流师”, 落实评价体系

统筹教师资源, 强化队伍建设。一是争取上级放宽政策, 允许学校从多渠道引进优秀教师, 个别学科特殊人才放宽政策, 采取考察选调的方式, 注入新鲜血液, 解决年龄结构老化、学科严重不配套学校的教师缺编问题。二是让区域内外的教师流动起来。建立一种合理的教师流向体制, 使教师产生危机感, 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 以教师的评价结果作为人事调配的依据。

三、因地制宜, 打造学校内涵发展的特色文化

(一) 注重班级建设, 打造班级特色文化

作为领导者, 我们必须重心下移, 注重班级细胞建设, 打造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让班主任树立“我班的教室并不豪华, 没有什么特意的修饰, 它很平常, 但他也很不平常。每天学生们生活学习在这里, 平淡而单调, 却丰富而多彩!几句鼓励, 共同提高。”结合班级发展实际, 建设独具特色的班级目标。强化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贯彻落实, 开展以优良的班风、促教风、带学风活动, 切实加强优秀班主任的教育, 改进班主任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 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作用。制定班歌、班徽, 构建科学化、系列化、层次化、特色化、实效化的班级精神文化。

(二) 注重收集整理, 开发校本课程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 它对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 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 基于社会, 基于知识的校本课程的整合。收集整理开发校本教材系列, 课程资源的开发, 大大提高学校与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和能力,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激发学生爱我家乡, 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

(三) 注重潜力挖掘, 锤炼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完善能够为育人营造最优化的环境, 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工作的中心所在。努力营造独有的校园文化, 提出振奋人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 经营适合学校发展的文化经营品牌, 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校园的一景一物, 既是一种文化的昭示, 更是一个隐性的心灵育场。让校园每处地方似乎都会说话:走进校门花坛内, 草木葱茏, 鲜花盛开, 香气满园, 掩映其中的名人名言和亲切告语, 是激励, 是提醒;智能音乐播放系统定时播放, 乐声悠悠, 怡人心志;走廊上张贴着学生自己的书画作品, 形成走廊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无不渗透着浓厚的育人气息。师生长年浸润于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中, 呼吸着充满文化的空气, 置身其间, 愉快、向上的积极情感油然而生, 促进师生身心愉悦, 凝练出学校特有的高雅气质。

四、着眼未来, 开发学校内涵发展的技术资源

(一) 利用信息资源, 实现信息共享

首先网络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 有利于教师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其次,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教师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教师从“授业”者转向解决实践问题的参与人。做为校长必须从台上走向台下, 在日常工作中,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信息能力。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积极钻研教材, 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加强技术学习, 积极开发教学课件等资源, 辅助课堂教学。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积极参加教研教改, 努力挖掘教学新模式。认真参与学校日常工作, 充分发挥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优势,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行数字化。

(二) 狠抓教育科研, 提高科研水平

技术资源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技术的进步, 是提高人才质量、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途径。学校将“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师、科研提质”的理念内化为全体教师自身的自觉追求。一是在教学组织变革上:注意调整课堂教学指标与评价指标;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采用多元考试和多次考试。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不仅重视教, 更加重视学;不仅重视知识传授, 更加重视能力培养;不仅重视书本知识, 更加重视多种实践;不仅重视教学结果, 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不仅重视教师讲解, 更加重视师生交流。三是在课题研究上:一要适应新形势, 取得新成效, 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校本教研”工作体系, 规范“校本教研”制度。明确教研人员进行“校本教研”的职责要求, 制定相关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机制, 全面调动全体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为进一步调动教师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二要建立“校本教研”经验交流与推广制度。对于有推广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及相关经验, 通过不定期召开校本教研研讨会、不同层面的校本教研座谈会等形式交流推广。

(三) 多方筹措经费, 满足教育需求

一是明确拟投入项目经费来路, 出台特殊经费政策;在市校安资金、市拨县管教育专项经费、县城镇建设教育费附加、财政专项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争取民间团体 (个人) 基金扶持学校几个项目。二是制定方案, 尽快解决普九欠债问题, 给欠债学校松包袱, 让学校轻装上阵谋发展。三是广辟财源, 加强社会资金对教育的投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的义务, 也是社会以及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社会资金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巨大宝库, 只要我们政策适当, 措施得体, 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多。

播下一个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学校内涵建设是一个渐近的、以量变求质变的过程。只有坚持优化管理, 以人为本, 因地制宜, 着眼未来,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 才能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更先进, 发展思路更清晰, 管理职能更分明, 校本特色更彰显, 社会形象更突出, 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下一篇:重庆市南川区特色农业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