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涉及理论问题论文

2022-04-3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宪法学涉及理论问题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学生遇到现实问题时,缺乏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反思。

宪法学涉及理论问题论文 篇1:

2010年理论经济学热点问题研究与进展

[摘要]2010年是我国由“十一五”向“十二五”过渡的关键的一年,也是我国经济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由回升期向稳定较快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一年来,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理论经济学新的热点问题,探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径、分析收入差距带来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对“国进民退”引发的新现象进行激烈的争鸣。此外,学者们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也进行新的讨论。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热点问题;政治经济学

一、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选择

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本途径。“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学界高度关注的热门论题。

张卓元认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主要有:一是它同追求经济的短期高速增长是有矛盾的。二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难启动。三是政策调整阻力重重。因此,要真正着力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不能继续把保增长放在首位,就不能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速。应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适当调整,以免经济过快扩张和出现中位通货膨胀,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杨承训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次深刻变革,必然触及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需要用改革精神予以正确处理,并澄清一些流行的悖论。论述了四个关系:一是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以质量带动GDP增长,二是推进生产力强进弱退与优化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全面推进生产方式的优化;三是扩大内需与分配公平的关系,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四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加快城市化的关系,必须善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卫兴华、武靖州认为,总需求结构失衡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反映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则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的非均衡、不可持续与低效率。这些问题存在并积累的体制原因主要有:分配机制不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型滞后、现行财税体制不尽合理等。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深化体制改革,大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程恩富、侯为民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立足国内,还要在全球发展战略上树立新思维。当务之急是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统筹国内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的基础上,适当控制对外资、外贸、外技、外源和外汇的依存度,积极提升引进对国际资本、技术、资源能源、贸易市场和外汇储备的综合利用效益。从长远看,我国必须建立“低损耗、高效益,双向互动,自主创新”的“精益型”对外开放模式。

简新华、李延东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是科学发展方式,是集约型、协调平衡型、内外向结合型、可持续发展型、高效型发展方式的综合。中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有20多年了,至今还没有根本转变,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难转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技术、劳动力素质、资本、管理等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二是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主要发展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三是市场机制、企业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缺陷的约束;四是受追求数量扩张和高速度、忽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主要途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发展的有利条件,加快发展阶段的转换,建立和完善制度。

胡乐明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中国道路。一是必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完善市场与政府的调节功能。强化长期规划和计划调节,提升政府微观规制和宏观驾驭能力,有效节制资本,发挥社会调节和伦理调节的积极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统筹国际和国内,提升政府应对国际形势变幻的能力。

姜国强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周境,需求结构、国民收入分配、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等都处于非均衡状态。经济结构的失衡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调整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同时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结构摩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孙咏梅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要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单纯依靠技术进步,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而是要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优势,从全局上加强国家经济政策对经济主体的影响,推动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由于市场体制是以分散独立的经济人独立决策为主,它在带来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天然具有其局限性。即在总体上,市场体制不易实现国民经济的合理比例关系,从而易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二、关于收入差距过大形成的原因和引发的问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两个比重”既是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也是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更是发展国民经济全局,解决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对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的状况,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吴敬琏认为,造成中国贫富差别扩大的首要原因是腐败和垄断,另一个原因是增长的缺陷。由于我国主要靠投资实现增长,它必然使得资本所有者(主要是政府和国有企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而劳动者(包括普通劳动者和专业人员即“白领工人”)的收入所占份额越来越小。现在有一种看法,就是把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笼而统之地归罪于市场。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现在有些人运用民粹主义的说辞来转移目标,把大众对贪腐分子的厌恶、仇恨转移到一般的富裕人群身上。提倡仇富,会扰乱社会阵线,引起严重社会后果。

茅于轼认为,都说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已经达到危险的程度,可是如果我们检查一下近来发生的社会群体

事件和突发冲突,极少是由于收入差距引起的。我们应该关心的是享受上的差别,而不是钱多钱少的差别。人们花钱得到的是享受,所以拿享受做比较也许更合理。穷人富人在享受上的差别远没有货币收入的差别大。改革前收入都很低,相差几块钱所造成享受上的差别很大。现在大家收入都提高了,基本的生活都有了保证,享受上的差别可能反而小了。

蔡继明认为,分析收入分配公平与否,首先要把公平与平等区分开来。平等是指收入均等,这是一个实证概念,可以用基尼系数等指标来衡量;公平是对收入平等或不平等状况所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从初次分配的角度看,市场经济通行的公平分配原则是报酬与贡献相一致。这里所说的贡献并非单指劳动贡献,而是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我国当前分配不公的成因在于产品市场不完善、要素市场不健全、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二次分配负福利效应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职能错位。

李炳炎、袁灏认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严重削弱和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过度膨胀,是导致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此外,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因素还有: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长期偏低,资本剥削劳动问题严重;由于制度缺失和管理失范,垄断和腐败等非市场因素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体系脆弱,未能有效缩小初次分配造成的收入差距。

刘国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大幅增长的同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突出问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果不能得到发挥,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也不可能完成。可以说,当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中心议题。究竟如何看待当前的“贫富差距”问题,从深层次理论上来讲,涉及到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之间的矛盾问题。我国宪法对基本经济制度规定了公有制为主体,对分配制度规定了按劳分配为主。这些规定就是为了节制私有经济和按资分配的资本主义因素的过度发展,使其不至于超过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地位,并演变为私有化、两极分化和社会变质。

郭飞认为,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持续显著扩大,全国的基尼系数逼近(或进入)危险区。我国目前畸高收入群体与贫困群体的收入差距非常悬殊,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特别是部分社会成员之间贫富悬殊的程度是超乎寻常的。其所以超乎寻常,主要源于权钱交易、侵吞公有资产、非法经营、偷漏骗税等违法行为和经济体制转轨中的缝隙、漏洞与摩擦。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在世界上已高居前列。如果不从根本上理顺个人收入分配关系,扭转或遏制个人收入差距显著扩大的势头,则必然会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第三步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构成巨大威胁。

谷亚光认为,中国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为世界上收入分配差距居前列的国家,这种收入分配现状不能不说是对我们的理想和价值目标的偏离。有以下几种理论已经影响了我们对收入差距悬殊问题的及时治理。一是认为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可以提高效率;二是认为完善市场就能消除收入分配不公;三是认为经济增长最终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四是认为劳动工资决定于市场供求关系。上述这些非常流行的观点仔细从理论上推敲,认真从实践中求证,总体上都是不能成立的,它们不能作为认识和解决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的理性工具。

曾国安、洪丽认为,分配不公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分配不公既会严重损害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公平、危害社会稳定与和谐。也会损害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已经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主要是由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彻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管制制度及调节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要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必须将促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作为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与改革的基本原则,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的管制制度和调节制度。

三、对于“国进民退”及其相关的所有制问题的争论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的部分私营企业由于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等原因,被合并重组,引起了社会热议。“国进民退论”成为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门的话题。支持及谴责“国进民退”的言论在2010年形成了新的交锋,“国企垄断论”、“与民争利论”随之而来。一些学者指责“国进民退”是“一股逆流”,是“一场新的国有化运动”,是“改革的倒退”,将会带来垄断和权钱交易。而另一派学者认为不存在“国进民退”,而是国与民共进。这场讨论既有冷静的分析和思考,也存在指责和批判。有人指出,“国进民退”的论战已经上升为“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的世纪之争,并认为其辩论的结果可能会直接影响中国未来的改革方向。这场争论也触及到了我国所有制的核心问题。

1.对于“国进民退”的不同意见

一些学者尖锐批评和谴责“国进民退”。

张维迎认为,我们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部门比重太大,占有资源太多,这使得2009年发生了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我们的出路就是要重新启动“国退民进”改革。唯有国退民进,健全产权保护,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人民币升值,才有可能开发好国内市场。

许小年认为,“国进民退”与改革背道而驰,背离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市场化方向,甚至出现了倒退。“国进民退”只是一个方面,其他如行政指令干预市场运行,政府对经济的影响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不断增强。这种趋势既不正常,也不健康。“国进民退”会制造社会不公平,表明“权贵资本主义”正在抬头。

高尚全认为,无论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关键都不在于进和退。市场经济就是有进有退、有生有死,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问题是有没有垄断、是不是有竞争、是不是有歧视。国有的是社会主义的,非国有的不是社会主义的,这种意识形态现在还存在。不能对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偏好,也不能对非公有制经济歧视。他认为,“公降私升”已成大势所趋。

陈志武认为,如果“国进民退”的格局形成,最严重的非经济后果是破坏政府权力和民间权利间的平衡点,·让权力掌握更多可以任意支配的财富资源,继而使权力毫无顾忌地扩张;与此同时,这必然意味着民间老百姓伸张自己权利的经济基础会越来越弱,迫使权利退让、萎缩。在国富即政府富但民众的生活却没国家上升快的情况下,老百姓只会被迫更加依赖政府才能生存,只好更加有求于政府才能过日子,民间的权利就更没有经济底气。

国进民退从本质上是强化国富但弱化国民收入的局面,难以保证宪政法治所必要的民间经济基础。

杜光认为,我国2009年加快了“国进民退”的步伐,扩大了国民经济中的垄断成分,削弱了民有经济,损害了市场经济,导致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倒退。“国进民退”的危害,在于它是由政府主导的。政治权力介入的结果,破坏了公平竞争,损害了市场机制;“国进民退”削弱了民有经济,也就削弱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国进民退”说明有利于民有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条件,已经遭到严熏的破坏,对民有经济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害;“国进民退”导致垄断扩大,市场经济缩小,正是经济体制改革大倒退的直接表现。为什么会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呢?主要原因在于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把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同于公有制。要扭转“国进民退”的趋势,掌握政治权力的指导思想上就必须抛弃“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观念,树立经济市场化的方针,大力扶植民营企业的发展。

不过,多数学者对批评“国进民退”持否定态度,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反驳。

季晓楠运用大量系统的经济资料和通过经济理论的分析,反驳了对“国进民退”的批评。他指出,在讨论中听到一种声音,要求将国有资产的大部分分给全国人民。按照这种观点,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将不复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将不复存在,必然走向私有化。有人脱离中国实际,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理论,指责“国进民退”正是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的一种反映。

杨承训、冷元元认为,“国进民退”等于“倒退”、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观点是错误的。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应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整体优势;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完善优化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全面创新集体经济,着力提升私营经济,正确利用外资经济,广阔发展个体经济;化解新矛盾制止私有化,提升多种成分。要从深层次上发挥社会主义整体优势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李政认为,“国进民退”是一个伪命题,其在概念上是模糊的,在总体上是不存在的,在个案上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局部的国有企业扩张现象,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论。评判国有企业“进退”的利弊和正当性,关键要看其向何处进、何处退,为何进、为何退,如何进、如何退。“国进”并不意味着“民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是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应该基于有效发挥国有经济功能,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评价国有企业的绩效与行为,并致力于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和创新与管理效率的提高,而不是对其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

卫兴华、张福军对“国进民退”之说提出质疑,认为“国进民退”之说难以成立。有人根据错误的引证和论据,得出错误的论断,认为我国国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而非公有制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以此否定国有经济存在与发展的作用,主张大力发展私有制经济。多年来,一些人大力宣传“国退民进”,直到近年来还有人强调“国退民进”是改革的方向,用以高调批判“国进民退”。其实,“国退民进”也好,“国进民退”也好。都是战略性和总体性的提法或口号,都是不科学的。“国退民进”的口号本是某些学者提出和倡导的,中央并不赞同,但起了广泛的和深远的消极作用。还有人理直气壮地宣扬“国退民进”是改革的方向,并以此反对国企的发展,称之为“逆改革方向而动”。把“国退民进”、“国有企业从竞争领域退出”宣扬为我国改革的方向,是不正确的。忽视和否定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忽视和否定社会主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刘瑞、王岳认为,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并不存在,所有制改革继续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而部分学者和媒体对这一虚构命题热炒的背后,存在着三种倾向性态度:用“国企低垄断”论来否定国企;用“球员裁判兼任”论来否定宏观调控;用“好坏市场经济”论来质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观点都不符合实情。国企在行为目标上具有经营与公共属性,在产权组织结构上坚持全民所有和政府主导,在决策激励机制和监控评价机制上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规定,在经营决策管理上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这些都有效保障了国企在宏观调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手段之一就是“国有化”,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国进民退”并非是一种倒退。因此,应当保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继续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而不是消灭国有企业。

2.对于“国进民退”涉及到的所有制问题的讨论

刘国光认为,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如果趋于零,那还算是什么社会主义。我国国有经济比重一直不停地不断下降,宏观上并不存在右派精英攻击的所谓“国进民退”;我国经济这些年来一赢是公降私升,“国退民进”究竟要退到什么地步,才算合适?私有化的主张者不仅要求国有经济完全退出竞争领域,他们还要求国有经济退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他们动不动就把国有经济在这些行业领域的控制和优势地位冠以“垄断行业”“、垄断企业”,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国有企业利用政府行政权力进行垄断,把国有资本一概污蔑为官僚垄断资本。有人主张垄断行业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创造条件鼓励私有企业进入这些“垄断行业”,这正是私有化主张者梦寐以求的。在有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战略性部门及自然垄断产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控制和垄断,而在于谁来控制和垄断。一般说来,这些特殊部门和行业,由公有制企业经营要比私有制企业能更好地体现和国家的战略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

周新城认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种基本经济制度,不是主观的想象,也不是人为地设计出来的。而是具有客观的规律性,也就是说是一种客观的必然性。这一点,正是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决不搞私有化,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不搞单一公有制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的依据。在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有人还在谴责“国进民退”,还在强调“国退民进”,还要进一步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真不知道他们想把我国引向何方!

张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中国的特殊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而不能局限于补充私人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不足。正确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纠正包括国有企业低效论、国有企业垄断论、国有企业非竞争论、国有企业退出论、国有民营对立论等在内的种种片面观点,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的实

际出发,不断完善国有经济的结构、体制和机制,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超越和扬弃私有制的逻辑。发挥出国有经济的优势。

丁冰认为,一些学者指责的所谓“国进民退”从总体来看,实际是一个伪命题。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属全民所有的企业,是公有制经济最主要的部分,是以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为宗旨的,为了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健康有序地进行,它在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在战略行业中,理所当然地应处于主导或“垄断”地位。反对或取消国有企业及其主导或垄断地位,就无异于从根本上颠覆社会主义,这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所绝对不能接受的。目前出现一点“国进民退”的迹象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进步。一些学者以反垄断、反权贵资本主义、反贫富悬殊为借口反对国有企业是没有道理的。

丁任重、王继翔认为,不管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我国的国企改革都应客观地以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和生产力提高为标准,而不是一概而论地赶时髦去改制。没有必要担心民营经济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会变质;也没有必要担心国有经济多了会使经济倒退。只要把握好改革方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取发达国家之精华,走一条改革成本最低的路径就是我们改革的最终目标。

谢富胜认为,将国有企业限制在非竞争性领域的主张忽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不具有可操作性,违背了我国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的目标,并且缺少政策依据。企业史研究表明,大企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发展国有大企业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与理论建设

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西方经济学暴露出了其自身的缺陷,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进行了深层次的思索与研究,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更充分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并主张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要体现中国特色。

刘国光认为,过去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一般采用规范方法,学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怎样”,从给定的前提中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我们要注意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现实,即实事求是的实证分析,要比规范原理的说教更能够唤起学习热情和探索兴趣。为什么某些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教材能在社会主义国家大行其道,吸引了不少学生,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却在课堂里被边缘化,甚至被学生嘲笑?这与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上存在的缺点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希望有关教材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比如说增加一些定量分析,用具体事例解说一些经济原理,等等。以达到更有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程恩富、王朝科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和科学价值,不仅对社会经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深陷学术殖民的应用经济学创新具有引领导向价值。如何实现用现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基本的思路是明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包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层次的科学体系,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元理论,认清不同的应用经济学科的性质、对象和任务,梳理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元理论与应用经济学的耦合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接点,进而确立各应用经济学逻辑展开的路径,构建应用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洪远朋认为,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思维有以下要点: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定位;以商品(形式)一劳动(实质)为出发点;以广义生产关系为对象和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以生产关系四环节为框架的新体系和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吸收新方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一要坚持、二要澄清、三要发展;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一要学习、二要批判、三要吸取;正确对待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一要挖掘、二要继承、三要扬弃;中国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逢锦聚认为。建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只靠别国的经济理论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需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努力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当前建设中国经济学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能。一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最丰富生动的实践,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建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营养;二是中国经济理论的进展。诸如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和宏观调控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等等,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展现了广阔的前景;三是中国经济学将是开放的经济学,吸收别国研究取得的积极成果也将拓宽中国经济学的视野,丰富中国经济学的内容,使中国经济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全球意识,走向世界,在比较鉴别、借鉴吸收中得以迅速发展。

胡培兆认为,把“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区分开来是不妥当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实际都属政治经济学。战后因部门经济学分蘖发展快,政治经菏学的名称就淡化了。但要把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完全割裂开来,是不可能的。西方至今还有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家的称谓,美国还有权威的《政治经济学杂志》。政治经济学在历史上受极左思潮影响大,一直以来名声欠佳,社会上把政治经济学看作是政治说教课。于是其主张政治经济学以经济学作为正名更好。现在有人要把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区分开来,实际上也是出自对政治经济学的轻蔑。

邱海平认为,各种事实表明,在目前的中国学术界,政治经济学已经被严重边缘化。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我们在充分认识各种外部原因的同时。更应该着力反思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本身存在的内在缺陷。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存在的主要缺陷和问题是方法论上的教条主义和学术上的不规范。因而,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出路在于彻底摈弃教条主义,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努力建立学术研究规范。

马怀礼认为,目前不少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把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压缩到50学时以下。甚至停开;有的高校考研只考西方经济学;一些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经济人才时,认为政治经济学是搞“政治的”。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弱化和被“架空”,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教师和研究者感到痛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被“架空”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对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迁的研究来看,还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出了问题。这里出现了两种偏向:一是有些人教条主义地使用和研究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出了错,则归结于马克思;二是有些人对政治经济学不自信,试图用西方经济学代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要为这种代替找理由了。

何自力认为,阶级性、实践性、历史性和价值导向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特品质,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的经济分析体系。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和基本理论存在严重缺陷,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

于金富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挑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曲折,并呈现明显的陈旧化特征。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此,必须在继承与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新成果与新方法,形成新范式,努力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何爱平、任保平认为,政治经济学未来发展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实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处理好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多元化,提倡经济学的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定性分析和数理分析的特征。

作者:卫兴华 侯为民

宪法学涉及理论问题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学生遇到现实问题时,缺乏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探讨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给他们予以帮助。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安全观念,使他们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和护法,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法制安全意识

一、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全民守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争取做到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高职院校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性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高職院校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切实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既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成功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法制、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目前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的薄弱,而且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笔者依据对600名学生相关问卷调查的数据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现状:

1.法制安全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他们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比如,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热议的河南大学生小闫“掏鸟获刑十年”的案例,可能小闫不知道掏的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且频临灭绝。该案例显示我们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法制、安全意识淡薄,缺少基本的法律常识。超过50%的学生表示,刚刚认识一个朋友,该朋友如果借1000元钱,要是感觉他很诚实,不写借据也可以借给他。13%的学生表示不必写借据,朋友之间写借据有伤感情。此外还有校园偷窃事件、网络诈骗案件经常在我们学生身上上演。这些情况都说明法制、安全教育出现盲点与误区,提醒我们要对大学生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做事情,处理问题多从法律角度出发思考、分析与解决。

2.处理问题能力较弱,缺乏防范能力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还没有看到社会上的危险和丑恶的一面,而且对一些是非不能很好地做出判断。频频出现的高职院校学生受骗的案例,就说明学生在碰到一些现实问题时防范能力较弱,面对一些诱惑或陷阱时很容易上当受骗。比如街头扫二维码如今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超过95%的同学表示参与过街头扫二维码。在电子支付时代,二维码支付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无处不在的骗局。笔者多次提醒学生,街头的扫二维码送小礼物是在利用贪小便宜的心理诱惑人们,扫二维码之后,很有可能手机里被植入木马程序或是跳转到钓鱼网站,还可能引发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形等。笔者发现在校园内外扫二维码送礼品处围满了的学生,还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微信群里让人扫二维码领礼物,学生们一般缺少基本的防范意识。28%的同学表示自己的权益也受到过侵犯,但不知道如何维权。这些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缺乏防范意识,高职院校亟待对学生加强法制、安全防范教育。

3.校园内外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近年来大学生做兼职上当受骗的案例屡见不鲜。近60%的学生表示遭遇过欺骗,尤其是五花八门的网络诈骗、电信诈骗。大学生做兼职无可厚非,它既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又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但笔者多次告诫学生在做兼职中的注意事项,比如网络刷单很多都是骗局,什么轻松日赚几百元,或让兼职者提前垫付资金,还有的虚拟单等都是骗人的,可还是有学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兼职刷单,结果有的被骗数万元。

40%学生表示经常在宿舍偷偷使用违章电器自己煮饭,近43%的学生表示曾经在宿舍做过饭,如此大的比例让人吃惊,因为这里面也隐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高校内频发的火灾案例给我们很大的警醒。学生宿舍是一个集体场所,是一个人口密度极大的聚居地,任何一场火灾都可能造成重大后果,带来难以估量的财产与人身损失。而且学生使用的很多都是劣质电器,大多是三无产品。这部分大学生忽视学校的防火安全制度,法律意识淡薄,这给我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高职院校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学生遇到问题缺乏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悲剧的上演。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法律知识的缺乏

高职院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视野比较狭隘,接触社会的范围比较窄,33%的同学表示平时不怎么关注法律。高职院校大学生不懂法,学校法制、安全教育不够深入是一个深层次的原因。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基础法律课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根据教学大纲实施要求,该课程由思想、道德、法学三部分组成,法学部分只是其中一部分,所占课时比重不大。而学生表示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前没有学习过其他法律知识。而且调查显示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法律知识都不清楚。近25%的学生不知道身体受到伤害案件,诉讼时效是一年。近70%的学生不知道刑事责任年龄的有关知识。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对他们进行法制、安全教育。现在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状况亟待改变。

2.学校传统教育的弊端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采取传统的单向性灌输式教学,55%学生认为老师在授课方式上过于单调枯燥。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学,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46%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缺少实用性,没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较少从法学角度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地探析。没有科学的法律教育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而学生碰到现实问题时也不知道应该从法律角度去思考、分析、解决,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法律教育的意义。由于某些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缺失,使学生知法守法的意识不强,对违法行为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导致大学生铤而走险,知法犯法。

3.学生法律心理不健康,法律观念出现偏差

大学生法律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诉讼的态度,对遵纪守法的心理状态等。大学生初出茅庐,渴望成功的心理很强。虽还是身在校园里学习的学生,但有的人的心早已跑到校外,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有着很远大的理想抱负,但对社会却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碰到一些社会现象时法律观念就出现偏差。近7%的同学表示认为在某一场诉讼中,有一方胜诉了,胜诉的原因是就是彼方有很深的社会背景。近94%的受访者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纠纷中所起的作用一般,还有3%的学生认为法律没有用处,平常没有使用过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由此可见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法律心理出现偏差,他们把社会关系看得很重,并把它凌驾于法律之上。这种错误的观念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使一些高职院校大学生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犯罪率有上升趋势,频频爆出大学生砍杀老师,砍杀同宿舍同学的案件等,它是高职院校安全中最具破坏力的因素,对社会危害极大。这类犯罪大都因为法律心理不健康而使法律观念出现偏差。

近30%的学生表示遭遇性骚扰会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加以解决,而不相信依靠法律来解决。近98%的学生表示不会为了一元钱请律师打官司,觉得太不划算了。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的法律观念出现一些偏差,大学生法律诉讼观念并不十分强烈,缺少正确的法制观念,这些消极的价值观、人生观、法制观对学生的人生影响不可低估,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四、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途径及思考

1.营造良好的法制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通过生活中鲜活的案例,或者学生亲身体验活动,将法制、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长期的法制、安全教育的宣传、熏陶、教育才能逐渐养成法律思维方式。比如在校园开展法制、安全宣传活动,为学生创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依法治校环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做事情要有章可循,按规则办事。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组织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使学生在比赛的同时提高对法律的认识,让学生对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更深地了解。在校园或班级里通过板报形式向学生宣传法制、安全知识,了解法律,熟悉法律,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达到培养学生法制、安全意识的目的,通过这些活动把抽象的法条变得具体、形象、生动,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

2.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

现代教育理念注重“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对课堂高效地掌控,在课堂上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灵活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控制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教师要深谙学校教学规律与青年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心理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法律教师还要具备比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与较高的法律素质,广博的专业知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还要求教师要有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等,还要有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新理念,弱化理论讲解,突出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理念。学校可以多鼓励教师利用节假日去企业或律师事务所所做兼职,以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也优化学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实际需要

首先大学生要通过自身努力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法制、安全常识,碰到问题会运用法律知识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法制、安全教育的前提。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如果对法制、安全的认识只局限于书本上的法条,是不会形成法制、安全意识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到法律实践活动中,比如观摩庭审现场,感受法律的威严性等实践认知,模拟法庭进行审判,参观看守所与监狱等,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才能学以致用,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判断是非,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逐步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除了学习专业法外,基础法律课程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内容包括宪法、法学理论知识等。而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如何预防诈骗,如何防止人身财产受到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合同法,如何签订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却涉及很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课本内容为主线,根据学生自身实际需要开设法律课程,可以以讲座或课堂教学形式,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系统讲解,来解决学生实际需要,也提高他们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学生根据自身需要,会更好地领会法律知识和理论,更有利于学校的法制、安全教育水平的提高。

4.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現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大都属于95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渐趋成熟,有一定的情感意识,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但自控能力较差,遇到事情容易冲动。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在遇到相关问题时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及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我身心关系,健全他们的人格,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提高他们的法制、安全意识,谨防上当受骗,避免悲剧的发生。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对国家的法治建设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他们进行高效的法制、安全教育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内容,应坚持不懈的把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始终。要深化高职院校法制、安全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把握工作重点,从而适应法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作者:祁净玉

宪法学涉及理论问题论文 篇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摘  要】提问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但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提问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提问的针对性,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设置提问,在思维点设置提问,同时要运用多种提问策略,通过课后反思,不断完善与优化提问环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缺乏针对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的提问存在着盲目提问、随意提问的现象,使提问失去了针对性。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分不清学习的难度,理论性的说教式教学,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课堂提问,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课堂提问缺乏开放性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认为学生在考试中能够答对问题就可以得到高分,因此,在教学中采取的是机械记忆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提问常常是考试中容易涉及的题目,学生寻找的是唯一答案,教师让学生机械记忆的是唯一答案。因此问题缺乏开放性,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固化与僵化的状态,不能发挥自己的思维去独立考虑与解决问题,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

(三)课堂提问缺乏丰富性

单调的课堂提问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的思维被定位到机械记忆固定的题目当中。如教师提问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没有以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与确立。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

课堂提问是否得到优化与取得理想效果,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多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以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价值。一是要广泛阅读,丰富自身知识结构。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关心时事,广泛阅览书籍报刊,学习与吸收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研读新闻资讯。这不仅仅在教学时可以作为教学案例的支撑,也可以在提问中让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以拓展与开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习热情。二是要乐于请教,善于交流。要向有经验的骨干与优秀教师请教与探讨,教师可以通过观摩课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学习到优秀的教学方法,学习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并且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的迁移,如在学习《亲情之爱》时,教师可以引入语文教材中李森祥先生的《台阶》来丰富教学内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重积累与挖掘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二)优化课堂提问

教师的提问设计应该遵循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与初中学生特点,对提问的内容、方式、时间、对象等进行全面分析,遵循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提问原则来进行。

1.提问具有目的性,在重点、难点处提问。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其实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学科,其特殊性在于重点解决学生思想中的困惑,提高道德認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道德与法治中的法律内容及国情国策教育也作为教学的重点被补充于教材当中。

教师的提问不能脱离教材,要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根据重点与难点优化课堂提问设计,突破重点与化解难点。例如在学习《我国基本制度》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设置提问。如:以前我们学过的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本堂课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呢?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大问题一步一步使问题细化,通过小组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探究性学习,也就提高了问题探究的针对性,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加深认识。

2.问题具有开放性,在思维点处提问。

课堂提问时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唯一或固定的,这种问题是封闭型问题。但也有的问题没有唯一答案,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些属于开放型问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时教师可以多运用一些开放型的问题来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在学习《秩序与规则》时,关于是否闯红灯,教师出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闯红灯不对,但是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二是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三是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教师提问,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这里只有三种选择,实际上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选择没有在教材中呈现出来,每种选择看似有自己的理由,但是作为规则就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通过探究让学生内化于心,增强学生改变不合理规则而做出努力的决心。

3.丰富提问策略。

(1)提问与叫答的策略。一是提问的策略。提问时机、提问对象、提问方式的选择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十分关注的问题,提问的时机应该在对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准确的把握之后,合理设计提问,选择好提问的学生然后再进行提问。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问题应该具有坡度,层层递进。提问的语音语调要合理恰当,问题的表述要明晰。二是叫答策略。叫答是选择哪个学生来回答问题,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对教师专业与教学技巧的考验。叫答时要给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同时,也要实施分层叫答的策略,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回答的积极性。

(2)候答与追问的策略。一是候答策略。在提问时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度不同,而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以提高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回答质量的提高。二是追问的策略,追问是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后,采取的引导的措施促进学生答案的完善,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深入全面的理解。追问过程中教师引导得好,可以给师生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获得追问的成就感。

(3)助答与理答策略。一是助答策略。助答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情况是教师在提问之前对于所提问的问题做一些必要的说明,为学生顺利理解与回答问题做辅助。另一种情况是对学生进行叫答后,学生因为对问题的理解不充分不全面,不能完整准确回答问题时,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答案进行补充与完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整,将问题传递给其他学生,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找出正确答案,而是发展学生思维,教师可以降低提问的难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寻找与旧知识的切合点,还可以采取案例启示的方式,让学生找到问题回答的切入口,还可以抛砖引玉,进行示范。二是理答策略。理答就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与归纳,引导学生使思考升华,教师要发现学生答案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鼓励。

4.善于课后反思。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与效率的高低。教师要思考所设置问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如何?在提问中出现的问题反映了设计中的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设置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是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反思,不断完善与优化课堂提问环节。

参考文献:

[1]敬德坤.怎样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

[2]姚波.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2).

[3]刘正华.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存在问题及对策[J].好家长,2014(43).

[4]周新勇.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2018(5).

[5]施金象.形式提问策略促教学目标的达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

(责任编辑  王小飞)

作者:王爱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论文下一篇:振兴汉乐府民族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