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低效探究论文

2022-04-28

小编精心整理了《学校德育低效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人工智能在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以机器人搭车为例,不仅拷问着整个社会的道德,而且质疑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面对学校德育存在的外在化、边缘化和低效性问题,学校德育应该重新审视并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如培养学生的常人道德、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赋予生命以意义等。

学校德育低效探究论文 篇1:

农村小学有效性德育实践策略研究

【关键词】 有效性;德育实践;实践性;针对性;一体化

有效性德育实践是学校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途径和实际的教育内容提高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学校德育工作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实际成效与结果,是现代学校德育管理本质的体现,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

随着新时期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学生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学校德育工作也日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农村小学也是一样。然而,就整体而言,农村小学因其特殊的环境因素,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实效性不强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来提高农村小学德育实践的有效性呢?

一、因地制宜,加强德育活动的实践性

就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的现状而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普遍存在。虽然,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受到以上条件的制约,很多时候,农村小学德育的落脚点仅仅停留于理论化的说教。我们知道,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德育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要提高农村小学德育的实效性,首先必须凸显德育活动的实践性,即引导和幫助学生通过参加契合学生生活环境、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德育活动来达成对学生的道德培育,实现从育德于行到成德于心的德育根本性目标。比如,在春播、秋收时节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参与适当的劳动实践,切实感受何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进而体会父母的艰辛,增强勤俭节约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培育是一个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感知然后逐渐内化为认知的过程,比起单纯的说教,这一过程对学生的教育要更真实有效。

二、有的放矢,提高德育实践的针对性

对学校而言,德育是一个宏阔的话题,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学校,对德育的针对性也各不一样。农村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农村小学德育有其特殊的针对性,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必须关注农村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群体,如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多家庭的年轻父母选择外出打工,这一现状造就了农村家庭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农村多子女家庭由于家庭教育缺失而造就的问题学生等,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与父母的沟通,缺少有效的心理疏导,在其心理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孤僻、逆反、价值观扭曲等问题,而有效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恰恰就是学校德育的重点针对性目标,如果学校德育缺少了这一针对性,只是面向全体学生泛泛地开展道德教育,这一特殊群体就会成为学校德育中被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必将成为学校德育千里之提下的蚁穴。

三、携手共建,实现德育实践的一体化

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媒介,通过对孩子的教育连接着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因此,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要想真正取得实效,绝不能单纯地依靠学校教育,“剃头挑子一头热”式的学校德育虽然也能取得效果,但它注定是低效的,因为就德育而言学生学习成长的时间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时间,还有一大部分在家庭。一方面,学校的很多德育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延展性的活动,不能止步于一时一地,比如老师组织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孝德文化教育,除了让学生了解孝德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还需要学生参与孝德活动实践,这样的活动如果仅凭想象去完成,自然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这时,这一由学校组织的德育实践活动就自然地延伸到了家庭,要使这一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家校携手,及时交流反馈。像这样的活动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还有很多,我们只有构筑好家校共建的德育平台,实现德育实践的一体化,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农村小学有效性德育实践是一个细微而繁杂的过程,我们要认真探究,把握其规律和特点,开展德育活动,实现德育目标,为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护航。

编辑:蔡扬宗

作者:包辉甲

学校德育低效探究论文 篇2:

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

摘 要 人工智能在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以机器人搭车为例,不仅拷问着整个社会的道德,而且质疑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面对学校德育存在的外在化、边缘化和低效性问题,学校德育应该重新审视并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如培养学生的常人道德、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赋予生命以意义等。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校德育 价值观念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I

WANG Ho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6)

從Alpha 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再到人工智能产品在日常的广泛应用,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名词、技术概念,人工智能在改变人们的生存现状,带来新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新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问题。在人工智能的多元应用与真实的二元世界里,我们如何处理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学校又将确立何种价值导向?这些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理论探究性问题了,而是急需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1 人工智能对学校德育的拷问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同时,人工智能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学校德育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培养拥有何种道德观念的学生等等。

如今,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项新的技术、一种新的工具,它还是一种新的文化,一种建立在高科技技术基础之上,具有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智能等特性的文化现象。如今我们面对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立足一个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我们上一代人基本上从社会的主流滑向社会的边缘,而我们这一代人也正因为对现代技术的盲目或是思维的定势逐渐被边缘化。随之而来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者、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给未来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依然固守在狭小的空间里,停留在陈旧的思想中,以“玩物丧志”、保护孩子的名义让孩子们远离信息技术,拒绝对新的信息技术的了解、认识与应用。这样如何才能不被机器所取代?如何才能在以创新引领世界的竞争中取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各方面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一方面,人工智能及衍生品以其智能、高效的特点,融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体制不健全,所承载的道德伦理观念有待加强。以2015年机器人搭车人的遭遇为例,一个机器人的“遇害”,拷问着一个国家的道德。是我们敏感过度了吗?抑或是这只是未来人类面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伦理困境的一个提前预演?

从伦理设计到人工道德,从“机器问题”再回到人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伦理坐标?未来我们该怎样培养我们的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学生作为社会的“易感人群”,又由于其特定的社会角色和时空条件,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难度空前加大。

2 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

人工智能在为我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拷问着我们的学校德育,在人工智能面前,我们的道德变得不堪一击,是人工智能自身的原因,抑或是学校道德教育本身的问题。针对学校德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校德育存在外在化、边缘化、低效性的问题。

2.1 学校德育的外在化

在快速发展的物质化时代,学校德育的价值被大大的削弱,主要表现为学校德育的外在化,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被诠释为:外显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学校德育注重学生可见的道德行为,当道德只是作为学生的调节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以外在表现形式出现的道德,无法深入学生内心,走进学生精神世界,根植学生的灵魂,难以满足学生内在的需要,同样也难以促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然很难丰盈与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最终使人的道德异化为一种外在的形式。

学校德育的外在不仅仅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浮于表面,更关键的是对学生的道德认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更疏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2 学校德育的边缘化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句话体现了学校德育的尴尬处境。

身处功利化社会,知识成为人们最为看重的,而价值观、道德观被置于边边角角。例如,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成绩,把学生的成绩、升学率作为基础教育奋斗的目标,漠视学生道德的培养。高等教育重点抓学科建设,强调科研成果以及学生的就业率,忽视学生道德的发展。这也是现今小学欺凌现象、大学生心理问题频繁爆发的原因之一,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不顾学生品德的发展,搞错了教育的方向。对学校教育而言,越是不能量化的软指标,越是应该重点投入精力,学校教育首先是成人的教育,使人成为人,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其次关注的才是学生的成绩等外在指标。

除此之外,学校德育的边缘化还导致德育信度的降低。课堂上,教师还在墨守成规地讲授课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早已与整个时代脱节,这样怎么不被时代抛弃?

2.3 学校德育的低效性

在现实的学校德育中,各部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学校德育的收效仍不容乐观。

在政治社会中,学校德育强调政治教育;在经济社会中,学校教育强调德育的经济价值;在文化社会中,学校德育强调文化功能。在学校道德教育方式上,更多的呈现为一种灌输式、强制性的现象,没有或未全面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忽视学生立场。在学校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方面,没有针对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沿用老一套的评价模式,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知,甚至违背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德育低效性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形式单一、道德体系不完善以及学校德育过程中“人的缺失”。为保证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应从道德教育的实质出发,探究学校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学校德育在学生价值引导方面存在不足,在当今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如果没有内在的道德观、道德标准以及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势必会带来价值观念的困惑,就像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挑战一样。人一旦失去价值观,就会随波逐流,丧失对人性、对道德的追求。因此,正确的道德观念及价值标准的确立,对学校德育、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3 学校德育追求的价值观念

学校德育的外在化、边缘化和低效性,使得学校德育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导向,以及在培养学生的价值标准与道德观念方面发挥的作用。

3.1 学校德育:培养学生的德性

促进学生德性发展是学校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学校德育不仅要培养道德的人,更着力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潜力的人。

学校德育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德性的发展,或者说德性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从理性上分析,国家需要道德,社会生活需要道德,个体生存更需要道德。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人对人、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认可和承诺,进而维系整个社会的生活,否则,人类的一切无法持续运转下去。正如米尔恩所言:“没有道德就不会有任何社会生活”。①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从国家诞生起,一直强调德的重要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德代表的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需要是不同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都体现了德性对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性,这也是德性存在以及被需要的理由,也是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要地位。学校德育在培养学生的德性、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学校德育:引导学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自身认知模式的思维取向,并对自身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与人自身的行为密切相关,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并调控自身行为。学生的成长需要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这也是学校德育的目标之一,学校德育使学生顺利完成人的社会化,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而教授则是为了提高智力。前者培养人们了解自己的责任,后者使人能够尽其责任。”②马志尼笔下的教育所指的就是当下的德育,教授就是指现今的智育。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可以归结为:提高道德修养和了解自己的责任。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源自社会对主导的价值体系的需要和追求,源自现代社会充斥的多元价值。多元价值的存在使得社会变得丰富多彩,但我们必须确立一种主导的价值体系,而学校德育正是传递这一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学校德育对学生进行的价值观的引导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应该追求的,哪些是不应该追求的,哪些又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以此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在价值上对学生引导的过程,对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过程,是通过价值的方式,对德育对象发展方向的引导。

3.3 学校德育:赋予生命以意义

道德不是生命的全部,但道德是构建生命意义的方式之一。学校德育通过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在和谐,从而激发生命的意义。

学校德育是为生命服务的,是对生命的一种“特殊关怀”,目的是使生命发出光彩。这种“特殊关怀”一方面表现在学校德育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呵护。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者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方式去影响学生,对学生进行一种强烈的暗示和明示,孕育学生真爱生命的品质。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德育对学生生命的呵护不等同于对生命的放任,学校德育对学生也存在约束的含义。学校德育对学生生命采取的是一种合理的约束:一是学校德育作为一种生命呵护的方式,通过纪律與制度的方式,直接约束学生的行为;而是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指导个体的生命获得意义,在呵护学生生命的同时,也在激发学生的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

注释

① [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力与人的多样性.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43.

② [意]马志尼.论人的责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16.

参考文献

[1] 吴永和,刘博文等.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7(5).

作者:王红

学校德育低效探究论文 篇3:

学校德育低效原因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工作的终极目标。但学校德育工作低效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在于:品德课被弱化;学科教学中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轻德育;评价中对品德学科的歧视与管理的忽视;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缺失;教师之间、家校之间没有形成德育合力等。要改变这些状况,一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改变评价机制,提升品德学科的地位,注重学科教研活动;二是德育活动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三是教师之间、家校之间应形成德育合力,共同打造德育新常态,提升德育效果。

【关键词】德育工作 低效原因 学科地位 学生主体性 德育合力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育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直以来,学校对德育不可谓不重视,教师对德育工作也常抓不懈,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结合自身的观察与了解,试对当前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作粗浅的分析,以期寻求德育的有效路径,供大家参考借鉴,旨在抛砖引玉。

一、德育主阵地品德课的弱化

小学阶段3~6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遗憾的是,现实中作为德育主阵地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被弱化。长期以来,在广大师生眼里,“品德与社会”是“副科”,是耍耍课,上不上无关紧要。由于师资紧缺,绝大部分学校没有品德专任教师,品德课大都由语文或数学教师兼任,再或者由学校领导上。语文、数学教师自然会把教学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主科上,不会把过多精力用在品德课上,加之上级对该学科不作成绩要求。品德课成为“豆芽儿学科”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品德与社会”已纳入了考试科目,并把该科成绩与教师的方方面面利益挂钩。但由于考试题型大多是填空、判断、简答等,仅仅凭借记忆背诵就可以考出好分数。很多教师总结出一种迎考“秘诀”:平时一节课都不上,临近期末找几张以往的卷子让学生背诵。这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也能考出较好的分数。于是,平时的品德课就上成了语文课或数学课。学校领导会多事多,经常安排其他教师代课,品德课自然变成了语文课或数学课。最后,照样用“秘诀”取胜。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学校有品德专职教师,他们认认真真上课,也经常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但考试成绩却不如那些靠“秘诀”取胜的平行班级。于是,专职教师也采取“秘诀”应考。这样,“品德与社会”课就彻彻底底沦陷了。

笔者不禁想问,没有了过程的品德课,学生没有道德认知与判断,缺乏道德情感体验,没有建立基本的道德价值与标准,又如何指导自己的行为举止?换言之,学生缺失德育的学习、建构、审美、体验等过程,“知情意行”就成为空话,“德”如何立,“人”怎么树?

转变这种尴尬局面,学校需要重新认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意义、目的、性质,厘清它在学校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它是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只有让学生在品德课堂上扎扎实实地读、说、思、议,经历德育过程,才能逐渐把道德化为内在的一种自觉意识,达到约束自身不良行为,指导自己规范处事,行得端、坐得正的教育目的。

二、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剥离

目前,小学阶段开设的课程丰富,除了语数外、音体美,还有品德与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生命与安全、国学启蒙以及地方课程等。毋庸置疑,所有的课程最终都指向“育人”这个靶心。在实施各种课程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培养学科兴趣与素养,尤其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达成。换言之,每种课程都蕴含着德育内容,都着眼于“育人”目标。

据笔者观察了解,当前的很多课堂还是以教授知识和训练答题技能为主,课堂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知识”,不见“人”。诚然,学习知识和应考技能是教育内容之一,但是过度关注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了解与记忆,重视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势必会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关注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应试教育甚嚣尘上,学校教育弱化为教学,教学弱化为抓分数。抓分数本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把分数作为教育追求的唯一结果,因此,出現“高分低能”“有知识没文化”“有学历没素养”的次品或劣质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教学中注重德育,不是生硬地灌输,直白地告知,而是结合学科性质特点,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自悟自得,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上获得发展。以语文学科为例,就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议、思、评等活动中习得言语表达能力和提升人文精神素养,让“工具”与“人文”水乳交融,即所谓“言意兼得”。这是一种教学追求,也是教学的旨归。

急功近利是教育的天敌。教师要多一些淡泊宁静,摒弃教学的功利思想,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目标,认识到知识只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是“育人”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学生来学校的唯一目的。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获得各种审美体验。这是学科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德育课评价的歧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不纳入考核成绩,成为可有可无的“副科”。近两年,要求“品德与社会”学科进行考试,总分30分,与英语、科学组成一张试卷,叫综合卷。这种分值的划分给师生造成品德学科是副科,不重要的错觉,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蒙上一种阴影。

学校分配绩效工资和教师评优晋级,品德学科成绩所占比重很轻,任教品德课的教师容易吃亏。品德教师在“用成绩说话”的现实面前,缺乏竞争力,常常感觉低人一等。这种现实使得很多人不愿意教品德学科。

当品德学科的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缺乏价值认同感,在业绩考核上缺少成就感时,教学热情就遭遇扼杀,当然毫无工作积极性可言了。况且,品德学科教师在专业上得不到外界支持,缺乏抱团发展的机会,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更遑论教学效果了。

应该承认,国家规定的每一门学科都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元素,轻视甚至忽略任何一门学科,都会造成学生“营养不良”,发育不全,无疑会给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埋下绊脚石。评价是一根指挥棒,无形中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管理是一架助推器,促进教师向着专业化发展。当品德学科遭遇二者的打击很难死里逃生,而品德教师又看不到希望,心灰意冷时,我们能奢望德育的基石牢固,学生的精神大厦挺拔?

笔者以为,无论上级教育部门还是学校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每一个学科的重要性,应该把品德学科考试分值设置从30分变为100分,彻底摘掉“副科”的帽子,成为“正科”。同时在教师业绩考核中把品德学科提升到语文数学同等重要地位,让师生不敢轻视品德学科。同时,学校要重视品德学科教学研究,成立品德教研组并积极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帮助品德教师提高学科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让品德教师在学科专业上获得发展与提升机会。唯有这样,品德教师才可能愿教乐教,教得实在,教出成效,学生的德育才可能真正“落地”。

四、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当前,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得不少,但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是德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缺失,主要表现在内容脱离了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大多时候沦为看客。

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的绝佳载体,因为学生天天身处其中,耳闻目睹,浸润其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某校设计草坪提示语和教学楼过道走廊文化,聘请一家校园文化设计公司到学校转了一圈,校方告知了自己的理念和内容。一周之后,各色各样的温馨提示语出现在草坪上,名人名言和格言警句装点着校园过道、走廊。遗憾的是,时有学生踩踏草坪,也很少有学生关注过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学校费尽心思创建的校园文化却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与认同,遑论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问题出在哪儿?一是这样的校园文化只是学校领导与制作公司之间的一场商业活动罢了,作为校园文化主角的学生没有参与内容与形式的设计;二是名人名言和格言警句虽好,有文化内涵,但过于“高大上”,与学生生活有很大的距离,让学生难以亲近,不容易接受。有人可能会说,学生水平达不到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让学生参与不合适,但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人翁意识逐渐形成,民主意识、公民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启蒙,探究力、思考力以及合作交流等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不正是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吗!

如果把草坪提示语交给全校学生制作,让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构思、修改、提炼;把名人名言和格言警句撤下来,换上师生的靓照和师生自己写的语录。这样的校园文化出自学生之手,当学生天天看见自己或同伴或老师的照片与所说的话,内心该会升腾起多少亲切感与自豪之情。当学生看见自己写的温馨提示语插在草坪里,爱护花草之情怎不油然而生!可以想見,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所受到的方方面面的教育远非文化公司“包装”出的学校文化所能企及的。

五、德育教育合力的不足

学校德育从来就不是单方面的事,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前,社会变化快,资讯发达,新情况层出不穷,学生出现的新问题也日益复杂,单凭教师个体的力量进行解决,显得捉襟见肘。德育错综复杂的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了教师之间需要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分班教学决定了教师工作是在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教室里进行。反观现实,教师大多各自为政,独自面临教育困境,个人解决学生德育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学科教师甚至认为德育是班主任的事,我只管好我的课堂纪律,教好自己的学科,让学生取得一个好成绩。至于班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纪律卫生、文明礼貌,不关我事。学生德育成了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

家校之间没有形成德育合力,换言之,学校德育被家庭或社会的负效应抵消了。现在的家长重视孩子智力和才艺的培养,很少关注甚至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缺乏正确的成才观,教育素养匮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不符合教育规律,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让学生无所适从。又由于留守儿童多,大多隔代教育,长辈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让孩子的行为失之规范。这些极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学校在此方面存在着大有可为的空间。一是开办家长学校,定期举办讲座,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育人方法。二是加强家校沟通,教师用专业素养赢得家长信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当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时,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形成合力也就不远了。

总之,改变德育的尴尬局面需要方方面面发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彻底改变评价机制,把品德课提高到语数课同等地位,建立品德学科研究平台,助推品德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让品德课堂成为德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树立学科育人观念,改变课堂“唯知识”现象,“教”“学”过程中相机渗透人文精神;设置德育活动要考量学生的特点,凸显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性;教师之间要打破封闭的壁垒,坦诚相待,通力合作,共享教育智慧;家校达成共识,形成德育合力。唯有如此,德育之花才会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 645350)

作者:张道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德育教育发展探析论文下一篇:山区肉牛养殖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