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2022-05-16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内涵为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危机日漸加剧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逐渐引发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第一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内涵解析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 要]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理论基础本文。本文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传统的文明定义在阐释生态文明内涵时的局限性,提出应将生态环境扩展到文明的内涵之中,进而基于文明内涵的扩展视角阐释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并将之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化物质文明、生态化政治文明、生态化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最后,基于生态文明内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内涵;生态化;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王 奇(1971—),男,山东荣成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王 会(1982—),男,河南林州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北京 100871)

Title: An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s Revelation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Civilization

Authors: Wang Qi & Wang Hui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notation; ecologicaliz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生态文明是人类深刻反思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已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开始付诸实践。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与解读,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框架与内容。本文拟探究文明内涵扩展的必要性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的提出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创造出了巨额的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二十世纪中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集中爆发,这引发了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关注与思考。起初人类从技术层面进行反思,试图通过末端治理等技术手段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环境问题暂时得到缓解,但是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却更加严重。于是,人类进一步从制度、意识层面对其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反思。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认为自然仅具有工具价值的生态伦理观、机械论自然观,这些关于人类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活動之中,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并最终酿成生态危机。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构成了工业文明的主流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推动下的人类发展活动必然导致生态危机。因此,生态危机的根本解决需要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这意味着需要构建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要求树立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物质财富增长的发展观;树立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生态伦理观,摈弃人类中心主义;树立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同一整体的有机论自然观①。

从历史过程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逻辑过程来看,由于工业文明主流价值观主导下的人类发展活动必然导致生态危机,因此旨在解决生态危机的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二、生态文明要求扩展文明的内涵

文明,往往与野蛮相对,表征了人类的进步与开化状态。关于文明的含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哲学卷》解释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②本文称这一定义为传统定义。该定义基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工业文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程度较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也较低,同时人们对其认识也较少。这时人类每一次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都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增强了人类利用自然的信心,却并未形成生态破坏或者虽然形成了生态破坏但人类认识不足。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人类文明程度的进步,于是将改造自然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作为文明的组成部分。然而,在生态文明时代,传统的文明定义不再适用。

首先,传统的文明定义基于人与自然二分的机械论自然观。传统的文明定义,仅仅强调人类获得的积极成果,忽视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将人与自然完全割裂开来,这与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二分的机械论自然观是一致的。而生态文明要求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有机论自然观,传统的文明定义难以体现这一自然观。

其次,传统的文明定义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界定为“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传统的文明定义较好地强调了人具有能动性,同时也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确定为人类中心主义。这与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态中心主义相矛盾。另外,文明某种程度上是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生态伦理观认为只有人具有内在价值的伦理观相一致,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伦理观则认为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也就是说自然也应该成为文明的一部分,这是传统文明定义难以涵盖的内容。

再次,文明描述的某系统的积极成果不应以系统外的非积极变化为代价。传统的文明定义,仅仅涵盖了人类社会获得的积极成果,而不考虑获得该成果所付出的生态环境的代价。从这个角度看,传统的文明定义因涵盖范围较小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当然,在工业文明早期,自然环境足以支撑人类的发展活动,传统的文明定义是合理的,即文明的传统定义在历史上具有其合理性,而当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生存时变得不再适用。

事实上,生态文明提出以后,部分学者基于文明的传统定义对生态文明进行了阐释①,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在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各方面成果的总和。”②该定义通过引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强调生态文明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但这里的生态环境仍然是文明的外在条件,该定义仍然基于机械论自然观,难以体现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综上所述,传统的文明定义较难体现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态伦理观和有机论自然观。生态文明要求扩展文明概念的内涵,将生态环境扩展到文明的内涵之中,即文明不仅包括人类社会的积极成果,而且包括生态环境形成的积极成果。扩展的文明内涵,体现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属于同一个有机整体的认识,较好地体现了有机论自然观和肯定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生态伦理观。以扩展的文明内涵审视“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虽然具有较多的人类社会的积极成果,但其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因而文明程度大大低于传统文明定义下的文明程度。

三、生态文明的内涵阐释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基于扩展的文明内涵,笔者将生态文明内涵阐释如下: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基本准则,在自然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的和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成果总和。

其一,该阐释强调“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这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以及三者之间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反映了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源于人与人(社会)之间的不和谐③。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则强调社会运行机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后,由于以上三个关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要求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

其二,该阐释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自然的成果”纳入生态文明的定义。“自然的成果”与“人类社会的成果”并列,一方面表明该定义着眼于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构成的整体系统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人类社会,这与生态文明要求的有机论自然观相一致;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肯定,体现了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态伦理观。

(二)生态文明的结构

传统文明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应地,基于上述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生态文明可以解读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即生态文明的结构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基础。生态文明内涵将生态环境纳入其中,有利于人类从认识上调整对待自然的态度,从工业文明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调整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尊重自然、融入自然。

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必要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但要求物质文明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生态型物质文明,指物质财富的原材料获取、生产、消费、剩余物处理与弃置均符合自然生态系统要求,即要求不过度索取自然资源、不过度排放废弃物。其中,生态型物质文明的两个关键环节是生态型生产和生态型消费。当前为了降低人类经济活动环境影响而提出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绿色消费都属于生态型物质文明的范围。

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中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就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我国“十一五”期间,将节能减排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约束性指标,有效调动了各级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就是生态型政治文明的一项内容。

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生态型精神文明包含两方面内容:面向生态文明的科技文化知识和面向生态文明的价值观。科技文化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面向生态文明的科技文化知识并不意味着只发展生态友好的科技文化知识,而是强调应用于实践的科技文化知识是面向生态文明的。面向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主要包括发展观、生态伦理观和自然观在生态文明时代的转变。发展观方面,工业文明时代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将本为手段的物质财富异化为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要求物质财富手段定位的回归,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生态伦理观方面,生态文明要求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观方面,生态文明要求树立有机论自然观。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同时强调生态环境和传统文明的生态化。从这个角度将,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生态化”。相比之下,工业文明仅仅强调传统文明,生态环境因被视为外在条件而被忽略。需要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并不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传统文明的简单加和,因为其割裂的本质意味着二者的和谐只能是表面的、暂时的而不会是内在的、持续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从环境—社会系统的某一状态向生态文明状态转型的努力。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概括为如下四大方面: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物质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政治文明的生態化转型、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对于某一区域而言,生态文明建设还需注意区域内外的生态要素流动。对于具有较好独立性的某一区域,其生态文明建设往往不应以消耗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要素为前提,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虽然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且经济发达但仍难以称之为生态文明的原因。

四、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正确理解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经济仍将持续增长,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还将持续扩大,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必须面对的战略性命题。

首先,我国不能选择当前发达国家所选择的道路。发达国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以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巨大压力为代价的。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当前的水平,那么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将不堪重负。以生态足迹计算,2007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2.2全球公顷,是当年生态承载力的2.3倍;如果我国达到当年美国人均生态足迹8.0公顷,那么生态足迹将是自身承载力的8.2倍①,届时自然生态系统恐将崩溃。

其次,我国无法选择基于他国生态环境基础的发展道路。发达国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需要从他国输入生态承载力来维持,这对我国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当前全球生态赤字较高,生态足迹是其承载力的1.51倍,已经超过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我国人口数量大,如果全部按照美国人均生态足迹的话,就需要消耗全球90%的生态承载力。最重要的是,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我国难以从国外输入如此多的生态承载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此,我国必须选择新的发展道路,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由于中国面临的发展困境正是当前低收入国家共同面临的困境,也是全球整体上面临的发展困境,因此中国发展问题的解决将具有世界意义。美国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小约翰·柯布等希望中国成为超越现代性引领世界走向健康的、可持续之路的精神和道德领袖。最后,从全球国家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有助于发达国家减少对中国发展的生态威胁的担心,为我国营造较好的发展环境。

(二)构建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运行机制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运行机制是生态化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作为引导与规范社会个体行为的社会运行机制,其生态化转型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突破口。政府、企业、公众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三大行为主体,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社会的运行机制。政府往往具有较大的主导能力来调整社会的运行机制。

推动生态文明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具有公共性与滞后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公共性意味着生产企业和消费的个体遵循“公地的悲剧”逻辑而没有动力去主动解决;滞后性则因为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初期难以被察觉,而一旦爆发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因此,对生态环境问题而言,更需要从制度建立方面进行规制,包括对环境破坏行为的规制以及当前经济活动的可能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这些都需要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运行机制,需要通过调整法律、法规形成一系列制度,减少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并提升生态环境基础的支撑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政府主导社会运行机制调整,并不意味着由政府直接规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全部行为,更重要的是建立包括政府、公众、企业在内的相互作用机制。例如公众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督等,提升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生态导向特征。

當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多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推动。事实上,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而是要包括整个传统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所以应该突破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单一推动的情形,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统筹规划,多个部门共同推进。

(三)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发展观

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化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是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运行机制得以构建、社会的生产行为与生活行为得以生态化调整的内在保障。对社会而言,生态文明意识体现在其社会运行机制中,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文化、习俗等非正式制度。

发展观的调整是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强调物质财富的重要性,造成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也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巨大浪费。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时物质财富只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的一种手段和必要基础,而不是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这就是说,物质文明只是生态文明的必要物质基础,而不是整个文明的发展目标。

对在社会运行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政府来说,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主要包括两条途径:其一,强化对社会个体生态文明方面的宣传教育,改变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激发并提升其潜在的生态文明意识;其二,通过改变社会运行机制,对社会个体行为进行引导,从而促进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

责任编辑:王 琦

①克里福德·柯布、王琦、杨关玲子:《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哲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①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6期;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高珊、黄贤金:《生态文明的内涵辨析》,《生态经济》2009年第12期。

②邓坤金、李国兴:《简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哲学研究》2010年第5期。

③陈学明:《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Footprintnetwork.2010_NFA_data_tables[2011-05-02]。网址为:http://www.footprintnetwork.org/en/index.php/GFN/page/ecological_footprint_atlas_2008

作者:王奇 王会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内涵为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危机日漸加剧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逐渐引发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马克思提出的生态学哲学思想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了生态哲学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作用,并提出了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旨在能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发展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高度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关系到社会的长效化发展,与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也存在紧密地联系。新时期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指导,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改进和创新,使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呈现出新的发展状态,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辨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在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系统解读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在自然界中发展,人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和进步[1]。恩格斯在对人类改造自然过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会产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当这种破坏逐渐严重的情况下,人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在此情况下,人反自然的理念会逐渐弱化。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中提出应该构建一种理想的人与自然关系途径,即在整个社会中人能科学地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变换情况进行处理,并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共同管制的基础上,利用最小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以最适合的方式实现物质交换,降低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冲击。

(二)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制约关系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保护自然的理念,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马克思主义认为,如果在与自然交换的过程中,人类处于物质享受层面,必然会引发恶性消费方面的问题,无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甚至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生态失衡,人类最终也必然面临灭亡的发展结局[2]。因此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反对破坏自然的行为,认为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制定发展计划,才能实现人类的长远稳定发展。恩格斯也提出人类不应该过分沉醉于对自然战斗的胜利方面,因为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必然会引发自然界的报复,所谓的胜利在最初阶段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果,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破坏的逐渐深入,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人类也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要素,也是贯穿于马克思生态观的主线内容。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改革不合理社会制度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引发人与自然冲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中提出人类有能力借助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改造,但是改造的前提是将自然规律作为基础,在遵循自然界基本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构建完善的社会制度。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统治自然界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人本身是属于自然界的,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构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明确提出应该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进行改造,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能逐步构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关系[3]。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内涵丰富,本身理论体系较为完善,能反映出以下的思想特征。

(一)人本性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学思想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在系统分析和多元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整个自然界进行再生产的思想,并且认为人的生产包含内在和外在两个尺度,人类的生产不仅仅要满足自身需要,还要兼顾其他自然物的利益诉求。因此在生态保护中要践行人本思想,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还要兼顾子孙后代的利益诉求,构建能融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践行[4]。

(二)科学性特点

马克思在生态哲学思想中提出科技的创新能促进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也能促进自然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升,从而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因此马克思的生态哲学观本身能体现出科学性的特点,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认为科学技术的提升能优化人类对于自然的控制和运用,也能促进新事物的创造,从而真正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人与自然发展过程中的多元诉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可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坚持科学性的思想,在实际理论指导方面将科学技术的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开放性特点

马克思在生态性和思想中对自然进行了阐释,提出了自在自然思想和人化自然的思想,并且马克思重点关注人化自然中人类社会的实践作用,提出脱离实践的情况下,自然对于人类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研究中马克思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目的就是促进自然界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发挥着主体作用,自然处于客体位置,只有人能不断地通过客户创新和多元探索,更好的应用自然、与自然构建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造福人类,人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也才能体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能更加鲜明地彰显生态建设的思想和价值[5]。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将其融入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启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向着更加科学、长效的方向延伸。

(一)生态哲学思想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生态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本身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建设的永恒追求。在马克思主义先進思想的指引下,长时间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就是生产力”的思想后,我国在有效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方面作出了多元化的探索,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提升经济生产力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生态哲学思想启迪我国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好的协调人口、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要为自然预留足够的休养生息时间,从而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生态化的家园。

(二)生态哲学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理论基础

生态兴盛则文明兴盛,生态衰弱必然会引发文明的衰落。在全面推进人类社会资本利润和经济发展工作的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无节制地向自然界中索取资源和能源,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在资本扩张的情况下,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此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提出生态文明将成为未来文明建设的主要范式,并且认为要将构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夯实了理论基础,并且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启迪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要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的原则,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将生态文明建设放置到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建设发展新格局。

四、生态哲学思想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启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形成初步认识的前提下,新时期中国在实际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建设方案,提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

(一)树立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观念变革作为基本的支撑,因此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作为指导思想,有意识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促进正确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从而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逐步践行,提高社会建设发展综合成效。在实际工作中,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可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惠及民生的重要生态工程,将其作为造福广大社会群众的伟大生态建设事业,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引导社会企业、社会大众等主动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从而从多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使生态建设实现个向各行各业延伸,向不同的领域渗透,逐步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格局,使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机协调人与自然、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体系。

(二)发展绿色科学技术,夯实生态建设技术基础

高科技发展体系的构建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新时期在有效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发展绿色科学技术,借助科学技术体系的构建强化生态功能,从而促进自然产出实现最大化发展的目标,更好的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将科学技术的应用与环境效益的彰显放置到优先考虑的位置上,真正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合理化应用;另一方面,要主要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引进和开发,构建保护自然和建设环境的绿色科技通道,从而提高科学技术的建设综合效果,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此外还需要从环境科学技术的共享机制入手,在国家政策干预的基础上,促进生态建设方面科技成果的多元转让,从而提高生态环保方面科学技术的综合利用率,为我国特色生态文明体系的逐步构建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优化建设发展成效。

(三)转变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生态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要重点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行处理,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模式的创新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消费模式的创新能构建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有效在生活中促进生态文明思想的合理化践行。具体分析,人与自然持续发展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产生本质影响的元素就是物质消费,物质消费本身是无止境的,物质消费的欲望会刺激人们无节制地生产,破坏自然甚至挥霍自然。因此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消费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有意识的引入绿色消费理念,以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模式的建设倒逼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能源结构的创新,从整体上实现绿色生产转型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四)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严格生态保护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与价值观念的革命性改进存在直接的联系,而这些不同角度的变革与法律政策的支持存在紧密地联系。因此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从而有意识的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快生态文明开发进程,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化的修订,从而有效对制约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约束性障碍、制度等进行改善,寻求最严格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和最严密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能为我国特色生态文明和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效能。

结语:

综上所述,党十九大报告的深入贯彻落实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新发展阶段,而“十四五”规划的提出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构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加快生态安全的发展进程,使生态安全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尹俏.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探究——以应对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背景[J].公关世界,2021,33(06):64-65.

[2]刘少阳,姚向丹.生态哲学视野下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文化产业,2021,45(07):122-123.

[3]肖显静.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研究的概况及其推进[J].云南社会科学,2021,25(01):17-23+186-187.

[4]高玉婷,王雨薇,朱泓.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3):5-6.

[5]周天宝,王建明.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1):18-20.

阿坝师范学院教研成果:课程建设《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项目编号:20200405012

作者简介:

杨前蓉,1981-,女,四川绵阳人,硕士,讲师,工作单位:阿坝师范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体育。

作者:杨前蓉

第三篇: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 要: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实现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有必要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研究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是指人类取得物质与精神的成果必然要遵循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持续繁荣、全面和谐发展为基本原则。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一种文明实现形式,用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结合生态文明的内涵,农村生态文明是指转变过去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在提高农村相关主体生态文明水平的同时不断优化农村的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以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为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村、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不断满足农民需要,实现农民愿望,使农民生存居住环境更加整洁,并积极引导动员组织农民建立起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四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见效快、效果好,不仅节约费用还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种类和使用剂量的逐渐增多,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使用不当、利用率低是农村环境污染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会使其大量残留在农作物及土壤中,造成土地固化;化肥、农药流失后会破坏水资源,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威胁饮用水安全。中国目前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已近美国的三倍之多,不仅对农产品安全构成危害,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还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然而,乡镇企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以印染、制革、造纸等行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中,煤炭仍是其主要的能源消耗方式,这些生产企业直接将工业废气废水排出,不仅造成了农村空气的严重污染,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道,还造成了农村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也直接堆放在田间地头,使大量农田遭受严重污染。对此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

(三)能源循环利用率低,生态破坏严重

在我国农村,煤炭仍然被作为主要的能源。沼气、液化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低。大量秸秆被作为燃料随意焚烧,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许多乡镇没有建立起沼气系统,也就不能做到秸秆、人禽畜粪便转换为二次清洁能源的循环利用。有些地区与行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无视环境效益,造成一些稀有的自然资源消耗过快,物种灭绝,农业资源储量锐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此外我国农村还存在着过度放牧、过度种植、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草原沙化等严重问题,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严重障碍。

(四)农村环保的投入力度不足

环保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我国目前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有限,就在这有限的份额中,其大部分也都将重点放在了城市,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农村环保人员配备的匮乏、环保设施的长期不到位,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经验,要使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并逐步加以改善,一个国家对环保的投入必须达到GDP的2%~2.5%[1]。大量环保资金的投放可以扭转目前农村科技、人才匮乏的窘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法律制度不完善

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是环保工作正常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在环保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目前我国在环保立法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与现实需求差距过大。存在着力度不够、体系不健全、内容滞后等问题。特别是相较于城市,农村的环保工作起步更晚,无法可依现象较为严重。环境保护法规的责任不明确、规范不具体使得环保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严重阻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的力度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加强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摆在首位。对化肥、农药在农作物中的使用要出台明确的使用规范及标准,制定最高上限,防止过量使用。积极鼓励有机肥与化肥的综合施用,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鼓励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研发,同时加强安全监管,将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建设,将秸秆、人禽畜粪便转换为二次清洁能源循环利用[2]。对乡镇企业的污染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对其征收排污费,做到谁污染,谁负责。同时对于高能耗、重污染的乡镇企业一律不允许其开工上马。国家在对乡镇企业进行监管的同时也要善于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信贷政策上的倾斜优惠政策,对排污不达标企业征收重税等。

(二)发展生态、高效的集约型农业

我国农业在过去一直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为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必须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着生态、高效的方向发展。集约型的生产方式不是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高农业产出,而是依靠提高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来增加,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农业集约型发展,是一条低污染、低投入、低消耗与高效益、高质量、高产出的道路。为此必须要改进传统的耕作方式,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下功夫。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减轻农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学发展的规律,以高新技术为基础,最终实现绿色生产,可持续性消费。

(三)积极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宣传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广大农民群众生态法制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增强对环境侵权行为的认识能力,进而能够拿起法律武器积极主动地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宣传普及活动的开展,让农民群众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心。通过积极教育与宣传引导让农民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在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面变被动为主动。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特定人群的教育宣传和引导,增强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和环保意识,比如农村污染大户,乡镇企业的负责人等。在这些人群中开展环保公德教育,培养环保社会责任感,提高环保意识,使之自觉保护身边生态环境。

(四)加快生态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环境领域的立法、执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就制定了近30部,立法速度居各部门之首,但人们普遍感到环保官司仍然难打。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环境信访30多万件,行政复议2 612件,相比之下,行政诉讼只有980件,刑事诉讼只有30件,而真正通过司法诉讼渠道解决的环境纠纷不足1%。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如此之难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律还存在不少“短板”。有的环保问题无法可依,比如我国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基本空白,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有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标准过低、尺度过宽,比如按原有法律,对水污染企业最高只能开出100万元的罚单,按最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最高也仅处以违法损失30%的罚款。此外,环保法律之间相互衔接不到位,不能有效形成合力。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形成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政策法制体系,真正把环境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确立生态文明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

(五)大力推进农村绿色科技的研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推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同样也要发挥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科学技术是柄双刃剑,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因此要朝着绿色科技的目标迈进,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科技就是要做到科技的研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行,也就是发展有利于社会、科技、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相较于其他科学技术,绿色科技的突出特点是通过科技的手段来解决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境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因此绿色科技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绿色科技的研发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并把绿色科技的研发列入政府当年的工作计划当中,为其提供多方面的扶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此外,绿色科技研发要靠掌握相关技能的专业人才,高校与科研院所应加大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壮大科研梯队,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从事绿色科技创新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徐玉明.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09(2).

[2]田文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作者:陈慧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平面广告设计毕业论文下一篇:安红霞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