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2022-09-14

作为素质教育核心体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一个年头了, 以全面和谐、综合选择、民主科学、构建学习、合理评价等为特点的新的课程理念逐步确立并实施。如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适应新的课程理念, 是广大语文教师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 笔者进行以下几点论述, 以期抛砖引玉。

1 理顺课堂与教学的关系, 走向教学与课程的整合

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中, 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 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 它规定教师“教什么”, 教学是教师教育的过程或手段, 它规定教师“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 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 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 而不应该对课程做任何变革。在这种背景下, 语文教学改革只是打外围战, “带着镣铐跳舞”, 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发挥。

新的课程理念则认为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这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由于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 因而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得实施课程计划, 而更是课程计划的创新。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这样语文教学与语文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的融为一体。在这种背景下, 语文教学改革才真正进入了教改的内核, 成为教师和学生追求主体地位、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

2 践行互动教学模式,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以语文课堂要在教学中实践互动交往, 在动态中实现有效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维系的最基本形式与途径便是交往互动。它一改过去的教师中心主义和学生中心主义, 改变了师生之间的冲突和对立关系, 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 通过这些, 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3 注重结论和过程的统一, 追求新的课程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将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因此,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的整合, 体现了语文新课程的价值。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 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价值都是附属的, 可有可无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进行价值中心的转移, 即由单一的知识为中心转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因此, 要重视结论和过程的统一。在教学中, 要十分重视学生知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人生态度的形成过程, 强调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思想的体验。这是一个探索过程, 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 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长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的整合在了一起。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将这样的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 才是真真正正的“树人”。

4 打破预设和封闭, 生成开放的课堂氛围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要有一定的程序, 因此又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基于此, 传统的语文课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 缺乏生气和乐趣,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 使师生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应该生成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首先, 要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 生活世界是书本世界的基础, 是书本世界的源泉。语文新课程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都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 尊重学生的发展, 挖掘学生的心里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 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和独特见解,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其次,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 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 主动的学习, 主动的体验和感受。

总之, 语文课堂教学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不再应是一个过分预设和封闭的系统, 是要生成开放的课堂氛围, 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 超越预定的目标。

5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 新的课程标准呼唤语文教学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由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依据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 让学生“想学”、“会学”、“坚持学”。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 相对的是个体学习。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成立一些学习小组, 小组之间开展竞争, 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体, 在教学中创立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 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

将这样的学习方式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去, 必将推进语文教改向纵深发展。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进行价值中心的转移, 即由单一的知识为中心转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因此, 要重视结论、过程和方法的统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整合,学习方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在探索中前进在反思中提升——和语文课程一起成长下一篇:道桥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