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国变化研究论文提纲

2022-10-10

论文题目:文化融合视域下的和林格尔剪纸研究

摘要:和林格尔剪纸作为一种地域性民间艺术形态,体现了该地域群体在生存需求促动下的造物选择和人文关怀;延续了中国北方传统民间剪纸文化价值、功能场合、人文意蕴等层面的共性特征,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在结构模式、造型语言、美学追求上发生了地方性变迁,进而显示出地域性风格特征。本文于民族学和艺术学相交叉的视角之下,分析和林格尔剪纸生发时间和民族属性,并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文化融合现象为轴线,整体研究和林格尔剪纸的艺术生命力,为丰富和林格尔剪纸的传统和现代内涵做出尝试。本文依据中国北方民间剪纸生存惯性,结合中国剪纸历史文献、和林格尔现有研究成果和田野调查资料,对和林格尔剪纸产生与生存所需的社会环境、农业经济模式、家庭生产单位和固定居所等客观条件综合探讨,和林格尔剪纸图像体系简括、凝练,造型结构简拙、粗犷,形成了本土化的地域性人文景观。这是一种以地域环境为支撑、文化融合为底色,延续“乡村中国”文化特征,多民族交融后的地域群体对地域环境适应后发生本土化变迁的艺术形态。其传承人以源自晋陕冀等内地诸省移民及其后裔为主体,融入游牧文化思维和题材特色的地域性剪纸形式。以历史为纵线,紧扣文化融合研究和林格尔剪纸。以和林格尔剪纸的非遗认定为时间点,对其“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时态语境,发展模式加以研究。首先,传统发展模式,以历时性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为时代语境,依附于民间群众的文化生活中与生活形态胶着不分彼此,是一种无争“自在”的存在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其本体构成、结构模式、艺术特色、审美趣味、文化内涵予以揭示之。其次,现代发展模式,以共时性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与“非遗”文化保护发展整合(融合)为现实语境,作为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中,其从客观事实的现象存在向本我艺术体系的自觉建构过渡,是一种自觉、自信的存在与发展模式;通过分析其传承方式的变迁、承载平台的转型、保护成果及保护发展模式予以揭示。本文通过以下六个部分内容对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和林格尔剪纸形成进行探讨:一、和林格尔剪纸与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之间的关系,侧重研究历时性的文化融合现象,考察和林格剪纸存在的根基。传统状态下“乡村中国”文化环境为和林格尔剪纸生发提供了承载平台和文化表述“场”;时代演进,尤其是“非遗”保护介入,对和林格剪纸的“剪纸传统”“传统剪纸”“现代剪纸”语义赋予新意。二、和林格尔剪纸的传统状态与传承方式。其中侧重梳理和林格剪纸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其功能价值、母题选择,围绕现实生活从需求出发,体现出地域民众的“情感形式”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传统社会男女分工的差异,传承群体集中在女性身上,在口传、言教、模仿与革新中得到传承与发展。三、和林格尔剪纸的本体构成及结构模式。通过对和林格尔剪纸的实用类型、象征体系、结构模式的多角度透视与分析,见出其地域特色和艺术表达模式。在地域性变迁中,图式结构的筛选与重构,表现内容的融会与贯通,逐渐成为与地域自然、人文相协调的一种艺术行为。四、和林格尔剪纸的艺术特色与审美意蕴。文化融合为背景形成了地域群体独特的思维观念和造物方式,与晋陕剪纸对比显示出其题材内容选择的凝练与概括,形式结构表现的简拙与粗犷。地域民众将生存过程中对自身及万物关系的感知与体悟凝结成“美的规律”,如“全”“满”“活”成为和林格尔剪纸的审美理想,并以此为标尺创造物象舍去了精雕细刻细腻繁饰的细节,呈现出和林格尔剪纸粗犷质朴的审美情调。五、和林格尔剪纸的文化内涵。和林格尔剪纸与民间群众生存需求谐和,文化内涵指向趋利、避害与求生主旨,通过象征、借喻和谐音等造像手段将民间群众的客观处境与生存需求间紧张关系予以调节和平衡,如对焦虑、紧张、失意乃至恐惧情绪的舒缓与调适,在剪纸的文化关照中体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积极、乐观、豁达的心境去实现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幸福生活的创造。六、和林格尔剪纸语义时空的现代转变。探讨其在“非遗”语境下传承、保护、发展的变迁,梳理出其从民间“自在”的发展模式转向本体文化“自觉”建构过程中的表现方式、传承路径和发展理念以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关键词:文化融合;和林格尔剪纸;地域性风格;审美意蕴;传承与发展

学科专业:民族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和林格尔剪纸

1.2 选题缘起

2.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现状

2.2 研究方法

3.研究思路与问题聚焦及研究路径

3.1 研究思路

3.2 问题聚焦与研究路径

4.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4.1 研究意义

4.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和林格尔剪纸产生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

1.1 和林格尔剪纸的自然环境与承载空间

1.1.1 草原与黄土地互生的生态空间

1.1.2 游牧到定居的生活方式生成

1.2 和林格尔剪纸得以发展的人文条件

1.2.1 以农耕为基础的乡村社会形制

1.2.2 沿袭传统风俗贯制的传承群体

1.3 和林格尔剪纸的传统与现代之辨

1.3.1 和林格尔剪纸传统与传统剪纸

1.3.2 和林格尔剪纸的现代性变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和林格尔剪纸的传统状态与传承方式

2.1 和林格尔剪纸的应用场合

2.1.1 生产生活

2.1.2 节庆仪式

2.1.3 人生礼仪

2.1.4 巫术信仰

2.2 和林格尔剪纸的母题选择

2.2.1 生活图景

2.2.2 祥瑞寓意

2.2.3 生殖象征

2.2.4 图腾崇拜

2.3 和林格尔剪纸的传承方式

2.3.1 言传身教的传承模式

2.3.2 剪纸花样的传承与革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和林格尔剪纸的本体构成及结构模式

3.1 和林格尔剪纸的类型

3.1.1 家居装饰剪纸

3.1.2 服饰花样粉本

3.1.3 巫术仪式剪纸

3.2 和林格尔剪纸的象征体系

3.2.1 时节变更的启示

3.2.2 色彩象征体系

3.3 和林格尔剪纸结构模式

3.3.1 表层结构

3.3.1.1 图式结构—简约与直观

3.3.1.2 表现内容—融汇与贯通

3.3.2 深层结构

3.3.2.1 文化的象征性

3.3.2.2 “物我同构”的和合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和林格尔剪纸的艺术特色与审美意蕴

4.1 和林格剪纸的艺术特色

4.1.1 比较视野中的和林格尔剪纸

4.1.2 和林格尔剪纸艺术风格生成

4.2 多维复合的美学特质

4.2.1 审美体验的精神指向

4.2.2 生存需求与审美活动相谐

4.2.3 审美观念的交融与调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和林格尔剪纸的文化内涵

5.1 和林格尔剪纸中的生命精神

5.1.1 民众本真的生命认知

5.1.2 剪纸蕴含的文化生命张力

5.2 融合中的民族文化视觉符号

5.2.1 “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认同

5.2.2 多样性的地域文化表述

5.3 剪纸人自我价值塑造与文化传承

5.3.1 人生使命的直观化

5.3.2 女性自我塑造与文化传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和林格尔剪纸语义时空的现代转变

6.1 迈向公共文化空间

6.1.1 作为地域文化符号参与地域文化建设

6.1.2 艺人身份从“单一”到“多层”转换

6.2 生存现状与价值转换

6.2.1 政府与社会团体的保护成效

6.2.2 从民俗文化走向大众审美

6.3 保护与发展模式

6.3.1 开放式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6.3.2 凝冻式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论文提纲下一篇:高校优化师生关系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