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金融风险及防范

2022-09-14

1 金融风险的概念

金融风险是指在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 由于各种因素随机变化的影响, 使金融机构或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不确定性, 及其资产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简而言之, 金融风险就是指金融活动中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出现的风险不仅会威胁到本身的生存, 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引发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2 金融风险的种类

金融风险的种类, 从不同的角度分类会有所不同, 从金融活动的经营者和经营过程来看, 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外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几类。

2.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 是指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不确定性而使信用活动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即受信人不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信用风险的成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经济处于扩张期时, 较强的盈利能力会使整体违约率降低, 因为信用风险也会降低;在经济紧缩期时, 因为盈利状况总体恶化, 就导致借款人不能按时足额还贷的可能性增加, 信用风险相应增大。其二是影响公司经营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事件的发生如果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 甚至导致公司破产, 因此, 这种事件也隐藏着一定的信用风险。

2.2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变动, 而金融机构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利率没有随市场利率变化而调整或调整不当, 导致其净利息收入减少或利息支出增加, 从而形成损失的可能性。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 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 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 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指原本投资于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 可能导致其价格下跌的风险。

2.3 购买力风险

基金的利润将主要通过现金形式来分配, 而现金可能因为物价水平的不确定变动而导致购买力下降, 从而使基金的实际收益下降, 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 这就是购买力风险, 又称通胀风险, 通货膨胀是其主要成因。

2.4 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 是指因外汇市场变动引起汇率的变动进而使行为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公司、企业或个人等行为人, 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金融、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营运等活动中, 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与负债会因外汇风险引起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外汇风险可能具有获得利益或遭受损失两种结果。

2.5 证券价格风险

证券价格风险是指由于证券价格的不确定变化导致行为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2.6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对于经济实体是指由于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使其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是指其无力为负债的减少、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其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综合性风险, 它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 除了因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计划可能不够完善之外, 其他金融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也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足, 甚至引发风险扩散, 造成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困难的严重后果。

3 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

3.1 汇率风险增大

2007年8月开始, 美国次贷危机逐步席卷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并随之影响波及全球。美国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 采取了弱化美元的汇率政策, 美元的大幅贬值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而发达国家经济则增长减缓, 美元持续贬值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 国际资本开始加速流入我国, 从而将加剧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

3.2 银行呆坏账比例高

虽然近年来通过一些有效措施是我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额度和比例不断下降, 但不良贷款造成的金融风险依然不容忽视。至2010年上半年末, 中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0%, 比年初下降0.2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4549.1亿元人民币, 比年初减少425.2亿元, 同期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186.0%。但由于大多数企业贷款具有到期一次性还本的特征, 所以通常情况下只有到贷款到期、企业无法还款时才能确认为不良贷款, 同时普遍存在的展期或借新还旧, 使得贷款损失确认的时间大幅延后, 从而造成了一定的金融风险。

3.3 存在流动性过剩隐患

我国曾一度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但受金融危机影响, 美、日、欧这些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萎缩, 需求骤然减少, 因此我国出口受到极大影响。2009年我国采用大举投资来替代出口下降以拉动经济的措施, 成功扭转了经济下滑的态势。但大举投资并非长久之计, 应该采取由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科学方式, 然而2008年时, 我国居民消费率仅为35.3%远低于发达国家, 甚至比印度还低将近20个百分点, 如果最终不能成功启动国内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 过多过快的投资将会因为实体经济不能消化而出现流动性过剩的情况, 进而酿成金融风险。

3.4 信贷投放过快

2009年,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适度放宽了货币政策, 同时银行业加速了贷款的发放, 出现了2009年上半年的“信贷盛宴”:2009年一季度新增贷款量就达到4.6万亿元, 比2007年全年的新增贷款量还高20%。全年贷款增量也要达到9.2万亿元, 增长达28%, 远远高于2009年实体经济复苏的资金需求比例, 新增贷款情况如图1所示。由于各大商业银行大量放款, 超常规的信贷扩张规模既稀释了不良贷款率, 也可能由于新的资金扶持, 延缓了一些不良贷款项目的破产期限, 增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

3.5 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隐患大

房地产行业隐藏的风险同样也不容小视。当前, 我国房地产开发商的自有资金只占其资产的不足30%, 而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的70%以上, 高负债经营就隐含高财务风险几率;假按揭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问题严重;基层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操作风险明显;土地开发贷款有较大信用风险等等。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存在几乎等同于金融风险, 很可能会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3.6 金融风险意识欠缺

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 但同时也能从国外的金融发展史中获取经验。到目前为止我国金融业尚未出现破产倒闭案例, 因此我国社会各业的金融风险危机意识都比较欠缺, 各种冒着高风险投资、融资的现象屡见不鲜, 无疑增加了金融风险的发生几率。

4 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4.1 完善金融制度,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降低金融风险隐患

要最大限度的消除各种金融风险隐患, 创新金融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日前公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就对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强化资本和流动性要求, 确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机制”、“探索规范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等具体要求。结合国际金融发展趋势, 建立、完善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现代金融制度, 对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有重要意义。

4.2 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

首先是建立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 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信贷档案, 对贷款的发放、管理、回收全面详细真实地记录, 一方面要密切关注风险早期预警信号, 以便发现问题和预测贷款的发展趋势。其次要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的分析机制, 通过财务和非财务两方面的分析来把握风险。

4.3 利用现代金融工具, 提高风险防范效率

通过金融工具创新, 金融市场主体能够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以形成自己的资产组合, 能增强他们规避风险、投资盈利的机会和手段。商业银行有效地运用有关的金融工具可以锁定风险、转移风险甚至从中获利。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而金融活动中的风险也成为了影响现代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入WTO以后, 我国金融业在得到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的同时, 也因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等等不足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高度开放的背景下, 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金融风险,种类,现状,防范,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忠阳.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06 (5) .

[2] 朱海波, 赵宏伟.关于当前如何防范我国金融风险的思考[J].金融与投资, 2006 (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境影响评价在印制线路板行业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下一篇:浅论法律与道德